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 第一章 大禹降世
- 3 第二章 雏凤初展翅
- 4 第三章 黄帝大战蚩尤
- 5 第四章 鲧奉诏治水
- 6 第五章 砍柴遇仙师
- 7 第六章 女娲造人 仓颉造字
- 8 第七章 开山神斧
- 9 第八章 初登华山访后土
- 10 第九章 后土讲 盘古开天地
- 11 第十章 鲧盗天帝息壤 拦水筑坝
- 12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 初露头角
- 13 第十二章 登太行 临王屋 识八卦
- 14 第十三章 伏羲赐量天尺
- 15 第十四章 洛河女神赠洛书
- 16 第十五章 夜宿桐柏遇妖精
- 17 第十六章 淮河奇妖巫支祁
- 18 第十七章 盘瓠的来历
- 19 第十八章 盘瓠杀敌立功
- 20 第十九章 盘瓠帝女结良缘
- 21 第二十章 天马与天虫
- 22 第二十一章 蚕神 马头娘娘
- 23 第二十二章 云梦深处遇神仙
- 24 第二十三章 大禹夜游月宫
- 25 第二十四章 后羿射九日
- 26 第二十五章 嫦娥奔月
- 27 第二十六章 东南天柱寻天书
- 28 第二十七章 天书《金简玉篆》
- 29 第二十八章 巫支祁 抢走天书
- 30 第二十九章 登昆仑山 朝见西王母
- 31 第三十章 西王母赐 《召神符箓》
- 32 第三十一章 鲧治水败绩 被杀于羽山
- 33 第三十二章 大禹入朝见舜 纵论治水
- 34 第三十三章 大禹受命治水
- 35 第三十四章 尧母怀尧十四月
- 36 第三十五章 陶唐尧 北斩猰貐
- 37 第三十六章 唐尧西灭九婴
- 38 第三十七章 唐尧南屠巴蛇
- 39 第三十八章 唐尧东剿大风
- 40 第三十九章 帝尧践位 天下归心
- 41 第四十章 后稷出生遭三弃
- 42 第四十一章 长脸马嘴大法官 皋陶
- 43 第四十二章 简狄吞燕卵而怀契
- 44 第四十三章 舜在苦难中长大
- 45 第四十四章 舜耕于畎亩
- 46 第四十五章 修仓 浚井 断肠红
- 47 第四十六章 英才出少年
- 48 第四十七章 涂娇天上来
- 49 第四十八章 地下钻出一个神农仔
- 50 第四十九章 河伯献河
- 51 第五十章 黄河九曲一万八百里
- 52 第五十一章 治水黄河第一战
- 53 第五十二章 东海之滨斗夔牛
- 54 第五十三章 天将大战黑鲛龙
- 55 第五十四章 大禹再战黑鲛龙
- 56 第五十五章 大禹召见山神 海神
- 57 第五十六章 洋洋大东海 包容万物
- 58 第五十七章 应龙助大禹
- 59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 60 第五十九章 徒骇河畔 沐肿作怪
- 61 第六十章 沐肿受戒化蚯蚓
- 62 第六十一章 治水九河 罔象作乱
- 63 第六十二章 罔象落海变海豚
- 64 第六十三章 泰山绝顶 黄帝传神功
- 65 第六十四章 五少年跨虎蹬泰山
- 66 第六十五章 风神大会
- 67 第六十六章 五老神仙共铸 定海神针
- 68 第六十七章 巫支祁 大会十洞妖王
- 69 第六十八章 大禹一战巫支祁
- 70 第六十九章 定海神针 惊鬼神
- 71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 72 第七十一章 大禹二战巫支祁
- 73 第七十二章 巫支祁劫走涂娇
- 74 第七十三章 九尾白狐说媒
- 75 第七十四章 大禹联姻涂山国
- 76 第七十五章 辛壬癸甲
- 77 第七十六章 大禹三战巫支祁
- 78 第七十七章 深井锁鱼妖
- 79 第七十八章 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80 第七十九章 一过家门而不入
- 81 第八十章 马陵谷 大禹中瘴气
- 82 第八十一章 牵来孤岛筑长堤
- 83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
- 84 第八十三章 沂水河畔 大禹中瘴
- 85 第八十四章 泗水之滨 除泗肥
- 86 第八十五章 治水涂山 二过家门而不入
- 87 第八十六章 登桐柏山 祭炎帝陵
- 88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 89 第八十八章 禹化黄熊 开轘辕
- 90 第八十九章 洢水河畔斩化蛇
