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眼下还是将罗士信他们那一批人马接过来再说,耽罗人在我们登陆的时候曾经点燃了烽火,此时百济很有可能已经知道了这边的事情,所以我们还是赶紧将大军都集结过来,以防止百济出兵前来进攻!”
虽然之前刘志推测百济因为北方的高句丽带给他们的压力的原因,不太可能会出兵济州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必要的军事准备还是必不可少的,以免到时候这种低概率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太过于措手不及。
秦琼点了点头,马上准备派出船队去将罗士信他们接过来,而刘志则带着耽罗国的几个官员,饶有兴趣的在岛上巡视起来了。
“先生,这是我们耽罗国的户籍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各个村落的位置以及人口情况,可以说只要多出来一个人,这上面都会有记载!”
这官员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一脸的得意,心里在想,只怕这样精准的统计工作,就算是国力强大的大隋也很难办到的吧!
“哦,是吗?你叫什么名字?”
刘志对这个人的印象还比较深,他的汉语说的不错,汉文化也学习了不少,耽罗虽然距离百济比较近,但是他们的文化却是学习的中原的文化,就连官方的文字和预言都是汉语,这倒是让刘志和当地的官员的交流十分方便,要是他们说自己的地方预言的话,那就很难办了。
“小人王建,先生有何吩咐!”
王建收起脸上的笑容,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一副随时准备听从命令的样子。
刘志就是喜欢他这样的态度,很听话,虽然爱吹牛。
“你们以前是怎么办到这一点的,为何对于人口方面的数据统计的这么详细?”
王建愤愤的说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王比较贪,他要不是这样贪的话,我们下面的人才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这么卖力了!”
“哦?这是为何,他贪跟这件事情有关系吗?”
王正是不是贪刘志不知道,但是从他藏的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可以看出,他肯定是爱财的。
“先生你有所不知,我们济州岛上没啥特场,缺矿缺资源,就连工具都很缺,所以发展一直都不快,但是王正他很爱财,于是便规定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按照人头交税,上到七老八十的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他都要收人头税,每人每年都必须交纳一石粮食的人头税,这岛上的土地虽然多,但是因为缺铁,所以农具比较稀缺,加上没有大型的牲畜,所以种田要全靠人力,本来产量就不高,两千多户才三万亩田地,合计一户人家才不过十余亩地,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两三石,十余亩地一年的产量也才不过三十石,这其中,,一户人家一年至少要吃二十石粮食,还要上交两成的地租,剩下的粮食就只够交纳人头税了,这还是收成好的年头,如果碰到什么天灾人祸,比如去年的干旱和接踵而来的蝗灾,那百姓们的收成就完全不够看了,但是国王陛下规定人头税必须得交齐,地租倒是可以拖延一段时间,这导致去年的人口损失了不少,而且也正是因为人头税这个事情,所以百姓们都不敢多生孩子,因为孩子生出来了之后也要交人头税!”
王建说完怒气冲冲,眼睛里面都是怒火,显然对于这样的政策是十分的不满的,说起来他还是耽罗国的官员,虽然职位不高,但是毕竟是官方的人,就连他这样的人都对国王的政策这么不满,这可以看出这个国王在这个国家确实是有些不得人心的。
刘志点了点头,怪不得这岛上的人口只有一万余人,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面积不小了,养活个四五十万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因为王国的政策导致下面的百姓不敢多生育,不然的话不仅养不起,而且就连自己都又要被饿死的风险。
这样不合理的政策他自然是要废除的,至于地租,也实在是抬高了一点,五抽一,这简直是逼百姓们去死,也真是难为这些百姓了,要不是他们还可以去打打鱼捕捕猎,只怕早就都饿死了。
“对了,你说你们国王很贪,但是他要这么多的粮食是去干吗?我在你们的府库里面也只发现了不到两千石粮食,这不够你们一年的人头税的吧!那么其他的粮食都去哪里了?”
似乎知道刘志迟早要这样问,王建回答道:“粮食都被他给卖了啊,我们岛上没有金矿,先生你们的军队在他的院子里面搜到的那十几口大箱子里面的金银珠宝全都是他用卖粮食的钱买回来的,而这些粮食主要被他卖给百济或者新罗,有时候东边的倭人也会派船过来收购,这就是他的金银的主要来源,那十几口箱子里面的金银珠宝,是他们王氏花费了上百年的时间变卖了数百万石的粮食,这才换到的,而且他不仅会出卖粮食,甚至连人口都会出售!”
王建最后一句话让张扬陡然间止步,出售人口?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由一国之君做出来的事情?
“这是怎么回事,快给我细细说来!”
刘志表情严肃,人口之事关乎社稷,必须要体察清楚这其中的原委。
“是,先生,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北方的三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各国之间死伤的人数都很多,虽然南方的百济和新罗结成了同盟,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和地盘都不如北边的高句丽,因此历朝历代,百济国王都会在海外征召雇佣兵,组建一支特殊的部队,叫做——鹰魁军,鹰魁军的组成十分的复杂,里面有突厥人、靺鞨人、契丹人、倭国人还有我们耽罗人,这支部队的装备精良,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很是强悍,我们耽罗国每年都要挑选三百名最最出众的年轻男子送到百济去从军,而作为回报,百济人将会回赠三万两白银,这些钱全都流进了王室的口袋中,他们便这样一天天逐渐累积财富,却不料一朝就丢尽了所有的财产,真是报应!”(未完待续。)
虽然之前刘志推测百济因为北方的高句丽带给他们的压力的原因,不太可能会出兵济州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必要的军事准备还是必不可少的,以免到时候这种低概率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太过于措手不及。
秦琼点了点头,马上准备派出船队去将罗士信他们接过来,而刘志则带着耽罗国的几个官员,饶有兴趣的在岛上巡视起来了。
“先生,这是我们耽罗国的户籍资料,上面详细记录了各个村落的位置以及人口情况,可以说只要多出来一个人,这上面都会有记载!”
