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5 第五十五章 澺水之战(一)
- 56 第五十六章 澺水之战(二)
- 57 第五十七章 带着财宝还想跑?
- 58 第五十八章 半路截胡
- 59 第五十九章 打土豪,杀袁术!
- 60 第六十章 密谋之计
- 61 第六十一章 各方的反应
- 62 第六十二章 举荐荀彧
- 63 第六十三章 王府密会(一)
- 64 第六十四章 王府密会(二)
- 65 第六十五章 解密!
- 66 第六十六章 颍川危机
- 67 第六十七章 西凉斥候
- 68 第六十八章 解救陈宫
- 69 第六十九章 疲敌之计
- 70 第七十章 中牟激战
- 71 第七十一章 声东击西 (一)
- 72 第七十二章 声东击西(二)
- 73 第七十三章 论战
- 74 第七十四章 陈宫的见解
- 75 第七十五章 狡猾的张济
- 76 第七十六章 受降
- 77 第七十七章 攻城
- 78 第七十八章 阳翟大战(一)
- 79 第七十九章 阳翟大战(二)
- 80 推荐两本小说
- 81 第八十章 阳翟大战(三)
- 82 第八十一章 阳翟大战(四)
- 83 第八十二章 水淹七军
- 84 第八十三章 董卓死,献帝逃(求推荐,求收藏)
- 85 第八十四章 出兵洛阳
- 86 第八十五章 孟津渡
- 87 第八十六章 许褚VS曹洪
- 88 第八十七章 号令天下
- 89 第八十八章 收缴兵权
- 90 第八十九章 步步紧逼
- 91 第九十章 请君入瓮
- 92 第九十一章 李傕死
- 93 第九十二章 席卷天下(一)
- 94 第九十三章 席卷天下(二)
- 95 第一章 我回来了
- 96 第二章 父亲的秘密
- 97 第三章 穿越隋唐
- 98 第四章 莲花魂咒
- 99 第五章 紫阳真人
- 100 第六章 进入太原
- 101 第七章 古都洛阳
- 102 第八章 特殊之人
- 103 第九章 李密三策
- 104 第十章 越王杨侗
- 105 第十一章 劫营
- 106 第十二章 冲车立功
- 107 第十三章 琅琊榜
- 108 第十四章 李渊躺枪了
- 109 第十五章 琅琊阁开张了
- 110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 111 第十七章 下套
- 112 第十八章 李渊起兵
- 113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 114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 115 第二十一章 燎燃之火
- 116 第二十二章 突厥南下
- 117 第二十三章 琅琊烽火榜
- 118 第二十四章 又送人又送武器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五章 解密!
第六十五章 解密!
此时在汝南郡内,刘志正在对着一张写满文字的纸呆。 ≥
这张纸上面的内容就是他的身上的这个罗盘的上面的文字,是一名会楚国文字的文士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然后帮他翻译的。
这张纸上的内容让刘志感到有些莫名,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的顺序,应该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顺序的十天支,而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
天干在内,地支在外,构成一个罗盘的基本构造(作者菌乱写的,不要较真),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按照这种纪法不仅可以进行风水占卜,还能预测吉凶、窥测天机。
其中用的最广的当属计时。
根据后世考古所知,干支起码从殷商开始就用来纪日。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如今中国的传统日历却是阴历,阳历于阴历的最大不同却在于一个使以太阳为参照,以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圈为一年,而一个以月亮为参照,以月球绕地球自传一圈为一个月,两者都是十二个月,但是时间上却相差了不少。
而刘志的这个罗盘上面也有天干地支,但是却是反过来的,这让他很苦恼,一时之间不能参透这里面的奥秘。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他在来到了这个世界之后,现罗盘居然是在顺时针走动,而在他没穿越之前,罗盘一直都是逆时针走动的。
这给了刘志一丝启,难道这真的是一个时空机器,可以带人穿越时空?
他赶紧让人带来了一份黄历,然后开始研究了起来。
由于天干地支一套组合有六十年,他们顺序是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o.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o.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o.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o.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o.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o.癸亥。
而每过六十年,当年的纪年都会再次重复一遍,如1894年为甲午年,当年爆了甲午中日海战,而六十年之后,一百二十年之后,又是一个甲午年,时间就是1954年和2o14年。
今年是丁末年,那么2o16年是什么年呢?
