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7 第七十七章 攻城
- 78 第七十八章 阳翟大战(一)
- 79 第七十九章 阳翟大战(二)
- 80 推荐两本小说
- 81 第八十章 阳翟大战(三)
- 82 第八十一章 阳翟大战(四)
- 83 第八十二章 水淹七军
- 84 第八十三章 董卓死,献帝逃(求推荐,求收藏)
- 85 第八十四章 出兵洛阳
- 86 第八十五章 孟津渡
- 87 第八十六章 许褚VS曹洪
- 88 第八十七章 号令天下
- 89 第八十八章 收缴兵权
- 90 第八十九章 步步紧逼
- 91 第九十章 请君入瓮
- 92 第九十一章 李傕死
- 93 第九十二章 席卷天下(一)
- 94 第九十三章 席卷天下(二)
- 95 第一章 我回来了
- 96 第二章 父亲的秘密
- 97 第三章 穿越隋唐
- 98 第四章 莲花魂咒
- 99 第五章 紫阳真人
- 100 第六章 进入太原
- 101 第七章 古都洛阳
- 102 第八章 特殊之人
- 103 第九章 李密三策
- 104 第十章 越王杨侗
- 105 第十一章 劫营
- 106 第十二章 冲车立功
- 107 第十三章 琅琊榜
- 108 第十四章 李渊躺枪了
- 109 第十五章 琅琊阁开张了
- 110 第十六章 西秦之王
- 111 第十七章 下套
- 112 第十八章 李渊起兵
- 113 第十九章 决战潼关
- 114 第二十章 无人能挡的李元霸
- 115 第二十一章 燎燃之火
- 116 第二十二章 突厥南下
- 117 第二十三章 琅琊烽火榜
- 118 第二十四章 又送人又送武器
- 119 第二十五章 床弩显威
- 120 第二十六章 铁车阵
- 121 第二十七章 援军到
- 122 第二十八章 首功
- 123 第二十九章 银城决战(一)
- 124 第三十章 银城决战(二)
- 125 第三十一章 银城决战(三)
- 126 第三十二章 南朝三百七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 127 第三十三章 江淮杜伏威
- 128 第三十四章 盐城被围(补更)
- 129 第三十五章 李密的谋划
- 130 第三十六章 帮还是不帮
- 131 第三十七章 兵败荥阳
- 132 第三十八章 天下粮仓兴洛仓
- 133 第三十九章 李氏兄弟
- 134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 135 第四十一章 炀帝欲东去
- 136 第四十二章 诸侯怀鬼胎
- 137 第四十三章 养猪种菜
- 138 第四十四章 问题少年
- 139 第四十五章 琅琊山下的村庄
- 140 第四十六章 裴氏父子
- 141 第四十七章 元庆首战
- 142 第四十八章 义军对策
- 143 第四十九章 裴元庆VS熊阔海
- 144 第五十章 车轮战(一)
- 145 第五十一章 车轮战(二)(求首订!)
- 146 第五十二章 练剑?
- 147 第五十三章 问计琅琊阁
- 148 第五十四章 奇袭扬州
- 149 第五十五章 扬州鏖战
- 150 第五十六章 送信给宇文成都
- 151 第五十七章 辅公祏的安排
- 152 第五十八章 安排退路
- 153 第五十九章 攻城战(上)
- 154 第六十章 攻城战(下)
- 155 第六十一章 援军到来
- 156 第六十二章 完了
- 157 第六十三章 天下五分
- 158 第六十四章 抵达淡水
- 159 第六十五章 建立码头
- 160 第六十六章 寻找原住民
- 161 第六十七章 拜访
- 162 第六十八章 和土著做生意
- 163 第六十九章 孤军
- 164 第七十章 五支隋军
- 165 第七十一章 如何脱身
- 166 第七十二章 上中下三策
- 167 第七十三章 耽罗国
- 168 第七十四章 登上济州岛
- 169 第七十五章 占领济州岛
- 170 第七十六章 不为人知的秘密
- 171 第七十七章 洛阳大战(一)
- 172 第七十八章 洛阳大战(二)
- 173 第七十九章 王伯当的箭
- 174 第八十章 王世充大败
- 175 第八十一章 裴仁基抵达洛阳
- 176 第八十二章 王世充的隐忧
- 177 第八十三章 洛阳之乱(一)
- 178 第八十四章 洛阳之乱(二)
- 179 第八十五章 洛阳之乱(三)
- 180 第八十六章 火烧紫微宫
- 181 第八十七章 秘密联合
- 182 第八十八章 援军到
- 183 第八十九章 来护儿的水军
- 184 第九十章 给秦琼的建议
- 185 第九十一章 比试
- 186 第九十二章 挑战万斤巨石
- 187 第九十三章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
- 188 第九十四章 扶桑二三事
- 189 第九十五章 刘文静的连环计
- 190 第九十六章 裴矩脱身
- 191 第九十七章 兄弟阋墙
- 192 第九十八章 元吉败亡
- 193 第九十九章 建德称臣
- 194 第一百章 宇文来犯
- 195 第一百零一章 河东局势
- 196 第一百零二章 上山下山
- 197 第一百零三章 马市
- 198 第一百零四章 买马?买人?
