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1 第一零零章 十三岁的提督大人
- 102 第一零一章 枪杆子与钱袋子
- 103 第一零二章 全城皆跪
- 104 第一零三章 你这算是劝进么?
- 105 第一零四章 家族联盟与菜篮子计划
- 106 第一零五章 不得人心的二鬼子大人
- 107 第一零六章 中西合璧的自助午餐会
- 108 第一零七章 中外联合反清?(求首订!)
- 109 第一零八章 和平共处五项要求 (二更求订)
- 110 第一零九章 毛遂自荐求收留的第一个历史名人 (三更求订)
- 111 第一一零章 教官培训班与华尔的投名状 (四更!)
- 112 第一一一章 青浦军校与影响深远的演讲
- 113 第一一二章 气候已成
- 114 第一一三章 薛焕的杀手锏
- 115 第一一四章 应急军港与飞剪船
- 116 第一一五章 做学问就是救国兴邦
- 117 第一一六章 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 118 第一一七章 为中美友谊干杯!
- 119 第一一八章 铁了心的坑美国
- 120 第一一九章 夏末攻势
- 121 第一二零章 劫漕银事件
- 122 第一二一章 皇上,戒急用忍啊
- 123 第一二二章 适得其反与割辫子
- 124 第一二三章 不得不反
- 125 第一二四章 广德县的煤化工项目
- 126 第一二五章 他哪来这么多钱?
- 127 第一二六章 两头下注
- 128 第一二七章 新官位与拉人头
- 129 第一二八章 秋收庆典(1)
- 130 第一二九章 秋收庆典(2)
- 131 第一三零章 不虚此行
- 132 第一三一章 打土豪与火电站
- 133 第一三二章 你什么时候建国称帝?
- 134 第一三三章 迟来的冲动
- 135 第一三四章 知识就是力量!
- 136 第一三五章 科举改革(一)
- 137 第一三六章 科举改革(二)
- 138 第一三七章 只能向上爬,不能往后退!
- 139 第一三八章 第二名代理人
- 140 第一三九章 淮安保卫战(一)
- 141 第一四零章 淮安保卫战(二)
- 142 第一四一章 淮安保卫战(三)
- 143 第一四二章 淮安保卫战(四)
- 144 第一四三章 淮安保卫战(五)
- 145 第一四四章 淮安保卫战(六)
- 146 第一四五章 徐家村狙击战(一)
- 147 第一四六章 徐家村狙击战(二)
- 148 第一四七章 下不为例
- 149 第一四八章 蛇式追击法
- 150 第一四九章 咸丰要跑路
- 151 第一五零章 恭亲王临危受命
- 152 第一五一章 加强版《中俄北京条约》
- 153 第一五二章 悲催的清国使节团
- 154 第一五三章 适得其反
- 155 第一五四章 济南攻城战
- 156 第一五五章 联想力强大的郭嵩焘
- 157 第一五六章 俄国干涉军(一)
- 158 第一五七章 俄国干涉军(二)
- 159 第一五八章 诱敌失败
- 160 第一五九章 特种作战
- 161 第一六零章 老毛子现在是外强中干
- 162 第一六一章 你这是一厢情愿!
- 163 第一六二章 太平军二次东征(一)
- 164 第一六三章 太平军二次东征(二)
- 165 第一六四章 吓走恭亲王
- 166 第一六五章 北京,我来了!
- 167 第一六六章 发财在北京!
- 168 第一六七章 飞艇部队
- 169 第一六八章 抢攻陈玉成!
- 170 第一六九章 不胜不败
- 171 第一七零章 特务与维稳
- 172 第一七一章 您早就知道了?
- 173 第一七二章 军心涣散的太平军(一)
- 174 第一七三章 军心涣散的太平军(二)
- 175 第一七四章 第二代理人的新财源
- 176 第一七五章 这就是天命啊!
- 177 第一七六章 不带这么跑题的
- 178 第一七七章 登基大典(一)
- 179 第一七八章 登基大典(二)
- 180 第一七九章 登基大典(三)
- 181 第一八零章 英法俄联合干涉(一)
- 182 第一八一章 英法俄联合干涉(二)
- 183 第一八二章 松了一口气
- 184 第一八三章 天国悲歌!
- 185 第一八四章 以工代赈稳南京
- 186 第一八五章 中华新政(一)
- 187 第一八六章 中华新政(二)
- 188 第一八七章 中华新政(三)
- 189 第一八八章 公车上书
- 190 第一八九章 高估你们的智商了
- 191 第一九零章 开始对美国下手了
- 192 第一九一章 争宠之十二把武器
- 193 第一九二章 清场行动
- 194 第一九三章 好男儿志在四方!
- 195 第一九四章 低调的新首相(一)
- 196 第一九五章 低调的新首相(二)
- 197 第一九六章 法治为皮,人治为里
- 198 第一九七章 内阁会议否决权
- 199 第一九八章 新文化运动
- 200 第一九九章 有和无的问题
- 201 第二零零章 人类革新联盟
- 202 第二零一章 110区
- 203 第二零二章 一切都很顺利
- 204 第二零三章 现代农业与解放奴婢宣言
- 205 第二零四章 好处多多的对俄宣战
- 206 第二零五章 马鞍山重工业区
- 207 第二零六章 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 208 第二零七章 没有输的理由!
- 209 第二零八章 南京大阅兵!
- 210 第二零九章 和平统一政治协商会议
- 211 第二一零章 觊觎加州
- 212 第二一一章 和平的统一(上)
- 213 第二一二章 和平的统一(下)
- 214 第二一三章 消失的第一舰队
- 215 第二一四章 东沙岛海战(一)
- 216 第二一五章 东沙岛海战(二)
- 217 第二一六章 双喜临门
- 218 第二一七章 可以被称之为列强了
- 219 第二一八章 实力才是一切
- 220 第二一九章 吓唬英国人
- 221 第二二零章 中国人就是一群灾难
- 222 第二二一章 和谈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 223 第二二二章 俄国人服软了
- 224 第二二三章 帝国兵役法
- 225 第二二四章 招兵也能赚钱?
