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0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 111 第十七章 下套
- 112 第十八章 李渊起兵
- 113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 114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 115 第二十一章 燎燃之火
- 116 第二十二章 突厥南下
- 117 第二十三章 琅琊烽火榜
- 118 第二十四章 又送人又送武器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突厥人从正面的进攻受到了挫折,但是他们却在另外一面找到了突破口,大批手持长矛的突厥士兵凶悍的沿着之前骑兵们开凿出来的那些缺口里面,向隋军的大营冲去,隋军士兵手持长枪和弓箭拼命抵抗,但是突厥人的骑兵和弓箭手人数更多,虽然他们的射程不远,但是胜在数量庞大,所以密集的羽箭如同从天而降的雨点一般,压得隋军士兵喘不过气来,突厥士兵见隋军的反抗势头稍微的下降了一些,不由士气大振,高呼着挥动斧头和大刀,狠狠的劈砍着、拽拉着隋军的营寨板墙,缺口渐渐被撕开的越来越大了。
隋军士兵拼死抵抗,板墙附近的争夺尤为激烈,大量突厥士兵被隋军的长枪刺死,而同样的,大量的隋军士兵也被突厥人的弓箭射中,双方都伤亡惨重,板墙附近堆积了成堆的尸体,鲜血顺着山坡向下流了一地,汇聚成了一条血河,使得地面变得湿滑起来。
形势对于隋军而言越来越不利了,他们驻扎的山坡高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对于突厥人的骑兵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而骑兵的机动性也对守军的弓弩的瞄准射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随着突厥人的逼近,隋军士兵遭到对方弓箭打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他们渐渐的有些守不住阵地了,突厥士兵终于从板墙的缺口处杀入了隋军的大营。
屈突通发现了城外隋军的不利处境,立刻下令另外一个大营和城中的军队出兵前去援助,只是隋军的出击很快就被什钵苾早已布置好的军队拦截了下来,他们一出城就马上陷入到和突厥人的鏖战之中去了。
而在大营里面,发现板墙已经守不住了,隋军主将立刻下令让士兵们拉出大量的车辆,将这些车辆用铁索连成一片,将士兵们保护在中间,最外面的隋军举着盾牌,中间架着长枪,刺杀那些企图翻过战车的突厥人,而中间被盾牌保护起来的隋军弓弩手这个时候也不停的朝外放箭,杀伤突厥军队的士兵。
隋军的反应速度很快,显示出了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突厥士兵此时士气正盛,他们刚刚拿下了隋军最外面的板墙,这给他们一种错觉,那就是隋军已经不堪一击了。
在以往的战斗之中,城墙往往是最难攻破的一环,这对于交战的双方而言都是一样的,进攻的一方一般只要打破城墙,那么守军往往就会迅速溃败,而守军在城墙这个最大的依仗失守了之后,士气会大降,往往也不会再做抵抗,马上就会选择撤退,冷兵器时代的巷战不是没有,只不过远没有后世那么多,战场上气势的作用是巨大的,以破城之后攻方的士气和守军的低落,进行巷战可能会付出全军覆灭的代价。
突厥以为隋军会崩溃,以为拿下了他们的板墙,就等于是攻破了他们的城墙一样,让他们心理上的防线被打破,只是这一次,隋军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崩溃,而且迅速的做出了应对,依托大量的战车进行防御,突厥人的进攻一时间很难找到突破口。
屈突通今年57岁,他是隋军将领之中资历比较老,而且是很稳重的将领,他早在出兵城外扎营的那一刻,就已经预料到了,在突厥人绝对兵力的优势面前,一道板墙显然是不足以拖住他们,为此他特地的准备了这些战车,这些战车本来是用来运输粮草和军用器械的货车,此时被他集中到了一起,改装成了战车,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
他早已经收到了裴矩的来信,知道他们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所以这才会放心的派出军队分兵扎营,不然的话以他的小心谨慎,他不会在城外扎下两个大营,只会扎一个营,这样的话军队更加集中,守卫起来也更加容易。
而他之所以分兵,表面上看是为了和主城形成掎角之势,其实却是给突厥人布下了一个诱饵,让突厥人感觉这支地势不好,人数也不多的隋军是可以吃下去的,事实证明,突厥人确实是这样想并且这样做得。
什钵苾十分的生气,他的军队明明已经打破了隋军的营寨,为何里面的战斗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他对身边的突厥勇士哈日勒说道:“你是我们草原上有名的大力士,也是我们阿史那家最忠诚的卫士,现在我们的军队被隋军的小伎俩挡住了,稍微有一点点麻烦,这对你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我给你三千人,你去把那群汉人的懦夫给我撕碎,让我们草原的将士们见识一下你的力量,草原必胜!”
