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4 00415 我辈熹平皆不如
- 415 00416 河北大戟士
- 416 00417 甲士拥京畿
- 417 00417 我以我血荐...
- 418 00418 沙场失,庙堂得
- 419 00419 结发授长生
- 420 00418 雒阳危局
- 421 00419 郭嘉再为世间添一风流
- 422 00420
- 423 00421 曹之一字
- 424 00422 落子参差
- 425 00423 不负圣贤书
- 426 00424 何须来生
- 427 00425 灯火辉煌处
- 428 00426 普天大醮
- 429 00467 何为鬼?何为神?
- 430 00468 和氏璧,气数,人
- 431 00429 哪有父亲不疼儿
- 432 00430 当时只道是寻常
- 433 00431 一颗人头一宰相
- 434 00432 有仙则名
- 435 00433 铜鲤绣袋
- 436 00434 君臣对奏
- 437 00435 佛门金刚,世间天象
- 438 00436 年号之争
- 439 00437 修为尽废
- 440 00438 武庙
- 441 00439 家有陋室
- 442 00440 江湖儿女有雅号
- 443 00441 伸手揽起水中月
- 444 00442 只愿杀一人
- 445 00443 建安大朝会
- 446 00444 建安大朝会2
- 447 00445 建安大朝会3
- 448 00446 建安大朝会4
- 449 00447 草原鹰儿和狼儿
- 450 00448 鸠虎之勇
- 451 00449 帝国双壁
- 452 00450 当豪饮一碗
- 453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 454 00452 当以国士报之
- 455 00453 孟德矫昭
- 456 00454 失之交臂
- 457 00455 大椿圭旨
- 458 00456 天下谁为师
- 459 00457 做官似坐关
- 460 00458 城关之上有关城
- 461 00459 城头处的大雪纷飞
- 462 00460 第一封诏书
- 463 00461 关东十八骑1
- 464 00462 关东十八骑2
- 465 00463 大秦,大汉
- 466 00464 西凉来的铁骑
- 467 00465 两军一线撑伞人
- 468 00466 世间有位撑伞人
- 469 00467 千年春秋谁是非
- 470 00468 山根水运夜明珠
- 471 00469 流言蜚语最伤人
- 472 00470 祭天大典
- 473 00471 三十年
- 474 00472 竹马稚童已少年
- 475 00473 天人需几箭
- 476 00474 天上五方旗
- 477 00475 吃俺一棒
- 478 00476 早有人间立上头
- 479 00477 人间意气长
- 480 00478 诸侯不值钱
- 481 00479 儒生与国门
- 482 00480 儒将意气,两辽雪
- 483 00481 武将死,桃符成
- 484 00482 骑驴看山河
- 485 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 486 00484 一人独醒
- 487 00485 大哥二哥
- 488 00486 真杀天人
- 489 00487 棺材船,又一白
- 490 00488
- 491 00489 压胜天人
- 492 00490 坟头青青草
- 493 00491 百样人
- 494 00492 雷部二十四
- 495 00493 收官天人
- 496 00494 垄间田地青葱葱
- 497 00495 千里之外
- 498 00496 拂去身上衣