- 226 第二二五章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 227 第二二六章 合作要讲究公平
- 228 第二二七章 大炼钢铁计划
- 229 第二二八章 科技孵化器
- 230 第二二九章 汉族的种族特色
- 231 第二三零章 洋女仆与财政状况
- 232 第二三一章 进展很神速啊
- 233 第二三二章 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 234 第二三三章 这是化学的胜利
- 235 第二三四章 清国覆灭
- 236 第二三五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 237 第二三六章 中英联合军事互助公约
- 238 第二三七章 拉法国人下水
- 239 第二三八章 中南半岛之柔性攻略
- 240 第二三九章 傀儡化的朝鲜国
- 241 第二四零 皇太子与排华法案
- 242 第二四一章 有限干涉与新锐战舰
- 243 第二四二章 洛杉矶定居点
- 244 第二四三章 梦幻军团
- 245 第二四四章 远征志愿军
- 246 第二四五章 吉田屋事件
- 247 第二四六章 为什么用远征军?
- 248 第二四七章 中央特派员
- 249 第二四八章 特混舰队与波次进攻法
- 250 第二四九章 偷袭鹿儿岛港
- 251 第二五零章 燃烧的鹿儿岛
- 252 第二五一章 一起联合倒幕?
- 253 第二五二章 这理由谁会相信?
- 254 第二五三章 实在是强人所难
- 255 第二五四章 我们只是萨摩藩的雇佣军
- 256 第二五五章 一藩两卖
- 257 第二五六章 真的只抢最后一次!
- 258 第二五七章 以软弱换生存
- 259 第二五八章 渔翁得利?
- 260 第二五九章 谁先动手的问题
- 261 第二六零 百人政变
- 262 第二六一章 借兵平叛
- 263 第二六二章 突袭横滨港
- 264 第二六三章 进抵江户城
- 265 第二六四章 炮轰江户
- 266 第二六五章 江户陷落
- 267 第二六六章 发了个大财
- 268 第二六七章 再启程的远征军
- 269 第二六八章 我绝对不能接受!
- 270 第二六九章 互有所需
- 271 第二七零章 江户条约与大东亚同盟
- 272 第二七一章 你这完全是不讲理!
- 273 第二七二章 各有心思
- 274 第二七三章 四国舰队炮击下关
- 275 第二七四章 驱民让城
- 276 第二七五章 下关合战(一)
- 277 第二七六章 下关合战(二)
- 278 第二七七章 下关合战(三)
- 279 第二七八章 有点心虚
- 280 第二七九章 我不用那么麻烦
- 281 第二八零章 这就是胆小鬼的下场!
- 282 第二八一章 乐在其中的皇帝陛下
- 283 第二八二章 A计划与车震
- 284 第二八三章 926事变
- 285 第二八四章 林肯的独裁
- 286 第二八五章 战斗中的林肯
- 287 第二八六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一)
- 288 第二八七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二)
- 289 第二八八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三)
- 290 第二八九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四)
- 291 第二九零章 葛底斯堡绞肉机(五)
- 292 第二九一章 该死的铁丝网!
- 293 第二九二章 出人意料的维克斯堡战役(一)
- 294 第二九三章 中国人来了!
- 295 第二九四章 美国人的一厢情愿
- 296 第二九五章 东进运动
- 297 第二九六章 新奥尔良登陆战
- 298 第二九七章 逆流北上
- 299 第二九八章 一艘船也不放过
- 300 第二九九章 四十八分钟的弹雨攻击
- 301 第三百章 李飞的新连队
- 302 第三零一章 近卫装甲营
- 303 第三零二章 作战会议与帝国万岁
- 304 第三零三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 305 第三零四章 奇怪的中国人
- 306 第三零五章 散兵对散兵
- 307 第三零六章 谨慎的谢尔曼
- 308 第三零七章 一场血淋淋的大屠杀!
- 309 第三零八章 作秀与阴谋论
- 310 第三零九章 中华帝国军的军功值体系
- 311 第三一零章 有线电报不可靠啊
- 312 第三一一章 他就是那个格兰特
- 313 第三一二章 格兰特军团投降了
- 314 第三一三章 我们大家都错了
- 315 第三一四章 中英法联四国联军
- 316 第三一五章 要不要这么奢侈?
- 317 第三一六章 伙食问题是个大问题
- 318 第三一七章 胡搅蛮缠的英法联军
- 319 第三一八章 由着他们去闹吧
- 320 第三一九章 理解不等于赞同
- 321 第三二零章 请您立刻弃舰!
- 322 第三二一章 这真不是我们干的
- 323 第三二二章 真凶是谁?
- 324 第三二三章 利益均沾才是王道
- 325 第三二四章 波士顿大捷
- 326 第三二五章 跳蛙战术
- 327 第三二六章 你拿什么保证?
- 328 第三二七章 李永吉的底气
- 329 第三二八章 林肯的无法承受之重
- 330 第三二九章 不过分,相当不过分
- 331 第三三零章 这只是互相帮忙而已
- 332 第三三一章 代号双头龙
- 333 第三三二章 用锄头跟枪炮来说话
- 334 第三三三章 佯攻之虚张声势
- 335 第三三四章 战前最后的休闲时光
- 336 第三三五章 临时兵工厂
- 337 第三三六章 开战的理由啊
- 338 第三三七章 凭什么我们就不可以呢?
- 339 第三三八章 纳什维尔的严冬(一)
- 340 第三三九章 纳什维尔的严冬(二)
- 341 第三四零章 纳什维尔的严冬(三)
- 342 第三四一章 你这都是想当然!
- 343 第三四二章 爱国者之独夫林肯
- 344 第三四三章 引导他们的愤怒
- 345 第三四四章 背锅的倒霉蛋
- 346 第三四五章 我不会离开华盛顿!
