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 第六章 进入太原
- 101 第七章 古都洛阳
- 102 第八章 特殊之人
- 103 第九章 李密三策
- 104 第十章 越王杨侗
- 105 第十一章 劫营
- 106 第十二章 冲车立功
- 107 第十三章 琅琊榜
- 108 第十四章 李渊躺枪了
- 109 第十五章 琅琊阁开张了
- 110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 111 第十七章 下套
- 112 第十八章 李渊起兵
- 113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 114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 115 第二十一章 燎燃之火
- 116 第二十二章 突厥南下
- 117 第二十三章 琅琊烽火榜
- 118 第二十四章 又送人又送武器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目前刘志的名单上已经记载了一大堆的东西,比如说漱口的牙刷、牙膏,洗澡用的香皂、毛巾等等,基本上都是生活用品,他甚至打算将一些电器带过来,但是这里可没有电,也没有电磁信号,因此带来电器的话需要将发电机也一起带过来,这可是大家伙,所以就暂时放在了后面了。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刘志还将他的手机给带过来了,这下好了,自己拍摄了大量美轮美奂的风景照片,以及古代的建筑、街景等等,他有一天手痒,趁着回去主世界的时候,将这些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彻底的引爆了朋友圈,一下子引来了大量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他害怕别人刨根问底,让自己不好解释,于是只能将这些照片彻底的删除掉了。
虽然以后拍的照片不能上传了,但是留作纪念什么的也还是挺好的,因此他还将一台照相机带了过来,顺带还带来了一台专门的打印设备,这东西可是好东西,他给琅琊阁上的一些人照了相之后,将相片赠送给他们,这让他们都赶到非常的吃惊,因为这个时候是没有玻璃镜的,铜镜也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所以一般人都不太了解自己长啥样,因此当刘志将他们的照片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的吃惊,简直将刘志当做是天神一般看待,因为他们解释不了刘志的照相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只能将它想像成为天上神仙的法宝。
“阁主,山下又有人登山求见了!”
一名小童躬身禀报说道。
“知道了,你先问明身份,然后我再看看要不要回答!”
“是!”
白衣小童拜了一拜,转身离去了,刘志也放下了手中的锄头,洗了手,回到了书房中坐了下来。
之前那一群穿着华贵的人这个时候已经上得山来,和萧铣一样,他们也对琅琊阁山上的风景大为赞叹,一个个都看得心旷神怡,感叹不已。
“这位公子,不知有何事想问,还请写在纸上,放进那一排的木盒之中,附上公子的姓名和籍贯,以方便我们给出公子想要的答案。”
这一次换来了一个青年人来招待这些人,上山来的这个公子见这人只不过是一个小厮,但是却显得彬彬有礼,举止恰当,又见他面色红润、神情饱满,显得很有精神,不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到处都是一片饿殍,在这乱世之中地,竟然还有这样一般世外桃源般的好去处,当真是难能可贵。
不过他却并没有照这人的话去做,而是问道:“你们琅琊阁不是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吗?为什么还要我写下我的身份信息?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他说完便坐在一边,再也不说一句话,显然是等待琅琊阁的人给出了他的身份之后,这才肯继续。
接待的这名青年无奈,只能回去向刘志禀报了。
刘志听了之后也不奇怪,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实际上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了,因此他才让阁中的人员出去招待的时候叮嘱他们看清楚来人的长相。
不过这个时候他有了更加好用的东西,那就是照相机。
很快,这人拿着一个照相机,偷偷的走到了一旁,在不惊动来人的情况下将他们的相貌照了下来,然后交给了刘志。
刘志一看,心里大吃一惊,怎么是他?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的大唐皇帝,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今年只有十五岁,还不到十六岁,但是在古代,人们普遍都比较早熟,像女子出嫁生孩子,一般十三四岁都有,十八岁还嫁不出去,那就是老姑娘了,人们一般都知道古代的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会有一个成人礼,叫做结发,行冠礼,冠就是帽子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你到了二十岁,就是成年人了,可以带上成人的帽子了,而在这之前,也就是二十岁之前,都称为弱冠。
而女孩子在十五岁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仪式,叫做及笄,也是将头发梳理为垂于脑后的发髻,表示成年了,可以出嫁了。
李世民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却已经满天下的到处跑了,他性情豪放,喜欢结交天下的奇人义士,讲原则又不拘小节,出手也阔绰,一点都不吝惜钱财,因此在天下广交朋友,已经有不少的能人义士跟他的关系不错了,而这个时候李世民还不知道,他的这些优点就是促成他当上皇帝的最大优势。
既然来者是李世民,那么他肯定是为了之前自己放出的琅琊榜一事来的,自己一不小心将他的四弟李元霸写成了赵王,这个称呼虽然没错,但是却太早了,这才给他们家招来了大祸,眼下隋炀帝已经下令宇文述领兵五万,前往晋阳剿灭李渊,李世民应该是为这事来的。
想到这里,刘志提笔写到:“关中李氏,次子世民,西秦之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玄武之殇,手足相残,贞观未央。”
他的这三十二个字之中,涵盖了李世民的一生,不过李世民这个时候估计只能看懂前面的两句话,勉强能够看得懂第三句话。
“将这拿给外面的哪位公子,告诉他,我可以看在上一次的琅琊榜给他们带来不便的份上,再允许他再问一个问题!”
小童点了点头,将纸条折好,放入一个红色的锦囊内,用托盘盛起来,端到了外面,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锦囊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前面的三句话他看懂了,说他是关中大族李氏的第二个儿子,甚至将他的名字都写了出来,但是后面的西秦之王一直到贞观未央,这是什么意思?
