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46 第四百四十七章 戒备森严的高丽行宫
- 447 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色的书办
- 448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岛之殇(一)
- 449 第四百五十章 双岛之殇(二)
- 450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双岛之殇(三)
- 451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双岛之殇(四)
- 452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双岛之殇(五)
- 453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双岛之殇(六)
- 454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双岛之殇(完)
- 455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遣队和童子营
- 456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 457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楚门弟子
- 458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家中规矩
- 459 第四百六十章 进山上香
- 460 四百六十一章 设伏(上)
- 461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伏击(中)
- 462 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击(下)
- 463 第四百六十四章 坠落
- 464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星主是个大麻烦
- 465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关心则乱
- 466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女人
- 467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子之怒
- 468 第四百六十九章 瓜蔓抄
- 469 第四百七十章 娶女王的麻烦
- 470 第四百七十一章 暴风雨中的先遣队
- 471 第四百七十二章 休整完毕
- 472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行路上
- 473 第四百七十四章 炒面和羊肠袋
- 474 第四百七十五章 城头闹剧
- 475 第四百七十六章 骗门
- 476 第四百七十七章 想要自戕的光海君
- 477 第四百七十八章 援军
- 478 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人
- 479 第四百八十章 阻击
- 480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临敌变阵
- 481 无标题章节
- 482 第四百八十三章 日渐繁荣的瀛洲城
- 483 第四百八十四章 姐夫?
- 484 第四百八十五章 心底的藤蔓
- 485 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
- 486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宫娘娘
- 487 第四百八十八章 鸽处
- 488 第四百八十九章 推不动的私盐官卖
- 489 第四百九十章 外书房(上)
- 490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书房(下)
- 491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与学(上)
- 492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与学(中)
- 493 第四百九十四章 教与学(下)
- 494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
- 495 第四百九十六章 郑家船队
- 496 第四百九十七章 郑家来求援
- 497 第四百九十八章 误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董浩然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格局独特的院子,黑亮的眸子深不可测,一点儿不像十四岁少年应有的眼神。
院子坐东向西,中间是个大大的天井,里面高低错落安放着单杠、双杠、杠铃等等打熬筋骨的器物——这些他已经在学堂里见过玩过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小靶场,二十五米长的箭道尽头安放着五个箭垛,怎么看都像他读书那个小学堂的操场。
董浩然之所以觉得这院子格局独特,还不仅因为这个天井像操场,更让他疑惑的是南北两厢——与普通院子不一样,两排厢房被隔成了小间小间的,他瞟了一眼便数清楚了每边都有十间小屋子。
从门口探头一望,董浩然只见里面门两侧各放着两张式样古怪的床——之所以说它古怪,是因为这床乃是高高架在空中的;床的下面则是一张书案,书案前放着一把靠背椅,旁边则立着个柜子,似乎是用来装衣物的。
除了这四张床和椅子外,屋里空空荡荡再无别物,董浩然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这应该是他们童子营平日住的地方,他不禁心中一动——这屋子看似简陋,却让他充满了遐想和向往。
顺着南厢前的门廊,董浩然逛到了西边,宽阔的倒厦房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右手边的屋子腾腾冒着热气,董浩然驻足门口朝里张望,却发现是个厨房,一位胖胖的大婶正在锅台前忙活着,看到他后报以慈祥一笑;董浩然忙缩头回身,快步走向中央,中央这间很大,里面摆满了木条桌和条凳,和学堂里的食堂并无二致;左手边的屋子里两边靠墙安放着剖开的巨大竹根,竹根首尾相连形成了两溜儿长长的槽;距离槽尺许高的地方则是酒杯粗细的陶管,陶管上每隔一米的地方便有个木制的带着手柄的管子状的物件。
看到这么新奇的物件,董浩然好奇心大盛,不由得小心翼翼地伸手碰了碰那木头手柄,一碰之下他发现这手柄竟是可以转动的;稍稍用力一拧,就听“嗞”的一声,一股细小的水流喷射而出,吓得董浩然蹭地一下跳开了。
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居然还会喷水?!
