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1 一百四十一节 七犯人
- 142 一百四十二节 桓少计
- 143 一百四十三节 密林计
- 144 一百四十四节 金陵山
- 145 一百四十五节 当爹了
- 146 一百四十六节 断肠丸
- 147 一百四十七节 冰尾针
- 148 一百四十八节 怪姐夫
- 149 一百四十九节 吸血剑
- 150 一百五十节 抢洛阳
- 151 一百五十一节 过江龙
- 152 一百五十二节 鱼十三
- 153 一百五十三节 药杞山
- 154 一百五十四节 明圣湖
- 155 一百五十五节 张贵妃
- 156 一百五十六节 征乐属
- 157 一百五十六节 难民流
- 158 一百五十八节 大直钩
- 159 一百五十九节 林中血
- 160 一百六十节 天地宗
- 161 一百六十一节 反不反
- 162 一百六十二节 赌天下
- 163 一百六十三节 皇帝梦
- 164 一百六十四节 战黄府
- 165 一百六十五节 中计了
- 166 一百六十六节 山阴县
- 167 一百六十七节 月黑夜
- 168 一百六十八节 云渺宫(一)
- 169 一百六十九节 云渺宫(二)
- 170 一百七十节 云渺宫(三)
- 171 一百七十一节 云渺宫(四)
- 172 一百七十二节 云渺宫(五)
- 173 一百七十三节 云渺宫(六)
- 174 一百七十四节 云渺宫(七)
- 175 一百七十五节 去江南
- 176 一百七十六节 山阴县
- 177 一百七十七节 城头血
- 178 一百七十八节 鲍县令
- 179 一百七十九节 白帝庙
- 180 一百八十节 三颗树
- 181 一百八十一节 谢公子
- 182 一百八十二节 咏絮指
- 183 一百八十三节 老朋友
- 184 一百八十四节 驱兽人
- 185 一百八十五节 大逃亡
- 186 一百八十六节 天师道
- 187 一百八十七节 偷鸡腿
- 188 一百八十八节 夜潜逃
- 189 一百八十九节 喜相逢
- 190 一百九十节 婴勺鸟
- 191 一百九十一节 我赌命
- 192 一百九十二节 谢家人
- 193 一百九十三节 紫袍人
- 194 一百九十四节 索棉衣
- 195 一百九十五节 长公主
- 196 一百九十六节 孙将军
- 197 一百九十七节 赠皮鞭
- 198 一百九十八节 方小姐
- 199 一百九十九节 天师人
- 200 二百节 纸鹤术
- 201 二百零一节 风雪人
- 202 二百零二节 大破阵
- 203 二百零三 节 钻山沟
- 204 二百零四节 大赌场
- 205 二百零五节 刘寄奴
- 206 二百零六节 金牛湖
- 207 二百零七节 大老虎
- 208 二百零八节 雪中伏
- 209 二百零九节 鹤咒术
- 210 二百一十节 吴兴郡(一)
- 211 二百一十一节 吴兴郡(二)
- 212 二百一十二节 吴兴郡(三)
- 213 二百一十三节 吴兴郡(三)
- 214 二百一十四节 吴兴郡(五)
- 215 一百一十五节 吴兴郡(六)
- 216 一百一十六节 吴兴郡(七)
- 217 一百一十七节 吴兴郡(八)
- 218 一百一十八节 吴兴郡(九)
- 219 一百一十九节 吴兴郡(十)
- 220 一百二十节 吴兴郡(十一)
- 221 一百二十一节 吴兴郡(十二)
- 222 一百二十二节 吴兴郡(十三)
- 223 一百二十三节 吴兴郡(十四)
- 224 一百二十四节 吴兴郡(十五)
- 225 一百二十五节 吴兴郡(十六)
- 226 二百二十六节 吴兴郡(十七)
- 227 二百二十七节 吴兴郡(十八)
- 228 二百二十八节 吴兴郡(十九)
- 229 二百二十九节 吴兴郡(二十)
