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3 第三百零四章 腹背受敌的郑芝龙
- 304 第三百零五章 大整编(上)
- 305 第二百零六章 大整编(下)
- 306 第三百零七章 “皇协军”?!
- 307 第三百零八章 没钱啦!
- 308 第三百零九章 新产品
- 309 第三百一十章 水师!水师!
- 310 第三百一十一章 蒸馏组
- 311 第三百一十二章 “飞燕”号的改造
- 312 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景吉列服
- 313 第三百一十四章 琉璃猴子和夯土城墙
- 314 第三百一十五章 水力的运用
- 315 第三百一十六章 字纸的威力
- 316 第三百一十七章 豆豆的回归
- 317 第三百一十八章 朝阳号
- 318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双体船的构想
- 319 第三百二十章 偷船
- 320 第三百二十一章 老色鬼岛津久雄
- 321 第三百二十二章 归路
- 322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怕火的船帆
- 323 第三百二十四章 速度为王
- 324 第三百二十五章 纷乱如麻的朝堂
- 325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就是上天吗?简单!
- 326 第三百二十七章 童言无忌
- 327 第三百二十八章 水师旗语
- 328 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人们的闲唠嗑
- 329 第三百三十章 升天啦!
- 330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赵氏兄弟
- 331 第三百三十二章 风云突变
- 332 第三百三十三章 空中遇险
- 333 第三百三十四章 营救(一)
- 334 第三百三十五章 营救(二)
- 335 第三百三十六章 营救(三)
- 336 第三百三十七章 营救(四)
- 337 第三百三十八章 营救(完)
- 338 第三百三十九章 星主
- 339 第三百四十章 耽罗国
- 340 第三百四十一章 夜谈
- 341 第三百四十二章 楚凡受伤
- 342 第三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击
- 343 第三百四十四章 输血
- 344 第三百四十五章 郑彩
- 345 第三百四十六章 刘洪授首
- 346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东宫西宫?
- 347 第三百四十八章 逃民编户
- 348 第三百四十九章 郑彩的震撼
- 349 第三百五十章 关于精盐的困境
- 350 第三百五十一章 私盐官卖与老将军
- 351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朝鲜王廷里的暗桩
- 352 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疤脸的末路
- 353 第三百五十四章 巡视(上)
- 354 第三百五十五章 巡视(中)
- 355 第三百五十六章 巡视(下)
- 356 第三百五十七章 凯旋
- 357 第三百五十八章 特情司内务处
- 358 第三百五十九章 军议(一)
- 359 第三百六十章 军议(二)
- 360 第三百六十一章 军议(三)
- 361 第三百六十二章 军议(四)
- 362 第三百六十三章 军议(五)
- 363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军议(六)
- 364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军议(完)
- 365 第三百六十六章 逃生
- 366 第三百六十七章 新仇旧恨
- 367 第三百六十八章 出征
- 368 第三百六十九章 瞭望
- 369 第三百七十章 老海盗范奥斯特
- 370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千里镜中的小黑点
- 371 第三百七十二章 料敌先机(一)
- 372 第三百七十三章 料敌先机(二)
- 373 第三百七十四章 料敌先机(三)
- 374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料敌先机(四)
- 375 第三百七十六章 料敌先机(五)
- 376 第三百七十七章 料敌先机(六)
- 377 第三百七十八章 料敌先机(七)
- 378 第三百七十九章 料敌先机(完)
- 379 第三百八十章 追击
- 380 第三百八十一章 鹿儿岛
- 381 第三百八十二章 替罪羊(上)
- 382 第三百八十三章 替罪羊(中)
- 383 第三百八十四章 替罪羊(下)
- 384 第三百八十五章 关于金矿的思考
- 385 第三百八十六章 圣战营
- 386 第三百八十七章 关于裹挟的战略课(上)
- 387 第三百八十八章 关于裹挟的战略课(中)
- 388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关于裹挟的战略课(下)
- 389 第三百九十章 郑芝龙
- 390 第三百九十一章 志向
- 391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婚(一)
- 392 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婚(二)
- 393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婚(三)
- 394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婚(四)
- 395 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婚(五)
- 396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婚(六)
- 397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婚(七)
- 398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婚(八)
- 399 第四百章 大婚(九)
- 400 第四百零一章 大婚(完)
- 401 第四百零二章 来啦!
