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6 00226 那一剑的余韵
- 227 00227 俗人皆痴情
- 228 00228 暗流涌小篆
- 229 00229 大秦
- 230 00230 老秦二字
- 231 00231 叶落,人不落
- 232 00232 负笈入世
- 233 00233 抱团取暖
- 234 00234 卿大夫不仁
- 235 00235 儒生将气
- 236 00236 箭道大家
- 237 00237 横刀笑
- 238 00238 世事无常
- 239 00239 真的要火
- 240 00240 国士一策
- 241 00241 君心难测
- 242 00242 大势所趋1
- 243 00243 大势所趋2
- 244 00244 大势所趋3
- 245 00245 鹿门书院
- 246 00246 还是那个狗尾巴草
- 247 00247 意外之喜
- 248 00248
- 249 00249 手里只有一剑
- 250 00250 欺我大汉无人乎
- 251 00251 好多偃月刀
- 252 00256 忽有桂香来
- 253 00257 战术再变
- 254 00254 兄弟阋墙
- 255 00255 秦皇宝甲
- 256 00256 醇儒意气
- 257 00257 杀人当配好酒
- 258 00258 剑势大潮
- 259 00259 阎王要来
- 260 00260 选择
- 261 00261 风轻云淡
- 262 00262 南北有铁骑
- 263 00263 好多碗黄酷酒
- 264 00264 他还是那个他
- 265 00265 天象精髓
- 266 00266 武将养势
- 267 00267 一袭黄紫
- 268 00268 一捧冬雪,一汪春水
- 269 00269 老大离家何时归
- 270 00270 终南捷径
- 271 00271 明妃、玄女、女君
- 272 00272 养剑
- 273 00273 我还有一剑的一剑
- 274 00274 我只看天门一眼
- 275 00275 千剑孤坟
- 276 00276 薪火相传
- 277 00277 山上看山下,不看相厌
- 278 00278 六冕十二旒,又如何?
- 279 00279 君主,臣子
- 280 00280 阴山游骑
- 281 00281 入江湖时也出江湖
- 282 00282 对着山风在呢喃
- 283 00283 宿命啊,还是如期而至了
- 284 00284 在那炊烟的地方
- 285 00285 马儿快
- 286 00286 你卸甲,我覆甲
- 287 00287 压胜
- 288 00288 儿女情长最情殇
- 289 00289 名耀双评
- 290 00290 母壶,海壶
- 291 00291 谁负谁
- 292 00292 非是人错
- 293 00293 老子不窝囊
- 294 00294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 295 00295 历经两座江湖
- 296 00296 谁人不丈夫
- 297 00297 有些人和事再难忘怀
- 298 00298 二十万人
- 299 00299 齐下马
- 300 00300 痴心人,痴心事
- 301 00301 庄周梦蝶
- 302 00302 黄粱春秋
- 303 00303 第二次青梅煮酒
- 304 00304 掬雪新窨茶
- 305 00305 大朝会
- 306 00306 地龙翻身在庙堂
- 307 00307 好面应该来两碗
- 308 00308 罄竹永书
- 309 00309 曹操的选择
- 310 00310 人人心里都有两杆秤
- 311 00311 草蛇灰线
- 312 00312 史记原稿
- 313 00313 那年夜读,你添油
- 314 00314 黄鹂先生
- 315 00315 上元争大马1
- 316 00316 上元争大马2
- 317 00317 上元争大马3
- 318 00318 三个字
- 319 00319 庙堂谁沉浮
- 320 00320 人畜营对阵锦帆锐士1
- 321 00321 家和国
- 322 00322 一座酒楼而已
- 323 00323 北冻梨,南糯米
- 324 00324 二十八
- 325 00325 一笔之间
