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37 00337 老王八和老怪物
- 338 00338 天下第一骁骑
- 339 00339 握住了那只蝉
- 340 00340 公孙在坟前
- 341 00341 那棵老桑树
- 342 00342 夫子山盛会
- 343 00343 那一袭朱袍的风姿绰约
- 344 00344 踏着七彩祥云
- 345 00345 五月桃花也灼灼
- 346 00346 一阵兵风吹战国
- 347 00347 仙子亦是女子
- 348 00348 文庙前的对弈
- 349 00349 四剑
- 350 00350 世子是士子
- 351 00351 大汉,曹平北
- 352 00352 曹家意气少年郎
- 353 00353 知行之争
- 354 00355 万里山河煮清茶
- 355 00356 秦国柱石
- 356 00357 树荫下的老卒
- 357 00358 谁言赤胆心
- 358 00359 却金亭
- 359 00360 有我无敌
- 360 00361 珍珠翡翠
- 361 00362 符将红甲之妖后
- 362 00363 大周魔头
- 363 00364 寻砂
- 364 00365 点穴
- 365 00366 又是一颗大好头颅
- 366 00367 何为骑战奇才
- 367 00368 战线铺开
- 368 00369 大金刚
- 369 00370 扎纸人
- 370 00371 马超
- 371 00372 攻城大利器
- 372 00373 白气青罡
- 373 00374 眼底有深井
- 374 00375 屡战屡败?
- 375 00376 桂华醪,酿桃,青莲酒
- 376 00377 鼻尖白气如蜿蜒
- 377 00378 红袍不红
- 378 00379 刘宏刘虞刘焉刘表,兄弟四人
- 379 00380 西凉形势
- 380 00381 秋来之声
- 381 00382 这片红叶由谁传
- 382 00383 西凉来的疯丫头
- 383 00384 哪里来的庄稼汉
- 384 00385 天人又如何?
- 385 00386 响彻云霄
- 386 00387 铁鹰锐士之锐
- 387 00388 一壶好酒
- 388 00389 偷得浮生在沙场
- 389 00390 你大爷我姓祖
- 390 00392 天要下雨
- 391 00393 持桂和纶巾
- 392 00394 一勾一划,天圆地方
- 393 00394 西北老字营一
- 394 00395 西北老字营二
- 395 00396 西北老字营三
- 396 00397 大江东去了
- 397 00398 大年之争
- 398 00399 云潮起磅礴
- 399 00400 三张一李
- 400 00401 霸皇王
- 401 00402 天下人,一杯酒
- 402 00403 胜了?还是败
- 403 00404 孟德家书
- 404 00405 轩辕丘
- 405 00406 西壁垒三战1
- 406 00407 西壁垒三战2
- 407 00408
- 408 00409 西壁垒三战4
- 409 00410 烽火狼烟有白衣
- 410 00411 裸衣战虎牢,西壁垒收官
- 411 00412 杀马
- 412 00413 大名
- 413 00414 二品可斩指玄?
- 414 00415 我辈熹平皆不如
- 415 00416 河北大戟士
- 416 00417 甲士拥京畿
- 417 00417 我以我血荐...
- 418 00418 沙场失,庙堂得
- 419 00419 结发授长生
- 420 00418 雒阳危局
- 421 00419 郭嘉再为世间添一风流
- 422 00420
- 423 00421 曹之一字
- 424 00422 落子参差
- 425 00423 不负圣贤书
- 426 00424 何须来生
- 427 00425 灯火辉煌处
- 428 00426 普天大醮
- 429 00467 何为鬼?何为神?
