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0 第90章 祸根(2)
- 91 第91章 土木堡(1)
- 92 第92章 土木堡(2)
- 93 第93章 土木堡(3)
- 94 第94章 力挽狂澜(1)
- 95 第95章 力挽狂澜(2)
- 96 第96章 力挽狂澜(3)
- 97 第97章 决断!(1)
- 98 第98章 决断!(2)
- 99 第99章 决断!(3)
- 100 第100章 信念(1)
- 101 第101章 信念(2)
- 102 第102章 北京保卫战(1)
- 103 第103章 北京保卫战(2)
- 104 第104章 北京保卫战(3)
- 105 第105章 朱祁镇的奋斗(1)
- 106 第106章 朱祁镇的奋斗(2)
- 107 第107章 回家(1)
- 108 第108章 回家(2)
- 109 第109章 回家(3)
- 110 第110章 囚徒朱祁镇(1)
- 111 第111章 囚徒朱祁镇(2)
- 112 第112章 夺门(1)
- 113 第113章 夺门(2)
- 114 第114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1)
- 115 第115章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2)
- 116 第116章 隐藏的敌人(1)
- 117 第117章 隐藏的敌人(2)
- 118 第118章 公道(1)
- 119 第119章 公道(2)
- 120 第120章 公道(3)
- 121 第121章 不伦之恋(1)
- 122 第122章 不伦之恋(2)
- 123 第123章 不伦之恋(3)
- 124 第124章 不伦之恋(4)
- 125 第125章 武林大会(1)
- 126 第126章 武林大会(2)
- 127 第127章 武林大会(3)
- 128 第128章 明君(1)
- 129 第129章 明君(2)
- 130 第130章 明君(3)
- 131 第131章 斗争,还是隐忍?(1)
- 132 第132章 斗争,还是隐忍?(2)
- 133 第133章 传奇就此开始(1)
- 134 第134章 传奇就此开始(2)
- 135 第135章 悟道(1)
- 136 第136章 悟道(2)
- 137 第137章 机会终于到来(1)
- 138 第138章 机会终于到来(2)
- 139 第139章 必杀刘谨(1)
- 140 第140章 必杀刘谨(2)
- 141 第141章 必杀刘谨(3)
- 142 第142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1)
- 143 第143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2)
- 144 第144章 无人知晓的胜利(1)
- 145 第145章 无人知晓的胜利(2)
- 146 第146章 东山再起(1)
- 147 第147章 东山再起(2)
- 148 第148章 孤军(1)
- 149 第149章 孤军(2)
- 150 第150章 奋战(1)
- 151 第151章 奋战(2)
- 152 第152章 奋战(3)
- 153 第153章 奋战(4)
- 154 第154章 死亡的阴谋(1)
- 155 第155章 死亡的阴谋(2)
- 156 第156章 死亡的阴谋(3)
- 157 第157章 沉默的较量(1)
- 158 第158章 沉默的较量(2)
- 159 第159章 终结的归宿(1)
- 160 第160章 终结的归宿(2)
- 161 第161章 新的开始
- 162 第162章 皇帝很脆弱(1)
- 163 第163章 皇帝很脆弱(2)
- 164 第164章 大臣很强悍(1)
- 165 第165章 大臣很强悍(2)
- 166 第166章 解脱(1)
- 167 第167章 解脱(2)
- 168 第168章 龙争虎斗(1)
- 169 第169章 龙争虎斗(2)
- 170 第170章 龙争虎斗(3)
- 171 第171章 锋芒(1)
- 172 第172章 锋芒(2)
- 173 第173章 最阴险的敌人(1)
- 174 第174章 最阴险的敌人(2)
- 175 第175章 最阴险的敌人(3)
- 176 第176章 徐阶的觉醒(1)
- 177 第177章 徐阶的觉醒(2)
- 178 第178章 徐阶的觉醒(3)
- 179 第179章 天下,三人而已(1)
- 180 第180章 天下,三人而已(2)
- 181 第181章 致命的疏漏(1)
- 182 第182章 致命的疏漏(2)
- 183 第183章 隐藏的精英(1)
- 184 第184章 隐藏的精英(2)
- 185 第185章 隐藏的精英(3)
- 186 第186章 勇气(1)
- 187 第187章 勇气(2)
- 188 第188章 勇气(3)
- 189 第189章 勇气(4)
- 190 第190章 东南的奇才(1)
- 191 第191章 东南的奇才(2)
- 192 第192章 天下第一幕僚(1)
- 193 第193章 天下第一幕僚(2)
- 194 第194章 强敌(1)
- 195 第195章 强敌(2)
- 196 第196章 天才的谋略(1)
- 197 第197章 天才的谋略(2)
