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6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婚(六)
- 397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大婚(七)
- 398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婚(八)
- 399 第四百章 大婚(九)
- 400 第四百零一章 大婚(完)
- 401 第四百零二章 来啦!
- 402 第四百零三章 生死攸关的消息
- 403 第四百零四章 传位
- 404 第四百零五章 屠杀
- 405 第四百零六章 李什长
- 406 第四百零七章 瀛洲城
- 407 第四百零八章 立威
- 408 第四百零九章 定策
- 409 第四百一十章 收缩
- 4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反常(一)
- 411 第四百一十二章 反常(二)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常(三)
- 413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常(四)
- 414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常(完)
- 415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崩地裂(一)
- 416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崩地裂(二)
- 417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崩地裂(三)
- 418 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崩地裂(四)
- 419 第四百二十章 天崩地裂(五)
- 420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崩地裂(六)
- 421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崩地裂(七)
- 422 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崩地裂(八)
- 423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崩地裂(九)
- 424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崩地裂(十)
- 425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崩地裂(十一)
- 426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崩地裂(十二)
- 427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崩地裂(十三)
- 428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崩地裂(完)
- 429 第四百三十章 夫妻闲话
- 430 第四百三十一章 玉米、番薯和土豆
- 431 第四百三十二章 鞑子密使
- 432 第四百三十三章 鞑子的底线
- 433 第四百三十四章 勤王军
- 434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 435 第四百三十六章 鼎革大计(上)
- 436 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革大计(中)
- 437 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革大计(下)
- 438 第四百三十九章 寻金小分队和餐前祈祷
- 439 第四百四十章 陷阱
- 440 第四百四十一章 报信
- 441 第四百四十二章 遍地狼烟
- 442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天门
- 443 第四百四十四章 少女心事
- 444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两只拳头
- 445 第四百四十六章 漏网之鱼
- 446 第四百四十七章 戒备森严的高丽行宫
- 447 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色的书办
- 448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岛之殇(一)
- 449 第四百五十章 双岛之殇(二)
- 450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双岛之殇(三)
- 451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双岛之殇(四)
- 452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双岛之殇(五)
- 453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双岛之殇(六)
- 454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双岛之殇(完)
- 455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遣队和童子营
- 456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 457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楚门弟子
- 458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家中规矩
- 459 第四百六十章 进山上香
- 460 四百六十一章 设伏(上)
- 461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伏击(中)
- 462 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击(下)
- 463 第四百六十四章 坠落
- 464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星主是个大麻烦
- 465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关心则乱
- 466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女人
- 467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子之怒
- 468 第四百六十九章 瓜蔓抄
- 469 第四百七十章 娶女王的麻烦
- 470 第四百七十一章 暴风雨中的先遣队
- 471 第四百七十二章 休整完毕
- 472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行路上
- 473 第四百七十四章 炒面和羊肠袋
- 474 第四百七十五章 城头闹剧
- 475 第四百七十六章 骗门
- 476 第四百七十七章 想要自戕的光海君
- 477 第四百七十八章 援军
- 478 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人
- 479 第四百八十章 阻击
- 480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临敌变阵
- 481 无标题章节
- 482 第四百八十三章 日渐繁荣的瀛洲城
- 483 第四百八十四章 姐夫?
