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在潼关,李世民接到洛阳的隋军和李密的魏军交战的消息之后,冷笑了起来,这两人都是李唐将来的敌人,这个时候他们自己自相残杀,那真的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样正好给了他们时间去解决北边裴矩的隋军,这支隋军不解决,始终让他们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而裴矩此时也在等待,他带等待来年的开春,此时北方草原都被大雪封了山,阴山脚下到处都是绵延的积雪,有些地方的积雪甚至有一丈多深,人要是不小心踩到上面,甚至可能被埋在里面出不来,就更别提是牲畜和物资车辆了。
而唐军在这个冬天也没有向他们发动进攻,这使得裴矩可以安心的准备他自己的计划,现在最困扰他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粮食不解决的话,大军的行动就会处处受阻。
在洛阳,江都朝廷派来的援军总算是赶到了,隋炀帝派来的是裴仁基,他还带来了三万隋军。
越王杨侗见到裴仁基到来,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们和江都之间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取得联系了,而这个时候裴仁基的到来不仅缓解了洛阳城的危机,而且还让越王杨侗的心里面安心了不少,他本来就只是一个半大的小孩,将一城的守土之责压在他的肩头上,这让他感觉喘不过气来。
“裴将军,我父皇他身体怎么样?他什么时候回来洛阳啊!”
隋炀帝之前前往江都,对外宣称的是进行南巡,不过谁都看得明白,他实际上是想要躲避被西边的李唐和东边的李密两支军队夹击的不利处境,实际上到南方去是去避难的,而不是去巡游的,不过越王杨侗还小,他的身边的大臣也不敢私自对他说出这个实情,所以他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一直以为自己的父皇只不过是去南方巡游,很快就会带领大军返回洛阳。
“父皇将折冲和果毅两军交给了我,但是我却没有能力带好他们,让父皇失望了,我好想父皇他能马上回来啊,洛阳城的事情我一个人处理不好的!”
杨侗眼睛里面的眼泪已经快要溢出来了,他在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开始驻守洛阳,这期间不仅要处理洛阳城中的大小事务,包括政务还有军事,还面对过杨玄感大军的围攻,要不是当初有人帮他出主意的话,只怕洛阳城早就已经丢掉了,原本以为父皇从辽东回来了之后,会收回他手中的权利,恢复洛阳城原本的秩序,却不料在经历了一次潼关之战和北方的突厥入侵之后,杨广也选择了南巡避难,又将他一个人留在了洛阳城,而这有过了半年,眼下他感觉洛阳城的局势岌岌可危,他身边也没有什么人可以信任了,除了一个王世充之外,他几乎都不知道该相信谁,而就算是这个王世充,他都感觉他有很多事情瞒着自己,不过他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不敢乱说。
杨侗对于杨广派来的裴仁基还是十分信任的,他知道当初就是他被父皇征召过去护驾,带着军队保护这父皇安全的到达了江都,这说明父皇都是些信任他的,所以他也对裴仁基十分信任,这个时候对他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殿下,陛下并未对末将言及他返回洛阳的打算,所以这件事情末将无法做出回答,不过陛下曾多次称赞殿下,说殿下在洛阳城的表现十分优异,他对此十分的欣赏!”
裴仁基心里叹了口气,隋炀帝自己跑到了江州,将一个杨侑留在了长安,一个杨侗留在了洛阳,此时长安已经失守,杨侑逃到了巴蜀,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消息,不知道他在萧铣起兵的过程之中有没有被波及,如果没有被波及的话,他此时应该已经到了陈棱的军中了,不过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消息,估计路上肯定是出事了。
而杨侗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隋军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此时的兵力已经所剩不多了,而且裴仁基还了解到,杨侗将自己的军队几乎全都交给了王世充,这个王世充他是打过交道的,此人为人狡诈,让人莫不清楚底细,不过他素来都很有野心,所以将这么多军队,而且还是折冲和果毅这样的精锐军队交给他的手上,是否是明智之选,裴仁基还不敢肯定,不过李密的部队人数众多,和他们进行野战的话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是他领兵的话,他只需要守住洛阳城边上的偃师,守住洛水这一条关键的道路,让魏军不能轻易的跨过洛水,那么就足以应付魏军了,魏军不是隋军,他们装备简陋,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就算是他们想要来攻打偃师,那也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的,而且偃师距离洛阳还比较远,前方的战事并不会对洛阳造成直接的冲击,这也有利于稳定洛阳城中的民心,以免百姓出现慌乱,此时中原的百姓大多都集中在了洛阳一带,剩下的也大多逃到了南方去了,魏军虽然拥有回洛仓和洛口仓这两个重要粮仓里面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迟早有耗完的一天,而魏军缺乏根基,北边有窦建德虎视眈眈,南边有杜伏威和朝廷大军的威胁,他们必须急战,越拖对他们越不利,如果是他领兵,在偃师放上五万大军,然后将剩下的军队向西挺进,进攻河东,打通黄河上的渡口,将被困在关陇北部的裴矩部队接过来,这样的话洛阳城的军事实力会大大增强,兵力将会翻上一番,到时候即便是面对李密和李唐军队的围攻,他们也有了抵抗之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这么被动,这还是在只面对李密一方进攻的时候,王世充就用光了隋军,要是李唐大军也杀过来了,那隋军要怎么抵挡?洛阳城岂不是在唐军面前成为了一座空城了吗?