- 347 第三四六章 我们的未来!
- 348 第三四七章 国内的那些事儿(一)
- 349 第三四八章 国内的那些事儿(二)
- 350 第三四九章 国内的那些事儿(三)
- 351 第三五零章 自己作死
- 352 第三五一章 居然敢反抗警察
- 353 第三五二章 借题发挥
- 354 第三五三章 狐假虎威
- 355 第三五四章 三方联手
- 356 第三五五章 最高级别的大罪
- 357 第三五六章 皇帝必备的基础技能
- 358 第三五七章 有证据么?
- 359 第三五八章 内斗是时代的呼唤
- 360 第三五九章 这是欺君!
- 361 第三六零章 我在算人,人亦算我
- 362 第三六一章 贪婪与权力
- 363 第三六二章 触目惊心
- 364 第三六三章 划时代的武器
- 365 第三六四章 看来谁都不容易啊
- 366 第三六五章 不怕你讲道理,就怕你耍流氓
- 367 第三六六章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 368 第三六七章 差别对待
- 369 第三六八章 你会中文?
- 370 第三六九章 中国人是野蛮人?
- 371 第三七零章 人手一支九二式
- 372 第三七一章 说的好像挺有道理
- 373 第三七二章 我这不是背弃!
- 374 第三七三章 抛弃成见
- 375 第三七四章 风雪中的美国军团
- 376 第三七五章 伪善者
- 377 第三七六章 小人物的无奈
- 378 第三七七章 最坏的打算
- 379 第三七八章 最坏的结果
- 380 第三七九章 随时弄死你信不信?
- 381 第三八零章 雪豹突击队
- 382 第三八一章 噤声!有情况!
- 383 第三八二章 这很不正常
- 384 第三八三章 是什么人敢大逆不道?
- 385 第三八九章 该死的老鼠
- 386 第三九零章 前所未有的挑战
- 387 第三八六章 胜则生,败则死
- 388 第三八七章 美国人是集体犯傻了么?
- 389 第三八八章 铁火对人海(1)
- 390 第三八九章 铁火对人海(2)
- 391 第三九零章 铁火对人海(3)
- 392 第三九一章 伯恩赛德的杀手锏
- 393 第三九二章 谁说皇帝就不许上阵厮杀?
- 394 第三九三章 镇定压倒一切
- 395 第三九四章 这打的什么仗?
- 396 第三九五章 狂冲猛打
- 397 第三九六章 该轮到我进攻了!
- 398 第三九七章 终于崩溃了
- 399 第三九八章 竟然只是为了感冒药?
- 400 第三九九章 仁义之师
- 401 第四零零章 精兵简政
- 402 第四零一章 赶紧跟中国人停战吧
- 403 第四零二章 领土这东西,关键看谁的拳头大
- 404 第四零三章 这只是暂时的退让!
- 405 第四零四章 伐木还债
- 406 第四零五章 蒲安臣的见闻(一)
- 407 第四零六章 蒲安臣的见闻(二)
- 408 第四零七章 蒲安臣的见闻(三)
- 409 第四零八章 蒲安臣的见闻(四)
- 410 第四零九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 411 第四一零章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 412 第四一一章 把太平洋变成内洋
- 413 第四一二章 卖国贼与爱国者
- 414 第四一三章 举国皆庆
- 415 第四一四章 最需要的是加大移民力度
- 416 第四一五章 给他们一个希望
- 417 第四一六章 现在不是撤军的时候
- 418 第四一七章 您说得对,总统阁下
- 419 第四一八章 联盟军的突然进攻
- 420 第四一九章 巴尔的摩大转折
- 421 第四二零章 必须守住两个月
- 422 第四二一章 先打一下看看
- 423 第四二二章 林肯的空城计
- 424 第四二三章 赶紧撤回来
- 425 第四二四章 试一试也好
- 426 第四二五章 我们已经快要破产了
- 427 第四二六章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 428 第四二七章 这次美国之旅差不多也该结束了
- 429 第四二八章 苏荷的野望
- 430 第四二九章 活着,才有希望
- 431 第四三零章 你们要相信组织
- 432 第四三一章 自救会与乔治老爹
- 433 第四三二章 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
- 434 第四三三章 被人当枪用的出头鸟
- 435 第四三四章 做双面间谍
- 436 第四三五章 因为不符合当权者的利益
- 437 第四三六章 扑朔迷离的暗箭
- 438 第四三七章 疑神疑鬼?
- 439 第四三八章 孟菲斯会谈(一)
- 440 第四三九章 孟菲斯会谈(二)
- 441 第四四零章 孟菲斯会谈(三)
- 442 第四四一章 孟菲斯会谈(四)
- 443 第四四二章 约瑟夫的私心
- 444 第四四三章 你是想让我扶持你
- 445 第四四四章 缺钱不缺人
- 446 第四四五章 这么做,真的值得么?
- 447 第四四六章 为了未来的石油
- 448 第四四七章 开凿巴拿马运河?
- 449 第四四八章 曲线救国的约瑟夫
- 450 第四四九章 撤兵孟菲斯
- 451 第四五零章 俘虏暴动
- 452 第四五一章 表面公正
- 453 第四五二章 认清现状
- 454 第四五三章 帮你看场子
- 455 第四五四章 到底该留谁
- 456 第四五五章 你想不想当王?
- 457 第四五六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 458 第四五七章 独裁是国情的需要
- 459 第四五八章 意想不到的说客
- 460 第四五九章 狂吹唯武器论
- 461 第四六零章 跟南方佬谈和吧
- 462 第四六一章 后发制人
- 463 整改中,稍后恢复更新
- 464 第四六二章 美国洋鬼子有啥好羡慕的
- 465 第四六三章 加强操练与无为新政
- 466 第四六四章 请罪邀功的首相大人
- 467 第四六五章 疑心病
- 468 第四六六章 让人惊喜的第二代理人
- 469 第四六七章 特别上心的红颜知己
- 470 第四六八章 但愿只是我多虑了
- 471 第四六九章 敲山震虎
- 472 第四七零章 刷存在感的皇帝
- 473 第四七一章 别有所图?
