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3 第123章 不伦之恋(3)
- 124 第124章 不伦之恋(4)
- 125 第125章 武林大会(1)
- 126 第126章 武林大会(2)
- 127 第127章 武林大会(3)
- 128 第128章 明君(1)
- 129 第129章 明君(2)
- 130 第130章 明君(3)
- 131 第131章 斗争,还是隐忍?(1)
- 132 第132章 斗争,还是隐忍?(2)
- 133 第133章 传奇就此开始(1)
- 134 第134章 传奇就此开始(2)
- 135 第135章 悟道(1)
- 136 第136章 悟道(2)
- 137 第137章 机会终于到来(1)
- 138 第138章 机会终于到来(2)
- 139 第139章 必杀刘谨(1)
- 140 第140章 必杀刘谨(2)
- 141 第141章 必杀刘谨(3)
- 142 第142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1)
- 143 第143章 皇帝的幸福生活(2)
- 144 第144章 无人知晓的胜利(1)
- 145 第145章 无人知晓的胜利(2)
- 146 第146章 东山再起(1)
- 147 第147章 东山再起(2)
- 148 第148章 孤军(1)
- 149 第149章 孤军(2)
- 150 第150章 奋战(1)
- 151 第151章 奋战(2)
- 152 第152章 奋战(3)
- 153 第153章 奋战(4)
- 154 第154章 死亡的阴谋(1)
- 155 第155章 死亡的阴谋(2)
- 156 第156章 死亡的阴谋(3)
- 157 第157章 沉默的较量(1)
- 158 第158章 沉默的较量(2)
- 159 第159章 终结的归宿(1)
- 160 第160章 终结的归宿(2)
- 161 第161章 新的开始
- 162 第162章 皇帝很脆弱(1)
- 163 第163章 皇帝很脆弱(2)
- 164 第164章 大臣很强悍(1)
- 165 第165章 大臣很强悍(2)
- 166 第166章 解脱(1)
- 167 第167章 解脱(2)
- 168 第168章 龙争虎斗(1)
- 169 第169章 龙争虎斗(2)
- 170 第170章 龙争虎斗(3)
- 171 第171章 锋芒(1)
- 172 第172章 锋芒(2)
- 173 第173章 最阴险的敌人(1)
- 174 第174章 最阴险的敌人(2)
- 175 第175章 最阴险的敌人(3)
- 176 第176章 徐阶的觉醒(1)
- 177 第177章 徐阶的觉醒(2)
- 178 第178章 徐阶的觉醒(3)
- 179 第179章 天下,三人而已(1)
- 180 第180章 天下,三人而已(2)
- 181 第181章 致命的疏漏(1)
- 182 第182章 致命的疏漏(2)
- 183 第183章 隐藏的精英(1)
- 184 第184章 隐藏的精英(2)
- 185 第185章 隐藏的精英(3)
- 186 第186章 勇气(1)
- 187 第187章 勇气(2)
- 188 第188章 勇气(3)
- 189 第189章 勇气(4)
- 190 第190章 东南的奇才(1)
- 191 第191章 东南的奇才(2)
- 192 第192章 天下第一幕僚(1)
- 193 第193章 天下第一幕僚(2)
- 194 第194章 强敌(1)
- 195 第195章 强敌(2)
- 196 第196章 天才的谋略(1)
- 197 第197章 天才的谋略(2)
- 198 第198章 天才的谋略(3)
- 199 第199章 战争——最后的抉择(1)
- 200 第200章 战争——最后的抉择(2)
- 201 第201章 名将的起点(1)
- 202 第202章 名将的起点(2)
- 203 第203章 制胜之道(1)
- 204 第204章 制胜之道(2)
- 205 第205章 制胜之道(3)
- 206 第206章 侵略者的末日(1)
- 207 第207章 侵略者的末日(2)
- 208 第208章 英雄的结局
- 209 第209章 曙光(1)
- 210 第210章 曙光(2)
- 211 第211章 曙光(3)
- 212 第212章 胜利(1)
- 213 第213章 胜利(2)
- 214 第214章 致命的正义(1)
- 215 第215章 致命的正义(2)
