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前言
- 2 第一章 大禹降世
- 3 第二章 雏凤初展翅
- 4 第三章 黄帝大战蚩尤
- 5 第四章 鲧奉诏治水
- 6 第五章 砍柴遇仙师
- 7 第六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 8 第七章 开山神斧
- 9 第八章 初登华山访后土
- 10 第九章 后土讲 盘古开天地
- 11 第十章 鲧盗天帝息壤 拦水筑坝
- 12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 初露头角
- 13 第十二章 登太行 临王屋 识八卦
- 14 第十三章 伏羲赐量天尺
- 15 第十四章 洛河女神赠洛书
- 16 第十五章 夜宿桐柏遇妖精
- 17 第十六章 淮河奇妖巫支祁
- 18 第十七章 盘瓠的来历
- 19 第十八章 盘瓠杀敌立功
- 20 第十九章 盘瓠帝女结良缘
- 21 第二十章 天马与天虫
- 22 第二十一章 蚕神 马头娘娘
- 23 第二十二章 云梦深处遇神仙
- 24 第二十三章 大禹夜游月宫
- 25 第二十四章 后羿射九日
- 26 第二十五章 嫦娥奔月
- 27 第二十六章 东南天柱寻天书
- 28 第二十七章 天书《金简玉篆》
- 29 第二十八章 巫支祁 抢走天书
- 30 第二十九章 登昆仑山 朝见西王母
- 31 第三十章 西王母赐 《召神符箓》
- 32 第三十一章 鲧治水败绩 被杀于羽山
- 33 第三十二章 大禹入朝见舜 纵论治水
- 34 第三十三章 大禹受命治水
- 35 第三十四章 尧母怀尧十四月
- 36 第三十五章 陶唐尧 北斩猰貐
- 37 第三十六章 唐尧西灭九婴
- 38 第三十七章 唐尧南屠巴蛇
- 39 第三十八章 唐尧东剿大风
- 40 第三十九章 帝尧践位 天下归心
- 41 第四十章 后稷出生遭三弃
- 42 第四十一章 长脸马嘴大法官 皋陶
- 43 第四十二章 简狄吞燕卵而怀契
- 44 第四十三章 舜在苦难中长大
- 45 第四十四章 舜耕于畎亩
- 46 第四十五章 修仓 浚井 断肠红
- 47 第四十六章 英才出少年
- 48 第四十七章 涂娇天上来
- 49 第四十八章 地下钻出一个神农仔
- 50 第四十九章 河伯献河
- 51 第五十章 黄河九曲一万八百里
- 52 第五十一章 治水黄河第一战
- 53 第五十二章 东海之滨斗夔牛
- 54 第五十三章 天将大战黑鲛龙
- 55 第五十四章 大禹再战黑鲛龙
- 56 第五十五章 大禹召见山神 海神
- 57 第五十六章 洋洋大东海 包容万物
- 58 第五十七章 应龙助大禹
- 59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 60 第五十九章 徒骇河畔 沐肿作怪
- 61 第六十章 沐肿受戒化蚯蚓
- 62 第六十一章 治水九河 罔象作乱
- 63 第六十二章 罔象落海变海豚
- 64 第六十三章 泰山绝顶 黄帝传神功
- 65 第六十四章 五少年跨虎蹬泰山
- 66 第六十五章 风神大会
- 67 第六十六章 五老神仙共铸 定海神针
- 68 第六十七章 巫支祁 大会十洞妖王
- 69 第六十八章 大禹一战巫支祁
- 70 第六十九章 定海神针 惊鬼神
- 71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 72 第七十一章 大禹二战巫支祁
- 73 第七十二章 巫支祁劫走涂娇
- 74 第七十三章 九尾白狐说媒
- 75 第七十四章 大禹联姻涂山国
- 76 第七十五章 辛壬癸甲
- 77 第七十六章 大禹三战巫支祁
- 78 第七十七章 深井锁鱼妖
- 79 第七十八章 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80 第七十九章 一过家门而不入
- 81 第八十章 马陵谷 大禹中瘴气
- 82 第八十一章 牵来孤岛筑长堤
- 83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
- 84 第八十三章 沂水河畔 大禹中瘴
- 85 第八十四章 泗水之滨 除泗肥
- 86 第八十五章 治水涂山 二过家门而不入
- 87 第八十六章 登桐柏山 祭炎帝陵
- 88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 89 第八十八章 禹化黄熊 开轘辕
- 90 第八十九章 洢水河畔斩化蛇