- 430 00468 和氏璧,气数,人
- 431 00429 哪有父亲不疼儿
- 432 00430 当时只道是寻常
- 433 00431 一颗人头一宰相
- 434 00432 有仙则名
- 435 00433 铜鲤绣袋
- 436 00434 君臣对奏
- 437 00435 佛门金刚,世间天象
- 438 00436 年号之争
- 439 00437 修为尽废
- 440 00438 武庙
- 441 00439 家有陋室
- 442 00440 江湖儿女有雅号
- 443 00441 伸手揽起水中月
- 444 00442 只愿杀一人
- 445 00443 建安大朝会
- 446 00444 建安大朝会2
- 447 00445 建安大朝会3
- 448 00446 建安大朝会4
- 449 00447 草原鹰儿和狼儿
- 450 00448 鸠虎之勇
- 451 00449 帝国双壁
- 452 00450 当豪饮一碗
- 453 00451 朝冠、朝服、朝剑
- 454 00452 当以国士报之
- 455 00453 孟德矫昭
- 456 00454 失之交臂
- 457 00455 大椿圭旨
- 458 00456 天下谁为师
- 459 00457 做官似坐关
- 460 00458 城关之上有关城
- 461 00459 城头处的大雪纷飞
- 462 00460 第一封诏书
- 463 00461 关东十八骑1
- 464 00462 关东十八骑2
- 465 00463 大秦,大汉
- 466 00464 西凉来的铁骑
- 467 00465 两军一线撑伞人
- 468 00466 世间有位撑伞人
- 469 00467 千年春秋谁是非
- 470 00468 山根水运夜明珠
- 471 00469 流言蜚语最伤人
- 472 00470 祭天大典
- 473 00471 三十年
- 474 00472 竹马稚童已少年
- 475 00473 天人需几箭
- 476 00474 天上五方旗
- 477 00475 吃俺一棒
- 478 00476 早有人间立上头
- 479 00477 人间意气长
- 480 00478 诸侯不值钱
- 481 00479 儒生与国门
- 482 00480 儒将意气,两辽雪
- 483 00481 武将死,桃符成
- 484 00482 骑驴看山河
- 485 00483 大汉文脉所在
- 486 00484 一人独醒
- 487 00485 大哥二哥
- 488 00486 真杀天人
- 489 00487 棺材船,又一白
- 490 00488
- 491 00489 压胜天人
- 492 00490 坟头青青草
- 493 00491 百样人
- 494 00492 雷部二十四
- 495 00493 收官天人
- 496 00494 垄间田地青葱葱
- 497 00495 千里之外
- 498 00496 拂去身上衣
- 499 00497 大汉有春
- 500 00498 脸上有春
- 501 00499 北方马蹄声如海
- 502 00500 二十四
- 503 00501 二十四2
- 504 00502 千古韵事1
- 505 00503 千古韵事2
- 506 00504 千古韵事3
- 507 00505 收官十八
- 508 00506 借兵
- 509 00507 貂蝉
- 510 00508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00347 仙子亦是女子
00347 仙子亦是女子
胭脂评上的女子再是仙气的不像话,归根究底还是一名女子,受到世间所有达官显贵名士大侠追捧的胭脂评仙子邹氏,也有自己渴望自荐枕边的男子,太子刘辩毋庸置疑首推第一。
见到这位太子殿下以前,邹氏俗套的是想获得那尊母仪天下的位置,还有就是受到近几年来太子雄才大略风评的影响,本以为历来是世家子风采标杆的袁绍气度已是蟾宫折桂,世间再没有一人媲美这位天下第一世家公子的写意风流。
谁曾想在那位太子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值得一提,邹氏嫉妒那个贱婢的同时,不禁暗恨自己早早的把身子给了在军方举足轻重的西凉五大帅将,谁让她出身不好长的又太好,不依附强者早晚沦为秦楼楚馆的玩物。
不过嘛这样也好,太子殿下什么样的处子没见识过,但是自己这样已经熟透的熟妇可就不一定品尝过,以自己倾国倾城的姿容再加上韵味十足的熟妇滋味,说不定真能拿下这位朝思暮想的太子,大不了来一次从未尝试过的美人舌卷枪,定能让太子欲仙欲死。
罩帽内那朵娇艳欲滴的红唇下意识咽了咽口水,正要冰清玉洁的邀请刘辩去燕闾坞的庭院进行一番深入浅出的交流,一波意想不到的雄壮甲士宛若神兵天降,立刻迟疑了,太子和小命相比还是后者更加重要。
不止是整个天下人人眼中冰清玉洁的邹仙子迟疑了,那些得知刘辩真实身份摩拳擦掌准备建功立业的大门大派宗师,骤然默不作声了,从山脚下血淋淋铺展到山顶的尸体可不是边塞沙漠的海市蜃楼,荣华富贵再是重要也比不上门派传承。
这副光景李大目见识的多到难以想象,面对死亡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放进大釜里烹煮,况且是无关痛痒的忠义二字,江湖人尚义多是虚情假义。
环顾四周,当年自己还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时候一只手捏死自己的四品高手起码有将近百人,看来地府的清洗还是不够彻底,倘若不是有要务在身,倒是要让他们尝尝龙虎神室经的威力:“不想死的可以离开了,不走也可以,那就下去和山下的那些人一起去阴曹地府投胎。”
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江湖人士尤为看重脸面,听到这句呵斥奴才的呼来喝去,大批青壮年名门子弟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了,他们这些江湖上的煊赫权贵哪次游历江湖时不是受到地方上的门派盛情款待。
只需要张张嘴不花一文五铢钱的大肆吹捧更是竹筒倒豆子一般,连绵不断,养成了一股子类似于世家望族的倨傲,前年为了安抚地方又是登门拜访又是奉上重礼的黄巾贼,脑子里不知道缺了哪根弦,居然敢这么跟贵客说话,难道不怕自己身后的门派响应朝廷?