- 474 第四七二章 新奥尔良中租界
- 475 第四七三章 抛砖引玉
- 476 第四七四章 高俊杰的机遇
- 477 第四七五章 陛下果然与众不同
- 478 第四七六章 我就不讲理了!
- 479 第四七七章 搁置争议,以拖待变
- 480 第四七八章 双喜临门
- 481 第四七九章 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
- 482 第四八零章 彭玉麟的机会
- 483 第四八一章 欺敌与疲敌
- 484 第四八二章 全歼彭伯顿军团
- 485 第四八三章 倒打一耙下台阶
- 486 第四八四章 同一个说辞
- 487 第八五章 达成了意向协议
- 488 第四八六章 顺水推舟
- 489 第四八七章 色厉内荏的家伙
- 490 第四八八章 乔治*戈登*米德的军营假期
- 491 第四八九章 全面停战?跟联盟军?
- 492 请假两天,12月3号恢复更新
- 493 第四八八章乔 乔治*戈登*米德的军营假期
- 494 第四九零章 中国人在逼我们停战
- 495 第四九一章 林肯的新想法
- 496 第四九二章 白头鹰计划
- 497 第四九三章 林肯发疯了?
- 498 第四九四章 好厉害的林肯!
- 499 第四九五章 现在你明白我的决心了么?
- 500 第四九六章 戴维斯的纠结
- 501 大家元旦快乐,明天恢复更新
- 502 第四九四章 好厉害的林肯!
- 503 第四九五章 现在你明白我的决心了么?
- 504 第四九六章 戴维斯的纠结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一零章 教官培训班与华尔的投名状 (四更!)
第一一零章 教官培训班与华尔的投名状 (四更!)
直到王韬的背影消失在李永吉的视线中后,他才收拾了心情,向原精武军军营驻地走去,接下来,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视察活动呢。
是什么重要的视察活动呢?其实是去视察他的新欢,或者说新的心肝宝贝——教官培训班!
前文说过,养心居大营这个地方,原先是一个以占地二十来亩的未完工宅院为核心,外加两百多亩荒地为外延的一片私人土地,其中那二十来亩的宅院建筑在一个不大的小山坡上,至于那两百多亩地则在山坡之下,几乎都是一片沼泽跟荒树林子。
当初李永吉买下这里后,花功夫经过了一番改造,虽然没有修筑什么城墙,但却自然而然的以小山坡为界,形成了内外两重建筑群。
其中在小山坡上原先就有的未完工老宅,在经过了一番现代化改造,比如在房顶加了太阳能发电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新修了自来水塔跟排水沟等,就成了李永吉的私宅,或者说内宅。
内宅这里因为有太多现代社会弄来的家电设备,所以除了李永吉自己以及他的那批学生,除非得到特别允许,否则一般人是不准进入的。至于刚才那些洋人,也只是获准进入内宅最外层的,不那么敏感的会客室,却不准进入更深一层的住宅。
而在山坡下面,则是围绕山坡修筑了一圈军营,精武军官兵口中的所谓老营,指的就是这小山坡下的建筑群。
李永吉现在要去的,就是山坡下的军营,虽然那里目前因为精武军主力倾巢而出而显得有些空旷,但这只是暂时的,他早晚还要让这里重新热闹起来。
没错,随着精武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养心居老营这里因为受地形环境所限,已经不适合继续当精武军的大本营所在地,不过毕竟在这呆了那么久时间,先不说感情问题了,就算是各项基础设施方面,这里也是目前条件最好的,就这么荒废掉,着实有些可惜。
因此,李永吉打算把这里改成一个军校,以后也不叫什么养心居大营了,干脆大气一点,就叫青浦军校!
至于养心居这个名字,以后就单纯的指山坡上的内宅,这样一来,养心居今后就成了青浦军校内部的某处建筑物而已了。
建设军校的想法,李永吉早就有了,不过建设一所军校可不是光有地方跟设备就行,关键是要有人,要有合适的师资力量。
李永吉当初打造精武军的时候,可谓是筚路蓝缕,真正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来,招募的都是识字还凑合的农家子弟,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师资力量,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不过经过了这么大半年的时间,大家整天一起学习一起训练,虽然大多数人的进步还十分有限,但其中也有不少学习进度特别快的人,开始逐渐的脱颖而出,这批人,就是俗称的尖子生了。
李永吉一早就注意收集尖子生,并通过频繁的考试与拉练,尽量的筛选出这批在不同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尖子生。
在进行苏州之战以前,由于不想耽误整体的学习跟训练计划,所以这批尖子生只是被悄然记录下来,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举动,但当李永吉亲自带兵打了苏州之战以后,他就开始开始把这批各方面的尖子生集中了起来,组建了一个教官培训班。
顾名思义,教官培训班,就是专门培训教官的组织,目前这个培训班一共只有60名成员,平均年龄不过十八岁,是从一万多名合格战兵里选拔出来的优秀尖子生,全部都是技战术突出,思想过硬的精英。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教官培训班很快就成了李永吉的新欢,几乎每天都要去视察一番,坐下来跟大家聊聊天,听听他们的辩论与演讲。
这次回青浦县,李永吉也把他们带了回来,目的就是让他们先回老营这里,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把培训班真正的建立起来,以便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成为合格的军事教官。
换言之,这批人,就是未来青浦军校的教官,他们将会是青浦军校最坚定的根基。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军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李永吉是打算全部自己培养,不去搞什么聘请洋人教官那一套。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永吉有大量现代的教科书,就知识储备方面,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列强的军校都要强,所缺少的,只不过是合格的学生以及时间的沉淀而已。
一旦这批教官培训出来,军校就可以正式开业,那时候所发挥的力量,绝对不是以前那种从头开始的情况可比了。
其实关于军校校址的选择,李永吉也有过很多选择,比如虎丘也是备选之一。
