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3 00441 伸手揽起水中月
- 444 00442 只愿杀一人
- 445 00443 建安大朝会
- 446 00444 建安大朝会2
- 447 00445 建安大朝会3
- 448 00446 建安大朝会4
- 449 00447 草原鹰儿和狼儿
- 450 00448 鸠虎之勇
- 451 00449 帝国双壁
- 452 00450 当豪饮一碗
- 453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 454 00452 当以国士报之
- 455 00453 孟德矫昭
- 456 00454 失之交臂
- 457 00455 大椿圭旨
- 458 00456 天下谁为师
- 459 00457 做官似坐关
- 460 00458 城关之上有关城
- 461 00459 城头处的大雪纷飞
- 462 00460 第一封诏书
- 463 00461 关东十八骑1
- 464 00462 关东十八骑2
- 465 00463 大秦,大汉
- 466 00464 西凉来的铁骑
- 467 00465 两军一线撑伞人
- 468 00466 世间有位撑伞人
- 469 00467 千年春秋谁是非
- 470 00468 山根水运夜明珠
- 471 00469 流言蜚语最伤人
- 472 00470 祭天大典
- 473 00471 三十年
- 474 00472 竹马稚童已少年
- 475 00473 天人需几箭
- 476 00474 天上五方旗
- 477 00475 吃俺一棒
- 478 00476 早有人间立上头
- 479 00477 人间意气长
- 480 00478 诸侯不值钱
- 481 00479 儒生与国门
- 482 00480 儒将意气,两辽雪
- 483 00481 武将死,桃符成
- 484 00482 骑驴看山河
- 485 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 486 00484 一人独醒
- 487 00485 大哥二哥
- 488 00486 真杀天人
- 489 00487 棺材船,又一白
- 490 00488
- 491 00489 压胜天人
- 492 00490 坟头青青草
- 493 00491 百样人
- 494 00492 雷部二十四
- 495 00493 收官天人
- 496 00494 垄间田地青葱葱
- 497 00495 千里之外
- 498 00496 拂去身上衣
- 499 00497 大汉有春
- 500 00498 脸上有春
- 501 00499 北方马蹄声如海
- 502 00500 二十四
- 503 00501 二十四2
- 504 00502 千古韵事1
- 505 00503 千古韵事2
- 506 00504 千古韵事3
- 507 00505 收官十八
- 508 00506 借兵
- 509 00507 貂蝉
- 510 00508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大汉朝会分为三类,一是三五天一次的常朝,二是每逢初一十五的朔望朝,最后一种则是每年一次的至正朝,也就是市井百姓津津乐道衍生无数趣闻轶事的大朝会。
建安元年,刘辩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天遂人愿发生了一连串惊世骇俗的公案,自从王莽篡汉以来,御道上再次沾染了鲜血,还是权倾朝野红紫公卿的高人一等鲜血。
董卓最终还是忍住了屠尽满朝文武的怙恶不悛念头,只是亲手砍下了司徒袁隗、太常袁逢、司隶校尉袁平、司空陈蕃、大鸿胪陈纪、前任御史中丞王畅等十几位中枢重臣的脑袋,略微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光禄卿陈群险些也被这个西北来的蛮子殃及池鱼,董卓才不顾你是治国安邦的良臣还是尸位素餐的具臣,心中只想着为义父报仇,但凡是姓袁姓陈姓王的,统统照杀不误。
就连居住了多达数百族人仆役的府邸,全部被董卓带兵杀的是血流成河,最后防止有漏网之鱼一把火烧了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府邸。
为父报仇这个执念已经有些丧心病狂的董卓,不分青红皂白,顺道屠光了数万西园八校尉将士,当时在御道上反叛西园八校尉士卒只有区区一千多人,多是世家望族埋在戍守京畿这支精兵里的钉子,反叛早在绣衣指使的控制之内。
