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 第六十章 沐肿受戒化蚯蚓
- 62 第六十一章 治水九河 罔象作乱
- 63 第六十二章 罔象落海变海豚
- 64 第六十三章 泰山绝顶 黄帝传神功
- 65 第六十四章 五少年跨虎蹬泰山
- 66 第六十五章 风神大会
- 67 第六十六章 五老神仙共铸 定海神针
- 68 第六十七章 巫支祁 大会十洞妖王
- 69 第六十八章 大禹一战巫支祁
- 70 第六十九章 定海神针 惊鬼神
- 71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 72 第七十一章 大禹二战巫支祁
- 73 第七十二章 巫支祁劫走涂娇
- 74 第七十三章 九尾白狐说媒
- 75 第七十四章 大禹联姻涂山国
- 76 第七十五章 辛壬癸甲
- 77 第七十六章 大禹三战巫支祁
- 78 第七十七章 深井锁鱼妖
- 79 第七十八章 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80 第七十九章 一过家门而不入
- 81 第八十章 马陵谷 大禹中瘴气
- 82 第八十一章 牵来孤岛筑长堤
- 83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
- 84 第八十三章 沂水河畔 大禹中瘴
- 85 第八十四章 泗水之滨 除泗肥
- 86 第八十五章 治水涂山 二过家门而不入
- 87 第八十六章 登桐柏山 祭炎帝陵
- 88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 89 第八十八章 禹化黄熊 开轘辕
- 90 第八十九章 洢水河畔斩化蛇
- 91 第九十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除恶龙
- 92 第九十一章 三门峡边 梳妆台
- 93 第九十二章 三门峡之神门险
- 94 第九十三章 三门峡之 鬼门窄
- 95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 人门之上百丈崖
- 96 第九十五章 黄河之 中流砥柱
- 97 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
- 98 第九十七章 巨灵咆哮 擗华山
- 99 第九十八章 祭风陵 风后传阵
- 100 第九十九章 鲤鱼跳龙门
- 101 第一百章 开山神斧 开龙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治水 斩相柳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治水炼石滩 积石成山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神女授天书 巫峡斗恶龙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治水成功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治水功臣 封官加爵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划九州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禹即天子位 西王母来贺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禹征三苗 代天行道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苗纵毒 将计就计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擒三纵 为服其心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巡海外 藏书于名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应龙用两只龙爪,提着“定海神针”紧随在东海神阿明的青龙后边,向东海飞去。
大禹率领众人抬头仰望东方天空,只见前边飞着一条青龙,青龙背上乘坐着穿青袍的东海神阿明。后边飞着一条红龙,红龙的两只龙爪下,提着一根两头金黄,中间乌黑的“如意金箍棒”。再后面是四员护卫的天将。一条应龙,一位海神,四员将,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列成一队雁阵,一齐向东海飞去,十分好看。
越飞越远,渐渐地消失在了天海相接的苍茫之中。
东海神阿明骑着他的青龙,驾轻路熟,不大一会儿就飞到了他的水晶宫。在他的引领下,应龙随着他的青龙,一道潜入了海水之中,将“定海神针”安置到了水晶宫后院的“归墟”之侧。
归墟的海底上,恰巧有一个与“定海神针’一般粗细的一个石窝,就像是事先预备好的一般,将‘定海神针’竖立插在石窝里,稳稳当当,岿然不动。至此,安置“定海神针”大功告成。应龙回去向大禹交令。
这时再看那东洋大海,刚才还是波涛汹涌,白浪滔天。这时却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海面上映着蓝天上的白云。
一望无垠的蓝色海面上,打渔船上白帆点点,成群的海豚在平静的海面上嬉戏玩耍,一会钻进水里,一会儿钻出水面,一起一伏地游着,体态十分优美。
应龙与四员天将驾云回到了东海之滨,连云山下,向大禹报告了在东海之中安放“定海神针”的经过。大禹非常高兴,夸奖应龙道:“这次安放‘定海神针’,应龙功不可没。给应龙记上一功。”
应龙美滋滋地谦虚道:“都是夏伯的功劳,应龙只不过是出了一点力而已。”
大禹说道:“暂时无事,等造完了铁铸夔牛之后,还要靠你,再提到东海里去安置呢!”