- 91 第九十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除恶龙
- 92 第九十一章 三门峡边 梳妆台
- 93 第九十二章 三门峡之神门险
- 94 第九十三章 三门峡之 鬼门窄
- 95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 人门之上百丈崖
- 96 第九十五章 黄河之 中流砥柱
- 97 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
- 98 第九十七章 巨灵咆哮 擗华山
- 99 第九十八章 祭风陵 风后传阵
- 100 第九十九章 鲤鱼跳龙门
- 101 第一百章 开山神斧 开龙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治水 斩相柳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治水炼石滩 积石成山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神女授天书 巫峡斗恶龙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治水成功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治水功臣 封官加爵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划九州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禹即天子位 西王母来贺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禹征三苗 代天行道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苗纵毒 将计就计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擒三纵 为服其心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巡海外 藏书于名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章 砍柴遇仙师
第五章 砍柴遇仙师
自从父亲鲧被帝尧召去治水以后,家里就只剩下大禹母子二人。大禹一下子好像长大了许多,也懂事了很多。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要帮助母亲一起撑起这个家。因此,主动帮助母亲干一些家务活。有时也上山砍柴,没事的时候就在家读书。
这一日,大禹又去上山砍柴。转过了几个山坳,正在砍柴,就听见一声虎啸:“嗷——呜——”,紧接着一阵狂风刮过,从树林的边上跑出来一位白胡子老人,后面紧跟着一只斑斓猛虎。
那位白胡子老人看见了大禹,就朝他这边跑了过来。大禹虽然年纪幼小,明知自己斗不过老虎,却有一股子英雄豪气。见义勇为义不容辞。只见他挥舞着砍柴板斧,几个箭步就冲到了白胡子老人跟前,用身体将白胡子老人档在身后,高高举砍柴斧,拉开了与猛虎驳斗的架势。
那只老虎追到近前,看见大禹高高的举起砍柴斧,拉开了搏斗的架势,在和自己对视。顿时僵在了那里,也和大禹对视着,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这时白胡子老人转回身,走了回来。冲着斑斓猛虎一摆手,说道:“花花,就玩到这里吧,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退下吧!”
那猛虎像是听懂了老人的话一样,立刻缩头收势,然后歪着头又向大禹看了几眼,这才转身跑进树林里去了。
这个戏剧般的场景,真把大禹看了个目瞪口呆。于是他也慢慢地收起了架势,重新打量起这个白胡子老人来:只见这老人满头银发,三绺银须飘洒胸前。鹤发童颜,身形修长,头挽发髻,身穿葛衣,脚穿麻鞋,手中拿着一柄拂尘。潇潇洒洒,飘飘欲仙。
白胡子老人也上下打量大禹:只见大禹六七岁的年龄,身穿青布短衿,头挽双髻,神情灵动,英气勃勃。白胡子老人朝大禹微微一笑。称赞道:“小小孩童,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敢虎口救人,不简单,了不起。”大禹谦虚的说道:“遇到这事,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白胡子老人接着又问道:“小英雄,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家在哪里住?”大禹回答道:“我叫文命,也叫大禹,今年六岁了,家就住在山前的石牛村。”