- 402 第四百零三章 生死攸关的消息
- 403 第四百零四章 传位
- 404 第四百零五章 屠杀
- 405 第四百零六章 李什长
- 406 第四百零七章 瀛洲城
- 407 第四百零八章 立威
- 408 第四百零九章 定策
- 409 第四百一十章 收缩
- 4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反常(一)
- 411 第四百一十二章 反常(二)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常(三)
- 413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常(四)
- 414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常(完)
- 415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崩地裂(一)
- 416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崩地裂(二)
- 417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崩地裂(三)
- 418 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崩地裂(四)
- 419 第四百二十章 天崩地裂(五)
- 420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崩地裂(六)
- 421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崩地裂(七)
- 422 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崩地裂(八)
- 423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崩地裂(九)
- 424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崩地裂(十)
- 425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崩地裂(十一)
- 426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崩地裂(十二)
- 427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崩地裂(十三)
- 428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崩地裂(完)
- 429 第四百三十章 夫妻闲话
- 430 第四百三十一章 玉米、番薯和土豆
- 431 第四百三十二章 鞑子密使
- 432 第四百三十三章 鞑子的底线
- 433 第四百三十四章 勤王军
- 434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 435 第四百三十六章 鼎革大计(上)
- 436 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革大计(中)
- 437 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革大计(下)
- 438 第四百三十九章 寻金小分队和餐前祈祷
- 439 第四百四十章 陷阱
- 440 第四百四十一章 报信
- 441 第四百四十二章 遍地狼烟
- 442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天门
- 443 第四百四十四章 少女心事
- 444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两只拳头
- 445 第四百四十六章 漏网之鱼
- 446 第四百四十七章 戒备森严的高丽行宫
- 447 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色的书办
- 448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岛之殇(一)
- 449 第四百五十章 双岛之殇(二)
- 450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双岛之殇(三)
- 451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双岛之殇(四)
- 452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双岛之殇(五)
- 453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双岛之殇(六)
- 454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双岛之殇(完)
- 455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遣队和童子营
- 456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 457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楚门弟子
- 458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家中规矩
- 459 第四百六十章 进山上香
- 460 四百六十一章 设伏(上)
- 461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伏击(中)
- 462 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击(下)
- 463 第四百六十四章 坠落
- 464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星主是个大麻烦
- 465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关心则乱
- 466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女人
- 467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子之怒
- 468 第四百六十九章 瓜蔓抄
- 469 第四百七十章 娶女王的麻烦
- 470 第四百七十一章 暴风雨中的先遣队
- 471 第四百七十二章 休整完毕
- 472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行路上
- 473 第四百七十四章 炒面和羊肠袋
- 474 第四百七十五章 城头闹剧
- 475 第四百七十六章 骗门
- 476 第四百七十七章 想要自戕的光海君
- 477 第四百七十八章 援军
- 478 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人
- 479 第四百八十章 阻击
- 480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临敌变阵
- 481 无标题章节
- 482 第四百八十三章 日渐繁荣的瀛洲城
- 483 第四百八十四章 姐夫?
- 484 第四百八十五章 心底的藤蔓
- 485 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
- 486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宫娘娘
- 487 第四百八十八章 鸽处
- 488 第四百八十九章 推不动的私盐官卖
- 489 第四百九十章 外书房(上)
- 490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书房(下)
- 491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与学(上)
- 492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与学(中)
- 493 第四百九十四章 教与学(下)
- 494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
- 495 第四百九十六章 郑家船队
- 496 第四百九十七章 郑家来求援
- 497 第四百九十八章 误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一十四章 琉璃猴子和夯土城墙
第三百一十四章 琉璃猴子和夯土城墙
金泳太这些日子出门就是简简单单一乘二人小轿,以往前呼后拥,举着回避、肃静牌子清道的场景再看不到了。
这都是因为那帮子翻了身的流官们,其中一个原因是,这帮流官流放之前个个都是位高权重,金泳太区区一个从五品知县,哪敢在他们面前摆谱?