- 230 二百三十节 王凝之
- 231 二百三十一节 又重逢
- 232 二百三十二节 天启镯
- 233 二百三十三节 会稽郡
- 234 二百三十四节 去报仇
- 235 二百三十五节 北府军
- 236 二百三十六节 服不服
- 237 二百三十七节 黄雀出
- 238 二百三十八节 大劫营
- 239 二百三十九节 盐海县
- 240 二百四十节 郑方亡
- 241 二百四十一节 鸟兽散
- 242 二百四十二节 昆嵛山
- 243 二百四十三节 大绑人
- 244 二百四十四节 有计谋
- 245 二百四十五节 孙闾露
- 246 二百四十六节 高姨娘
- 247 二百四十七节 向前冲
- 248 二百四十八节 传异术
- 249 二百四十九节 震天鼓
- 250 二百五十节 原登飞
- 251 二百五十一节 刀光闪
- 252 二百五十二节 昆嵛山
- 253 二百五十三节 牛县令
- 254 二百五十四节 真心话
- 255 二百五十五节 卢循计
- 256 二百五十六节 血与火
- 257 二百五十八节 掘大坑
- 258 二百五十九节 丑女人
- 259 二百六十节 小结盟
- 260 二百六十一节 准备走
- 261 二百六十二节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一百五十一节 过江龙
一百五十一节 过江龙
玄冥剑灿烂呼啸,剑芒犹如一块披霜挂雪的绿玉,一路向吴郡方向急驰。
司马雪服下冰雪仙子赠的冰雪之魄后,从一见到高恩华时起,一直没有专心修练,平时只感觉一团寒意在神台缭绕,却未与太玄诀灵力相互融合,任自己随意驱使,直到最近才重新刻苦修习太玄诀,融合冰雪之魄,直到近几日,体内太玄诀灵力与寒意才有了相互融合的迹象。
卫氏双姝感觉司马雪象一个大冰块,越来越冷,只得主动将脚下如意蝴蝶刃驰慢,与司马雪拉开距离,相续而行。
“两位姐姐。”司马雪指指下方,叫道:“沿着长江向东飞行,是不是就能到入海口处?那地方应当离曲阿县和吴郡不远,咱仨去吴郡走一趟,先问问四妾公详细情况。”
“知道了,妹妹。”
三人脚踏飞剑又行了半盏茶时间,卫子姬道:“公主妹妹,下方是不是建康城?”
“恩。”
“公主妹妹在宫中可有挂念的人儿?”
“有啊,有李姨娘,春桃等,还有几位哥哥,只是宫中几位哥哥如今早把我忘了、、”
司马雪向下方建康城看了几眼,心中五味俱全,想起了以前在建康时的种种欢乐和离愁,想起了安帝,司马德文和王神爱等人,甚至也想起了可恶的司马元显,暗下决心:“李姨娘,早晚有一天,本公主接你出宫,与我朝夕相处!”
吴郡城郊进入秋收农忙季节,田野上、道路上到处都是收割五谷的农人在忙碌,“啾、啾、”驾车人大声吆喝中,一辆辆牛车装满稻谷,缓缓驶入吴郡城中。
“公主妹妹。”卫子怡站在吴郡城外古道上,看着来往的农人,说:“咱三人此番寻找四妾公,如今是农忙之时,无约而至,怕有不便,要不先去吴郡城中吃饱肚子,然后去找四妾公如何?”
“四妾公不会那般小气。”司马雪笑道:“但吴郡城中有座醉江楼,里面的饭菜好吃,和卫姐姐说个事儿,吴郡的小孩儿特别古怪,他要是对你说;‘我阿要拨倷记耳光搭搭’......”
“那我要怎么说才好?”
“只笑不说。”
醉江楼中食客如云,从衣饰上看,大部分食客脚蹬谢公屐,宽袍缓带,个别人还手持佛尘傲然进出,不时有秀才的朗朗吟诗行酒令声,从二楼传下。
“江南三吴之地,风土果然和益州大不相同,连吃个饭也要手持拂尘和吟诗行酒令、、”卫子姬发出一阵感叹,卫子怡只是一笑,低头吃着面前小菜。
“姐姐有所不知,江南秀才们喜欢模仿名士风范,前次在会稽郡,有名青年秀才听说我与大叔要到醉江楼吃饭,竟送了一颗碎银做为饭资,可大叔却收了下来,还说什么受者温暖,赠者心有余温、、”
“高道长表面看一本正经,实则也怪有趣的很,比如这一次明明知道咱仨着急,却一定要睡一觉才......”
