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 第三章 黄帝大战蚩尤
- 5 第四章 鲧奉诏治水
- 6 第五章 砍柴遇仙师
- 7 第六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 8 第七章 开山神斧
- 9 第八章 初登华山访后土
- 10 第九章 后土讲 盘古开天地
- 11 第十章 鲧盗天帝息壤 拦水筑坝
- 12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 初露头角
- 13 第十二章 登太行 临王屋 识八卦
- 14 第十三章 伏羲赐量天尺
- 15 第十四章 洛河女神赠洛书
- 16 第十五章 夜宿桐柏遇妖精
- 17 第十六章 淮河奇妖巫支祁
- 18 第十七章 盘瓠的来历
- 19 第十八章 盘瓠杀敌立功
- 20 第十九章 盘瓠帝女结良缘
- 21 第二十章 天马与天虫
- 22 第二十一章 蚕神 马头娘娘
- 23 第二十二章 云梦深处遇神仙
- 24 第二十三章 大禹夜游月宫
- 25 第二十四章 后羿射九日
- 26 第二十五章 嫦娥奔月
- 27 第二十六章 东南天柱寻天书
- 28 第二十七章 天书《金简玉篆》
- 29 第二十八章 巫支祁 抢走天书
- 30 第二十九章 登昆仑山 朝见西王母
- 31 第三十章 西王母赐 《召神符箓》
- 32 第三十一章 鲧治水败绩 被杀于羽山
- 33 第三十二章 大禹入朝见舜 纵论治水
- 34 第三十三章 大禹受命治水
- 35 第三十四章 尧母怀尧十四月
- 36 第三十五章 陶唐尧 北斩猰貐
- 37 第三十六章 唐尧西灭九婴
- 38 第三十七章 唐尧南屠巴蛇
- 39 第三十八章 唐尧东剿大风
- 40 第三十九章 帝尧践位 天下归心
- 41 第四十章 后稷出生遭三弃
- 42 第四十一章 长脸马嘴大法官 皋陶
- 43 第四十二章 简狄吞燕卵而怀契
- 44 第四十三章 舜在苦难中长大
- 45 第四十四章 舜耕于畎亩
- 46 第四十五章 修仓 浚井 断肠红
- 47 第四十六章 英才出少年
- 48 第四十七章 涂娇天上来
- 49 第四十八章 地下钻出一个神农仔
- 50 第四十九章 河伯献河
- 51 第五十章 黄河九曲一万八百里
- 52 第五十一章 治水黄河第一战
- 53 第五十二章 东海之滨斗夔牛
- 54 第五十三章 天将大战黑鲛龙
- 55 第五十四章 大禹再战黑鲛龙
- 56 第五十五章 大禹召见山神 海神
- 57 第五十六章 洋洋大东海 包容万物
- 58 第五十七章 应龙助大禹
- 59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 60 第五十九章 徒骇河畔 沐肿作怪
- 61 第六十章 沐肿受戒化蚯蚓
- 62 第六十一章 治水九河 罔象作乱
- 63 第六十二章 罔象落海变海豚
- 64 第六十三章 泰山绝顶 黄帝传神功
- 65 第六十四章 五少年跨虎蹬泰山
- 66 第六十五章 风神大会
- 67 第六十六章 五老神仙共铸 定海神针
- 68 第六十七章 巫支祁 大会十洞妖王
- 69 第六十八章 大禹一战巫支祁
- 70 第六十九章 定海神针 惊鬼神
- 71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 72 第七十一章 大禹二战巫支祁
- 73 第七十二章 巫支祁劫走涂娇
- 74 第七十三章 九尾白狐说媒
- 75 第七十四章 大禹联姻涂山国
- 76 第七十五章 辛壬癸甲
- 77 第七十六章 大禹三战巫支祁
- 78 第七十七章 深井锁鱼妖
- 79 第七十八章 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80 第七十九章 一过家门而不入
- 81 第八十章 马陵谷 大禹中瘴气
- 82 第八十一章 牵来孤岛筑长堤
- 83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
- 84 第八十三章 沂水河畔 大禹中瘴
- 85 第八十四章 泗水之滨 除泗肥
- 86 第八十五章 治水涂山 二过家门而不入
- 87 第八十六章 登桐柏山 祭炎帝陵
- 88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 89 第八十八章 禹化黄熊 开轘辕
- 90 第八十九章 洢水河畔斩化蛇
- 91 第九十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除恶龙
- 92 第九十一章 三门峡边 梳妆台
- 93 第九十二章 三门峡之神门险
- 94 第九十三章 三门峡之 鬼门窄
- 95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 人门之上百丈崖
- 96 第九十五章 黄河之 中流砥柱
- 97 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
- 98 第九十七章 巨灵咆哮 擗华山
- 99 第九十八章 祭风陵 风后传阵
- 100 第九十九章 鲤鱼跳龙门
