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1 00393 持桂和纶巾
- 392 00394 一勾一划,天圆地方
- 393 00394 西北老字营一
- 394 00395 西北老字营二
- 395 00396 西北老字营三
- 396 00397 大江东去了
- 397 00398 大年之争
- 398 00399 云潮起磅礴
- 399 00400 三张一李
- 400 00401 霸皇王
- 401 00402 天下人,一杯酒
- 402 00403 胜了?还是败
- 403 00404 孟德家书
- 404 00405 轩辕丘
- 405 00406 西壁垒三战1
- 406 00407 西壁垒三战2
- 407 00408
- 408 00409 西壁垒三战4
- 409 00410 烽火狼烟有白衣
- 410 00411 裸衣战虎牢,西壁垒收官
- 411 00412 杀马
- 412 00413 大名
- 413 00414 二品可斩指玄?
- 414 00415 我辈熹平皆不如
- 415 00416 河北大戟士
- 416 00417 甲士拥京畿
- 417 00417 我以我血荐...
- 418 00418 沙场失,庙堂得
- 419 00419 结发授长生
- 420 00418 雒阳危局
- 421 00419 郭嘉再为世间添一风流
- 422 00420
- 423 00421 曹之一字
- 424 00422 落子参差
- 425 00423 不负圣贤书
- 426 00424 何须来生
- 427 00425 灯火辉煌处
- 428 00426 普天大醮
- 429 00467 何为鬼?何为神?
- 430 00468 和氏璧,气数,人
- 431 00429 哪有父亲不疼儿
- 432 00430 当时只道是寻常
- 433 00431 一颗人头一宰相
- 434 00432 有仙则名
- 435 00433 铜鲤绣袋
- 436 00434 君臣对奏
- 437 00435 佛门金刚,世间天象
- 438 00436 年号之争
- 439 00437 修为尽废
- 440 00438 武庙
- 441 00439 家有陋室
- 442 00440 江湖儿女有雅号
- 443 00441 伸手揽起水中月
- 444 00442 只愿杀一人
- 445 00443 建安大朝会
- 446 00444 建安大朝会2
- 447 00445 建安大朝会3
- 448 00446 建安大朝会4
- 449 00447 草原鹰儿和狼儿
- 450 00448 鸠虎之勇
- 451 00449 帝国双壁
- 452 00450 当豪饮一碗
- 453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 454 00452 当以国士报之
- 455 00453 孟德矫昭
- 456 00454 失之交臂
- 457 00455 大椿圭旨
- 458 00456 天下谁为师
- 459 00457 做官似坐关
- 460 00458 城关之上有关城
- 461 00459 城头处的大雪纷飞
- 462 00460 第一封诏书
- 463 00461 关东十八骑1
- 464 00462 关东十八骑2
- 465 00463 大秦,大汉
- 466 00464 西凉来的铁骑
- 467 00465 两军一线撑伞人
- 468 00466 世间有位撑伞人
- 469 00467 千年春秋谁是非
- 470 00468 山根水运夜明珠
- 471 00469 流言蜚语最伤人
- 472 00470 祭天大典
- 473 00471 三十年
- 474 00472 竹马稚童已少年
- 475 00473 天人需几箭
- 476 00474 天上五方旗
- 477 00475 吃俺一棒
- 478 00476 早有人间立上头
- 479 00477 人间意气长
- 480 00478 诸侯不值钱
- 481 00479 儒生与国门
- 482 00480 儒将意气,两辽雪
- 483 00481 武将死,桃符成
- 484 00482 骑驴看山河
- 485 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 486 00484 一人独醒
- 487 00485 大哥二哥
- 488 00486 真杀天人