- 326 00326 那杆熟悉的旌旗
- 327 00327 一袭白衣相思愁
- 328 00328 提前到来的赤壁一战
- 329 00329 湟中义羌
- 330 00330 五分骑军
- 331 00331 往昔岁月
- 332 00332 竹筏蓑笠翁
- 333 00333 一场雨纷纷
- 334 00334 掌间有青天
- 335 00335 微风不噪
- 336 00336 衣着破败,胸怀锦绣
- 337 00337 老王八和老怪物
- 338 00338 天下第一骁骑
- 339 00339 握住了那只蝉
- 340 00340 公孙在坟前
- 341 00341 那棵老桑树
- 342 00342 夫子山盛会
- 343 00343 那一袭朱袍的风姿绰约
- 344 00344 踏着七彩祥云
- 345 00345 五月桃花也灼灼
- 346 00346 一阵兵风吹战国
- 347 00347 仙子亦是女子
- 348 00348 文庙前的对弈
- 349 00349 四剑
- 350 00350 世子是士子
- 351 00351 大汉,曹平北
- 352 00352 曹家意气少年郎
- 353 00353 知行之争
- 354 00355 万里山河煮清茶
- 355 00356 秦国柱石
- 356 00357 树荫下的老卒
- 357 00358 谁言赤胆心
- 358 00359 却金亭
- 359 00360 有我无敌
- 360 00361 珍珠翡翠
- 361 00362 符将红甲之妖后
- 362 00363 大周魔头
- 363 00364 寻砂
- 364 00365 点穴
- 365 00366 又是一颗大好头颅
- 366 00367 何为骑战奇才
- 367 00368 战线铺开
- 368 00369 大金刚
- 369 00370 扎纸人
- 370 00371 马超
- 371 00372 攻城大利器
- 372 00373 白气青罡
- 373 00374 眼底有深井
- 374 00375 屡战屡败?
- 375 00376 桂华醪,酿桃,青莲酒
- 376 00377 鼻尖白气如蜿蜒
- 377 00378 红袍不红
- 378 00379 刘宏刘虞刘焉刘表,兄弟四人
- 379 00380 西凉形势
- 380 00381 秋来之声
- 381 00382 这片红叶由谁传
- 382 00383 西凉来的疯丫头
- 383 00384 哪里来的庄稼汉
- 384 00385 天人又如何?
- 385 00386 响彻云霄
- 386 00387 铁鹰锐士之锐
- 387 00388 一壶好酒
- 388 00389 偷得浮生在沙场
- 389 00390 你大爷我姓祖
- 390 00392 天要下雨
- 391 00393 持桂和纶巾
- 392 00394 一勾一划,天圆地方
- 393 00394 西北老字营一
- 394 00395 西北老字营二
- 395 00396 西北老字营三
- 396 00397 大江东去了
- 397 00398 大年之争
- 398 00399 云潮起磅礴
- 399 00400 三张一李
- 400 00401 霸皇王
- 401 00402 天下人,一杯酒
- 402 00403 胜了?还是败
- 403 00404 孟德家书
- 404 00405 轩辕丘
- 405 00406 西壁垒三战1
- 406 00407 西壁垒三战2
- 407 00408
- 408 00409 西壁垒三战4
- 409 00410 烽火狼烟有白衣
- 410 00411 裸衣战虎牢,西壁垒收官
- 411 00412 杀马
- 412 00413 大名
- 413 00414 二品可斩指玄?
- 414 00415 我辈熹平皆不如
- 415 00416 河北大戟士
- 416 00417 甲士拥京畿
- 417 00417 我以我血荐...
- 418 00418 沙场失,庙堂得
- 419 00419 结发授长生
- 420 00418 雒阳危局
- 421 00419 郭嘉再为世间添一风流
- 422 00420
- 423 00421 曹之一字
- 424 00422 落子参差
- 425 00423 不负圣贤书
- 426 00424 何须来生
- 427 00425 灯火辉煌处
- 428 00426 普天大醮
- 429 00467 何为鬼?何为神?