- 199 第一百零五章 高蕊
- 200 第一百零六章 骊山行
- 201 第一百零七章 灞陵桥偶遇
- 202 第一百零八章 梦回长安
- 203 第一百零九章 墨羽
- 204 第一百一十章 墨羽(下)
- 205 第一百一十一章 蜀变
- 206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局
- 207 第一百一十三章 倭国使者
- 208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准备
- 209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杂事
- 210 第一百一十六章 离京
- 211 第一百一十七章 塞外的风(一)
- 212 第一百一十八章 塞外的风(二)
- 213 第一百一十九章 塞外的风(三)
- 214 第一百二十章 塞外的风(四)
- 215 第一百二十三章 烽火连三月
- 216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经打
- 217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竹斯国
- 218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少了
- 219 第一百二十七章 抢劫
- 220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战
- 221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误解)
- 222 第一百三十章 误解(二)
- 223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误解(三)
- 224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袭
- 225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临斜风谷
- 226 第一百三十四章 进入谷中
- 227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进入谷中(二)
- 228 大结局+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十六章 许褚VS曹洪
第八十六章 许褚VS曹洪
“曹军众人听着,限你们立即撤回南岸,否则的话,这一阵弓箭就不是落在你们脚下这么简单了!”
一名小校跃马上前,对着曹军众人大声喊道。
曹军士兵中间出现了一阵嘈杂,曹洪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对方人数很多,成一个半圆形将他们包围在里面,人数估计得有两千人,而且都是骑兵,他的部下虽然有五千人,但是此时渡河的只有五百人,而先前的那五百人只怕这个时候已经被对方给控制了起来了。
曹洪心里清楚,若果是战,他们不是对手,即便是再等两个时辰,等到第三批的军队度过了河水,也依旧不是对手,而且对方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后撤。
“给北岸发信号,取消渡河,让渡船过来接人!”
曹洪对身边的军士吩咐道,军士立即吹响号角,给对岸的军队发出了信号。
曹洪提马上前,大声问道:“阁下是何人?我那五百名军士现在何在?可否放其归队!”
许褚点了点头,小校说道:“我家将军乃汝南大将许褚,我家将军说了,曹军的五百人自当在放归,只是须得留的一些物品留作纪念才行!”
曹洪问道:“留何物品?”
小校道:“并且铠甲,仅此无他!”
曹洪心中升起了一股怒火,留下兵甲,这分明是对付战俘的政策,对方这是在侮辱他,曹洪性情暴虐,今天要不是顾忌太多,他早就挥军杀过去了,但是此时对方却一再相逼,他如何能忍。【ㄨ】
“哼!汝南大将,名头倒是响亮,就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本事,告诉你家将军,如果他能打赢我,我那五百军士的兵器铠甲任你拿去,若是胜不了我,就别动我那五百人!”
许褚活动了一下脖子,好些时候没跟人切磋了,他最近一直在跟典韦对练,典韦的力气比他大,步战他不是对手,但是典韦不太善于骑战,所以他骑战还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对手,张绣虽然武功不错,但是毕竟跟许褚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今天竟然有一名骑将要跟他比试,那最好不过了,许褚倒想要看看对方究竟有什么能耐。
两人纵马上前,也不搭话,直接就动起手来,两人都是以力量见长的武将,兵器也完全一样,都是一口长刀,不过许褚的大刀此时重量已经提升到了七十斤,而曹洪的刀是六十斤,双方差了十斤。
这一场比试打的十分激烈,双方都是一味的猛攻,每一次碰撞都会激起一阵火花,令两方的士兵看得瞠目结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环节。
两人不一会就已经交手三十余招了,虽然在外人看来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大的不分伯仲,但是实际上只有两人自己知道孰优孰劣。
曹洪此时胸口烦恶,手臂酥麻,已经完全陷入了守势,而许褚却犹自酣战,他的刀法严整,力量刚猛,一刀快过一刀,刀风将曹洪正面全都罩住了,逼迫曹洪只能防守,根本没有反击的余地,曹洪心道不妙,知道如果再这样继续硬拼下去自己不是对手,因此卖了一个破绽,装作战败的样子,右手拖刀,调转马头扭头边走,他使出了自己成名绝技——拖刀计!