老人笑问道:“哈哈,你有两个名字,那么,我叫你哪个名字呢?”大禹说道:“您就叫我大禹吧,我喜欢别人叫我大禹。”
老人又问道:“大禹,你读过书吗?”大禹回答道:“跟随家父在家读过几年。”老人又问道:“你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大禹答道:“家父名字叫做鲧,以前在帝尧的朝堂上做过官,封在崇地,爵封崇伯。后来辞官回家,不过,上个月又被帝尧召去,治洪水去了。”
二人一问一答。大禹有问必答,句句真切,字字清晰。老人不禁又称赞道:“天生慧质,孺子可教。”
白胡子老人冲着大禹说道:“我周游天下,四海为家。现在就住在山后的石洞中,与花花为伴。啊哦,花花就是我养的那只老虎。如果小友不嫌弃可与我一起到我家里去看看。”
大禹正想一探究竟,看一看白胡子老人和那只斑斓猛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老人的邀请正合大禹的心意。于是痛痛快快地接受了邀请。说道:“那可太好了,我也正想到老伯的家里去看一看呢!”白胡子老人说道:“那咱们就走吧。”
于是,大禹跟着白胡子老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就到了白胡子老人住的山洞。只见花花正躺在山洞口晒太阳呢,听见主人回来了,翻身坐起,伸了一个懒腰,摇头摆尾迎了上来。就像一般人家里驯练熟了的宠物一样,跟主人十分亲昵。大禹也壮着胆子,走上前去摸了摸花花的毛。花花也舔了舔大禹的手。
白胡子老人对大禹说道:“我一个人过日子太憋闷,于是就领养了花花,花花是一只有灵气的虎仔,与我做伴儿,和我朝夕相伴,很合我的心意。”
进了山洞一看,山洞里还算宽敞,一张石床,一个石凳,一张琴,一把剑,别无长物。
大禹问道:“老伯,您一直在这里住吗?”白胡子老人说道:“我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是前天路过这里,看见这里清静,便住了下来。”大禹问道:“那您还要走吗?”白胡子老人答道:“说不准。这要看缘份,我云游天下,就是要寻找一位少年才俊,想把我的毕生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可喜的是,今天遇到了你,你刚才的表现,正是我要寻找的少年英才,你愿意跟我学习吗?”
大禹从一开始就被白胡子老人迷住了,又听说老人原意收自己为徒,更是求之不得,立即答道:“我愿意。”但是随即又说道:“是但,还要禀告母亲。”那白胡子老人说道:“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那是应该的,你能这样做,也正是我所希望见到的。”
大禹见到石洞内陈设简陋,无锅无灶,便问道:“老师,你平日里怎么吃饭呢?”老人说道:“我吃的不多,几天不吃不喝也可,偶尔吃一点野果子,饮一口山泉水也就行了。”
大禹说道:“老师那样怎么能行,时间长了会吃不消的,待我回家禀明母亲,您就住到我家里去吧,我家里有闲房子。那样的话,我们师徒二人就可以日夜待在一起,我就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了。老师也免得在山洞里受冻埃饿。您看这样行吗?”
白胡子老人说道:“那样也好。”大禹说道:“老师,那今天我就先回去了,待禀明了母亲,明天我就来接您下山。”白胡子老人说道:“那好吧”。大禹说道:“老师,一言为定,明天见。”
白胡子老人和大禹一起走出山洞,只见花花正独自在洞外玩耍呢,窜,蹦,跳,跃,旋、扑,纵,剪。引得松涛阵阵,山谷震荡。猛虎的风采全都展现了出来。常言道云从龙,风从虎,一点也不假。这次大禹近距离地领略了猛虎的威风。真是感觉到了山林之王的震撼。
花花一看主人出来了,立刻收势摇头的跑了过来。大禹走上前去,摸了摸花花的毛,搂了搂花花的脖子,又拍了拍花花的脑门儿,花花也对大禹十分亲昵。大禹又跟花花玩了半天,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大禹告别了白胡子老人,沿路砍了一担柴回到家中。进门以后,一口气把今天遇到的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向母亲说了一遍。最后他又说道:“我敢肯定,这个白胡子老人一定是一位神仙。”