- 430 00468 和氏璧,气数,人
- 431 00429 哪有父亲不疼儿
- 432 00430 当时只道是寻常
- 433 00431 一颗人头一宰相
- 434 00432 有仙则名
- 435 00433 铜鲤绣袋
- 436 00434 君臣对奏
- 437 00435 佛门金刚,世间天象
- 438 00436 年号之争
- 439 00437 修为尽废
- 440 00438 武庙
- 441 00439 家有陋室
- 442 00440 江湖儿女有雅号
- 443 00441 伸手揽起水中月
- 444 00442 只愿杀一人
- 445 00443 建安大朝会
- 446 00444 建安大朝会2
- 447 00445 建安大朝会3
- 448 00446 建安大朝会4
- 449 00447 草原鹰儿和狼儿
- 450 00448 鸠虎之勇
- 451 00449 帝国双壁
- 452 00450 当豪饮一碗
- 453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 454 00452 当以国士报之
- 455 00453 孟德矫昭
- 456 00454 失之交臂
- 457 00455 大椿圭旨
- 458 00456 天下谁为师
- 459 00457 做官似坐关
- 460 00458 城关之上有关城
- 461 00459 城头处的大雪纷飞
- 462 00460 第一封诏书
- 463 00461 关东十八骑1
- 464 00462 关东十八骑2
- 465 00463 大秦,大汉
- 466 00464 西凉来的铁骑
- 467 00465 两军一线撑伞人
- 468 00466 世间有位撑伞人
- 469 00467 千年春秋谁是非
- 470 00468 山根水运夜明珠
- 471 00469 流言蜚语最伤人
- 472 00470 祭天大典
- 473 00471 三十年
- 474 00472 竹马稚童已少年
- 475 00473 天人需几箭
- 476 00474 天上五方旗
- 477 00475 吃俺一棒
- 478 00476 早有人间立上头
- 479 00477 人间意气长
- 480 00478 诸侯不值钱
- 481 00479 儒生与国门
- 482 00480 儒将意气,两辽雪
- 483 00481 武将死,桃符成
- 484 00482 骑驴看山河
- 485 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 486 00484 一人独醒
- 487 00485 大哥二哥
- 488 00486 真杀天人
- 489 00487 棺材船,又一白
- 490 00488
- 491 00489 压胜天人
- 492 00490 坟头青青草
- 493 00491 百样人
- 494 00492 雷部二十四
- 495 00493 收官天人
- 496 00494 垄间田地青葱葱
- 497 00495 千里之外
- 498 00496 拂去身上衣
- 499 00497 大汉有春
- 500 00498 脸上有春
- 501 00499 北方马蹄声如海
- 502 00500 二十四
- 503 00501 二十四2
- 504 00502 千古韵事1
- 505 00503 千古韵事2
- 506 00504 千古韵事3
- 507 00505 收官十八
- 508 00506 借兵
- 509 00507 貂蝉
- 510 00508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236 箭道大家
00236 箭道大家
徐庶这句话并非是文人骚客无病呻吟的空谈,而是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负笈游学行了万里路的他,遇到过南方的水寇,碰见过北方的马贼,剪径山匪更是数不胜数。