“是啊,是啊,还不至这些呢。”
司马雪左右一看,醉江楼中桌椅依旧,和数年前一模一样,顿时想起数年前,与高恩华及阳大牛曾来过此楼。今日机缘巧合,与卫氏双妹重进此楼,阳大牛确不知踪影。
“两位姐姐,还记得阳大牛阳道友么?”
“当然记得。”卫子姬笑道:“阳道友性恪豪爽大方,每次见到下流货桓少,必定质骂他‘不吹牛比,能死啊?',至今想想仍然好笑。”
“阳道友自京口一别,一直音讯皆无吗。”卫子怡询问?
司马雪道:“大笨牛在京口一别时,古古怪怪的说;与一位道友同游三吴旧地,这一去音讯全无,师父时常提及他。”三女一边吃食,一边漫无边际的说着话。
“哒、哒、”一片脚步声,醉江楼堂外进来五名男子,先前男子肥头大耳,走路一步三摇,一望便知非富既贵,身后中年男子身材挺拔,一身灰衫,扎着方巾,目光炯炯有神,倒似一名饱学汉儒。
中年男子进楼四处一看,眼光扫过司马雪时,面色登时动容,上前躬身行礼:“吴郡内史陈吉参见公主殿下。”
司马雪顿时大惊,潜运灵识四处探查,发现附近没有修士和差役存在,心中稍安,认真看看面前这名自称吴郡内史陈吉的中年男子,确不认得。
“陈大人免礼,你如何识得本公主?”
“数年前,也是在此楼中,下官曾随朝中司马大将军见过公主一面,当时惊为天人,故此一直牢记公主凤颜。”
“司马大将军是指司马元显嘛?”
“是的,中书令,尚书令兼骠骑大将军。”
“哦,知道了,陈大人退下吧。”
“诺,下官告退。”陈吉施礼,转身竟出了醉江楼,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一愣,匆匆向司马雪施了一礼,转身出楼追赶陈吉。
卫子怡一看司马雪脸色凝重,仔细一想司马雪情绪前后变化,询问道:“妹妹,中书令,尚书令加骠骑大将军是很大的官儿么?”
“嗯,中书令加尚书令等于实际上的皇帝,可以自由颂发诏书,处置朝政,骠骑大将军是武阶中最高品阶,司马元显如今小人得志,文武大权一把抓,篡位只是早与晚罢了。”司马雪叹了一口气,道:“我如今流落江湖,自身难保,也只有企盼安帝等哥哥们多福了。”
“司马元显便是篡权,也不一定要残害宗亲吧?”
“无情最是帝王家,从秦到汉,历经三国到魏晋,历朝历代的帝王一小半死于自家宗亲之手。”司马雪神色黯然。
“公主妹妹。”卫子怡见司马雪神色黯然,立刻转移话题,问:“陈吉会不会将你来吴郡的消息禀报司马元显?”
“不会。”司马雪摇头道:“陈吉身至中年,方才做到吴郡内史,显然是庶族寒门出身的浊官,就算他有心禀报朝廷,等奏折七转八拐递到司马元显手中,也是月余后的事了,不足为虑。”
“走。”卫子姬对朝廷中的种种繁文缛节,一窍不通,也不想了解,便道:“吃饱了,咱找四妾公去吧。”
“好。”
四妾公见三女突至,欢喜异常,老脸上的褶子全笑开了花,在院内亭中,沏茶招待三女。
“过江龙,顾名思义,过江入海既为龙。此药只在大江入海口附近的峰壁间生长。据传说;七叶过江龙会自已移动栖身之所,十分难寻,而大江入海口处,处处充满淤泥,多有江怪海精出没,普通修士要去采摘七叶过江龙,多半有去无回。”
“江怪海精指的是什么?”司马雪顿时充满好奇,问:“它们为什么会在大江入海口处出没,只为守护七叶过江龙吗?”