“嘭!”
夫子崖上的江湖人迟疑不定之际,李大目势若老牛角力的前踏一步,那杆小臂粗细的大枪瞬间洞穿了一名四品好手的脖子:“只有半柱香的时间,半柱香以后还没有离开的当做山贼处理。”
“师伯!”
“师弟!”
四品好手赵仲出身于河北排的上前三的宗门,刀术精纯,没想到在李大目手上连招架之力都没有,燕赵之地的同门不要命的拿起了各自的兵刃,还没等他们攻过去,掌门凝视佩刀持弩甲士手中的大黄弩,颓然喝退了所有人:“扔掉兵器,随老夫下山。”
在河北横行无忌惯了的门派弟子哪里肯,其中一位与赵仲相交了二十几年为后辈订了娃娃亲的三品小宗师,冷笑一声使出了自己纵横河北江湖的独门绝技。
还没起手,那抹冷笑便永远的挂在了脸上,一根大黄弩弩矢瞬间贯穿了他的嘴巴,脑袋牢牢钉在了坚硬的山石地面。
夫子崖上的青壮派没经历过那场马踏江湖的清洗,多数觉的自己就这么退了下去实在是没有颜面,传出去以后自己在江湖上还怎么混,心有不甘。
仰慕许多的一位三品小宗师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佩刀持弩甲士射死,面前可是有着数千甲士,自己这等小鱼小虾哪能扭得过这多粗壮的大腿,不再迟疑,随着一些贪生怕死江湖人士扔掉兵刃,在场的所有名门正派缴械投降了。
世家望族子弟文坛名士,冷眼旁观,这座天下不论最终属于谁,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别说一个小小的黄巾起义,就是当初王莽篡汉,登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照样是大肆封官安抚他们这些世家望族。
唯有两个不起眼的小门小派不为所动。
为了门派兴衰卑躬屈膝了一辈子的田才,见到邹仙子惨遭折辱叫嚣的最是欢快,现在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反倒是挺直了脊梁,握着一口破旧长剑走了出去,在人群中还没挤出半个身子,便被斗了几十年也相交了几十年的任才拦住了:“田兄,不可!”
田才掰开了任才的手掌,轻轻摩挲破旧长剑的剑柄,笑道:“这个人要是不晓得忠义,和畜生有什么两样,田某虽然不是什么读了好多年书的儒生,不是听着忠义俩字长大的六郡良家子,但是也知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以忠字.......”
“咻!”
还没说完,一根大黄弩弩矢插在了田才的脑门上,妖言惑众的小门派掌门被显然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李大目,一弩射杀了。
沉默不语的刘辩把素衣女子交给几名绣衣指使过后,脸色有些难看,以他对于气机的感应竟然觉察不到秦广王和甘铏的气息了。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两位神仙人物被人不留任何一点声息的宰了,显然不可能,估计就算是大父还活着的时候也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只有另外一种情况了,两人因为某些事离开了,或者说刻意藏匿的踪迹释放给自己一个讯号,两不相帮。
刘辩没有过多的期期艾艾,伤春悲秋,正如他这一路艰辛走来,但凭掌中大刀罢了。
大父曾说过,天上天下,无奇不有,我唯有一剑。
大刀亦然!