- 198 第198章 天才的谋略(3)
- 199 第199章 战争——最后的抉择(1)
- 200 第200章 战争——最后的抉择(2)
- 201 第201章 名将的起点(1)
- 202 第202章 名将的起点(2)
- 203 第203章 制胜之道(1)
- 204 第204章 制胜之道(2)
- 205 第205章 制胜之道(3)
- 206 第206章 侵略者的末日(1)
- 207 第207章 侵略者的末日(2)
- 208 第208章 英雄的结局
- 209 第209章 曙光(1)
- 210 第210章 曙光(2)
- 211 第211章 曙光(3)
- 212 第212章 胜利(1)
- 213 第213章 胜利(2)
- 214 第214章 致命的正义(1)
- 215 第215章 致命的正义(2)
- 216 第216章 致命的正义(3)
- 217 第217章 奇怪的人(1)
- 218 第218章 奇怪的人(2)
- 219 第219章 奇怪的人(3)
- 220 第220章 奇怪的人(4)
- 221 第221章 天才的对弈(1)
- 222 第222章 天才的对弈(2)
- 223 第223章 天才的对弈(3)
- 224 第224章 成熟(1)
- 225 第225章 成熟(2)
- 226 第226章 成熟(3)
- 227 第227章 最终的乱战(1)
- 228 第228章 最终的乱战(2)
- 229 第229章 最终的乱战(3)
- 230 第230章 高拱的成就(1)
- 231 第231章 高拱的成就(2)
- 232 第232章 高拱的成就(3)
- 233 第233章 死斗(1)
- 234 第234章 死斗(2)
- 235 第235章 阴谋(1)
- 236 第236章 阴谋(2)
- 237 第237章 阴谋(3)
- 238 第238章 张居正的缺陷(1)
- 239 第239章 张居正的缺陷(2)
- 240 第240章 敌人(1)
- 241 第241章 敌人(2)
- 242 第242章 千古,唯此一人(1)
- 243 第243章 千古,唯此一人(2)
- 244 第244章 千古,唯此一人(3)
- 245 第245章 谜团(1)
- 246 第246章 谜团(2)
- 247 第247章 野心的起始(1)
- 248 第248章 野心的起始(2)
- 249 第249章 野心的起始(3)
- 250 第250章 明朝的愤怒(1)
- 251 第251章 明朝的愤怒(2)
- 252 第252章 明朝的愤怒(3)
- 253 第253章 明朝的愤怒(4)
- 254 第254章 兵不厌诈(1)
- 255 第255章 兵不厌诈(2)
- 256 第256章 兵不厌诈(3)
- 257 第257章 平壤血战(1)
- 258 第258章 平壤血战(2)
- 259 第259章 平壤血战(3)
- 260 第260章 不世出之名将(1)
- 261 第261章 不世出之名将(2)
- 262 第262章 不世出之名将(3)
- 263 第263章 二次摊牌(1)
- 264 第264章 二次摊牌(2)
- 265 第265章 二次摊牌(3)
- 266 第266章 胜算(1)
- 267 第267章 胜算(2)
- 268 第268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1)
- 269 第269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2)
- 270 第270章 历史原来很精彩
- 271 第271章 绝顶的官僚(1)
- 272 第272章 绝顶的官僚(2)
- 273 第273章 和稀泥的艺术(1)
- 274 第274章 和稀泥的艺术(2)
- 275 第275章 游戏的开始(1)
- 276 第276章 游戏的开始(2)
- 277 第277章 游戏的开始(3)
- 278 第278章 混战(1)
- 279 第279章 混战(2)
- 280 第280章 混战(3)
- 281 第281章 东林崛起(1)
- 282 第282章 东林崛起(2)
- 283 第283章 东林崛起(3)
- 284 第284章 东林崛起(4)
- 285 第285章 谋杀(1)
- 286 第286章 谋杀(2)
- 287 第287章 谋杀(3)
- 288 第288章 谋杀(4)
- 289 第289章 不起眼的敌人(1)
- 290 第290章 不起眼的敌人(2)
- 291 第291章 不起眼的敌人(3)
- 292 第292章 萨尔浒(1)
- 293 第293章 萨尔浒(2)
- 294 第294章 东林党的实力(1)
- 295 第295章 东林党的实力(2)
- 296 第296章 东林党的实力(3)
- 297 第297章 小人物的奋斗(1)
- 298 第298章 小人物的奋斗(2)
- 299 第299章 强大,无比强大(1)
- 300 第300章 强大,无比强大(2)
- 301 第301章 强大,无比强大(3)
- 302 第302章 天才的敌手(1)
- 303 第303章 天才的敌手(2)
- 304 第304章 天才的敌手(3)
- 305 第305章 天才的敌手(4)
- 306 第306章 一个监狱看守(1)
- 307 第307章 一个监狱看守(2)
- 308 第308章 毁灭之路(1)
- 309 第309章 毁灭之路(2)
