目录
- 75 七十五节 大冲锋
- 76 七十六节 观风景
- 77 七十七节 天罗斩
- 78 七十八节 陷重围
- 79 七十九节 大救星
- 80 八十节 神秘士
- 81 八十一节 一战后
- 82 八十二节 抢抢抢
- 83 八十三节 索魂佛
- 84 八十四节 慕容氏
- 85 八十五节 胡茄曲
- 86 八十六节 去龙城
- 87 八十七节 夜遇袭
- 88 八十八节 高神医
- 89 八十九节 困石城
- 90 九十节 出重围
- 91 九十一节 不咸山
- 92 九十二节 江南风
- 93 九十三节 大呆瓜
- 94 九十四节 夺益州
- 95 九十五节 云渺宫
- 96 九十六节 世家子
- 97 九十七节 大茶棚
- 98 九十八节 龙阳好
- 99 九十九节 上门婿
- 100 一百节 程堡主
- 101 一百零一节 山大王
- 102 一百零二节 益州城
- 103 一百零三节 断掌剑
- 104 一百零四节 大宝藏
- 105 一百零五节 秦淮河
- 106 一百零六节 天子冠
- 107 一百零七节 桓少计
- 108 一百零八节 喜当爹
- 109 一百零九节 黑纱女
- 110 一百一十节 大蟒蛇
- 111 一百一十一节 自爆术
- 112 一百一十二节 青玉戒
- 113 一百一十三节 崩溃论
- 114 一百一十四节 野棒槌
- 115 一百一十五节 凌风观
- 116 一百一十六节 古道斗
- 117 一百一十七节 大救星
- 118 一百一十八节 火烧观
- 119 一百一十九节 冰雪峰
- 120 一百二十节 喜相逢
- 121 一百二十一节 孙泰亡
- 122 一百二十二节 认新主
- 123 一百二十三节 海岛谋
- 124 一百二十四节 隆平陵
- 125 一百二十五节 风不止
- 126 一百二十六节 清君侧
- 127 一百二十七节 京口伏
- 128 一百二十八节 乱石堆
- 129 一百二十九节 醉江楼
- 130 一百三十节 杀戮恨
- 131 一百三十一节 天师道
- 132 一百三十二节 惊天变
- 133 一百三十三节 夜临池
- 134 一百三十四节 太阿剑
- 135 一百三十五节 战新亭
- 136 一百三十六节 一封信
- 137 一百三十七节 劫法场
- 138 一百三十八节 挖地道
- 139 一百三十九节 斩头台
- 140 一百四十节 白大人
- 141 一百四十一节 七犯人
- 142 一百四十二节 桓少计
- 143 一百四十三节 密林计
- 144 一百四十四节 金陵山
- 145 一百四十五节 当爹了
- 146 一百四十六节 断肠丸
- 147 一百四十七节 冰尾针
- 148 一百四十八节 怪姐夫
- 149 一百四十九节 吸血剑
- 150 一百五十节 抢洛阳
- 151 一百五十一节 过江龙
- 152 一百五十二节 鱼十三
- 153 一百五十三节 药杞山
- 154 一百五十四节 明圣湖
- 155 一百五十五节 张贵妃
- 156 一百五十六节 征乐属
- 157 一百五十六节 难民流
- 158 一百五十八节 大直钩
- 159 一百五十九节 林中血
- 160 一百六十节 天地宗
- 161 一百六十一节 反不反
- 162 一百六十二节 赌天下
- 163 一百六十三节 皇帝梦
- 164 一百六十四节 战黄府
- 165 一百六十五节 中计了
- 166 一百六十六节 山阴县
- 167 一百六十七节 月黑夜
- 168 一百六十八节 云渺宫(一)
- 169 一百六十九节 云渺宫(二)
- 170 一百七十节 云渺宫(三)
- 171 一百七十一节 云渺宫(四)
- 172 一百七十二节 云渺宫(五)
- 173 一百七十三节 云渺宫(六)
- 174 一百七十四节 云渺宫(七)
- 175 一百七十五节 去江南
- 176 一百七十六节 山阴县