- 499 00497 大汉有春
- 500 00498 脸上有春
- 501 00499 北方马蹄声如海
- 502 00500 二十四
- 503 00501 二十四2
- 504 00502 千古韵事1
- 505 00503 千古韵事2
- 506 00504 千古韵事3
- 507 00505 收官十八
- 508 00506 借兵
- 509 00507 貂蝉
- 510 00508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422 落子参差
00422 落子参差
刘辩得知这条几乎令他昏厥过去从战马上跌倒的线报,距离老匹夫袁隗杨赐这些顶尖世家权贵发动叛乱只有不到三天了。
三天来刘辩昼夜兼程,幸好胯下的战马是千里驹象龙,换成一般的甲等汗血宝马大宛良驹也早给跑死了,这三日来除了短暂歇息喂给象龙一些混杂了精盐的黄酷酒,连一口肉食都没来得及吃,只是不停的以均速赶路。
饶是千里驹象龙是吃过大蛟的马王中的马王,还是差点没能熬住三天不眠不休的奔腾,刚刚抵达大将军府的门口,便瘫倒在地上不停的抽搐。
此时的刘辩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娘亲舅父危在旦夕,一匹畜生的生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就算是自己死于非命了,也要保住娘亲和舅父。
刘辩略微舒缓剧烈喘息的胸膛,手掌握在了那柄蓄意多年的霸业剑上,这么多年未曾出鞘,是时候出剑了。
手掌刚搭在剑柄上,一道魁梧的身影从后面走了过来,按住了刘辩的肩头,把他拉到了身后。
刘辩望着那道隔开自己与层层叠叠叛军视线的魁梧而又略显老态的身影,眼眶不由的湿润了。
无论何时,无论年轻与否,父辈永远是下一代的依靠。
这些年大将军何进连早朝都很少去了,深居简出,王允杨彪这一代人显然是忘记了他这位大将军是怎么当上的,是谁平息了永康大乱。
披挂戗金狻猊甲的大将军何进,那柄大夏龙雀还没挥出,博带高冠的傅燮抄起一杆长矛,劈头盖脸的砸向了站在最前方的那几名校尉:“都他娘的长能耐了,竟然敢公然谋逆了,老夫今天非得抽死你们几个混账不可,省的把你们爹娘气死。”
这几名西园八校营的中坚将领,每人手上最少握着千人以上的重兵,放在平时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哪个不是经常和他们称兄道弟的,中枢权贵们碰见了仅次于九卿的重臣不见得会打招呼,匆匆路过他们身边时往往会停下脚步,微笑着点头示意。
他们这撮品秩不高的西园八校营将领,无一不是出自于身家清白的六郡良家子,当然这层身份在寒门庶族眼里那是高不可攀,但对于真正的世家权贵来说不值得一提。
架不住手握重兵的他们,是京畿真正的门户,要是哪天真的有什么乱臣贼子在雒阳发动叛乱,全得指望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照拂一二不是。
啼笑皆非,中枢权贵们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指望这些西园八校营将士保境安民,守卫京畿的安全,谁能想到现在竟然是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发动了叛乱。
若是换了别人抽打他们,就算是三公这些个吃断头饭的悍勇将领们,没有二话,直接一刀砍翻站在权利顶点的三公,现在被只是九卿的傅燮砸的是鼻青脸肿,只能是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耷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甚至连反抗都欠奉。
六郡良家子早已不复过去的辉煌,现在之所以能在暗流激涌的庙堂不倒,那是因为有傅燮这个顶梁柱独木支撑着,他们这些式微的六郡良家子有胆子的就去边军投靠董卓丁原,家里羁绊太深的只能是去地方担任混吃等死的一县屯长曲长。