应龙答应道:“应龙随时听候命令。”说明罢,悠忽之间,便无影无踪了。
东海里需要大禹办的两件事,这时已经办完了一件。大禹对五位老神仙和几位小兄弟说道:“我们大家要趁热打铁,再接再励,再坚守七天七夜,铸造出铁铸夔牛。”
大禹忽然若有所思,低头想了一会。便又对五位老神仙和巽二说道:“还要另外还要同时再铸一条百尺长的铁链,我要用它来锁一个奇妖。”五位老神仙和巽二同声说道:“夏伯放心,我们一同铸出来便是,也赋予它一样的通神灵性。”大禹说道:“那就有劳诸位老神仙和巽二姐姐了。”
炼铁高炉里,装满了焦炭和铁矿石,炉火烧得通红,炉顶上窜出的烈焰,照红了半边天。五位老神仙和巽二都守在炉旁,四个小兄弟和涂娇也不离他们左右。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点也不觉得疲倦。
四员天将又升起到空中,向四面警戒着,玄弓和黄戈率领五百士兵轮流在炼铸场外巡逻。长辛和竖亥则被大禹派去淮河两岸的诸侯国,征调民夫和粮草去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木正不断地往炉里添加焦炭,金正则往炉里添加铁矿石,火正加火,巽二搧风,土正后土则将炼铁炉的前面的地下掏空,做了一个地下铸范。因为这铁铸夔牛个头太大,在地面上不但不好做铸范,而且浇铸铁水也成问题,于是土正后土和水正玄冥共同商量才决定做一个地下的铸范。另外又在旁边做了一个百尺铁链的铸范
转眼到了第七天。只见炼造场上堆得象小山一样的焦炭,已经烧光,铁矿石也都投进了炉里,炼铁炉里的炉火已经变成了纯青色,青白色的铁水在炉膛里荡漾。只待开炉浇铸。
这时众人都围在了炼铁炉旁,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大禹站在炉前,一声令下:“开高炉,放铁水!”
金正走上前去,打开了炉门上的机关,说了一声:“出铁水喽”,只见通红的铁水,从炼铁炉里奔流而出,钢花四溅,沿着沟槽淌进了铸范里。约莫一柱香的功夫,铸范里的铁水注满,铁铸夔牛铸造成功。
剩下的铁水则流进了百丈铁链的铸范。炼铁炉里的铁水流尽,刚好百尺铁链铸成。水正玄冥先给百丈铁链淬火。水正玄冥手中高擎水晶球,对准百尺铁链,一按机关,一股玄冥圣水都喷射到了百尺铁链上,只听得“滋啦”一声,一股白色烟雾腾空而起,一条黝黑的铁链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最后,该轮到水正玄冥给铁铸夔牛淬火了。那铁铸夔牛是在地下用陶洞法制作的铸范,所以铸成之后,铁铸夔牛就深埋在了地下,用什么办法来给它淬火就成了一道难题。
原来土正后土和水正玄冥二位老神仙早就想好了办法。他们事先在铸范的底下预留了注水的通道。
这时只见水正玄冥,将手中擎着的水精球,倒转过来,对准了预留的淬火水道,口中念动真言,水精球里的玄冥圣水,瞬间倾泻而出,打着旋涡注进了铸范的下方。水精球里的水一直在往外倾泻着,倾泻出来的水一直向地下灌注着,但是一直不见铁铸夔牛的动静,众人眼睛紧紧地盯着地上,心也一直的悬着。忽然看见水精球停止了出水,水正玄冥招呼众人向后退出一箭之地。众人刚刚站定,只见沿着铸范的一圈,从地下冒出数十股白色的蒸气,白气一直喷射到高空,像是一股股的喷泉,从地下喷湧而出。继而就听见“嘭”的一声大响,一股白色的云雾从铸范的地方喷射而出。紧接着又是天塌地陷般的“咕咚”一声巨响,大地一阵颤抖。随着一团白雾从地下喷出,一头黑黝黝的庞然大物从地下一下子跃到了地面上。等白色云雾消散,再看那铁铸夔牛,庞大的身躯圆润健壮,牛头向上昂着,上边长着一只独角,牛尾向后伸出,两只牛眼瞪得溜圆。两只鼻孔张开,好像在喘着粗气。再往下看,却只有一只足站在地上。与那头到碣石山上来捣乱的夔牛一模一样。再看它的颜色,浑身油黑锃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众人齐声欢呼:“铁牛铸成!”“淬火成功!”“铸成神牛!”