- 489 00487 棺材船,又一白
- 490 00488
- 491 00489 压胜天人
- 492 00490 坟头青青草
- 493 00491 百样人
- 494 00492 雷部二十四
- 495 00493 收官天人
- 496 00494 垄间田地青葱葱
- 497 00495 千里之外
- 498 00496 拂去身上衣
- 499 00497 大汉有春
- 500 00498 脸上有春
- 501 00499 北方马蹄声如海
- 502 00500 二十四
- 503 00501 二十四2
- 504 00502 千古韵事1
- 505 00503 千古韵事2
- 506 00504 千古韵事3
- 507 00505 收官十八
- 508 00506 借兵
- 509 00507 貂蝉
- 510 00508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402 天下人,一杯酒
00402 天下人,一杯酒
自从更换年号的那场大朝会过后,大汉王朝的朝廷中枢分量最足的那十几顶官帽子,一夜之间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幻,除了司徒袁隗、太尉杨赐、司空陈蕃权势滔天的三姓顶尖世望没去轻捋他们的虎须以外,九卿几乎是来了个大换血。
四朝元老刘宽担任九卿宗正一职,时时刻刻揣度皇帝心思的庙堂重臣们不难理解,当初恒帝死后由于膝下无子,只能从刘氏宗亲里挑选一个品行端正相貌周正的嫡系子弟荣登九五。
呼声最高的刘表、刘虞、刘焉三人背后势力争抢的那叫一个你死我活六亲不认,差点在朝堂上当众拔刀相向了,最后却让无依无靠的刘宏捡了漏,其实也算不上捡漏,因为当时与世无争的刘宽破天荒的为刘宏说了一句话。
说的是什么不从得知了,那句话却换来了三公九卿都费尽心机去争夺的扶龙之功,四朝元老刘宽只是担任九卿宗正,不少与他交好的中枢重臣还有点不满意,觉得皇帝刘宏刻薄寡恩了些。
不过家世中等实打实功绩也没多少的盖勋傅燮二人迈入九卿的行列,着实是把朝野上下震动的厉害,毕竟两人除了朝野皆知的清望以外,也就是曾经与大将军何进私交很好,值得朝廷大臣们重视一些,其他并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朝野上下发生这么大的震动,偏偏就是因为盖勋傅燮两人与大将军私交甚好,天下的兵权被大将军何进把持了这么多年,已然大逆不道的腹诽一句站皇帝。
不过庙堂中枢的文臣没几个倒向大将军何进,权柄滔天没错,还没达到让皇帝刘宏寝食难安的功高震主,如今安插两个与大将军何进私交很好的臣子担任九卿,这不是把脖子往大将军的刀下送吗。
难道皇帝陛下老糊涂了不成?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也就司徒袁隗、太尉杨赐、司空陈蕃这三个老狐狸琢磨出了一点味道,其余的重臣,整天闷在家里冥思苦想头发掉了一大把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穿红带紫中枢权贵们又不能不去想,现在正处于国本之争的关键时期,朝堂上的大大小小党羽几乎被太子党二皇子党一网打尽了,不站队也得站队,皇帝陛下的意思过于模棱两可,只能全凭权谋心术和运气去押宝,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万劫不复,由不得这些红紫权贵不掉头发。
庙堂中枢那些一流二流三流近乎所有的权贵们闷在家,一心只求君王意,可是苦了雒阳各大酒楼以及周边的名胜古迹,平日里全靠这些一掷千金的豪客维持生计,现在这些豪客们不知道咋回事一个个像个大姑娘似的躲在闺房,酒楼的生意那叫一个惨淡。
规模小上许多的酒铺反倒是没收到多大的影响,平日里进出酒铺的大多数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一顿吃饱全天不愁,皇帝是太子还是二皇子对他们来说没多大干系,反正他们不需要站队,更不需要面临新皇帝的清洗。
黎春酒铺的主人过去只是个庄稼汉子,如今在雒阳城内开了一间酒铺,在乡里那可是响当当出人头地的大人物,过去嫌他又矮又丑还穷的俏丽村姑,个个是争着抢着托人做媒。