- 310 第310章 毁灭之路(3)
- 311 第311章 道统(1)
- 312 第312章 道统(2)
- 313 第313章 道统(3)
- 314 第314章 杨涟(1)
- 315 第315章 杨涟(2)
- 316 第316章 殉道(1)
- 317 第317章 殉道(2)
- 318 第318章 袁崇焕(1)
- 319 第319章 袁崇焕(2)
- 320 第320章 决心(1)
- 321 第321章 决心(2)
- 322 第322章 胜利结局
- 323 第323章 皇太极(1)
- 324 第324章 皇太极(2)
- 325 第325章 宁远,决战(1)
- 326 第326章 宁远,决战(2)
- 327 第327章 宁远,决战(3)
- 328 第328章 疑惑(1)
- 329 第329章 疑惑(2)
- 330 第330章 夜半歌声(1)
- 331 第331章 夜半歌声(2)
- 332 第332章 算账(1)
- 333 第333章 算账(2)
- 334 第334章 起复(1)
- 335 第335章 起复(2)
- 336 第336章 起复(3)
- 337 第337章 杀人(1)
- 338 第338章 杀人(2)
- 339 第339章 杀人(3)
- 340 第340章 坚持到底的人(1)
- 341 第341章 坚持到底的人(2)
- 342 第342章 坚持到底的人(3)
- 343 第343章 阴谋(1)
- 344 第344章 阴谋(2)
- 345 第345章 斗争技术(1)
- 346 第346章 斗争技术(2)
- 347 第347章 投降?(1)
- 348 第348章 投降?(2)
- 349 第349章 投降?(3)
- 350 第350章 纯属偶然(1)
- 351 第351章 纯属偶然(2)
- 352 第352章 纯属偶然(3)
- 353 第353章 第二个猛人(1)
- 354 第354章 第二个猛人(2)
- 355 第355章 突围(1)
- 356 第356章 突围(2)
- 357 第357章 突围(3)
- 358 第358章 一个文雅的人(1)
- 359 第359章 一个文雅的人(2)
- 360 第360章 孙传庭(1)
- 361 第361章 孙传庭(2)
- 362 第362章 奇迹(1)
- 363 第363章 奇迹(2)
- 364 第364章 奇迹(3)
- 365 第365章 天才的计划(1)
- 366 第366章 天才的计划(2)
- 367 第367章 天才的计划(3)
- 368 第368章 选择(1)
- 369 第369章 选择(2)
- 370 第370章 选择(3)
- 371 第371章 没有选择(1)
- 372 第372章 没有选择(2)
- 373 第373章 结束了?
- 374 第374章 后记
- 375 第375章 主要参考书目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0章 信念(1)
第100章 信念(1)
也先最近比较烦。
近几天,他经常会到弟弟伯颜帖木儿的营帐去转转,当然不是看他的弟弟,而是去看那个人质——朱祁镇。
每次看到朱祁镇的时候,也先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无价之宝。
有了这个人,就能不断从大明帝国那富庶的国库中拿到金银财宝,因为这个人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为了赎回他,大明会交出所有的财富,但他却不会把朱祁镇还给大明。
有这么好的一张长期饭票,干吗要一下子兑现呢,整存零取不是更好吗?等到钱不够花了,就去找对方要,而他们是不敢不给的,今后就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所以,他经常会巡视这个叫朱祁镇的人,每一次的巡视都会让他十分开心,因为他明白,他正在巡视着自己的财宝。在他的眼中,朱祁镇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金灿灿的黄金和白花花的白银。
最初的生活是甜蜜的,他告知了人质家属,并且索取赎金,不多久,就有人送来了大批金银珠宝,全部笑纳后,他作出的反应自然不是放人,而是接着索要。
在他看来,皇帝在自己手中,对方一定会乖乖听话,把大明的国库全部搬到自己这里来。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付赎金的要求提出了多次,却迟迟没有人来,别说金银财宝,连个铜钱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一天、两天、三天、也先就这样在树边不停地等待着,可那撞树的兔子就是不来。
渐渐地,也先开始烦躁起来,他恨不得自己带着朱祁镇到边关去喊:“你们的皇帝在这里,拿钱来赎!”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也先的耐心也达到了极限,莫非他们不想要自己的皇帝了?
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大明帝国已经另立了皇帝,现在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了。所谓的皇帝朱祁镇已经有了新的称谓——太上皇。
过期作废了?不能用了?
