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 24、结交豪雄
- 27 25、初试身手
- 28 26、酒肆击敌
- 29 27、把酒豪情
- 30 28、福兮祸伏
- 31 29、隐世高人
- 32 30、凶险归途
- 33 31、人轻马疾
- 34 32、西子闻琴
- 35 33、美女如玉
- 36 34、倾心兰舟
- 37 35、寄情相托
- 38 36、豪府借银
- 39 37、私奔遇匪
- 40 38、装傻卖呆
- 41 39、钱色如刀
- 42 40、人为财死
- 43 41、赶脚尼姑
- 44 42、投身庵门
- 45 43、佛门云雨
- 46 44、武林败类
- 47 45、盟下别离
- 48 46、英雄相惜
- 49 47、神算大仙
- 50 48、赣北六兽
- 51 49、痛惩小丑
- 52 50、店家母女
- 53 51、必有所图
- 54 52、恻隐之心
- 55 53、少女怀春
- 56 54、美女当道
- 57 55、终身结伴
- 58 56、第一快刀
- 59 57、屠门山庄
- 60 58、老气横秋
- 61 59、阴谋诡计
- 62 60、逞性戏谑
- 63 61、一介奴才
- 64 62、醉酒中招
- 65 63、欲擒故纵
- 66 64、故弄玄虚
- 67 65、虎口脱险
- 68 66、奔雷掌法
- 69 67、猴子霸王
- 70 68、桂下成婚
- 71 69、锋芒毕露
- 72 70、众星捧月
- 73 71、情定楚楚
- 74 72、与伊别离
- 75 73、兄弟情深
- 76 74、又起事端
- 77 75、花羽令主
- 78 76、化敌为友
- 79 77、芳心大乱
- 80 78、万两赔银
- 81 79、送君千里
- 82 80、偏要北行
- 83 81、误入山庄
- 84 82、意乱情迷
- 85 83、酒中下药
- 86 84、功力暂失
- 87 85、身陷窘境
- 88 86、伺机逃离
- 89 87、假面示人
- 90 88、魔教嚣张
- 91 89、 三妖再现
- 92 90、索要解药
- 93 91、独斗三妖
- 94 92、坠落山谷
- 95 93、绝处逢生
- 96 94、疗伤治病
- 97 95、伤情反复
- 98 96、误入兽园
- 99 97、惨遭羞辱
- 100 98、束手就擒
- 101 99、出口恶气
- 102 100、众婆厮打
- 103 101、再次被擒
- 104 102、唇枪舌战
- 105 103、胡作非为
- 106 104、出手相救
- 107 105、悔不当初
- 108 106、心狠手辣
- 109 107、一场闹剧
- 110 108、忍辱负重
- 111 109、再次易容
- 112 110、宦官之容
- 113 111、隔岸观火
- 114 112、急中生智
- 115 113、心狠手辣
- 116 114、惨不忍睹
- 117 115、惊见阮主
- 118 116、一片痴情
- 119 117、险些露馅
- 120 118、随遇而安
- 121 119、重燃希望
- 122 120、荷香身世
- 123 121、功亏一篑
- 124 122、牵连荷香
- 125 123、荷香救君
- 126 124、逃出虎穴
- 127 125、惺惺相惜
- 128 126、绝处逢生
- 129 127、惊现秘笈
- 130 128、醍醐佐饮
- 131 129、练成神功
- 132 130、烽烟再起
- 133 131、遴选武生
- 134 132、龙争虎斗
- 135 133、你来我往
- 136 134、抛砖引玉
- 137 135、精彩纷呈
- 138 136、状元之争
- 139 137、爱才惜才
- 140 138、鲁莽可爱
- 141 139、面见圣上
- 142 140、惊见故人
- 143 141、席中说媒
- 144 142、束手就擒
- 145 143、欢喜冤家
- 146 144、大打出手
- 147 145、结下梁子
- 148 146、神秘少年
- 149 147、结识施全
- 150 148、酒后真言
- 151 149、形势逼人
- 152 150、身份揭穿
