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 第四十八章 地下钻出一个神农仔
- 50 第四十九章 河伯献河
- 51 第五十章 黄河九曲一万八百里
- 52 第五十一章 治水黄河第一战
- 53 第五十二章 东海之滨斗夔牛
- 54 第五十三章 天将大战黑鲛龙
- 55 第五十四章 大禹再战黑鲛龙
- 56 第五十五章 大禹召见山神 海神
- 57 第五十六章 洋洋大东海 包容万物
- 58 第五十七章 应龙助大禹
- 59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 60 第五十九章 徒骇河畔 沐肿作怪
- 61 第六十章 沐肿受戒化蚯蚓
- 62 第六十一章 治水九河 罔象作乱
- 63 第六十二章 罔象落海变海豚
- 64 第六十三章 泰山绝顶 黄帝传神功
- 65 第六十四章 五少年跨虎蹬泰山
- 66 第六十五章 风神大会
- 67 第六十六章 五老神仙共铸 定海神针
- 68 第六十七章 巫支祁 大会十洞妖王
- 69 第六十八章 大禹一战巫支祁
- 70 第六十九章 定海神针 惊鬼神
- 71 第七十章 铁铸夔牛 镇海眼
- 72 第七十一章 大禹二战巫支祁
- 73 第七十二章 巫支祁劫走涂娇
- 74 第七十三章 九尾白狐说媒
- 75 第七十四章 大禹联姻涂山国
- 76 第七十五章 辛壬癸甲
- 77 第七十六章 大禹三战巫支祁
- 78 第七十七章 深井锁鱼妖
- 79 第七十八章 玄龟负泥封印山川
- 80 第七十九章 一过家门而不入
- 81 第八十章 马陵谷 大禹中瘴气
- 82 第八十一章 牵来孤岛筑长堤
- 83 第八十二章 治水沂蒙山
- 84 第八十三章 沂水河畔 大禹中瘴
- 85 第八十四章 泗水之滨 除泗肥
- 86 第八十五章 治水涂山 二过家门而不入
- 87 第八十六章 登桐柏山 祭炎帝陵
- 88 第八十七章 大禹封于夏地
- 89 第八十八章 禹化黄熊 开轘辕
- 90 第八十九章 洢水河畔斩化蛇
- 91 第九十章 神斧劈伊阙 龙门除恶龙
- 92 第九十一章 三门峡边 梳妆台
- 93 第九十二章 三门峡之神门险
- 94 第九十三章 三门峡之 鬼门窄
- 95 第九十四章 三门峡之 人门之上百丈崖
- 96 第九十五章 黄河之 中流砥柱
- 97 第九十六章 再登华山 览黄河
- 98 第九十七章 巨灵咆哮 擗华山
- 99 第九十八章 祭风陵 风后传阵
- 100 第九十九章 鲤鱼跳龙门
- 101 第一百章 开山神斧 开龙门
- 102 第一百零一章 大禹 应龙 凿壶口
- 103 第一百零二章 西行治水 斩相柳
- 104 第一百零三章 治水炼石滩 积石成山
- 105 第一百零四章 导水鸿沟 夸父追日
- 106 第一百零五章 三过家门而不入
- 107 第一百零六章 神女授天书 巫峡斗恶龙
- 108 第一百零七章 劈巴山治蜀水涂山国认亲
- 109 第一百零八章 洪水退尽 治水成功
- 110 第一百零九章 治水功臣 封官加爵
- 111 第一百一十章 大禹划九州
- 112 第一百一十一章 帝舜禅位 南巡苍梧
- 1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帝舜升仙 帝女泪染斑竹
- 114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禹即天子位 西王母来贺
- 115 第一百一十四章 会稽山诸侯大会怒斩防风氏
- 116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禹征三苗 代天行道
- 117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苗纵毒 将计就计
