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前言
- 2 第一章 大禹降世
- 3 第二章 雏凤初展翅
- 4 第三章 黄帝大战蚩尤
- 5 第四章 鲧奉诏治水
- 6 第五章 砍柴遇仙师
- 7 第六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 8 第七章 开山神斧
- 9 第八章 初登华山访后土
- 10 第九章 后土讲 盘古开天地
- 11 第十章 鲧盗天帝息壤 拦水筑坝
- 12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 初露头角
- 13 第十二章 登太行 临王屋 识八卦
- 14 第十三章 伏羲赐量天尺
- 15 第十四章 洛河女神赠洛书
- 16 第十五章 夜宿桐柏遇妖精
- 17 第十六章 淮河奇妖巫支祁
- 18 第十七章 盘瓠的来历
- 19 第十八章 盘瓠杀敌立功
- 20 第十九章 盘瓠帝女结良缘
- 21 第二十章 天马与天虫
- 22 第二十一章 蚕神 马头娘娘
- 23 第二十二章 云梦深处遇神仙
- 24 第二十三章 大禹夜游月宫
- 25 第二十四章 后羿射九日
- 26 第二十五章 嫦娥奔月
- 27 第二十六章 东南天柱寻天书
- 28 第二十七章 天书《金简玉篆》
- 29 第二十八章 巫支祁 抢走天书
- 30 第二十九章 登昆仑山 朝见西王母
- 31 第三十章 西王母赐 《召神符箓》
- 32 第三十一章 鲧治水败绩 被杀于羽山
- 33 第三十二章 大禹入朝见舜 纵论治水
- 34 第三十三章 大禹受命治水
- 35 第三十四章 尧母怀尧十四月
- 36 第三十五章 陶唐尧 北斩猰貐
- 37 第三十六章 唐尧西灭九婴
- 38 第三十七章 唐尧南屠巴蛇
- 39 第三十八章 唐尧东剿大风
- 40 第三十九章 帝尧践位 天下归心
- 41 第四十章 后稷出生遭三弃
- 42 第四十一章 长脸马嘴大法官 皋陶
- 43 第四十二章 简狄吞燕卵而怀契
- 44 第四十三章 舜在苦难中长大
- 45 第四十四章 舜耕于畎亩
- 46 第四十五章 修仓 浚井 断肠红
- 47 第四十六章 英才出少年
- 48 第四十七章 涂娇天上来
- 49 第四十八章 地下钻出一个神农仔
- 50 第四十九章 河伯献河
- 51 第五十章 黄河九曲一万八百里
- 52 第五十一章 治水黄河第一战
- 53 第五十二章 东海之滨斗夔牛
- 54 第五十三章 天将大战黑鲛龙
- 55 第五十四章 大禹再战黑鲛龙
- 56 第五十五章 大禹召见山神 海神
- 57 第五十六章 洋洋大东海 包容万物
- 58 第五十七章 应龙助大禹
- 59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 60 第五十九章 徒骇河畔 沐肿作怪
- 61 第六十章 沐肿受戒化蚯蚓
- 62 第六十一章 治水九河 罔象作乱
- 63 第六十二章 罔象落海变海豚
- 64 第六十三章 泰山绝顶 黄帝传神功
- 65 第六十四章 五少年跨虎蹬泰山
- 66 第六十五章 风神大会
- 67 第六十六章 五老神仙共铸 定海神针
- 68 第六十七章 巫支祁 大会十洞妖王
- 69 第六十八章 大禹一战巫支祁
- 70 第六十九章 定海神针 惊鬼神
- 71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 72 第七十一章 大禹二战巫支祁
- 73 第七十二章 巫支祁劫走涂娇
- 74 第七十三章 九尾白狐说媒
- 75 第七十四章 大禹联姻涂山国
- 76 第七十五章 辛壬癸甲
- 77 第七十六章 大禹三战巫支祁
- 78 第七十七章 深井锁鱼妖
- 79 第七十八章 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80 第七十九章 一过家门而不入
- 81 第八十章 马陵谷 大禹中瘴气
- 82 第八十一章 牵来孤岛筑长堤
- 83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
- 84 第八十三章 沂水河畔 大禹中瘴
- 85 第八十四章 泗水之滨 除泗肥
- 86 第八十五章 治水涂山 二过家门而不入
- 87 第八十六章 登桐柏山 祭炎帝陵
- 88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 89 第八十八章 禹化黄熊 开轘辕
- 90 第八十九章 洢水河畔斩化蛇
- 91 第九十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除恶龙
- 92 第九十一章 三门峡边 梳妆台
- 93 第九十二章 三门峡之神门险
- 94 第九十三章 三门峡之 鬼门窄
- 95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 人门之上百丈崖
- 96 第九十五章 黄河之 中流砥柱
- 97 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
- 98 第九十七章 巨灵咆哮 擗华山
- 99 第九十八章 祭风陵 风后传阵
- 100 第九十九章 鲤鱼跳龙门