四妾公道:“非也,大江一路滚滚东流,穿州过郡,水中往往挟带大量的活物与尸体,江怪海精们只需守在那里,自然便能吃饱,与七叶过江龙确没有关系。”
“老先生。”卫子怡久处青城山,常听宫中人说起山精传说,第一次听人说起海怪故事,便问:“江怪海精中最厉害的妖灵叫什么,相比我们人类修士如何?”
“老夫听见过的人说;最厉害的妖灵叫巡海夜叉,据说它们身似人形,眼睛和嘴巴长在头顶,极喜喝酒,至于妖术如何?”四妾公捻须哈哈一笑,说:“老夫没亲眼见过,在三位面前,确是不敢乱说。”
“师尊以前曾收服过一只叫门主的猫灵,还曾斩过一只大蟒蛇,它们妖力一般,吓吓普通人可以。”司马雪道:“此番去采摘七叶过江龙,或是遇到巡海夜叉,定要捉一只来养着,用来吓吓人。”
卫子姬道:“老先生,如何才能找到大江入海口处?”
“这个我知道。”卫子怡抢先答道:“依旧顺着大江水流走,待见到一半黄水,一半蓝水,黄蓝两水相击,涛声震天处,自然便是大江入海口处。”
“哈哈。”四妾公竖起大拇指,夸道:“小道友聪明,确初如此。”
“眼下就去找过江龙。”司马雪心中挂念高恩华的毒伤未愈,嚷嚷道。
“不可,不可。”四妾公连忙劝阻:“眼下天色将晚,入海口处一片荒芜,无处可以休眠,如今的季节露水大,还是等明天一早去吧。”
“老先生休要担心,早一天找到过江龙,高道长早一天能痊愈。”卫子姬率先跨出竹院,回首道:“说不准今晚便能遇到七叶过江龙,公主和师妹一起走吧。”
“来了。”卫子怡和司马雪内心均是盼望今夜就去,见卫子姬一说,立刻抢先而行。
仨女足踏飞剑,临近大江入海口时,已是傍晚时分。
仨人四下眺望,见大江如一条黄龙滚滚西来,融入一片蔚蓝的大海中,黄蓝汇聚,水声汹涌澎湃,声振云霄。四周峰峦苍茫,两岸地面上,芳草萋萋,确不见任何人烟。
“这般大的地方,便象在树林中找一只蚂蚁。”卫子怡愁道:“这要去那里寻七叶过江龙?”
司马雪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江入海的浩大自然景象,如此浩大的地方,想要寻找一株以往从未见过的草药,谈何容易,不禁心头茫然,无计可施。
“师妹和公主既来之,则安之,眼下若返回吴郡,只怕会让四妾公老先生见笑。”见卫子怡和司马雪面现忧色,卫子姬登时勇气倍增,说:“今夜且在附近找处山洞栖身,明日一早,开始寻找七叶过江龙。”
“好,就听姐姐的。”
司马雪服下冰雪仙子赠的冰雪之魄后,从一见到高恩华时起,一直没有专心修练,平时只感觉一团寒意在神台缭绕,却未与太玄诀灵力相互融合,任自己随意驱使,直到最近才重新刻苦修习太玄诀,融合冰雪之魄,直到近几日,体内太玄诀灵力与寒意才有了相互融合的迹象。
卫氏双姝感觉司马雪象一个大冰块,越来越冷,只得主动将脚下如意蝴蝶刃驰慢,与司马雪拉开距离,相续而行。
“两位姐姐。”司马雪指指下方,叫道:“沿着长江向东飞行,是不是就能到入海口处?那地方应当离曲阿县和吴郡不远,咱仨去吴郡走一趟,先问问四妾公详细情况。”
“知道了,妹妹。”
三人脚踏飞剑又行了半盏茶时间,卫子姬道:“公主妹妹,下方是不是建康城?”
“恩。”
“公主妹妹在宫中可有挂念的人儿?”
“有啊,有李姨娘,春桃等,还有几位哥哥,只是宫中几位哥哥如今早把我忘了、、”
司马雪向下方建康城看了几眼,心中五味俱全,想起了以前在建康时的种种欢乐和离愁,想起了安帝,司马德文和王神爱等人,甚至也想起了可恶的司马元显,暗下决心:“李姨娘,早晚有一天,本公主接你出宫,与我朝夕相处!”