- 118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擒三纵 为服其心
- 119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杜康造酒 君臣共醉
- 120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禹铸九鼎 华夏永传承
- 121 第一百二十章 大禹巡海外 藏书于名山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第五十八章 黄河洪水归东海
导黄河入海工程,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大禹离开去勘测九河的时候,统统交由由玄弓、黄戈负责。二十万民夫干劲十足,一日干出来两日的活,治水的工期大大地提前了。
大禹一行人回到工地的时候,治水黄河的工作已经到了收最后的“收官”阶段。只剩下黄河改道处与新疏通的河道之间的一道坝梁。只要把这道坝梁打开,黄河洪水就可以回归故道了。那样从黄河下游一直到东海之滨的遍地洪水,也就可以全部流入东海了,这一片广大地区的治水工程就大功告成了。
大禹一行人回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赶上了这最后的一步,也是治水黄河的最关键的一步,最危险的一步。因为要挖开坝梁,那被坝梁栏住的黄河洪水刹那间便会奔涌而下,水位的落差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挖坝的人一起卷入到波涛之中,无论是人站在上游,还是人站在下游,只要在河道内,坐在船上也不行。都难逃被洪水冲走的厄运。
大禹看过了现场之后,决定自己和应龙一起去完成这疏导黄河的最后一道工序。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龙潭山上“泼啦啦”一声水响,紧接着便听到“嗷——嗷”的一声怪叫,眼见着从龙潭山上又升起了一团黑云。
四员天将见状不敢怠慢,知道是黑鲛龙又出来报复前仇来了。于是手持兵刃,一齐向前迎了上去。
哪知那黑鲛龙并不理会四员天将,反而一直向高空窜了上去,待冲出了天将的包围圏之后,调过头来,扭身向地面上的大禹等人俯冲下来,要寻找大禹报一斧之仇。
黑鲛龙在人群上空扫视了一周之后,看准了大禹,便径直朝着大禹扑了过来,张开了大嘴,想就要生吞大禹。
大禹见黑鲛龙果然出来报仇来了,也不怠慢。从背后抽出了开山神斧,运起了黄帝混元功,使出了降龙三十六斧的招式,一招“飞龙在天”,向空中一纵,也朝着黑鲛龙扑了过去。挥起神斧,直劈黑鲛龙的面门。
这时黑鲛龙从上向下俯冲,大禹手执开山神斧自下向上纵起,显然是黑鲛龙居高临下更占便宜一些。可是黑鲛龙领教过大禹的开山神斧的威力。知道这神斧,斧快、刃宽、柄长、力沉,且锋利无比。上次自己就吃了这神斧的亏,这次相遇可要小心谨慎,还是离神斧远一点的好。
大禹一见,这黑鲛龙在龙潭山黑龙潭里养了几个月的伤,居然又长出了一只独角,比先前被自己砍掉的那只角还要长出二尺,且闪着金光。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黑鲛龙看见大禹,恨不得一口吞下。大禹见到黑鲛龙,恨不得一斧把他的脑袋劈下来。
又是一个照面,黑鲛龙张开大嘴,便要生吞大禹。大禹不避不躲,轮圆了开山神斧向黑鲛龙的毒牙削去。黑鲛龙见不能得手,如果再不中途变招,自己的毒牙势必被大禹的神斧削下去,于是一个“浪子回头”躲过了大禹这一神斧。
这时,四员天将也从后边赶到,各举兵刃向黑鲛龙打来,那黑鲛龙根本就不理会四员天将,只是********地找大禹报仇,他刚才躲过了大禹横削的一斧,大禹这时向上纵的劲头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开始往地上落去。