- 216 第216章 致命的正义(3)
- 217 第217章 奇怪的人(1)
- 218 第218章 奇怪的人(2)
- 219 第219章 奇怪的人(3)
- 220 第220章 奇怪的人(4)
- 221 第221章 天才的对弈(1)
- 222 第222章 天才的对弈(2)
- 223 第223章 天才的对弈(3)
- 224 第224章 成熟(1)
- 225 第225章 成熟(2)
- 226 第226章 成熟(3)
- 227 第227章 最终的乱战(1)
- 228 第228章 最终的乱战(2)
- 229 第229章 最终的乱战(3)
- 230 第230章 高拱的成就(1)
- 231 第231章 高拱的成就(2)
- 232 第232章 高拱的成就(3)
- 233 第233章 死斗(1)
- 234 第234章 死斗(2)
- 235 第235章 阴谋(1)
- 236 第236章 阴谋(2)
- 237 第237章 阴谋(3)
- 238 第238章 张居正的缺陷(1)
- 239 第239章 张居正的缺陷(2)
- 240 第240章 敌人(1)
- 241 第241章 敌人(2)
- 242 第242章 千古,唯此一人(1)
- 243 第243章 千古,唯此一人(2)
- 244 第244章 千古,唯此一人(3)
- 245 第245章 谜团(1)
- 246 第246章 谜团(2)
- 247 第247章 野心的起始(1)
- 248 第248章 野心的起始(2)
- 249 第249章 野心的起始(3)
- 250 第250章 明朝的愤怒(1)
- 251 第251章 明朝的愤怒(2)
- 252 第252章 明朝的愤怒(3)
- 253 第253章 明朝的愤怒(4)
- 254 第254章 兵不厌诈(1)
- 255 第255章 兵不厌诈(2)
- 256 第256章 兵不厌诈(3)
- 257 第257章 平壤血战(1)
- 258 第258章 平壤血战(2)
- 259 第259章 平壤血战(3)
- 260 第260章 不世出之名将(1)
- 261 第261章 不世出之名将(2)
- 262 第262章 不世出之名将(3)
- 263 第263章 二次摊牌(1)
- 264 第264章 二次摊牌(2)
- 265 第265章 二次摊牌(3)
- 266 第266章 胜算(1)
- 267 第267章 胜算(2)
- 268 第268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1)
- 269 第269章 为了忘却的纪念(2)
- 270 第270章 历史原来很精彩
- 271 第271章 绝顶的官僚(1)
- 272 第272章 绝顶的官僚(2)
- 273 第273章 和稀泥的艺术(1)
- 274 第274章 和稀泥的艺术(2)
- 275 第275章 游戏的开始(1)
- 276 第276章 游戏的开始(2)
- 277 第277章 游戏的开始(3)
- 278 第278章 混战(1)
- 279 第279章 混战(2)
- 280 第280章 混战(3)
- 281 第281章 东林崛起(1)
- 282 第282章 东林崛起(2)
- 283 第283章 东林崛起(3)
- 284 第284章 东林崛起(4)
- 285 第285章 谋杀(1)
- 286 第286章 谋杀(2)
- 287 第287章 谋杀(3)
- 288 第288章 谋杀(4)
- 289 第289章 不起眼的敌人(1)
- 290 第290章 不起眼的敌人(2)
- 291 第291章 不起眼的敌人(3)
- 292 第292章 萨尔浒(1)
- 293 第293章 萨尔浒(2)
- 294 第294章 东林党的实力(1)
- 295 第295章 东林党的实力(2)
- 296 第296章 东林党的实力(3)
- 297 第297章 小人物的奋斗(1)
- 298 第298章 小人物的奋斗(2)
- 299 第299章 强大,无比强大(1)
- 300 第300章 强大,无比强大(2)
- 301 第301章 强大,无比强大(3)
- 302 第302章 天才的敌手(1)
- 303 第303章 天才的敌手(2)
- 304 第304章 天才的敌手(3)
- 305 第305章 天才的敌手(4)
- 306 第306章 一个监狱看守(1)
- 307 第307章 一个监狱看守(2)
- 308 第308章 毁灭之路(1)
- 309 第309章 毁灭之路(2)