五位前朝的老神仙和巽二也互相祝贺。几个小兄弟和涂娇又蹦又跳,手掌都拍红了。
就在这时,忽然从东海里刮起了一阵狂风,直奔炼造工地刮了过来,刹时间天昏地暗。大禹和众人都是暗自纳闷,心里想:不是刚刚铸造出了“定海神针”,安置在东海里,怎么还没镇住东海,依旧从东海里刮来了狂风。正在众人迷惑不解之时,从黑云里钻出来一个妖怪。那妖怪“哈哈”一声怪笑。
众人再看,只见那妖怪,浑身红色,就像一把撑开的大布伞,铺天盖地的扑了下来,八只巨大的手臂,伸展开来开,手臂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吸盘。两只大大的眼睛,瞪得溜圆。像是一个巨大的章鱼的模样。
庚辰、繇余、孔律、大彰,四员天将,急忙掣出兵刃迎了上去。那怪物又是一声怪笑:“哈哈”。
庚辰冲在最前面,高声问道:“你是何方妖孽,为何来此作乱?”
那怪物应道:“我乃东海天吴是也,我爱来就来,谁敢拦我?”
说罢,便伸手去抓庚辰。庚辰举枪便刺,可是那天吴十分灵巧,那巨大的手臂更是弯转回旋自如,就如同大象的长鼻子一样,随心所欲。还没等庚辰的枪刺到天吴的这条手臂,天吴的另一条手臂,早已经伸了过来,要夺庚辰的大枪。吓得庚辰急忙转身收枪退了下去。
另外三员天将,繇余、孔律、大彰也一齐赶到,分别举起兵刃向天吴的身上招呼。可是天吴只用四只手臂就敌住了四员天将,还有另外四只手臂随时伺机反攻。繇余的大戈能刺,能勾,能砍,在与天吴的周旋中占尽了先机,那天吴必须时刻防备,才能躲开繇余的大戈。而孔律和大彰的情形变不同了。二人使的都是沉重的短兵器,没有尖,没有刃,没有钩,即使碰到了天吴一点,打上一点,也不碍事。天吴浑身没有一块骨头,都是纫皮和板筋。连手臂也一样。铜锤扫上,钢鞭碰上,一点也不着力,即使碰上了,天吴也浑不在意。
天吴专门往天将的腰上,腿上和胳膊上和兵刃上抓,四员天将除了要闪开身子以外,还要时时防备天吴伸手抓兵刃。这样一来反而由进攻变成了防守,由主动变成了被动。渐渐地变得左支右绌,漏洞百出,时不时的惊出一身冷汗。而天吴全凭着身体柔软,手臂灵活,久战四员天将,而不落不风。
孔律和大彰二人的短兵器,虽然沉重,但是却不灵便,渐渐地不敌天吴。
天吴的两条手臂,再一次袭向大彰,大彰想用两只铜锤对击,夹住天吴的一条手臂,可是还没等两只铜锤相碰,那天吴早已经轻轻巧巧地抽回来了手臂,伸出另外一只手臂,已经拦腰握住了大彰腰身,先前的那只手臂回转过来,就要来夺大彰的铜锤,大彰腰身虽然被天吴握住,但是双手还照旧挥舞着双锤。有几次天吴想把大彰送进嘴里吞吃,怎奈大彰手中舞动着铜锤,天吴怕自己的大牙被打掉,所以一时也奈何不了大彰。
再看孔律舞动着虎尾钢鞭,在天吴的另一侧与天吴缠斗,孔律的鞭短,天吴的臂长,孔律的双鞭舞得飞快,可是天吴的手臂更灵活。三斗两斗,天吴的手臂一圈,孔律躲闪不及,也被天吴的手臂抓住了腰间。
庚辰和繇余到底是使用长兵器。真是一分长,一分强。一直苦苦的支撑到这时,并没有落败。不过也仅仅是支撑局面而已,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余力。那天吴的两只手臂里分别握住两员天将,余下六只手来用来对付庚辰和繇余绰绰有余,还伺机捕捉这剩下的两员天将。