单凭手中环首刀,安身立命,行侠仗义。
春秋儒家六艺,强健身体的射、御之后才是儒家的基石‘礼’,可见圣人孔子对于孔武有力的重视。
汉儒与后世儒生有着天壤之别,魏晋名士盛行清谈之风,宋清腐儒空谈误国,汉儒讲究经世致用的实干,大多数儒生名士都能耍上一手剑术。
早年化名单福行万里路的徐庶,更是习练了一手炉火纯青的刀术,虽说不像沙场武夫那样能够达到万人敌千人敌的境地,但他敢为天下先的气度,不弱于关羽太史慈之流的顶尖大将了。
在太史慈等人惊诧万分的目光中,一马当先的徐庶,一刀落下劈死了一名披甲黄巾贼,腥臭的血水溅在脸上,面不改色的继续冲锋。
瞪着这光怪陆离的一幕,太史慈等人对于空降而来的徐庶的不服气才真正消失殆尽,心底只有两个字,牛气。
“卞喜。”太史慈大喝一声,抽出双戟凝视远方迎风招展的主帅旗,策马狂奔:“你带人保护好徐庶先生,少了一根汗毛,我饶不了你。”
被当做弃子死士的黄巾俘虏营,唯一活下来的便是不要赏赐拼命往身上裹缠一层又一层烂布的病怏怏中年人。
拼命去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他,最终抓住了渺小如游丝的活命机会,脱胎换骨,由一名人人厌弃黄巾叛逆成为了一名大汉中阶将领。
活下来的卞喜始终把太史慈的命令奉为圭臬,不遗余力的去做到最好,这便是他的处世之道,与方悦的自知之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气势如虹的徐庶在卞喜等军中好手的掩护下,如虎添翼,更如猛虎下山,一路斩杀十几名黄巾叛逆,杀到了黄巾浪潮最是汹涌的潮头。
环顾四周,不断有一支支黄巾逆贼构成的支流涌入黄色大潮,刘辩军不停的被侵蚀染成黄色,局势危如累卵。
“太史将军!”徐庶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一刀荡开三四根长矛,凝重道:“以八面开弓箭术射杀四周的黄巾头目。”
本以为要冲阵斩将夺旗的太史慈,赶忙放下双戟,抄起马鞍上的牛角大弓,箭簇如王老剑尊指尖剑气,漫天纵横。
一瞬间清空了四周的黄巾头目,彻底打乱了黄巾贼的战阵,渐渐萎缩的红色大潮陡然暴涨,向外快速扩张。
徐庶只是命令太史慈不停的射杀黄巾将领,却比任何沙场战术都要实用,红色大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潜移默化的吞食黄色大潮。
判官身侧一位白发老者,望着漫天飞舞的箭簇,蠢蠢欲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凡立志于攀登武道最高巅的世间武夫,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
心气足,才能底气盛,从而在步履维艰满布荆棘的山道上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越过一个又一个的险隘绝道。
天下箭术称绝者,不在少数,真正能够在箭道上有所建树的寥寥无几,更不要提有望一览众山小的箭道大宗师。
白发老者迄今为止只见过一位在箭道上能让他心悦诚服的箭者,弓甲大长秋。
熹平血案,世人只称道王老剑尊剑斩三位微服私访的云端神君,却不知弓甲大长秋一箭三雕,射杀了三位蛮夷一品大宗师。
永寿一代的箭道,弓甲大长秋称得上一骑绝尘,这一代熹平箭术大道本以为是他与吕布齐头并进,没想到今日又碰到一位箭道奇才,未来的箭道想必是三头对案了。
心中升起争胜心思的白发老者,轻轻摩挲身后一张刻意求工的精巧长弓,一较高下的执念不可抑制的在心底极速流转。
源自于武夫的心有灵犀,太史慈对于白发老者有着相同的感应,清楚的知道有一位不弱于自己箭道大家正在注视这里,但他并没有一丝停手的意思。
自己射出了这么多箭矢,气机已经不圆满,以对方的自负和自傲绝对不会乘人之危,否则失去砥砺自身箭道的机缘是小,万一心境蒙尘可就得不偿失了。