- 101 第一百章 开山神斧 开龙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治水 斩相柳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治水炼石滩 积石成山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神女授天书 巫峡斗恶龙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治水成功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治水功臣 封官加爵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划九州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禹即天子位 西王母来贺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禹征三苗 代天行道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苗纵毒 将计就计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擒三纵 为服其心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巡海外 藏书于名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第六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却说这个华夏子本是天上的一位散仙。有道德,有学问。因为上天派大禹降生到人间来制伏洪水。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所以华夏子为顺应天意,来到了人间,专为大禹传道、授业、解惑而来。
这一对师徒真是相得益彰。师父是神仙,道德高深;学问渊博。徒弟是天神投生,天生慧根,聪明好学。一个是诲人不倦,一个是学而不厌;一个是倾囊相授,一个是照单全收。大禹聪明颖悟,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他们早起学文,午后练武,夜晚练功。
女嬉每天都早晨能听到儿子的读书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每天都能看见儿子练功的身影:上下翻飞,展转腾挪。凝重时像泰山,轻盈时像猿猱。真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喜在心里。
华夏子文武兼备,每日传授给大禹的课程,文有修身治国安邦之策,武有排兵布阵攻守之法。兼练黄帝混元功、两仪腿,四象拳、八卦掌。
一日,大禹读了一册书,又写了一回字。忽然有所思,于是停下笔,问华夏子道:“老师,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人是女娲氏造出来的。”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女娲是她的母亲华胥氏生的。”
大禹又问道:“华胥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这华胥氏本是天帝的女儿,被天帝封为九河女神。九河女神整天没有事情可做,于是便到中原各地游玩。
一日,华胥氏游到了流华之渚。这流华之渚本是一处人间仙境,是一处如梦似幻的地方。
九河女神华胥氏正观赏这里的美丽风景,忽然看见从天空中飘下来一道彩虹来,彩虹飘到眼前便化作了一位英俊的男子。这位男子长得高大威猛,潇洒英俊。满身结实的肌肉,一头黑黑的头发,三缕短短的黑须,喉咙上生着喉结。一张国字脸,一对剑眉,一双星眼。
华胥氏头一次看见陌生的男子,谁知一见面便被那男子吸引住了,心里立刻便爱上了他。那男子见华胥氏长得那么美丽清纯可爱,于是也立刻爱上了华胥氏。一男一女两个人之间就像两块磁石一样,互相之间长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互相吸引,互相爱慕,不自觉的走到了一起,互相拉住了对方的手,爱恋的看着对方的眼睛,双双走进了彩虹里。
后来华胥氏便生下了儿子伏羲和女儿女娲这兄妹二人来。
女娲本是天帝的外孙女,自幼兰心蕙质,聪明异常,生而知之。而且生得天生丽质,美丽绝伦。匀称的身材,一头黑色的长发,乌黑发亮,像瀑布一样披在脑后。一张鹅蛋脸,两道柳叶眉,一双水灵灵的杏核眼,像一对黑幽幽的黑葡萄,闪着聪明智慧的光芒。高鼻梁,红润的嘴唇。优雅的气质,超凡脱俗。
可是女娲并不快乐,因为除了哥哥伏羲和自己以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了。自己既没有伙伴,也没有朋友,广阔的天地,空空的世界,寂寞孤单的自己。觉得十分无聊,她想要一个有许多人的纷繁的世界。
女娲独自一个人坐在黄河边上,看着水面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子,忽然心血来潮:自己何不用黄泥捏一些泥人出来与自己作伴呢?