又斗了一阵,庚辰和繇余也一前一后地被天吴捉住了。那天吴本想把抓住的天将一个一个送进嘴里吃掉,怎奈天将的手里都拿着武器。虽然身体被天吴抓住,但是手中的招式却不乱,使得天吴跟本无法将他们送到嘴边。一时间双方成了僵持的状态。
再说大禹,他看到有妖怪来袭,四员天将已经飞身迎到了空中,于是自己决定在地上保卫铁铸夔牛,以防另外还有妖精打铁牛的主意,因此一直在炼造场上巡视,并未理会那空中的天吴。这时看见四员天将都落败被擒,地面上又没有其它妖精来抢铁牛,于是吩咐众人守卫铁牛。自己一个纵身也跳上了云端。抡起开山神斧,直奔天吴劈去。
那天吴这时八只手臂擒住了四员天将,要吃吃不到口,要扔还舍不得。要夺兵刃,还夺不下来。就这样一直抓着也不是,想要撒手扔掉也不是,正在进退两难之迹,一眼看见地面上又纵身跳出来一员天将,再看这员天将使的兵器,更是与众不同,竟是一柄开山神斧。那柄开山神斧,柄长、斧沉、背厚、刃薄。锋利无比,寒光闪闪令人见了胆寒。
那天吴看见大禹挥着开山神斧劈来,急中生智,便抓住天将向前抵挡。大禹一见天吴反将天将送到了斧下,急忙半路上收势,变招,斧走偏锋,向天吴的一只空手削去,天吴急忙缩回手去。就这样,天吴手里握着天将这张挡箭牌,见大禹攻到,就将手中的天将送上去,同时将空着的手伺机要抓大禹。大禹被天吴缠得碍手碍脚,有力使不出,浑身的功夫施展不出来。
庚辰见状,高声叫道:“夏伯,不要顾及我等四人,你只管将天吴的手臂斩不来。”
虽然庚辰这样说,可是大禹岂能不管不顾天将的性命?不过庚辰的话倒是提醒了大禹。大禹再向上一纵,来到了天吴的上方,这回居高临下,就好施展身手了。天吴发觉大禹已经纵到了自己的头顶上,急忙向旁边躲闪,也企图飞向高处,可是已经晚了,大禹抡起开山神斧一招“龙扫八荒”就如切瓜砍菜一般,把那天吴的八条手臂尽数斩下。
那四只握住天将的手臂立时便松了开来,四员天将方才脱困。天吴的八只手臂被大禹一口气斩下,天吴一声惨叫,就只剩下了一个躯壳和脑袋了。
天吴连痛带怕一时失去了控制,四员天将咬牙切齿地追了过去,连枪带锤,一顿乱打,打得天吴一命乌乎。四员天将这才出了一口恶气,也算是为自己找回来了一点面子。
大禹收动,敛气,落回到了地上。再看天吴被斩掉的八只手臂,横七竖八地落了一地。于是叫人收了下去埋掉。
大禹想道:“应该将这铁铸夔牛尽快安置到东海里去镇海眼,放在这炼造场上,说不定还要引来什么妖精。在这里多放一天便多一分是非。”
想到这里,大禹从怀中掏出了《召神符箓》,祭到了半空,口中念道:“大禹治水,号令神鬼,东海神阿明来见。”一柱香的功夫,只见东海上空又升起了一朵青云,快速地向这里飞来,到了近前,东海神阿明从青龙背上跳下来。与大禹拱手见礼,说道:“从老远处,我就看见了你那铁铸夔牛了,那前朝的五们老神仙和巽二功不可没,铁牛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件神物了。夏伯把我召来是不是要往东海里安置铁牛的呀?”