不过最后一想,青浦县朱家角镇的养心居这里,是精武军的起家之所,纪念意义重大,而且环境也还不错,当个大军营或许不行,但单纯从军校的角度看,这里已经绰绰有余,再加上各方么设施都是目前条件最好的,所以也就不再选别的地方,而是选了这个起家之所。
虽然教官培训班自从组建以后,班级的成员这是第一次回老营,不过在这之前,针对教官的特殊培训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特殊培训的特点就在于,没有特定的老师,大家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是学生,是通过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讨论的方法在进行教官的学习。
简单点说,就是李永吉给这些人一批经过修改的现代军事教材,然后让他们自己看,自己学,然后再自己分组讨论,自己分组辩论,然后定期开启模拟大课堂,这些人自己轮流上台演讲,李永吉以及其他人当学生,等对方演讲完了,下边的人再给演讲的人打分,并给出优缺点的评论。
别说,用了这种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自我学习方法后,大家的学习热情立刻爆棚,根本不用李永吉督促,他们自己就整天捧着教科书猛啃,然后一有空就在辩论会或者讨论会上唇枪舌剑,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而且,每个人都上台演讲,也能让他们改掉怕生,怕面对太多人的恐惧感,能够自如的面对众多人群侃侃而谈,光凭这一点,他们就已经可以当一群合格的老师了。
由于之前李永吉在练兵的时候,就不断的讲解过一些基础的战术课程,这六十个人早前都有一定的战术底子,至少这个时代的近代军队该如何打仗,他们也都是明白的很。
不客气的说,之前这六十个人任何一个人单独拿出去,无论是拿去当步兵,当炮兵还是当骑兵,都可以完全胜任。
也就是说,让他们进入培训班之前,他们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近代士官了,拿去训练新兵都没问题,这次让他们进培训班进修,学习新的教科书,主要是学习战略方面的知识,以及根据配合新武器的新战术。
换言之,让这些人学习的,其实是一战时期的战略战术思想,是完全高于这个时代的战略战术知识,是必须配合相关新型战术兵器的现代战争理念。
比如如何发挥无线电在现代指挥当中的作用,如何应对机枪、冲锋枪等连射武器对战术方面引起的革新,如何更有效的使用步炮协同战术,如何使用tot同时弹着战术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战术,如何有效的维持住自己的后勤,如何有效的运用堑壕战跟阵地战等等等等。
可以说,这些人学的东西,都是一战甚至二战时期的战术与战略理论,很多战术都是必须配合相关的设备与兵器才可以放手施展。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永吉是铁了心要玩代差,铁了心要玩军事变革,铁了心要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把非对称战斗玩到底了。
毕竟这些人学了这些,就需要重新换装,最起码要换装成一战时期的装备才行,否则徒有理论没有装备,什么都是白搭。
视察的情况让李永军很满意,哪怕回了老营,他们也照常是热情不减,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依旧是唇枪舌剑,激烈非常,就算看到李永吉来了,也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
这除了他们正讨论的热烈外,也有李永吉来的频繁,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的缘故,要是李永吉十天半个月才来一次,那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放肆的。
视察了教官培训班,跟这群热情洋溢的未来教官天南海北的侃了一番战略战术,玩了一把纸上谈兵,之后李永吉就面带微笑的离开了。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很黑了,但精神振奋的李永吉一点也不想睡,于是干脆就把华尔叫过来,先把他的事儿给处理了。
原本李永吉是好奇,好奇华尔为啥要先动手把那些洋人给抓起来,谁知道得到的答案却让他愣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想到,华尔那么做,居然是为了递交投名状!
“投名状?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吗?”李永吉问。
“大概是知道点。”华尔点点头,用还比较生涩的中文道,“别人告诉过我,投名状的意思,就是做一件没有退路的,再也不能后悔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李大人,我是真心希望在您的麾下作战,并跟随您取得应有的荣耀,所以为了表示我的忠诚,我就把我的同胞给抓了,希望这样可以表达我的诚意。”
“哦哦。”李永吉略有混乱的点点头,“你这么做就只是为了表达你的诚意?就不想要求点什么吗?”
“当然有。”华尔倒也实诚,连忙点点头,“我希望您能够让我的洋枪队出战!不要再把我们当仪仗队了。”
“怎么,好吃好喝的,不让你们打仗不好么?”
“当然不好,”顿了顿,华尔才继续道,“我不知道怎么说,我是说,待遇好当然好,但如果一支军队整天没有仗可大,却每天享受好待遇,那这支部队就要废了!”
紧接着,他就开始诉苦,开始诉说他手下的洋枪队最近的变化。
听了华尔的诉说,李永吉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苦恼。
原来,当初李永吉搞洋枪队,其实就是为了养一个吉祥物,是为了让精武军跟洋人近距离接触,让他们减少对洋人的恐惧,这样以后万一要跟洋人作战,心理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当然,因为毕竟是洋人,所以李永吉给他们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基本都是比照精武军的士官待遇,每天都是好吃好喝,包吃包住包衣服,甚至连训练方面也不做什么要求。
一开始,这些洋人还有些纪律,毕竟刚被华尔略施小计收拾了一顿,可时间一长,发现就算偷懒耍滑,待遇也是不变,而且一直都没有仗可以打,就只是在军营里走列队,玩射击,于是这军心慢慢就散了。
最初的时候,华尔还带着那批他收买过的手下去镇压,可后来华尔收买过的手下也颓废了,整天糊弄一番走走列队后,然后就整天混在一起喝酒打牌混日子,甚至还有人娶了当地的中国女人,打算在本地落地生根!