至于最好的去处西园八校营,早已被朝中有太多人的世家权贵子弟所占据,后来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全部清除出去,替换成他们这些六郡良家子全都仰仗六郡良家子在庙堂唯一的保护伞傅燮。
大将军府前的这些名手握重兵的西园八校营将领,父辈就与傅燮交好,他们可以说是被傅燮看着长大的,有几人的恩爱妻子还是傅燮牵线搭桥,反抗?这位在他们心目中胜似父亲的白发老头,打死他们也只有心安理得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
王允杨彪等人又犯了一条兵家大忌。
以六郡良家子为骨干架起来的西园八校营,倒戈相向。
刘辩不免有些错愕,这么一场足以霍乱京畿的闹剧,居然就这样平淡收场了,也太儿戏了。
汝南袁氏的嫡出二子袁术一直以来看不惯庶出长子袁绍,本来还指望清君侧的叛乱拔高自己在袁家的声望和地位,暗中与谋主筹划无数,现在一切都成了徒劳,再好的计谋没有地方去施展也是没用。
不!还没完,莫名有些困兽犹斗般歇斯底里的袁术,想到了一个人,杀入皇宫的王祥,按照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狠人的谋划,大将军何进只是个添头罢了,真正的大头或者是决定这场惊变的最终根源,在于皇宫里的那两位。
隐藏在人群之中的袁术,眸子里闪烁的阴鹫光芒陡然一顿,自己都能想到,账下某事如云将士如雨的大将军怎会预料不到。
再说了太子麾下的三大智囊哪一个不是谋士中的翘楚,声望直追国士戏志才的徐庶,早在稷下学宫就被同窗好有们由衷的赞叹一句机关算尽,雒阳危局的症结所在,徐庶要是拎不清的话,白瞎了机关算尽这四个字,西壁垒一役的首功也有待商榷了。
徐庶出身贫寒,就算现在的眼光触及不到庙堂中枢,但那位稷下学宫阳谋第一人程昱,太子的三大智囊就数他最不显山不露水,接触过程昱的人都知道,他才是熹平之春最可怕的读书人。
王祥为了孝可以去卧冰求鲤,程昱为了忠嗜好吃阳春面,都是毫无底线的人啊。
程昱出身于簪缨世家,祖上世代皆是朝廷重臣在野大儒,数百年积攒的底蕴足够程昱足不出户可知庙堂荣辱兴衰了,他要是看不透这潭外行人眼里的汪洋大海祖辈早已试出深浅的宦海,可以自刎在宗族祠堂的祖宗牌位前了。
就算这两人都是睁眼瞎,空有匡世济民之才却只愿教书育人做那山中隐相的庞德公,会看不穿雒阳乱局?难不成……
袁术越想越是后怕,望见大将军不慌不忙的神态,心底更加是没底了。
刘辩得知这条几乎令他昏厥过去从战马上跌倒的线报,距离老匹夫袁隗杨赐这些顶尖世家权贵发动叛乱只有不到三天了。
三天来刘辩昼夜兼程,幸好胯下的战马是千里驹象龙,换成一般的甲等汗血宝马大宛良驹也早给跑死了,这三日来除了短暂歇息喂给象龙一些混杂了精盐的黄酷酒,连一口肉食都没来得及吃,只是不停的以均速赶路。
饶是千里驹象龙是吃过大蛟的马王中的马王,还是差点没能熬住三天不眠不休的奔腾,刚刚抵达大将军府的门口,便瘫倒在地上不停的抽搐。
此时的刘辩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娘亲舅父危在旦夕,一匹畜生的生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就算是自己死于非命了,也要保住娘亲和舅父。
刘辩略微舒缓剧烈喘息的胸膛,手掌握在了那柄蓄意多年的霸业剑上,这么多年未曾出鞘,是时候出剑了。
手掌刚搭在剑柄上,一道魁梧的身影从后面走了过来,按住了刘辩的肩头,把他拉到了身后。
刘辩望着那道隔开自己与层层叠叠叛军视线的魁梧而又略显老态的身影,眼眶不由的湿润了。
无论何时,无论年轻与否,父辈永远是下一代的依靠。
这些年大将军何进连早朝都很少去了,深居简出,王允杨彪这一代人显然是忘记了他这位大将军是怎么当上的,是谁平息了永康大乱。