- 177 一百七十七节 城头血
- 178 一百七十八节 鲍县令
- 179 一百七十九节 白帝庙
- 180 一百八十节 三颗树
- 181 一百八十一节 谢公子
- 182 一百八十二节 咏絮指
- 183 一百八十三节 老朋友
- 184 一百八十四节 驱兽人
- 185 一百八十五节 大逃亡
- 186 一百八十六节 天师道
- 187 一百八十七节 偷鸡腿
- 188 一百八十八节 夜潜逃
- 189 一百八十九节 喜相逢
- 190 一百九十节 婴勺鸟
- 191 一百九十一节 我赌命
- 192 一百九十二节 谢家人
- 193 一百九十三节 紫袍人
- 194 一百九十四节 索棉衣
- 195 一百九十五节 长公主
- 196 一百九十六节 孙将军
- 197 一百九十七节 赠皮鞭
- 198 一百九十八节 方小姐
- 199 一百九十九节 天师人
- 200 二百节 纸鹤术
- 201 二百零一节 风雪人
- 202 二百零二节 大破阵
- 203 二百零三 节 钻山沟
- 204 二百零四节 大赌场
- 205 二百零五节 刘寄奴
- 206 二百零六节 金牛湖
- 207 二百零七节 大老虎
- 208 二百零八节 雪中伏
- 209 二百零九节 鹤咒术
- 210 二百一十节 吴兴郡(一)
- 211 二百一十一节 吴兴郡(二)
- 212 二百一十二节 吴兴郡(三)
- 213 二百一十三节 吴兴郡(三)
- 214 二百一十四节 吴兴郡(五)
- 215 一百一十五节 吴兴郡(六)
- 216 一百一十六节 吴兴郡(七)
- 217 一百一十七节 吴兴郡(八)
- 218 一百一十八节 吴兴郡(九)
- 219 一百一十九节 吴兴郡(十)
- 220 一百二十节 吴兴郡(十一)
- 221 一百二十一节 吴兴郡(十二)
- 222 一百二十二节 吴兴郡(十三)
- 223 一百二十三节 吴兴郡(十四)
- 224 一百二十四节 吴兴郡(十五)
- 225 一百二十五节 吴兴郡(十六)
- 226 二百二十六节 吴兴郡(十七)
- 227 二百二十七节 吴兴郡(十八)
- 228 二百二十八节 吴兴郡(十九)
- 229 二百二十九节 吴兴郡(二十)
- 230 二百三十节 王凝之
- 231 二百三十一节 又重逢
- 232 二百三十二节 天启镯
- 233 二百三十三节 会稽郡
- 234 二百三十四节 去报仇
- 235 二百三十五节 北府军
- 236 二百三十六节 服不服
- 237 二百三十七节 黄雀出
- 238 二百三十八节 大劫营
- 239 二百三十九节 盐海县
- 240 二百四十节 郑方亡
- 241 二百四十一节 鸟兽散
- 242 二百四十二节 昆嵛山
- 243 二百四十三节 大绑人
- 244 二百四十四节 有计谋
- 245 二百四十五节 孙闾露
- 246 二百四十六节 高姨娘
- 247 二百四十七节 向前冲
- 248 二百四十八节 传异术
- 249 二百四十九节 震天鼓
- 250 二百五十节 原登飞
- 251 二百五十一节 刀光闪
- 252 二百五十二节 昆嵛山
- 253 二百五十三节 牛县令
- 254 二百五十四节 真心话
- 255 二百五十五节 卢循计
- 256 二百五十六节 血与火
- 257 二百五十八节 掘大坑
- 258 二百五十九节 丑女人
- 259 二百六十节 小结盟
- 260 二百六十一节 准备走
- 261 二百六十二节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八十五节 胡茄曲
八十五节 胡茄曲
高恩华听司马雪讲述完后,道:“想不到魏主拓跋珪有此雄心大志,竟然以《韩非子》之冶国,日后恐为晋室大敌。”
“拓跋珪崇信汉学,用《韩非子》冶国,与我们晋室有何关系。”司马雪问道?