王世充打了多年的仗,这些问题他会不知道吗?裴仁基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这其中必有蹊跷!(未完待续。)
而裴矩此时也在等待,他带等待来年的开春,此时北方草原都被大雪封了山,阴山脚下到处都是绵延的积雪,有些地方的积雪甚至有一丈多深,人要是不小心踩到上面,甚至可能被埋在里面出不来,就更别提是牲畜和物资车辆了。
而唐军在这个冬天也没有向他们发动进攻,这使得裴矩可以安心的准备他自己的计划,现在最困扰他的问题就是粮食的问题,粮食不解决的话,大军的行动就会处处受阻。
在洛阳,江都朝廷派来的援军总算是赶到了,隋炀帝派来的是裴仁基,他还带来了三万隋军。
越王杨侗见到裴仁基到来,心里自然是非常的高兴,他们和江都之间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取得联系了,而这个时候裴仁基的到来不仅缓解了洛阳城的危机,而且还让越王杨侗的心里面安心了不少,他本来就只是一个半大的小孩,将一城的守土之责压在他的肩头上,这让他感觉喘不过气来。
“裴将军,我父皇他身体怎么样?他什么时候回来洛阳啊!”
隋炀帝之前前往江都,对外宣称的是进行南巡,不过谁都看得明白,他实际上是想要躲避被西边的李唐和东边的李密两支军队夹击的不利处境,实际上到南方去是去避难的,而不是去巡游的,不过越王杨侗还小,他的身边的大臣也不敢私自对他说出这个实情,所以他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一直以为自己的父皇只不过是去南方巡游,很快就会带领大军返回洛阳。
“父皇将折冲和果毅两军交给了我,但是我却没有能力带好他们,让父皇失望了,我好想父皇他能马上回来啊,洛阳城的事情我一个人处理不好的!”
杨侗眼睛里面的眼泪已经快要溢出来了,他在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开始驻守洛阳,这期间不仅要处理洛阳城中的大小事务,包括政务还有军事,还面对过杨玄感大军的围攻,要不是当初有人帮他出主意的话,只怕洛阳城早就已经丢掉了,原本以为父皇从辽东回来了之后,会收回他手中的权利,恢复洛阳城原本的秩序,却不料在经历了一次潼关之战和北方的突厥入侵之后,杨广也选择了南巡避难,又将他一个人留在了洛阳城,而这有过了半年,眼下他感觉洛阳城的局势岌岌可危,他身边也没有什么人可以信任了,除了一个王世充之外,他几乎都不知道该相信谁,而就算是这个王世充,他都感觉他有很多事情瞒着自己,不过他在没有证据的时候不敢乱说。
杨侗对于杨广派来的裴仁基还是十分信任的,他知道当初就是他被父皇征召过去护驾,带着军队保护这父皇安全的到达了江都,这说明父皇都是些信任他的,所以他也对裴仁基十分信任,这个时候对他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殿下,陛下并未对末将言及他返回洛阳的打算,所以这件事情末将无法做出回答,不过陛下曾多次称赞殿下,说殿下在洛阳城的表现十分优异,他对此十分的欣赏!”
裴仁基心里叹了口气,隋炀帝自己跑到了江州,将一个杨侑留在了长安,一个杨侗留在了洛阳,此时长安已经失守,杨侑逃到了巴蜀,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消息,不知道他在萧铣起兵的过程之中有没有被波及,如果没有被波及的话,他此时应该已经到了陈棱的军中了,不过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消息,估计路上肯定是出事了。
而杨侗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隋军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此时的兵力已经所剩不多了,而且裴仁基还了解到,杨侗将自己的军队几乎全都交给了王世充,这个王世充他是打过交道的,此人为人狡诈,让人莫不清楚底细,不过他素来都很有野心,所以将这么多军队,而且还是折冲和果毅这样的精锐军队交给他的手上,是否是明智之选,裴仁基还不敢肯定,不过李密的部队人数众多,和他们进行野战的话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是他领兵的话,他只需要守住洛阳城边上的偃师,守住洛水这一条关键的道路,让魏军不能轻易的跨过洛水,那么就足以应付魏军了,魏军不是隋军,他们装备简陋,缺乏攻坚能力,所以就算是他们想要来攻打偃师,那也是会付出不小的代价的,而且偃师距离洛阳还比较远,前方的战事并不会对洛阳造成直接的冲击,这也有利于稳定洛阳城中的民心,以免百姓出现慌乱,此时中原的百姓大多都集中在了洛阳一带,剩下的也大多逃到了南方去了,魏军虽然拥有回洛仓和洛口仓这两个重要粮仓里面的粮食,但是这些粮食迟早有耗完的一天,而魏军缺乏根基,北边有窦建德虎视眈眈,南边有杜伏威和朝廷大军的威胁,他们必须急战,越拖对他们越不利,如果是他领兵,在偃师放上五万大军,然后将剩下的军队向西挺进,进攻河东,打通黄河上的渡口,将被困在关陇北部的裴矩部队接过来,这样的话洛阳城的军事实力会大大增强,兵力将会翻上一番,到时候即便是面对李密和李唐军队的围攻,他们也有了抵抗之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这么被动,这还是在只面对李密一方进攻的时候,王世充就用光了隋军,要是李唐大军也杀过来了,那隋军要怎么抵挡?洛阳城岂不是在唐军面前成为了一座空城了吗?
王世充打了多年的仗,这些问题他会不知道吗?裴仁基显然不是这样认为的,这其中必有蹊跷!(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