那个快到三十还没娶上媳妇的庄稼汉子,居高临下的挑了三个曾经拿鼻子瞅他的十里八村俏姑娘,自从结婚以后好运气好像用光了,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是前些日子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在这喝了几碗酒,怕是那几个婆娘都要收拾金银细软回乡改嫁了。
掌柜的一遍又一遍的翻着账本,除了一些少的可怜的进账,每天的账簿基本上都被靠在墙角的那个潦倒书生占满了,找太子府要账?怕是活腻歪了才敢这么胆大的没边。
厌恶的扫了一眼胡子邋遢的醉醺醺汉子,咬牙切齿的想拿根木棍把他赶出去,更是不敢,这位整天除了喝酒还是喝酒的邋遢汉子,也不知道在哪烧的高香能与太子殿下扯上关系,只能任由他白喝酒。
酒铺伙计是这间黎春酒铺掌柜众多妻兄妻弟里面,最为伶俐的一个,姐夫家里的状况天天都得听二姐哭诉一番,说什么瞎了眼了,表面上人五人六的,其实还不如村里的那个小豪强钱帛多,耳朵都快听出茧了。
百无聊赖的趴在门口,盯着门口的酒幌子发呆,心里的想法比掌柜的还不堪,心想着下次一定往邋遢酒鬼的酒里吐几口唾沫。
忽地,酒铺伙计‘噌’的一下窜了起来,脸上堆满了殷勤谄媚的笑容,反应之快,酒铺掌柜连连感叹真是没看错人:“二位里面请。”
生怕这两位气度不凡的贵客瞧见里面人不多,以为酒菜不好转身离开,连忙说道:“二位今天真是来巧了,前几天跟掌柜的回家看望老太公,今天刚开张,以往的老主顾没得到消息还没来,再晚个两三个时辰,估摸着二位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酒铺掌柜凭借一双毒辣招子从小小的泥腿子,混成了现在的人模人样,几人迈过门槛,那双毒辣招子光芒大亮。
这几人穿着倒是普普通通,只是一般富贵人家都穿的起的楚绢,腰间没有悬挂佩玉也没有八面汉剑,要说不俗的地方,每人都在发髻上插了一支紫檀簪子,上面好像还刻着字。
不过咋说呢,领头的两名老者走路姿态身形气度比起当初有幸见过的太学生,还要好看得多,嗯...按照那些读书人的说法,就是儒雅的多。
尤其是左边领头的老者,如果不是头发白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风流才子,现在浑身上下还透露着一股子风流味道,估摸着秦楼楚馆的美人不要钱也愿意陪这个老才子一晚上。
老才子几人没跟着酒铺伙计坐在大堂中间的位置,而是径直走向了角落里的邋遢汉子,身后一名年轻人赶忙奉上了一瓮老酒,瞧那酒瓮的成色,酒铺伙计都能看出来起码是二十年以上的陈酿。
老才子掀开荷叶封口,一股子从来没闻过的奇香弥漫了整个酒铺,就像是传说中的麝香味道,虽然酒铺掌柜和酒铺伙计不知道啥是麝香。
邋遢汉子鼻子一抽,瞬间被这股奇异酒香勾搭醒了,甩了甩脑袋,眼底出现了一股子诧异:“卢植见过伯喈先生邵公先生。”
领头两位白发长者正是大汉王朝的两位文坛宗主,鸿都门学祭酒蔡邕,太学祭酒何休,掀开酒坛子的蔡邕,使劲闻了几口,促狭的瞅了一眼嘴角抽动的何休,推了过去:“尝尝吧,这是何大头偷摸藏了整整二十几年的椿龄酒,听说是有道先生卸任太学祭酒时,先帝忍痛割爱了一坛子。”
“这坛子好酒当年可是被好多当时需要老夫仰望的大人物惦记了好几年,仅存的文坛老宗主荀昱先生为了这坛子椿龄酒,可是在有道先生家里撒泼打滚了一个多月,最后不了了之了。”
“老夫本以为有道先生架不住荀昱先生的皮赖,两人就着风花雪月喝掉了,或者是留给了长子,谁曾想居然是送给了邵公,大头啊,你隐藏的够深的。”
椿龄酒又叫做椿龄益寿酒,酒名里的‘椿’字取自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上有古树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是历代皇帝酿造的一种长寿酒。
以皇帝巴不得长命百岁的脾气,桓帝又是出了名的‘持家有道’,当初赏赐给郭泰一坛椿龄酒,着实把朝野上下吓了一大跳,以为皇帝陛下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以至于庙堂中枢人心惶惶了好久。
卢植显然是知道这坛名酒的来历,只是对于在文坛在朝野地位极其崇高的两位宗主的到来,感到有些讶异,这坛子朝野上下想疯了的椿龄酒,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只是想喝酒,不是好酒。
常年一副别人欠自己几百万五铢钱的何休,整日是板着一张老脸,哪里露出过笑容,见卢植这小子这么不领情,今天好不容易挤出的笑脸,当场拉了下来:“卢植不是老夫说你,你好歹是一位汉臣,如今的大汉正处在危急存亡.........”
