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1 第九十章 请君入瓮
- 92 第九十一章 李傕死
- 93 第九十二章 席卷天下(一)
- 94 第九十三章 席卷天下(二)
- 95 第一章 我回来了
- 96 第二章 父亲的秘密
- 97 第三章 穿越隋唐
- 98 第四章 莲花魂咒
- 99 第五章 紫阳真人
- 100 第六章 进入太原
- 101 第七章 古都洛阳
- 102 第八章 特殊之人
- 103 第九章 李密三策
- 104 第十章 越王杨侗
- 105 第十一章 劫营
- 106 第十二章 冲车立功
- 107 第十三章 琅琊榜
- 108 第十四章 李渊躺枪了
- 109 第十五章 琅琊阁开张了
- 110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 111 第十七章 下套
- 112 第十八章 李渊起兵
- 113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 114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 115 第二十一章 燎燃之火
- 116 第二十二章 突厥南下
- 117 第二十三章 琅琊烽火榜
- 118 第二十四章 又送人又送武器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古都洛阳
第七章 古都洛阳
刘志在东汉世界里面曾经尝试过改变历史,他也确实是做到了,但是等到他穿越回现代去了之后,发现那些被自己篡改掉的历史并没有延续下来,就像是电脑上的文件没有保存在退出的时候会被清除掉一样,因此,刘志在隋唐世界里面也不打算去直接干预历史了,而且他穿越到的这个隋唐世界好像不是正史之中的那个世界,倒是有些偏向于武侠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眼下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东征,千千万万的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此情此景最是能够触动人心,刘志虽然不想过多的改变历史,但是为这些百姓做点什么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去做的,毕竟根据紫阳真人的说法,他要在这个世界等上至少三年的时间,这才有可能破解掉身上的这个什么莲花魂咒,不然的话如果他离开了这里,这个魂咒只怕是没办法解开了。
刘志挽起衣袖,看了看自己的右臂,只见那一朵杯口大的莲花图案印在手臂上静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像是后世人们文在身上的纹身一样。
不过在他看了这个莲花图案一眼之后,这个团居然开始变幻了起来,它的颜色由青色变成了红色,颜色渐渐的鲜红,像是血液从身体里面流了出来一样,然后再进一步的变成了暗红色,就像是血液凝固了一样,刘志又惊又惧,伸手摸了一下,却并没有察觉到有任何的异常。
从酒楼出来,刘志去马市买了一匹马,太原靠近突厥地界,因此马匹资源很丰富,价钱也不是很贵,他挑了一匹白色骏马,骑着它离开了太原向南去了。
离开了太原之后,他经西河进入到了汾河,然后在这里换上了一艘大船,乘船顺流而下,抵达了黄河,度过黄河之后来到了关中地区。
隋朝最开始的都城是在长安,后来隋炀帝在606年迁都到了洛阳,长安城刘志在东汉的时候已经看过了,不过洛阳城去还没有来的及看就已经被董卓的西凉军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洛阳和长安在汉代开始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名都,从汉代一直到宋代,中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势力,都将这里定为国都,洛阳虽然比长安的发展要慢,但是在名气上却一点都不输给长安城。
此时的洛阳城规模比东汉时期还要大上几分,城墙也比汉代城墙更加高大,城内城外甲士林立,戒备森严,严阵以待,以防不测。
此时在山东和河北的局势已经对朝廷越来越不利了,所以隋军自然也要有所防备。
