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17 00417 我以我血荐...
- 418 00418 沙场失,庙堂得
- 419 00419 结发授长生
- 420 00418 雒阳危局
- 421 00419 郭嘉再为世间添一风流
- 422 00420
- 423 00421 曹之一字
- 424 00422 落子参差
- 425 00423 不负圣贤书
- 426 00424 何须来生
- 427 00425 灯火辉煌处
- 428 00426 普天大醮
- 429 00467 何为鬼?何为神?
- 430 00468 和氏璧,气数,人
- 431 00429 哪有父亲不疼儿
- 432 00430 当时只道是寻常
- 433 00431 一颗人头一宰相
- 434 00432 有仙则名
- 435 00433 铜鲤绣袋
- 436 00434 君臣对奏
- 437 00435 佛门金刚,世间天象
- 438 00436 年号之争
- 439 00437 修为尽废
- 440 00438 武庙
- 441 00439 家有陋室
- 442 00440 江湖儿女有雅号
- 443 00441 伸手揽起水中月
- 444 00442 只愿杀一人
- 445 00443 建安大朝会
- 446 00444 建安大朝会2
- 447 00445 建安大朝会3
- 448 00446 建安大朝会4
- 449 00447 草原鹰儿和狼儿
- 450 00448 鸠虎之勇
- 451 00449 帝国双壁
- 452 00450 当豪饮一碗
- 453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 454 00452 当以国士报之
- 455 00453 孟德矫昭
- 456 00454 失之交臂
- 457 00455 大椿圭旨
- 458 00456 天下谁为师
- 459 00457 做官似坐关
- 460 00458 城关之上有关城
- 461 00459 城头处的大雪纷飞
- 462 00460 第一封诏书
- 463 00461 关东十八骑1
- 464 00462 关东十八骑2
- 465 00463 大秦,大汉
- 466 00464 西凉来的铁骑
- 467 00465 两军一线撑伞人
- 468 00466 世间有位撑伞人
- 469 00467 千年春秋谁是非
- 470 00468 山根水运夜明珠
- 471 00469 流言蜚语最伤人
- 472 00470 祭天大典
- 473 00471 三十年
- 474 00472 竹马稚童已少年
- 475 00473 天人需几箭
- 476 00474 天上五方旗
- 477 00475 吃俺一棒
- 478 00476 早有人间立上头
- 479 00477 人间意气长
- 480 00478 诸侯不值钱
- 481 00479 儒生与国门
- 482 00480 儒将意气,两辽雪
- 483 00481 武将死,桃符成
- 484 00482 骑驴看山河
- 485 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 486 00484 一人独醒
- 487 00485 大哥二哥
- 488 00486 真杀天人
- 489 00487 棺材船,又一白
- 490 00488
- 491 00489 压胜天人
- 492 00490 坟头青青草
- 493 00491 百样人
- 494 00492 雷部二十四
- 495 00493 收官天人
- 496 00494 垄间田地青葱葱
- 497 00495 千里之外
- 498 00496 拂去身上衣
- 499 00497 大汉有春
- 500 00498 脸上有春