但最重要一个原因是,金泳太手下已经没什么可用的人了——那帮流官全面插手旌义县的所有事务,缺人就从县衙里“借调”,搞得金泳太堂堂知县大人差点连这俩轿夫都没保住!
由于流官们夺权,金泳太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反正第一人”就是个幌子,一面应付济州牧使和大静知县的幌子!
当幌子就已经让金泳太很不满了,而这个月到了发薪俸时,堵在县衙门口那些小吏、快手和壮丁们就要让他抓狂了——旌义县府库乃至义仓的钱粮都被流官们折腾完了,哪还有东西发薪俸?
那帮子流官个个都是琉璃猴子,太极推手这一招可用得贼溜——人都是“借”的,发钱自然该金泳太这个正印知县想办法。
百般无奈之下,金泳太只得去找凌明——他很清楚,不管流官们怎么折腾,想要靠着旌义县这一亩三分地就把故主光海君救出来重掌朝鲜大权那就是在做梦;真正能倚靠的,便是凌明以及他身后那位年轻得不像话的楚公子,尤其是在济州第一强军柳家私军都被楚公子轻而易举干掉之后!
他清楚,那帮混老了官场的流官们就更清楚了,时不时还要敲打他一番,千万别忤逆了上国老爷们!
但正如俗话所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偌大一个旌义县,这么多人指着薪俸过日子,他也实在是没办法。只得战战兢兢求见凌明。
可后者的态度却让他大跌眼镜,既没有推三阻四。也没有横眉立眼,而是和和气气对他说,借钱?没问题!但得用旌义县的赋税做抵押——如果旌义县的赋税不够也没关系,反正日后光海君复辟,整个朝鲜都是你们的,用其他地方的赋税抵押也一样。
金泳太万万没想到上国老爷们居然如此好说话,已经快被逼疯了的他,想都没想便借了三个月的薪俸——现下已经是年末。有个两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把今年的秋税征上来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回想到当初借钱的情形,金泳太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钱借的倒是顺溜,就是利高了些——短短三个月就要三分利!
轿子晃悠中,金泳太心中突然有些烦躁起来,一伸手,他把轿帘掀开了,赫然入目的。便是县衙西大街两边墙上的斑斑血迹!
这让金泳太心头一紧,两腿竟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起来——他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复辽军在县衙广场大开杀戒的景象!
这些明人下手太狠,事后光冲洗三条街上的血迹都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就这,半个月以后都还有人从墙缝里找出了发臭了的肉块!
金泳太身为知县,为安抚那天死难者的家属,他可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当然成效还是有的,在威胁恐吓一番后,再许下免除今年税赋,绝大多数人都认命消停了,可这只限于普通老百姓。
旌义县那些士绅,尤其是读书人。可就没这么好糊弄了,除了几个和金泳太一样读书读傻了的。相信了那番帮助先君复辟的鬼话,最终投入到“反正”阵营的读书人外。其他人的选择都很简单——逃离!
金泳太没详细统计,不过旌义县城的大户们十室九空这还真不是开玩笑——明哲保身的大户们逃离的首选目标是济州城,其次便是西边的大静县了。
大户们的逃离金泳太倒不是很放在心上,他担心的是,这些大户把旌义县的真实情况捅到朝鲜王廷去!
一想到王廷大军的讨伐金泳太便觉得心惊肉跳,不过宋义兴给他打气的话又让他振奋起来,“奸佞窃国,虽众而无义;吾辈忠实,虽寡而正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贼众虽多,何足道哉!”