原因无他,因为洋枪队是比照精武军的待遇,而精武军有个规定,那就是士官一级的官兵,假如娶了老婆,是可以免费分房子的。
也就是说,在这里当兵,吃穿住用行精武军全包了,每个月还能领一份不错的薪水,这份待遇,就算拿到欧洲去,也是中产阶级才能有的待遇了。
那么洋枪队的士兵都是什么人呢?华尔就不说了,以前不过是个中下级雇佣兵,其他人要么是低级水手,要么也跟华尔一样,是中下级雇佣兵。
换句话说,洋枪队里的这些人,在欧美国家里就是属于贫民阶层的,根本上不得台面,以前根本就不可能天天吃肉天天喝酒,别说房子,甚至连娶媳妇都是奢望,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来中国混饭吃了。
要知道在十九世纪中期,中国早已不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而是一个充满瘟疫的肮脏落后的地方,一般中产阶级以上的欧洲人,除了特殊情况或者脑子抽风,否则是不乐意来这边受罪的。
现在这些人当了洋枪队的雇佣兵,每天糊弄一番就能好吃好喝又好住,过的跟欧洲小地主一样滋润,一下子就军心涣散,整天想着混日子,而不是想着去打仗了。
对此,野心不小的华尔是忧心忡忡,他感觉自己的部队再这么下去,很快就要彻底废掉了,到时候恐怕真的只能去当个仪仗队,指望他们打仗是不可能了。
要想让他们振作,就必须给他一个打仗的机会,而且是必须打胜仗!
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从小富即安的想法中拉出来,重新激起他们心中的荣誉与热血!
“虽然对他们目前的行为让我很失望,但我相信他们的消沉都是暂时的。”华尔依旧是目光炯炯,依旧包含着热情,甚至热泪都快出来了,“只要给他们一场胜利,真的,只要一场胜利就好,那么他们就会激起胸中的荣誉感,相信我,他们行的!而我的洋枪队,也一定能够为大人建功立业,赢取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咳咳。”对于他的这种热情,李永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好说之前就是养个吉祥物,所以只好敷衍的点点头,“嗯,你的心意我是彻底收到了。放心吧,我的朋友,洋枪队也花了我很多心血,我也不忍心让他们彻底废掉,嗯,会有仗打的,会有的。”
“是什么时候?”华尔进一步进逼,“时间不等人,我也已经做出了投名状,所以我的忠诚您不必怀疑。因此,您必须亲自下令让我们出击!您恐怕不知道,我那群该死的手下,如今动不动就拿您的命令说事儿,所以要是没有您的亲自下令,我手下的那群懒鬼,是不会出动的。”
“这个么,总需要一点时间,你不要着急,不要着急……”
“大人!”华尔这次是真的哭了,一把抓住李永吉的胳膊,“您,您是在敷衍我么?是不是在敷衍我?”
“这个……”看到对方都这样子了,李永吉也有点不好意思,就想给他先找个目标打一下,满足他的指挥瘾,再说洋枪队彻底废掉也不是好事儿,毕竟也花了自己不少银子。
仔细想了想,最近周围还真没什么可以打的目标,最近倒是有个剿匪行动,但显然让洋枪队去剿匪不太合适……想啊想,忽然让他想到谭绍光最近打湖州打的挺欢,自己多次去信让他停手,他也一点面子也不给,正打算派个部队给他点颜色看看呢。
不如就派华尔去救援湖州?其实湖州那边不算危险,毕竟还有个猛人赵景贤,而谭绍光的部队都是冷兵器,让华尔的洋枪队去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虽说自己刚刚跟麦华陀几个人说好了跟太平军互不侵犯,不过谁让正式的协议还没谈拢呢,再说洋枪队不属于精武军啊,是洋人的雇佣兵,总有说头。
想到这里,李永吉就点点头,一脸郑重的对华尔道:“的确,最近我这里就有一场救援战役,本来我是想派其他部队去的,但既然你这么坚持,就让你们洋枪队出动吧。这样,你回去准备准备,应该过几天就要你们出兵了,到时候我亲自给你下书面命令,保证让你那些手下都听从你的命令。”
是什么重要的视察活动呢?其实是去视察他的新欢,或者说新的心肝宝贝——教官培训班!
前文说过,养心居大营这个地方,原先是一个以占地二十来亩的未完工宅院为核心,外加两百多亩荒地为外延的一片私人土地,其中那二十来亩的宅院建筑在一个不大的小山坡上,至于那两百多亩地则在山坡之下,几乎都是一片沼泽跟荒树林子。
当初李永吉买下这里后,花功夫经过了一番改造,虽然没有修筑什么城墙,但却自然而然的以小山坡为界,形成了内外两重建筑群。
其中在小山坡上原先就有的未完工老宅,在经过了一番现代化改造,比如在房顶加了太阳能发电板以及太阳能热水器,新修了自来水塔跟排水沟等,就成了李永吉的私宅,或者说内宅。
内宅这里因为有太多现代社会弄来的家电设备,所以除了李永吉自己以及他的那批学生,除非得到特别允许,否则一般人是不准进入的。至于刚才那些洋人,也只是获准进入内宅最外层的,不那么敏感的会客室,却不准进入更深一层的住宅。
而在山坡下面,则是围绕山坡修筑了一圈军营,精武军官兵口中的所谓老营,指的就是这小山坡下的建筑群。
李永吉现在要去的,就是山坡下的军营,虽然那里目前因为精武军主力倾巢而出而显得有些空旷,但这只是暂时的,他早晚还要让这里重新热闹起来。
没错,随着精武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养心居老营这里因为受地形环境所限,已经不适合继续当精武军的大本营所在地,不过毕竟在这呆了那么久时间,先不说感情问题了,就算是各项基础设施方面,这里也是目前条件最好的,就这么荒废掉,着实有些可惜。
因此,李永吉打算把这里改成一个军校,以后也不叫什么养心居大营了,干脆大气一点,就叫青浦军校!