- 501 00499 北方马蹄声如海
- 502 00500 二十四
- 503 00501 二十四2
- 504 00502 千古韵事1
- 505 00503 千古韵事2
- 506 00504 千古韵事3
- 507 00505 收官十八
- 508 00506 借兵
- 509 00507 貂蝉
- 510 00508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425 灯火辉煌处
00425 灯火辉煌处
正如戏志才在宫墙上与郭嘉所说,世道一乱,各路牛鬼蛇神难能再耐得住性子,纷纷开始浮出水面,为这座本就负债累累的首善之地不断的添砖加瓦。
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宫变,愈发的风雨飘摇。
大汉皇宫周廻二十五里,宫墙漆以红色,象征着大汉王朝的火德国祚,正脊和岔脊上或蹲或站着各类龙子脊兽,斗拱檐桁额枋上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
龙凤狮虎鸟兽虫鱼、藤蔓葵荷花草叶纹、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彰显‘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王朝气度。
戏志才踱步前行煌煌巍哉的红墙皇宫之间。
面沉如水。
当今天下的细作机构,除了先秦遗留下来的黑冰台,无论是自己重启的太常寺,还是荀攸草创的摸金校尉、周瑜创立的莫敖司、李严的蜀科,其实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大汉王朝真正可以做到谈之色变地步的细作机构,非组织最为严密、势力最为庞大、渗透最为鞭辟入里的期门莫属了,期门可是由汉武帝点头,大汉第一酷吏张汤创建。
文武百官、江湖门派、儒林文坛.......没有不闻风丧胆的,单从这些年来大汉王朝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摸金校尉、莫敖司、蜀科这几个正处在发展期的细作机构不谈,太常寺和黑冰台居然也没能发现关于期门的哪怕一点消息,想想就不寒而栗。
隐藏之深,恐怖如斯。
雒阳这场因势利导的危局,第一个要逼出来的牛鬼蛇神不是权利彪炳的袁隗杨赐等人,而是这个连几位三公都不一定知晓的期门,主公登临皇位,卧榻之侧始终有一堆心思不明的狼狈,自己作为谋主岂能心安。
戏志才蓦地顿住脚步,眼睛微眯。
大汉臣子朝见天子,穿过皇城大门,便是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巍峨宫殿之间前行,不由自主的会扑面而来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天威。
官场上常说的步履维艰正是说在御道上行走的艰难,首次入驻中枢的新官,无一例外的汗流浃背犹如步入泥塘,抬脚困难。
戏志才第一次跟着先生进入皇宫也没例外,经过这么多年进进出出不知道多少次,那股苍天在上的天威确实还在,不过戏志才早已经习惯,并且和其他的红紫权贵一样衍生出一股子自家势力庞大的自豪感,若是哪天这种天威消失了,反倒是惶恐不安了。
戏志才驻足不前,现在不会是因为压塌无数权臣脊梁的天威,而是眼前出现了颇有点叶公好龙意味的事物。
冬青服,卅湅刀。
数不清的墨青色身影翻过红墙,无声无息的直扑皇宫深处,那里是整座皇宫整个天下的中枢所在,皇帝寝宫。
期门卫无声无息的碾杀过去,就像是一滩漫延过去死水,卫尉招揽的江湖高手、宿卫皇宫的将士、武艺傍身的太监宫女.......割草似的一茬又一茬栽倒在地,卅湅刀刀锋所指,留下一地的尸体。
偶尔碰到几个难啃的骨头,江湖小宗师、沙场百人敌、十常侍着重培养的太监高手等等,架不住期门卫人数众多又擅长以众敌寡的合击,很快成为尸堆的一员。
