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 第十九章 南下颍川
- 20 第二十章 迎战黄巾军
- 21 第二十一章 一人攻山
- 22 第二十二章 虎痴许褚
- 23 第二十三章 小正太魏延
- 24 第二十四章 颍川荀氏
- 25 第二十五章 荀文若登场
- 26 第二十六章 黄巾军的威胁
- 27 第二十七章 遭遇纪灵
- 28 第二十八章 想家了
- 29 第二十九章 罗盘的秘密
- 30 第三十章 爱喝酒的郭嘉
- 31 第三十一章 高祖之后
- 32 第三十二章 打虎之争
- 33 第三十三章 典韦有杀气
- 34 第三十四章 送虎
- 35 第三十五章 收服典韦(求推荐)
- 36 第三十六章 被包围了
- 37 第三十七章 黄巾之战(一)
- 38 第三十八章 黄巾之战(二)
- 39 第三十九章 黄巾之战(三)
- 40 第四十章 黄巾之战(四)
- 41 第四十一章 无处可逃
- 42 第四十二章 纪灵被俘
- 43 第四十三章 连环计(一)
- 44 第四十四章 连环计(二)
- 45 第四十五章 连环计(三)
- 46 第四十六章 连环计(四)
- 47 第四十七章 一山还比一山高
- 48 第四十八章 夺路而逃
- 49 第四十九章 大局已定(补章)
- 50 第五十章 改变历史?
- 51 第五十一章 要想发,先种田!
- 52 第五十二章 名分
- 53 第五十三章 分田地
- 54 第五十四章 夜明珠
- 55 第五十五章 澺水之战(一)
- 56 第五十六章 澺水之战(二)
- 57 第五十七章 带着财宝还想跑?
- 58 第五十八章 半路截胡
- 59 第五十九章 打土豪,杀袁术!
- 60 第六十章 密谋之计
- 61 第六十一章 各方的反应
- 62 第六十二章 举荐荀彧
- 63 第六十三章 王府密会(一)
- 64 第六十四章 王府密会(二)
- 65 第六十五章 解密!
- 66 第六十六章 颍川危机
- 67 第六十七章 西凉斥候
- 68 第六十八章 解救陈宫
- 69 第六十九章 疲敌之计
- 70 第七十章 中牟激战
- 71 第七十一章 声东击西 (一)
- 72 第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二)
- 73 第七十三章 论战
- 74 第七十四章 陈宫的见解
- 75 第七十五章 狡猾的张济
- 76 第七十六章 受降
- 77 第七十七章 攻城
- 78 第七十八章 阳翟大战(一)
- 79 第七十九章 阳翟大战(二)
- 80 推荐两本小说
- 81 第八十章 阳翟大战(三)
- 82 第八十一章 阳翟大战(四)
- 83 第八十二章 水淹七军
- 84 第八十三章 董卓死,献帝逃(求推荐,求收藏)
- 85 第八十四章 出兵洛阳
- 86 第八十五章 孟津渡
- 87 第八十六章 许褚VS曹洪
- 88 第八十七章 号令天下
- 89 第八十八章 收缴兵权
- 90 第八十九章 步步紧逼
- 91 第九十章 请君入瓮
- 92 第九十一章 李傕死
- 93 第九十二章 席卷天下(一)
- 94 第九十三章 席卷天下(二)
- 95 第一章 我回来了
- 96 第二章 父亲的秘密
- 97 第三章 穿越隋唐
- 98 第四章 莲花魂咒
- 99 第五章 紫阳真人
- 100 第六章 进入太原
- 101 第七章 古都洛阳
- 102 第八章 特殊之人
- 103 第九章 李密三策
- 104 第十章 越王杨侗
- 105 第十一章 劫营
- 106 第十二章 冲车立功
- 107 第十三章 琅琊榜
- 108 第十四章 李渊躺枪了
- 109 第十五章 琅琊阁开张了
- 110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 111 第十七章 下套
- 112 第十八章 李渊起兵
- 113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 114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 115 第二十一章 燎燃之火
- 116 第二十二章 突厥南下
- 117 第二十三章 琅琊烽火榜
- 118 第二十四章 又送人又送武器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九章 罗盘的秘密
第二十九章 罗盘的秘密