- 91 第九十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除恶龙
- 92 第九十一章 三门峡边 梳妆台
- 93 第九十二章 三门峡之神门险
- 94 第九十三章 三门峡之 鬼门窄
- 95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 人门之上百丈崖
- 96 第九十五章 黄河之 中流砥柱
- 97 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
- 98 第九十七章 巨灵咆哮 擗华山
- 99 第九十八章 祭风陵 风后传阵
- 100 第九十九章 鲤鱼跳龙门
- 101 第一百章 开山神斧 开龙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治水 斩相柳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治水炼石滩 积石成山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神女授天书 巫峡斗恶龙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治水成功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治水功臣 封官加爵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划九州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禹即天子位 西王母来贺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禹征三苗 代天行道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苗纵毒 将计就计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擒三纵 为服其心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巡海外 藏书于名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 初露头角
第十一章 牛刀小试 初露头角
一天大禹带着玄弓和黄戈二人来到了东海之滨。只见那里的田垄都被洪水淹没了,良田成了泽国。村庄里的房屋都淹在水里,没有人居住,一片荒芜。
好容易才找到一个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原来有一条小清河,两岸都是良田,百姓们耕田种地,生活安定富庶。
自从洪水暴发,这条小清河的入海通道被淤塞死了,上边来的洪水流不出去,便淹没了良田。只有高处的橡树山没有被洪水淹着,可是却被随着洪水过来的一妖精给占据了,有野猪精、野牛精和野象精。
一共有三五十头,领头的是一个既像野猪又像野牛的怪物,名字叫封豨(xi),长着猪头人身。封豨比大象还要高大。两只手各拿一个石头磙子,力大无穷。满身都蹭着松树油子,就像天生的铠甲一样,刀枪不入。那妖怪见人就吃,这里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纷纷逃到别处避难去了,所以这里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大禹看这小清河的流域面积不算太大,想在这里验证一下自己的治水理念。于是带着玄弓、黄戈二人,从这里一直考察到东海。最后查清,这条小清河的入海通道被泥石淤塞死了,有二、三十里远近,只要把这里疏通开,便可以将内涝排干,依旧还是肥沃的良田。
附近的几个诸侯国的国君,听说治水大臣崇伯的儿子到这一带考察水情,都前来接待。
一番寒暄之后,大禹说道:“我要在小清河流域做一个导河入海的实验。不知道这小清河在哪位诸侯的封地上?”章丘候说道:“这正是我的封地呀”。大禹说道:“那就请尊候帮助制造一具能犁一丈宽、五尺深的巨型的犁耜,还要一根能套住大象的粗绳子,还要一个穿牛鼻子的大铜圈,再请派二百名士兵前来协助。”
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章丘候的一大半封地,章丘候心急如焚,听说大禹要在自己的封地上治水,高兴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但是一想到这里有封豨吃人,不由得担心起来,怕大禹不但没治伏洪水,反而被封豨吃掉,自己不好向崇伯交代。