不知不觉,整座皇宫笼罩了一层淡红色薄雾,看不见,却能清晰感觉到一股置身于尸山骨海的压抑。
戏志才苍白的手掌不由分说摸向了绣竹腰带,那里悬挂了世间的山河锦绣。
手持双戟的太史慈,悬停八剑的剑甲,拄刀抚髯的关羽……
还有一位瘦弱老头,一手挠胯,一手拍剑。
不知何时,站在戏志才身边的一位珠光宝气的道人,突然眯起了双眼。
道家提倡清心寡欲体悟天心,这位道人却身穿一件金丝银线织就的金色道袍,腰缠貔貅玉带,也是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配饰,却比戏志才腰带上的破烂木牌琳琅满目的多。
象牙团鹤、金铸锦鲤、玳瑁松鹿........多达二十几个,当真是应衬了那句腰缠万贯。
唯一看起来稍微朴素一些的莲花玉冠木簪子,还是最上等的紫檀,瞧那浑然天成的手法,不出意外应该是出自某位擅长制艺的儒林大家之手。
金缕玉冠道人诡异的凭空出现,戏志才连眉角都没轻微皱起,反而是如释重负,困扰许久的疑团终于是理清了一些头绪:“咳咳.......左慈,没想到期门竟然掌握在你这位最不问世事的大典星手里,难怪协律郎搜刮遍了整座京畿也没找到期门的一丁点蛛丝马迹。”
“也是....咳咳....早该想到的,这座庙堂里也就你最不希望大汉覆灭,咳咳.......别得意,知道你不是忠于汉室。”
戏志才突然转过脸来,目光如刀:“咳咳……知道吗,我最想杀的人就是你。”
“依附在大汉国祚上的缚蛾,整天妄想着把国祚气数纳为己用,效仿大秦帝国的那位国师,借以飞升天门,咳咳……”
金缕玉冠道人讥讽的笑了一声,挥动手里的塵尾,宽敞的御道上接二连三响起物体落地的声音。
暗中拱卫戏志才左右的十几名奉礼郎全部死绝,其中甚至还有太常寺十二律阳律夷则的尸首,夷则可是先秦四大刺客要离的后人,号称左手剑神。
夷则平时右手握剑杀人,当他左手抽出匕首短剑,那绝伦的风采足以媲美白衣剑神一半的写意风流,也是太常寺内从担任丁等奉礼郎一直提拔为十二律以来,唯一一位从未失手过的顶尖刺客,没想到今日无声无息的死在了期门卫手中。
期门卫也不好受,为了震慑戏志才无声无息的抹杀夷则,期门顶尖刺客之一青同样是死于非命,这位名声不显的顶尖刺客可是荆轲一脉的门人,另外还有两名期门顶尖刺客徐、幽,身受重伤。
故意孤身犯险的戏志才饶是早对期门的实力有所预估,还是免不了心中一紧,虽说夷则的死是自己刻意为之,一方面借以试探期门的深浅,另一方面平衡太常寺老人与新人绣衣指使之间的实力,但夷则死的这么干净利落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期。
金缕玉冠道人扫了一眼也只扫了一眼剑尊木牌,比少女还要柔嫩的手指划过琳琅满目,响起一阵清脆的‘叮叮呤呤’声响,笑道:“贫道这是在帮你,戏国士不领情也就算了,恩将仇报算是怎么一档子事,难不成海内大儒庞德公这些年就教出一个满口仁义道德?”
大鱼既然已经上钩了,本就不健谈的戏志才哪里肯在与左慈说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立即放飞了蹲在手臂上的那只鹰隼。
金缕玉冠道人也不阻拦,就这么瞅着那只鹰隼冲上皇宫天空发出刺耳的尖啸,臂展比一般武夫长出不少只比刘备短一寸的期门十四少卿凉,摸出身后的一根断矛,还没投掷出去就被金缕玉冠道人拦了下来。
大军如期而至。
这几年放弃追随太子南征北战而是选择宿卫皇后娘娘的黄琬,一身戎装,按剑走到戏志才身前,抱拳道:“末将黄琬,见过戏先生。”
戏志才环顾手持钩镶环首刀,身披红漆札甲,军阵鳞次栉比的西园下军营将士,冷不丁的回头望向了观星台,又很快回头,轻咳道:“咳咳.......这里就交给黄校尉了,切记不可放过一名期门卫,至于左慈是生是死由他去了,以他触摸到陆地神仙边缘的通玄本领,留下他太难。”