曹洪在不久前对阵黄巾军大将何曼的时候,就使用过一次拖刀计,当时两人战过三十余合,曹洪拿何曼无计可施,于是心生一计,便佯装败走,引得何曼来追,然后突施回马刀,一下子将何曼斩于马下,不过虽然曹洪用的比较早,但是在三国中,拖刀计用的最厉害的却不是他,而是关羽。
武将相斗,在战马上回身不便,加上目标很大,因此如果让对方成功使用了拖刀计,那么结果就是非死即伤,因为拖刀计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使用者一是出其不意,二是大刀抡一个圆,其力道简直无可匹敌,一般的武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能坐以待毙,而就算是有所准备,也只能勉强用兵器抵挡,而在刚猛的力道面前,兵器也是很容易被直接砍断的,何曼就是这样死掉的,而过五关斩六将里面的蔡阳,则死于前者。
许褚虽然不知道对方使用的是拖刀计,但是他却没有追击,他认定自己已经取胜,既然对方败走,那又何必去追。
而曹洪回头一看,见许褚并没有上当,知道自己的计策失败了,而他佯装败走,但是在双方的士兵眼中,他却是真真正正的败了,士兵们可不知道他心底里面的计策。
“曹洪愿赌服输,那五百士兵的兵甲你拿去吧!走,我们撤!”
说完头也不回的登上了渡船,三四十艘大小渡船开始向北而去,不一会就没了踪迹。
许褚也毫不客气,下令将曹军战俘全都扒光,仍在沙滩上扭头就走,以曹军的渡河能力,就算是给他半天的时间,他也不可能将军队全都运过来,因此这里没必要再防守了。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郊,听闻汝南太守刘志亲自率军前来迎接,大汉天子和满朝文武百官都赶到了城外来迎接,这阵仗,看得刘志都一愣一愣的,心想:满朝文武就这几个人?
一问之后这才知道,原来在他们一路东逃的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李傕和徐荣的几次追杀,文武百官损失惨重,几乎十不存一,加上到洛阳这一路上毫无给养,因此有饿死和走失了不少人,这才只剩下这么一点人。
刘志当即学着历史上曹操的做法,先是对天子和百官礼数周到,给他们一种我是好人,是忠臣的感觉,然后让士兵们烧锅煮饭,开始煮肉汤,蒸馒头,文武百官甚至连小皇帝自己都看得口水直流,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大锅,闻着肉香,就差点要掉眼泪了。
等到东西煮好了之后,一个个的完全不顾面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刘志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叹息不止,四百年的大汉竟然到了这般地步,怪不得曹操看到朝廷这个样子,会野心滋长,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一名小校跃马上前,对着曹军众人大声喊道。
曹军士兵中间出现了一阵嘈杂,曹洪抬头看了一眼,只见对方人数很多,成一个半圆形将他们包围在里面,人数估计得有两千人,而且都是骑兵,他的部下虽然有五千人,但是此时渡河的只有五百人,而先前的那五百人只怕这个时候已经被对方给控制了起来了。
曹洪心里清楚,若果是战,他们不是对手,即便是再等两个时辰,等到第三批的军队度过了河水,也依旧不是对手,而且对方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么长的时间,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后撤。
“给北岸发信号,取消渡河,让渡船过来接人!”
曹洪对身边的军士吩咐道,军士立即吹响号角,给对岸的军队发出了信号。
曹洪提马上前,大声问道:“阁下是何人?我那五百名军士现在何在?可否放其归队!”
许褚点了点头,小校说道:“我家将军乃汝南大将许褚,我家将军说了,曹军的五百人自当在放归,只是须得留的一些物品留作纪念才行!”
曹洪问道:“留何物品?”
小校道:“并且铠甲,仅此无他!”