- 153 151、奔赴沙场
- 154 152、大军过江
- 155 153、同营操戈
- 156 154、一场误会
- 157 155、玉面武神
- 158 156、遭遇劲敌
- 159 157、天降神人
- 160 158、擒获贼寇
- 161 159、把酒叙旧
- 162 160、英雄豪情
- 163 161、把酒言欢
- 164 162、结识年兄
- 165 163、 古怪年兄
- 166 164、丢剑弃琴
- 167 165、失而复得
- 168 166、批字画押
- 169 167、见财起意
- 170 168、血洗客栈
- 171 169、险些来迟
- 172 170、久别重逢
- 173 171、为伊解恨
- 174 172、扬眉吐气
- 175 173、误伤小红
- 176 174、赠以醍醐
- 177 175、连吓带哄
- 178 176、掌柜遭殃
- 179 177、缠绵悱恻
- 180 178、火上浇油
- 181 179、怒杀金贼
- 182 180、出手相救
- 183 181、掌门暴毙
- 184 182、古怪小店
- 185 183、觊觎宝剑
- 186 184、强买强卖
- 187 185、料事如神
- 188 186、传授武功
- 189 187、路遇劫匪
- 190 188、意外重逢
- 191 189、一场恶战
- 192 190、心有余悸
- 193 191、皆大欢喜
- 194 192、久别重逢
- 195 193、唉声叹气
- 196 194、说来话长
- 197 195、信以为真
- 198 196、扮鬼吓人
- 199 197、众女献媚
- 200 198、神秘老妪
- 201 199、六尸当道
- 202 200、老妪复现
- 203 201、相互试探
- 204 202、高手过招
- 205 203、二人回门
- 206 204、翁婿相见
- 207 205、母女重逢
- 208 206、转怒为喜
- 209 207、阿谀奉承
- 210 208、跳梁小丑
- 211 209、开山立寨
- 212 210、怪异农夫
- 213 211、偶遇乞女
- 214 212、原是恶柳
- 215 213、雷家嫁女
- 216 214、庄前叫骂
- 217 215、戏弄众人
- 218 216、恩怨分明
- 219 217、阮主叛教
- 220 218、唇枪舌剑
- 221 219、阮主被擒
- 222 220、救出阮主
- 223 221、四姝相伴
- 224 222、祭拜荷香
- 225 223、金贼来犯
- 226 224、粮草先行
- 227 225、少年寻仇
- 228 226、青城解体
- 229 227、兄弟相认
- 230 228、兄弟豪情
- 231 229、排兵布阵
- 232 230、 龙血玄黄
- 233 231、英雄齐聚
- 234 232、严龙报仇
- 235 233、偃旗息鼓
- 236 234、胡玉弹琴
- 237 235、露出真身
- 238 236、真相大白
- 239 237、惊人内情
- 240 238、了海艳遇
- 241 239、一场孽缘
- 242 240、狗熊将军
- 243 241、二人回营
- 244 242、复仇心切
- 245 243、投奔武神
- 246 244、恨极三魔
- 247 245、周兄再现
- 248 246、步步为营
- 249 247、周兄易容
- 250 248、教主多情
- 251 249、假戏真做
- 252 250、做贼心虚
- 253 251、众姝大怒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4、倾心兰舟
34、倾心兰舟
不觉之间,天色已晚,远处游船灯火通明,和湖面相映生辉,景色甚是怡人。 〔
那姑娘道:“公子此来杭州,何时方回?”她见厉之华儒生装束,想必是一介书生来游山玩水。
厉之华道:“在下只是经过此地,早就有闻西湖之景甲于江南,故尔不愿虚行,打算明日离去。”
那女子听他明日即离,似有不舍之意,因道:“公子既来杭州,众多景点未加赏玩,如此便去了不成?”
厉之华无奈道:“我亦想游遍杭州,可……可情不由己。”
那姑娘又道:“今日得见公子,甚是投缘,能赐名姓相告否?”