黑鲛龙一看这是一个取胜的好机会,趁这时进攻,大禹几乎没有躲闪的余力。说时迟,那时快,黑鲛龙咆哮着,从空中一个乌龙搅水,四足张开,旋转着直向大禹扑了下去。想要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用四只钢爪抓住大禹。
大禹正在向地上回落,突然看见黑鲛龙从头上袭来。而自己身体正在半空往下落,没有借力之处,虽然手中的开山神斧还在舞动,但是却缺少了力量,威力大减。只要在这时候脚下再借上一点点的力道,大禹便可以借力重新纵起,再与黑鲛龙周旋一番。
站在地上观战的伯益已经看出了这个势头,于是捡起来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用力向大禹的脚下掷去。这一下正打在了大禹的右脚掌上。大禹正在下落,突然觉得右脚下边湧出来的一股劲力,于是便借着这股劲力,再次纵起。随即使出了一招“龙跃在渊”,开山神斧直向黑鲛龙的前爪削去。
黑鲛龙本来以为大禹正在下落的当儿,不会有什么施为。自己满可以一招擒获大禹。哪知大禹突然借上了劲力,反攻上来。一个措手不及,自己将一只前爪送到了大禹的开山神斧底下,被大禹的开山神斧齐腕处斩了下来。黑鲛龙“嗷”的一声惨叫,转身便向东海方向逃了下去,四员天将也跟着追了上去。
大禹虽然斩下了黑鲛龙的一只龙爪,可是并没有斩草除根,眼见黑鲛龙逃向东海。这时突然想起了应龙。于是便高声喝道:“应龙何在?”话音刚落,应龙就应声出现在了眼前答道:“应龙在此,崇伯有何吩咐?”大禹一指东海方向,说道:“黑鲛龙逃跑了,快去抓回来。”应龙答应了一声“是”扭身向东海方向飞了过去。
黑鲛龙本来是要找大禹报之前的一斧之仇的,不想报仇不成,反而又赔上了一只龙爪,再也不敢想报仇的事了,只好暂且逃回东海养伤。一路卷着黑雾向东海奔去。半路上回过头来,向后瞄了一眼。不看则已,这一看更是吓了一大跳。只见一条火红色长着翅膀的应龙随后追了上来,张牙舞爪地来抓了自己。吓得他一激凌,使出了最后一股劲,奋力向东海里钻了进去。
前边逃着一条黑鲛龙,后边追着一条红应龙。一前一后,紧跟着钻进了东海里。前边的黑鲛龙拼命地逃,后边的应龙奋力地追。
一会儿的功夫黑鲛龙便被应龙追得无路可走了。于是掉过头来,冲着应龙声嘶力竭的怒吼道:“应龙,你我本是同类,为何反而帮助大禹,给大禹当鹰犬,大禹给你什么好处了?今天你放过我一马,今后我给你当一个马前卒,替你卖命,你看行不行?”
应龙说道:“谁跟你是同类?你本是东海里的一个败类。在东海里干尽了坏事,如今又跑到岸上去吃人,阻挡大禹治水。你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说罢,便向黑鲛龙扑了过去。
黑角龙一看这一招不管用,于是便向应龙虚晃一招,突然“泼啦啦”一声跃出了海面,又向龙潭山方向飞了过去,后边的应龙也破水而出,从后边追赶下去。
应龙追着黑角龙,一前一后又返回到了龙潭山上,黑鲛龙一头扎进了黑龙潭中,应龙也紧着追了进去。两条龙又在黑龙潭中搅斗在了一起,直把黑龙潭里的潭水搅得波涛翻滚,浊浪排空。
黑鲛龙仗着对黑龙潭里路径的熟识,渐渐地拉远了应龙。瞅准了一个机会,吱溜一声钻进了潭底直通东海的地下暗河,顺着暗河朝东海逃去。
应龙正追之间,忽然不见了黑鲛龙。应龙一愣,心中想到;“这黑鲛龙没有钻出黑龙潭,难道他钻进地底下了吗?想到这里,应龙仔细搜寻潭底,终于发现了潭底的通海暗河。
于是应龙尾随黑鲛龙的身后,又从暗河一直追进了东海。抬头一看黑鲛龙正在前边拼命一样的往前窜着。但是因为一只前爪被大禹神斧砍掉,疼痛难忍,行动上力不从心。渐渐被应龙追了上来。越追越近,最后应龙一个腾跃,从黑鲛龙的背后将他一举擒获。随即“泼啦啦”一声,将黑鲛龙提出了海面,向治水工地飞了回来。
大禹带领众小兄弟一直紧盯着应龙与黑鲛龙博斗的一举一动。只见两条龙一前一后又钻进了黑龙潭,搅得黑龙潭里波涛翻滚。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也不知两条龙斗到哪里去了,也不知应龙胜败如何。都目不转睛地朝龙潭山上瞭望。