“咳咳........不过黄校尉放心,到了左慈这个层次,尤其是他这种想要羽化登仙想疯了的道人,力求作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手杀人的,与剑尊王越武帝童渊这等三教以外的山巅武夫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黄琬长舒了一口气,自己放弃简在帝心的天大机会,一方面是因为没人宿卫皇后和大将军,奇货可居,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自己就会那么两手花里胡哨的剑术,还是年轻时为了哄骗世家美人从家里一名小宗师供奉那里学来的,难能在动辄马革裹尸的沙场活下来。
立功当然重要,活着更加重要,否则很有可能落了个有命挣钱没命花钱的凄凉光景。
数百名期门卫迅速收起了卅湅刀,解下了背后的铜机连弩。
下一息,密集的机簧声音响起。
无数弩矢泼洒向了绵延而去的西园下军营大阵。
整齐划一的西园下军营大阵瞬间露出一块缺口,五六百训练有素的下军营将士惨死在弩矢大雨里。
凉果断抽出腰间的卅湅刀,压低身躯,与上百名同样压低身子的期门卫,贴着红色宫墙切进了西园下军营队列之间预留的缝隙,而不是像沙场劲旅那般冲入缺口。
缺口四周突然刺出的长矛丛林,自然成了无用功,在黄琬阴沉的神色里屡试不爽的长矛突刺,连一名期门卫的墨青色衣角都没触摸到。
擅长刺杀并且多数是用来对付沙场猛将江湖名宿的期门卫,更加注重兵技巧家一脉名将陈武所厌恶的花法,军阵厮杀的能力连郡县戍卒都不如,但是论起小规模接触战,敢说丝毫不逊色于蒙恬操练出来的铁鹰锐士。
层层递进的威严御道两侧从大周皇朝周公创立礼法以来,不容许种植树木,绿荫宜人,百鸟脆鸣,严重破坏御道刻意营造出来的天家威严,同时也谨防刺客刺杀皇帝和中枢大臣。
红墙瓦上蓦地出现了大量荫凉,少说也有上千人的第二批期门卫,半蹲在宫墙檐角,双手持弩,快速扣动悬刀。
矢如大雨泼洒。
便于携带的铜机连弩相比较沉重的大黄弩,穿透性大大降低,射程达不到惊世骇俗的四百步,五十步以内也洞穿不了重甲。
但是胜在灵便轻巧一次可装载五支弩矢,期门卫又不是野战戍卒要的就是一个灵活,在折损数百乃至上千弩矢的喂养下,期门卫点射的准头比起镇北将军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还要强出一线。
戍守京畿的西园下军营士卒以每息三四十人的速度,捂着脖子闷哼一声,再无任何气息。
蝉翼削肉,切入军阵的数百期门卫只被误伤了三人。
重新迈开脚步在御道上前行的戏志才,按理说应该愤怒再不济也得痛惜才到,轻薄的嘴唇却弯起了一条弧度,似是在笑。
荀攸周瑜李严,我与你们有交易不假,缺斤短两了可不要怪我。
————————————————
“燕台弟弟,这里有武卒营护卫暂时高枕无忧,还请兄长去看看辩儿如何了。”
大长秋听到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愣了愣,瑛姐姐不知道多少年未曾这样称呼自己了,久到就连自己快要忘掉燕台二字,只记得大长秋。
如今的情形与当年的永康大乱何其相似,大长秋担忧万俟蚩尤独孤休屠这些草原大宗师再次杀入后宫,顾不得对那位曾经的大汉军方第一高手的打心眼里憎恶,准备邀请情敌卢植共同护卫后宫,正愁没有何时的机会出去,飘然而去。
皇宫大内,灯火辉煌处。
有一凤衣霞冠女子低头绣花。
她没有听见任何脚步声,也没听到扣门声,但她知道已经有人到了门外。
戏志才历经多年的积蓄,已是国士,还是一位天下为棋盘王侯将相为黑白子的顶尖国士,胸有万千沟壑,腹存经天纬地。
不谈以后,只说现在,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才,稷下学宫第一名士荀彧面对戏志才这么多年叹为观止的功绩,依旧是自叹不如。
可当戏志才望见如普通人家绣花的女子,心底惶恐,甚至是产生了克死父母以后不曾有过的恐惧。
一步难以迈开,一句话难以说出。
只因,这一步太过沉重,这句话太过大逆。