厉之华道:“倒忘相告,在下厉之华。不敢请教姑娘芳名,可否见告?”
那姑娘脸一红,道:“奴妾贱名,只恐有聒凌公子清耳。我名叫朱淑真,老家原在江西徽州,迁至杭州三十多年了,今告贱名于公子,不知公子日后还会记得?”
厉之华道:“今日幸遇朱姑娘,得闻雅奏和福目赏之词画,何幸如之,无论何时也难忘却。”
朱淑真听了心中大喜,道:“今晚能遇凌公子,仿佛经年愁怨,今日化却,已惊喜万幸十分,何敢让厉公子常以记怀?若公子不弃,在此蓬舱屈饮一杯何如?”
厉之华惊道:“于此幽丽之中醉饮,只怕对朱姑娘不敬。”
朱淑真嫣然一笑,道:“厉公子不必谦辞。否则,小女子可吃不消啦。”
随后她从身侧提出一个果盒,里有金华火腿片、藕粉香酥饼、油炸栗子、松熏鸡翅等各式菜点,又捧两小酝酒,拿出了酒杯。
厉之华见果碟中的小菜糕点做得精细考究,暗想人家吃的东西均这般精美讲究,自己除非吃过些虎狼狍肉,当为不雅。心里不由羞愧。
朱淑真将酒杯放在桌上,斜酝斟满。厉之华见酒杯乳白透明,知是白玉盏,那酒色深红,注入杯中,色彩鲜丽,芬香四溢。感激道:“得朱姑娘屡屡赐宠,在下感激不尽。”
朱淑真道:“公子哪里话来,好酒需同知己饮,独自孤饮,何趣有之?应感谢你才对,若非公子前来,我何具此兴饮酒?”
厉之华道:“此酒我四年前喝过一次,我一朋友从回鹘部来,送给两酝这红色的葡萄酒。不期今日有幸,又得以这等佳醪可品。”
朱淑真听了,微微一笑道:“你先饮一杯试试,瞧这浙江的葡萄酒较西州回鹘葡萄酒如何?”
厉之华端起杯来,饮一小口,赞道:“香厚醇浓,粘舌滋喉,自是佳酿。可酒中的酸甜之味却无,且香味过浓。”
朱淑真复又斟上,笑道:“这酒不是葡萄酒,而是绍兴名酿,名曰‘女儿红’,并非酒色红而得名,此酒名虽女儿红,酒色原非红色,这酒我是用百年红葭根泡制而成,故呈红色。这绍兴女儿红,却有一番故事来历。”
厉之华听她一说,大感窘愧,心下也暗笑自己太过言谈鲁莽。
朱淑真道:“绍兴有一乡俗,谁家若生了女儿,便酿出好酒埋入地下,等女儿嫁时,便掘出和亲友同饮。这酒陈埋深处一二十年,其味自是浓醇之至,故美其名曰‘女儿红’。而生有男儿的人家,皆盼望长大后能青云直上,考取状元郎,仕途如意,每家在生男儿时,也埋酒深处,候子成名方饮,故此叫‘状元酒’,和‘女儿红’皆一趣意,也算是同一种酒。男儿若不成名,辄要等成婚时聚饮,如纯为考中状元时方可饮用,那我们今日却无法吃到这酒了。”
厉之华听了点头一笑。朱淑真又启开另一酝,另又拿出两只酒杯,各自斟满了,笑道:“这便是那‘状元酒’了,你再品此味若何?望公子今后能中状元,这杯酒算妾提前祝贺凌公子今后能仕途如意。”
厉之华哈哈笑道:“多谢朱姑娘美意。皇帝我也懒得做,何况小小的状元一名?那是俗井之人所梦寐之愿,非吾所向,朱姑娘取笑了。”
朱淑真闻之一愣,说道:“公子不求仕途,难道另有其他雄心大志?”