大禹说道:“尊神说得正是,这神物既已铸成,就该及早地把它放到该放的地方,如果放到我这里,反而招惹是非。引得各路妖精都觊觎着它,使我防不胜防。”
东海神阿明说道:“夏伯说得对,那我们就启程吧。”
大禹向空中喝道:“应龙何在?”话音刚落,应龙就出现在了大禹的面前。说道:“应龙在此,听候夏伯的吩咐。”
大禹说道:“还要你再跑一趟东海,将这铁铸夔牛安置到东海的海眼里。”
应龙在答应一声“得令”。
只见应龙飞到了铁铸夔牛的上方,打量了一下铁牛,然后拱了一拱腰身,说了一声:“长”瞬间便长大了十余倍,变成了一条几十丈长,一丈粗细的一条红色巨龙。张牙舞爪在铁牛上空盘旋。看准了铁牛,一只前爪抓住铁牛的脖子,另一只前爪抓住了铁牛的牛尾,轻轻地把铁牛从地上提了起来。
还是象前次一样,东海神阿明骑着青龙在前头引路,应龙提着铁牛跟在东海神的后边,四员天将跟在后面警戒。
一会儿功夫就飞到了浩瀚的东洋大海,在东海神的指引下,应龙准确地把铁牛的独脚塞进了海眼里,从此铁铸夔牛永镇海眼,不使海水再往外冒出。
应龙与东海神告别,回去向大禹交令,四员天将一同返回到大禹的身边。
五位前朝的老神仙,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收,水正玄冥,土正后土,以及巽二也向大禹告别。大禹说道:“五位老神仙和巽二姐姐劳累多日,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招待大家一顿象样的饭菜,我的心里很不安。”
众老神仙和巽二说道:“我们能为华夏治水出点边就已经很高兴了,比你招待我们吃什么都高兴,你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作,我们也不耽误你的时间了。”
说罢,一个个腾云驾雾纷纷离去,热闹了多日的炼造场上一时冷清了下来。
大禹率领众人抬头仰望东方天空,只见前边飞着一条青龙,青龙背上乘坐着穿青袍的东海神阿明。后边飞着一条红龙,红龙的两只龙爪下,提着一根两头金黄,中间乌黑的“如意金箍棒”。再后面是四员护卫的天将。一条应龙,一位海神,四员将,在蓝天碧海的映衬下,列成一队雁阵,一齐向东海飞去,十分好看。
越飞越远,渐渐地消失在了天海相接的苍茫之中。
东海神阿明骑着他的青龙,驾轻路熟,不大一会儿就飞到了他的水晶宫。在他的引领下,应龙随着他的青龙,一道潜入了海水之中,将“定海神针”安置到了水晶宫后院的“归墟”之侧。
归墟的海底上,恰巧有一个与“定海神针’一般粗细的一个石窝,就像是事先预备好的一般,将‘定海神针’竖立插在石窝里,稳稳当当,岿然不动。至此,安置“定海神针”大功告成。应龙回去向大禹交令。
这时再看那东洋大海,刚才还是波涛汹涌,白浪滔天。这时却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海面上映着蓝天上的白云。
一望无垠的蓝色海面上,打渔船上白帆点点,成群的海豚在平静的海面上嬉戏玩耍,一会钻进水里,一会儿钻出水面,一起一伏地游着,体态十分优美。
应龙与四员天将驾云回到了东海之滨,连云山下,向大禹报告了在东海之中安放“定海神针”的经过。大禹非常高兴,夸奖应龙道:“这次安放‘定海神针’,应龙功不可没。给应龙记上一功。”
应龙美滋滋地谦虚道:“都是夏伯的功劳,应龙只不过是出了一点力而已。”
大禹说道:“暂时无事,等造完了铁铸夔牛之后,还要靠你,再提到东海里去安置呢!”
应龙答应道:“应龙随时听候命令。”说明罢,悠忽之间,便无影无踪了。
东海里需要大禹办的两件事,这时已经办完了一件。大禹对五位老神仙和几位小兄弟说道:“我们大家要趁热打铁,再接再励,再坚守七天七夜,铸造出铁铸夔牛。”
大禹忽然若有所思,低头想了一会。便又对五位老神仙和巽二说道:“还要另外还要同时再铸一条百尺长的铁链,我要用它来锁一个奇妖。”五位老神仙和巽二同声说道:“夏伯放心,我们一同铸出来便是,也赋予它一样的通神灵性。”大禹说道:“那就有劳诸位老神仙和巽二姐姐了。”
炼铁高炉里,装满了焦炭和铁矿石,炉火烧得通红,炉顶上窜出的烈焰,照红了半边天。五位老神仙和巽二都守在炉旁,四个小兄弟和涂娇也不离他们左右。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一点也不觉得疲倦。
四员天将又升起到空中,向四面警戒着,玄弓和黄戈率领五百士兵轮流在炼铸场外巡逻。长辛和竖亥则被大禹派去淮河两岸的诸侯国,征调民夫和粮草去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木正不断地往炉里添加焦炭,金正则往炉里添加铁矿石,火正加火,巽二搧风,土正后土则将炼铁炉的前面的地下掏空,做了一个地下铸范。因为这铁铸夔牛个头太大,在地面上不但不好做铸范,而且浇铸铁水也成问题,于是土正后土和水正玄冥共同商量才决定做一个地下的铸范。另外又在旁边做了一个百尺铁链的铸范
转眼到了第七天。只见炼造场上堆得象小山一样的焦炭,已经烧光,铁矿石也都投进了炉里,炼铁炉里的炉火已经变成了纯青色,青白色的铁水在炉膛里荡漾。只待开炉浇铸。
这时众人都围在了炼铁炉旁,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大禹站在炉前,一声令下:“开高炉,放铁水!”