刘志有些懵圈,他不知道西元纪年和天干地支可以互相换算的,而且还有专门的公式,这些他没有研究过,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在草纸上按照每六十年为一个单元,进行推算了。
按照年干支推算的公式,2o16年应该这样算(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这样算的结果是2o16年是丙申年,2o16年和191年之间隔了三十个六十年,还多了25年。
这些刘志都是可以算出来的,所以他对着黄历进行了一番推算之后,总算是知道了2o16年是丙申年。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中间可是有三十个丙申年,就算是这罗盘可以使用,但是他如果想回去,运气差的话,岂不是要尝试三十次之后才能成功?
一时之间,刘志就放弃了贸然尝试的念头,这要是一不小心穿越错了,丢掉了小命岂不是很不划算,这里面一定还有其他东西没有被现!
很快,他就现了一丝奇怪的地方,罗盘上居然还有一根很隐蔽的指针,就像是后世的时钟上面的那个秒针一样,不过这根针似乎并不会快转动,而是紧贴着干支的那根针,随着它走动而走动。
他尝试了一下,现这跟针居然可以离开罗盘的平面,在18o度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停留,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奇。
刘志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干支的指针只是稍微的懂了一点点,而天支的指针依旧是纹丝不动。
他连忙令人取过一个汉朝末期的罗盘过来,这个罗盘的文字内容跟他的手中的这个罗盘很像,不过从外观上看却有一点类似于日晷,因为上面居然有一根垂直的指针。
看着这根垂直的指针,刘志有些愣住了,他的脑中飞转动,瞬间闪过很多个想法,突然间醒悟了过来,这东西应该是一个参考系,肯定是以三条直线组成一个空间,然后利用那根小针来确定最后的时间。
他心中激动,恨不得立刻就返回自己的那个时代去,于是迅的根据计算之后得到的结果,将四根针都拨动起来,就在他将那根小针调到自己认为正确的时间点上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阵乱流,将他整个人都给吸了进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志才悠悠的醒了过来,这不醒不要紧,醒过来之后却吓了一跳,眼前居然有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此时正警惕的盯着自己。
刘志身上的汗毛都给吓得立了起来,这绝对不是他原来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别说是老虎了,就连狼都给杀绝了,他冷汗直流,却不敢站起来逃走,因为老虎有四条腿,他只有两条腿,逃跑是跑不过老虎的,而且他又不会武功,不能像武松那样打虎,所以想要跟老虎拼命也是不现实的。
这头老虎看上去十分壮硕,至少有三米多长,估摸着至少也有六七百斤重,这样巨大的老虎的力量是很惊人的,不说一巴掌拍断一棵壮硕的树,但是拍倒一个人还是轻轻松松的,而且老虎的食量非常大,一顿可以吃掉八十到一百二十斤的肉,这差不多就是一个成年男性身上的全部软组织和肌肉的重量了。
老虎看了半天,终于现这个东西对自己没有威胁,虽说之前刘志凭空出现,把它吓得够呛,但是老虎毕竟是很聪明的动物,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已经现刘志对自己没有威胁,而且还有可能是美味的食物。
“带我回去吧!”
刘志大喊一声,瞬间变将四根断针拨到了穿越之前的位置,而他也瞬间被时空之门给吸进去了,临走之前,似乎还听到外面传来了一声大叫:“呔,好你个大虫,今天来尝尝你武松爷爷的厉害!”
这张纸上面的内容就是他的身上的这个罗盘的上面的文字,是一名会楚国文字的文士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然后帮他翻译的。
这张纸上的内容让刘志感到有些莫名,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的顺序,应该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顺序的十天支,而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地支。
天干在内,地支在外,构成一个罗盘的基本构造(作者菌乱写的,不要较真),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按照这种纪法不仅可以进行风水占卜,还能预测吉凶、窥测天机。
其中用的最广的当属计时。
根据后世考古所知,干支起码从殷商开始就用来纪日。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如今中国的传统日历却是阴历,阳历于阴历的最大不同却在于一个使以太阳为参照,以地球绕太阳自转一圈为一年,而一个以月亮为参照,以月球绕地球自传一圈为一个月,两者都是十二个月,但是时间上却相差了不少。
而刘志的这个罗盘上面也有天干地支,但是却是反过来的,这让他很苦恼,一时之间不能参透这里面的奥秘。
不过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他在来到了这个世界之后,现罗盘居然是在顺时针走动,而在他没穿越之前,罗盘一直都是逆时针走动的。
这给了刘志一丝启,难道这真的是一个时空机器,可以带人穿越时空?