于是她顺手抓起了一把黄河边上湿润的黄泥,照着自己映在水中的模样,动手用黄泥捏起泥人来。
女娲心灵手巧,捏出来的泥人与自己一模一样。她捏了一个又一个,有大的也有小的。越捏越起劲,越停不下手来。就这样,女娲不停地捏呀捏呀,一直捏到夕阳西下天黑了的时候才停下手来。数了数已经捏出了成百上千个泥人了。
可是黄河边上还有许多泥土没有捏完,于是她便用双手捧起那些剩下的泥土,朝着天空的四面八方的扬了上去。
这时奇迹发生了,这些扬到天上的泥土从天上落到地上之后,立刻就变成了人。再看那些先前捏好的泥人,也早就变成了人,正在地上来回跑着玩儿呢。
所有这些泥人都与女娲长得一个模样:一样的身材,一样的长相。一样的黄皮肤,一样的黑头发,一样的黑眼睛。
那些高大粗糙一些的泥人都变成了高大威猛的男人。那些娇小可爱一些的泥人的都变成了美丽漂亮女人。
这些男人女人都像女娲一样,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因为都是用黄河里的黄泥做的,所以各个都是黄皮肤。
最使女娲遗憾的是,那些扬到天上的黄泥,又从天上落到地上变成人的,有极少数的缺了胳膊少了腿,变成了残疾人,留下了遗憾。
这些男人和女人相互之间都有天生的吸引力,男人恋爱女人,女人爱慕男人。成年的男女便走到了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自从女娲造人之后,从此世界上便有了生机,大地上才有了人类,有了今天的人。
大禹又问道:“那我们就是这些人的后代了?那女娲和伏羲就是我们的始祖了?”
华夏子说道:“你说得对。说起伏羲来,我还要告诉你,他不仅是人类的始祖,而且还给人类制定下了婚丧嫁娶之礼。
伏羲看见女娲造出了这么多的人。有男人,也有女人。男人和女人之间自然会产生**。于是男人和女人们互相之间便随意****。伏羲想到,照这样长久下去,势必会近亲婚配,以致**。要是那样的话,人类就会退化,是自寻灭绝之路。
因此必须得制定一套做人的道德规范,还要有一个婚丧嫁娶的规矩。于是伏羲规定:男女之间可以自由恋爱结婚,但是不可近亲结婚。第一兄弟姐妹之间不许结婚,第二叔叔和侄女、姑姑和侄儿不许结婚。第三同族不通婚、同姓不通婚。第四实行一夫一妻。妻子可以到夫家居住,丈夫也可以到妻子家居住。夫妻共同抚养子女。第五父母到老了的时候,子女要赡养父母。第六要祭祀祖宗。这就是‘慎终追远’。
大禹听完了老师讲女娲造人的故事,问道:“老师,这个故事是真的呢,还只是一个传说呢?”华夏子老师说道:“当然仅仅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炼石补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华夏子老师说道:“女娲炼石补天的事是后来的事。是在共工与颛顼帝争夺天下的时候。
本来颛顼帝是华夏的天子,共工只是一个诸侯,可是共工非要与颛顼帝争夺天下。最后共工兵败,逃到了不周山下(现在叫葱岭)。
共工心里不服气,怀着满腔的愤怒,以头去触不周山。那不周山本是西北方的擎天柱,共工这一触,不仅自己死有余憾,竟然也将那不周山也撞折了。
西北的天柱一折,西北的天穹便塌了下来,这一下可不好啦!那用来揽住大地的绳子叫地维,地维也断了。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西北天穹上漏了一个大窟窿,便整天往华夏大地刮西北风,又漏雨雪。女娲为了保护她的儿女们不受冷挨冻,于是便决定‘炼石补天’。
她来到了黄河滩上,挑选出了三百六十块大青石,用来补天,可是当她补到最后,却发现少炼了一块,如果再炼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在西北的天空上便留下了一个洞。
以后,一到冬天,西北风便从这个洞吹进来,给冬天助威。但是这也不能怪女娲,凡事都不能十全十美,总有一个美中不足。
再说这‘地陷东南’,地维断了,东南大地便塌陷下去了,因此就积存洪水。这十几年来天下洪水泛滥,最受害的就是这个地方。”大禹一边眨动着大眼睛全神贯注的听着,一边在思索着。