- 484 第四百八十五章 心底的藤蔓
- 485 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
- 486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宫娘娘
- 487 第四百八十八章 鸽处
- 488 第四百八十九章 推不动的私盐官卖
- 489 第四百九十章 外书房(上)
- 490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书房(下)
- 491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与学(上)
- 492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与学(中)
- 493 第四百九十四章 教与学(下)
- 494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
- 495 第四百九十六章 郑家船队
- 496 第四百九十七章 郑家来求援
- 497 第四百九十八章 误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零七章 瀛洲城
第四百零七章 瀛洲城
水山脚下,元故宫。
随着绞盘吱吱呀呀的响起,一道九横九纵、由儿臂粗细钢铁柱铰接而成的铁门缓缓降下,重重砸在东门门洞的尽头——工程浩大的元故宫修缮工作,终于全部完成了。
铁门后面,宋献策、陈尚仁、杨天生等一干重臣簇拥着楚凡,好奇地看着这道沉重的铁门。
人群中一身戎装的刘仲文格外显眼,他连头盔都没摘,盔顶那束红璎珞与板甲上的斑斑血迹交相辉映——这倒不是他矫情故意为之,而是因为这些天他一直带领骑兵营在禾北川附近骚扰朝鲜人,今天是为了这元故宫落成而特意赶回来的,根本没时间换衣裳。
和他比起来,楚凡虽说穿得周周正正,可那双满是血丝的眼睛却也格外醒目——他已经好几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自朝鲜人的先锋登陆以后,以元故宫为中心,整个济州岛东部和牛岛更加紧张了,连空气中都满是大战在即的味道;为了护卫从北方明水洞到城山岛那一连串的据点,元故宫北面的上道里和南面的温坪里各建了一个小寨,复辽军二营的两个连分别进驻;水山大宅虽然位于元故宫的西南角,不易受到攻击,但为了保险起见,其中储备的粮食物资要全部转运进元故宫;水师一边要负责牛岛和济州岛东岸的战斗巡逻,一边还要抽出战舰袭扰朝鲜的运输船队……这庞杂琐碎的大事小情,很多都要楚凡拍板签字才能执行,所以他这些天经常熬夜办事,每天能睡上两个时辰就该谢天谢地了。
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看了看东门那幽深昏暗的门洞后,楚凡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众人顺着马道上了城墙——东门虽说全是夯土所制,但高达3丈,深可5丈,长约6丈,大土台子上极为宽绰。
“敬礼!”
他们刚上去,三营的守门将士便行了个平胸礼,虽只有一个班二十来人,但那整齐划一的动作还是让人觉得信心满满。
回了礼之后,楚凡走到了城门的边缘,扶着砖砌的垛口朝西边张望起来——离城三里之外,便是前段时间各营突击进行土工训练的地方了,现在在春风的吹拂之下,大地星星点点地冒出了新绿,估计要不了多久,土工训练的痕迹就将被葱茏的青草彻底掩盖。
“凭此********,任他朝鲜千军万马,能奈我何?”和楚凡极目西眺不同,杨天生更加关注的是元故宫的防卫能力,他探身出去,看了看城墙一丈开外的那条又宽又深的壕沟,不由得大发感慨。
为了赶工,陈尚仁这些天更是没怎么合眼,现在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却看不出半点颓唐和疲惫——这座城池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今天终于大功告成,让他如何不满心欢喜——听到杨天生发自心底的赞叹后,老头儿更加逸兴横飞了,拍着垛口上的六磅佛郎机炮笑道,“正是!这条沟宽两丈、深丈五,咱们火器又是如此犀利,朝鲜人哪怕是要靠近城墙,不填个三五千人想都别想!”
他的话引得明水洞众人连连点头称是,却没人注意到楚凡和宋献策、刘仲文悄悄交换了狡黠的眼神。
“主公,此城已完,再称之元故宫似乎不妥,还请主公赐名,”交换完眼神后,宋献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冲楚凡躬身拱手道。
楚凡仰头想了一会儿,吟出几句诗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此地可不就是瀛洲吗?就叫瀛洲城!”
——————————————————————————————————————————————————————————
“住手!”
让李承焕怒发冲冠的,是一群身着灰黑色泡钉棉甲、头戴制式铁兜鍪的士兵;这群士兵正抱鸡的抱鸡、扛粮袋的扛粮袋、牵狗的牵狗,纷纷朝路上那几辆小车上装;这个有着十来户人家、户户都是土墙茅屋的小村子鸡飞狗跳,到处都是哭天喊地的呼号声和咒骂声。
最恶劣的是,其中有三四个人,正大声斥骂着从一对儿老夫妇手上抢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却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黄牛,显而易见是用来耕田的;那老汉胸前的衣裳都被扯破了,却仍死拽着绳子不放,那老婆子更是凄惶,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坐在地上,却扯着绳子就是不松手。
看这架势,李承焕便知道这是征讨大军所谓的“采买”了——大军出征,米面这些主食还罢了,菜蔬肉蛋总不能随军携带吧?所以每到一地,总得派人四处“采买”。
说好听的是“采买”,可这帮子兵大爷们腰间可是有刀了,谁会老老实实给钱?所以“采买”也就变成了纵兵抢掠!