哈日勒低吼一声,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带人冲了上去。
突厥士兵此时被这一拳连成一起的战车给挡住了,这些战车倒也不是很高,大约只有六尺左右,但是这个高度需要士兵们攀爬上去,但是隋军的长枪和盾牌在他们的前面组成了一道枪林,隋军的枪手抓住机会,只要看到突厥人往上冲,就拿枪去捅,这一招果然管用,突厥人虽然士气很高,一开始也进攻的很猛烈,但是他们即便是爬到了战车上去了,也要面对面前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的盾墙,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而隋军士兵手中的长枪也不会允许他们有太多的时间,大多数突厥士兵刚一上车,就已经被从盾牌后面生出来的长枪给刺死了。
隋军显然是早有准备,他们专门准备了这种一丈多长的长枪,这种长度不利于野战,因为太沉重,但是在这种防守战之中却是非常的合适,是在隋军枪下的突厥人不计其数。
而且隋军的打击手段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弓弩手此时也对着外面密密麻麻的突厥士兵拼命的放箭,突厥人的弓箭手也立即还以颜色,双方的弓箭在半空中交织成了一片黑色的雨林,然后纷纷落在了对方的阵型中,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和‘噗噗’入肉的声音。
隋军士兵拼死抵抗,板墙附近的争夺尤为激烈,大量突厥士兵被隋军的长枪刺死,而同样的,大量的隋军士兵也被突厥人的弓箭射中,双方都伤亡惨重,板墙附近堆积了成堆的尸体,鲜血顺着山坡向下流了一地,汇聚成了一条血河,使得地面变得湿滑起来。
形势对于隋军而言越来越不利了,他们驻扎的山坡高度并不是很高,因此对于突厥人的骑兵而言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而骑兵的机动性也对守军的弓弩的瞄准射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随着突厥人的逼近,隋军士兵遭到对方弓箭打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他们渐渐的有些守不住阵地了,突厥士兵终于从板墙的缺口处杀入了隋军的大营。
屈突通发现了城外隋军的不利处境,立刻下令另外一个大营和城中的军队出兵前去援助,只是隋军的出击很快就被什钵苾早已布置好的军队拦截了下来,他们一出城就马上陷入到和突厥人的鏖战之中去了。
而在大营里面,发现板墙已经守不住了,隋军主将立刻下令让士兵们拉出大量的车辆,将这些车辆用铁索连成一片,将士兵们保护在中间,最外面的隋军举着盾牌,中间架着长枪,刺杀那些企图翻过战车的突厥人,而中间被盾牌保护起来的隋军弓弩手这个时候也不停的朝外放箭,杀伤突厥军队的士兵。
隋军的反应速度很快,显示出了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突厥士兵此时士气正盛,他们刚刚拿下了隋军最外面的板墙,这给他们一种错觉,那就是隋军已经不堪一击了。
在以往的战斗之中,城墙往往是最难攻破的一环,这对于交战的双方而言都是一样的,进攻的一方一般只要打破城墙,那么守军往往就会迅速溃败,而守军在城墙这个最大的依仗失守了之后,士气会大降,往往也不会再做抵抗,马上就会选择撤退,冷兵器时代的巷战不是没有,只不过远没有后世那么多,战场上气势的作用是巨大的,以破城之后攻方的士气和守军的低落,进行巷战可能会付出全军覆灭的代价。
突厥以为隋军会崩溃,以为拿下了他们的板墙,就等于是攻破了他们的城墙一样,让他们心理上的防线被打破,只是这一次,隋军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崩溃,而且迅速的做出了应对,依托大量的战车进行防御,突厥人的进攻一时间很难找到突破口。
屈突通今年57岁,他是隋军将领之中资历比较老,而且是很稳重的将领,他早在出兵城外扎营的那一刻,就已经预料到了,在突厥人绝对兵力的优势面前,一道板墙显然是不足以拖住他们,为此他特地的准备了这些战车,这些战车本来是用来运输粮草和军用器械的货车,此时被他集中到了一起,改装成了战车,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
他早已经收到了裴矩的来信,知道他们的大军正在赶来的路上,所以这才会放心的派出军队分兵扎营,不然的话以他的小心谨慎,他不会在城外扎下两个大营,只会扎一个营,这样的话军队更加集中,守卫起来也更加容易。
而他之所以分兵,表面上看是为了和主城形成掎角之势,其实却是给突厥人布下了一个诱饵,让突厥人感觉这支地势不好,人数也不多的隋军是可以吃下去的,事实证明,突厥人确实是这样想并且这样做得。
什钵苾十分的生气,他的军队明明已经打破了隋军的营寨,为何里面的战斗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他对身边的突厥勇士哈日勒说道:“你是我们草原上有名的大力士,也是我们阿史那家最忠诚的卫士,现在我们的军队被隋军的小伎俩挡住了,稍微有一点点麻烦,这对你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我给你三千人,你去把那群汉人的懦夫给我撕碎,让我们草原的将士们见识一下你的力量,草原必胜!”
哈日勒低吼一声,什么话也没说,直接带人冲了上去。
突厥士兵此时被这一拳连成一起的战车给挡住了,这些战车倒也不是很高,大约只有六尺左右,但是这个高度需要士兵们攀爬上去,但是隋军的长枪和盾牌在他们的前面组成了一道枪林,隋军的枪手抓住机会,只要看到突厥人往上冲,就拿枪去捅,这一招果然管用,突厥人虽然士气很高,一开始也进攻的很猛烈,但是他们即便是爬到了战车上去了,也要面对面前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的盾墙,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而隋军士兵手中的长枪也不会允许他们有太多的时间,大多数突厥士兵刚一上车,就已经被从盾牌后面生出来的长枪给刺死了。
隋军显然是早有准备,他们专门准备了这种一丈多长的长枪,这种长度不利于野战,因为太沉重,但是在这种防守战之中却是非常的合适,是在隋军枪下的突厥人不计其数。
而且隋军的打击手段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弓弩手此时也对着外面密密麻麻的突厥士兵拼命的放箭,突厥人的弓箭手也立即还以颜色,双方的弓箭在半空中交织成了一片黑色的雨林,然后纷纷落在了对方的阵型中,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和‘噗噗’入肉的声音。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