董卓为了泄愤狠辣的杀光了数万西园八校尉将士,为此还折损了上千西凉铁骑,饶是帝王心术炉火纯青的刘辩,也被这股子杀气惊扰的眼皮子直跳,好在保下了光禄卿陈群,也就没多说一些扫兴的话。
黄昏过后,天色将晚。
笼罩在不知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夜幕里的簪缨府邸,往常每逢宵禁过后多是浅斟低唱莺歌燕舞,这些日子罕见的比寒门庶族还要消停的紧。
闭门不出的官吏多数是曾经汝南袁氏广陵陈氏的门生故旧,过去风光无两在朝廷担任高官的家主以及嫡系族人,没了过去处事不惊的气度,惶恐不安的开始准备后事,谁知道自己那天会死在董卓的屠刀下。
皇宫里一处早被搬空七七八八的书房内,刺绣美人灯笼照耀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一大帮子披挂各式战甲的武将和稀少的高冠博带文臣,相对站立,面红耳赤的大声争吵。
右侧的武将分两列站立,一列是充斥着凶悍气息以董卓为首的西凉系将领,另一列则是以徐庶为首的嫡系将领,也就是平日里他们自己没少沾沾自喜的太子嫡系。
徐庶作为文臣照例应该是站在左侧,代表寒门与世家出身的黄琬争夺文官首臣的位子,可实在是架不住徐庶身后的帝国双壁太史慈甘宁两人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刘辩只能是让文人出身却有武将气度的徐庶,位列右侧首位。
在程昱苦心孤诣的谋划下,建立武庙,千里走单骑等各类传奇演绎广为流传,逐渐获得天下人主动去口口相传武圣尊称的关羽,销声匿迹以后,太史慈甘宁一直明里暗里的较劲争夺武官首将。
西壁垒一战,太史慈于轩辕丘一战名声大噪,九死无生的换来了独占鳌头,暂时压下了甘宁的气焰。
谁曾想,这对冤家对头里的甘宁,转脸便来了一场震动天下的八百开齐,绕道尽是绝壁的泰山山脉直插二皇子刘协的都城,活捉了这位快要自立称帝的二皇子。
帝国双壁的称谓在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好事者甚至给两人分别取了白夔太史锦彪甘宁的雅号,有了这两个响亮的名号,太史慈甘宁二人在民间的人气几乎盖过了各种演绎里大发神威的小冠军侯曹操、小霸王孙策、小阎王马超。
每逢天下大乱尤其是朝不保夕到处死人的战乱,过了今天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的普通老百姓,总希望世间涌现无数名将英雄荡平乱世,领着他们重新过上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安生日子。
在程昱的主导下,大批文人借题发挥的各种传记演绎,自然成了老百姓甚至是达官显贵的心头物,只要是有空闲不约而同的赶往各地突然冒出来一种新兴说书先生的酒铺酒楼。
武圣关羽、帝国双壁、小冠军侯曹操、小霸王孙策、小阎王马超等几位军功卓著的武将,一旦有新篇开讲必定是引得万人空巷。
过去不少穷困潦倒的穷书生因此赚的本满钵满,还娶上了以前没有资格现在可以光明正大提亲的心怡女子。
其余还有蜀中刀王严颜、雁门骁将张辽、弃暗投明管亥、燕人张翼德、冠军双臂两夏侯、化胡归汉兀突骨胡车儿等等多达上百位的演绎名将,多是各地见缝插针文人的跟风之作。
只不过由于这些武将没有程昱量身打造的宣扬手笔,也没有遍及天下各地的绣衣指使作为后盾,更没有千里走单骑、轩辕丘死战、八百开齐这等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战绩,只能是充当天下臣民苦等新篇开讲时,打发无聊时间的鸡肋。
倒是仁义公刘备的名气,异军突起,在没有任何刻意宣扬的情况下,直追武圣关羽帝国双壁小冠军侯曹操,甚至是隐隐盖过了小霸王孙策小阎王马超,始料未及。
武圣关羽、白夔太史慈、锦彪甘宁、小阎王马超四人的金刚钻够硬,加上程昱的刻意鼓吹造势,在天下万民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不过期间倒是出了一件插曲。
甘宁八百开齐的消息传到雒阳,刘辩与徐庶程昱几位谋士震惊之余,估摸着甘宁差不离也要步入一品光景了,毕竟甘宁的天资心性都是拔尖,又有他父亲熬练多年的碣石甲胄作为外力,可甘宁还是停留在二品光景,算得上又一件遗珠插曲。
不过武将争锋历来是以战绩说话,武力只能是当做补充,若是只以武力论英雄,难道在座的这些武将敢说自己远胜兵仙韩信?敢说自己力压冠军侯霍去病?敢说自己比曹操强?