至于养心居这个名字,以后就单纯的指山坡上的内宅,这样一来,养心居今后就成了青浦军校内部的某处建筑物而已了。
建设军校的想法,李永吉早就有了,不过建设一所军校可不是光有地方跟设备就行,关键是要有人,要有合适的师资力量。
李永吉当初打造精武军的时候,可谓是筚路蓝缕,真正的读书人根本就不来,招募的都是识字还凑合的农家子弟,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师资力量,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不过经过了这么大半年的时间,大家整天一起学习一起训练,虽然大多数人的进步还十分有限,但其中也有不少学习进度特别快的人,开始逐渐的脱颖而出,这批人,就是俗称的尖子生了。
李永吉一早就注意收集尖子生,并通过频繁的考试与拉练,尽量的筛选出这批在不同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尖子生。
在进行苏州之战以前,由于不想耽误整体的学习跟训练计划,所以这批尖子生只是被悄然记录下来,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举动,但当李永吉亲自带兵打了苏州之战以后,他就开始开始把这批各方面的尖子生集中了起来,组建了一个教官培训班。
顾名思义,教官培训班,就是专门培训教官的组织,目前这个培训班一共只有60名成员,平均年龄不过十八岁,是从一万多名合格战兵里选拔出来的优秀尖子生,全部都是技战术突出,思想过硬的精英。
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教官培训班很快就成了李永吉的新欢,几乎每天都要去视察一番,坐下来跟大家聊聊天,听听他们的辩论与演讲。
这次回青浦县,李永吉也把他们带了回来,目的就是让他们先回老营这里,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把培训班真正的建立起来,以便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成为合格的军事教官。
换言之,这批人,就是未来青浦军校的教官,他们将会是青浦军校最坚定的根基。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军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李永吉是打算全部自己培养,不去搞什么聘请洋人教官那一套。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李永吉有大量现代的教科书,就知识储备方面,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列强的军校都要强,所缺少的,只不过是合格的学生以及时间的沉淀而已。
一旦这批教官培训出来,军校就可以正式开业,那时候所发挥的力量,绝对不是以前那种从头开始的情况可比了。
其实关于军校校址的选择,李永吉也有过很多选择,比如虎丘也是备选之一。
不过最后一想,青浦县朱家角镇的养心居这里,是精武军的起家之所,纪念意义重大,而且环境也还不错,当个大军营或许不行,但单纯从军校的角度看,这里已经绰绰有余,再加上各方么设施都是目前条件最好的,所以也就不再选别的地方,而是选了这个起家之所。
虽然教官培训班自从组建以后,班级的成员这是第一次回老营,不过在这之前,针对教官的特殊培训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特殊培训的特点就在于,没有特定的老师,大家每个人都是老师,每个人都是学生,是通过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讨论的方法在进行教官的学习。
简单点说,就是李永吉给这些人一批经过修改的现代军事教材,然后让他们自己看,自己学,然后再自己分组讨论,自己分组辩论,然后定期开启模拟大课堂,这些人自己轮流上台演讲,李永吉以及其他人当学生,等对方演讲完了,下边的人再给演讲的人打分,并给出优缺点的评论。
别说,用了这种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自我学习方法后,大家的学习热情立刻爆棚,根本不用李永吉督促,他们自己就整天捧着教科书猛啃,然后一有空就在辩论会或者讨论会上唇枪舌剑,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而且,每个人都上台演讲,也能让他们改掉怕生,怕面对太多人的恐惧感,能够自如的面对众多人群侃侃而谈,光凭这一点,他们就已经可以当一群合格的老师了。
由于之前李永吉在练兵的时候,就不断的讲解过一些基础的战术课程,这六十个人早前都有一定的战术底子,至少这个时代的近代军队该如何打仗,他们也都是明白的很。
不客气的说,之前这六十个人任何一个人单独拿出去,无论是拿去当步兵,当炮兵还是当骑兵,都可以完全胜任。
也就是说,让他们进入培训班之前,他们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近代士官了,拿去训练新兵都没问题,这次让他们进培训班进修,学习新的教科书,主要是学习战略方面的知识,以及根据配合新武器的新战术。
换言之,让这些人学习的,其实是一战时期的战略战术思想,是完全高于这个时代的战略战术知识,是必须配合相关新型战术兵器的现代战争理念。
比如如何发挥无线电在现代指挥当中的作用,如何应对机枪、冲锋枪等连射武器对战术方面引起的革新,如何更有效的使用步炮协同战术,如何使用tot同时弹着战术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战术,如何有效的维持住自己的后勤,如何有效的运用堑壕战跟阵地战等等等等。
可以说,这些人学的东西,都是一战甚至二战时期的战术与战略理论,很多战术都是必须配合相关的设备与兵器才可以放手施展。
当然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永吉是铁了心要玩代差,铁了心要玩军事变革,铁了心要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把非对称战斗玩到底了。
毕竟这些人学了这些,就需要重新换装,最起码要换装成一战时期的装备才行,否则徒有理论没有装备,什么都是白搭。
视察的情况让李永军很满意,哪怕回了老营,他们也照常是热情不减,课堂上的分组讨论依旧是唇枪舌剑,激烈非常,就算看到李永吉来了,也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
这除了他们正讨论的热烈外,也有李永吉来的频繁,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的缘故,要是李永吉十天半个月才来一次,那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放肆的。
视察了教官培训班,跟这群热情洋溢的未来教官天南海北的侃了一番战略战术,玩了一把纸上谈兵,之后李永吉就面带微笑的离开了。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很黑了,但精神振奋的李永吉一点也不想睡,于是干脆就把华尔叫过来,先把他的事儿给处理了。
原本李永吉是好奇,好奇华尔为啥要先动手把那些洋人给抓起来,谁知道得到的答案却让他愣了一下,他怎么也没想到,华尔那么做,居然是为了递交投名状!