高恩华道:“历观当世所有胡人朝国,从前秦符坚,到燕主慕容垂,后秦姚氏莫不仰慕汉土中原,稍有机会,都会梦想一统神州,他们每做一次梦,都会有上千上万人死亡。”
“原来晋境是块大肥肉,胡人都想扑上咬一口。”司马雪眸中充满思念,道:“以前父皇在世时,我常怪他醒日无多,如今到燕都中山城一看,最少他还给了晋境百姓数十年的太平日子过。”
“晋室有黄河和长江之险,燕人的骑兵只能等河面结冰才能越河进攻,带的口粮不多,攻不下郡城和坞堡。”高恩华笑道:“其余胡人朝国则不同,他们全在马背上生活,冬天没吃的,只能出来抢。”
“大叔知道的也不少。”
“其余这些全是亲阳道友讲的。”
师徒两人说了会话,月华东升,如白练般沷洒中山城廓,中山城的夜好似更静,更幽邃。
“公主夜深了,你快去歇休,明日出去逛逛。”
“好。”司马雪恋恋不舍的跑到隔壁。
月上枝头时,一首胡茄曲从客栈中悠悠传来,曲声若断若续,如高山流水,曲调悲伤,愁绪万千。
高恩华正在灯下翻读一本医书,闻之不禁也心生黯然,灯花“啪”的一爆,连忙凝神聚气,体中太玄诀缓缓运转,灵台方才清明。
“啪、啪、”数声敲门声响起,司马雪在门外叫道:“道长大叔,开门。”高恩华愕然,却连忙打开房门。
淡淡月色,司马雪身着白色中衣,赤足跑进来,连声娇嗔:“鬼头鬼脑的胡人,大半夜不睡,胡茄十八拍弹奏的这般哀怨,搅得我心中不宁,睡不着觉。”中山城乃北荒之地,春夜寒意十足,客栈中地面一片污秽。
高恩华连忙取下道袍,披在司马雪身上,说道:“回去修习太玄诀,便可宁神入睡。”
“刚才试过,没用的。”司马雪摇头道,说完侧耳倾听着胡茄曲,问:“道长大叔,你能分清这是‘大胡茄’还是‘小胡茄’吗?”
“贫道不通音律,但数年前游历天下时,曾远至北漠,见胡人皆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那还分什么‘大胡茄’或是‘小胡茄’。”高恩华笑道:“多半是传至晋土后,晋人才细分的吧。”
“原来如此,想来愚笨的胡人也不会弹奏琴与筝。”司马雪恍然道:“道长大叔,你陪我说会话吧?”
高恩华抬头一看,见司马雪在灯下胴体曲线毕现,秀足纤瘦,浑身上下发出一股神秘诱人的气息,不禁心中一荡,眼神左也不是,右也不对。
“道长大叔,你陪我说会话好不好?”司马雪又追问了一句。
“只要公主所求,贫道自然愿意。”
司马雪“嗯”了一声,蹿到高恩华的胡床上单盘而坐,垂下一只纤瘦秀足在空中荡来荡去,问道:“道长大叔,你挑灯读的什么书?”
高恩华太玄诀已近重之境界,平日七情不动,以往不论司马雪如何娇嗔嬉闹,从来心无杂念,今夜被一首胡茄曲触动乡愁,任司马雪连问几句,一直思绪翩跹,忘了回话。
“道长大叔。”司马雪连问数声,见高恩华无动于衷,一把将高恩华掌中书本夺过去,娇嗔道:“大叔,大叔,问你话呢?”
“什么?”高恩华心中一惊,好似小偷正在觊觎别人财物,被人发现,忙掩饰道:“公主问什么话?”