这都是多少年传下来的陋规了,李承焕当然清楚,不过他却不能视而不见——他这六名手下可都是本地人,看到这一幕早恨得牙痒痒了!
他这一嗓子让那几名士卒暂时停下了手,目光齐刷刷集中到小车上坐着的一个百户服色的人身上。
那百户瞟了一眼李承焕,目光在他那插着的马槊上转了一圈,这才懒洋洋起身,大剌剌一拱手道,“这位兄弟,你也是行伍中人,自然知道我们也是奉命采办……兄弟们坐了这么些日子的船,啃了一路的干粮,也该打打牙祭了,你说呢?”
李承焕深吸了一口气冷着脸道,“没说不该打牙祭,府尹大人可不都给你们奉上牛酒****嘛……可这鸡鸭菜蔬也还罢了,这牛可是人家老俩口儿耕田的助力,你们愣是这么抢走,来年谁帮他们犁田?……做人还是得讲点道理,你们也忒横了点儿!”
那百户被他忤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看着那锋利的马槊咽了口口水,目光又在他身后那几张横眉立眼的面孔上转了一圈,好半天才打了个哈哈道,“得!冲你老兄的金面,这牛咱们就不要了!”
说完他转过身,朝那些看傻了的士卒恶狠狠喝道,“东西装好喽,咱们走!”
一帮兵痞轰然应是,放开牵牛绳后涌到了小车旁,推着车子朝大营方向便走,走出好一截还能听到那百户骂骂咧咧,“……娘的真晦气……遇上他娘个榆木脑袋……”
李承焕只装听不见,带着手下转身便朝济州城而来——他和那百户一样,大事化小就好,真要火并起来,谁也落不着好!
走到南门时,一个小吏站在城门上敲着锣大声喊着什么,让李承焕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未完待续。)
随着绞盘吱吱呀呀的响起,一道九横九纵、由儿臂粗细钢铁柱铰接而成的铁门缓缓降下,重重砸在东门门洞的尽头——工程浩大的元故宫修缮工作,终于全部完成了。
铁门后面,宋献策、陈尚仁、杨天生等一干重臣簇拥着楚凡,好奇地看着这道沉重的铁门。
人群中一身戎装的刘仲文格外显眼,他连头盔都没摘,盔顶那束红璎珞与板甲上的斑斑血迹交相辉映——这倒不是他矫情故意为之,而是因为这些天他一直带领骑兵营在禾北川附近骚扰朝鲜人,今天是为了这元故宫落成而特意赶回来的,根本没时间换衣裳。
和他比起来,楚凡虽说穿得周周正正,可那双满是血丝的眼睛却也格外醒目——他已经好几天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自朝鲜人的先锋登陆以后,以元故宫为中心,整个济州岛东部和牛岛更加紧张了,连空气中都满是大战在即的味道;为了护卫从北方明水洞到城山岛那一连串的据点,元故宫北面的上道里和南面的温坪里各建了一个小寨,复辽军二营的两个连分别进驻;水山大宅虽然位于元故宫的西南角,不易受到攻击,但为了保险起见,其中储备的粮食物资要全部转运进元故宫;水师一边要负责牛岛和济州岛东岸的战斗巡逻,一边还要抽出战舰袭扰朝鲜的运输船队……这庞杂琐碎的大事小情,很多都要楚凡拍板签字才能执行,所以他这些天经常熬夜办事,每天能睡上两个时辰就该谢天谢地了。
睁着满是血丝的眼睛,看了看东门那幽深昏暗的门洞后,楚凡满意地点了点头,带着众人顺着马道上了城墙——东门虽说全是夯土所制,但高达3丈,深可5丈,长约6丈,大土台子上极为宽绰。
“敬礼!”