大禹说道:“尊候不必担心,到明天只管看热闹好了。我有开山神斧,还有玄弓、黄戈两员大将,就是封豨再厉害,也挡不住治水。”
第二天,大禹刚到河边集合士兵、察看巨犁、绳套、铜圈,就看见从橡树山上黑压压的冲出一群怪兽。有野猪、有野牛、有大象。为首的正是封豨。
大禹见封豨来势汹汹,便做好战斗准备,吩咐玄弓和黄戈带领士兵保护各国诸侯,并且随时杀死来犯小妖,由自己对付封豨。
封豨以前出来碰到的都是普通百姓,百姓们见了封豨无不望风而逃。可是他今天见到的人却大不一样。人们不但没逃跑,反而迎了上来,封犀感觉奇怪。再看,为首一人,乃是一个英俊少年。只见那少年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手执一柄开山神斧,斧刃上闪着寒光,封豨不觉有点心惊,迟疑了一下。
冲到近前,封豨高声喝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见了我还不快快逃跑,难道等死吗?”大禹说道:“你这个野猪精、水牛怪,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我乃是天神下凡,特来送你去死的。”
封豨不知道大禹是在戏耍他,便说道:“我不想死,不用你送。”大禹笑着说道:“你不想死也行,但是你得乖乖的给我们干活,干好了,就饶你不死。不然的话,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封豨一听大怒,说道:“岂有此理,小小年纪,口气不小,本大王从来就不干活!你能有多大的能耐,不给你点颜色看,你也不知道我封豨的厉害。”
说着,双手高举两个石头滚子便向大禹头上砸来。大禹心想,封豨身高力大,是想靠力气取胜。那自己也绝不能含糊。抡起开山神斧纵身迎了上去。
神斧与石磙在半空中相交,只听得‘咔嚓’一声,碎石纷飞。封豨右手的石滚被劈得粉碎,掉落到地上。封豨吃了一惊,又抡起左手的石磙向大禹砸去,大禹又是腾空一斧,封豨左手拿的石磙子又被劈得粉碎,碎石纷飞,掉落到了地上。
封豨一看手里没有了武器,立刻慌了神。倒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现出了本相。张开血盆大口,想一口吞下大禹。大禹纵身跃起,早将开山神斧掉转过来,用神斧的斧柄对准封豨的鼻子用力地刺了过去,那封豨被刺穿了鼻子,痛得杀猪似的嚎叫。大禹将斧柄从封豨的鼻子中间穿了过去,斧头留在了那边,一手握住了斧柄,像牵牛似的牵着封豨。只用这一下子就制服了封豨。封豨一动也不敢动,动一动钻心地疼痛。口中喊道:“天神饶命,天神饶命。”
这时候有人送上了大铜环和缰绳,大禹用铜环换下了斧子柄,封豨痛得又是一阵嚎叫。把封豨鼻子穿上了铜环,大禹用缰绳牵着封豨来到治水工地。
这时封豨手下的小妖,早已被玄弓、黄戈带着士兵们都杀死了。封豨看了这景象更加胆寒。大禹对封豨说道:“你老老实实地帮我干活,干完活之后放你一条生路。不然的话这些小妖的下场,便是你的下场”此时的封豨只好乖乖地听从摆布。说道:“我愿意为天神效劳,但求天神绕我一命。”
于是,大禹将那巨型的耜犁放入小清河的河道内,给封豨脖子上套上绳套,让他来拉那巨型犁耜。黄戈在前面牵着缰绳,玄弓在后面扶着犁耜的把手,沿着被淤死的旧河道,一路向前拉去。巨犁所过之处,河水跟在后面哗哗的向前流淌。
封犀帮助大禹用巨耜犁拉出了一条宽一丈、深五尺的沟渠,小清河的水顺着沟渠流入东海,内涝很快排干,重新露出了田地。
前来接待大禹的几个诸侯,看见大禹像天神下凡一样,三下五除二地制服了封犀,还让封豨给干活,都惊呆了。真怀疑大禹是天神下界,来治服洪水、解救百姓、降妖捉怪的。纷纷向大禹祝贺。
干完了活,黄戈把封豨牵到大禹面前。大禹正色对封豨说道:“封豨,你作恶多端,吃人无数,本该斩首示众。”士兵们都喊道:“杀了他,杀了他,杀了封豨。”大禹接着说道:“我有言在先,你帮我们干活就饶你一命,我要信守诺言,放你一条生路。但是,要把你的四颗獠牙拔掉,免得日后再吃人”。于是命令士兵按倒封豨,拔去四颗獠牙。
封豨痛得又是一阵嚎叫。大禹喝道:“封豨,听好了,我命令你离开这里,到北方去谋生,今后只准你吃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如果再敢伤人,定斩不饶。”
那封豨唯唯诺诺,,大禹说一句,他答应一句。大禹说完话。士兵解开了他的的缰绳,那封豨一溜烟似的向北跑去,连头也不敢回一回。
东海之滨的诸侯,看到大禹在小清河实验治水成功,都纷纷上书朝廷,报告大禹在这里治水的成效,请求朝廷派大禹前来东海之滨治水。