“方才问你看的什么书。”司马雪扬了扬手中书,微嗔说:“如今我都知道了。”
“阳道友从凤鸣堡归来时,将这本《通灵诀》捎了回来。”高恩华道:“贫道想找找有无能破解宫中术士卜算术的办法。”
“大笨牛竟会捎书本回来,真奇怪。”司马雪偎在高恩华身边,将手中的通灵诀翻来翻去,又将书本塞回高恩华掌中,问道:“还是让大叔慢慢找吧,可曾找到破解卜算术的法子?”
高恩华心中一荡,感觉身边司马雪处子体香扑鼻,中衣里胴体若隐若现,仿若一只暗夜精灵,连忙向远处悄悄挪了挪,一阵夜风倏然吹来,灯火应风而熄,渺渺月色透窗而入。
“道长大叔,烛火灭了。”司马雪惊问?
一点璀璨的蓝光,在半空中幽幽亮起,房间中好似点了火把一般亮如白昼,司马雪定睛查看,一根黑不溜秋的木头漂浮半空,烈火熊熊,却没有黑烟冒出。
“大叔,大叔。”司马雪蹦到地上,双足并起,如小熊般雀跃,连声问:“什么宝贝木头,快给我看看。”
司马雪每每在最开心时,便会自然而然并起双足,如小熊般上下雀跃,自孝武帝驾崩后,极少露出欢颜,今夜突见又如小熊般雀跃蹦跳,足见心情极度欢畅,高恩华催动灵力,将漂浮的“不尽木”稳住。
“这叫‘不尽木’,取之南荒火炎山,据说火炎山常年被天火焚烧,百物不生,唯有此木火灭生枝,火起叶落,遇风不猛,暴雨不灭。”
司马雪求道:“道长大叔,这木头你从那得来的,给我吧。”
“以前与阳道友在无为地宫中偶然得之,并无大用,仅能照明。”高恩华将“不尽木”递给司马雪。
“口诀,口诀,如何使唤这无尽木的口诀。”司马雪得了宝贝一般,依着高恩华传授的口诀,玩耍了半天,然后蹿回了隔壁房间,屋外的夜,慢慢万簌无声,风也变得冷峻如刀。
太行古道约十里处,有一座坞堡,坞堡中胡人与汉民杂住,汉民大部分为燕军自晋境掠掳而来的佃户和乡民,中山城虽然已易主为魏军,但乡野坞堡间,山路崎岖,兵锋难至,一切仍按老规矩日出打猎与耕作,日落而息。
坞堡中最宽敞处,长有一棵大梨树,梨树树皮斑驳,树冠枝叶茂盛,宛如一把巨大的雨伞撑在半空中,绿叶间的白色梨花,如星星点缀其上,香味弥漫于坞堡中,坞堡便叫大梨树坞堡。
大梨树坞堡堡主乔志安,是名胡人,妻妾共生了二男一女三名孩童,倚仗着胡人身份,乔志安的坞堡从来不向燕军交纳任何税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日近正午,乔志安的三名孩童结伴跑来大梨树下游玩,树下忽然多了一个身影。三人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笑吟吟的光头僧人。
僧人合什道:“阿弥陀佛,三位小施主好生可爱,如何称呼?”
“称呼不会告诉你。”三名孩童中的哥哥道:“你来这里干什么,我爹让我仨不和生人说话。”
“阿弥陀佛。”僧人合什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刚在别处打了酒,来此欲寻些鲜肉心肝下酒的。”
“这儿那有什么鲜肉,你来错地方了。”哥哥道。
僧人笑眯眯的说道:“贫僧说的肉,乃是新鲜的人肉,望三位小施主施舍些。”
“坏和尚,见我仨年幼,尽吹大话来恐吓。”哥哥大怒叫道:“休要走了,待我告知爹爹,将你抓起来吊打。”
僧人合什道:“贫僧是个坏和尚,求家翁吊打,三位小施主头前带路,看他吊打贫僧。”
“我爹是这里的族长。”三名孩童中的弟弟道:“坏和尚是个疯子,一定不晓得我爹多厉害,前天一个佃户被他用鞭子抽瞎了眼,坏和尚真不怕么?”