厉之华道:“我亦非做官之料,如此渭浊朝政,奸佞当权,献以赤心忠言,亦无疑是担雪填井。今之世态,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能有何用?此乃迂儒之见,哀哉之至。”
朱淑真道:“公子性情豪爽,非常人所及。不瞒公子,我叔父也由于主力抗金,不顺从奸臣汤思退,被其诬落弹劾。此种朝政,大权旁落于奸臣,实为痛心。”
厉之华闻之愕道:“朱姑娘家叔是?……”
朱淑真道:“我叔叔乃是朱熹。” _
厉之华吃惊道:“刚才已猜得十之**,怕又说错,难怪此等才气不俗,原是朱大人令侄女,失敬,失敬……”
朱淑真凄然道:”奴妾普通寻常之极,不敢受公子夸赞,虽出名门,然闷苦悲怆常随,心中怨戚,苦于何人说?”说罢,竟两行清泪垂落。
厉之华问道:“朱姑娘为何悲泣忧伤?有何心事,能否相告?只要在下力所能及,无不倾力而为。”
朱淑真半晌不语,端起酒杯,竟连干五六杯,厉之华也陪之而饮。朱淑真凄然道:“妾悲怨日久,厉公子明日便离杭州,怎能相助?况亦难助。”
厉之华甚感诧异,道:“姑娘若不嫌弃,只要我厉之华能帮得上的,定会相助,于此多呆几日也不妨。”
朱淑真心中一喜,缓解鲛绡,揩干珠泪,说道:“公子若能相助,奴妾感激不尽。”
厉之华道:“勿需客气,我们已成了好朋友,朋友有难,理应助之,何以言谢?”
朱淑真悝然道:“奴妾原来性情并非这般忧郁寡欢,成天也爱读书理墨,可憾无有知己伙伴,寻常人家哪有女儿读书写字的?妾愿今后能寻一志同趣合的夫君为伴,终生以书为乐……”说到这,粉脸已羞得大红,声音低微,吁了一口气又接道:“可我爹爹却强迫我嫁个不学无术的市井俚人,对方家道甚富,又有亲戚于朝中为官,其子好吃懒做,穷识薄智且相貌低俗。前几日,挑着嫁礼去我家定亲,爹娘利令智昏,已答允人家。妾闻之如雷轰顶,实无趣再活世上。近几日,奴妾以泪洗面,悲怨今生白脱人世。红儿最明妾心,不忍我成日涕泪相伴,邀我来湖中划船泯愁,不期幸遇凌公子不弃垂询,妾感激不尽……”说罢,珠如断线,泪若雨下。
厉之华闻后,心想:“如此才女,若成了彩凤随鸦,无疑是香妍牡丹,入了牛口,难怪她愁怅凄苦。”想毕便道:“朱姑娘才华横溢,貌若天仙,且质资冰雪,实乃万不求一。那人唯财丰,却才穷,此种纨绔浮浪之庸徒若配之,实令人悲叹。令尊堂所为,以‘焚琴煮鹤,暴殄天物’相喻,亦不为过!姑娘文慧无匹,何虑今后难觅情投郎君?劝姑娘勿傀儡于别人之手,此为自己的终身大事。”
朱淑真说道:“可违父母之命,算是大逆不道,妾不敢因此而落不孝之名。”
厉之华道:“我们江湖武人可不讲这个。”
朱淑真一愣。
厉之华又道:“武林中人却不讲这些繁节,他们倒自由自在得很。”
朱淑真幽情说道:“我们若是那四海为家的江湖武人该多好……”
厉之华突然一阵心头颤动。
朱淑真接又柔声道:“若厉公子如此豪迈且才为洒脱者确难寻觅。”
厉之华道:“在下庸落不堪,苗而不秀,朱姑娘谬赞了。”
厉之华第三次感到心中动颤,上句那“我们”二字就大潜一种柔情别韵。情不由向她瞧去,但见她微酒之面若春色之花,柔美之极,简直不可方物,两眼正含情脉脉地瞧着自己。厉之华心里怦怦乱跳,想收回目光,却是意不从心。