探头探脑看了好一会儿,那水流竟没半点枯竭的迹象,让董浩然更加好奇,走上前朝反方向拧动手柄后,水流戛然而止,他左右仔细观察一番后立即恍然大悟——这木管子和手柄就是个机关,可以控制水流的开关!
但这水又是从何处来的呢?董浩然顺着陶管一看,只见陶管拐了个弯,从屋顶的一个小孔穿了出去。
“滴~~”他正待好好研究一番呢,就听天井里传来了尖利的竹哨声,随即有人高声喊着,“孩子们,集合啦!”
董浩然赶紧放弃探秘寻幽的念头,三步两步赶到了天井中,只见那位领自己进门的穿着军服的汉子正挥舞着手臂指挥着,“排好队!都排好队!……念到名字的就出来,领了被褥去认自己的宿舍。”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推搡着排起了队,董浩然也默不作声站到了队列中,眼睛却一个劲儿朝那汉子身后的几个女孩瞟去——女孩们都是丫鬟打扮,衣裳虽然素淡,举手投足间却是优雅自若,怎么都掩不住身上那股淡淡的贵气。
这是谁家的丫鬟呢?怎么看怎么像大户人家的小姐!董浩然有些疑惑不解了。
他可不像身边这些孩子们没见过世面,看不出这些丫鬟的不寻常——董家在辽阳陷落之前可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户,当初也是钟鸣鼎食、珠围翠绕的豪绅世家!
虽然辽阳陷落时董浩然尚在总角之年,可家中那等富贵气息早已深深印入了他小小的心灵之中。
当然这一切随着鞑子的铁靴踏入董家大门而烟消云散,从那以后董浩然就和绝大多数沦为奴隶的辽人一样,过起了三餐不继、衣不遮体的牛马般的生活。
他家过得清苦,却不等于董家都是如此——他祖父和大伯虽然也从高高的云端跌落,却仍还能维持着一定的体面,甚至还豢养了好些包衣阿哈!
为什么同是董家人,命运却如此迥异呢?
幼小的董浩然一直不明白,直到那天他在他爹怀中听到那句咬牙切齿的话后才稍稍明白了一些——他在街头无意冲撞了几个小鞑子,却被随后赶来的大伯抡圆马鞭朝死里打,要不是他爹死命相护,他早成了阎王殿里的冤死鬼了。
“狗!鞑子的狗!浩然你记住了,鞑子不是最可恨的,给鞑子当狗的人才是真正的畜生!”
他爹吐着血在他耳边说出的这句话,像是一把烧红的烙铁般深深烙在了他的心上。
他明白了,从那天起,他再没有了爷爷,也没有什么大伯!
“董浩然!”
一声清脆的呼唤将他从痛苦的回忆中拉了回来,他条件反射般应了一声后,迈步走到了女孩们的面前。
“这是褥子,这是被子,喏,抱好喽,”女孩的话中带着浓浓的闽音,让董浩然很不习惯,但手中沉甸甸的分量却让他一下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还有这个,盥洗用的木盆、毛巾、牙刷还有精盐盒子,都给你放在被子上面,小心别撒了……你的宿舍是北厢辛字号,赶紧去吧!”
董浩然没明白这毛巾、牙刷是什么物件,却不耽误他抱着厚厚的被褥朝自己的宿舍而去。
“嘿!你好呀!”刚一进辛字号的门,董浩然便听到了一声中气十足的招呼,抬眼一看,右手边里面那张床上,一个黑壮的少年正晃荡着腿,一脸的笑容灿烂的像六月间的太阳。
董浩然有些茫然——长年的苦难生活似乎已经让他忘记如何与自己的同龄人相处了。
“俺姓叶,叫俺铁蛋就成,”没等董浩然反应过来,黑壮少年早已腾的一下跳了下来,不由分说帮他抱过被褥放到了对面的床上,嘴里却一刻都没停,“你叫啥名儿?也是俺们辽东的?”