刘志鲜衣怒马,气势不凡,守城士兵以为是哪家的王公子弟,因此不敢阻拦,连搜身都免了就让他进入了城中。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早在夏朝时期就成为了其国都,因此文化底蕴很深,而隋炀帝好大喜功,在大业元年登基的时候,为了摆脱关陇贵族对朝廷的影响,因此决定迁都洛阳,他调遣了两百多万劳力,将洛阳城重新的修葺一新,并且进行了扩建,隋唐洛阳城分为外郭城、皇城、宫城、含嘉仓城、圆璧城、曜仪城、东城和上阳宫,外郭城周长周长六十余里,是天下第一大城,城内人口数量超过五十万。
洛阳城共开八门,东北和南部是坊市居民区,共103坊,商业贸易集中在城内的南市、西市、北市三个市场,其中北市、南市也是国际商品(早在隋朝,西域各国的货物就大批大批的运到了中原了,并不是唐朝独有的)的主要集散地,为了贸易的便利,全城通渠流水,处处通漕,三市都依傍可以行船的河渠,可以直通大运河。
刘志从城南定鼎门进入到了洛阳,只见洛阳城气势恢宏,布局规范,有如显然下棋,泾渭分明,刘志霎时间就想到,这个设计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理工生,不然的话为什么洛阳城的街道如此的规整,规整的就像是在草纸上用尺子在画的图一样。
定鼎门是洛阳八座城门之中最宽大的一座城门,据史料记载,定鼎门足足有28米宽,因此无论是行人还是车马,通行都好无问题,一点都没有出现滞留的情况。
刘志缓缓的打马入城,定鼎门的气势就已经很宏大了,但是接下来他看到的定鼎大街又让他大吃一惊,这是一条宽度超过一百米的街道,全部都是用整块整块的青石板堆砌而成的,中间留有缝隙,下面有砂石,下雨时雨水可以顺着石板缝隙流入底下,被砂石吸收,然后从城市的排水系统里面排入洛水之中。
刘志看得很仔细,就像是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的观光客一样,走一点看一点,定鼎大街的宽度令他感到非常的惊讶,他记得北京城的长安街在解放前只不过是一条长七八里,宽才六七米的小道,直到解放之后才将其拓宽拖长,使其长度达到了94里,宽度超过六十米,最宽的地方接近120米。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后的事情,所以在隋朝的时期,当时能有这么宽敞的街道,那确实是非常的不简单的。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无数的劳役的血水和泪水之上的,隋炀帝派遣杨素和宇文凯修建洛阳城,从全国各地调遣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改之前文帝时期的轻赋役,重民生的做法,这一做法使得大隋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一如当年强大的秦朝一样。
南城这边是有名的贸易区,之所以说它有名,是因为这边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商人,而且还有来自异域塞外的外族商队,有来自西域的骆驼商队、来自北方突厥的马队,甚至还有来自新罗百济甚至是扶桑的船队,他们将从各自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商品通通都摆在南市出售,也和洛阳城内的隋朝商人交换物品,进行双向贸易。
刘志在心里推测,杨广之所以要将洛阳城修建的这么气势恢宏,尤其是南门和南市,明显要比其他几个街市要大,会不会就是因为为了在异域他乡的外国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强大?
眼下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东征,千千万万的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此情此景最是能够触动人心,刘志虽然不想过多的改变历史,但是为这些百姓做点什么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去做的,毕竟根据紫阳真人的说法,他要在这个世界等上至少三年的时间,这才有可能破解掉身上的这个什么莲花魂咒,不然的话如果他离开了这里,这个魂咒只怕是没办法解开了。
刘志挽起衣袖,看了看自己的右臂,只见那一朵杯口大的莲花图案印在手臂上静静悄悄的,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像是后世人们文在身上的纹身一样。
不过在他看了这个莲花图案一眼之后,这个团居然开始变幻了起来,它的颜色由青色变成了红色,颜色渐渐的鲜红,像是血液从身体里面流了出来一样,然后再进一步的变成了暗红色,就像是血液凝固了一样,刘志又惊又惧,伸手摸了一下,却并没有察觉到有任何的异常。