卢植灌了一口黄酷酒,自顾自的说道:“黄巾贼最多撑到年底。”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喝黄酷酒的卢植,多年没去上过朝了,说不上确凿无误水分绝对不多的邸报没看过一本,但他从那些皇城根忧国忧民底层庶民的交谈中得到了一些夸大不知多少的小道消息,抽丝剥茧,基本上还原了西壁垒一战的真实战况。
按理说从这位公认要是早崛起个几年说不定能够顶替霸典将军成为天下第一兵法大家的卢植嘴里,得知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何休那张拉着的老脸,应该是笑出了花才对,谁知道脸色更加难看了,满面的凝重。
促狭笑着的蔡邕,脸上同样是爬满了凝重:“卢植足不出户就已经猜到了黄巾贼的结局,整天拉着一大帮子谋士推衍西壁垒战局的王允等人,岂会不知,看来那件事是真的了。”
何休又是一反常态的松了一口气。
这位太学祭酒一连串的反常反应,显然是知道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闻,跟在身后几名年轻人从得知面前邋遢汉子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听着他的传说长大的武官党党魁卢植,便知道一定有天大的事情发生。
呼之欲出,却又含糊其辞,几名年轻人急的那叫一个抓耳挠腮。
默默喝酒的卢植,突然把晦暗的目光投向了那几名年轻人,首次因为除了何皇后以外的事引起了波澜:“听说有一位青衣持桂的年轻士子与江东的周瑜在黄河岸边,一勾一划,闹的是沸沸扬扬,不知道哪一位是郭嘉。”
郭嘉倘若要是在这里听到这句话,别的不敢说,两壶桂花醪没跑了,这是何等长脸的事,大将军与太子亲自过来都没说几句话的卢植,居然主动打听他的消息,绝对是一件值得大吹特吹的雅事。
那几名年轻士子没有多少的嫉妒,反倒是觉的这样才算是合理,独占世间八斗风流的郭嘉再惊不动卢植,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面前的是个没有心跳的死人。
活人哪有不被郭嘉的风采所折服的道理。
没有产生嫉妒,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黄巾贼终于完蛋了,这几名喜好作风弄月的年轻士子倒不是有多么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而是因为黄巾贼完蛋以后,又可以去欣赏品尝泰山大雪坪的千剑孤坟、寿春酒楼的八公山雪月银球、钱塘江的大潮这些胜甲天下的美景美味了。
几名中年儒生有的喜笑颜开有的面有急色,喜笑颜开的毫无疑问是家中有长辈平辈站队了太子党,面有急色的想必是着急想要赶回家,通知在朝为官的宗族亲人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改换门庭。
蔡邕的下一句话却让几名中年儒生脸色再变:“黄巾贼不见得会败,王允为了万无一失谋划了一个惊天阴谋,其中甚至有刘氏宗亲的几名老供奉参与其中,太子很有可能撑不到这个月的月底。”
这句话如果是出自何休之口,就算何休是大将军何进的嫡亲长辈,这几名中年儒生也会半信半疑,武官党党魁卢植亲自说出口同样不例外。
但这句话是由蔡邕所说,那就大不同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心照不宣的已经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至于宫中的唐婉儿,要才无才,要家世无家世,赏她一个小妾侧妃已经不错了,明媒正娶的太子妃那是没有丝毫希望了。
蔡邕素来把两个女儿看的比命还重要,绝不会无的放矢。
卢植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冷不丁说了一句失心疯的话:“天下人欠阎罗一杯酒。”