“唔~~”面对他的热情,董浩然有些手足无措,支吾了一会才回答道,“……董浩然。”
叶铁蛋眉毛一扬,刚想说点什么,却听门口脚步声起,一高一矮两个少年抱着被褥进来了;叶铁蛋这下顾不上董浩然了,乐呵呵地帮新来的伙伴归置。
冷眼旁观中,董浩然很快便对屋里这三位新伙伴以及他们的来历有了个初步了解:热情爽朗地叶铁蛋今年十五,乃是因为体育特别拔尖才被学堂的先生送到了这里;后来的那位高个少年叫李多寿,和董浩然同岁,却是个话痨,倒与叶铁蛋很是相得,自打李多寿进门后两人嘴里就没停过,从李多寿的话中,董浩然经常听到他对自己文章学问颇为自诩,看来笔杆子挺顺溜;矮个少年最小,今年才十三岁,复姓端木单名一个雄字,可他的样子却一点也不雄,话未出口脸先红,倒像极了腼腆害羞的女孩子——他来这里是因为算学好,这是在叶、李的轮番追问下他才不得不说出来的。
听着他们嬉戏笑闹,董浩然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了——他在学堂一向不显山不露水,不管什么课程都是平平而已,怎么就能和这些尖子们一样被送到这里了呢?(未完待续。)
院子坐东向西,中间是个大大的天井,里面高低错落安放着单杠、双杠、杠铃等等打熬筋骨的器物——这些他已经在学堂里见过玩过了;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小靶场,二十五米长的箭道尽头安放着五个箭垛,怎么看都像他读书那个小学堂的操场。
董浩然之所以觉得这院子格局独特,还不仅因为这个天井像操场,更让他疑惑的是南北两厢——与普通院子不一样,两排厢房被隔成了小间小间的,他瞟了一眼便数清楚了每边都有十间小屋子。
从门口探头一望,董浩然只见里面门两侧各放着两张式样古怪的床——之所以说它古怪,是因为这床乃是高高架在空中的;床的下面则是一张书案,书案前放着一把靠背椅,旁边则立着个柜子,似乎是用来装衣物的。
除了这四张床和椅子外,屋里空空荡荡再无别物,董浩然稍一思索便明白了这应该是他们童子营平日住的地方,他不禁心中一动——这屋子看似简陋,却让他充满了遐想和向往。
顺着南厢前的门廊,董浩然逛到了西边,宽阔的倒厦房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右手边的屋子腾腾冒着热气,董浩然驻足门口朝里张望,却发现是个厨房,一位胖胖的大婶正在锅台前忙活着,看到他后报以慈祥一笑;董浩然忙缩头回身,快步走向中央,中央这间很大,里面摆满了木条桌和条凳,和学堂里的食堂并无二致;左手边的屋子里两边靠墙安放着剖开的巨大竹根,竹根首尾相连形成了两溜儿长长的槽;距离槽尺许高的地方则是酒杯粗细的陶管,陶管上每隔一米的地方便有个木制的带着手柄的管子状的物件。
看到这么新奇的物件,董浩然好奇心大盛,不由得小心翼翼地伸手碰了碰那木头手柄,一碰之下他发现这手柄竟是可以转动的;稍稍用力一拧,就听“嗞”的一声,一股细小的水流喷射而出,吓得董浩然蹭地一下跳开了。
这是个什么鬼东西,居然还会喷水?!
探头探脑看了好一会儿,那水流竟没半点枯竭的迹象,让董浩然更加好奇,走上前朝反方向拧动手柄后,水流戛然而止,他左右仔细观察一番后立即恍然大悟——这木管子和手柄就是个机关,可以控制水流的开关!
但这水又是从何处来的呢?董浩然顺着陶管一看,只见陶管拐了个弯,从屋顶的一个小孔穿了出去。
“滴~~”他正待好好研究一番呢,就听天井里传来了尖利的竹哨声,随即有人高声喊着,“孩子们,集合啦!”
董浩然赶紧放弃探秘寻幽的念头,三步两步赶到了天井中,只见那位领自己进门的穿着军服的汉子正挥舞着手臂指挥着,“排好队!都排好队!……念到名字的就出来,领了被褥去认自己的宿舍。”
叽叽喳喳的孩子们推搡着排起了队,董浩然也默不作声站到了队列中,眼睛却一个劲儿朝那汉子身后的几个女孩瞟去——女孩们都是丫鬟打扮,衣裳虽然素淡,举手投足间却是优雅自若,怎么都掩不住身上那股淡淡的贵气。
这是谁家的丫鬟呢?怎么看怎么像大户人家的小姐!董浩然有些疑惑不解了。
他可不像身边这些孩子们没见过世面,看不出这些丫鬟的不寻常——董家在辽阳陷落之前可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户,当初也是钟鸣鼎食、珠围翠绕的豪绅世家!