他久在西陲,哪处过如此温腻之境?且面对美景佳人,亦早有自醉之意,何况又喝了十来杯酒?朱淑真久怨无逢相知,见此少年面如冠玉,风流倜傥,感到正是心中所日夜痴求的伴侣,不禁春心大动。两情不宣,自生呼引,朱淑真身子微向前倾,厉之华亦情火大炽,两人自难所控地紧抱一起,四臂交缠,一股强烈的男子气息震撼着她。
厉之华嗅到她身上缕缕幽香,吹气如兰,怀中如搂软玉,大感飘魂走魄。两人渴唇相贴,心跳加剧,呼吸沉重。小船正置湖心,时下又晚,也无别的游船靠近相扰,二人更将各尽缠绵,你贪我爱,如入仙境,早已忘却身在何处飘荡。娇喘之声,如纶音拂耳,笨犷激情,若石落静波。锦舱之内,极其妙丽,别有一番仙乐神趣。
**情柴燃烧方毕,两情酣畅淋漓,各达所愿。他整了整衣冠,伊拢了拢青丝,相视一笑,复加拥抱。二人魂魄飘忽,船只亦如没了魂儿,滴溜溜打转,浑不知东西南北。
激情过后,朱淑真思之其境,大感羞腆,微声忧道:“妾今晚情托公子,死亦无憾,然妾并非水性轻佻之类,望公子自明。”顿了顿又接道:“奴陋质贫姿,君自是青云之器,他日宁肯复顾微贱?奴妾思之,总觉自己不过是昙花一现,无此长景……”
厉之华道:“今日天与其便,两情相呼,我厉之华怎是那种卑鄙轻浮之徒?朱姑娘,你不妨和我一起去游闯江湖,岂不是好?”
朱淑真道:“家父母极重脸面,奴若随君,双亲必会气得半死,我何尝不愿伴君天之涯、海之角?现境所致,妾穷计策……”
厉之华道:“不如你给令尊令堂留封书信,先寻一所在蔽他一时,我等事情办毕,立时接你,至时明媒正娶,何忧之有?”
朱淑真酌虑半晌,才羞悦不胜道:“君如此说,奴妾依你便了。”
厉之华大喜,扶杯乐道:“古人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朱淑真亦羞笑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厉之华笑道:“好一个李太白的‘将进酒’!”
朱淑真取过琴来,道:“高山流水,得遇知音。奴妾弹得不好,祈相公勿笑。”
厉之华笑说道:“只要不是对牛弹琴便好。”
只见朱淑真按徵调羽,葱指轻轻拨挑,音柔高委,流转无方。一曲稍定,又拿起那支洞箫,引宫按商,朱唇微绽,悠声迭荡。这箫声较刚才琴声竟活快亮丽,似雀飞雉舞,百鸟欢鸣,曲调欢快不羁。
厉之华虽对音乐不甚精通,但亦略知一二,箫声一般属沉浑凄恸之调,可她却将箫声吹得这般欢快嘹亮,实是匪夷所思。
箫声渐歇,厉之华拍掌叫绝道:“欣睹神技,三生有幸,阁下多才多艺,凡间难寻,仙子亦莫为,可惜无地方闻琴舞剑,却是美中不足,有负妙境。”
朱淑真红着脸笑道:“若在船上舞剑,无疑是船头跑马了。”二人皆开心大笑。朱淑真又道:“只要不嫌吵,妾愿一生为君奏琴吹箫,不知你是否会舞剑,那就无法说了。”
厉之华笑道:“剑倒不甚会舞,若常闻此琴声,便会自然而然地悟出舞剑的招数来。”
两人自谈自笑,毫无尽兴之意。满湖一舟情,微波轻滚,月斜西空,唯这只小船还仍在原处左右旋转,荡起层层涟漪,和着曲乐欢情,四下渐渐远去。
那姑娘道:“公子此来杭州,何时方回?”她见厉之华儒生装束,想必是一介书生来游山玩水。
厉之华道:“在下只是经过此地,早就有闻西湖之景甲于江南,故尔不愿虚行,打算明日离去。”
那女子听他明日即离,似有不舍之意,因道:“公子既来杭州,众多景点未加赏玩,如此便去了不成?”