从酒楼出来,刘志去马市买了一匹马,太原靠近突厥地界,因此马匹资源很丰富,价钱也不是很贵,他挑了一匹白色骏马,骑着它离开了太原向南去了。
离开了太原之后,他经西河进入到了汾河,然后在这里换上了一艘大船,乘船顺流而下,抵达了黄河,度过黄河之后来到了关中地区。
隋朝最开始的都城是在长安,后来隋炀帝在606年迁都到了洛阳,长安城刘志在东汉的时候已经看过了,不过洛阳城去还没有来的及看就已经被董卓的西凉军一把大火烧成了废墟,洛阳和长安在汉代开始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名都,从汉代一直到宋代,中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势力,都将这里定为国都,洛阳虽然比长安的发展要慢,但是在名气上却一点都不输给长安城。
此时的洛阳城规模比东汉时期还要大上几分,城墙也比汉代城墙更加高大,城内城外甲士林立,戒备森严,严阵以待,以防不测。
此时在山东和河北的局势已经对朝廷越来越不利了,所以隋军自然也要有所防备。
刘志鲜衣怒马,气势不凡,守城士兵以为是哪家的王公子弟,因此不敢阻拦,连搜身都免了就让他进入了城中。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早在夏朝时期就成为了其国都,因此文化底蕴很深,而隋炀帝好大喜功,在大业元年登基的时候,为了摆脱关陇贵族对朝廷的影响,因此决定迁都洛阳,他调遣了两百多万劳力,将洛阳城重新的修葺一新,并且进行了扩建,隋唐洛阳城分为外郭城、皇城、宫城、含嘉仓城、圆璧城、曜仪城、东城和上阳宫,外郭城周长周长六十余里,是天下第一大城,城内人口数量超过五十万。
洛阳城共开八门,东北和南部是坊市居民区,共103坊,商业贸易集中在城内的南市、西市、北市三个市场,其中北市、南市也是国际商品(早在隋朝,西域各国的货物就大批大批的运到了中原了,并不是唐朝独有的)的主要集散地,为了贸易的便利,全城通渠流水,处处通漕,三市都依傍可以行船的河渠,可以直通大运河。
刘志从城南定鼎门进入到了洛阳,只见洛阳城气势恢宏,布局规范,有如显然下棋,泾渭分明,刘志霎时间就想到,这个设计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理工生,不然的话为什么洛阳城的街道如此的规整,规整的就像是在草纸上用尺子在画的图一样。
定鼎门是洛阳八座城门之中最宽大的一座城门,据史料记载,定鼎门足足有28米宽,因此无论是行人还是车马,通行都好无问题,一点都没有出现滞留的情况。
刘志缓缓的打马入城,定鼎门的气势就已经很宏大了,但是接下来他看到的定鼎大街又让他大吃一惊,这是一条宽度超过一百米的街道,全部都是用整块整块的青石板堆砌而成的,中间留有缝隙,下面有砂石,下雨时雨水可以顺着石板缝隙流入底下,被砂石吸收,然后从城市的排水系统里面排入洛水之中。
刘志看得很仔细,就像是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的观光客一样,走一点看一点,定鼎大街的宽度令他感到非常的惊讶,他记得北京城的长安街在解放前只不过是一条长七八里,宽才六七米的小道,直到解放之后才将其拓宽拖长,使其长度达到了94里,宽度超过六十米,最宽的地方接近120米。
要知道那可是一千三百多年以后的事情,所以在隋朝的时期,当时能有这么宽敞的街道,那确实是非常的不简单的。
不过这些都是建立在无数的劳役的血水和泪水之上的,隋炀帝派遣杨素和宇文凯修建洛阳城,从全国各地调遣了大量的劳动力,一改之前文帝时期的轻赋役,重民生的做法,这一做法使得大隋的根基发生了动摇,一如当年强大的秦朝一样。
南城这边是有名的贸易区,之所以说它有名,是因为这边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商人,而且还有来自异域塞外的外族商队,有来自西域的骆驼商队、来自北方突厥的马队,甚至还有来自新罗百济甚至是扶桑的船队,他们将从各自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商品通通都摆在南市出售,也和洛阳城内的隋朝商人交换物品,进行双向贸易。
刘志在心里推测,杨广之所以要将洛阳城修建的这么气势恢宏,尤其是南门和南市,明显要比其他几个街市要大,会不会就是因为为了在异域他乡的外国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强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