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4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崩地裂(十)
- 425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崩地裂(十一)
- 426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崩地裂(十二)
- 427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崩地裂(十三)
- 428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崩地裂(完)
- 429 第四百三十章 夫妻闲话
- 430 第四百三十一章 玉米、番薯和土豆
- 431 第四百三十二章 鞑子密使
- 432 第四百三十三章 鞑子的底线
- 433 第四百三十四章 勤王军
- 434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 435 第四百三十六章 鼎革大计(上)
- 436 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革大计(中)
- 437 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革大计(下)
- 438 第四百三十九章 寻金小分队和餐前祈祷
- 439 第四百四十章 陷阱
- 440 第四百四十一章 报信
- 441 第四百四十二章 遍地狼烟
- 442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天门
- 443 第四百四十四章 少女心事
- 444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两只拳头
- 445 第四百四十六章 漏网之鱼
- 446 第四百四十七章 戒备森严的高丽行宫
- 447 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色的书办
- 448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岛之殇(一)
- 449 第四百五十章 双岛之殇(二)
- 450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双岛之殇(三)
- 451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双岛之殇(四)
- 452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双岛之殇(五)
- 453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双岛之殇(六)
- 454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双岛之殇(完)
- 455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遣队和童子营
- 456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 457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楚门弟子
- 458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家中规矩
- 459 第四百六十章 进山上香
- 460 四百六十一章 设伏(上)
- 461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伏击(中)
- 462 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击(下)
- 463 第四百六十四章 坠落
- 464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星主是个大麻烦
- 465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关心则乱
- 466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女人
- 467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子之怒
- 468 第四百六十九章 瓜蔓抄
- 469 第四百七十章 娶女王的麻烦
- 470 第四百七十一章 暴风雨中的先遣队
- 471 第四百七十二章 休整完毕
- 472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行路上
- 473 第四百七十四章 炒面和羊肠袋
- 474 第四百七十五章 城头闹剧
- 475 第四百七十六章 骗门
- 476 第四百七十七章 想要自戕的光海君
- 477 第四百七十八章 援军
- 478 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人
- 479 第四百八十章 阻击
- 480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临敌变阵
- 481 无标题章节
- 482 第四百八十三章 日渐繁荣的瀛洲城
- 483 第四百八十四章 姐夫?
- 484 第四百八十五章 心底的藤蔓
- 485 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
- 486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宫娘娘
- 487 第四百八十八章 鸽处
- 488 第四百八十九章 推不动的私盐官卖
- 489 第四百九十章 外书房(上)
- 490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书房(下)
- 491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与学(上)
- 492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与学(中)
- 493 第四百九十四章 教与学(下)
- 494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
- 495 第四百九十六章 郑家船队
- 496 第四百九十七章 郑家来求援
- 497 第四百九十八章 误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望向西门门楼的,是赵松节——勤王军骑兵营的营长。
他之所以会望向门楼,是因为楚凡好几次接见勤王军,都是在这西门之上;现在他只朦朦胧胧在那门楼里看到个影子,却不知是不是楚凡本人。
早就被朱纯臣任命为骑兵营营长的赵松节当然参加了那场如梦似幻的大战——一场万人大战,己方居然是兵不血刃便拿下来了,不是如梦似幻是什么?
战后清点,复辽军这边所有参战队伍总共阵亡了九人——这些倒霉蛋要么死于友军的误击,要么便是在追击时不慎落马摔断了脖子,没一个是死于朝鲜人的刀枪之下的;倒是那几十号伤员里有不少是追击过程中被负隅顽抗的朝鲜人所伤。
这是赵松节第一次真刀真枪上战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加倍的震惊于楚凡的神机妙算——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朝鲜的征讨大军就像是照着楚凡给他们划定的地方排兵布阵,傻乎乎地被炸成了一堆碎肉。
他还算多少听到些风声,知道复辽军是事前就在地下挖掘了巨大的工事,而在那些根本不明就里的人——比如,东海岸那一系列定居点的人们的眼中,楚凡简直就被神化成了能召唤地下火龙的仙人!