“好,好。”僧人露出开心的笑容,道:“快带贫僧去见识族长的鞭子吧。”
三名孩童撒腿跑起来,边跑边嚷:“坏和尚,你来啊。”
“阿弥陀佛,坏和尚来了。”僧人双掌合什,从后面慢慢跟上来。
三名孩童奔跑如风,将僧人引至一处大院前,大院模仿汉风建了个三进宅院,两名长相彪悍的胡人,在院外挎刀把守。
“放后面的坏和尚进来,他要吃鞭子。”三名孩童对两名胡人大叫道。
“行”,胡人守卫应了一声,抱着膀子,斜眼将僧人放进院中,支起耳朵在外面等着听惨叫声。
“爹。”三名孩童扯着嗓子大叫:“家中来个坏和尚,快拿鞭子抽死他。”
“坏和尚?让刘七和大蛮牛打出去。”后院有人应了一声,却不见人出来。
三名孩童一起跳着脚,大喊:“爹爹,快出来快出来,出来打坏和尚了。”
“那儿来的坏和尚,真想讨死吗?”随着一声凶恶的吼声,从内院跑出来一位方脸彪形大汉,大汉头顶方巾,长袍外匆匆扎了条布带,乜斜着僧人,上下打量。
“爹、爹、抽他,抽这个坏和尚,拿鞭子抽他。”三名孩童一起大叫。
在大梨树坞堡,乔志安便是坞堡中的天。
他看谁不顺眼时,办法简单有效,先吊起来用鞭子狠狠抽打,还不服者,绑起来扔进山中喂狼!三名孩童自小常见被打的堡民惨痛哀哭见得多了,一想到和尚将被打的不停嚎叫,顿时笑的又蹦又跳。
“和尚要讨打?”
“阿弥陀佛,贫僧的下酒菜来了。”
“娘的,看来真是个傻和尚,刘七去取鞭子来。”乔志安见僧人答非所问,不看自己,神情专注的盯着自己三名孩子,目光中充满饥渴,不时的伸出舌头舔着嘴唇,心中立刻腾起一股怒气。
“拓跋珪崇信汉学,用《韩非子》冶国,与我们晋室有何关系。”司马雪问道?
高恩华道:“历观当世所有胡人朝国,从前秦符坚,到燕主慕容垂,后秦姚氏莫不仰慕汉土中原,稍有机会,都会梦想一统神州,他们每做一次梦,都会有上千上万人死亡。”
“原来晋境是块大肥肉,胡人都想扑上咬一口。”司马雪眸中充满思念,道:“以前父皇在世时,我常怪他醒日无多,如今到燕都中山城一看,最少他还给了晋境百姓数十年的太平日子过。”
“晋室有黄河和长江之险,燕人的骑兵只能等河面结冰才能越河进攻,带的口粮不多,攻不下郡城和坞堡。”高恩华笑道:“其余胡人朝国则不同,他们全在马背上生活,冬天没吃的,只能出来抢。”
“大叔知道的也不少。”
“其余这些全是亲阳道友讲的。”
师徒两人说了会话,月华东升,如白练般沷洒中山城廓,中山城的夜好似更静,更幽邃。
“公主夜深了,你快去歇休,明日出去逛逛。”
“好。”司马雪恋恋不舍的跑到隔壁。
月上枝头时,一首胡茄曲从客栈中悠悠传来,曲声若断若续,如高山流水,曲调悲伤,愁绪万千。
高恩华正在灯下翻读一本医书,闻之不禁也心生黯然,灯花“啪”的一爆,连忙凝神聚气,体中太玄诀缓缓运转,灵台方才清明。
“啪、啪、”数声敲门声响起,司马雪在门外叫道:“道长大叔,开门。”高恩华愕然,却连忙打开房门。
淡淡月色,司马雪身着白色中衣,赤足跑进来,连声娇嗔:“鬼头鬼脑的胡人,大半夜不睡,胡茄十八拍弹奏的这般哀怨,搅得我心中不宁,睡不着觉。”中山城乃北荒之地,春夜寒意十足,客栈中地面一片污秽。
高恩华连忙取下道袍,披在司马雪身上,说道:“回去修习太玄诀,便可宁神入睡。”
“刚才试过,没用的。”司马雪摇头道,说完侧耳倾听着胡茄曲,问:“道长大叔,你能分清这是‘大胡茄’还是‘小胡茄’吗?”