这官员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一脸的得意,心里在想,只怕这样精准的统计工作,就算是国力强大的大隋也很难办到的吧!
“哦,是吗?你叫什么名字?”
刘志对这个人的印象还比较深,他的汉语说的不错,汉文化也学习了不少,耽罗虽然距离百济比较近,但是他们的文化却是学习的中原的文化,就连官方的文字和预言都是汉语,这倒是让刘志和当地的官员的交流十分方便,要是他们说自己的地方预言的话,那就很难办了。
“小人王建,先生有何吩咐!”
王建收起脸上的笑容,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一副随时准备听从命令的样子。
刘志就是喜欢他这样的态度,很听话,虽然爱吹牛。
“你们以前是怎么办到这一点的,为何对于人口方面的数据统计的这么详细?”
王建愤愤的说道:“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王比较贪,他要不是这样贪的话,我们下面的人才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这么卖力了!”
“哦?这是为何,他贪跟这件事情有关系吗?”
王正是不是贪刘志不知道,但是从他藏的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可以看出,他肯定是爱财的。
“先生你有所不知,我们济州岛上没啥特场,缺矿缺资源,就连工具都很缺,所以发展一直都不快,但是王正他很爱财,于是便规定每家每户都必须要按照人头交税,上到七老八十的老人,下至嗷嗷待哺的婴儿,他都要收人头税,每人每年都必须交纳一石粮食的人头税,这岛上的土地虽然多,但是因为缺铁,所以农具比较稀缺,加上没有大型的牲畜,所以种田要全靠人力,本来产量就不高,两千多户才三万亩田地,合计一户人家才不过十余亩地,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两三石,十余亩地一年的产量也才不过三十石,这其中,,一户人家一年至少要吃二十石粮食,还要上交两成的地租,剩下的粮食就只够交纳人头税了,这还是收成好的年头,如果碰到什么天灾人祸,比如去年的干旱和接踵而来的蝗灾,那百姓们的收成就完全不够看了,但是国王陛下规定人头税必须得交齐,地租倒是可以拖延一段时间,这导致去年的人口损失了不少,而且也正是因为人头税这个事情,所以百姓们都不敢多生孩子,因为孩子生出来了之后也要交人头税!”
王建说完怒气冲冲,眼睛里面都是怒火,显然对于这样的政策是十分的不满的,说起来他还是耽罗国的官员,虽然职位不高,但是毕竟是官方的人,就连他这样的人都对国王的政策这么不满,这可以看出这个国王在这个国家确实是有些不得人心的。
刘志点了点头,怪不得这岛上的人口只有一万余人,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面积不小了,养活个四五十万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因为王国的政策导致下面的百姓不敢多生育,不然的话不仅养不起,而且就连自己都又要被饿死的风险。
这样不合理的政策他自然是要废除的,至于地租,也实在是抬高了一点,五抽一,这简直是逼百姓们去死,也真是难为这些百姓了,要不是他们还可以去打打鱼捕捕猎,只怕早就都饿死了。
“对了,你说你们国王很贪,但是他要这么多的粮食是去干吗?我在你们的府库里面也只发现了不到两千石粮食,这不够你们一年的人头税的吧!那么其他的粮食都去哪里了?”
似乎知道刘志迟早要这样问,王建回答道:“粮食都被他给卖了啊,我们岛上没有金矿,先生你们的军队在他的院子里面搜到的那十几口大箱子里面的金银珠宝全都是他用卖粮食的钱买回来的,而这些粮食主要被他卖给百济或者新罗,有时候东边的倭人也会派船过来收购,这就是他的金银的主要来源,那十几口箱子里面的金银珠宝,是他们王氏花费了上百年的时间变卖了数百万石的粮食,这才换到的,而且他不仅会出卖粮食,甚至连人口都会出售!”
王建最后一句话让张扬陡然间止步,出售人口?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由一国之君做出来的事情?
“这是怎么回事,快给我细细说来!”
刘志表情严肃,人口之事关乎社稷,必须要体察清楚这其中的原委。
“是,先生,事情是这样的,由于北方的三个国家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各国之间死伤的人数都很多,虽然南方的百济和新罗结成了同盟,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和地盘都不如北边的高句丽,因此历朝历代,百济国王都会在海外征召雇佣兵,组建一支特殊的部队,叫做——鹰魁军,鹰魁军的组成十分的复杂,里面有突厥人、靺鞨人、契丹人、倭国人还有我们耽罗人,这支部队的装备精良,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很是强悍,我们耽罗国每年都要挑选三百名最最出众的年轻男子送到百济去从军,而作为回报,百济人将会回赠三万两白银,这些钱全都流进了王室的口袋中,他们便这样一天天逐渐累积财富,却不料一朝就丢尽了所有的财产,真是报应!”(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