披挂戗金狻猊甲的大将军何进,那柄大夏龙雀还没挥出,博带高冠的傅燮抄起一杆长矛,劈头盖脸的砸向了站在最前方的那几名校尉:“都他娘的长能耐了,竟然敢公然谋逆了,老夫今天非得抽死你们几个混账不可,省的把你们爹娘气死。”
这几名西园八校营的中坚将领,每人手上最少握着千人以上的重兵,放在平时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哪个不是经常和他们称兄道弟的,中枢权贵们碰见了仅次于九卿的重臣不见得会打招呼,匆匆路过他们身边时往往会停下脚步,微笑着点头示意。
他们这撮品秩不高的西园八校营将领,无一不是出自于身家清白的六郡良家子,当然这层身份在寒门庶族眼里那是高不可攀,但对于真正的世家权贵来说不值得一提。
架不住手握重兵的他们,是京畿真正的门户,要是哪天真的有什么乱臣贼子在雒阳发动叛乱,全得指望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照拂一二不是。
啼笑皆非,中枢权贵们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指望这些西园八校营将士保境安民,守卫京畿的安全,谁能想到现在竟然是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发动了叛乱。
若是换了别人抽打他们,就算是三公这些个吃断头饭的悍勇将领们,没有二话,直接一刀砍翻站在权利顶点的三公,现在被只是九卿的傅燮砸的是鼻青脸肿,只能是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耷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甚至连反抗都欠奉。
六郡良家子早已不复过去的辉煌,现在之所以能在暗流激涌的庙堂不倒,那是因为有傅燮这个顶梁柱独木支撑着,他们这些式微的六郡良家子有胆子的就去边军投靠董卓丁原,家里羁绊太深的只能是去地方担任混吃等死的一县屯长曲长。
至于最好的去处西园八校营,早已被朝中有太多人的世家权贵子弟所占据,后来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全部清除出去,替换成他们这些六郡良家子全都仰仗六郡良家子在庙堂唯一的保护伞傅燮。
大将军府前的这些名手握重兵的西园八校营将领,父辈就与傅燮交好,他们可以说是被傅燮看着长大的,有几人的恩爱妻子还是傅燮牵线搭桥,反抗?这位在他们心目中胜似父亲的白发老头,打死他们也只有心安理得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
王允杨彪等人又犯了一条兵家大忌。
以六郡良家子为骨干架起来的西园八校营,倒戈相向。
刘辩不免有些错愕,这么一场足以霍乱京畿的闹剧,居然就这样平淡收场了,也太儿戏了。
汝南袁氏的嫡出二子袁术一直以来看不惯庶出长子袁绍,本来还指望清君侧的叛乱拔高自己在袁家的声望和地位,暗中与谋主筹划无数,现在一切都成了徒劳,再好的计谋没有地方去施展也是没用。
不!还没完,莫名有些困兽犹斗般歇斯底里的袁术,想到了一个人,杀入皇宫的王祥,按照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狠人的谋划,大将军何进只是个添头罢了,真正的大头或者是决定这场惊变的最终根源,在于皇宫里的那两位。
隐藏在人群之中的袁术,眸子里闪烁的阴鹫光芒陡然一顿,自己都能想到,账下某事如云将士如雨的大将军怎会预料不到。
再说了太子麾下的三大智囊哪一个不是谋士中的翘楚,声望直追国士戏志才的徐庶,早在稷下学宫就被同窗好有们由衷的赞叹一句机关算尽,雒阳危局的症结所在,徐庶要是拎不清的话,白瞎了机关算尽这四个字,西壁垒一役的首功也有待商榷了。
徐庶出身贫寒,就算现在的眼光触及不到庙堂中枢,但那位稷下学宫阳谋第一人程昱,太子的三大智囊就数他最不显山不露水,接触过程昱的人都知道,他才是熹平之春最可怕的读书人。