大禹在小清河流域检验自己的治水理,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心中非常高兴。
回到父亲身边,细说了自己的验证结果。父亲还是那句老话:“我也知道那是长久之计,但是,那样办需要时间、需要人力,老百姓等不起,我的岁数也等不起。还是用‘息壤’筑堤来得快。我先把眼前的洪水制住,等你长大以后,再去疏导吧”。
大禹无奈,只得把自己的治水理念暂且收起,
又过了一阵,暂时没有大事。大禹想起了华夏子老师要自己到“东南天柱”去寻找天书《金简玉篆》的嘱咐。就向父亲提出了去南方游历,考查南方水情,顺便寻找天书的请求。
父亲非常支持大禹的想法。说道:“你出去走一走也好,你虽然读了万卷书,可是还没有行万里路,出去走一走可以历练自己,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我这里也并不缺少人手,你尽可以多游历游历,不要着急回来。”
大禹得到父亲的允许,很高兴。辞别时又关照父亲道:“父亲年岁大了,又没有人照顾,工作又辛苦,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
辞别了父亲,大禹带着玄弓、黄戈工人踏上了去东南天柱寻找天书的路程。
好容易才找到一个人,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原来有一条小清河,两岸都是良田,百姓们耕田种地,生活安定富庶。
自从洪水暴发,这条小清河的入海通道被淤塞死了,上边来的洪水流不出去,便淹没了良田。只有高处的橡树山没有被洪水淹着,可是却被随着洪水过来的一妖精给占据了,有野猪精、野牛精和野象精。
一共有三五十头,领头的是一个既像野猪又像野牛的怪物,名字叫封豨(xi),长着猪头人身。封豨比大象还要高大。两只手各拿一个石头磙子,力大无穷。满身都蹭着松树油子,就像天生的铠甲一样,刀枪不入。那妖怪见人就吃,这里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纷纷逃到别处避难去了,所以这里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大禹看这小清河的流域面积不算太大,想在这里验证一下自己的治水理念。于是带着玄弓、黄戈二人,从这里一直考察到东海。最后查清,这条小清河的入海通道被泥石淤塞死了,有二、三十里远近,只要把这里疏通开,便可以将内涝排干,依旧还是肥沃的良田。
附近的几个诸侯国的国君,听说治水大臣崇伯的儿子到这一带考察水情,都前来接待。
一番寒暄之后,大禹说道:“我要在小清河流域做一个导河入海的实验。不知道这小清河在哪位诸侯的封地上?”章丘候说道:“这正是我的封地呀”。大禹说道:“那就请尊候帮助制造一具能犁一丈宽、五尺深的巨型的犁耜,还要一根能套住大象的粗绳子,还要一个穿牛鼻子的大铜圈,再请派二百名士兵前来协助。”
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章丘候的一大半封地,章丘候心急如焚,听说大禹要在自己的封地上治水,高兴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但是一想到这里有封豨吃人,不由得担心起来,怕大禹不但没治伏洪水,反而被封豨吃掉,自己不好向崇伯交代。
大禹说道:“尊候不必担心,到明天只管看热闹好了。我有开山神斧,还有玄弓、黄戈两员大将,就是封豨再厉害,也挡不住治水。”
第二天,大禹刚到河边集合士兵、察看巨犁、绳套、铜圈,就看见从橡树山上黑压压的冲出一群怪兽。有野猪、有野牛、有大象。为首的正是封豨。
大禹见封豨来势汹汹,便做好战斗准备,吩咐玄弓和黄戈带领士兵保护各国诸侯,并且随时杀死来犯小妖,由自己对付封豨。
封豨以前出来碰到的都是普通百姓,百姓们见了封豨无不望风而逃。可是他今天见到的人却大不一样。人们不但没逃跑,反而迎了上来,封犀感觉奇怪。再看,为首一人,乃是一个英俊少年。只见那少年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手执一柄开山神斧,斧刃上闪着寒光,封豨不觉有点心惊,迟疑了一下。
冲到近前,封豨高声喝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见了我还不快快逃跑,难道等死吗?”大禹说道:“你这个野猪精、水牛怪,难道连我也不认识吗?我乃是天神下凡,特来送你去死的。”