白发老者确实不屑于去做乘人之危的勾当,但看着太史慈八面开弓的箭箭射在黄巾头目喉管,位置一样,深度一样,附着的气机还一样,不免有些手痒痒,准备小露几手。
接下来便出现了令在场武将膛目结舌的一幕,白发老者一手搭上四支箭矢,箭箭都能在八面开弓箭矢落下的一刹那撞上箭簇,没有落下一箭。
箭术之准,就像是一场山水相逢的巧遇,总能在柳暗花明的地方遇见,并且必见。
身上红漆札甲被狠狠斩开一道口子的徐庶,这次算是吃了谍报不足的挂落,在他的谋划中依仗着太史慈的箭术,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吃掉所有黄巾贼。
怎么也没想到黄巾军居然有一位箭术不亚于太史慈的箭道大家,要是徐庶掌控太常寺,有着协律郎奉礼郎的配合,便能提前应对这个突发状况了。
不过以徐庶的秉性不会去争夺好友戏志才手中的权柄,就算是戏志才主动送给他也不会接受,这等涉及了不知多少乌烟瘴气蝇营狗苟的脏活,有违仁心。
徐庶并不是修炼了上乘剑术刀道的武道高人,只是单凭一口气撑到现在,斩杀了几十名黄巾贼,已经殊为不易。
知进退的他,扔掉刀刃上全是缺口的环首刀,随手捡起一根长矛开始慢慢后撤,瞥见为了掩护自己接连受了三处深可见骨重伤的卞喜,心中暗暗记下了这个人情。
撤退到中军位置,战场局势又转变成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徐庶脸上依旧是没有出现任何沮丧的神情。
作为戏志才郭嘉二人很是推崇的战术大家,怎么会不留一道压箱底的后手,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轻声道:“是时候了。”
“咚咚——”
黄巾大潮的后方突然响起了边塞铁蹄声,回头望去,尘土飞扬战马长嘶,一支数千人的披甲骑卒,如一口直插心脏的钢刀刺了过来。
这一招后手判官早已预料到,但他没想到的是为首那人。
身穿玄铁甲,领系紫披风,手持斩马剑,胯下龙象马,背后还有一群长城虎士!
单凭手中环首刀,安身立命,行侠仗义。
春秋儒家六艺,强健身体的射、御之后才是儒家的基石‘礼’,可见圣人孔子对于孔武有力的重视。
汉儒与后世儒生有着天壤之别,魏晋名士盛行清谈之风,宋清腐儒空谈误国,汉儒讲究经世致用的实干,大多数儒生名士都能耍上一手剑术。
早年化名单福行万里路的徐庶,更是习练了一手炉火纯青的刀术,虽说不像沙场武夫那样能够达到万人敌千人敌的境地,但他敢为天下先的气度,不弱于关羽太史慈之流的顶尖大将了。
在太史慈等人惊诧万分的目光中,一马当先的徐庶,一刀落下劈死了一名披甲黄巾贼,腥臭的血水溅在脸上,面不改色的继续冲锋。
瞪着这光怪陆离的一幕,太史慈等人对于空降而来的徐庶的不服气才真正消失殆尽,心底只有两个字,牛气。
“卞喜。”太史慈大喝一声,抽出双戟凝视远方迎风招展的主帅旗,策马狂奔:“你带人保护好徐庶先生,少了一根汗毛,我饶不了你。”
被当做弃子死士的黄巾俘虏营,唯一活下来的便是不要赏赐拼命往身上裹缠一层又一层烂布的病怏怏中年人。
拼命去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他,最终抓住了渺小如游丝的活命机会,脱胎换骨,由一名人人厌弃黄巾叛逆成为了一名大汉中阶将领。
活下来的卞喜始终把太史慈的命令奉为圭臬,不遗余力的去做到最好,这便是他的处世之道,与方悦的自知之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气势如虹的徐庶在卞喜等军中好手的掩护下,如虎添翼,更如猛虎下山,一路斩杀十几名黄巾叛逆,杀到了黄巾浪潮最是汹涌的潮头。
环顾四周,不断有一支支黄巾逆贼构成的支流涌入黄色大潮,刘辩军不停的被侵蚀染成黄色,局势危如累卵。
“太史将军!”徐庶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一刀荡开三四根长矛,凝重道:“以八面开弓箭术射杀四周的黄巾头目。”