也先并不一定知道所谓太上皇是怎样的一个设置,但从大明的态度来看,他很清楚,朱祁镇已经是个废物。他的生死也已经无关紧要,留在这里浪费粮食,要是杀了他,估计大明会比自己更加高兴。
废物利用
其实在也先向明朝索取赎金的同时,他还企图利用朱祁镇去骗开城门,具体操作方法是:
兵临城下,并不开打,先叫守将在城头说话,然后把朱祁镇领出来给城内的人看,并传达所谓皇帝的意旨,打开城门。
也先的如意算盘就是兵不血刃地攻克城池,反正有皇帝在手中,不用白不用。
这一招十分狠毒。
要知道,边关的将领们平日和也先交道打得多,自然是不会乖乖投降的,但现在皇帝大人就在城门前训话,是听还是不听呢?打开城门自然是不行的,但如果不答应朱祁镇的要求,以后的处境就很难说了,要是这位俘虏兄将来回去继续做了皇帝,自己岂不是要背上个大不敬的罪名?
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也先经常会带着朱祁镇四处叫门,企图打开一条通道。
但同时要说明的是,这条计策并不是也先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那位叫喜宁的太监的主意,也先虽然在战场上十分狡猾,毕竟还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像这种阴谋诡计,他是不太精通的。喜宁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这也算是老传统了,无论哪个朝代,汉奸从来都不是稀有动物。
也先对喜宁的意见十分赞赏,便准备把这一套用在他窥视已久的两个目标上。
这两个目标分别是宣府和大同。
有些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在我们前面的叙述中似乎有一个不太合乎情理的地方:也先在土木堡击败二十万明军,这一胜利已经彻底击溃了明军主力。可以说当时正是最好的进攻机会,因为明帝国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找出一支大规模的军队来对抗也先了。
但奇怪的是,也先却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收拾好东西回了家。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明军主力被击溃,但通往京城的大门却始终关闭着,这就是宣府和大同。守住了这两个地方,就守住了京城的外围防线。
宣府和大同有很多军队吗?
没有,这两个地方的驻军并不多。但也先并没有乘胜进攻,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部队也不多,而且这两个地方城防坚固,并不好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地方都各有一名强悍的将领镇守。
这两个连也先都怕三分的人,就是郭登和杨洪。
其一,大同镇守者郭登。
郭登,智勇双全,小心谨慎,而且是个高干子弟,他的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定侯郭英。承继着祖先的光荣传统,他也一直干着武将这一危险的工作。事实证明,他确实不是等闲之辈,在他守护下的大同,是也先完全无法逾越的障碍。
事实上,在土木堡事发的时候,郭登还不是总兵官,他是凭着自己的表现才获得大同最高镇守者的职位的。
土木堡失败之时,大同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情况十分复杂,城内士兵慌乱,人心惶惶,加上还有也先军队不断地发动小规模进攻,大家都认定大同也守不了多久。时任总兵官刘安能力不足,无法处理防务,稳定军心。
此时郭登挺身而出,他亲自带领士兵整顿防务,慰问受伤士卒,鼓励他们继续作战。但当时的士兵们士气十分低落,郭登的这一行为并没有赢得多少人的信任,反而招来了不少风言风语。很多人认为,像郭登这样有背景的人,就算也先攻下了大同,士兵们送了命,他还是能够活着回去接着当官。
这些话也传到了郭登的耳中。
不久之后的一天,郭登召集士兵们,神色严峻地注视着他们,并当众拔剑立誓:
“请诸位放心,我誓与此城共存亡,要死我陪你们一起死(不使诸君独死也)!”
在郭登的勇气感召下,士兵们众志成城,撑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此后,郭登正式被任命为大同总兵,守护住了这道大明帝国最重要的门户。
其二,宣府镇守者杨洪。
杨洪,人称正统年间第一智将,性格冷静镇定,屡出奇谋,作战之时极为狡诈,善用佯攻,经常用少量兵力搅得也先军鸡犬不宁。此外,他还擅长守护城池,也先进攻多次,都被他轻易击退,到后来,也先只要听到杨洪的名字就头疼,尽量避免与其交战。
现在也先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武器去制伏这两位大将,他相信只要朱祁镇站在城下喊一声,这两座城池就会兵不血刃地归他所有。
当然,这只是也先的想法而已。
八月二十一日,也先挟持着朱祁镇开始了他的“撞门”计划。
也先首先到达的地方是宣府,这也是他以前经常来的地方,当然,每次迎接他的不是礌石就是弓箭。有时杨洪还会站在城头,面带微笑,十分有礼貌地手持火铳发射子弹为他送行。
但这次不同了,因为我手里有大明皇帝,杨洪,你还笑得出来吗?