怕是只会沦落个莽夫的笑柄,武力再是猛锐冠世,除非是达到霸王项羽鸠虎吕布武圣关羽这类能把匹夫之勇扭转成美誉的地步,不然只能当个先锋猛将,做不了一军主帅。
帝国双壁僵持不下,两人也傲气的很,武将里就服气见了谁都是一刀的关二爷,新任将甲典韦都未曾放在眼里,何况是其他人。
辛亏文臣里有一个敢骑大马敢佩大刀敢上阵杀敌的徐西垒,胆气之足,白夔太史慈锦彪甘宁兀突骨胡车儿这些悍将猛将,还有听闻徐庶事迹的西凉系将领,没有不服气的。
俨然已经把徐庶视作老将廉颇上将军王翦这些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先秦名臣,站在武将首位自然是无可厚非。
帝国双壁紧随其后并排站立,其余才是文钦、姜冏、兀突骨、胡车儿、张绣这些从建安元年开始,事迹逐渐被扒出,声名鹊起的武将。
西凉二十万铁骑的主人董卓,瞧着朝气十足锐气十足的太子系武将,心底感慨自己这些也曾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世间标榜,终究是老了。
建安元年以后的青史,要靠这批年轻将领去书写了:“陛下,刘协那个小杂种已经抓到了,不如直接斩草除根,省得那些该死的文臣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战场面红耳赤的争端,正是因为二皇子刘协的生死引起的,董卓这些武夫毋庸置疑的想要一刀宰了了事,黄琬董昭等人则是主张软禁,免得落下兄弟相残的骂名,有损皇家威严。
这一次程昱罕见的没有躲在屏风后面,而是堂而皇之的站在了文官首位,众人也是无可厚非,心知肚明戏志才离开以后,程昱算是皇帝最为倚重的谋主。
久久不曾发出一言的程昱,静静等着书房内的文臣武将争吵的口干舌燥,在万众期待中终于是走出了朝列,说出了一句满堂愕然的建言。
“主公,刘协不仅不能杀,陛下还要主动把皇位让给他。”
——————
大汉皇宫,暴室。
已经是阶下囚甚至都活不过明天的刘协,仔仔细细掸干净身上的泥土,一根一根宛若放置玉质箸子,拿起稻草铺在了仅有的一面窗户前,厚厚一层,正襟危坐。
心平气和的欣赏监牢外漫天飞舞的大雪,在这生死未卜的暴室,竟是让他活出了士大夫焚香煮茶冬日听雪的意气风流。
监视刘协的几名西壁垒一战活下来的西垒营老卒,没来由的有些懊恼自己以前的出言不逊,这等皇室子弟哪里是自己这些泥腿子可以侮辱的。
昏暗的监牢甬道内,突然传来脚步声,几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西垒营老卒,迅速结成战阵挡在了甬道入口,还有一人拉开大黄弩对准了阶下囚刘协。
瞧见来人的相貌,西垒营老卒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紧绷的精神并没有松懈,环首刀也没有顺势插入刀鞘,虎视眈眈的凝视一身文官打扮的儒生。
阶下囚刘协从容的气度消失,满脸愕然,愕然于没想到时至今日这人还敢来见自己,丝毫不怕被连累,更愕然这人的装扮。
司徒的进贤三梁冠,司空的三章紫绶朝服,太尉的黼黻腰剑。
三公加于一身。
建安元年,刘辩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天遂人愿发生了一连串惊世骇俗的公案,自从王莽篡汉以来,御道上再次沾染了鲜血,还是权倾朝野红紫公卿的高人一等鲜血。
董卓最终还是忍住了屠尽满朝文武的怙恶不悛念头,只是亲手砍下了司徒袁隗、太常袁逢、司隶校尉袁平、司空陈蕃、大鸿胪陈纪、前任御史中丞王畅等十几位中枢重臣的脑袋,略微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光禄卿陈群险些也被这个西北来的蛮子殃及池鱼,董卓才不顾你是治国安邦的良臣还是尸位素餐的具臣,心中只想着为义父报仇,但凡是姓袁姓陈姓王的,统统照杀不误。
就连居住了多达数百族人仆役的府邸,全部被董卓带兵杀的是血流成河,最后防止有漏网之鱼一把火烧了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的府邸。
为父报仇这个执念已经有些丧心病狂的董卓,不分青红皂白,顺道屠光了数万西园八校尉将士,当时在御道上反叛西园八校尉士卒只有区区一千多人,多是世家望族埋在戍守京畿这支精兵里的钉子,反叛早在绣衣指使的控制之内。