忽然有人指着东海方向,喊了起来“看,应龙回来了”!大禹和众小兄弟一齐扭头向东海方向望去。只见火红色的应龙,龙爪上紧紧地抓着黑鲛龙,从东海上飞了回来。
黑鲛龙被应龙抓着脊背,龙头和龙尾都垂了下来,像一条死去了的黑皮蛇。应龙飞到了工地上空,龙爪一撒,将黑鲛龙从天上摔到了地上。只听得“啪”的一声,已经将黑鲛龙摔得骨断筋折,脑浆迸裂,死于当场。
大禹说道:“黑鲛龙作恶多端,自寻死路,这就是他应得的下场。去几个人在山下挖一个坑,将黑鲛龙埋了吧。”玄弓手下走出来百个壮汉,将黑鲛龙连拖带拽,扔进一个土坑里埋了。
大禹说道:“黑鲛龙已被应龙除掉,我们该来挖开这道导黄入海的最后一道土梁。应龙听令?”话音刚落,应龙便从天上落到了大禹的面前。说道:“应龙听候夏伯吩咐。”
大禹吩咐道:“导黄入海的最后一道收官工程,由你我二人来共同完成如何”?应龙道:“听夏伯的”。大禹说道“由我先用神斧在阻水坝上劈开一道豁口,然后由你来将这豁口扩大。你听明白了吗?”应龙说道:“应龙明白。”
众小兄弟、四员天将、玄弓和黄戈率领着二十万治水民夫,都分别排开在新挖开的河道的两岸,等待着目睹这几个月来自己挖河治水的最后成果。一个个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盯着大禹和应龙。
只见大禹双手擎着开山神斧,运起了黄帝混元功,一个箭步跃到了黄河的水面上,迈开了“凌波踏浪”步法,“嚓、嚓、嚓、嚓”几步,来到了那道阻水坝梁的中间,使出了一招降龙三十六斧之中的一招“倚天屠龙”。抡圆了神斧,尽力向阻水坝梁上劈了下去。只听得“咔嚓”的一声,坝梁被劈开。随着神斧的抬起,黄河里的洪水“哗啦啦啦啦”的一声便从斧劈的豁口处奔腾而下,气势如脱缰的野马。
随后应龙从空中一个俯冲,冲进了黄河水中,一着“神龙搅海”,便将残存的阻水坝梁一口气搅了个溜平。
黄河里的水和陆地上的洪水一起咆哮着,顺着疏通的河道,奔腾而下,一直泄入了东海。
二十万民夫一片欢腾。蹦着、跳着,口中呼喊着“大禹!大禹!大禹!”
众小兄弟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涂娇,也蹦着跳着欢呼着“大禹!大禹!大禹!”
治水黄河,首战告捷。大禹回到大帐中,给朝廷上的帝尧和大司徒舜舜写了一道报捷的奏章。报上了黄河下游水患平复的捷报。派神行太保竖亥立即送到帝都去报捷。并带回朝廷的指示。
二十万民夫胜利完成黄河治水任务,高高兴兴的返回家乡去与亲人团聚,重建家园去了。
大禹一行人回到工地的时候,治水黄河的工作已经到了收最后的“收官”阶段。只剩下黄河改道处与新疏通的河道之间的一道坝梁。只要把这道坝梁打开,黄河洪水就可以回归故道了。那样从黄河下游一直到东海之滨的遍地洪水,也就可以全部流入东海了,这一片广大地区的治水工程就大功告成了。
大禹一行人回来的正是时候,正好赶上了这最后的一步,也是治水黄河的最关键的一步,最危险的一步。因为要挖开坝梁,那被坝梁栏住的黄河洪水刹那间便会奔涌而下,水位的落差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会将挖坝的人一起卷入到波涛之中,无论是人站在上游,还是人站在下游,只要在河道内,坐在船上也不行。都难逃被洪水冲走的厄运。
大禹看过了现场之后,决定自己和应龙一起去完成这疏导黄河的最后一道工序。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龙潭山上“泼啦啦”一声水响,紧接着便听到“嗷——嗷”的一声怪叫,眼见着从龙潭山上又升起了一团黑云。
四员天将见状不敢怠慢,知道是黑鲛龙又出来报复前仇来了。于是手持兵刃,一齐向前迎了上去。
哪知那黑鲛龙并不理会四员天将,反而一直向高空窜了上去,待冲出了天将的包围圏之后,调过头来,扭身向地面上的大禹等人俯冲下来,要寻找大禹报一斧之仇。