“贫道不通音律,但数年前游历天下时,曾远至北漠,见胡人皆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那还分什么‘大胡茄’或是‘小胡茄’。”高恩华笑道:“多半是传至晋土后,晋人才细分的吧。”
“原来如此,想来愚笨的胡人也不会弹奏琴与筝。”司马雪恍然道:“道长大叔,你陪我说会话吧?”
高恩华抬头一看,见司马雪在灯下胴体曲线毕现,秀足纤瘦,浑身上下发出一股神秘诱人的气息,不禁心中一荡,眼神左也不是,右也不对。
“道长大叔,你陪我说会话好不好?”司马雪又追问了一句。
“只要公主所求,贫道自然愿意。”
司马雪“嗯”了一声,蹿到高恩华的胡床上单盘而坐,垂下一只纤瘦秀足在空中荡来荡去,问道:“道长大叔,你挑灯读的什么书?”
高恩华太玄诀已近重之境界,平日七情不动,以往不论司马雪如何娇嗔嬉闹,从来心无杂念,今夜被一首胡茄曲触动乡愁,任司马雪连问几句,一直思绪翩跹,忘了回话。
“道长大叔。”司马雪连问数声,见高恩华无动于衷,一把将高恩华掌中书本夺过去,娇嗔道:“大叔,大叔,问你话呢?”
“什么?”高恩华心中一惊,好似小偷正在觊觎别人财物,被人发现,忙掩饰道:“公主问什么话?”
“方才问你看的什么书。”司马雪扬了扬手中书,微嗔说:“如今我都知道了。”
“阳道友从凤鸣堡归来时,将这本《通灵诀》捎了回来。”高恩华道:“贫道想找找有无能破解宫中术士卜算术的办法。”
“大笨牛竟会捎书本回来,真奇怪。”司马雪偎在高恩华身边,将手中的通灵诀翻来翻去,又将书本塞回高恩华掌中,问道:“还是让大叔慢慢找吧,可曾找到破解卜算术的法子?”
高恩华心中一荡,感觉身边司马雪处子体香扑鼻,中衣里胴体若隐若现,仿若一只暗夜精灵,连忙向远处悄悄挪了挪,一阵夜风倏然吹来,灯火应风而熄,渺渺月色透窗而入。
“道长大叔,烛火灭了。”司马雪惊问?
一点璀璨的蓝光,在半空中幽幽亮起,房间中好似点了火把一般亮如白昼,司马雪定睛查看,一根黑不溜秋的木头漂浮半空,烈火熊熊,却没有黑烟冒出。
“大叔,大叔。”司马雪蹦到地上,双足并起,如小熊般雀跃,连声问:“什么宝贝木头,快给我看看。”
司马雪每每在最开心时,便会自然而然并起双足,如小熊般上下雀跃,自孝武帝驾崩后,极少露出欢颜,今夜突见又如小熊般雀跃蹦跳,足见心情极度欢畅,高恩华催动灵力,将漂浮的“不尽木”稳住。
“这叫‘不尽木’,取之南荒火炎山,据说火炎山常年被天火焚烧,百物不生,唯有此木火灭生枝,火起叶落,遇风不猛,暴雨不灭。”
司马雪求道:“道长大叔,这木头你从那得来的,给我吧。”
“以前与阳道友在无为地宫中偶然得之,并无大用,仅能照明。”高恩华将“不尽木”递给司马雪。
“口诀,口诀,如何使唤这无尽木的口诀。”司马雪得了宝贝一般,依着高恩华传授的口诀,玩耍了半天,然后蹿回了隔壁房间,屋外的夜,慢慢万簌无声,风也变得冷峻如刀。
太行古道约十里处,有一座坞堡,坞堡中胡人与汉民杂住,汉民大部分为燕军自晋境掠掳而来的佃户和乡民,中山城虽然已易主为魏军,但乡野坞堡间,山路崎岖,兵锋难至,一切仍按老规矩日出打猎与耕作,日落而息。
坞堡中最宽敞处,长有一棵大梨树,梨树树皮斑驳,树冠枝叶茂盛,宛如一把巨大的雨伞撑在半空中,绿叶间的白色梨花,如星星点缀其上,香味弥漫于坞堡中,坞堡便叫大梨树坞堡。
大梨树坞堡堡主乔志安,是名胡人,妻妾共生了二男一女三名孩童,倚仗着胡人身份,乔志安的坞堡从来不向燕军交纳任何税赋,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日近正午,乔志安的三名孩童结伴跑来大梨树下游玩,树下忽然多了一个身影。三人抬头一看,只见是一个笑吟吟的光头僧人。
僧人合什道:“阿弥陀佛,三位小施主好生可爱,如何称呼?”