刘志是家中独子,家里的条件还不错,因此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头,父亲是一名考古学家,经常会去各地出差,母亲是一名研究所的退休工程师,退休之后闲不住,于是北大学返聘去教书了,而刘志自己正在考研,他比较喜欢历史,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吧,因此他在准备考研的同时,还在大学里面担任历史系的助教,这样也有助于他借助大学的图书资源查阅更多的资源。
一切都是因为这枚罗盘,要不是因为它,刘志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
刘志将罗盘放在手中摩挲起来,这枚罗盘是用青铜制作的,当初父亲交给刘志的时候,刘志还很小,因此也不记得父亲是否说过什么,只是依稀记得父亲好像说这枚罗盘至少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自汉代以后,像这种青铜器具出土的就不多了,而且罗盘上的文字是楚国文字,这就大致将这个罗盘的时间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了,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废除了各国的文字了,而自此以后,楚国的文字就逐渐的消弭于历史的车轮之中了。
刘志将这枚罗盘放在桌子上,将烛台拿近了些,在这个时代,蜡烛虽然已经被埃及人明了出来,但是在汉代的时候中国其实还没有普及,主要使用的还是油灯和烛灯,其点燃之后会产生比较大的烟雾,而且由于燃料的不同,有的时候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所以般人家,即便是能够用得起油灯,也尽量不去使用。
在灯光的照耀下,这枚青铜罗盘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各种符号,排列的十分规整,只是这些字和符号刘志一个也不认识,而且这枚罗盘的构造和汉代扬公创造的罗盘颇有不同,因此也不能参照汉代的罗盘来对其进行分析。
不过刘志还是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枚罗盘的指针居然会小幅度的跳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钟表,这令他很是奇怪,当初他就是在无意中拨动这上面的指针,这才无意中导致了穿越,将自己从两千多年后的世界带回到了东汉末期,因此,这其中的奥妙一定就在罗盘身上,但是他却不知道这里面的奥秘所在。
刘志稍微知道一点关于汉代杨公的罗盘构造,上面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这样的纪法既能够用来指明方位,又能够用来记录时间,后来还被用于风水等方面。
他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的年历是按照汤若望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那么是不是说,这个罗盘也是按照夏历的甲子年来计算的,一个甲子是六十年,如果这是真的,这个罗盘上的天干地支的组合代表这时间的话,那岂不是说他有机会能够穿越会到他的个时代去?
刘志开始变得兴奋起来,如果他能够弄懂这罗盘上面的文字的话,那是不是说他就可以随便穿越到任何一个时代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盛唐、大宋、蒙元、大明朝,这些时代他岂不是有机会去亲自体验一下?
这个想法让刘志感到十分的兴奋,只是他忽然响了起来,这罗盘上面的文字是楚国文字,这东西他不认识啊,因此必须要找到其他人帮助才行,如果这时代的人也不认识楚国文字的话,那他的处境可就惨了。
不过他马上就要到襄阳去,这里以前是楚国的旧地,因此这里的说不定能够找到认识楚国文字的人。
第二天一早,刘志一行人正在客栈用餐,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两个风尘仆仆的学子,一人年纪较大,看上去已经过四十五岁了,另外一人看上去要年轻很多,大约只有二十岁出头,他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不过脸色却透出一种病态的白,一看就知道此人身体有疾。
刘志起初只是看了两人一眼,两人也现了刘志一行人,刘志远远的对他们点头示意,那名年长的人见到刘志他们一身官军打扮,因此连忙起身回礼,但是年轻的那人却正眼都不瞧上一眼,对着店家大声喊道:“小二,快把店里面最烈的酒拿出来,再来两个小菜,菜可以慢慢等,酒可就等不了!”
年长那人见到他一进客栈就点了酒,劝道:“奉孝,你这身子还没好,大夫可是说过,这酒你可不能多喝。”
刘志心里一惊,这人称对方为“奉孝”,这个奉孝难道是那个鬼才郭奉孝吗?