吴郡城郊进入秋收农忙季节,田野上、道路上到处都是收割五谷的农人在忙碌,“啾、啾、”驾车人大声吆喝中,一辆辆牛车装满稻谷,缓缓驶入吴郡城中。
“公主妹妹。”卫子怡站在吴郡城外古道上,看着来往的农人,说:“咱三人此番寻找四妾公,如今是农忙之时,无约而至,怕有不便,要不先去吴郡城中吃饱肚子,然后去找四妾公如何?”
“四妾公不会那般小气。”司马雪笑道:“但吴郡城中有座醉江楼,里面的饭菜好吃,和卫姐姐说个事儿,吴郡的小孩儿特别古怪,他要是对你说;‘我阿要拨倷记耳光搭搭’......”
“那我要怎么说才好?”
“只笑不说。”
醉江楼中食客如云,从衣饰上看,大部分食客脚蹬谢公屐,宽袍缓带,个别人还手持佛尘傲然进出,不时有秀才的朗朗吟诗行酒令声,从二楼传下。
“江南三吴之地,风土果然和益州大不相同,连吃个饭也要手持拂尘和吟诗行酒令、、”卫子姬发出一阵感叹,卫子怡只是一笑,低头吃着面前小菜。
“姐姐有所不知,江南秀才们喜欢模仿名士风范,前次在会稽郡,有名青年秀才听说我与大叔要到醉江楼吃饭,竟送了一颗碎银做为饭资,可大叔却收了下来,还说什么受者温暖,赠者心有余温、、”
“高道长表面看一本正经,实则也怪有趣的很,比如这一次明明知道咱仨着急,却一定要睡一觉才......”
“是啊,是啊,还不至这些呢。”
司马雪左右一看,醉江楼中桌椅依旧,和数年前一模一样,顿时想起数年前,与高恩华及阳大牛曾来过此楼。今日机缘巧合,与卫氏双妹重进此楼,阳大牛确不知踪影。
“两位姐姐,还记得阳大牛阳道友么?”
“当然记得。”卫子姬笑道:“阳道友性恪豪爽大方,每次见到下流货桓少,必定质骂他‘不吹牛比,能死啊?',至今想想仍然好笑。”
“阳道友自京口一别,一直音讯皆无吗。”卫子怡询问?
司马雪道:“大笨牛在京口一别时,古古怪怪的说;与一位道友同游三吴旧地,这一去音讯全无,师父时常提及他。”三女一边吃食,一边漫无边际的说着话。
“哒、哒、”一片脚步声,醉江楼堂外进来五名男子,先前男子肥头大耳,走路一步三摇,一望便知非富既贵,身后中年男子身材挺拔,一身灰衫,扎着方巾,目光炯炯有神,倒似一名饱学汉儒。
中年男子进楼四处一看,眼光扫过司马雪时,面色登时动容,上前躬身行礼:“吴郡内史陈吉参见公主殿下。”
司马雪顿时大惊,潜运灵识四处探查,发现附近没有修士和差役存在,心中稍安,认真看看面前这名自称吴郡内史陈吉的中年男子,确不认得。
“陈大人免礼,你如何识得本公主?”
“数年前,也是在此楼中,下官曾随朝中司马大将军见过公主一面,当时惊为天人,故此一直牢记公主凤颜。”
“司马大将军是指司马元显嘛?”
“是的,中书令,尚书令兼骠骑大将军。”
“哦,知道了,陈大人退下吧。”
“诺,下官告退。”陈吉施礼,转身竟出了醉江楼,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一愣,匆匆向司马雪施了一礼,转身出楼追赶陈吉。
卫子怡一看司马雪脸色凝重,仔细一想司马雪情绪前后变化,询问道:“妹妹,中书令,尚书令加骠骑大将军是很大的官儿么?”
“嗯,中书令加尚书令等于实际上的皇帝,可以自由颂发诏书,处置朝政,骠骑大将军是武阶中最高品阶,司马元显如今小人得志,文武大权一把抓,篡位只是早与晚罢了。”司马雪叹了一口气,道:“我如今流落江湖,自身难保,也只有企盼安帝等哥哥们多福了。”
“司马元显便是篡权,也不一定要残害宗亲吧?”