见到这位太子殿下以前,邹氏俗套的是想获得那尊母仪天下的位置,还有就是受到近几年来太子雄才大略风评的影响,本以为历来是世家子风采标杆的袁绍气度已是蟾宫折桂,世间再没有一人媲美这位天下第一世家公子的写意风流。
谁曾想在那位太子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值得一提,邹氏嫉妒那个贱婢的同时,不禁暗恨自己早早的把身子给了在军方举足轻重的西凉五大帅将,谁让她出身不好长的又太好,不依附强者早晚沦为秦楼楚馆的玩物。
不过嘛这样也好,太子殿下什么样的处子没见识过,但是自己这样已经熟透的熟妇可就不一定品尝过,以自己倾国倾城的姿容再加上韵味十足的熟妇滋味,说不定真能拿下这位朝思暮想的太子,大不了来一次从未尝试过的美人舌卷枪,定能让太子欲仙欲死。
罩帽内那朵娇艳欲滴的红唇下意识咽了咽口水,正要冰清玉洁的邀请刘辩去燕闾坞的庭院进行一番深入浅出的交流,一波意想不到的雄壮甲士宛若神兵天降,立刻迟疑了,太子和小命相比还是后者更加重要。
不止是整个天下人人眼中冰清玉洁的邹仙子迟疑了,那些得知刘辩真实身份摩拳擦掌准备建功立业的大门大派宗师,骤然默不作声了,从山脚下血淋淋铺展到山顶的尸体可不是边塞沙漠的海市蜃楼,荣华富贵再是重要也比不上门派传承。
这副光景李大目见识的多到难以想象,面对死亡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能放进大釜里烹煮,况且是无关痛痒的忠义二字,江湖人尚义多是虚情假义。
环顾四周,当年自己还在底层摸爬滚打的时候一只手捏死自己的四品高手起码有将近百人,看来地府的清洗还是不够彻底,倘若不是有要务在身,倒是要让他们尝尝龙虎神室经的威力:“不想死的可以离开了,不走也可以,那就下去和山下的那些人一起去阴曹地府投胎。”
别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江湖人士尤为看重脸面,听到这句呵斥奴才的呼来喝去,大批青壮年名门子弟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了,他们这些江湖上的煊赫权贵哪次游历江湖时不是受到地方上的门派盛情款待。
只需要张张嘴不花一文五铢钱的大肆吹捧更是竹筒倒豆子一般,连绵不断,养成了一股子类似于世家望族的倨傲,前年为了安抚地方又是登门拜访又是奉上重礼的黄巾贼,脑子里不知道缺了哪根弦,居然敢这么跟贵客说话,难道不怕自己身后的门派响应朝廷?
“嘭!”
夫子崖上的江湖人迟疑不定之际,李大目势若老牛角力的前踏一步,那杆小臂粗细的大枪瞬间洞穿了一名四品好手的脖子:“只有半柱香的时间,半柱香以后还没有离开的当做山贼处理。”
“师伯!”
“师弟!”
四品好手赵仲出身于河北排的上前三的宗门,刀术精纯,没想到在李大目手上连招架之力都没有,燕赵之地的同门不要命的拿起了各自的兵刃,还没等他们攻过去,掌门凝视佩刀持弩甲士手中的大黄弩,颓然喝退了所有人:“扔掉兵器,随老夫下山。”
在河北横行无忌惯了的门派弟子哪里肯,其中一位与赵仲相交了二十几年为后辈订了娃娃亲的三品小宗师,冷笑一声使出了自己纵横河北江湖的独门绝技。
还没起手,那抹冷笑便永远的挂在了脸上,一根大黄弩弩矢瞬间贯穿了他的嘴巴,脑袋牢牢钉在了坚硬的山石地面。
夫子崖上的青壮派没经历过那场马踏江湖的清洗,多数觉的自己就这么退了下去实在是没有颜面,传出去以后自己在江湖上还怎么混,心有不甘。
仰慕许多的一位三品小宗师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被佩刀持弩甲士射死,面前可是有着数千甲士,自己这等小鱼小虾哪能扭得过这多粗壮的大腿,不再迟疑,随着一些贪生怕死江湖人士扔掉兵刃,在场的所有名门正派缴械投降了。
世家望族子弟文坛名士,冷眼旁观,这座天下不论最终属于谁,都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别说一个小小的黄巾起义,就是当初王莽篡汉,登基以后做的第一件事照样是大肆封官安抚他们这些世家望族。
唯有两个不起眼的小门小派不为所动。
为了门派兴衰卑躬屈膝了一辈子的田才,见到邹仙子惨遭折辱叫嚣的最是欢快,现在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反倒是挺直了脊梁,握着一口破旧长剑走了出去,在人群中还没挤出半个身子,便被斗了几十年也相交了几十年的任才拦住了:“田兄,不可!”
田才掰开了任才的手掌,轻轻摩挲破旧长剑的剑柄,笑道:“这个人要是不晓得忠义,和畜生有什么两样,田某虽然不是什么读了好多年书的儒生,不是听着忠义俩字长大的六郡良家子,但是也知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以忠字.......”
“咻!”
还没说完,一根大黄弩弩矢插在了田才的脑门上,妖言惑众的小门派掌门被显然已经等的不耐烦的李大目,一弩射杀了。
沉默不语的刘辩把素衣女子交给几名绣衣指使过后,脸色有些难看,以他对于气机的感应竟然觉察不到秦广王和甘铏的气息了。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两位神仙人物被人不留任何一点声息的宰了,显然不可能,估计就算是大父还活着的时候也做不到这一点。
那么只有另外一种情况了,两人因为某些事离开了,或者说刻意藏匿的踪迹释放给自己一个讯号,两不相帮。
刘辩没有过多的期期艾艾,伤春悲秋,正如他这一路艰辛走来,但凭掌中大刀罢了。
大父曾说过,天上天下,无奇不有,我唯有一剑。
大刀亦然!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