志得意满的也先胁迫朱祁镇,发出了命令,要宣府守军开门。
开门自然是引狼入室,但皇帝(当时还是)下了命令,不开门似乎又于理不合。
智将杨洪会如何应对呢?
城内守军(实际上就是杨洪)的应答实在大出也先的意料。
“天色已晚,不敢开门(天已暮,门不敢开)!”
这就是杨洪的智慧,典型的外交辞令,管你是谁叫门,我只当不知道,反正政策规定晚上不能开门,如果有何意见,可以向本人上级部门(具体说来是兵部)投诉反映。
也先气得鼻子冒烟,接着胁迫朱祁镇,命令杨洪亲自出面说话。
这也是一着狠棋,杨洪无论怎么嚣张,真的见了皇帝,也不敢当面违抗命令。
可是城里的回答差点让也先从马上摔下来。
“杨洪出差了(镇臣杨洪已他往)!”
我相信,此刻的也先是十分痛苦的,这种痛苦并不在于他没有能够攻克宣府,而是因为他又被杨洪耍弄了一番。
杨洪真的出差了吗?自然没有,此时,他正手持宝剑,一边站在城下指挥城上的士兵答话,一边厉声对士兵下令:“出城者斩!”
也先就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出发,去大同!
可是郭登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到达大同之后,也先吸取了教训,直接命令朱祁镇找郭登说话,朱祁镇在胁迫之下,只能让人传话,让郭登开门。
郭登不开门。
一来二去没了结果,朱祁镇只好派人传话说:“我与郭登有姻亲关系(朕与登有姻。注:此处待查),为何如此拒我啊。”
朱祁镇也真是没办法了,估计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连这样的话也说出来了。
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郭登还能毫无反应吗?
郭登确实有了反应,不过是个比较强烈的反应:
“臣奉命守城,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不知其他)!”
于是,也先又一次被无情地拒绝了。
郭登,你好样的,算你狠,今天先回去,下次再来!
之后的岁月对于也先来说是艰苦的,他带着朱祁镇四处旅游,却没有一个地方接纳,赎金也从此了无音信,而大明也新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不值钱了。
难道就此了事?
哪有那么容易!也先决定,即使手上的这个皇帝不值钱,毕竟还有威信,对边关守将还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的,继续带着他去撞门!
郭登的大同他是不敢再去了,毕竟这位仁兄已经撕破了脸,所谓“不知其他”言犹在耳,去了无异于自取其辱。
还是去宣府吧。
可是事实证明,杨洪也是个软硬不吃的人,前后去了三次,都被赶了回来。到后来,也先便胁迫朱祁镇写信给杨洪,让他开门。
可是杨洪做得更绝,他收到信之后,连看也不看,就加上封印,派人送给京城的朱祁钰,而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这些都是假的,今后收都不要收(伪书也,自今有书悉勿受)!”
说你假,你就假,真的也是假的。
攻击!攻击!
也先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没有拿到多少赎金,喜宁的计策又完全行不通,被人像傻子一样赶来赶去,实在是面子丢尽了。
他已经对身边的这个喜宁失去了信心,事实证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完全行不通。
既然行不通,那就用我的方法!
战争的意念冲上了也先的大脑,他的血液开始沸腾。
不就是拔剑出鞘吗!不就是冲锋陷阵吗!
他鄙视地看着那个叫喜宁的叛徒,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卑劣的小人而已。
不需要再耍什么阴谋诡计,不需要再靠投机取巧!
要恢复大元的天下,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集中所有的士兵,备好行囊,整装上马,拔刀,冲锋!
目标,京城!