曹洪心中升起了一股怒火,留下兵甲,这分明是对付战俘的政策,对方这是在侮辱他,曹洪性情暴虐,今天要不是顾忌太多,他早就挥军杀过去了,但是此时对方却一再相逼,他如何能忍。【ㄨ】
“哼!汝南大将,名头倒是响亮,就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本事,告诉你家将军,如果他能打赢我,我那五百军士的兵器铠甲任你拿去,若是胜不了我,就别动我那五百人!”
许褚活动了一下脖子,好些时候没跟人切磋了,他最近一直在跟典韦对练,典韦的力气比他大,步战他不是对手,但是典韦不太善于骑战,所以他骑战还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对手,张绣虽然武功不错,但是毕竟跟许褚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今天竟然有一名骑将要跟他比试,那最好不过了,许褚倒想要看看对方究竟有什么能耐。
两人纵马上前,也不搭话,直接就动起手来,两人都是以力量见长的武将,兵器也完全一样,都是一口长刀,不过许褚的大刀此时重量已经提升到了七十斤,而曹洪的刀是六十斤,双方差了十斤。
这一场比试打的十分激烈,双方都是一味的猛攻,每一次碰撞都会激起一阵火花,令两方的士兵看得瞠目结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精彩的环节。
两人不一会就已经交手三十余招了,虽然在外人看来两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大的不分伯仲,但是实际上只有两人自己知道孰优孰劣。
曹洪此时胸口烦恶,手臂酥麻,已经完全陷入了守势,而许褚却犹自酣战,他的刀法严整,力量刚猛,一刀快过一刀,刀风将曹洪正面全都罩住了,逼迫曹洪只能防守,根本没有反击的余地,曹洪心道不妙,知道如果再这样继续硬拼下去自己不是对手,因此卖了一个破绽,装作战败的样子,右手拖刀,调转马头扭头边走,他使出了自己成名绝技——拖刀计!
曹洪在不久前对阵黄巾军大将何曼的时候,就使用过一次拖刀计,当时两人战过三十余合,曹洪拿何曼无计可施,于是心生一计,便佯装败走,引得何曼来追,然后突施回马刀,一下子将何曼斩于马下,不过虽然曹洪用的比较早,但是在三国中,拖刀计用的最厉害的却不是他,而是关羽。
武将相斗,在战马上回身不便,加上目标很大,因此如果让对方成功使用了拖刀计,那么结果就是非死即伤,因为拖刀计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使用者一是出其不意,二是大刀抡一个圆,其力道简直无可匹敌,一般的武将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能坐以待毙,而就算是有所准备,也只能勉强用兵器抵挡,而在刚猛的力道面前,兵器也是很容易被直接砍断的,何曼就是这样死掉的,而过五关斩六将里面的蔡阳,则死于前者。
许褚虽然不知道对方使用的是拖刀计,但是他却没有追击,他认定自己已经取胜,既然对方败走,那又何必去追。
而曹洪回头一看,见许褚并没有上当,知道自己的计策失败了,而他佯装败走,但是在双方的士兵眼中,他却是真真正正的败了,士兵们可不知道他心底里面的计策。
“曹洪愿赌服输,那五百士兵的兵甲你拿去吧!走,我们撤!”
说完头也不回的登上了渡船,三四十艘大小渡船开始向北而去,不一会就没了踪迹。
许褚也毫不客气,下令将曹军战俘全都扒光,仍在沙滩上扭头就走,以曹军的渡河能力,就算是给他半天的时间,他也不可能将军队全都运过来,因此这里没必要再防守了。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郊,听闻汝南太守刘志亲自率军前来迎接,大汉天子和满朝文武百官都赶到了城外来迎接,这阵仗,看得刘志都一愣一愣的,心想:满朝文武就这几个人?
一问之后这才知道,原来在他们一路东逃的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李傕和徐荣的几次追杀,文武百官损失惨重,几乎十不存一,加上到洛阳这一路上毫无给养,因此有饿死和走失了不少人,这才只剩下这么一点人。
刘志当即学着历史上曹操的做法,先是对天子和百官礼数周到,给他们一种我是好人,是忠臣的感觉,然后让士兵们烧锅煮饭,开始煮肉汤,蒸馒头,文武百官甚至连小皇帝自己都看得口水直流,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大锅,闻着肉香,就差点要掉眼泪了。
等到东西煮好了之后,一个个的完全不顾面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刘志看到此情此景,心中叹息不止,四百年的大汉竟然到了这般地步,怪不得曹操看到朝廷这个样子,会野心滋长,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