- 310 第310章 毁灭之路(3)
- 311 第311章 道统(1)
- 312 第312章 道统(2)
- 313 第313章 道统(3)
- 314 第314章 杨涟(1)
- 315 第315章 杨涟(2)
- 316 第316章 殉道(1)
- 317 第317章 殉道(2)
- 318 第318章 袁崇焕(1)
- 319 第319章 袁崇焕(2)
- 320 第320章 决心(1)
- 321 第321章 决心(2)
- 322 第322章 胜利结局
- 323 第323章 皇太极(1)
- 324 第324章 皇太极(2)
- 325 第325章 宁远,决战(1)
- 326 第326章 宁远,决战(2)
- 327 第327章 宁远,决战(3)
- 328 第328章 疑惑(1)
- 329 第329章 疑惑(2)
- 330 第330章 夜半歌声(1)
- 331 第331章 夜半歌声(2)
- 332 第332章 算账(1)
- 333 第333章 算账(2)
- 334 第334章 起复(1)
- 335 第335章 起复(2)
- 336 第336章 起复(3)
- 337 第337章 杀人(1)
- 338 第338章 杀人(2)
- 339 第339章 杀人(3)
- 340 第340章 坚持到底的人(1)
- 341 第341章 坚持到底的人(2)
- 342 第342章 坚持到底的人(3)
- 343 第343章 阴谋(1)
- 344 第344章 阴谋(2)
- 345 第345章 斗争技术(1)
- 346 第346章 斗争技术(2)
- 347 第347章 投降?(1)
- 348 第348章 投降?(2)
- 349 第349章 投降?(3)
- 350 第350章 纯属偶然(1)
- 351 第351章 纯属偶然(2)
- 352 第352章 纯属偶然(3)
- 353 第353章 第二个猛人(1)
- 354 第354章 第二个猛人(2)
- 355 第355章 突围(1)
- 356 第356章 突围(2)
- 357 第357章 突围(3)
- 358 第358章 一个文雅的人(1)
- 359 第359章 一个文雅的人(2)
- 360 第360章 孙传庭(1)
- 361 第361章 孙传庭(2)
- 362 第362章 奇迹(1)
- 363 第363章 奇迹(2)
- 364 第364章 奇迹(3)
- 365 第365章 天才的计划(1)
- 366 第366章 天才的计划(2)
- 367 第367章 天才的计划(3)
- 368 第368章 选择(1)
- 369 第369章 选择(2)
- 370 第370章 选择(3)
- 371 第371章 没有选择(1)
- 372 第372章 没有选择(2)
- 373 第373章 结束了?
- 374 第374章 后记
- 375 第375章 主要参考书目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3章 传奇就此开始(1)
第133章 传奇就此开始(1)
一号人物登场
李东阳绝不是刘瑾的同情者,他之所以会犹豫,恰恰是因为他注意到了被其他大臣忽视的因素——朱厚照的性格。
焦芳的背叛只不过是个偶然因素,刘瑾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厚照,这位玩主是不会杀掉自己的玩伴的,而“八虎”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李东阳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他思维缜密,看得比刘健和谢迁更远,也更多,他很清楚要解决刘瑾,并没有那么容易。
刘瑾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远比想象中要可怕得多,要打倒这个强大的敌人,必须等待更好的时机。
是的,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是其他官员们似乎不这么想,他们为刘健、谢迁的离去痛惜不已,纷纷上书挽留,第一批上书的官员包括监察院御史薄彦征、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二十多人,刘瑾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十分果断——廷杖。
二十多人全部廷杖,上书一个打一个,一个都不能少!