- 101 第一百章 开山神斧 开龙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治水 斩相柳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治水炼石滩 积石成山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神女授天书 巫峡斗恶龙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治水成功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治水功臣 封官加爵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划九州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禹即天子位 西王母来贺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禹征三苗 代天行道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苗纵毒 将计就计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擒三纵 为服其心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巡海外 藏书于名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三章 伏羲赐量天尺
第十三章 伏羲赐量天尺
到这时,大禹才恍然大悟:原来一路上遇到的这八个人乃是八卦所化。
那个女童乃是兑卦所化,兑卦为泽,为黑色,为少女,为物则为羊。故尔设下了沼泽阵。
那个男童乃是艮卦所化,艮卦为山,为红色,为少男,为物则为狗。故尔设下了崖壁阵。
那个少女乃是离卦所化,离卦为火,为黑色,为中女,为物则为蚌。故尔设下了喷火阵。
那个少男乃是坎卦所化,坎卦为水,为红色,为中男,为物则为马。故尔设下了洪水阵。
那个青年女子乃是巽卦所化,巽卦为风,为白色,为长女,为物则为孔雀。故尔设下了飓风阵。
那个青年男子乃是震卦所化,震卦为雷,为玄黄,为长男,为物则为龙。故尔设下了雷电阵。
最后面的这二位中年男女,妇人乃是坤卦所化,坤卦为地,为母,为黑,为物则为母牛。
男人乃是乾卦所化,乾卦为天,为君,为父,为深红,为物则为老马。
这八个人既然是八卦所化,那么他们的主人自然便是人文始祖伏羲了。
书上说“天帝有女曰华胥氏,被封为九河女神。一日,九河女神游到流华之渚,遇见了一位由彩虹化作的男子,便与那男子产生了爱慕。怀孕一十二年之后便生下了伏羲。后来又生了女娲,伏羲与女娲是兄妹。伏羲的身上流淌着天地的血统。
伏羲生于雷泽,故《易》称伏羲出乎震。每年的正月十六日便是伏羲的生日。他以风为姓,号为庖牺氏。人面蛇身,头上长一对龙角,身上覆盖着金色的鳞甲,是华夏‘龙’的形象。他为人淳厚,有大智慧,有盛德,继天而王。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削竹为矛,结绳为网,教人渔猎。制定婚嫁之礼,不准同姓通婚。
伏羲创立了华夏族‘龙’的图腾,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称王在位一百一十一年,是华夏族的三皇五帝之首”。
大禹据自己读书得知,伏羲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难道他老人家还在人世吗?
如果真的是伏羲召见自己,那可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所以一定要跟那乾、坤二卦所化之人前去看一个究竟不可。
于是大禹带着玄弓、黄戈二人,随着这一牛、一马走进了山洞。
走进山洞之后才看清楚,原来山洞内还挺宽阔,足可以并排走三个人。山洞的顶部悬浮着一颗夜明珠,有桃子一般大小。先前走进山洞的牛、马,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夜明珠在前边引路。
大禹等三个人,跟着夜明珠向山洞深处走去。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边露出了一丝亮光,越往前走,亮光越大。再走一阵,面前豁然开朗,原来已经走出了山洞。山洞口就开在悬崖上,悬崖下面是一道大峡谷,峡谷对面几十里宽,再往两头看,望不到尽头,峡谷之中云蒸霞蔚,深不见底。再向四外看,悬崖峭壁都被山岚拢罩着。整个山谷都变成了天蓝色,与天一色。山洞口下面有石磴通向谷底。
大禹带着玄弓、黄戈循着石磴向下面谷底走去,石磴有一千多级,三个人走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才下到谷底。放眼四望,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野鹿成群,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仙鹤起舞,在池塘边优雅地踱着步,啄食着鱼虾。山花遍野,野果满枝。
在一面坐北朝南的巨大的崖壁下面,有一处巨大的石窟,气势雄伟,像是一座宫殿。外面立着四根巨大的黑色大理石的殿柱。宫殿的门前一字排开站着八个人,正是路上见过的八卦所化的那八个人,乾卦和坤卦站在中间,其余各卦,男的站在左边,女的站在右边。