女嬉正为儿子找不到师父这件事着急呢!自从鲧治水走后,大禹的学业就中断了。鲧由于走得急,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做安排,自己家的附近又没有人能教得了大禹,大禹的学业就这样耽误了。
今天听说这里有一个找上门来的师父,不由得喜出望外,哪里敢指望有神仙来做师父,只要能找到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做师父,就是自己和大禹的造化了,就谢天谢地了。于是就立刻同意了大禹的请求。
母子俩就立刻动手收拾给师父住的地方。西跨院是鲧在家时候用过的书院,现在正好收拾出来给师父用。这里有房,有院,自成一个天地,最适合读书练武。
第二天一大早。大禹就上山了,来到了后山的石洞前,看见白胡子老人正站在洞门口向远处眺望,花花就站在他的旁边。看见大禹来了,花花摇头摆尾的迎了上来,和大禹十分亲近。
大禹来到近前给老师行礼。口中问道:“老师早上好好!”白胡子老人的目光从远处收回来。回答道:“好,好。”大禹接着说道:“我是来接师父的。昨天我回到家,把我们白天的事都跟母亲说了,母亲满口答应。我兴奋了一夜,一大早就跑来接您来了,我们走吧。”
白胡子老人说道:“我正在给花花寻找一个去处。”大禹惊呀道:“难道不带着花花一起走吗?我喜欢花花。”
老人说:“花花毕竟是一只猛虎,带到村子里去不合适。如果带到村子里,会引起村民的不安。我先把它放归山林,待日后再云游天下时,再召唤它。”
大禹听说师傅不带花花下山,多少有点失望。大禹毕竟是小孩子的心性。心想,能带着花花到村子里,让别的孩子们看见,又好玩,又威风,多么有面子。可是老师不让带,自然是有老师的道理。于是走到花花身旁,用手抚摸着花花,久久不忍离开,师父说道:“花花是一只有灵性的虎仔,我把它放归到太白山上去,它会活得更自由,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说着拍了拍花花的背,说道:“花花,到太白山上自由自在地生活吧,有事时我会召唤你的。”
花花朝着师父点点头,然后又摇头摆尾走到大禹的身边,在大禹的腿边蹭了几下,舔了舔大禹的手。然后一声长啸,一纵身朝着太白山的方向飞奔而去。
大禹含着眼泪目送花花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了踪影。
白胡子老人这才说道:“大禹,咱们走吧。”
大禹替师父背了剑,抱着琴,师父手执拂尘。师徒二人下山而来。
快到家门的时候,早已看见大禹的母亲迎了出来。女嬉见这老人雪白的胡须飘洒在胸前,剑眉凤目,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超凡脱俗,决非寻常之人。
走到近前,敛衽施礼。老人还了礼。女嬉问道:“仙长怎样称呼?”老人答道:“我叫华夏子。是个闲云野鹤。周游天下,要寻找一个少年英才,把老夫的平生所学传授给他,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幸喜昨天得遇令郎。这个孩子忠诚,善良,聪明,智慧,勇敢集于一身,正是我要寻找的传人。我有意收他为徒,你可同意吗?”
女嬉说道:“如果仙长看这个孩子是个可教之材,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进到屋子里,忙请华夏子老师坐下。把大禹叫了过来,让大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老师磕了八个响头,行了拜师之礼。从此以后,大禹便成了华夏子老师的徒弟,每日里跟随华夏子读书练武。
这一日,大禹又去上山砍柴。转过了几个山坳,正在砍柴,就听见一声虎啸:“嗷——呜——”,紧接着一阵狂风刮过,从树林的边上跑出来一位白胡子老人,后面紧跟着一只斑斓猛虎。
那位白胡子老人看见了大禹,就朝他这边跑了过来。大禹虽然年纪幼小,明知自己斗不过老虎,却有一股子英雄豪气。见义勇为义不容辞。只见他挥舞着砍柴板斧,几个箭步就冲到了白胡子老人跟前,用身体将白胡子老人档在身后,高高举砍柴斧,拉开了与猛虎驳斗的架势。
那只老虎追到近前,看见大禹高高的举起砍柴斧,拉开了搏斗的架势,在和自己对视。顿时僵在了那里,也和大禹对视着,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这时白胡子老人转回身,走了回来。冲着斑斓猛虎一摆手,说道:“花花,就玩到这里吧,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你退下吧!”
