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秦琼带着船队离开了山东不久,接到消息的翟让便找来李密,两人商议应该怎么对付张须陀。
“李兄弟,眼下朝廷军队势弱,各地烽烟四起,到处都是义军,可谓是遍地开花,捷报频传,但是我们瓦岗大军却连战连败,这可对不上我们的名头啊!”
翟让看起来忧心忡忡,瓦岗军人才济济,兵多将广,但是就是打不了胜仗,这个张须陀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张须陀不仅用兵稳健,而且手下的能人奇将也不少,秦琼、罗士信加上他自己,都是能打硬仗的猛将,之前金堤一战,瓦岗第一猛士新文礼就是死于罗士信的手中,而再之前,历城大战的时候,秦琼秦叔宝三败于单雄信之手,但是瓦岗军却中了张须陀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困在了历城,结果外面的援军充不进去,里面的孤军没有粮草,最终单雄信虽然率军拼死突围,逃了回来,但是大部分的瓦岗军却没有这么幸运,这几战都是的瓦岗军士气大降,军心不稳,很多人只要一听说是要跟张须陀的军队作战,立马气势上就会弱不少。
李密笑着说道:“翟大当家的不用担心,张须陀不过须臾之命而已,又有何足道哉,我现在已经在考虑,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了,是出兵河南,还是出兵河北?”
李密的态度让翟让有些惊讶,他看了一眼单雄信,见后者暗暗摇头,心中叹了一口气,面上却装作很高兴的样子,问道:“李兄弟有什么妙计不成,还请快快说来,让大伙参详参详!”
李密瞟了单雄信一眼,见他左顾右盼,目光躲闪,微微一笑,对翟让说道:“大当家的,你看,张须陀原本只有三万大军,他如果驻扎在历城那还好说,毕竟路途遥远,大军很那奇袭而不被发现,但是他此时率军驻扎在荥阳,荥阳之地距离历城有上千里之遥,他们远道而来,虽然连战连捷,但是已成骄兵,偏偏在这个时候,张须陀还分兵派罗士信去进攻金堤,又让留守在山东的秦琼率军南下支援江淮一带的隋军,这样一来,我们便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什么机会!”
翟让急忙问道,看得出来,他已经被李密的话个吸引住了,如果真的能够击败张须陀的话,那将会大大的改善他们目前的处境,也能在义军之中扬名立万。
“大当家,你看,这是目前的敌我态势!”
李密上前一步,拿出一幅地图走向了翟让,摊开一看,真是眼下山东和河南一大片区域的地图,地图绘制的十分精细,上面还标注了年份,翟让看了一眼,发下是大业七年的地图,他心中一惊,看了看李密,李密笑着点了点头。
“大当家你猜对了,这就是之前杨公举事时留下的地图,我见它绘图精密,于是便收藏了几份。”
“大家看,隋军一万人驻扎在荥阳,五千人驻扎在金堤,其中金堤的守将是罗士信,此人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我们不需要先拿他动手,而驻扎在荥阳的是张须陀本人,他手中有一万人的军队,诸位都知道,张须陀麾下的军队能征善战,能打硬仗,多次以少胜多,祝阿一战,卢明月的十万大军不敌张须陀一万人马,被杀的死伤大半,卢明月仅仅只带着几百人逃脱离去,而北海一战,张须陀身先士卒,又是以一万人击败了郭、秦两人的六万联军,斩杀无数,而我们瓦岗军在张须陀的手中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所以此战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众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凝重,张须陀的厉害他们已经见识过了。
“但是眼下张须陀因为孤军深入,所以他必定急于求战,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再添点油加把火,你们看,眼下张须陀大军倾巢而出,山东留守的军队不多,而秦琼的也已经率军南下了,那么张须陀肯定很担心有人会趁机偷袭他的腹地,去年黄河上下蝗灾不断,干旱连绵,很多地方都缺粮食,而山东之地虽然也受到了波及,但是影响不大,原因就在于张须陀的强势,使得流民和义军比其他地方少很多,所以山东这个时候可是一个香饽饽,不要说我们自己,单说卢明月、王薄几人,他们难道没有想要进军山东的意思?有,肯定有,但是山东我们是不能放给他们的,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派一支军队,袭击博城,这里是历城南边的门户,也是齐鲁之地的要害位置,背靠着岱山,进可攻,退可守,城中守军人数不多,只有三百多郡兵,几乎没有什么战斗来,而我们可以派一支骑兵过去,人数不多,三千人即可,只要博城一被我们拿下,那么山东就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李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出兵博城,引诱张须陀率军回援,然后半路上伏击他们吗?”
单雄信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想是不是跟李密心中的想法相吻合。
“单将军你的这个计策也是可以,不过以张须陀的谨慎,他在行军之中必定是万分小心,我们想要伏击到他,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密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却还是否定了单雄信的想法。
他看了众人一眼,众人都没有开口,显然是没有想到他心中的想法。
李密看了看站在单雄信身边的徐世绩,只见他闭目思沉,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徐军师,你的看法呢?”
李密知道徐茂公的才华,几次三番的想要拉拢他,不过徐世绩跟单雄信的关系很好,而单雄信忠心于翟让,所以他的拉拢并没有奏效,但是李密却并不放弃,他早已看出,徐世绩对翟让并没有什么信心,想必他也和自己一样,早已看穿翟让此人胸无大志,不是一军领袖的合适人选。
“既然李大人问到了,那徐某也来谈一谈自己的浅薄之见,徐某以为,以张须陀的个性,他不会率军回救,而是会主动向我们求战,力求击溃或者重创我们,这跟围魏救赵是一个道理,只要打败我们,那么博城的军队将不战而退,必然不可以就留,不然就有后路被断的危险,不知道这是不是李大人心中的想法和计策!”