最惨的是南京给事中戴铣,他居然被活活打死了,而为了救戴铣,又有很多人第二批上书,刘瑾对这些人一视同仁,全部处以了廷杖。
在这一批被拉出去打屁股的人中,有一个叫王守仁的小官,与同期被打的人相比,他一点也不起眼。但此次廷杖对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位三十四岁的小京官即将踏上历史舞台的中央,传奇的经历就此开始。
兵部武选司主事、六品芝麻官王守仁,他的光芒将冠绝当代,映照千古。
传奇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下海捞鱼,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日以泪洗面。这差不多也是惯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况恰好完全相反。
王守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钱,而且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不知道,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也不奇怪。
王家的先辈们大都曾经做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但也还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这下王家更是了不得,王华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他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守仁不是个好学生,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有诗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王华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当时的居庸关外早已不是朱棣时代的样子,蒙古骑兵经常出没,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出关,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但王华经过考虑,最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不久之后,他就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踩个点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去,一边打还一边说: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王华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万想不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还真是啥都敢想敢干。
也许过段时候,他就会忘记这些愚蠢的念头。王华曾经天真地这样想。
也许是他的祈祷产生了效果,过了不久,王守仁又来找他,这次是来认错的。
王守仁平静地说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王华十分欣慰,笑着说道:
“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王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
王华终于和老师们达成共识,如果再不管这小子,将来全家都要败在他的手里,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给儿子谈一门亲事。他认为,只要这小子结了婚,有老婆管着,就不会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王华是状元,还曾经给皇帝当过讲师,位高权重,王守仁虽然喜欢闹事,但小伙子长相还是比较帅的(我看过画像,可以作证),所以王家要结亲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家挤破头来应征。
出于稳妥考虑,也是不想这小子继续留在京城惹事,王华挑选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个官家小姐,然后叫来了刚满十七岁的王守仁,告诉他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结婚,少在自己跟前晃悠。
王华给王守仁安排这么个包办婚姻,无非是想图个清静,可他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愣头愣脑的王守仁就这么被赶出家门,跑到了江西洪都,万幸,他的礼仪学得还算不错,岳父大人对他也十分满意。一来二去,亲事订了下来,结婚的日期也确定了。
这位岳父大人估计不常上京城,没听过王守仁先生的事迹,不过不要紧,因为很快,他就会领略到自己女婿的厉害。
结婚的日子到了,官家结婚,新郎又是王状元的儿子,自然要热闹隆重一点,岳父大人家里忙碌非凡,可是等大家都忙完了,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新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不成婚还在其次,把人弄丢了怎么跟王华交代?
岳父大人满头冒汗,打发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寻找,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全家人急得连寻死的心都有了。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观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动。
可是失踪一天的王守仁却一点都不激动,他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的人们,说出了他的疑问:
“找我干啥?”
原来这位兄弟结婚那天出来闲逛,看见一个道观,便进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劲,就开始学道士打坐,这一打就是一天。直到来人提醒,他才想起昨天还有件事情没有做。
无论如何,王守仁还是成功地结了婚,讨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传遍了洪都,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怪人。
李东阳绝不是刘瑾的同情者,他之所以会犹豫,恰恰是因为他注意到了被其他大臣忽视的因素——朱厚照的性格。
焦芳的背叛只不过是个偶然因素,刘瑾之所以能够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朱厚照,这位玩主是不会杀掉自己的玩伴的,而“八虎”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李东阳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他思维缜密,看得比刘健和谢迁更远,也更多,他很清楚要解决刘瑾,并没有那么容易。
刘瑾是一个可怕的对手,远比想象中要可怕得多,要打倒这个强大的敌人,必须等待更好的时机。
是的,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是其他官员们似乎不这么想,他们为刘健、谢迁的离去痛惜不已,纷纷上书挽留,第一批上书的官员包括监察院御史薄彦征、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二十多人,刘瑾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十分果断——廷杖。
二十多人全部廷杖,上书一个打一个,一个都不能少!