“投名状?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吗?”李永吉问。
“大概是知道点。”华尔点点头,用还比较生涩的中文道,“别人告诉过我,投名状的意思,就是做一件没有退路的,再也不能后悔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李大人,我是真心希望在您的麾下作战,并跟随您取得应有的荣耀,所以为了表示我的忠诚,我就把我的同胞给抓了,希望这样可以表达我的诚意。”
“哦哦。”李永吉略有混乱的点点头,“你这么做就只是为了表达你的诚意?就不想要求点什么吗?”
“当然有。”华尔倒也实诚,连忙点点头,“我希望您能够让我的洋枪队出战!不要再把我们当仪仗队了。”
“怎么,好吃好喝的,不让你们打仗不好么?”
“当然不好,”顿了顿,华尔才继续道,“我不知道怎么说,我是说,待遇好当然好,但如果一支军队整天没有仗可大,却每天享受好待遇,那这支部队就要废了!”
紧接着,他就开始诉苦,开始诉说他手下的洋枪队最近的变化。
听了华尔的诉说,李永吉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苦恼。
原来,当初李永吉搞洋枪队,其实就是为了养一个吉祥物,是为了让精武军跟洋人近距离接触,让他们减少对洋人的恐惧,这样以后万一要跟洋人作战,心理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当然,因为毕竟是洋人,所以李永吉给他们的待遇还是比较高的,基本都是比照精武军的士官待遇,每天都是好吃好喝,包吃包住包衣服,甚至连训练方面也不做什么要求。
一开始,这些洋人还有些纪律,毕竟刚被华尔略施小计收拾了一顿,可时间一长,发现就算偷懒耍滑,待遇也是不变,而且一直都没有仗可以打,就只是在军营里走列队,玩射击,于是这军心慢慢就散了。
最初的时候,华尔还带着那批他收买过的手下去镇压,可后来华尔收买过的手下也颓废了,整天糊弄一番走走列队后,然后就整天混在一起喝酒打牌混日子,甚至还有人娶了当地的中国女人,打算在本地落地生根!
原因无他,因为洋枪队是比照精武军的待遇,而精武军有个规定,那就是士官一级的官兵,假如娶了老婆,是可以免费分房子的。
也就是说,在这里当兵,吃穿住用行精武军全包了,每个月还能领一份不错的薪水,这份待遇,就算拿到欧洲去,也是中产阶级才能有的待遇了。
那么洋枪队的士兵都是什么人呢?华尔就不说了,以前不过是个中下级雇佣兵,其他人要么是低级水手,要么也跟华尔一样,是中下级雇佣兵。
换句话说,洋枪队里的这些人,在欧美国家里就是属于贫民阶层的,根本上不得台面,以前根本就不可能天天吃肉天天喝酒,别说房子,甚至连娶媳妇都是奢望,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来中国混饭吃了。
要知道在十九世纪中期,中国早已不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而是一个充满瘟疫的肮脏落后的地方,一般中产阶级以上的欧洲人,除了特殊情况或者脑子抽风,否则是不乐意来这边受罪的。
现在这些人当了洋枪队的雇佣兵,每天糊弄一番就能好吃好喝又好住,过的跟欧洲小地主一样滋润,一下子就军心涣散,整天想着混日子,而不是想着去打仗了。
对此,野心不小的华尔是忧心忡忡,他感觉自己的部队再这么下去,很快就要彻底废掉了,到时候恐怕真的只能去当个仪仗队,指望他们打仗是不可能了。
要想让他们振作,就必须给他一个打仗的机会,而且是必须打胜仗!
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从小富即安的想法中拉出来,重新激起他们心中的荣誉与热血!
“虽然对他们目前的行为让我很失望,但我相信他们的消沉都是暂时的。”华尔依旧是目光炯炯,依旧包含着热情,甚至热泪都快出来了,“只要给他们一场胜利,真的,只要一场胜利就好,那么他们就会激起胸中的荣誉感,相信我,他们行的!而我的洋枪队,也一定能够为大人建功立业,赢取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咳咳。”对于他的这种热情,李永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不好说之前就是养个吉祥物,所以只好敷衍的点点头,“嗯,你的心意我是彻底收到了。放心吧,我的朋友,洋枪队也花了我很多心血,我也不忍心让他们彻底废掉,嗯,会有仗打的,会有的。”
“是什么时候?”华尔进一步进逼,“时间不等人,我也已经做出了投名状,所以我的忠诚您不必怀疑。因此,您必须亲自下令让我们出击!您恐怕不知道,我那群该死的手下,如今动不动就拿您的命令说事儿,所以要是没有您的亲自下令,我手下的那群懒鬼,是不会出动的。”
“这个么,总需要一点时间,你不要着急,不要着急……”
“大人!”华尔这次是真的哭了,一把抓住李永吉的胳膊,“您,您是在敷衍我么?是不是在敷衍我?”
“这个……”看到对方都这样子了,李永吉也有点不好意思,就想给他先找个目标打一下,满足他的指挥瘾,再说洋枪队彻底废掉也不是好事儿,毕竟也花了自己不少银子。
仔细想了想,最近周围还真没什么可以打的目标,最近倒是有个剿匪行动,但显然让洋枪队去剿匪不太合适……想啊想,忽然让他想到谭绍光最近打湖州打的挺欢,自己多次去信让他停手,他也一点面子也不给,正打算派个部队给他点颜色看看呢。
不如就派华尔去救援湖州?其实湖州那边不算危险,毕竟还有个猛人赵景贤,而谭绍光的部队都是冷兵器,让华尔的洋枪队去的话,应该不成问题。
虽说自己刚刚跟麦华陀几个人说好了跟太平军互不侵犯,不过谁让正式的协议还没谈拢呢,再说洋枪队不属于精武军啊,是洋人的雇佣兵,总有说头。
想到这里,李永吉就点点头,一脸郑重的对华尔道:“的确,最近我这里就有一场救援战役,本来我是想派其他部队去的,但既然你这么坚持,就让你们洋枪队出动吧。这样,你回去准备准备,应该过几天就要你们出兵了,到时候我亲自给你下书面命令,保证让你那些手下都听从你的命令。”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