“无情最是帝王家,从秦到汉,历经三国到魏晋,历朝历代的帝王一小半死于自家宗亲之手。”司马雪神色黯然。
“公主妹妹。”卫子怡见司马雪神色黯然,立刻转移话题,问:“陈吉会不会将你来吴郡的消息禀报司马元显?”
“不会。”司马雪摇头道:“陈吉身至中年,方才做到吴郡内史,显然是庶族寒门出身的浊官,就算他有心禀报朝廷,等奏折七转八拐递到司马元显手中,也是月余后的事了,不足为虑。”
“走。”卫子姬对朝廷中的种种繁文缛节,一窍不通,也不想了解,便道:“吃饱了,咱找四妾公去吧。”
“好。”
四妾公见三女突至,欢喜异常,老脸上的褶子全笑开了花,在院内亭中,沏茶招待三女。
“过江龙,顾名思义,过江入海既为龙。此药只在大江入海口附近的峰壁间生长。据传说;七叶过江龙会自已移动栖身之所,十分难寻,而大江入海口处,处处充满淤泥,多有江怪海精出没,普通修士要去采摘七叶过江龙,多半有去无回。”
“江怪海精指的是什么?”司马雪顿时充满好奇,问:“它们为什么会在大江入海口处出没,只为守护七叶过江龙吗?”
四妾公道:“非也,大江一路滚滚东流,穿州过郡,水中往往挟带大量的活物与尸体,江怪海精们只需守在那里,自然便能吃饱,与七叶过江龙确没有关系。”
“老先生。”卫子怡久处青城山,常听宫中人说起山精传说,第一次听人说起海怪故事,便问:“江怪海精中最厉害的妖灵叫什么,相比我们人类修士如何?”
“老夫听见过的人说;最厉害的妖灵叫巡海夜叉,据说它们身似人形,眼睛和嘴巴长在头顶,极喜喝酒,至于妖术如何?”四妾公捻须哈哈一笑,说:“老夫没亲眼见过,在三位面前,确是不敢乱说。”
“师尊以前曾收服过一只叫门主的猫灵,还曾斩过一只大蟒蛇,它们妖力一般,吓吓普通人可以。”司马雪道:“此番去采摘七叶过江龙,或是遇到巡海夜叉,定要捉一只来养着,用来吓吓人。”
卫子姬道:“老先生,如何才能找到大江入海口处?”
“这个我知道。”卫子怡抢先答道:“依旧顺着大江水流走,待见到一半黄水,一半蓝水,黄蓝两水相击,涛声震天处,自然便是大江入海口处。”
“哈哈。”四妾公竖起大拇指,夸道:“小道友聪明,确初如此。”
“眼下就去找过江龙。”司马雪心中挂念高恩华的毒伤未愈,嚷嚷道。
“不可,不可。”四妾公连忙劝阻:“眼下天色将晚,入海口处一片荒芜,无处可以休眠,如今的季节露水大,还是等明天一早去吧。”
“老先生休要担心,早一天找到过江龙,高道长早一天能痊愈。”卫子姬率先跨出竹院,回首道:“说不准今晚便能遇到七叶过江龙,公主和师妹一起走吧。”
“来了。”卫子怡和司马雪内心均是盼望今夜就去,见卫子姬一说,立刻抢先而行。
仨女足踏飞剑,临近大江入海口时,已是傍晚时分。
仨人四下眺望,见大江如一条黄龙滚滚西来,融入一片蔚蓝的大海中,黄蓝汇聚,水声汹涌澎湃,声振云霄。四周峰峦苍茫,两岸地面上,芳草萋萋,确不见任何人烟。
“这般大的地方,便象在树林中找一只蚂蚁。”卫子怡愁道:“这要去那里寻七叶过江龙?”
司马雪也是第一次见到大江入海的浩大自然景象,如此浩大的地方,想要寻找一株以往从未见过的草药,谈何容易,不禁心头茫然,无计可施。
“师妹和公主既来之,则安之,眼下若返回吴郡,只怕会让四妾公老先生见笑。”见卫子怡和司马雪面现忧色,卫子姬登时勇气倍增,说:“今夜且在附近找处山洞栖身,明日一早,开始寻找七叶过江龙。”
“好,就听姐姐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