金正走上前去,打开了炉门上的机关,说了一声:“出铁水喽”,只见通红的铁水,从炼铁炉里奔流而出,钢花四溅,沿着沟槽淌进了铸范里。约莫一柱香的功夫,铸范里的铁水注满,铁铸夔牛铸造成功。
剩下的铁水则流进了百丈铁链的铸范。炼铁炉里的铁水流尽,刚好百尺铁链铸成。水正玄冥先给百丈铁链淬火。水正玄冥手中高擎水晶球,对准百尺铁链,一按机关,一股玄冥圣水都喷射到了百尺铁链上,只听得“滋啦”一声,一股白色烟雾腾空而起,一条黝黑的铁链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最后,该轮到水正玄冥给铁铸夔牛淬火了。那铁铸夔牛是在地下用陶洞法制作的铸范,所以铸成之后,铁铸夔牛就深埋在了地下,用什么办法来给它淬火就成了一道难题。
原来土正后土和水正玄冥二位老神仙早就想好了办法。他们事先在铸范的底下预留了注水的通道。
这时只见水正玄冥,将手中擎着的水精球,倒转过来,对准了预留的淬火水道,口中念动真言,水精球里的玄冥圣水,瞬间倾泻而出,打着旋涡注进了铸范的下方。水精球里的水一直在往外倾泻着,倾泻出来的水一直向地下灌注着,但是一直不见铁铸夔牛的动静,众人眼睛紧紧地盯着地上,心也一直的悬着。忽然看见水精球停止了出水,水正玄冥招呼众人向后退出一箭之地。众人刚刚站定,只见沿着铸范的一圈,从地下冒出数十股白色的蒸气,白气一直喷射到高空,像是一股股的喷泉,从地下喷湧而出。继而就听见“嘭”的一声大响,一股白色的云雾从铸范的地方喷射而出。紧接着又是天塌地陷般的“咕咚”一声巨响,大地一阵颤抖。随着一团白雾从地下喷出,一头黑黝黝的庞然大物从地下一下子跃到了地面上。等白色云雾消散,再看那铁铸夔牛,庞大的身躯圆润健壮,牛头向上昂着,上边长着一只独角,牛尾向后伸出,两只牛眼瞪得溜圆。两只鼻孔张开,好像在喘着粗气。再往下看,却只有一只足站在地上。与那头到碣石山上来捣乱的夔牛一模一样。再看它的颜色,浑身油黑锃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众人齐声欢呼:“铁牛铸成!”“淬火成功!”“铸成神牛!”
五位前朝的老神仙和巽二也互相祝贺。几个小兄弟和涂娇又蹦又跳,手掌都拍红了。
就在这时,忽然从东海里刮起了一阵狂风,直奔炼造工地刮了过来,刹时间天昏地暗。大禹和众人都是暗自纳闷,心里想:不是刚刚铸造出了“定海神针”,安置在东海里,怎么还没镇住东海,依旧从东海里刮来了狂风。正在众人迷惑不解之时,从黑云里钻出来一个妖怪。那妖怪“哈哈”一声怪笑。
众人再看,只见那妖怪,浑身红色,就像一把撑开的大布伞,铺天盖地的扑了下来,八只巨大的手臂,伸展开来开,手臂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吸盘。两只大大的眼睛,瞪得溜圆。像是一个巨大的章鱼的模样。
庚辰、繇余、孔律、大彰,四员天将,急忙掣出兵刃迎了上去。那怪物又是一声怪笑:“哈哈”。
庚辰冲在最前面,高声问道:“你是何方妖孽,为何来此作乱?”