他不敢确定,因此在没有贸然上前打扰,想要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在做定夺。
这年轻人确实是鬼才郭嘉,不过他这个时候还在云游四海,普天之下的英豪他还没有想要投奔的,因此也在利用自己云游的机会,到实地去打探一下,看看这些人的品行和能力,是否值得自己前去投奔。
跟他一起的这名中年人也是历史上的一员很有名的谋士,他就是程昱,程昱算的上是曹操手底下的一员肱股之臣了,他也是三国谋士之中能得善终的少数几人,历史上程昱活了79岁,在普遍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时代,他算得上是活的很长了。
程昱此时已经年近五十,他早年在兖州东郡谋事,官位不大,原本程昱也没有多想,只是想要本本分分的过完这一生,谁知道东汉末年爆的黄巾起义肆掠各地,东阿地小病弱,尽管在他的计谋之下多次抵挡了黄巾军的进攻,但是随即他们又卷入到了军阀的混战之中,程昱无奈只能回到颍川老家,准备修养一阵,却被郭嘉游说,要他跟自己一起出去历年,程昱和郭嘉两人的关系极好,他自己心里也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于是便跟着郭嘉一同出来了,而他们的站就是南阳的袁术。
一切都是因为这枚罗盘,要不是因为它,刘志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
刘志将罗盘放在手中摩挲起来,这枚罗盘是用青铜制作的,当初父亲交给刘志的时候,刘志还很小,因此也不记得父亲是否说过什么,只是依稀记得父亲好像说这枚罗盘至少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自汉代以后,像这种青铜器具出土的就不多了,而且罗盘上的文字是楚国文字,这就大致将这个罗盘的时间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了,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废除了各国的文字了,而自此以后,楚国的文字就逐渐的消弭于历史的车轮之中了。
刘志将这枚罗盘放在桌子上,将烛台拿近了些,在这个时代,蜡烛虽然已经被埃及人明了出来,但是在汉代的时候中国其实还没有普及,主要使用的还是油灯和烛灯,其点燃之后会产生比较大的烟雾,而且由于燃料的不同,有的时候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所以般人家,即便是能够用得起油灯,也尽量不去使用。
在灯光的照耀下,这枚青铜罗盘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各种符号,排列的十分规整,只是这些字和符号刘志一个也不认识,而且这枚罗盘的构造和汉代扬公创造的罗盘颇有不同,因此也不能参照汉代的罗盘来对其进行分析。
不过刘志还是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这枚罗盘的指针居然会小幅度的跳动,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钟表,这令他很是奇怪,当初他就是在无意中拨动这上面的指针,这才无意中导致了穿越,将自己从两千多年后的世界带回到了东汉末期,因此,这其中的奥妙一定就在罗盘身上,但是他却不知道这里面的奥秘所在。
刘志稍微知道一点关于汉代杨公的罗盘构造,上面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这样的纪法既能够用来指明方位,又能够用来记录时间,后来还被用于风水等方面。
他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的年历是按照汤若望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六十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那么是不是说,这个罗盘也是按照夏历的甲子年来计算的,一个甲子是六十年,如果这是真的,这个罗盘上的天干地支的组合代表这时间的话,那岂不是说他有机会能够穿越会到他的个时代去?
刘志开始变得兴奋起来,如果他能够弄懂这罗盘上面的文字的话,那是不是说他就可以随便穿越到任何一个时代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盛唐、大宋、蒙元、大明朝,这些时代他岂不是有机会去亲自体验一下?
这个想法让刘志感到十分的兴奋,只是他忽然响了起来,这罗盘上面的文字是楚国文字,这东西他不认识啊,因此必须要找到其他人帮助才行,如果这时代的人也不认识楚国文字的话,那他的处境可就惨了。
不过他马上就要到襄阳去,这里以前是楚国的旧地,因此这里的说不定能够找到认识楚国文字的人。
第二天一早,刘志一行人正在客栈用餐,这个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两个风尘仆仆的学子,一人年纪较大,看上去已经过四十五岁了,另外一人看上去要年轻很多,大约只有二十岁出头,他长得清瘦俊朗,又有一双清澈深邃的眼睛,不过脸色却透出一种病态的白,一看就知道此人身体有疾。
刘志起初只是看了两人一眼,两人也现了刘志一行人,刘志远远的对他们点头示意,那名年长的人见到刘志他们一身官军打扮,因此连忙起身回礼,但是年轻的那人却正眼都不瞧上一眼,对着店家大声喊道:“小二,快把店里面最烈的酒拿出来,再来两个小菜,菜可以慢慢等,酒可就等不了!”
年长那人见到他一进客栈就点了酒,劝道:“奉孝,你这身子还没好,大夫可是说过,这酒你可不能多喝。”
刘志心里一惊,这人称对方为“奉孝”,这个奉孝难道是那个鬼才郭奉孝吗?
他不敢确定,因此在没有贸然上前打扰,想要确定了对方的身份之后,在做定夺。
这年轻人确实是鬼才郭嘉,不过他这个时候还在云游四海,普天之下的英豪他还没有想要投奔的,因此也在利用自己云游的机会,到实地去打探一下,看看这些人的品行和能力,是否值得自己前去投奔。
跟他一起的这名中年人也是历史上的一员很有名的谋士,他就是程昱,程昱算的上是曹操手底下的一员肱股之臣了,他也是三国谋士之中能得善终的少数几人,历史上程昱活了79岁,在普遍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时代,他算得上是活的很长了。
程昱此时已经年近五十,他早年在兖州东郡谋事,官位不大,原本程昱也没有多想,只是想要本本分分的过完这一生,谁知道东汉末年爆的黄巾起义肆掠各地,东阿地小病弱,尽管在他的计谋之下多次抵挡了黄巾军的进攻,但是随即他们又卷入到了军阀的混战之中,程昱无奈只能回到颍川老家,准备修养一阵,却被郭嘉游说,要他跟自己一起出去历年,程昱和郭嘉两人的关系极好,他自己心里也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于是便跟着郭嘉一同出来了,而他们的站就是南阳的袁术。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