王祥为了孝可以去卧冰求鲤,程昱为了忠嗜好吃阳春面,都是毫无底线的人啊。
程昱出身于簪缨世家,祖上世代皆是朝廷重臣在野大儒,数百年积攒的底蕴足够程昱足不出户可知庙堂荣辱兴衰了,他要是看不透这潭外行人眼里的汪洋大海祖辈早已试出深浅的宦海,可以自刎在宗族祠堂的祖宗牌位前了。
就算这两人都是睁眼瞎,空有匡世济民之才却只愿教书育人做那山中隐相的庞德公,会看不穿雒阳乱局?难不成……
袁术越想越是后怕,望见大将军不慌不忙的神态,心底更加是没底了。
三天来刘辩昼夜兼程,幸好胯下的战马是千里驹象龙,换成一般的甲等汗血宝马大宛良驹也早给跑死了,这三日来除了短暂歇息喂给象龙一些混杂了精盐的黄酷酒,连一口肉食都没来得及吃,只是不停的以均速赶路。
饶是千里驹象龙是吃过大蛟的马王中的马王,还是差点没能熬住三天不眠不休的奔腾,刚刚抵达大将军府的门口,便瘫倒在地上不停的抽搐。
此时的刘辩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娘亲舅父危在旦夕,一匹畜生的生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就算是自己死于非命了,也要保住娘亲和舅父。
刘辩略微舒缓剧烈喘息的胸膛,手掌握在了那柄蓄意多年的霸业剑上,这么多年未曾出鞘,是时候出剑了。
手掌刚搭在剑柄上,一道魁梧的身影从后面走了过来,按住了刘辩的肩头,把他拉到了身后。
刘辩望着那道隔开自己与层层叠叠叛军视线的魁梧而又略显老态的身影,眼眶不由的湿润了。
无论何时,无论年轻与否,父辈永远是下一代的依靠。
这些年大将军何进连早朝都很少去了,深居简出,王允杨彪这一代人显然是忘记了他这位大将军是怎么当上的,是谁平息了永康大乱。
披挂戗金狻猊甲的大将军何进,那柄大夏龙雀还没挥出,博带高冠的傅燮抄起一杆长矛,劈头盖脸的砸向了站在最前方的那几名校尉:“都他娘的长能耐了,竟然敢公然谋逆了,老夫今天非得抽死你们几个混账不可,省的把你们爹娘气死。”
这几名西园八校营的中坚将领,每人手上最少握着千人以上的重兵,放在平时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哪个不是经常和他们称兄道弟的,中枢权贵们碰见了仅次于九卿的重臣不见得会打招呼,匆匆路过他们身边时往往会停下脚步,微笑着点头示意。
他们这撮品秩不高的西园八校营将领,无一不是出自于身家清白的六郡良家子,当然这层身份在寒门庶族眼里那是高不可攀,但对于真正的世家权贵来说不值得一提。
架不住手握重兵的他们,是京畿真正的门户,要是哪天真的有什么乱臣贼子在雒阳发动叛乱,全得指望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照拂一二不是。
啼笑皆非,中枢权贵们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指望这些西园八校营将士保境安民,守卫京畿的安全,谁能想到现在竟然是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发动了叛乱。
若是换了别人抽打他们,就算是三公这些个吃断头饭的悍勇将领们,没有二话,直接一刀砍翻站在权利顶点的三公,现在被只是九卿的傅燮砸的是鼻青脸肿,只能是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耷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甚至连反抗都欠奉。
六郡良家子早已不复过去的辉煌,现在之所以能在暗流激涌的庙堂不倒,那是因为有傅燮这个顶梁柱独木支撑着,他们这些式微的六郡良家子有胆子的就去边军投靠董卓丁原,家里羁绊太深的只能是去地方担任混吃等死的一县屯长曲长。