董卓为了泄愤狠辣的杀光了数万西园八校尉将士,为此还折损了上千西凉铁骑,饶是帝王心术炉火纯青的刘辩,也被这股子杀气惊扰的眼皮子直跳,好在保下了光禄卿陈群,也就没多说一些扫兴的话。
黄昏过后,天色将晚。
笼罩在不知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夜幕里的簪缨府邸,往常每逢宵禁过后多是浅斟低唱莺歌燕舞,这些日子罕见的比寒门庶族还要消停的紧。
闭门不出的官吏多数是曾经汝南袁氏广陵陈氏的门生故旧,过去风光无两在朝廷担任高官的家主以及嫡系族人,没了过去处事不惊的气度,惶恐不安的开始准备后事,谁知道自己那天会死在董卓的屠刀下。
皇宫里一处早被搬空七七八八的书房内,刺绣美人灯笼照耀的书房内灯火通明,一大帮子披挂各式战甲的武将和稀少的高冠博带文臣,相对站立,面红耳赤的大声争吵。
右侧的武将分两列站立,一列是充斥着凶悍气息以董卓为首的西凉系将领,另一列则是以徐庶为首的嫡系将领,也就是平日里他们自己没少沾沾自喜的太子嫡系。
徐庶作为文臣照例应该是站在左侧,代表寒门与世家出身的黄琬争夺文官首臣的位子,可实在是架不住徐庶身后的帝国双壁太史慈甘宁两人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刘辩只能是让文人出身却有武将气度的徐庶,位列右侧首位。
在程昱苦心孤诣的谋划下,建立武庙,千里走单骑等各类传奇演绎广为流传,逐渐获得天下人主动去口口相传武圣尊称的关羽,销声匿迹以后,太史慈甘宁一直明里暗里的较劲争夺武官首将。
西壁垒一战,太史慈于轩辕丘一战名声大噪,九死无生的换来了独占鳌头,暂时压下了甘宁的气焰。
谁曾想,这对冤家对头里的甘宁,转脸便来了一场震动天下的八百开齐,绕道尽是绝壁的泰山山脉直插二皇子刘协的都城,活捉了这位快要自立称帝的二皇子。
帝国双壁的称谓在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好事者甚至给两人分别取了白夔太史锦彪甘宁的雅号,有了这两个响亮的名号,太史慈甘宁二人在民间的人气几乎盖过了各种演绎里大发神威的小冠军侯曹操、小霸王孙策、小阎王马超。
每逢天下大乱尤其是朝不保夕到处死人的战乱,过了今天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的普通老百姓,总希望世间涌现无数名将英雄荡平乱世,领着他们重新过上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安生日子。
在程昱的主导下,大批文人借题发挥的各种传记演绎,自然成了老百姓甚至是达官显贵的心头物,只要是有空闲不约而同的赶往各地突然冒出来一种新兴说书先生的酒铺酒楼。
武圣关羽、帝国双壁、小冠军侯曹操、小霸王孙策、小阎王马超等几位军功卓著的武将,一旦有新篇开讲必定是引得万人空巷。
过去不少穷困潦倒的穷书生因此赚的本满钵满,还娶上了以前没有资格现在可以光明正大提亲的心怡女子。
其余还有蜀中刀王严颜、雁门骁将张辽、弃暗投明管亥、燕人张翼德、冠军双臂两夏侯、化胡归汉兀突骨胡车儿等等多达上百位的演绎名将,多是各地见缝插针文人的跟风之作。
只不过由于这些武将没有程昱量身打造的宣扬手笔,也没有遍及天下各地的绣衣指使作为后盾,更没有千里走单骑、轩辕丘死战、八百开齐这等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战绩,只能是充当天下臣民苦等新篇开讲时,打发无聊时间的鸡肋。
倒是仁义公刘备的名气,异军突起,在没有任何刻意宣扬的情况下,直追武圣关羽帝国双壁小冠军侯曹操,甚至是隐隐盖过了小霸王孙策小阎王马超,始料未及。
武圣关羽、白夔太史慈、锦彪甘宁、小阎王马超四人的金刚钻够硬,加上程昱的刻意鼓吹造势,在天下万民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不过期间倒是出了一件插曲。
甘宁八百开齐的消息传到雒阳,刘辩与徐庶程昱几位谋士震惊之余,估摸着甘宁差不离也要步入一品光景了,毕竟甘宁的天资心性都是拔尖,又有他父亲熬练多年的碣石甲胄作为外力,可甘宁还是停留在二品光景,算得上又一件遗珠插曲。
不过武将争锋历来是以战绩说话,武力只能是当做补充,若是只以武力论英雄,难道在座的这些武将敢说自己远胜兵仙韩信?敢说自己力压冠军侯霍去病?敢说自己比曹操强?