也先并不是傻瓜,他没有带领军队去攻击宣府和大同,郭登和杨洪这两位猛人他是惹不起的,于是他决定绕路走。
他已经选好了突破口,他相信,从这里他能够打开通往京城的大门。
也先选择的突破口,正是当时王振所放弃的行军目标——紫荆关。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一日,也先率领所有精锐兵力,向着最后的目标挺进。
当然,他不会忘记带上朱祁镇,虽然他已经不是皇帝,但毕竟还是太上皇,起码还可以用来挡挡刀剑,做个掩体。
也先的军队十分强悍,骑兵以猛虎下山之势直扑紫荆关,在喜宁的引导下(所以说叛徒最为可恨),也先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这座关口,守备都御史孙祥战死。
这里要插一句,按说孙祥死后,应该追认荣誉,就算评不上什么光荣称号,起码也该是因公殉职,但他却在死后被草草火化(焚之),什么也没有得到,英雄得到如此下场,全拜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老朋友所赐,这位老朋友就是言官。
孙祥战死之后,有一些言官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胡乱发言告状,说孙祥是弃关逃跑,结果在战后,不但没有给孙祥开追悼会,反而直接把他的尸体烧掉,就此了事,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一年之后,孙祥的弟弟上书为哥哥辩解,朱祁钰这才了解到真实情况,给他的家人补发了抚恤金(诏恤其家)。
在大明王朝的紧要关头插这么一句,不单是为孙祥讨个公道,同时还要告诉大家,那些以直言敢谏留名青史的御史们,绝对不能一概论之。
说起御史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打死不低头,直言不讳的伟大人物,其实明代言官中有很多人品行极端恶劣,纯粹是为名而骂,为骂而骂。
这种败类言官并不少见,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还会认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揭开他们脸上的面纱,显示他们的丑陋真面目。
言官的问题以后再谈,还是先来看看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大明帝国吧。
紫荆关是京城的门户,此关被破,震惊了京城,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京城从此将无险可守。
兵临城下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十一日,北京城头的士兵正在巡哨,突然,满天的尘土呼啸而来,随后传来的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叫喊声。
出人意料的是,城防士兵们并不惊慌,反而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因为他们都十分清楚来的是什么人,以及来干什么。
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城外瓦剌军主营。
也先的情绪已经高涨到了极点。两个多月前,他在土木堡击溃了明军二十万大军,立下不朽奇功,还活捉了明朝皇帝,事后他才得知,这二十万大军已经是明朝的最精锐部队。
近几天,他经常会到弟弟伯颜帖木儿的营帐去转转,当然不是看他的弟弟,而是去看那个人质——朱祁镇。
每次看到朱祁镇的时候,也先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无价之宝。
有了这个人,就能不断从大明帝国那富庶的国库中拿到金银财宝,因为这个人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为了赎回他,大明会交出所有的财富,但他却不会把朱祁镇还给大明。
有这么好的一张长期饭票,干吗要一下子兑现呢,整存零取不是更好吗?等到钱不够花了,就去找对方要,而他们是不敢不给的,今后就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所以,他经常会巡视这个叫朱祁镇的人,每一次的巡视都会让他十分开心,因为他明白,他正在巡视着自己的财宝。在他的眼中,朱祁镇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金灿灿的黄金和白花花的白银。
最初的生活是甜蜜的,他告知了人质家属,并且索取赎金,不多久,就有人送来了大批金银珠宝,全部笑纳后,他作出的反应自然不是放人,而是接着索要。
在他看来,皇帝在自己手中,对方一定会乖乖听话,把大明的国库全部搬到自己这里来。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付赎金的要求提出了多次,却迟迟没有人来,别说金银财宝,连个铜钱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一天、两天、三天、也先就这样在树边不停地等待着,可那撞树的兔子就是不来。
渐渐地,也先开始烦躁起来,他恨不得自己带着朱祁镇到边关去喊:“你们的皇帝在这里,拿钱来赎!”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也先的耐心也达到了极限,莫非他们不想要自己的皇帝了?
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大明帝国已经另立了皇帝,现在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了。所谓的皇帝朱祁镇已经有了新的称谓——太上皇。
过期作废了?不能用了?
也先并不一定知道所谓太上皇是怎样的一个设置,但从大明的态度来看,他很清楚,朱祁镇已经是个废物。他的生死也已经无关紧要,留在这里浪费粮食,要是杀了他,估计大明会比自己更加高兴。
废物利用
其实在也先向明朝索取赎金的同时,他还企图利用朱祁镇去骗开城门,具体操作方法是:
兵临城下,并不开打,先叫守将在城头说话,然后把朱祁镇领出来给城内的人看,并传达所谓皇帝的意旨,打开城门。
也先的如意算盘就是兵不血刃地攻克城池,反正有皇帝在手中,不用白不用。
这一招十分狠毒。
要知道,边关的将领们平日和也先交道打得多,自然是不会乖乖投降的,但现在皇帝大人就在城门前训话,是听还是不听呢?打开城门自然是不行的,但如果不答应朱祁镇的要求,以后的处境就很难说了,要是这位俘虏兄将来回去继续做了皇帝,自己岂不是要背上个大不敬的罪名?