厉之华无奈道:“我亦想游遍杭州,可……可情不由己。”
那姑娘又道:“今日得见公子,甚是投缘,能赐名姓相告否?”
厉之华道:“倒忘相告,在下厉之华。不敢请教姑娘芳名,可否见告?”
那姑娘脸一红,道:“奴妾贱名,只恐有聒凌公子清耳。我名叫朱淑真,老家原在江西徽州,迁至杭州三十多年了,今告贱名于公子,不知公子日后还会记得?”
厉之华道:“今日幸遇朱姑娘,得闻雅奏和福目赏之词画,何幸如之,无论何时也难忘却。”
朱淑真听了心中大喜,道:“今晚能遇凌公子,仿佛经年愁怨,今日化却,已惊喜万幸十分,何敢让厉公子常以记怀?若公子不弃,在此蓬舱屈饮一杯何如?”
厉之华惊道:“于此幽丽之中醉饮,只怕对朱姑娘不敬。”
朱淑真嫣然一笑,道:“厉公子不必谦辞。否则,小女子可吃不消啦。”
随后她从身侧提出一个果盒,里有金华火腿片、藕粉香酥饼、油炸栗子、松熏鸡翅等各式菜点,又捧两小酝酒,拿出了酒杯。
厉之华见果碟中的小菜糕点做得精细考究,暗想人家吃的东西均这般精美讲究,自己除非吃过些虎狼狍肉,当为不雅。心里不由羞愧。
朱淑真将酒杯放在桌上,斜酝斟满。厉之华见酒杯乳白透明,知是白玉盏,那酒色深红,注入杯中,色彩鲜丽,芬香四溢。感激道:“得朱姑娘屡屡赐宠,在下感激不尽。”
朱淑真道:“公子哪里话来,好酒需同知己饮,独自孤饮,何趣有之?应感谢你才对,若非公子前来,我何具此兴饮酒?”
厉之华道:“此酒我四年前喝过一次,我一朋友从回鹘部来,送给两酝这红色的葡萄酒。不期今日有幸,又得以这等佳醪可品。”
朱淑真听了,微微一笑道:“你先饮一杯试试,瞧这浙江的葡萄酒较西州回鹘葡萄酒如何?”
厉之华端起杯来,饮一小口,赞道:“香厚醇浓,粘舌滋喉,自是佳酿。可酒中的酸甜之味却无,且香味过浓。”
朱淑真复又斟上,笑道:“这酒不是葡萄酒,而是绍兴名酿,名曰‘女儿红’,并非酒色红而得名,此酒名虽女儿红,酒色原非红色,这酒我是用百年红葭根泡制而成,故呈红色。这绍兴女儿红,却有一番故事来历。”
厉之华听她一说,大感窘愧,心下也暗笑自己太过言谈鲁莽。
朱淑真道:“绍兴有一乡俗,谁家若生了女儿,便酿出好酒埋入地下,等女儿嫁时,便掘出和亲友同饮。这酒陈埋深处一二十年,其味自是浓醇之至,故美其名曰‘女儿红’。而生有男儿的人家,皆盼望长大后能青云直上,考取状元郎,仕途如意,每家在生男儿时,也埋酒深处,候子成名方饮,故此叫‘状元酒’,和‘女儿红’皆一趣意,也算是同一种酒。男儿若不成名,辄要等成婚时聚饮,如纯为考中状元时方可饮用,那我们今日却无法吃到这酒了。”
厉之华听了点头一笑。朱淑真又启开另一酝,另又拿出两只酒杯,各自斟满了,笑道:“这便是那‘状元酒’了,你再品此味若何?望公子今后能中状元,这杯酒算妾提前祝贺凌公子今后能仕途如意。”
厉之华哈哈笑道:“多谢朱姑娘美意。皇帝我也懒得做,何况小小的状元一名?那是俗井之人所梦寐之愿,非吾所向,朱姑娘取笑了。”
朱淑真闻之一愣,说道:“公子不求仕途,难道另有其他雄心大志?”