又一日,大禹又问老师道:“老师,这文字是谁创造的呢?”华夏子答道:“是古代的仓颉(jie)造的字,这个仓颉是黄帝时候的史官。”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有什么根据呢?”华夏子说道:“当然不是凭空想象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依据的。人类一开始记事,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就是找来一根长绳,有了大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有了小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小结,后来时间长了,记的事情多了,打的结也多了,人们就记不清所打的这些结,记的都是些什么事情了。
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既便于辨认,又便于使用的记事符号。
仓颉通过仔细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以及岩石、草木之形,禽兽的爪印。最后,揣摩出了一套全新的符号。仓颉给这种符号起名叫作‘文字’。
文字一开始只有像形文字。比如太阳,就画一个圆圈,中间再加上一个点。月亮就画一个弯弯的月亮,水就画几道波纹,火就画几条火苗的形状。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用文字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原来的文字就不够用了,需要不断增加、不断创新。这时,不但有象形字,还有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等。
比如休息的休字,就是一个象形字,是人背靠着树木的样子。囚字,便是一个人被圈禁起来的样子。家字,便是一所房子下面栓着一只猪的样子。就是说,拴着猪的地方就是家”。“再比如形声字的“稼穑”二字,这里的禾是形,家和啬是声。
大禹赞叹道:“这仓颉真是了不起。”华夏子说道:“创造文字,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有了文字才使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从此,人类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学习,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样一代人一代人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社会也越来越进步了。”
华夏子说道:“仓颉造字惊天地而泣鬼神”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而‘天雨粟,神鬼夜哭,’就是这么回事吗?”华夏子说道:“仓颉造出了文字,是人类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创造。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但值得人类的庆贺,也值得上天的庆贺,所以天降祥瑞,把五谷当做喜雨降到人间。表示庆祝。
而神鬼夜哭呢?是因为人类创造出来文字之后,民智日开,人人都可以学而知之,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圣贤。过去,人的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就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把神鬼冷落在一旁。另外,神和鬼也感到很惭愧。神鬼没能发明文字,反而被人发明了出来。所以神鬼只能羞愧得‘夜哭’了。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
华夏子滔滔不绝地讲解,大禹一边听,一边思索。这一课对大禹的震动非常大,似乎从仓颉造字中又悟出了许多道理。
这一对师徒真是相得益彰。师父是神仙,道德高深;学问渊博。徒弟是天神投生,天生慧根,聪明好学。一个是诲人不倦,一个是学而不厌;一个是倾囊相授,一个是照单全收。大禹聪明颖悟,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他们早起学文,午后练武,夜晚练功。