那怪物应道:“我乃东海天吴是也,我爱来就来,谁敢拦我?”
说罢,便伸手去抓庚辰。庚辰举枪便刺,可是那天吴十分灵巧,那巨大的手臂更是弯转回旋自如,就如同大象的长鼻子一样,随心所欲。还没等庚辰的枪刺到天吴的这条手臂,天吴的另一条手臂,早已经伸了过来,要夺庚辰的大枪。吓得庚辰急忙转身收枪退了下去。
另外三员天将,繇余、孔律、大彰也一齐赶到,分别举起兵刃向天吴的身上招呼。可是天吴只用四只手臂就敌住了四员天将,还有另外四只手臂随时伺机反攻。繇余的大戈能刺,能勾,能砍,在与天吴的周旋中占尽了先机,那天吴必须时刻防备,才能躲开繇余的大戈。而孔律和大彰的情形变不同了。二人使的都是沉重的短兵器,没有尖,没有刃,没有钩,即使碰到了天吴一点,打上一点,也不碍事。天吴浑身没有一块骨头,都是纫皮和板筋。连手臂也一样。铜锤扫上,钢鞭碰上,一点也不着力,即使碰上了,天吴也浑不在意。
天吴专门往天将的腰上,腿上和胳膊上和兵刃上抓,四员天将除了要闪开身子以外,还要时时防备天吴伸手抓兵刃。这样一来反而由进攻变成了防守,由主动变成了被动。渐渐地变得左支右绌,漏洞百出,时不时的惊出一身冷汗。而天吴全凭着身体柔软,手臂灵活,久战四员天将,而不落不风。
孔律和大彰二人的短兵器,虽然沉重,但是却不灵便,渐渐地不敌天吴。
天吴的两条手臂,再一次袭向大彰,大彰想用两只铜锤对击,夹住天吴的一条手臂,可是还没等两只铜锤相碰,那天吴早已经轻轻巧巧地抽回来了手臂,伸出另外一只手臂,已经拦腰握住了大彰腰身,先前的那只手臂回转过来,就要来夺大彰的铜锤,大彰腰身虽然被天吴握住,但是双手还照旧挥舞着双锤。有几次天吴想把大彰送进嘴里吞吃,怎奈大彰手中舞动着铜锤,天吴怕自己的大牙被打掉,所以一时也奈何不了大彰。
再看孔律舞动着虎尾钢鞭,在天吴的另一侧与天吴缠斗,孔律的鞭短,天吴的臂长,孔律的双鞭舞得飞快,可是天吴的手臂更灵活。三斗两斗,天吴的手臂一圈,孔律躲闪不及,也被天吴的手臂抓住了腰间。
庚辰和繇余到底是使用长兵器。真是一分长,一分强。一直苦苦的支撑到这时,并没有落败。不过也仅仅是支撑局面而已,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余力。那天吴的两只手臂里分别握住两员天将,余下六只手来用来对付庚辰和繇余绰绰有余,还伺机捕捉这剩下的两员天将。
又斗了一阵,庚辰和繇余也一前一后地被天吴捉住了。那天吴本想把抓住的天将一个一个送进嘴里吃掉,怎奈天将的手里都拿着武器。虽然身体被天吴抓住,但是手中的招式却不乱,使得天吴跟本无法将他们送到嘴边。一时间双方成了僵持的状态。
再说大禹,他看到有妖怪来袭,四员天将已经飞身迎到了空中,于是自己决定在地上保卫铁铸夔牛,以防另外还有妖精打铁牛的主意,因此一直在炼造场上巡视,并未理会那空中的天吴。这时看见四员天将都落败被擒,地面上又没有其它妖精来抢铁牛,于是吩咐众人守卫铁牛。自己一个纵身也跳上了云端。抡起开山神斧,直奔天吴劈去。
那天吴这时八只手臂擒住了四员天将,要吃吃不到口,要扔还舍不得。要夺兵刃,还夺不下来。就这样一直抓着也不是,想要撒手扔掉也不是,正在进退两难之迹,一眼看见地面上又纵身跳出来一员天将,再看这员天将使的兵器,更是与众不同,竟是一柄开山神斧。那柄开山神斧,柄长、斧沉、背厚、刃薄。锋利无比,寒光闪闪令人见了胆寒。
那天吴看见大禹挥着开山神斧劈来,急中生智,便抓住天将向前抵挡。大禹一见天吴反将天将送到了斧下,急忙半路上收势,变招,斧走偏锋,向天吴的一只空手削去,天吴急忙缩回手去。就这样,天吴手里握着天将这张挡箭牌,见大禹攻到,就将手中的天将送上去,同时将空着的手伺机要抓大禹。大禹被天吴缠得碍手碍脚,有力使不出,浑身的功夫施展不出来。