当然,嘴上说是“何足道”,实际上大家都清楚,他们现在最需要抱紧的,便是复辽军这条粗腿。
所以当那位楚公子传令,让他们扩建渊外川入海口的码头、同时在渊外川西岸兴建一道夯土城墙时,金泳太立刻忙活开来,组织民伕、丈量土地、准备器械……
看来,上国老爷们要在这里长住了,这可是大好事,日后王廷大军来讨伐时,他们总没法袖手旁观了吧——穿过旌义县西门那长长的门洞时,金泳太心中这么想着。
出了西门,来到渊外川的河边,顺着河岸一路向南,刚刚过了天地渊瀑布后,金泳太下了轿子,坐上渡船朝对岸而来。
渊外川并不宽,也就十七八丈的距离,渡船只用了一炷香不到的时间便靠上了西岸。
上了岸之后,金泳太站住脚,仰头仔细打量起河岸边那座高达三丈的哨楼来——这是东面起点,连接哨楼的,便是高1丈5尺的夯土城墙了。
夯土城墙几乎是一条直线,从这个哨楼起始,一直沿着西南方向直达海岸,长一里多一点;在金泳太每天的催促下,城墙的修建进展很快,现在只差正中央的城门了。
他正准备抬脚上轿往城门工地走呢,就听东边远远地传来一阵说话声,侧耳听了一下,似乎其中有宋义兴的声音。
这下金知县好奇了起来,顺着河岸往东边而来,走出大约一百多步以后,眼前豁然开朗——河岸边的树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伐掉,露出一大块空地来;而树林边缘,还有不少明人装束的汉子正挥舞着斧头伐木。
河岸边,果然是宋义兴为首的七八个流官,正围在一个白衣人身边,毕恭毕敬地寒暄着,金泳太定睛一看,可不正是那日敲县衙登闻鼓的楚凡楚公子吗?
“……我们复辽军既然来了,那便绝不会走!诸位但请放心。”刚走到流官们身后,金泳太便听到楚凡这么说道,和宋义兴他们一样,他心中仿佛一块大石落了地。
四下里一看,河岸边放着好些青铜棘轮,看样子刚刚浇铸好,一个新的疑问不禁浮上了他的心头。
这位楚公子准备在这里干什么呢?(未完待续。)
ps:螃蟹今天到六盘水出差,只能趁出差空隙码字,所以这几天更新的时间可能不太固定,敬请书友大大们谅解:)
这都是因为那帮子翻了身的流官们,其中一个原因是,这帮流官流放之前个个都是位高权重,金泳太区区一个从五品知县,哪敢在他们面前摆谱?
但最重要一个原因是,金泳太手下已经没什么可用的人了——那帮流官全面插手旌义县的所有事务,缺人就从县衙里“借调”,搞得金泳太堂堂知县大人差点连这俩轿夫都没保住!
由于流官们夺权,金泳太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反正第一人”就是个幌子,一面应付济州牧使和大静知县的幌子!
当幌子就已经让金泳太很不满了,而这个月到了发薪俸时,堵在县衙门口那些小吏、快手和壮丁们就要让他抓狂了——旌义县府库乃至义仓的钱粮都被流官们折腾完了,哪还有东西发薪俸?
那帮子流官个个都是琉璃猴子,太极推手这一招可用得贼溜——人都是“借”的,发钱自然该金泳太这个正印知县想办法。
百般无奈之下,金泳太只得去找凌明——他很清楚,不管流官们怎么折腾,想要靠着旌义县这一亩三分地就把故主光海君救出来重掌朝鲜大权那就是在做梦;真正能倚靠的,便是凌明以及他身后那位年轻得不像话的楚公子,尤其是在济州第一强军柳家私军都被楚公子轻而易举干掉之后!
他清楚,那帮混老了官场的流官们就更清楚了,时不时还要敲打他一番,千万别忤逆了上国老爷们!
但正如俗话所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偌大一个旌义县,这么多人指着薪俸过日子,他也实在是没办法。只得战战兢兢求见凌明。
可后者的态度却让他大跌眼镜,既没有推三阻四。也没有横眉立眼,而是和和气气对他说,借钱?没问题!但得用旌义县的赋税做抵押——如果旌义县的赋税不够也没关系,反正日后光海君复辟,整个朝鲜都是你们的,用其他地方的赋税抵押也一样。
金泳太万万没想到上国老爷们居然如此好说话,已经快被逼疯了的他,想都没想便借了三个月的薪俸——现下已经是年末。有个两三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把今年的秋税征上来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回想到当初借钱的情形,金泳太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钱借的倒是顺溜,就是利高了些——短短三个月就要三分利!