黑鲛龙在人群上空扫视了一周之后,看准了大禹,便径直朝着大禹扑了过来,张开了大嘴,想就要生吞大禹。
大禹见黑鲛龙果然出来报仇来了,也不怠慢。从背后抽出了开山神斧,运起了黄帝混元功,使出了降龙三十六斧的招式,一招“飞龙在天”,向空中一纵,也朝着黑鲛龙扑了过去。挥起神斧,直劈黑鲛龙的面门。
这时黑鲛龙从上向下俯冲,大禹手执开山神斧自下向上纵起,显然是黑鲛龙居高临下更占便宜一些。可是黑鲛龙领教过大禹的开山神斧的威力。知道这神斧,斧快、刃宽、柄长、力沉,且锋利无比。上次自己就吃了这神斧的亏,这次相遇可要小心谨慎,还是离神斧远一点的好。
大禹一见,这黑鲛龙在龙潭山黑龙潭里养了几个月的伤,居然又长出了一只独角,比先前被自己砍掉的那只角还要长出二尺,且闪着金光。
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黑鲛龙看见大禹,恨不得一口吞下。大禹见到黑鲛龙,恨不得一斧把他的脑袋劈下来。
又是一个照面,黑鲛龙张开大嘴,便要生吞大禹。大禹不避不躲,轮圆了开山神斧向黑鲛龙的毒牙削去。黑鲛龙见不能得手,如果再不中途变招,自己的毒牙势必被大禹的神斧削下去,于是一个“浪子回头”躲过了大禹这一神斧。
这时,四员天将也从后边赶到,各举兵刃向黑鲛龙打来,那黑鲛龙根本就不理会四员天将,只是********地找大禹报仇,他刚才躲过了大禹横削的一斧,大禹这时向上纵的劲头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开始往地上落去。
黑鲛龙一看这是一个取胜的好机会,趁这时进攻,大禹几乎没有躲闪的余力。说时迟,那时快,黑鲛龙咆哮着,从空中一个乌龙搅水,四足张开,旋转着直向大禹扑了下去。想要像老鹰抓小鸡一样,用四只钢爪抓住大禹。
大禹正在向地上回落,突然看见黑鲛龙从头上袭来。而自己身体正在半空往下落,没有借力之处,虽然手中的开山神斧还在舞动,但是却缺少了力量,威力大减。只要在这时候脚下再借上一点点的力道,大禹便可以借力重新纵起,再与黑鲛龙周旋一番。
站在地上观战的伯益已经看出了这个势头,于是捡起来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用力向大禹的脚下掷去。这一下正打在了大禹的右脚掌上。大禹正在下落,突然觉得右脚下边湧出来的一股劲力,于是便借着这股劲力,再次纵起。随即使出了一招“龙跃在渊”,开山神斧直向黑鲛龙的前爪削去。
黑鲛龙本来以为大禹正在下落的当儿,不会有什么施为。自己满可以一招擒获大禹。哪知大禹突然借上了劲力,反攻上来。一个措手不及,自己将一只前爪送到了大禹的开山神斧底下,被大禹的开山神斧齐腕处斩了下来。黑鲛龙“嗷”的一声惨叫,转身便向东海方向逃了下去,四员天将也跟着追了上去。
大禹虽然斩下了黑鲛龙的一只龙爪,可是并没有斩草除根,眼见黑鲛龙逃向东海。这时突然想起了应龙。于是便高声喝道:“应龙何在?”话音刚落,应龙就应声出现在了眼前答道:“应龙在此,崇伯有何吩咐?”大禹一指东海方向,说道:“黑鲛龙逃跑了,快去抓回来。”应龙答应了一声“是”扭身向东海方向飞了过去。
黑鲛龙本来是要找大禹报之前的一斧之仇的,不想报仇不成,反而又赔上了一只龙爪,再也不敢想报仇的事了,只好暂且逃回东海养伤。一路卷着黑雾向东海奔去。半路上回过头来,向后瞄了一眼。不看则已,这一看更是吓了一大跳。只见一条火红色长着翅膀的应龙随后追了上来,张牙舞爪地来抓了自己。吓得他一激凌,使出了最后一股劲,奋力向东海里钻了进去。
前边逃着一条黑鲛龙,后边追着一条红应龙。一前一后,紧跟着钻进了东海里。前边的黑鲛龙拼命地逃,后边的应龙奋力地追。
一会儿的功夫黑鲛龙便被应龙追得无路可走了。于是掉过头来,冲着应龙声嘶力竭的怒吼道:“应龙,你我本是同类,为何反而帮助大禹,给大禹当鹰犬,大禹给你什么好处了?今天你放过我一马,今后我给你当一个马前卒,替你卖命,你看行不行?”