他们刚上去,三营的守门将士便行了个平胸礼,虽只有一个班二十来人,但那整齐划一的动作还是让人觉得信心满满。
回了礼之后,楚凡走到了城门的边缘,扶着砖砌的垛口朝西边张望起来——离城三里之外,便是前段时间各营突击进行土工训练的地方了,现在在春风的吹拂之下,大地星星点点地冒出了新绿,估计要不了多久,土工训练的痕迹就将被葱茏的青草彻底掩盖。
“凭此********,任他朝鲜千军万马,能奈我何?”和楚凡极目西眺不同,杨天生更加关注的是元故宫的防卫能力,他探身出去,看了看城墙一丈开外的那条又宽又深的壕沟,不由得大发感慨。
为了赶工,陈尚仁这些天更是没怎么合眼,现在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却看不出半点颓唐和疲惫——这座城池他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今天终于大功告成,让他如何不满心欢喜——听到杨天生发自心底的赞叹后,老头儿更加逸兴横飞了,拍着垛口上的六磅佛郎机炮笑道,“正是!这条沟宽两丈、深丈五,咱们火器又是如此犀利,朝鲜人哪怕是要靠近城墙,不填个三五千人想都别想!”
他的话引得明水洞众人连连点头称是,却没人注意到楚凡和宋献策、刘仲文悄悄交换了狡黠的眼神。
“主公,此城已完,再称之元故宫似乎不妥,还请主公赐名,”交换完眼神后,宋献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冲楚凡躬身拱手道。
楚凡仰头想了一会儿,吟出几句诗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此地可不就是瀛洲吗?就叫瀛洲城!”
——————————————————————————————————————————————————————————
“住手!”
让李承焕怒发冲冠的,是一群身着灰黑色泡钉棉甲、头戴制式铁兜鍪的士兵;这群士兵正抱鸡的抱鸡、扛粮袋的扛粮袋、牵狗的牵狗,纷纷朝路上那几辆小车上装;这个有着十来户人家、户户都是土墙茅屋的小村子鸡飞狗跳,到处都是哭天喊地的呼号声和咒骂声。
最恶劣的是,其中有三四个人,正大声斥骂着从一对儿老夫妇手上抢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却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黄牛,显而易见是用来耕田的;那老汉胸前的衣裳都被扯破了,却仍死拽着绳子不放,那老婆子更是凄惶,鼻涕眼泪糊了一脸坐在地上,却扯着绳子就是不松手。
看这架势,李承焕便知道这是征讨大军所谓的“采买”了——大军出征,米面这些主食还罢了,菜蔬肉蛋总不能随军携带吧?所以每到一地,总得派人四处“采买”。
说好听的是“采买”,可这帮子兵大爷们腰间可是有刀了,谁会老老实实给钱?所以“采买”也就变成了纵兵抢掠!
这都是多少年传下来的陋规了,李承焕当然清楚,不过他却不能视而不见——他这六名手下可都是本地人,看到这一幕早恨得牙痒痒了!
他这一嗓子让那几名士卒暂时停下了手,目光齐刷刷集中到小车上坐着的一个百户服色的人身上。
那百户瞟了一眼李承焕,目光在他那插着的马槊上转了一圈,这才懒洋洋起身,大剌剌一拱手道,“这位兄弟,你也是行伍中人,自然知道我们也是奉命采办……兄弟们坐了这么些日子的船,啃了一路的干粮,也该打打牙祭了,你说呢?”
李承焕深吸了一口气冷着脸道,“没说不该打牙祭,府尹大人可不都给你们奉上牛酒****嘛……可这鸡鸭菜蔬也还罢了,这牛可是人家老俩口儿耕田的助力,你们愣是这么抢走,来年谁帮他们犁田?……做人还是得讲点道理,你们也忒横了点儿!”
那百户被他忤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看着那锋利的马槊咽了口口水,目光又在他身后那几张横眉立眼的面孔上转了一圈,好半天才打了个哈哈道,“得!冲你老兄的金面,这牛咱们就不要了!”
说完他转过身,朝那些看傻了的士卒恶狠狠喝道,“东西装好喽,咱们走!”
一帮兵痞轰然应是,放开牵牛绳后涌到了小车旁,推着车子朝大营方向便走,走出好一截还能听到那百户骂骂咧咧,“……娘的真晦气……遇上他娘个榆木脑袋……”
李承焕只装听不见,带着手下转身便朝济州城而来——他和那百户一样,大事化小就好,真要火并起来,谁也落不着好!
走到南门时,一个小吏站在城门上敲着锣大声喊着什么,让李承焕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