西秦之王,说他是秦王么?联系到之前琅琊榜上将他的四弟李元霸称之为赵王,那么这个西秦之王似乎是说他今后的身份是秦王,李世民心中一惊,他上有兄长李建成,李建成是世子,所以如果他是秦王的话,李建成肯定是太子,但是后面紧接着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李世民的脸色开始变了起来!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刘志还将他的手机给带过来了,这下好了,自己拍摄了大量美轮美奂的风景照片,以及古代的建筑、街景等等,他有一天手痒,趁着回去主世界的时候,将这些照片分享到了朋友圈,没想到彻底的引爆了朋友圈,一下子引来了大量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他害怕别人刨根问底,让自己不好解释,于是只能将这些照片彻底的删除掉了。
虽然以后拍的照片不能上传了,但是留作纪念什么的也还是挺好的,因此他还将一台照相机带了过来,顺带还带来了一台专门的打印设备,这东西可是好东西,他给琅琊阁上的一些人照了相之后,将相片赠送给他们,这让他们都赶到非常的吃惊,因为这个时候是没有玻璃镜的,铜镜也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所以一般人都不太了解自己长啥样,因此当刘志将他们的照片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的吃惊,简直将刘志当做是天神一般看待,因为他们解释不了刘志的照相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只能将它想像成为天上神仙的法宝。
“阁主,山下又有人登山求见了!”
一名小童躬身禀报说道。
“知道了,你先问明身份,然后我再看看要不要回答!”
“是!”
白衣小童拜了一拜,转身离去了,刘志也放下了手中的锄头,洗了手,回到了书房中坐了下来。
之前那一群穿着华贵的人这个时候已经上得山来,和萧铣一样,他们也对琅琊阁山上的风景大为赞叹,一个个都看得心旷神怡,感叹不已。
“这位公子,不知有何事想问,还请写在纸上,放进那一排的木盒之中,附上公子的姓名和籍贯,以方便我们给出公子想要的答案。”
这一次换来了一个青年人来招待这些人,上山来的这个公子见这人只不过是一个小厮,但是却显得彬彬有礼,举止恰当,又见他面色红润、神情饱满,显得很有精神,不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到处都是一片饿殍,在这乱世之中地,竟然还有这样一般世外桃源般的好去处,当真是难能可贵。
不过他却并没有照这人的话去做,而是问道:“你们琅琊阁不是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吗?为什么还要我写下我的身份信息?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他说完便坐在一边,再也不说一句话,显然是等待琅琊阁的人给出了他的身份之后,这才肯继续。
接待的这名青年无奈,只能回去向刘志禀报了。
刘志听了之后也不奇怪,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实际上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了,因此他才让阁中的人员出去招待的时候叮嘱他们看清楚来人的长相。
不过这个时候他有了更加好用的东西,那就是照相机。
很快,这人拿着一个照相机,偷偷的走到了一旁,在不惊动来人的情况下将他们的相貌照了下来,然后交给了刘志。
刘志一看,心里大吃一惊,怎么是他?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日后的大唐皇帝,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今年只有十五岁,还不到十六岁,但是在古代,人们普遍都比较早熟,像女子出嫁生孩子,一般十三四岁都有,十八岁还嫁不出去,那就是老姑娘了,人们一般都知道古代的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会有一个成人礼,叫做结发,行冠礼,冠就是帽子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你到了二十岁,就是成年人了,可以带上成人的帽子了,而在这之前,也就是二十岁之前,都称为弱冠。
而女孩子在十五岁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仪式,叫做及笄,也是将头发梳理为垂于脑后的发髻,表示成年了,可以出嫁了。
李世民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却已经满天下的到处跑了,他性情豪放,喜欢结交天下的奇人义士,讲原则又不拘小节,出手也阔绰,一点都不吝惜钱财,因此在天下广交朋友,已经有不少的能人义士跟他的关系不错了,而这个时候李世民还不知道,他的这些优点就是促成他当上皇帝的最大优势。
既然来者是李世民,那么他肯定是为了之前自己放出的琅琊榜一事来的,自己一不小心将他的四弟李元霸写成了赵王,这个称呼虽然没错,但是却太早了,这才给他们家招来了大祸,眼下隋炀帝已经下令宇文述领兵五万,前往晋阳剿灭李渊,李世民应该是为这事来的。
想到这里,刘志提笔写到:“关中李氏,次子世民,西秦之王,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玄武之殇,手足相残,贞观未央。”
他的这三十二个字之中,涵盖了李世民的一生,不过李世民这个时候估计只能看懂前面的两句话,勉强能够看得懂第三句话。
“将这拿给外面的哪位公子,告诉他,我可以看在上一次的琅琊榜给他们带来不便的份上,再允许他再问一个问题!”
小童点了点头,将纸条折好,放入一个红色的锦囊内,用托盘盛起来,端到了外面,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锦囊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前面的三句话他看懂了,说他是关中大族李氏的第二个儿子,甚至将他的名字都写了出来,但是后面的西秦之王一直到贞观未央,这是什么意思?
西秦之王,说他是秦王么?联系到之前琅琊榜上将他的四弟李元霸称之为赵王,那么这个西秦之王似乎是说他今后的身份是秦王,李世民心中一惊,他上有兄长李建成,李建成是世子,所以如果他是秦王的话,李建成肯定是太子,但是后面紧接着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李世民的脸色开始变了起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