最惨的是南京给事中戴铣,他居然被活活打死了,而为了救戴铣,又有很多人第二批上书,刘瑾对这些人一视同仁,全部处以了廷杖。
在这一批被拉出去打屁股的人中,有一个叫王守仁的小官,与同期被打的人相比,他一点也不起眼。但此次廷杖对他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位三十四岁的小京官即将踏上历史舞台的中央,传奇的经历就此开始。
兵部武选司主事、六品芝麻官王守仁,他的光芒将冠绝当代,映照千古。
传奇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
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
成化八年(1472),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余姚,大凡成大事者往往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上山砍柴,下海捞鱼,家里还有几个生病的亲属,每日以泪洗面。这差不多也是惯例了。可惜王守仁先生的情况恰好完全相反。
王守仁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十分有钱,而且他还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祖先——王羲之。是否属实不知道,但以他家的条件,就算是也不奇怪。
王家的先辈们大都曾经做过官,据说先祖王纲曾经给刘伯温当过跟班的,最高混到了四品官,后世子孙虽然差点,但也还凑合。而到了王守仁父亲王华这里,事情发生了变化。
成化十七年(1481),十岁的王守仁离开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为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父亲王华考中了这一年的状元。
这下王家更是了不得,王华的责任感也大大增强,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已经是状元了,儿子将来就算不能超过自己做个好汉,也不能当笨蛋。于是他请了很多老师来教王守仁读书。
十岁的王守仁开始读四书五经了,他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其聪明程度让老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是不久之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王状元反映,王守仁不是个好学生,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舞枪弄棍,读兵书,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有诗为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荒谬不经的打油诗,王华看过之后却思索良久,叫来了王守仁,问了他一个问题:
“书房很闷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王华所说的关外就是居庸关,敏锐的他从这首诗中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王华便决定带他出关去开开眼界。
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时年十二岁。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此诗看似言辞幼稚,很有打油诗的神韵,但其中却奥妙无穷。山和月到底哪个更大,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独特的思考观察方式,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这种思维模式,后世有人称之为辩证法。
王华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承诺。当时的居庸关外早已不是朱棣时代的样子,蒙古骑兵经常出没,带着十几岁的儿子出关,是一件极其冒险的事情。但王华经过考虑,最终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不久之后,他就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洪武年间的伟绩,永乐大帝的神武,那些曾经的风云岁月,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王华原本只是想带着儿子出来转转,踩个点而已,可王守仁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大吃一惊。
不久之后的一天,王守仁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据查,发言者王守仁,此时十五岁。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王守仁打去,一边打还一边说: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守仁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王华的肠子都悔青了,他万想不到,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还真是啥都敢想敢干。
也许过段时候,他就会忘记这些愚蠢的念头。王华曾经天真地这样想。
也许是他的祈祷产生了效果,过了不久,王守仁又来找他,这次是来认错的。
王守仁平静地说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王华十分欣慰,笑着说道:
“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王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
王华终于和老师们达成共识,如果再不管这小子,将来全家都要败在他的手里,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给儿子谈一门亲事。他认为,只要这小子结了婚,有老婆管着,就不会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
王华是状元,还曾经给皇帝当过讲师,位高权重,王守仁虽然喜欢闹事,但小伙子长相还是比较帅的(我看过画像,可以作证),所以王家要结亲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家挤破头来应征。
出于稳妥考虑,也是不想这小子继续留在京城惹事,王华挑选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个官家小姐,然后叫来了刚满十七岁的王守仁,告诉他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结婚,少在自己跟前晃悠。
王华给王守仁安排这么个包办婚姻,无非是想图个清静,可他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将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愣头愣脑的王守仁就这么被赶出家门,跑到了江西洪都,万幸,他的礼仪学得还算不错,岳父大人对他也十分满意。一来二去,亲事订了下来,结婚的日期也确定了。
这位岳父大人估计不常上京城,没听过王守仁先生的事迹,不过不要紧,因为很快,他就会领略到自己女婿的厉害。
结婚的日子到了,官家结婚,新郎又是王状元的儿子,自然要热闹隆重一点,岳父大人家里忙碌非凡,可是等大家都忙完了,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新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不成婚还在其次,把人弄丢了怎么跟王华交代?
岳父大人满头冒汗,打发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寻找,可怎么找也找不到,全家人急得连寻死的心都有了。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观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动。
可是失踪一天的王守仁却一点都不激动,他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的人们,说出了他的疑问:
“找我干啥?”
原来这位兄弟结婚那天出来闲逛,看见一个道观,便进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劲,就开始学道士打坐,这一打就是一天。直到来人提醒,他才想起昨天还有件事情没有做。
无论如何,王守仁还是成功地结了婚,讨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传遍了洪都,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怪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