女嬉每天都早晨能听到儿子的读书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每天都能看见儿子练功的身影:上下翻飞,展转腾挪。凝重时像泰山,轻盈时像猿猱。真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喜在心里。
华夏子文武兼备,每日传授给大禹的课程,文有修身治国安邦之策,武有排兵布阵攻守之法。兼练黄帝混元功、两仪腿,四象拳、八卦掌。
一日,大禹读了一册书,又写了一回字。忽然有所思,于是停下笔,问华夏子道:“老师,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人是女娲氏造出来的。”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女娲是她的母亲华胥氏生的。”
大禹又问道:“华胥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华夏子老师回答道:“这华胥氏本是天帝的女儿,被天帝封为九河女神。九河女神整天没有事情可做,于是便到中原各地游玩。
一日,华胥氏游到了流华之渚。这流华之渚本是一处人间仙境,是一处如梦似幻的地方。
九河女神华胥氏正观赏这里的美丽风景,忽然看见从天空中飘下来一道彩虹来,彩虹飘到眼前便化作了一位英俊的男子。这位男子长得高大威猛,潇洒英俊。满身结实的肌肉,一头黑黑的头发,三缕短短的黑须,喉咙上生着喉结。一张国字脸,一对剑眉,一双星眼。
华胥氏头一次看见陌生的男子,谁知一见面便被那男子吸引住了,心里立刻便爱上了他。那男子见华胥氏长得那么美丽清纯可爱,于是也立刻爱上了华胥氏。一男一女两个人之间就像两块磁石一样,互相之间长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互相吸引,互相爱慕,不自觉的走到了一起,互相拉住了对方的手,爱恋的看着对方的眼睛,双双走进了彩虹里。
后来华胥氏便生下了儿子伏羲和女儿女娲这兄妹二人来。
女娲本是天帝的外孙女,自幼兰心蕙质,聪明异常,生而知之。而且生得天生丽质,美丽绝伦。匀称的身材,一头黑色的长发,乌黑发亮,像瀑布一样披在脑后。一张鹅蛋脸,两道柳叶眉,一双水灵灵的杏核眼,像一对黑幽幽的黑葡萄,闪着聪明智慧的光芒。高鼻梁,红润的嘴唇。优雅的气质,超凡脱俗。
可是女娲并不快乐,因为除了哥哥伏羲和自己以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了。自己既没有伙伴,也没有朋友,广阔的天地,空空的世界,寂寞孤单的自己。觉得十分无聊,她想要一个有许多人的纷繁的世界。
女娲独自一个人坐在黄河边上,看着水面上映出的自己的影子,忽然心血来潮:自己何不用黄泥捏一些泥人出来与自己作伴呢?
于是她顺手抓起了一把黄河边上湿润的黄泥,照着自己映在水中的模样,动手用黄泥捏起泥人来。
女娲心灵手巧,捏出来的泥人与自己一模一样。她捏了一个又一个,有大的也有小的。越捏越起劲,越停不下手来。就这样,女娲不停地捏呀捏呀,一直捏到夕阳西下天黑了的时候才停下手来。数了数已经捏出了成百上千个泥人了。
可是黄河边上还有许多泥土没有捏完,于是她便用双手捧起那些剩下的泥土,朝着天空的四面八方的扬了上去。
这时奇迹发生了,这些扬到天上的泥土从天上落到地上之后,立刻就变成了人。再看那些先前捏好的泥人,也早就变成了人,正在地上来回跑着玩儿呢。
所有这些泥人都与女娲长得一个模样:一样的身材,一样的长相。一样的黄皮肤,一样的黑头发,一样的黑眼睛。
那些高大粗糙一些的泥人都变成了高大威猛的男人。那些娇小可爱一些的泥人的都变成了美丽漂亮女人。
这些男人女人都像女娲一样,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因为都是用黄河里的黄泥做的,所以各个都是黄皮肤。
最使女娲遗憾的是,那些扬到天上的黄泥,又从天上落到地上变成人的,有极少数的缺了胳膊少了腿,变成了残疾人,留下了遗憾。
这些男人和女人相互之间都有天生的吸引力,男人恋爱女人,女人爱慕男人。成年的男女便走到了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自从女娲造人之后,从此世界上便有了生机,大地上才有了人类,有了今天的人。
大禹又问道:“那我们就是这些人的后代了?那女娲和伏羲就是我们的始祖了?”