封豨不知道大禹是在戏耍他,便说道:“我不想死,不用你送。”大禹笑着说道:“你不想死也行,但是你得乖乖的给我们干活,干好了,就饶你不死。不然的话,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封豨一听大怒,说道:“岂有此理,小小年纪,口气不小,本大王从来就不干活!你能有多大的能耐,不给你点颜色看,你也不知道我封豨的厉害。”
说着,双手高举两个石头滚子便向大禹头上砸来。大禹心想,封豨身高力大,是想靠力气取胜。那自己也绝不能含糊。抡起开山神斧纵身迎了上去。
神斧与石磙在半空中相交,只听得‘咔嚓’一声,碎石纷飞。封豨右手的石滚被劈得粉碎,掉落到地上。封豨吃了一惊,又抡起左手的石磙向大禹砸去,大禹又是腾空一斧,封豨左手拿的石磙子又被劈得粉碎,碎石纷飞,掉落到了地上。
封豨一看手里没有了武器,立刻慌了神。倒在地上打了一个滚,现出了本相。张开血盆大口,想一口吞下大禹。大禹纵身跃起,早将开山神斧掉转过来,用神斧的斧柄对准封豨的鼻子用力地刺了过去,那封豨被刺穿了鼻子,痛得杀猪似的嚎叫。大禹将斧柄从封豨的鼻子中间穿了过去,斧头留在了那边,一手握住了斧柄,像牵牛似的牵着封豨。只用这一下子就制服了封豨。封豨一动也不敢动,动一动钻心地疼痛。口中喊道:“天神饶命,天神饶命。”
这时候有人送上了大铜环和缰绳,大禹用铜环换下了斧子柄,封豨痛得又是一阵嚎叫。把封豨鼻子穿上了铜环,大禹用缰绳牵着封豨来到治水工地。
这时封豨手下的小妖,早已被玄弓、黄戈带着士兵们都杀死了。封豨看了这景象更加胆寒。大禹对封豨说道:“你老老实实地帮我干活,干完活之后放你一条生路。不然的话这些小妖的下场,便是你的下场”此时的封豨只好乖乖地听从摆布。说道:“我愿意为天神效劳,但求天神绕我一命。”
于是,大禹将那巨型的耜犁放入小清河的河道内,给封豨脖子上套上绳套,让他来拉那巨型犁耜。黄戈在前面牵着缰绳,玄弓在后面扶着犁耜的把手,沿着被淤死的旧河道,一路向前拉去。巨犁所过之处,河水跟在后面哗哗的向前流淌。
封犀帮助大禹用巨耜犁拉出了一条宽一丈、深五尺的沟渠,小清河的水顺着沟渠流入东海,内涝很快排干,重新露出了田地。
前来接待大禹的几个诸侯,看见大禹像天神下凡一样,三下五除二地制服了封犀,还让封豨给干活,都惊呆了。真怀疑大禹是天神下界,来治服洪水、解救百姓、降妖捉怪的。纷纷向大禹祝贺。
干完了活,黄戈把封豨牵到大禹面前。大禹正色对封豨说道:“封豨,你作恶多端,吃人无数,本该斩首示众。”士兵们都喊道:“杀了他,杀了他,杀了封豨。”大禹接着说道:“我有言在先,你帮我们干活就饶你一命,我要信守诺言,放你一条生路。但是,要把你的四颗獠牙拔掉,免得日后再吃人”。于是命令士兵按倒封豨,拔去四颗獠牙。
封豨痛得又是一阵嚎叫。大禹喝道:“封豨,听好了,我命令你离开这里,到北方去谋生,今后只准你吃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如果再敢伤人,定斩不饶。”
那封豨唯唯诺诺,,大禹说一句,他答应一句。大禹说完话。士兵解开了他的的缰绳,那封豨一溜烟似的向北跑去,连头也不敢回一回。
东海之滨的诸侯,看到大禹在小清河实验治水成功,都纷纷上书朝廷,报告大禹在这里治水的成效,请求朝廷派大禹前来东海之滨治水。
大禹在小清河流域检验自己的治水理,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心中非常高兴。
回到父亲身边,细说了自己的验证结果。父亲还是那句老话:“我也知道那是长久之计,但是,那样办需要时间、需要人力,老百姓等不起,我的岁数也等不起。还是用‘息壤’筑堤来得快。我先把眼前的洪水制住,等你长大以后,再去疏导吧”。
大禹无奈,只得把自己的治水理念暂且收起,
又过了一阵,暂时没有大事。大禹想起了华夏子老师要自己到“东南天柱”去寻找天书《金简玉篆》的嘱咐。就向父亲提出了去南方游历,考查南方水情,顺便寻找天书的请求。
父亲非常支持大禹的想法。说道:“你出去走一走也好,你虽然读了万卷书,可是还没有行万里路,出去走一走可以历练自己,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我这里也并不缺少人手,你尽可以多游历游历,不要着急回来。”
大禹得到父亲的允许,很高兴。辞别时又关照父亲道:“父亲年岁大了,又没有人照顾,工作又辛苦,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
辞别了父亲,大禹带着玄弓、黄戈工人踏上了去东南天柱寻找天书的路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