这时,怎么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布裙木钗年轻女子,偏偏出现在了戏志才身边,这一幕戏志才幻想了许久,以至于真实发生了,还以为是幻觉。
恍然若梦。
感觉苍白手心的真实暖意,戏志才绝情而又毅然决然的甩开了布裙木钗女子的柔夷。
迈开步伐,神色坚定。
“臣,恳请皇后娘娘。”
“赴死。”
这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宫变,愈发的风雨飘摇。
大汉皇宫周廻二十五里,宫墙漆以红色,象征着大汉王朝的火德国祚,正脊和岔脊上或蹲或站着各类龙子脊兽,斗拱檐桁额枋上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
龙凤狮虎鸟兽虫鱼、藤蔓葵荷花草叶纹、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彰显‘非壮丽无以重威’的王朝气度。
戏志才踱步前行煌煌巍哉的红墙皇宫之间。
面沉如水。
当今天下的细作机构,除了先秦遗留下来的黑冰台,无论是自己重启的太常寺,还是荀攸草创的摸金校尉、周瑜创立的莫敖司、李严的蜀科,其实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大汉王朝真正可以做到谈之色变地步的细作机构,非组织最为严密、势力最为庞大、渗透最为鞭辟入里的期门莫属了,期门可是由汉武帝点头,大汉第一酷吏张汤创建。
文武百官、江湖门派、儒林文坛.......没有不闻风丧胆的,单从这些年来大汉王朝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摸金校尉、莫敖司、蜀科这几个正处在发展期的细作机构不谈,太常寺和黑冰台居然也没能发现关于期门的哪怕一点消息,想想就不寒而栗。
隐藏之深,恐怖如斯。
雒阳这场因势利导的危局,第一个要逼出来的牛鬼蛇神不是权利彪炳的袁隗杨赐等人,而是这个连几位三公都不一定知晓的期门,主公登临皇位,卧榻之侧始终有一堆心思不明的狼狈,自己作为谋主岂能心安。
戏志才蓦地顿住脚步,眼睛微眯。
大汉臣子朝见天子,穿过皇城大门,便是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巍峨宫殿之间前行,不由自主的会扑面而来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天威。
官场上常说的步履维艰正是说在御道上行走的艰难,首次入驻中枢的新官,无一例外的汗流浃背犹如步入泥塘,抬脚困难。
戏志才第一次跟着先生进入皇宫也没例外,经过这么多年进进出出不知道多少次,那股苍天在上的天威确实还在,不过戏志才早已经习惯,并且和其他的红紫权贵一样衍生出一股子自家势力庞大的自豪感,若是哪天这种天威消失了,反倒是惶恐不安了。
戏志才驻足不前,现在不会是因为压塌无数权臣脊梁的天威,而是眼前出现了颇有点叶公好龙意味的事物。
冬青服,卅湅刀。
数不清的墨青色身影翻过红墙,无声无息的直扑皇宫深处,那里是整座皇宫整个天下的中枢所在,皇帝寝宫。
期门卫无声无息的碾杀过去,就像是一滩漫延过去死水,卫尉招揽的江湖高手、宿卫皇宫的将士、武艺傍身的太监宫女.......割草似的一茬又一茬栽倒在地,卅湅刀刀锋所指,留下一地的尸体。
偶尔碰到几个难啃的骨头,江湖小宗师、沙场百人敌、十常侍着重培养的太监高手等等,架不住期门卫人数众多又擅长以众敌寡的合击,很快成为尸堆的一员。
不知不觉,整座皇宫笼罩了一层淡红色薄雾,看不见,却能清晰感觉到一股置身于尸山骨海的压抑。
戏志才苍白的手掌不由分说摸向了绣竹腰带,那里悬挂了世间的山河锦绣。
手持双戟的太史慈,悬停八剑的剑甲,拄刀抚髯的关羽……
还有一位瘦弱老头,一手挠胯,一手拍剑。