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也先经常会带着朱祁镇四处叫门,企图打开一条通道。
但同时要说明的是,这条计策并不是也先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那位叫喜宁的太监的主意,也先虽然在战场上十分狡猾,毕竟还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像这种阴谋诡计,他是不太精通的。喜宁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这也算是老传统了,无论哪个朝代,汉奸从来都不是稀有动物。
也先对喜宁的意见十分赞赏,便准备把这一套用在他窥视已久的两个目标上。
这两个目标分别是宣府和大同。
有些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在我们前面的叙述中似乎有一个不太合乎情理的地方:也先在土木堡击败二十万明军,这一胜利已经彻底击溃了明军主力。可以说当时正是最好的进攻机会,因为明帝国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找出一支大规模的军队来对抗也先了。
但奇怪的是,也先却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收拾好东西回了家。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明军主力被击溃,但通往京城的大门却始终关闭着,这就是宣府和大同。守住了这两个地方,就守住了京城的外围防线。
宣府和大同有很多军队吗?
没有,这两个地方的驻军并不多。但也先并没有乘胜进攻,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部队也不多,而且这两个地方城防坚固,并不好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地方都各有一名强悍的将领镇守。
这两个连也先都怕三分的人,就是郭登和杨洪。
其一,大同镇守者郭登。
郭登,智勇双全,小心谨慎,而且是个高干子弟,他的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定侯郭英。承继着祖先的光荣传统,他也一直干着武将这一危险的工作。事实证明,他确实不是等闲之辈,在他守护下的大同,是也先完全无法逾越的障碍。
事实上,在土木堡事发的时候,郭登还不是总兵官,他是凭着自己的表现才获得大同最高镇守者的职位的。
土木堡失败之时,大同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情况十分复杂,城内士兵慌乱,人心惶惶,加上还有也先军队不断地发动小规模进攻,大家都认定大同也守不了多久。时任总兵官刘安能力不足,无法处理防务,稳定军心。
此时郭登挺身而出,他亲自带领士兵整顿防务,慰问受伤士卒,鼓励他们继续作战。但当时的士兵们士气十分低落,郭登的这一行为并没有赢得多少人的信任,反而招来了不少风言风语。很多人认为,像郭登这样有背景的人,就算也先攻下了大同,士兵们送了命,他还是能够活着回去接着当官。
这些话也传到了郭登的耳中。
不久之后的一天,郭登召集士兵们,神色严峻地注视着他们,并当众拔剑立誓:
“请诸位放心,我誓与此城共存亡,要死我陪你们一起死(不使诸君独死也)!”
在郭登的勇气感召下,士兵们众志成城,撑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此后,郭登正式被任命为大同总兵,守护住了这道大明帝国最重要的门户。
其二,宣府镇守者杨洪。
杨洪,人称正统年间第一智将,性格冷静镇定,屡出奇谋,作战之时极为狡诈,善用佯攻,经常用少量兵力搅得也先军鸡犬不宁。此外,他还擅长守护城池,也先进攻多次,都被他轻易击退,到后来,也先只要听到杨洪的名字就头疼,尽量避免与其交战。
现在也先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武器去制伏这两位大将,他相信只要朱祁镇站在城下喊一声,这两座城池就会兵不血刃地归他所有。
当然,这只是也先的想法而已。
八月二十一日,也先挟持着朱祁镇开始了他的“撞门”计划。
也先首先到达的地方是宣府,这也是他以前经常来的地方,当然,每次迎接他的不是礌石就是弓箭。有时杨洪还会站在城头,面带微笑,十分有礼貌地手持火铳发射子弹为他送行。
但这次不同了,因为我手里有大明皇帝,杨洪,你还笑得出来吗?
志得意满的也先胁迫朱祁镇,发出了命令,要宣府守军开门。
开门自然是引狼入室,但皇帝(当时还是)下了命令,不开门似乎又于理不合。
智将杨洪会如何应对呢?
城内守军(实际上就是杨洪)的应答实在大出也先的意料。
“天色已晚,不敢开门(天已暮,门不敢开)!”
这就是杨洪的智慧,典型的外交辞令,管你是谁叫门,我只当不知道,反正政策规定晚上不能开门,如果有何意见,可以向本人上级部门(具体说来是兵部)投诉反映。
也先气得鼻子冒烟,接着胁迫朱祁镇,命令杨洪亲自出面说话。
这也是一着狠棋,杨洪无论怎么嚣张,真的见了皇帝,也不敢当面违抗命令。
可是城里的回答差点让也先从马上摔下来。
“杨洪出差了(镇臣杨洪已他往)!”
我相信,此刻的也先是十分痛苦的,这种痛苦并不在于他没有能够攻克宣府,而是因为他又被杨洪耍弄了一番。
杨洪真的出差了吗?自然没有,此时,他正手持宝剑,一边站在城下指挥城上的士兵答话,一边厉声对士兵下令:“出城者斩!”
也先就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出发,去大同!