“李兄弟,眼下朝廷军队势弱,各地烽烟四起,到处都是义军,可谓是遍地开花,捷报频传,但是我们瓦岗大军却连战连败,这可对不上我们的名头啊!”
翟让看起来忧心忡忡,瓦岗军人才济济,兵多将广,但是就是打不了胜仗,这个张须陀简直就是他们的克星,张须陀不仅用兵稳健,而且手下的能人奇将也不少,秦琼、罗士信加上他自己,都是能打硬仗的猛将,之前金堤一战,瓦岗第一猛士新文礼就是死于罗士信的手中,而再之前,历城大战的时候,秦琼秦叔宝三败于单雄信之手,但是瓦岗军却中了张须陀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困在了历城,结果外面的援军充不进去,里面的孤军没有粮草,最终单雄信虽然率军拼死突围,逃了回来,但是大部分的瓦岗军却没有这么幸运,这几战都是的瓦岗军士气大降,军心不稳,很多人只要一听说是要跟张须陀的军队作战,立马气势上就会弱不少。
李密笑着说道:“翟大当家的不用担心,张须陀不过须臾之命而已,又有何足道哉,我现在已经在考虑,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了,是出兵河南,还是出兵河北?”
李密的态度让翟让有些惊讶,他看了一眼单雄信,见后者暗暗摇头,心中叹了一口气,面上却装作很高兴的样子,问道:“李兄弟有什么妙计不成,还请快快说来,让大伙参详参详!”
李密瞟了单雄信一眼,见他左顾右盼,目光躲闪,微微一笑,对翟让说道:“大当家的,你看,张须陀原本只有三万大军,他如果驻扎在历城那还好说,毕竟路途遥远,大军很那奇袭而不被发现,但是他此时率军驻扎在荥阳,荥阳之地距离历城有上千里之遥,他们远道而来,虽然连战连捷,但是已成骄兵,偏偏在这个时候,张须陀还分兵派罗士信去进攻金堤,又让留守在山东的秦琼率军南下支援江淮一带的隋军,这样一来,我们便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什么机会!”
翟让急忙问道,看得出来,他已经被李密的话个吸引住了,如果真的能够击败张须陀的话,那将会大大的改善他们目前的处境,也能在义军之中扬名立万。
“大当家,你看,这是目前的敌我态势!”
李密上前一步,拿出一幅地图走向了翟让,摊开一看,真是眼下山东和河南一大片区域的地图,地图绘制的十分精细,上面还标注了年份,翟让看了一眼,发下是大业七年的地图,他心中一惊,看了看李密,李密笑着点了点头。
“大当家你猜对了,这就是之前杨公举事时留下的地图,我见它绘图精密,于是便收藏了几份。”
“大家看,隋军一万人驻扎在荥阳,五千人驻扎在金堤,其中金堤的守将是罗士信,此人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我们不需要先拿他动手,而驻扎在荥阳的是张须陀本人,他手中有一万人的军队,诸位都知道,张须陀麾下的军队能征善战,能打硬仗,多次以少胜多,祝阿一战,卢明月的十万大军不敌张须陀一万人马,被杀的死伤大半,卢明月仅仅只带着几百人逃脱离去,而北海一战,张须陀身先士卒,又是以一万人击败了郭、秦两人的六万联军,斩杀无数,而我们瓦岗军在张须陀的手中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所以此战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众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凝重,张须陀的厉害他们已经见识过了。
“但是眼下张须陀因为孤军深入,所以他必定急于求战,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再添点油加把火,你们看,眼下张须陀大军倾巢而出,山东留守的军队不多,而秦琼的也已经率军南下了,那么张须陀肯定很担心有人会趁机偷袭他的腹地,去年黄河上下蝗灾不断,干旱连绵,很多地方都缺粮食,而山东之地虽然也受到了波及,但是影响不大,原因就在于张须陀的强势,使得流民和义军比其他地方少很多,所以山东这个时候可是一个香饽饽,不要说我们自己,单说卢明月、王薄几人,他们难道没有想要进军山东的意思?有,肯定有,但是山东我们是不能放给他们的,我的意见是,我们可以派一支军队,袭击博城,这里是历城南边的门户,也是齐鲁之地的要害位置,背靠着岱山,进可攻,退可守,城中守军人数不多,只有三百多郡兵,几乎没有什么战斗来,而我们可以派一支骑兵过去,人数不多,三千人即可,只要博城一被我们拿下,那么山东就是我们嘴边的一块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李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出兵博城,引诱张须陀率军回援,然后半路上伏击他们吗?”
单雄信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自己的猜想是不是跟李密心中的想法相吻合。
“单将军你的这个计策也是可以,不过以张须陀的谨慎,他在行军之中必定是万分小心,我们想要伏击到他,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密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却还是否定了单雄信的想法。
他看了众人一眼,众人都没有开口,显然是没有想到他心中的想法。
李密看了看站在单雄信身边的徐世绩,只见他闭目思沉,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徐军师,你的看法呢?”
李密知道徐茂公的才华,几次三番的想要拉拢他,不过徐世绩跟单雄信的关系很好,而单雄信忠心于翟让,所以他的拉拢并没有奏效,但是李密却并不放弃,他早已看出,徐世绩对翟让并没有什么信心,想必他也和自己一样,早已看穿翟让此人胸无大志,不是一军领袖的合适人选。
“既然李大人问到了,那徐某也来谈一谈自己的浅薄之见,徐某以为,以张须陀的个性,他不会率军回救,而是会主动向我们求战,力求击溃或者重创我们,这跟围魏救赵是一个道理,只要打败我们,那么博城的军队将不战而退,必然不可以就留,不然就有后路被断的危险,不知道这是不是李大人心中的想法和计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