震惊过后回归平静,赵松节便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作为一名宋人后裔,他当然更愿意和两个儿子一样,堂堂正正加入复辽军;为此他没少找那位永远一副吊儿郎当模样的朱纯臣朱都监,可每次都被后者以各种理由忽悠过去了。
结果他没走成,反而等来了以前同为牧奴的好些老兄弟,以及复辽军中一些多少能说点朝鲜话的老兵——他们被充实到勤王军中担任中下层军官。
这让赵松节打消了离开的念头——正如勤王军那位文宣队队长马明腾所说,大伙儿都是有家有室的人,现如今分了房子分了地,再不用担心妻儿老小挨饿受冻,眼瞅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该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一切都是谁给的?楚凡楚公子!
既受了公子的恩,就得替公子分忧,现在公子担心这帮朝鲜人起坏心眼掉过头对付复辽军,大伙儿难道不该帮他看着一点儿?做人可得讲良心!
况且公子还不是让大伙儿白帮忙,每月饷银从来都是按时足额发放,何曾少过一文钱?就拿他赵松节这个骑营营长来说,一个月15两银子的饷银,比复辽军骑营营长也少不了多少。
而且他们这些中层以上的军官,还有个什么股权,就是说可以认购东印度公司一百两银子一股的股份;这什么股份不股份的赵松节不懂,不过他倒是听人说过,有了这股份每年啥事都不用做就能分银子。
既有这么多好处,赵松节也就准备踏踏实实在勤王军里好好干了,不过最近有件事却让他颇为烦恼,那就是他儿女们的婚事。
战前赵松节便把家搬到了终达里,又请人盖了一栋二层小楼;现在仗也打完了,岛上彻底安全了,他也可以放放心心张罗儿女们的婚事了。
原来当柳家牧奴时,最让他头疼的是两个儿子——连最起码的聘礼都拿不出来,谁会把姑娘嫁到他家呀?
现在可好,聘礼早就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俩小子一个是复辽军的骑兵副连长一个是三营的排长,上门提亲的人把他家的门槛都快踏烂了——这一场大战打下来,再瞎的人都能看出往后这济州岛上到底是谁说了算,所以那些原本骑墙的乡绅大户们一下子全倒了过来,成天在瀛洲城里钻头觅缝找路子,想尽办法把自家姑娘的庚帖送到复辽军各级军官的面前。
不仅是这些乡绅大户,明水洞那边的福建人、济州城内原来的官绅以及重获自由的流放官员们,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任何时代,联姻都是捆绑利益、结成同盟最好的手段;所以这段时间瀛洲城着实热闹,几乎天天都有浩浩荡荡的送聘礼的队伍吹吹打打地出城,奔赴山南山北各地。
赵松节也给大儿子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南边上孝里的一户小地主,家中长女15岁,赵柏年自己去看了以后感觉很满意,于是定了下来,选了三个月后一个黄道吉日完婚;大儿子算了结了,小儿子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左挑右选怎么都不如意,急得他娘直跳脚,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还有就是女儿小珠也让他不省心,小丫头今年十三,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都说女儿是爹娘的心尖肉,赵松节当然巴不得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让小珠往后的日子过得舒心点;要说知根知底,当然就只有那帮子同为宋人后裔的老兄弟,赵松节反复比较了一番,有两个也在复辽军中的后生他放在心上了。
可回家跟小珠一说,这丫头想都没想便回绝了,让赵松节纳闷不已——那俩后生说起来小珠都见过,小时候还一块放过羊呢,他就不明白小珠怎么就看不上人家?
最后在赵松节的老伴一再追问之下,小珠这才吐露了心声,原来小丫头心里早就有人了,可老伴把这人的名字一说,吓得赵松节直哆嗦。
谁都想不到,小珠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居然是那位被她咬了一口的凌明!