可是郭登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到达大同之后,也先吸取了教训,直接命令朱祁镇找郭登说话,朱祁镇在胁迫之下,只能让人传话,让郭登开门。
郭登不开门。
一来二去没了结果,朱祁镇只好派人传话说:“我与郭登有姻亲关系(朕与登有姻。注:此处待查),为何如此拒我啊。”
朱祁镇也真是没办法了,估计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连这样的话也说出来了。
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郭登还能毫无反应吗?
郭登确实有了反应,不过是个比较强烈的反应:
“臣奉命守城,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不知其他)!”
于是,也先又一次被无情地拒绝了。
郭登,你好样的,算你狠,今天先回去,下次再来!
之后的岁月对于也先来说是艰苦的,他带着朱祁镇四处旅游,却没有一个地方接纳,赎金也从此了无音信,而大明也新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不值钱了。
难道就此了事?
哪有那么容易!也先决定,即使手上的这个皇帝不值钱,毕竟还有威信,对边关守将还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的,继续带着他去撞门!
郭登的大同他是不敢再去了,毕竟这位仁兄已经撕破了脸,所谓“不知其他”言犹在耳,去了无异于自取其辱。
还是去宣府吧。
可是事实证明,杨洪也是个软硬不吃的人,前后去了三次,都被赶了回来。到后来,也先便胁迫朱祁镇写信给杨洪,让他开门。
可是杨洪做得更绝,他收到信之后,连看也不看,就加上封印,派人送给京城的朱祁钰,而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这些都是假的,今后收都不要收(伪书也,自今有书悉勿受)!”
说你假,你就假,真的也是假的。
攻击!攻击!
也先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没有拿到多少赎金,喜宁的计策又完全行不通,被人像傻子一样赶来赶去,实在是面子丢尽了。
他已经对身边的这个喜宁失去了信心,事实证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完全行不通。
既然行不通,那就用我的方法!
战争的意念冲上了也先的大脑,他的血液开始沸腾。
不就是拔剑出鞘吗!不就是冲锋陷阵吗!
他鄙视地看着那个叫喜宁的叛徒,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卑劣的小人而已。
不需要再耍什么阴谋诡计,不需要再靠投机取巧!
要恢复大元的天下,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集中所有的士兵,备好行囊,整装上马,拔刀,冲锋!
目标,京城!
也先并不是傻瓜,他没有带领军队去攻击宣府和大同,郭登和杨洪这两位猛人他是惹不起的,于是他决定绕路走。
他已经选好了突破口,他相信,从这里他能够打开通往京城的大门。
也先选择的突破口,正是当时王振所放弃的行军目标——紫荆关。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一日,也先率领所有精锐兵力,向着最后的目标挺进。
当然,他不会忘记带上朱祁镇,虽然他已经不是皇帝,但毕竟还是太上皇,起码还可以用来挡挡刀剑,做个掩体。
也先的军队十分强悍,骑兵以猛虎下山之势直扑紫荆关,在喜宁的引导下(所以说叛徒最为可恨),也先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这座关口,守备都御史孙祥战死。
这里要插一句,按说孙祥死后,应该追认荣誉,就算评不上什么光荣称号,起码也该是因公殉职,但他却在死后被草草火化(焚之),什么也没有得到,英雄得到如此下场,全拜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老朋友所赐,这位老朋友就是言官。
孙祥战死之后,有一些言官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胡乱发言告状,说孙祥是弃关逃跑,结果在战后,不但没有给孙祥开追悼会,反而直接把他的尸体烧掉,就此了事,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一年之后,孙祥的弟弟上书为哥哥辩解,朱祁钰这才了解到真实情况,给他的家人补发了抚恤金(诏恤其家)。
在大明王朝的紧要关头插这么一句,不单是为孙祥讨个公道,同时还要告诉大家,那些以直言敢谏留名青史的御史们,绝对不能一概论之。
说起御史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打死不低头,直言不讳的伟大人物,其实明代言官中有很多人品行极端恶劣,纯粹是为名而骂,为骂而骂。
这种败类言官并不少见,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还会认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揭开他们脸上的面纱,显示他们的丑陋真面目。
言官的问题以后再谈,还是先来看看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大明帝国吧。
紫荆关是京城的门户,此关被破,震惊了京城,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京城从此将无险可守。
兵临城下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十一日,北京城头的士兵正在巡哨,突然,满天的尘土呼啸而来,随后传来的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叫喊声。
出人意料的是,城防士兵们并不惊慌,反而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因为他们都十分清楚来的是什么人,以及来干什么。
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城外瓦剌军主营。
也先的情绪已经高涨到了极点。两个多月前,他在土木堡击溃了明军二十万大军,立下不朽奇功,还活捉了明朝皇帝,事后他才得知,这二十万大军已经是明朝的最精锐部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