庚辰见状,高声叫道:“夏伯,不要顾及我等四人,你只管将天吴的手臂斩不来。”
虽然庚辰这样说,可是大禹岂能不管不顾天将的性命?不过庚辰的话倒是提醒了大禹。大禹再向上一纵,来到了天吴的上方,这回居高临下,就好施展身手了。天吴发觉大禹已经纵到了自己的头顶上,急忙向旁边躲闪,也企图飞向高处,可是已经晚了,大禹抡起开山神斧一招“龙扫八荒”就如切瓜砍菜一般,把那天吴的八条手臂尽数斩下。
那四只握住天将的手臂立时便松了开来,四员天将方才脱困。天吴的八只手臂被大禹一口气斩下,天吴一声惨叫,就只剩下了一个躯壳和脑袋了。
天吴连痛带怕一时失去了控制,四员天将咬牙切齿地追了过去,连枪带锤,一顿乱打,打得天吴一命乌乎。四员天将这才出了一口恶气,也算是为自己找回来了一点面子。
大禹收动,敛气,落回到了地上。再看天吴被斩掉的八只手臂,横七竖八地落了一地。于是叫人收了下去埋掉。
大禹想道:“应该将这铁铸夔牛尽快安置到东海里去镇海眼,放在这炼造场上,说不定还要引来什么妖精。在这里多放一天便多一分是非。”
想到这里,大禹从怀中掏出了《召神符箓》,祭到了半空,口中念道:“大禹治水,号令神鬼,东海神阿明来见。”一柱香的功夫,只见东海上空又升起了一朵青云,快速地向这里飞来,到了近前,东海神阿明从青龙背上跳下来。与大禹拱手见礼,说道:“从老远处,我就看见了你那铁铸夔牛了,那前朝的五们老神仙和巽二功不可没,铁牛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件神物了。夏伯把我召来是不是要往东海里安置铁牛的呀?”
大禹说道:“尊神说得正是,这神物既已铸成,就该及早地把它放到该放的地方,如果放到我这里,反而招惹是非。引得各路妖精都觊觎着它,使我防不胜防。”
东海神阿明说道:“夏伯说得对,那我们就启程吧。”
大禹向空中喝道:“应龙何在?”话音刚落,应龙就出现在了大禹的面前。说道:“应龙在此,听候夏伯的吩咐。”
大禹说道:“还要你再跑一趟东海,将这铁铸夔牛安置到东海的海眼里。”
应龙在答应一声“得令”。
只见应龙飞到了铁铸夔牛的上方,打量了一下铁牛,然后拱了一拱腰身,说了一声:“长”瞬间便长大了十余倍,变成了一条几十丈长,一丈粗细的一条红色巨龙。张牙舞爪在铁牛上空盘旋。看准了铁牛,一只前爪抓住铁牛的脖子,另一只前爪抓住了铁牛的牛尾,轻轻地把铁牛从地上提了起来。
还是象前次一样,东海神阿明骑着青龙在前头引路,应龙提着铁牛跟在东海神的后边,四员天将跟在后面警戒。
一会儿功夫就飞到了浩瀚的东洋大海,在东海神的指引下,应龙准确地把铁牛的独脚塞进了海眼里,从此铁铸夔牛永镇海眼,不使海水再往外冒出。
应龙与东海神告别,回去向大禹交令,四员天将一同返回到大禹的身边。
五位前朝的老神仙,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收,水正玄冥,土正后土,以及巽二也向大禹告别。大禹说道:“五位老神仙和巽二姐姐劳累多日,我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招待大家一顿象样的饭菜,我的心里很不安。”
众老神仙和巽二说道:“我们能为华夏治水出点边就已经很高兴了,比你招待我们吃什么都高兴,你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去作,我们也不耽误你的时间了。”
说罢,一个个腾云驾雾纷纷离去,热闹了多日的炼造场上一时冷清了下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