“称呼不会告诉你。”三名孩童中的哥哥道:“你来这里干什么,我爹让我仨不和生人说话。”
“阿弥陀佛。”僧人合什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刚在别处打了酒,来此欲寻些鲜肉心肝下酒的。”
“这儿那有什么鲜肉,你来错地方了。”哥哥道。
僧人笑眯眯的说道:“贫僧说的肉,乃是新鲜的人肉,望三位小施主施舍些。”
“坏和尚,见我仨年幼,尽吹大话来恐吓。”哥哥大怒叫道:“休要走了,待我告知爹爹,将你抓起来吊打。”
僧人合什道:“贫僧是个坏和尚,求家翁吊打,三位小施主头前带路,看他吊打贫僧。”
“我爹是这里的族长。”三名孩童中的弟弟道:“坏和尚是个疯子,一定不晓得我爹多厉害,前天一个佃户被他用鞭子抽瞎了眼,坏和尚真不怕么?”
“好,好。”僧人露出开心的笑容,道:“快带贫僧去见识族长的鞭子吧。”
三名孩童撒腿跑起来,边跑边嚷:“坏和尚,你来啊。”
“阿弥陀佛,坏和尚来了。”僧人双掌合什,从后面慢慢跟上来。
三名孩童奔跑如风,将僧人引至一处大院前,大院模仿汉风建了个三进宅院,两名长相彪悍的胡人,在院外挎刀把守。
“放后面的坏和尚进来,他要吃鞭子。”三名孩童对两名胡人大叫道。
“行”,胡人守卫应了一声,抱着膀子,斜眼将僧人放进院中,支起耳朵在外面等着听惨叫声。
“爹。”三名孩童扯着嗓子大叫:“家中来个坏和尚,快拿鞭子抽死他。”
“坏和尚?让刘七和大蛮牛打出去。”后院有人应了一声,却不见人出来。
三名孩童一起跳着脚,大喊:“爹爹,快出来快出来,出来打坏和尚了。”
“那儿来的坏和尚,真想讨死吗?”随着一声凶恶的吼声,从内院跑出来一位方脸彪形大汉,大汉头顶方巾,长袍外匆匆扎了条布带,乜斜着僧人,上下打量。
“爹、爹、抽他,抽这个坏和尚,拿鞭子抽他。”三名孩童一起大叫。
在大梨树坞堡,乔志安便是坞堡中的天。
他看谁不顺眼时,办法简单有效,先吊起来用鞭子狠狠抽打,还不服者,绑起来扔进山中喂狼!三名孩童自小常见被打的堡民惨痛哀哭见得多了,一想到和尚将被打的不停嚎叫,顿时笑的又蹦又跳。
“和尚要讨打?”
“阿弥陀佛,贫僧的下酒菜来了。”
“娘的,看来真是个傻和尚,刘七去取鞭子来。”乔志安见僧人答非所问,不看自己,神情专注的盯着自己三名孩子,目光中充满饥渴,不时的伸出舌头舔着嘴唇,心中立刻腾起一股怒气。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