乾卦所化之人见大禹带着玄弓、黄戈二人走到跟前。开口说道:“请大禹公子进殿见我家主人,玄弓、黄戈二将可留在殿外稍候”。
玄弓、黄戈二人不放心大禹独自进殿,想要争辨。那乾卦所化之人说道:“二位请放心,大禹公子不会有危险的。”大禹见他如此说,也不好免强,说道:“你们二人就等在外边吧,我想这里的主人也不会有恶意的。”二人无奈,只好留在了殿外。
那八个人在前边引路,大禹跟在后面。进了大殿。抬眼一看,大殿宽敞明亮,白玉的殿柱,水晶的穹顶,花岗岩的殿壁上镶嵌着夜明珠,照得殿内明亮辉煌。大殿的正中有一座高台,高台的正面画着太极两仪之图,四周摆设着八块正方形的黄金版,上面分别刻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符号。先前那八个人分别站到了八卦符号的前面。
高台之上坐着一位王者。看那王者,头戴金冠,相貌庄严,宽额头,高鼻梁,双睛如虎,目光深邃,双眉如剑,斜插入鬓,颌下五缕长髯飘洒胸前,头上生着一双鹿角,身躯像一条巨大的蟒蛇,遍身覆盖着金色的鳞甲。巨大的身形在高台上盘成一个大盘,高昂着头,注视着大禹。
大禹看罢,不禁一怔:难道这便是我们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吗?这哪里是人?分明就是一条龙啊。
低头仔细一想,豁然明白了。对啊,伏羲本来就应该是龙啊。我们常说我们华夏族是龙的传人,那不正是说我们的祖先就是龙吗?伏羲既然是我们的始祖,那他不就应该是龙的形象吗?
想明白了这一节,大禹急忙趋前行礼,口中说道:“大禹参见伏羲始祖。”
坐在高台上的伏羲一听大禹猜出了自己的身份,非常高兴。赞道:“果然是天降奇才,聪明绝顶,竟然猜出了我的身份,不简单。”大禹行礼毕,垂手站立,口中说道:“我想向伏羲始祖请教,不知该不该问?”伏羲说道:“但问无妨。”大禹说道:“据我所知,你早已成了神仙,为什么如今还住在这山谷之中呢?”伏羲问道:“那你认为我应该住在哪里呢?”大禹说道:“据我想,你应该住在天上”。伏羲说道:“在我看来,无所谓天上,也无所谓地上。当你认为那里是天上的时候,那里就是天上。当你认为那里是地上时,那里就是地上。现在,我住在这里,我认为这里就是天上,难道你不认为这里是天上吗?”大禹想了半天,方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原来伏羲始祖说的是念由心生。怎样看待一个事物,全凭个人意念。
伏羲又说道:“大禹,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召到这里来吗?”大禹说道:“我不知道。”伏羲说道:“召你来有两件事,一件事是让你把所看到的我的龙的形象,回去之后告诉华夏族的百姓们,并且广泛传播开来。让我的传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始祖是龙的形象。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我们华夏族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你今后领导百姓治水也会起作用。龙的图腾将伴随我华夏民族在东方崛起,并且一直到永远。”
大禹问道:“为什么选我来做这件事情呢?”伏羲说道“之所以选你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你将在华夏族的百姓之中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只有你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大禹说道:“既然伏羲始祖这样信任我,我愿意为华夏民族的兴旺发达尽我自己的棉薄之力。”
伏羲又说道:“大禹,召你见面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赐给你一件宝物“量天尺”。这把尺是一把神尺,可大可小,大可以量天,量地,量山川。不用的时候可以装进背囊之中。你今后治水时可以用这把“量天尺”测量山川的高卑、河道的宽窄。该凿多高的山,该挖多深的河,有了这把尺,一目了然,可以少费许多周折。使用这‘量天尺’之前要先念一句口诀,口诀是:‘量天尺,尺量天,龙的传人量河山’你要记住这句口诀。”
大禹说道:“多谢伏羲始祖赐给‘量天尺’我已经记住了口诀。‘量天尺,尺量天,龙的传人量河山’。我一定会努力的,绝不辜负始祖爷爷的厚望。”
有侍者捧来一把尺子,长约一尺,宽一寸,厚二分,乃是羊脂白玉制成,上面刻有刻度。大禹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了“量天尺”。
伏羲又仔细打量了大禹一番。大禹也仔细打量了一下伏羲。四目相对,从大禹的眼神里发出了敬仰之情,从伏羲的目光中发出了欣赏之情。
伏羲说道:“大禹,你要好自为之,我华夏民族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好了,你去吧。”大禹再一次向伏羲行礼,口中说道:“祝伏羲始祖爷爷仙寿恒昌。大禹不会让您失忘的。”
拜毕,那八个八卦所化之人,将大禹送出了大殿。那乾卦所化之人向大禹说道:“先前几次与公子戏耍,并无恶意,不过试探一下公子的胆量如何而已,望公子不要放在心上。祝公子治水早日成功。”