那猛虎像是听懂了老人的话一样,立刻缩头收势,然后歪着头又向大禹看了几眼,这才转身跑进树林里去了。
这个戏剧般的场景,真把大禹看了个目瞪口呆。于是他也慢慢地收起了架势,重新打量起这个白胡子老人来:只见这老人满头银发,三绺银须飘洒胸前。鹤发童颜,身形修长,头挽发髻,身穿葛衣,脚穿麻鞋,手中拿着一柄拂尘。潇潇洒洒,飘飘欲仙。
白胡子老人也上下打量大禹:只见大禹六七岁的年龄,身穿青布短衿,头挽双髻,神情灵动,英气勃勃。白胡子老人朝大禹微微一笑。称赞道:“小小孩童,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敢虎口救人,不简单,了不起。”大禹谦虚的说道:“遇到这事,换了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白胡子老人接着又问道:“小英雄,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家在哪里住?”大禹回答道:“我叫文命,也叫大禹,今年六岁了,家就住在山前的石牛村。”
老人笑问道:“哈哈,你有两个名字,那么,我叫你哪个名字呢?”大禹说道:“您就叫我大禹吧,我喜欢别人叫我大禹。”
老人又问道:“大禹,你读过书吗?”大禹回答道:“跟随家父在家读过几年。”老人又问道:“你的父亲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大禹答道:“家父名字叫做鲧,以前在帝尧的朝堂上做过官,封在崇地,爵封崇伯。后来辞官回家,不过,上个月又被帝尧召去,治洪水去了。”
二人一问一答。大禹有问必答,句句真切,字字清晰。老人不禁又称赞道:“天生慧质,孺子可教。”
白胡子老人冲着大禹说道:“我周游天下,四海为家。现在就住在山后的石洞中,与花花为伴。啊哦,花花就是我养的那只老虎。如果小友不嫌弃可与我一起到我家里去看看。”
大禹正想一探究竟,看一看白胡子老人和那只斑斓猛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老人的邀请正合大禹的心意。于是痛痛快快地接受了邀请。说道:“那可太好了,我也正想到老伯的家里去看一看呢!”白胡子老人说道:“那咱们就走吧。”
于是,大禹跟着白胡子老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就到了白胡子老人住的山洞。只见花花正躺在山洞口晒太阳呢,听见主人回来了,翻身坐起,伸了一个懒腰,摇头摆尾迎了上来。就像一般人家里驯练熟了的宠物一样,跟主人十分亲昵。大禹也壮着胆子,走上前去摸了摸花花的毛。花花也舔了舔大禹的手。
白胡子老人对大禹说道:“我一个人过日子太憋闷,于是就领养了花花,花花是一只有灵气的虎仔,与我做伴儿,和我朝夕相伴,很合我的心意。”
进了山洞一看,山洞里还算宽敞,一张石床,一个石凳,一张琴,一把剑,别无长物。
大禹问道:“老伯,您一直在这里住吗?”白胡子老人说道:“我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是前天路过这里,看见这里清静,便住了下来。”大禹问道:“那您还要走吗?”白胡子老人答道:“说不准。这要看缘份,我云游天下,就是要寻找一位少年才俊,想把我的毕生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可喜的是,今天遇到了你,你刚才的表现,正是我要寻找的少年英才,你愿意跟我学习吗?”
大禹从一开始就被白胡子老人迷住了,又听说老人原意收自己为徒,更是求之不得,立即答道:“我愿意。”但是随即又说道:“是但,还要禀告母亲。”那白胡子老人说道:“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那是应该的,你能这样做,也正是我所希望见到的。”
大禹见到石洞内陈设简陋,无锅无灶,便问道:“老师,你平日里怎么吃饭呢?”老人说道:“我吃的不多,几天不吃不喝也可,偶尔吃一点野果子,饮一口山泉水也就行了。”
大禹说道:“老师那样怎么能行,时间长了会吃不消的,待我回家禀明母亲,您就住到我家里去吧,我家里有闲房子。那样的话,我们师徒二人就可以日夜待在一起,我就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了。老师也免得在山洞里受冻埃饿。您看这样行吗?”