不知何时,站在戏志才身边的一位珠光宝气的道人,突然眯起了双眼。
道家提倡清心寡欲体悟天心,这位道人却身穿一件金丝银线织就的金色道袍,腰缠貔貅玉带,也是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配饰,却比戏志才腰带上的破烂木牌琳琅满目的多。
象牙团鹤、金铸锦鲤、玳瑁松鹿........多达二十几个,当真是应衬了那句腰缠万贯。
唯一看起来稍微朴素一些的莲花玉冠木簪子,还是最上等的紫檀,瞧那浑然天成的手法,不出意外应该是出自某位擅长制艺的儒林大家之手。
金缕玉冠道人诡异的凭空出现,戏志才连眉角都没轻微皱起,反而是如释重负,困扰许久的疑团终于是理清了一些头绪:“咳咳.......左慈,没想到期门竟然掌握在你这位最不问世事的大典星手里,难怪协律郎搜刮遍了整座京畿也没找到期门的一丁点蛛丝马迹。”
“也是....咳咳....早该想到的,这座庙堂里也就你最不希望大汉覆灭,咳咳.......别得意,知道你不是忠于汉室。”
戏志才突然转过脸来,目光如刀:“咳咳……知道吗,我最想杀的人就是你。”
“依附在大汉国祚上的缚蛾,整天妄想着把国祚气数纳为己用,效仿大秦帝国的那位国师,借以飞升天门,咳咳……”
金缕玉冠道人讥讽的笑了一声,挥动手里的塵尾,宽敞的御道上接二连三响起物体落地的声音。
暗中拱卫戏志才左右的十几名奉礼郎全部死绝,其中甚至还有太常寺十二律阳律夷则的尸首,夷则可是先秦四大刺客要离的后人,号称左手剑神。
夷则平时右手握剑杀人,当他左手抽出匕首短剑,那绝伦的风采足以媲美白衣剑神一半的写意风流,也是太常寺内从担任丁等奉礼郎一直提拔为十二律以来,唯一一位从未失手过的顶尖刺客,没想到今日无声无息的死在了期门卫手中。
期门卫也不好受,为了震慑戏志才无声无息的抹杀夷则,期门顶尖刺客之一青同样是死于非命,这位名声不显的顶尖刺客可是荆轲一脉的门人,另外还有两名期门顶尖刺客徐、幽,身受重伤。
故意孤身犯险的戏志才饶是早对期门的实力有所预估,还是免不了心中一紧,虽说夷则的死是自己刻意为之,一方面借以试探期门的深浅,另一方面平衡太常寺老人与新人绣衣指使之间的实力,但夷则死的这么干净利落还是远远超出了预期。
金缕玉冠道人扫了一眼也只扫了一眼剑尊木牌,比少女还要柔嫩的手指划过琳琅满目,响起一阵清脆的‘叮叮呤呤’声响,笑道:“贫道这是在帮你,戏国士不领情也就算了,恩将仇报算是怎么一档子事,难不成海内大儒庞德公这些年就教出一个满口仁义道德?”
大鱼既然已经上钩了,本就不健谈的戏志才哪里肯在与左慈说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立即放飞了蹲在手臂上的那只鹰隼。
金缕玉冠道人也不阻拦,就这么瞅着那只鹰隼冲上皇宫天空发出刺耳的尖啸,臂展比一般武夫长出不少只比刘备短一寸的期门十四少卿凉,摸出身后的一根断矛,还没投掷出去就被金缕玉冠道人拦了下来。
大军如期而至。
这几年放弃追随太子南征北战而是选择宿卫皇后娘娘的黄琬,一身戎装,按剑走到戏志才身前,抱拳道:“末将黄琬,见过戏先生。”
戏志才环顾手持钩镶环首刀,身披红漆札甲,军阵鳞次栉比的西园下军营将士,冷不丁的回头望向了观星台,又很快回头,轻咳道:“咳咳.......这里就交给黄校尉了,切记不可放过一名期门卫,至于左慈是生是死由他去了,以他触摸到陆地神仙边缘的通玄本领,留下他太难。”
“咳咳........不过黄校尉放心,到了左慈这个层次,尤其是他这种想要羽化登仙想疯了的道人,力求作减,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手杀人的,与剑尊王越武帝童渊这等三教以外的山巅武夫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黄琬长舒了一口气,自己放弃简在帝心的天大机会,一方面是因为没人宿卫皇后和大将军,奇货可居,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自己就会那么两手花里胡哨的剑术,还是年轻时为了哄骗世家美人从家里一名小宗师供奉那里学来的,难能在动辄马革裹尸的沙场活下来。