至于最好的去处西园八校营,早已被朝中有太多人的世家权贵子弟所占据,后来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全部清除出去,替换成他们这些六郡良家子全都仰仗六郡良家子在庙堂唯一的保护伞傅燮。
大将军府前的这些名手握重兵的西园八校营将领,父辈就与傅燮交好,他们可以说是被傅燮看着长大的,有几人的恩爱妻子还是傅燮牵线搭桥,反抗?这位在他们心目中胜似父亲的白发老头,打死他们也只有心安理得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
王允杨彪等人又犯了一条兵家大忌。
以六郡良家子为骨干架起来的西园八校营,倒戈相向。
刘辩不免有些错愕,这么一场足以霍乱京畿的闹剧,居然就这样平淡收场了,也太儿戏了。
汝南袁氏的嫡出二子袁术一直以来看不惯庶出长子袁绍,本来还指望清君侧的叛乱拔高自己在袁家的声望和地位,暗中与谋主筹划无数,现在一切都成了徒劳,再好的计谋没有地方去施展也是没用。
不!还没完,莫名有些困兽犹斗般歇斯底里的袁术,想到了一个人,杀入皇宫的王祥,按照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狠人的谋划,大将军何进只是个添头罢了,真正的大头或者是决定这场惊变的最终根源,在于皇宫里的那两位。
隐藏在人群之中的袁术,眸子里闪烁的阴鹫光芒陡然一顿,自己都能想到,账下某事如云将士如雨的大将军怎会预料不到。
再说了太子麾下的三大智囊哪一个不是谋士中的翘楚,声望直追国士戏志才的徐庶,早在稷下学宫就被同窗好有们由衷的赞叹一句机关算尽,雒阳危局的症结所在,徐庶要是拎不清的话,白瞎了机关算尽这四个字,西壁垒一役的首功也有待商榷了。
徐庶出身贫寒,就算现在的眼光触及不到庙堂中枢,但那位稷下学宫阳谋第一人程昱,太子的三大智囊就数他最不显山不露水,接触过程昱的人都知道,他才是熹平之春最可怕的读书人。
王祥为了孝可以去卧冰求鲤,程昱为了忠嗜好吃阳春面,都是毫无底线的人啊。
程昱出身于簪缨世家,祖上世代皆是朝廷重臣在野大儒,数百年积攒的底蕴足够程昱足不出户可知庙堂荣辱兴衰了,他要是看不透这潭外行人眼里的汪洋大海祖辈早已试出深浅的宦海,可以自刎在宗族祠堂的祖宗牌位前了。
就算这两人都是睁眼瞎,空有匡世济民之才却只愿教书育人做那山中隐相的庞德公,会看不穿雒阳乱局?难不成……
袁术越想越是后怕,望见大将军不慌不忙的神态,心底更加是没底了。
刘辩得知这条几乎令他昏厥过去从战马上跌倒的线报,距离老匹夫袁隗杨赐这些顶尖世家权贵发动叛乱只有不到三天了。
三天来刘辩昼夜兼程,幸好胯下的战马是千里驹象龙,换成一般的甲等汗血宝马大宛良驹也早给跑死了,这三日来除了短暂歇息喂给象龙一些混杂了精盐的黄酷酒,连一口肉食都没来得及吃,只是不停的以均速赶路。
饶是千里驹象龙是吃过大蛟的马王中的马王,还是差点没能熬住三天不眠不休的奔腾,刚刚抵达大将军府的门口,便瘫倒在地上不停的抽搐。
此时的刘辩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娘亲舅父危在旦夕,一匹畜生的生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就算是自己死于非命了,也要保住娘亲和舅父。
刘辩略微舒缓剧烈喘息的胸膛,手掌握在了那柄蓄意多年的霸业剑上,这么多年未曾出鞘,是时候出剑了。
手掌刚搭在剑柄上,一道魁梧的身影从后面走了过来,按住了刘辩的肩头,把他拉到了身后。
刘辩望着那道隔开自己与层层叠叠叛军视线的魁梧而又略显老态的身影,眼眶不由的湿润了。
无论何时,无论年轻与否,父辈永远是下一代的依靠。
这些年大将军何进连早朝都很少去了,深居简出,王允杨彪这一代人显然是忘记了他这位大将军是怎么当上的,是谁平息了永康大乱。
披挂戗金狻猊甲的大将军何进,那柄大夏龙雀还没挥出,博带高冠的傅燮抄起一杆长矛,劈头盖脸的砸向了站在最前方的那几名校尉:“都他娘的长能耐了,竟然敢公然谋逆了,老夫今天非得抽死你们几个混账不可,省的把你们爹娘气死。”