应龙说道:“谁跟你是同类?你本是东海里的一个败类。在东海里干尽了坏事,如今又跑到岸上去吃人,阻挡大禹治水。你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说罢,便向黑鲛龙扑了过去。
黑角龙一看这一招不管用,于是便向应龙虚晃一招,突然“泼啦啦”一声跃出了海面,又向龙潭山方向飞了过去,后边的应龙也破水而出,从后边追赶下去。
应龙追着黑角龙,一前一后又返回到了龙潭山上,黑鲛龙一头扎进了黑龙潭中,应龙也紧着追了进去。两条龙又在黑龙潭中搅斗在了一起,直把黑龙潭里的潭水搅得波涛翻滚,浊浪排空。
黑鲛龙仗着对黑龙潭里路径的熟识,渐渐地拉远了应龙。瞅准了一个机会,吱溜一声钻进了潭底直通东海的地下暗河,顺着暗河朝东海逃去。
应龙正追之间,忽然不见了黑鲛龙。应龙一愣,心中想到;“这黑鲛龙没有钻出黑龙潭,难道他钻进地底下了吗?想到这里,应龙仔细搜寻潭底,终于发现了潭底的通海暗河。
于是应龙尾随黑鲛龙的身后,又从暗河一直追进了东海。抬头一看黑鲛龙正在前边拼命一样的往前窜着。但是因为一只前爪被大禹神斧砍掉,疼痛难忍,行动上力不从心。渐渐被应龙追了上来。越追越近,最后应龙一个腾跃,从黑鲛龙的背后将他一举擒获。随即“泼啦啦”一声,将黑鲛龙提出了海面,向治水工地飞了回来。
大禹带领众小兄弟一直紧盯着应龙与黑鲛龙博斗的一举一动。只见两条龙一前一后又钻进了黑龙潭,搅得黑龙潭里波涛翻滚。众人的心都悬了起来,也不知两条龙斗到哪里去了,也不知应龙胜败如何。都目不转睛地朝龙潭山上瞭望。
忽然有人指着东海方向,喊了起来“看,应龙回来了”!大禹和众小兄弟一齐扭头向东海方向望去。只见火红色的应龙,龙爪上紧紧地抓着黑鲛龙,从东海上飞了回来。
黑鲛龙被应龙抓着脊背,龙头和龙尾都垂了下来,像一条死去了的黑皮蛇。应龙飞到了工地上空,龙爪一撒,将黑鲛龙从天上摔到了地上。只听得“啪”的一声,已经将黑鲛龙摔得骨断筋折,脑浆迸裂,死于当场。
大禹说道:“黑鲛龙作恶多端,自寻死路,这就是他应得的下场。去几个人在山下挖一个坑,将黑鲛龙埋了吧。”玄弓手下走出来百个壮汉,将黑鲛龙连拖带拽,扔进一个土坑里埋了。
大禹说道:“黑鲛龙已被应龙除掉,我们该来挖开这道导黄入海的最后一道土梁。应龙听令?”话音刚落,应龙便从天上落到了大禹的面前。说道:“应龙听候夏伯吩咐。”
大禹吩咐道:“导黄入海的最后一道收官工程,由你我二人来共同完成如何”?应龙道:“听夏伯的”。大禹说道“由我先用神斧在阻水坝上劈开一道豁口,然后由你来将这豁口扩大。你听明白了吗?”应龙说道:“应龙明白。”
众小兄弟、四员天将、玄弓和黄戈率领着二十万治水民夫,都分别排开在新挖开的河道的两岸,等待着目睹这几个月来自己挖河治水的最后成果。一个个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盯着大禹和应龙。
只见大禹双手擎着开山神斧,运起了黄帝混元功,一个箭步跃到了黄河的水面上,迈开了“凌波踏浪”步法,“嚓、嚓、嚓、嚓”几步,来到了那道阻水坝梁的中间,使出了一招降龙三十六斧之中的一招“倚天屠龙”。抡圆了神斧,尽力向阻水坝梁上劈了下去。只听得“咔嚓”的一声,坝梁被劈开。随着神斧的抬起,黄河里的洪水“哗啦啦啦啦”的一声便从斧劈的豁口处奔腾而下,气势如脱缰的野马。
随后应龙从空中一个俯冲,冲进了黄河水中,一着“神龙搅海”,便将残存的阻水坝梁一口气搅了个溜平。
黄河里的水和陆地上的洪水一起咆哮着,顺着疏通的河道,奔腾而下,一直泄入了东海。
二十万民夫一片欢腾。蹦着、跳着,口中呼喊着“大禹!大禹!大禹!”
众小兄弟伯益、勾股、九章、神农仔、涂娇,也蹦着跳着欢呼着“大禹!大禹!大禹!”
治水黄河,首战告捷。大禹回到大帐中,给朝廷上的帝尧和大司徒舜舜写了一道报捷的奏章。报上了黄河下游水患平复的捷报。派神行太保竖亥立即送到帝都去报捷。并带回朝廷的指示。
二十万民夫胜利完成黄河治水任务,高高兴兴的返回家乡去与亲人团聚,重建家园去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