轿子晃悠中,金泳太心中突然有些烦躁起来,一伸手,他把轿帘掀开了,赫然入目的。便是县衙西大街两边墙上的斑斑血迹!
这让金泳太心头一紧,两腿竟不由自主的微微颤抖起来——他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复辽军在县衙广场大开杀戒的景象!
这些明人下手太狠,事后光冲洗三条街上的血迹都花了整整一天功夫。就这,半个月以后都还有人从墙缝里找出了发臭了的肉块!
金泳太身为知县,为安抚那天死难者的家属,他可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当然成效还是有的,在威胁恐吓一番后,再许下免除今年税赋,绝大多数人都认命消停了,可这只限于普通老百姓。
旌义县那些士绅,尤其是读书人。可就没这么好糊弄了,除了几个和金泳太一样读书读傻了的。相信了那番帮助先君复辟的鬼话,最终投入到“反正”阵营的读书人外。其他人的选择都很简单——逃离!
金泳太没详细统计,不过旌义县城的大户们十室九空这还真不是开玩笑——明哲保身的大户们逃离的首选目标是济州城,其次便是西边的大静县了。
大户们的逃离金泳太倒不是很放在心上,他担心的是,这些大户把旌义县的真实情况捅到朝鲜王廷去!
一想到王廷大军的讨伐金泳太便觉得心惊肉跳,不过宋义兴给他打气的话又让他振奋起来,“奸佞窃国,虽众而无义;吾辈忠实,虽寡而正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贼众虽多,何足道哉!”
当然,嘴上说是“何足道”,实际上大家都清楚,他们现在最需要抱紧的,便是复辽军这条粗腿。
所以当那位楚公子传令,让他们扩建渊外川入海口的码头、同时在渊外川西岸兴建一道夯土城墙时,金泳太立刻忙活开来,组织民伕、丈量土地、准备器械……
看来,上国老爷们要在这里长住了,这可是大好事,日后王廷大军来讨伐时,他们总没法袖手旁观了吧——穿过旌义县西门那长长的门洞时,金泳太心中这么想着。
出了西门,来到渊外川的河边,顺着河岸一路向南,刚刚过了天地渊瀑布后,金泳太下了轿子,坐上渡船朝对岸而来。
渊外川并不宽,也就十七八丈的距离,渡船只用了一炷香不到的时间便靠上了西岸。
上了岸之后,金泳太站住脚,仰头仔细打量起河岸边那座高达三丈的哨楼来——这是东面起点,连接哨楼的,便是高1丈5尺的夯土城墙了。
夯土城墙几乎是一条直线,从这个哨楼起始,一直沿着西南方向直达海岸,长一里多一点;在金泳太每天的催促下,城墙的修建进展很快,现在只差正中央的城门了。
他正准备抬脚上轿往城门工地走呢,就听东边远远地传来一阵说话声,侧耳听了一下,似乎其中有宋义兴的声音。
这下金知县好奇了起来,顺着河岸往东边而来,走出大约一百多步以后,眼前豁然开朗——河岸边的树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伐掉,露出一大块空地来;而树林边缘,还有不少明人装束的汉子正挥舞着斧头伐木。
河岸边,果然是宋义兴为首的七八个流官,正围在一个白衣人身边,毕恭毕敬地寒暄着,金泳太定睛一看,可不正是那日敲县衙登闻鼓的楚凡楚公子吗?
“……我们复辽军既然来了,那便绝不会走!诸位但请放心。”刚走到流官们身后,金泳太便听到楚凡这么说道,和宋义兴他们一样,他心中仿佛一块大石落了地。
四下里一看,河岸边放着好些青铜棘轮,看样子刚刚浇铸好,一个新的疑问不禁浮上了他的心头。
这位楚公子准备在这里干什么呢?(未完待续。)
ps:螃蟹今天到六盘水出差,只能趁出差空隙码字,所以这几天更新的时间可能不太固定,敬请书友大大们谅解:)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