他赶紧让人带来了一份黄历,然后开始研究了起来。
由于天干地支一套组合有六十年,他们顺序是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o.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o.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o.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o.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o.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o.癸亥。
而每过六十年,当年的纪年都会再次重复一遍,如1894年为甲午年,当年爆了甲午中日海战,而六十年之后,一百二十年之后,又是一个甲午年,时间就是1954年和2o14年。
今年是丁末年,那么2o16年是什么年呢?
刘志有些懵圈,他不知道西元纪年和天干地支可以互相换算的,而且还有专门的公式,这些他没有研究过,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在草纸上按照每六十年为一个单元,进行推算了。
按照年干支推算的公式,2o16年应该这样算(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这样算的结果是2o16年是丙申年,2o16年和191年之间隔了三十个六十年,还多了25年。
这些刘志都是可以算出来的,所以他对着黄历进行了一番推算之后,总算是知道了2o16年是丙申年。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中间可是有三十个丙申年,就算是这罗盘可以使用,但是他如果想回去,运气差的话,岂不是要尝试三十次之后才能成功?
一时之间,刘志就放弃了贸然尝试的念头,这要是一不小心穿越错了,丢掉了小命岂不是很不划算,这里面一定还有其他东西没有被现!
很快,他就现了一丝奇怪的地方,罗盘上居然还有一根很隐蔽的指针,就像是后世的时钟上面的那个秒针一样,不过这根针似乎并不会快转动,而是紧贴着干支的那根针,随着它走动而走动。
他尝试了一下,现这跟针居然可以离开罗盘的平面,在18o度的范围之内都可以停留,这让他感到十分惊奇。
刘志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干支的指针只是稍微的懂了一点点,而天支的指针依旧是纹丝不动。
他连忙令人取过一个汉朝末期的罗盘过来,这个罗盘的文字内容跟他的手中的这个罗盘很像,不过从外观上看却有一点类似于日晷,因为上面居然有一根垂直的指针。
看着这根垂直的指针,刘志有些愣住了,他的脑中飞转动,瞬间闪过很多个想法,突然间醒悟了过来,这东西应该是一个参考系,肯定是以三条直线组成一个空间,然后利用那根小针来确定最后的时间。
他心中激动,恨不得立刻就返回自己的那个时代去,于是迅的根据计算之后得到的结果,将四根针都拨动起来,就在他将那根小针调到自己认为正确的时间点上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阵乱流,将他整个人都给吸了进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志才悠悠的醒了过来,这不醒不要紧,醒过来之后却吓了一跳,眼前居然有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此时正警惕的盯着自己。
刘志身上的汗毛都给吓得立了起来,这绝对不是他原来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别说是老虎了,就连狼都给杀绝了,他冷汗直流,却不敢站起来逃走,因为老虎有四条腿,他只有两条腿,逃跑是跑不过老虎的,而且他又不会武功,不能像武松那样打虎,所以想要跟老虎拼命也是不现实的。
这头老虎看上去十分壮硕,至少有三米多长,估摸着至少也有六七百斤重,这样巨大的老虎的力量是很惊人的,不说一巴掌拍断一棵壮硕的树,但是拍倒一个人还是轻轻松松的,而且老虎的食量非常大,一顿可以吃掉八十到一百二十斤的肉,这差不多就是一个成年男性身上的全部软组织和肌肉的重量了。
老虎看了半天,终于现这个东西对自己没有威胁,虽说之前刘志凭空出现,把它吓得够呛,但是老虎毕竟是很聪明的动物,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已经现刘志对自己没有威胁,而且还有可能是美味的食物。
“带我回去吧!”
刘志大喊一声,瞬间变将四根断针拨到了穿越之前的位置,而他也瞬间被时空之门给吸进去了,临走之前,似乎还听到外面传来了一声大叫:“呔,好你个大虫,今天来尝尝你武松爷爷的厉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