立功当然重要,活着更加重要,否则很有可能落了个有命挣钱没命花钱的凄凉光景。
数百名期门卫迅速收起了卅湅刀,解下了背后的铜机连弩。
下一息,密集的机簧声音响起。
无数弩矢泼洒向了绵延而去的西园下军营大阵。
整齐划一的西园下军营大阵瞬间露出一块缺口,五六百训练有素的下军营将士惨死在弩矢大雨里。
凉果断抽出腰间的卅湅刀,压低身躯,与上百名同样压低身子的期门卫,贴着红色宫墙切进了西园下军营队列之间预留的缝隙,而不是像沙场劲旅那般冲入缺口。
缺口四周突然刺出的长矛丛林,自然成了无用功,在黄琬阴沉的神色里屡试不爽的长矛突刺,连一名期门卫的墨青色衣角都没触摸到。
擅长刺杀并且多数是用来对付沙场猛将江湖名宿的期门卫,更加注重兵技巧家一脉名将陈武所厌恶的花法,军阵厮杀的能力连郡县戍卒都不如,但是论起小规模接触战,敢说丝毫不逊色于蒙恬操练出来的铁鹰锐士。
层层递进的威严御道两侧从大周皇朝周公创立礼法以来,不容许种植树木,绿荫宜人,百鸟脆鸣,严重破坏御道刻意营造出来的天家威严,同时也谨防刺客刺杀皇帝和中枢大臣。
红墙瓦上蓦地出现了大量荫凉,少说也有上千人的第二批期门卫,半蹲在宫墙檐角,双手持弩,快速扣动悬刀。
矢如大雨泼洒。
便于携带的铜机连弩相比较沉重的大黄弩,穿透性大大降低,射程达不到惊世骇俗的四百步,五十步以内也洞穿不了重甲。
但是胜在灵便轻巧一次可装载五支弩矢,期门卫又不是野战戍卒要的就是一个灵活,在折损数百乃至上千弩矢的喂养下,期门卫点射的准头比起镇北将军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还要强出一线。
戍守京畿的西园下军营士卒以每息三四十人的速度,捂着脖子闷哼一声,再无任何气息。
蝉翼削肉,切入军阵的数百期门卫只被误伤了三人。
重新迈开脚步在御道上前行的戏志才,按理说应该愤怒再不济也得痛惜才到,轻薄的嘴唇却弯起了一条弧度,似是在笑。
荀攸周瑜李严,我与你们有交易不假,缺斤短两了可不要怪我。
————————————————
“燕台弟弟,这里有武卒营护卫暂时高枕无忧,还请兄长去看看辩儿如何了。”
大长秋听到熟悉而又陌生的称呼,愣了愣,瑛姐姐不知道多少年未曾这样称呼自己了,久到就连自己快要忘掉燕台二字,只记得大长秋。
如今的情形与当年的永康大乱何其相似,大长秋担忧万俟蚩尤独孤休屠这些草原大宗师再次杀入后宫,顾不得对那位曾经的大汉军方第一高手的打心眼里憎恶,准备邀请情敌卢植共同护卫后宫,正愁没有何时的机会出去,飘然而去。
皇宫大内,灯火辉煌处。
有一凤衣霞冠女子低头绣花。
她没有听见任何脚步声,也没听到扣门声,但她知道已经有人到了门外。
戏志才历经多年的积蓄,已是国士,还是一位天下为棋盘王侯将相为黑白子的顶尖国士,胸有万千沟壑,腹存经天纬地。
不谈以后,只说现在,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才,稷下学宫第一名士荀彧面对戏志才这么多年叹为观止的功绩,依旧是自叹不如。
可当戏志才望见如普通人家绣花的女子,心底惶恐,甚至是产生了克死父母以后不曾有过的恐惧。
一步难以迈开,一句话难以说出。
只因,这一步太过沉重,这句话太过大逆。
这时,怎么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布裙木钗年轻女子,偏偏出现在了戏志才身边,这一幕戏志才幻想了许久,以至于真实发生了,还以为是幻觉。
恍然若梦。
感觉苍白手心的真实暖意,戏志才绝情而又毅然决然的甩开了布裙木钗女子的柔夷。
迈开步伐,神色坚定。
“臣,恳请皇后娘娘。”
“赴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