本以为要冲阵斩将夺旗的太史慈,赶忙放下双戟,抄起马鞍上的牛角大弓,箭簇如王老剑尊指尖剑气,漫天纵横。
一瞬间清空了四周的黄巾头目,彻底打乱了黄巾贼的战阵,渐渐萎缩的红色大潮陡然暴涨,向外快速扩张。
徐庶只是命令太史慈不停的射杀黄巾将领,却比任何沙场战术都要实用,红色大潮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潜移默化的吞食黄色大潮。
判官身侧一位白发老者,望着漫天飞舞的箭簇,蠢蠢欲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凡立志于攀登武道最高巅的世间武夫,哪一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
心气足,才能底气盛,从而在步履维艰满布荆棘的山道上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越过一个又一个的险隘绝道。
天下箭术称绝者,不在少数,真正能够在箭道上有所建树的寥寥无几,更不要提有望一览众山小的箭道大宗师。
白发老者迄今为止只见过一位在箭道上能让他心悦诚服的箭者,弓甲大长秋。
熹平血案,世人只称道王老剑尊剑斩三位微服私访的云端神君,却不知弓甲大长秋一箭三雕,射杀了三位蛮夷一品大宗师。
永寿一代的箭道,弓甲大长秋称得上一骑绝尘,这一代熹平箭术大道本以为是他与吕布齐头并进,没想到今日又碰到一位箭道奇才,未来的箭道想必是三头对案了。
心中升起争胜心思的白发老者,轻轻摩挲身后一张刻意求工的精巧长弓,一较高下的执念不可抑制的在心底极速流转。
源自于武夫的心有灵犀,太史慈对于白发老者有着相同的感应,清楚的知道有一位不弱于自己箭道大家正在注视这里,但他并没有一丝停手的意思。
自己射出了这么多箭矢,气机已经不圆满,以对方的自负和自傲绝对不会乘人之危,否则失去砥砺自身箭道的机缘是小,万一心境蒙尘可就得不偿失了。
白发老者确实不屑于去做乘人之危的勾当,但看着太史慈八面开弓的箭箭射在黄巾头目喉管,位置一样,深度一样,附着的气机还一样,不免有些手痒痒,准备小露几手。
接下来便出现了令在场武将膛目结舌的一幕,白发老者一手搭上四支箭矢,箭箭都能在八面开弓箭矢落下的一刹那撞上箭簇,没有落下一箭。
箭术之准,就像是一场山水相逢的巧遇,总能在柳暗花明的地方遇见,并且必见。
身上红漆札甲被狠狠斩开一道口子的徐庶,这次算是吃了谍报不足的挂落,在他的谋划中依仗着太史慈的箭术,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吃掉所有黄巾贼。
怎么也没想到黄巾军居然有一位箭术不亚于太史慈的箭道大家,要是徐庶掌控太常寺,有着协律郎奉礼郎的配合,便能提前应对这个突发状况了。
不过以徐庶的秉性不会去争夺好友戏志才手中的权柄,就算是戏志才主动送给他也不会接受,这等涉及了不知多少乌烟瘴气蝇营狗苟的脏活,有违仁心。
徐庶并不是修炼了上乘剑术刀道的武道高人,只是单凭一口气撑到现在,斩杀了几十名黄巾贼,已经殊为不易。
知进退的他,扔掉刀刃上全是缺口的环首刀,随手捡起一根长矛开始慢慢后撤,瞥见为了掩护自己接连受了三处深可见骨重伤的卞喜,心中暗暗记下了这个人情。
撤退到中军位置,战场局势又转变成了濒临崩溃的边缘,徐庶脸上依旧是没有出现任何沮丧的神情。
作为戏志才郭嘉二人很是推崇的战术大家,怎么会不留一道压箱底的后手,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轻声道:“是时候了。”
“咚咚——”
黄巾大潮的后方突然响起了边塞铁蹄声,回头望去,尘土飞扬战马长嘶,一支数千人的披甲骑卒,如一口直插心脏的钢刀刺了过来。
这一招后手判官早已预料到,但他没想到的是为首那人。
身穿玄铁甲,领系紫披风,手持斩马剑,胯下龙象马,背后还有一群长城虎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