怕是只会沦落个莽夫的笑柄,武力再是猛锐冠世,除非是达到霸王项羽鸠虎吕布武圣关羽这类能把匹夫之勇扭转成美誉的地步,不然只能当个先锋猛将,做不了一军主帅。
帝国双壁僵持不下,两人也傲气的很,武将里就服气见了谁都是一刀的关二爷,新任将甲典韦都未曾放在眼里,何况是其他人。
辛亏文臣里有一个敢骑大马敢佩大刀敢上阵杀敌的徐西垒,胆气之足,白夔太史慈锦彪甘宁兀突骨胡车儿这些悍将猛将,还有听闻徐庶事迹的西凉系将领,没有不服气的。
俨然已经把徐庶视作老将廉颇上将军王翦这些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先秦名臣,站在武将首位自然是无可厚非。
帝国双壁紧随其后并排站立,其余才是文钦、姜冏、兀突骨、胡车儿、张绣这些从建安元年开始,事迹逐渐被扒出,声名鹊起的武将。
西凉二十万铁骑的主人董卓,瞧着朝气十足锐气十足的太子系武将,心底感慨自己这些也曾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世间标榜,终究是老了。
建安元年以后的青史,要靠这批年轻将领去书写了:“陛下,刘协那个小杂种已经抓到了,不如直接斩草除根,省得那些该死的文臣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战场面红耳赤的争端,正是因为二皇子刘协的生死引起的,董卓这些武夫毋庸置疑的想要一刀宰了了事,黄琬董昭等人则是主张软禁,免得落下兄弟相残的骂名,有损皇家威严。
这一次程昱罕见的没有躲在屏风后面,而是堂而皇之的站在了文官首位,众人也是无可厚非,心知肚明戏志才离开以后,程昱算是皇帝最为倚重的谋主。
久久不曾发出一言的程昱,静静等着书房内的文臣武将争吵的口干舌燥,在万众期待中终于是走出了朝列,说出了一句满堂愕然的建言。
“主公,刘协不仅不能杀,陛下还要主动把皇位让给他。”
——————
大汉皇宫,暴室。
已经是阶下囚甚至都活不过明天的刘协,仔仔细细掸干净身上的泥土,一根一根宛若放置玉质箸子,拿起稻草铺在了仅有的一面窗户前,厚厚一层,正襟危坐。
心平气和的欣赏监牢外漫天飞舞的大雪,在这生死未卜的暴室,竟是让他活出了士大夫焚香煮茶冬日听雪的意气风流。
监视刘协的几名西壁垒一战活下来的西垒营老卒,没来由的有些懊恼自己以前的出言不逊,这等皇室子弟哪里是自己这些泥腿子可以侮辱的。
昏暗的监牢甬道内,突然传来脚步声,几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西垒营老卒,迅速结成战阵挡在了甬道入口,还有一人拉开大黄弩对准了阶下囚刘协。
瞧见来人的相貌,西垒营老卒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紧绷的精神并没有松懈,环首刀也没有顺势插入刀鞘,虎视眈眈的凝视一身文官打扮的儒生。
阶下囚刘协从容的气度消失,满脸愕然,愕然于没想到时至今日这人还敢来见自己,丝毫不怕被连累,更愕然这人的装扮。
司徒的进贤三梁冠,司空的三章紫绶朝服,太尉的黼黻腰剑。
三公加于一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