虽然辽阳陷落时董浩然尚在总角之年,可家中那等富贵气息早已深深印入了他小小的心灵之中。
当然这一切随着鞑子的铁靴踏入董家大门而烟消云散,从那以后董浩然就和绝大多数沦为奴隶的辽人一样,过起了三餐不继、衣不遮体的牛马般的生活。
他家过得清苦,却不等于董家都是如此——他祖父和大伯虽然也从高高的云端跌落,却仍还能维持着一定的体面,甚至还豢养了好些包衣阿哈!
为什么同是董家人,命运却如此迥异呢?
幼小的董浩然一直不明白,直到那天他在他爹怀中听到那句咬牙切齿的话后才稍稍明白了一些——他在街头无意冲撞了几个小鞑子,却被随后赶来的大伯抡圆马鞭朝死里打,要不是他爹死命相护,他早成了阎王殿里的冤死鬼了。
“狗!鞑子的狗!浩然你记住了,鞑子不是最可恨的,给鞑子当狗的人才是真正的畜生!”
他爹吐着血在他耳边说出的这句话,像是一把烧红的烙铁般深深烙在了他的心上。
他明白了,从那天起,他再没有了爷爷,也没有什么大伯!
“董浩然!”
一声清脆的呼唤将他从痛苦的回忆中拉了回来,他条件反射般应了一声后,迈步走到了女孩们的面前。
“这是褥子,这是被子,喏,抱好喽,”女孩的话中带着浓浓的闽音,让董浩然很不习惯,但手中沉甸甸的分量却让他一下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还有这个,盥洗用的木盆、毛巾、牙刷还有精盐盒子,都给你放在被子上面,小心别撒了……你的宿舍是北厢辛字号,赶紧去吧!”
董浩然没明白这毛巾、牙刷是什么物件,却不耽误他抱着厚厚的被褥朝自己的宿舍而去。
“嘿!你好呀!”刚一进辛字号的门,董浩然便听到了一声中气十足的招呼,抬眼一看,右手边里面那张床上,一个黑壮的少年正晃荡着腿,一脸的笑容灿烂的像六月间的太阳。
董浩然有些茫然——长年的苦难生活似乎已经让他忘记如何与自己的同龄人相处了。
“俺姓叶,叫俺铁蛋就成,”没等董浩然反应过来,黑壮少年早已腾的一下跳了下来,不由分说帮他抱过被褥放到了对面的床上,嘴里却一刻都没停,“你叫啥名儿?也是俺们辽东的?”
“唔~~”面对他的热情,董浩然有些手足无措,支吾了一会才回答道,“……董浩然。”
叶铁蛋眉毛一扬,刚想说点什么,却听门口脚步声起,一高一矮两个少年抱着被褥进来了;叶铁蛋这下顾不上董浩然了,乐呵呵地帮新来的伙伴归置。
冷眼旁观中,董浩然很快便对屋里这三位新伙伴以及他们的来历有了个初步了解:热情爽朗地叶铁蛋今年十五,乃是因为体育特别拔尖才被学堂的先生送到了这里;后来的那位高个少年叫李多寿,和董浩然同岁,却是个话痨,倒与叶铁蛋很是相得,自打李多寿进门后两人嘴里就没停过,从李多寿的话中,董浩然经常听到他对自己文章学问颇为自诩,看来笔杆子挺顺溜;矮个少年最小,今年才十三岁,复姓端木单名一个雄字,可他的样子却一点也不雄,话未出口脸先红,倒像极了腼腆害羞的女孩子——他来这里是因为算学好,这是在叶、李的轮番追问下他才不得不说出来的。
听着他们嬉戏笑闹,董浩然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了——他在学堂一向不显山不露水,不管什么课程都是平平而已,怎么就能和这些尖子们一样被送到这里了呢?(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