身后那些声名远播的儒生正要斥责这位武官党党魁,发生了一件让他们差点没站稳的惊世骇俗。
蔡邕何休作为当今天下儒林最有影响力的宗主,除了孔圣人和祖宗再也没谁有资格让他们主动敬酒,皇帝也不例外。
儒林执牛耳者蔡邕何休,郑重作揖,敬酒。
遥敬西壁垒。
四朝元老刘宽担任九卿宗正一职,时时刻刻揣度皇帝心思的庙堂重臣们不难理解,当初恒帝死后由于膝下无子,只能从刘氏宗亲里挑选一个品行端正相貌周正的嫡系子弟荣登九五。
呼声最高的刘表、刘虞、刘焉三人背后势力争抢的那叫一个你死我活六亲不认,差点在朝堂上当众拔刀相向了,最后却让无依无靠的刘宏捡了漏,其实也算不上捡漏,因为当时与世无争的刘宽破天荒的为刘宏说了一句话。
说的是什么不从得知了,那句话却换来了三公九卿都费尽心机去争夺的扶龙之功,四朝元老刘宽只是担任九卿宗正,不少与他交好的中枢重臣还有点不满意,觉得皇帝刘宏刻薄寡恩了些。
不过家世中等实打实功绩也没多少的盖勋傅燮二人迈入九卿的行列,着实是把朝野上下震动的厉害,毕竟两人除了朝野皆知的清望以外,也就是曾经与大将军何进私交很好,值得朝廷大臣们重视一些,其他并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朝野上下发生这么大的震动,偏偏就是因为盖勋傅燮两人与大将军私交甚好,天下的兵权被大将军何进把持了这么多年,已然大逆不道的腹诽一句站皇帝。
不过庙堂中枢的文臣没几个倒向大将军何进,权柄滔天没错,还没达到让皇帝刘宏寝食难安的功高震主,如今安插两个与大将军何进私交很好的臣子担任九卿,这不是把脖子往大将军的刀下送吗。
难道皇帝陛下老糊涂了不成?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也就司徒袁隗、太尉杨赐、司空陈蕃这三个老狐狸琢磨出了一点味道,其余的重臣,整天闷在家里冥思苦想头发掉了一大把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这些穿红带紫中枢权贵们又不能不去想,现在正处于国本之争的关键时期,朝堂上的大大小小党羽几乎被太子党二皇子党一网打尽了,不站队也得站队,皇帝陛下的意思过于模棱两可,只能全凭权谋心术和运气去押宝,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万劫不复,由不得这些红紫权贵不掉头发。
庙堂中枢那些一流二流三流近乎所有的权贵们闷在家,一心只求君王意,可是苦了雒阳各大酒楼以及周边的名胜古迹,平日里全靠这些一掷千金的豪客维持生计,现在这些豪客们不知道咋回事一个个像个大姑娘似的躲在闺房,酒楼的生意那叫一个惨淡。
规模小上许多的酒铺反倒是没收到多大的影响,平日里进出酒铺的大多数是上不了台面的小人物,一顿吃饱全天不愁,皇帝是太子还是二皇子对他们来说没多大干系,反正他们不需要站队,更不需要面临新皇帝的清洗。
黎春酒铺的主人过去只是个庄稼汉子,如今在雒阳城内开了一间酒铺,在乡里那可是响当当出人头地的大人物,过去嫌他又矮又丑还穷的俏丽村姑,个个是争着抢着托人做媒。
那个快到三十还没娶上媳妇的庄稼汉子,居高临下的挑了三个曾经拿鼻子瞅他的十里八村俏姑娘,自从结婚以后好运气好像用光了,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是前些日子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在这喝了几碗酒,怕是那几个婆娘都要收拾金银细软回乡改嫁了。
掌柜的一遍又一遍的翻着账本,除了一些少的可怜的进账,每天的账簿基本上都被靠在墙角的那个潦倒书生占满了,找太子府要账?怕是活腻歪了才敢这么胆大的没边。
厌恶的扫了一眼胡子邋遢的醉醺醺汉子,咬牙切齿的想拿根木棍把他赶出去,更是不敢,这位整天除了喝酒还是喝酒的邋遢汉子,也不知道在哪烧的高香能与太子殿下扯上关系,只能任由他白喝酒。