白胡子老人说道:“那样也好。”大禹说道:“老师,那今天我就先回去了,待禀明了母亲,明天我就来接您下山。”白胡子老人说道:“那好吧”。大禹说道:“老师,一言为定,明天见。”
白胡子老人和大禹一起走出山洞,只见花花正独自在洞外玩耍呢,窜,蹦,跳,跃,旋、扑,纵,剪。引得松涛阵阵,山谷震荡。猛虎的风采全都展现了出来。常言道云从龙,风从虎,一点也不假。这次大禹近距离地领略了猛虎的威风。真是感觉到了山林之王的震撼。
花花一看主人出来了,立刻收势摇头的跑了过来。大禹走上前去,摸了摸花花的毛,搂了搂花花的脖子,又拍了拍花花的脑门儿,花花也对大禹十分亲昵。大禹又跟花花玩了半天,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大禹告别了白胡子老人,沿路砍了一担柴回到家中。进门以后,一口气把今天遇到的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向母亲说了一遍。最后他又说道:“我敢肯定,这个白胡子老人一定是一位神仙。”
女嬉正为儿子找不到师父这件事着急呢!自从鲧治水走后,大禹的学业就中断了。鲧由于走得急,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做安排,自己家的附近又没有人能教得了大禹,大禹的学业就这样耽误了。
今天听说这里有一个找上门来的师父,不由得喜出望外,哪里敢指望有神仙来做师父,只要能找到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做师父,就是自己和大禹的造化了,就谢天谢地了。于是就立刻同意了大禹的请求。
母子俩就立刻动手收拾给师父住的地方。西跨院是鲧在家时候用过的书院,现在正好收拾出来给师父用。这里有房,有院,自成一个天地,最适合读书练武。
第二天一大早。大禹就上山了,来到了后山的石洞前,看见白胡子老人正站在洞门口向远处眺望,花花就站在他的旁边。看见大禹来了,花花摇头摆尾的迎了上来,和大禹十分亲近。
大禹来到近前给老师行礼。口中问道:“老师早上好好!”白胡子老人的目光从远处收回来。回答道:“好,好。”大禹接着说道:“我是来接师父的。昨天我回到家,把我们白天的事都跟母亲说了,母亲满口答应。我兴奋了一夜,一大早就跑来接您来了,我们走吧。”
白胡子老人说道:“我正在给花花寻找一个去处。”大禹惊呀道:“难道不带着花花一起走吗?我喜欢花花。”
老人说:“花花毕竟是一只猛虎,带到村子里去不合适。如果带到村子里,会引起村民的不安。我先把它放归山林,待日后再云游天下时,再召唤它。”
大禹听说师傅不带花花下山,多少有点失望。大禹毕竟是小孩子的心性。心想,能带着花花到村子里,让别的孩子们看见,又好玩,又威风,多么有面子。可是老师不让带,自然是有老师的道理。于是走到花花身旁,用手抚摸着花花,久久不忍离开,师父说道:“花花是一只有灵性的虎仔,我把它放归到太白山上去,它会活得更自由,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说着拍了拍花花的背,说道:“花花,到太白山上自由自在地生活吧,有事时我会召唤你的。”
花花朝着师父点点头,然后又摇头摆尾走到大禹的身边,在大禹的腿边蹭了几下,舔了舔大禹的手。然后一声长啸,一纵身朝着太白山的方向飞奔而去。
大禹含着眼泪目送花花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了踪影。
白胡子老人这才说道:“大禹,咱们走吧。”
大禹替师父背了剑,抱着琴,师父手执拂尘。师徒二人下山而来。
快到家门的时候,早已看见大禹的母亲迎了出来。女嬉见这老人雪白的胡须飘洒在胸前,剑眉凤目,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超凡脱俗,决非寻常之人。
走到近前,敛衽施礼。老人还了礼。女嬉问道:“仙长怎样称呼?”老人答道:“我叫华夏子。是个闲云野鹤。周游天下,要寻找一个少年英才,把老夫的平生所学传授给他,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幸喜昨天得遇令郎。这个孩子忠诚,善良,聪明,智慧,勇敢集于一身,正是我要寻找的传人。我有意收他为徒,你可同意吗?”
女嬉说道:“如果仙长看这个孩子是个可教之材,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进到屋子里,忙请华夏子老师坐下。把大禹叫了过来,让大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老师磕了八个响头,行了拜师之礼。从此以后,大禹便成了华夏子老师的徒弟,每日里跟随华夏子读书练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