华夏子说道:“你说得对。说起伏羲来,我还要告诉你,他不仅是人类的始祖,而且还给人类制定下了婚丧嫁娶之礼。
伏羲看见女娲造出了这么多的人。有男人,也有女人。男人和女人之间自然会产生**。于是男人和女人们互相之间便随意****。伏羲想到,照这样长久下去,势必会近亲婚配,以致**。要是那样的话,人类就会退化,是自寻灭绝之路。
因此必须得制定一套做人的道德规范,还要有一个婚丧嫁娶的规矩。于是伏羲规定:男女之间可以自由恋爱结婚,但是不可近亲结婚。第一兄弟姐妹之间不许结婚,第二叔叔和侄女、姑姑和侄儿不许结婚。第三同族不通婚、同姓不通婚。第四实行一夫一妻。妻子可以到夫家居住,丈夫也可以到妻子家居住。夫妻共同抚养子女。第五父母到老了的时候,子女要赡养父母。第六要祭祀祖宗。这就是‘慎终追远’。
大禹听完了老师讲女娲造人的故事,问道:“老师,这个故事是真的呢,还只是一个传说呢?”华夏子老师说道:“当然仅仅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大禹又问道:“那女娲炼石补天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华夏子老师说道:“女娲炼石补天的事是后来的事。是在共工与颛顼帝争夺天下的时候。
本来颛顼帝是华夏的天子,共工只是一个诸侯,可是共工非要与颛顼帝争夺天下。最后共工兵败,逃到了不周山下(现在叫葱岭)。
共工心里不服气,怀着满腔的愤怒,以头去触不周山。那不周山本是西北方的擎天柱,共工这一触,不仅自己死有余憾,竟然也将那不周山也撞折了。
西北的天柱一折,西北的天穹便塌了下来,这一下可不好啦!那用来揽住大地的绳子叫地维,地维也断了。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西北天穹上漏了一个大窟窿,便整天往华夏大地刮西北风,又漏雨雪。女娲为了保护她的儿女们不受冷挨冻,于是便决定‘炼石补天’。
她来到了黄河滩上,挑选出了三百六十块大青石,用来补天,可是当她补到最后,却发现少炼了一块,如果再炼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在西北的天空上便留下了一个洞。
以后,一到冬天,西北风便从这个洞吹进来,给冬天助威。但是这也不能怪女娲,凡事都不能十全十美,总有一个美中不足。
再说这‘地陷东南’,地维断了,东南大地便塌陷下去了,因此就积存洪水。这十几年来天下洪水泛滥,最受害的就是这个地方。”大禹一边眨动着大眼睛全神贯注的听着,一边在思索着。
又一日,大禹又问老师道:“老师,这文字是谁创造的呢?”华夏子答道:“是古代的仓颉(jie)造的字,这个仓颉是黄帝时候的史官。”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呢?还是有什么根据呢?”华夏子说道:“当然不是凭空想象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定依据的。人类一开始记事,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就是找来一根长绳,有了大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大结,有了小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小结,后来时间长了,记的事情多了,打的结也多了,人们就记不清所打的这些结,记的都是些什么事情了。
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需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既便于辨认,又便于使用的记事符号。
仓颉通过仔细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河流,以及岩石、草木之形,禽兽的爪印。最后,揣摩出了一套全新的符号。仓颉给这种符号起名叫作‘文字’。
文字一开始只有像形文字。比如太阳,就画一个圆圈,中间再加上一个点。月亮就画一个弯弯的月亮,水就画几道波纹,火就画几条火苗的形状。
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用文字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原来的文字就不够用了,需要不断增加、不断创新。这时,不但有象形字,还有了会意字,形声字等等。
比如休息的休字,就是一个象形字,是人背靠着树木的样子。囚字,便是一个人被圈禁起来的样子。家字,便是一所房子下面栓着一只猪的样子。就是说,拴着猪的地方就是家”。“再比如形声字的“稼穑”二字,这里的禾是形,家和啬是声。
大禹赞叹道:“这仓颉真是了不起。”华夏子说道:“创造文字,是人类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有了文字才使人类社会从愚昧走向文明,从此,人类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文字记载下来,后人就可以通过学习,把这些知识和经验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少走了不少弯路。这样一代人一代人不断积累,不断学习,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社会也越来越进步了。”
华夏子说道:“仓颉造字惊天地而泣鬼神”
大禹又问道:“仓颉造字而‘天雨粟,神鬼夜哭,’就是这么回事吗?”华夏子说道:“仓颉造出了文字,是人类开天辟地以来最伟大的创造。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但值得人类的庆贺,也值得上天的庆贺,所以天降祥瑞,把五谷当做喜雨降到人间。表示庆祝。
而神鬼夜哭呢?是因为人类创造出来文字之后,民智日开,人人都可以学而知之,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圣贤。过去,人的世界是由鬼神主宰的,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就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把神鬼冷落在一旁。另外,神和鬼也感到很惭愧。神鬼没能发明文字,反而被人发明了出来。所以神鬼只能羞愧得‘夜哭’了。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
华夏子滔滔不绝地讲解,大禹一边听,一边思索。这一课对大禹的震动非常大,似乎从仓颉造字中又悟出了许多道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