大禹与八位八卦所化之人一一作别,带着玄弓、黄戈循着来路,登上石磴,走出山洞,走下了孟门山,取道迤逦向洛河走去。
那个女童乃是兑卦所化,兑卦为泽,为黑色,为少女,为物则为羊。故尔设下了沼泽阵。
那个男童乃是艮卦所化,艮卦为山,为红色,为少男,为物则为狗。故尔设下了崖壁阵。
那个少女乃是离卦所化,离卦为火,为黑色,为中女,为物则为蚌。故尔设下了喷火阵。
那个少男乃是坎卦所化,坎卦为水,为红色,为中男,为物则为马。故尔设下了洪水阵。
那个青年女子乃是巽卦所化,巽卦为风,为白色,为长女,为物则为孔雀。故尔设下了飓风阵。
那个青年男子乃是震卦所化,震卦为雷,为玄黄,为长男,为物则为龙。故尔设下了雷电阵。
最后面的这二位中年男女,妇人乃是坤卦所化,坤卦为地,为母,为黑,为物则为母牛。
男人乃是乾卦所化,乾卦为天,为君,为父,为深红,为物则为老马。
这八个人既然是八卦所化,那么他们的主人自然便是人文始祖伏羲了。
书上说“天帝有女曰华胥氏,被封为九河女神。一日,九河女神游到流华之渚,遇见了一位由彩虹化作的男子,便与那男子产生了爱慕。怀孕一十二年之后便生下了伏羲。后来又生了女娲,伏羲与女娲是兄妹。伏羲的身上流淌着天地的血统。
伏羲生于雷泽,故《易》称伏羲出乎震。每年的正月十六日便是伏羲的生日。他以风为姓,号为庖牺氏。人面蛇身,头上长一对龙角,身上覆盖着金色的鳞甲,是华夏‘龙’的形象。他为人淳厚,有大智慧,有盛德,继天而王。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削竹为矛,结绳为网,教人渔猎。制定婚嫁之礼,不准同姓通婚。
伏羲创立了华夏族‘龙’的图腾,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称王在位一百一十一年,是华夏族的三皇五帝之首”。
大禹据自己读书得知,伏羲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难道他老人家还在人世吗?
如果真的是伏羲召见自己,那可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所以一定要跟那乾、坤二卦所化之人前去看一个究竟不可。
于是大禹带着玄弓、黄戈二人,随着这一牛、一马走进了山洞。
走进山洞之后才看清楚,原来山洞内还挺宽阔,足可以并排走三个人。山洞的顶部悬浮着一颗夜明珠,有桃子一般大小。先前走进山洞的牛、马,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夜明珠在前边引路。
大禹等三个人,跟着夜明珠向山洞深处走去。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边露出了一丝亮光,越往前走,亮光越大。再走一阵,面前豁然开朗,原来已经走出了山洞。山洞口就开在悬崖上,悬崖下面是一道大峡谷,峡谷对面几十里宽,再往两头看,望不到尽头,峡谷之中云蒸霞蔚,深不见底。再向四外看,悬崖峭壁都被山岚拢罩着。整个山谷都变成了天蓝色,与天一色。山洞口下面有石磴通向谷底。
大禹带着玄弓、黄戈循着石磴向下面谷底走去,石磴有一千多级,三个人走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才下到谷底。放眼四望,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远离尘世的仙境。野鹿成群,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仙鹤起舞,在池塘边优雅地踱着步,啄食着鱼虾。山花遍野,野果满枝。
在一面坐北朝南的巨大的崖壁下面,有一处巨大的石窟,气势雄伟,像是一座宫殿。外面立着四根巨大的黑色大理石的殿柱。宫殿的门前一字排开站着八个人,正是路上见过的八卦所化的那八个人,乾卦和坤卦站在中间,其余各卦,男的站在左边,女的站在右边。
乾卦所化之人见大禹带着玄弓、黄戈二人走到跟前。开口说道:“请大禹公子进殿见我家主人,玄弓、黄戈二将可留在殿外稍候”。
玄弓、黄戈二人不放心大禹独自进殿,想要争辨。那乾卦所化之人说道:“二位请放心,大禹公子不会有危险的。”大禹见他如此说,也不好免强,说道:“你们二人就等在外边吧,我想这里的主人也不会有恶意的。”二人无奈,只好留在了殿外。
那八个人在前边引路,大禹跟在后面。进了大殿。抬眼一看,大殿宽敞明亮,白玉的殿柱,水晶的穹顶,花岗岩的殿壁上镶嵌着夜明珠,照得殿内明亮辉煌。大殿的正中有一座高台,高台的正面画着太极两仪之图,四周摆设着八块正方形的黄金版,上面分别刻着,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符号。先前那八个人分别站到了八卦符号的前面。
高台之上坐着一位王者。看那王者,头戴金冠,相貌庄严,宽额头,高鼻梁,双睛如虎,目光深邃,双眉如剑,斜插入鬓,颌下五缕长髯飘洒胸前,头上生着一双鹿角,身躯像一条巨大的蟒蛇,遍身覆盖着金色的鳞甲。巨大的身形在高台上盘成一个大盘,高昂着头,注视着大禹。
大禹看罢,不禁一怔:难道这便是我们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吗?这哪里是人?分明就是一条龙啊。
低头仔细一想,豁然明白了。对啊,伏羲本来就应该是龙啊。我们常说我们华夏族是龙的传人,那不正是说我们的祖先就是龙吗?伏羲既然是我们的始祖,那他不就应该是龙的形象吗?