这几名西园八校营的中坚将领,每人手上最少握着千人以上的重兵,放在平时眼高于顶的世家子弟哪个不是经常和他们称兄道弟的,中枢权贵们碰见了仅次于九卿的重臣不见得会打招呼,匆匆路过他们身边时往往会停下脚步,微笑着点头示意。
他们这撮品秩不高的西园八校营将领,无一不是出自于身家清白的六郡良家子,当然这层身份在寒门庶族眼里那是高不可攀,但对于真正的世家权贵来说不值得一提。
架不住手握重兵的他们,是京畿真正的门户,要是哪天真的有什么乱臣贼子在雒阳发动叛乱,全得指望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照拂一二不是。
啼笑皆非,中枢权贵们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指望这些西园八校营将士保境安民,守卫京畿的安全,谁能想到现在竟然是西园八校营的将士们发动了叛乱。
若是换了别人抽打他们,就算是三公这些个吃断头饭的悍勇将领们,没有二话,直接一刀砍翻站在权利顶点的三公,现在被只是九卿的傅燮砸的是鼻青脸肿,只能是像个受气的小媳妇一样耷怂着脑袋,大气都不敢喘,甚至连反抗都欠奉。
六郡良家子早已不复过去的辉煌,现在之所以能在暗流激涌的庙堂不倒,那是因为有傅燮这个顶梁柱独木支撑着,他们这些式微的六郡良家子有胆子的就去边军投靠董卓丁原,家里羁绊太深的只能是去地方担任混吃等死的一县屯长曲长。
至于最好的去处西园八校营,早已被朝中有太多人的世家权贵子弟所占据,后来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全部清除出去,替换成他们这些六郡良家子全都仰仗六郡良家子在庙堂唯一的保护伞傅燮。
大将军府前的这些名手握重兵的西园八校营将领,父辈就与傅燮交好,他们可以说是被傅燮看着长大的,有几人的恩爱妻子还是傅燮牵线搭桥,反抗?这位在他们心目中胜似父亲的白发老头,打死他们也只有心安理得没有一点反抗的意思。
王允杨彪等人又犯了一条兵家大忌。
以六郡良家子为骨干架起来的西园八校营,倒戈相向。
刘辩不免有些错愕,这么一场足以霍乱京畿的闹剧,居然就这样平淡收场了,也太儿戏了。
汝南袁氏的嫡出二子袁术一直以来看不惯庶出长子袁绍,本来还指望清君侧的叛乱拔高自己在袁家的声望和地位,暗中与谋主筹划无数,现在一切都成了徒劳,再好的计谋没有地方去施展也是没用。
不!还没完,莫名有些困兽犹斗般歇斯底里的袁术,想到了一个人,杀入皇宫的王祥,按照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狠人的谋划,大将军何进只是个添头罢了,真正的大头或者是决定这场惊变的最终根源,在于皇宫里的那两位。
隐藏在人群之中的袁术,眸子里闪烁的阴鹫光芒陡然一顿,自己都能想到,账下某事如云将士如雨的大将军怎会预料不到。
再说了太子麾下的三大智囊哪一个不是谋士中的翘楚,声望直追国士戏志才的徐庶,早在稷下学宫就被同窗好有们由衷的赞叹一句机关算尽,雒阳危局的症结所在,徐庶要是拎不清的话,白瞎了机关算尽这四个字,西壁垒一役的首功也有待商榷了。
徐庶出身贫寒,就算现在的眼光触及不到庙堂中枢,但那位稷下学宫阳谋第一人程昱,太子的三大智囊就数他最不显山不露水,接触过程昱的人都知道,他才是熹平之春最可怕的读书人。
王祥为了孝可以去卧冰求鲤,程昱为了忠嗜好吃阳春面,都是毫无底线的人啊。
程昱出身于簪缨世家,祖上世代皆是朝廷重臣在野大儒,数百年积攒的底蕴足够程昱足不出户可知庙堂荣辱兴衰了,他要是看不透这潭外行人眼里的汪洋大海祖辈早已试出深浅的宦海,可以自刎在宗族祠堂的祖宗牌位前了。
就算这两人都是睁眼瞎,空有匡世济民之才却只愿教书育人做那山中隐相的庞德公,会看不穿雒阳乱局?难不成……
袁术越想越是后怕,望见大将军不慌不忙的神态,心底更加是没底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