酒铺伙计是这间黎春酒铺掌柜众多妻兄妻弟里面,最为伶俐的一个,姐夫家里的状况天天都得听二姐哭诉一番,说什么瞎了眼了,表面上人五人六的,其实还不如村里的那个小豪强钱帛多,耳朵都快听出茧了。
百无聊赖的趴在门口,盯着门口的酒幌子发呆,心里的想法比掌柜的还不堪,心想着下次一定往邋遢酒鬼的酒里吐几口唾沫。
忽地,酒铺伙计‘噌’的一下窜了起来,脸上堆满了殷勤谄媚的笑容,反应之快,酒铺掌柜连连感叹真是没看错人:“二位里面请。”
生怕这两位气度不凡的贵客瞧见里面人不多,以为酒菜不好转身离开,连忙说道:“二位今天真是来巧了,前几天跟掌柜的回家看望老太公,今天刚开张,以往的老主顾没得到消息还没来,再晚个两三个时辰,估摸着二位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酒铺掌柜凭借一双毒辣招子从小小的泥腿子,混成了现在的人模人样,几人迈过门槛,那双毒辣招子光芒大亮。
这几人穿着倒是普普通通,只是一般富贵人家都穿的起的楚绢,腰间没有悬挂佩玉也没有八面汉剑,要说不俗的地方,每人都在发髻上插了一支紫檀簪子,上面好像还刻着字。
不过咋说呢,领头的两名老者走路姿态身形气度比起当初有幸见过的太学生,还要好看得多,嗯...按照那些读书人的说法,就是儒雅的多。
尤其是左边领头的老者,如果不是头发白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风流才子,现在浑身上下还透露着一股子风流味道,估摸着秦楼楚馆的美人不要钱也愿意陪这个老才子一晚上。
老才子几人没跟着酒铺伙计坐在大堂中间的位置,而是径直走向了角落里的邋遢汉子,身后一名年轻人赶忙奉上了一瓮老酒,瞧那酒瓮的成色,酒铺伙计都能看出来起码是二十年以上的陈酿。
老才子掀开荷叶封口,一股子从来没闻过的奇香弥漫了整个酒铺,就像是传说中的麝香味道,虽然酒铺掌柜和酒铺伙计不知道啥是麝香。
邋遢汉子鼻子一抽,瞬间被这股奇异酒香勾搭醒了,甩了甩脑袋,眼底出现了一股子诧异:“卢植见过伯喈先生邵公先生。”
领头两位白发长者正是大汉王朝的两位文坛宗主,鸿都门学祭酒蔡邕,太学祭酒何休,掀开酒坛子的蔡邕,使劲闻了几口,促狭的瞅了一眼嘴角抽动的何休,推了过去:“尝尝吧,这是何大头偷摸藏了整整二十几年的椿龄酒,听说是有道先生卸任太学祭酒时,先帝忍痛割爱了一坛子。”
“这坛子好酒当年可是被好多当时需要老夫仰望的大人物惦记了好几年,仅存的文坛老宗主荀昱先生为了这坛子椿龄酒,可是在有道先生家里撒泼打滚了一个多月,最后不了了之了。”
“老夫本以为有道先生架不住荀昱先生的皮赖,两人就着风花雪月喝掉了,或者是留给了长子,谁曾想居然是送给了邵公,大头啊,你隐藏的够深的。”
椿龄酒又叫做椿龄益寿酒,酒名里的‘椿’字取自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上有古树大椿,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是历代皇帝酿造的一种长寿酒。
以皇帝巴不得长命百岁的脾气,桓帝又是出了名的‘持家有道’,当初赏赐给郭泰一坛椿龄酒,着实把朝野上下吓了一大跳,以为皇帝陛下又要搞出什么幺蛾子,以至于庙堂中枢人心惶惶了好久。
卢植显然是知道这坛名酒的来历,只是对于在文坛在朝野地位极其崇高的两位宗主的到来,感到有些讶异,这坛子朝野上下想疯了的椿龄酒,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只是想喝酒,不是好酒。
常年一副别人欠自己几百万五铢钱的何休,整日是板着一张老脸,哪里露出过笑容,见卢植这小子这么不领情,今天好不容易挤出的笑脸,当场拉了下来:“卢植不是老夫说你,你好歹是一位汉臣,如今的大汉正处在危急存亡.........”