厉之华道:“我亦非做官之料,如此渭浊朝政,奸佞当权,献以赤心忠言,亦无疑是担雪填井。今之世态,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能有何用?此乃迂儒之见,哀哉之至。”
朱淑真道:“公子性情豪爽,非常人所及。不瞒公子,我叔父也由于主力抗金,不顺从奸臣汤思退,被其诬落弹劾。此种朝政,大权旁落于奸臣,实为痛心。”
厉之华闻之愕道:“朱姑娘家叔是?……”
朱淑真道:“我叔叔乃是朱熹。” _
厉之华吃惊道:“刚才已猜得十之**,怕又说错,难怪此等才气不俗,原是朱大人令侄女,失敬,失敬……”
朱淑真凄然道:”奴妾普通寻常之极,不敢受公子夸赞,虽出名门,然闷苦悲怆常随,心中怨戚,苦于何人说?”说罢,竟两行清泪垂落。
厉之华问道:“朱姑娘为何悲泣忧伤?有何心事,能否相告?只要在下力所能及,无不倾力而为。”
朱淑真半晌不语,端起酒杯,竟连干五六杯,厉之华也陪之而饮。朱淑真凄然道:“妾悲怨日久,厉公子明日便离杭州,怎能相助?况亦难助。”
厉之华甚感诧异,道:“姑娘若不嫌弃,只要我厉之华能帮得上的,定会相助,于此多呆几日也不妨。”
朱淑真心中一喜,缓解鲛绡,揩干珠泪,说道:“公子若能相助,奴妾感激不尽。”
厉之华道:“勿需客气,我们已成了好朋友,朋友有难,理应助之,何以言谢?”
朱淑真悝然道:“奴妾原来性情并非这般忧郁寡欢,成天也爱读书理墨,可憾无有知己伙伴,寻常人家哪有女儿读书写字的?妾愿今后能寻一志同趣合的夫君为伴,终生以书为乐……”说到这,粉脸已羞得大红,声音低微,吁了一口气又接道:“可我爹爹却强迫我嫁个不学无术的市井俚人,对方家道甚富,又有亲戚于朝中为官,其子好吃懒做,穷识薄智且相貌低俗。前几日,挑着嫁礼去我家定亲,爹娘利令智昏,已答允人家。妾闻之如雷轰顶,实无趣再活世上。近几日,奴妾以泪洗面,悲怨今生白脱人世。红儿最明妾心,不忍我成日涕泪相伴,邀我来湖中划船泯愁,不期幸遇凌公子不弃垂询,妾感激不尽……”说罢,珠如断线,泪若雨下。
厉之华闻后,心想:“如此才女,若成了彩凤随鸦,无疑是香妍牡丹,入了牛口,难怪她愁怅凄苦。”想毕便道:“朱姑娘才华横溢,貌若天仙,且质资冰雪,实乃万不求一。那人唯财丰,却才穷,此种纨绔浮浪之庸徒若配之,实令人悲叹。令尊堂所为,以‘焚琴煮鹤,暴殄天物’相喻,亦不为过!姑娘文慧无匹,何虑今后难觅情投郎君?劝姑娘勿傀儡于别人之手,此为自己的终身大事。”
朱淑真说道:“可违父母之命,算是大逆不道,妾不敢因此而落不孝之名。”
厉之华道:“我们江湖武人可不讲这个。”
朱淑真一愣。
厉之华又道:“武林中人却不讲这些繁节,他们倒自由自在得很。”
朱淑真幽情说道:“我们若是那四海为家的江湖武人该多好……”
厉之华突然一阵心头颤动。
朱淑真接又柔声道:“若厉公子如此豪迈且才为洒脱者确难寻觅。”
厉之华道:“在下庸落不堪,苗而不秀,朱姑娘谬赞了。”
厉之华第三次感到心中动颤,上句那“我们”二字就大潜一种柔情别韵。情不由向她瞧去,但见她微酒之面若春色之花,柔美之极,简直不可方物,两眼正含情脉脉地瞧着自己。厉之华心里怦怦乱跳,想收回目光,却是意不从心。