想明白了这一节,大禹急忙趋前行礼,口中说道:“大禹参见伏羲始祖。”
坐在高台上的伏羲一听大禹猜出了自己的身份,非常高兴。赞道:“果然是天降奇才,聪明绝顶,竟然猜出了我的身份,不简单。”大禹行礼毕,垂手站立,口中说道:“我想向伏羲始祖请教,不知该不该问?”伏羲说道:“但问无妨。”大禹说道:“据我所知,你早已成了神仙,为什么如今还住在这山谷之中呢?”伏羲问道:“那你认为我应该住在哪里呢?”大禹说道:“据我想,你应该住在天上”。伏羲说道:“在我看来,无所谓天上,也无所谓地上。当你认为那里是天上的时候,那里就是天上。当你认为那里是地上时,那里就是地上。现在,我住在这里,我认为这里就是天上,难道你不认为这里是天上吗?”大禹想了半天,方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原来伏羲始祖说的是念由心生。怎样看待一个事物,全凭个人意念。
伏羲又说道:“大禹,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召到这里来吗?”大禹说道:“我不知道。”伏羲说道:“召你来有两件事,一件事是让你把所看到的我的龙的形象,回去之后告诉华夏族的百姓们,并且广泛传播开来。让我的传人们都知道,他们的始祖是龙的形象。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我们华夏族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你今后领导百姓治水也会起作用。龙的图腾将伴随我华夏民族在东方崛起,并且一直到永远。”
大禹问道:“为什么选我来做这件事情呢?”伏羲说道“之所以选你来做这件事情,是因为你将在华夏族的百姓之中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只有你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大禹说道:“既然伏羲始祖这样信任我,我愿意为华夏民族的兴旺发达尽我自己的棉薄之力。”
伏羲又说道:“大禹,召你见面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要赐给你一件宝物“量天尺”。这把尺是一把神尺,可大可小,大可以量天,量地,量山川。不用的时候可以装进背囊之中。你今后治水时可以用这把“量天尺”测量山川的高卑、河道的宽窄。该凿多高的山,该挖多深的河,有了这把尺,一目了然,可以少费许多周折。使用这‘量天尺’之前要先念一句口诀,口诀是:‘量天尺,尺量天,龙的传人量河山’你要记住这句口诀。”
大禹说道:“多谢伏羲始祖赐给‘量天尺’我已经记住了口诀。‘量天尺,尺量天,龙的传人量河山’。我一定会努力的,绝不辜负始祖爷爷的厚望。”
有侍者捧来一把尺子,长约一尺,宽一寸,厚二分,乃是羊脂白玉制成,上面刻有刻度。大禹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了“量天尺”。
伏羲又仔细打量了大禹一番。大禹也仔细打量了一下伏羲。四目相对,从大禹的眼神里发出了敬仰之情,从伏羲的目光中发出了欣赏之情。
伏羲说道:“大禹,你要好自为之,我华夏民族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好了,你去吧。”大禹再一次向伏羲行礼,口中说道:“祝伏羲始祖爷爷仙寿恒昌。大禹不会让您失忘的。”
拜毕,那八个八卦所化之人,将大禹送出了大殿。那乾卦所化之人向大禹说道:“先前几次与公子戏耍,并无恶意,不过试探一下公子的胆量如何而已,望公子不要放在心上。祝公子治水早日成功。”
大禹与八位八卦所化之人一一作别,带着玄弓、黄戈循着来路,登上石磴,走出山洞,走下了孟门山,取道迤逦向洛河走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