卢植灌了一口黄酷酒,自顾自的说道:“黄巾贼最多撑到年底。”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喝黄酷酒的卢植,多年没去上过朝了,说不上确凿无误水分绝对不多的邸报没看过一本,但他从那些皇城根忧国忧民底层庶民的交谈中得到了一些夸大不知多少的小道消息,抽丝剥茧,基本上还原了西壁垒一战的真实战况。
按理说从这位公认要是早崛起个几年说不定能够顶替霸典将军成为天下第一兵法大家的卢植嘴里,得知这么大的一个好消息,何休那张拉着的老脸,应该是笑出了花才对,谁知道脸色更加难看了,满面的凝重。
促狭笑着的蔡邕,脸上同样是爬满了凝重:“卢植足不出户就已经猜到了黄巾贼的结局,整天拉着一大帮子谋士推衍西壁垒战局的王允等人,岂会不知,看来那件事是真的了。”
何休又是一反常态的松了一口气。
这位太学祭酒一连串的反常反应,显然是知道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闻,跟在身后几名年轻人从得知面前邋遢汉子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听着他的传说长大的武官党党魁卢植,便知道一定有天大的事情发生。
呼之欲出,却又含糊其辞,几名年轻人急的那叫一个抓耳挠腮。
默默喝酒的卢植,突然把晦暗的目光投向了那几名年轻人,首次因为除了何皇后以外的事引起了波澜:“听说有一位青衣持桂的年轻士子与江东的周瑜在黄河岸边,一勾一划,闹的是沸沸扬扬,不知道哪一位是郭嘉。”
郭嘉倘若要是在这里听到这句话,别的不敢说,两壶桂花醪没跑了,这是何等长脸的事,大将军与太子亲自过来都没说几句话的卢植,居然主动打听他的消息,绝对是一件值得大吹特吹的雅事。
那几名年轻士子没有多少的嫉妒,反倒是觉的这样才算是合理,独占世间八斗风流的郭嘉再惊不动卢植,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面前的是个没有心跳的死人。
活人哪有不被郭嘉的风采所折服的道理。
没有产生嫉妒,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黄巾贼终于完蛋了,这几名喜好作风弄月的年轻士子倒不是有多么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而是因为黄巾贼完蛋以后,又可以去欣赏品尝泰山大雪坪的千剑孤坟、寿春酒楼的八公山雪月银球、钱塘江的大潮这些胜甲天下的美景美味了。
几名中年儒生有的喜笑颜开有的面有急色,喜笑颜开的毫无疑问是家中有长辈平辈站队了太子党,面有急色的想必是着急想要赶回家,通知在朝为官的宗族亲人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改换门庭。
蔡邕的下一句话却让几名中年儒生脸色再变:“黄巾贼不见得会败,王允为了万无一失谋划了一个惊天阴谋,其中甚至有刘氏宗亲的几名老供奉参与其中,太子很有可能撑不到这个月的月底。”
这句话如果是出自何休之口,就算何休是大将军何进的嫡亲长辈,这几名中年儒生也会半信半疑,武官党党魁卢植亲自说出口同样不例外。
但这句话是由蔡邕所说,那就大不同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心照不宣的已经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至于宫中的唐婉儿,要才无才,要家世无家世,赏她一个小妾侧妃已经不错了,明媒正娶的太子妃那是没有丝毫希望了。
蔡邕素来把两个女儿看的比命还重要,绝不会无的放矢。
卢植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冷不丁说了一句失心疯的话:“天下人欠阎罗一杯酒。”
身后那些声名远播的儒生正要斥责这位武官党党魁,发生了一件让他们差点没站稳的惊世骇俗。
蔡邕何休作为当今天下儒林最有影响力的宗主,除了孔圣人和祖宗再也没谁有资格让他们主动敬酒,皇帝也不例外。
儒林执牛耳者蔡邕何休,郑重作揖,敬酒。
遥敬西壁垒。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