他久在西陲,哪处过如此温腻之境?且面对美景佳人,亦早有自醉之意,何况又喝了十来杯酒?朱淑真久怨无逢相知,见此少年面如冠玉,风流倜傥,感到正是心中所日夜痴求的伴侣,不禁春心大动。两情不宣,自生呼引,朱淑真身子微向前倾,厉之华亦情火大炽,两人自难所控地紧抱一起,四臂交缠,一股强烈的男子气息震撼着她。
厉之华嗅到她身上缕缕幽香,吹气如兰,怀中如搂软玉,大感飘魂走魄。两人渴唇相贴,心跳加剧,呼吸沉重。小船正置湖心,时下又晚,也无别的游船靠近相扰,二人更将各尽缠绵,你贪我爱,如入仙境,早已忘却身在何处飘荡。娇喘之声,如纶音拂耳,笨犷激情,若石落静波。锦舱之内,极其妙丽,别有一番仙乐神趣。
**情柴燃烧方毕,两情酣畅淋漓,各达所愿。他整了整衣冠,伊拢了拢青丝,相视一笑,复加拥抱。二人魂魄飘忽,船只亦如没了魂儿,滴溜溜打转,浑不知东西南北。
激情过后,朱淑真思之其境,大感羞腆,微声忧道:“妾今晚情托公子,死亦无憾,然妾并非水性轻佻之类,望公子自明。”顿了顿又接道:“奴陋质贫姿,君自是青云之器,他日宁肯复顾微贱?奴妾思之,总觉自己不过是昙花一现,无此长景……”
厉之华道:“今日天与其便,两情相呼,我厉之华怎是那种卑鄙轻浮之徒?朱姑娘,你不妨和我一起去游闯江湖,岂不是好?”
朱淑真道:“家父母极重脸面,奴若随君,双亲必会气得半死,我何尝不愿伴君天之涯、海之角?现境所致,妾穷计策……”
厉之华道:“不如你给令尊令堂留封书信,先寻一所在蔽他一时,我等事情办毕,立时接你,至时明媒正娶,何忧之有?”
朱淑真酌虑半晌,才羞悦不胜道:“君如此说,奴妾依你便了。”
厉之华大喜,扶杯乐道:“古人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朱淑真亦羞笑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厉之华笑道:“好一个李太白的‘将进酒’!”
朱淑真取过琴来,道:“高山流水,得遇知音。奴妾弹得不好,祈相公勿笑。”
厉之华笑说道:“只要不是对牛弹琴便好。”
只见朱淑真按徵调羽,葱指轻轻拨挑,音柔高委,流转无方。一曲稍定,又拿起那支洞箫,引宫按商,朱唇微绽,悠声迭荡。这箫声较刚才琴声竟活快亮丽,似雀飞雉舞,百鸟欢鸣,曲调欢快不羁。
厉之华虽对音乐不甚精通,但亦略知一二,箫声一般属沉浑凄恸之调,可她却将箫声吹得这般欢快嘹亮,实是匪夷所思。
箫声渐歇,厉之华拍掌叫绝道:“欣睹神技,三生有幸,阁下多才多艺,凡间难寻,仙子亦莫为,可惜无地方闻琴舞剑,却是美中不足,有负妙境。”
朱淑真红着脸笑道:“若在船上舞剑,无疑是船头跑马了。”二人皆开心大笑。朱淑真又道:“只要不嫌吵,妾愿一生为君奏琴吹箫,不知你是否会舞剑,那就无法说了。”
厉之华笑道:“剑倒不甚会舞,若常闻此琴声,便会自然而然地悟出舞剑的招数来。”
两人自谈自笑,毫无尽兴之意。满湖一舟情,微波轻滚,月斜西空,唯这只小船还仍在原处左右旋转,荡起层层涟漪,和着曲乐欢情,四下渐渐远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