凌明是谁?那可是楚凡楚公子的头号密探!
要说特情司之前在朝鲜的工作不显山不露水,可上次战前的大搜捕却是让所有人都近距离地重新认识了这个神秘且阴森的部门——神出鬼没、手段酷辣、权力巨大,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这话得分两头说,正因为凌明位高权重,要真能钓到这样的金龟婿,赵松节当然明白对小珠对他赵家而言意味着什么——至于凌明已经三十好几这个年纪,从来都不是问题,没见济州城那位纳城献降的府使大人,为了保住身家性命,把自己才12岁的嫡亲女儿都献了出来,上赶着巴结水师的葛飙葛司令,而且还是当妾!要知道,葛司令明年就该满五十了!
想到这里,赵松节心中一动:或许,自己应该试探一下,看看凌明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可问题是,该怎么试探呢?
沉吟中,赵松节不由得把目光再次投向了西门门楼。(未完待续。)
他之所以会望向门楼,是因为楚凡好几次接见勤王军,都是在这西门之上;现在他只朦朦胧胧在那门楼里看到个影子,却不知是不是楚凡本人。
早就被朱纯臣任命为骑兵营营长的赵松节当然参加了那场如梦似幻的大战——一场万人大战,己方居然是兵不血刃便拿下来了,不是如梦似幻是什么?
战后清点,复辽军这边所有参战队伍总共阵亡了九人——这些倒霉蛋要么死于友军的误击,要么便是在追击时不慎落马摔断了脖子,没一个是死于朝鲜人的刀枪之下的;倒是那几十号伤员里有不少是追击过程中被负隅顽抗的朝鲜人所伤。
这是赵松节第一次真刀真枪上战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加倍的震惊于楚凡的神机妙算——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朝鲜的征讨大军就像是照着楚凡给他们划定的地方排兵布阵,傻乎乎地被炸成了一堆碎肉。
他还算多少听到些风声,知道复辽军是事前就在地下挖掘了巨大的工事,而在那些根本不明就里的人——比如,东海岸那一系列定居点的人们的眼中,楚凡简直就被神化成了能召唤地下火龙的仙人!
震惊过后回归平静,赵松节便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作为一名宋人后裔,他当然更愿意和两个儿子一样,堂堂正正加入复辽军;为此他没少找那位永远一副吊儿郎当模样的朱纯臣朱都监,可每次都被后者以各种理由忽悠过去了。
结果他没走成,反而等来了以前同为牧奴的好些老兄弟,以及复辽军中一些多少能说点朝鲜话的老兵——他们被充实到勤王军中担任中下层军官。
这让赵松节打消了离开的念头——正如勤王军那位文宣队队长马明腾所说,大伙儿都是有家有室的人,现如今分了房子分了地,再不用担心妻儿老小挨饿受冻,眼瞅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该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一切都是谁给的?楚凡楚公子!
既受了公子的恩,就得替公子分忧,现在公子担心这帮朝鲜人起坏心眼掉过头对付复辽军,大伙儿难道不该帮他看着一点儿?做人可得讲良心!
况且公子还不是让大伙儿白帮忙,每月饷银从来都是按时足额发放,何曾少过一文钱?就拿他赵松节这个骑营营长来说,一个月15两银子的饷银,比复辽军骑营营长也少不了多少。
而且他们这些中层以上的军官,还有个什么股权,就是说可以认购东印度公司一百两银子一股的股份;这什么股份不股份的赵松节不懂,不过他倒是听人说过,有了这股份每年啥事都不用做就能分银子。
既有这么多好处,赵松节也就准备踏踏实实在勤王军里好好干了,不过最近有件事却让他颇为烦恼,那就是他儿女们的婚事。
战前赵松节便把家搬到了终达里,又请人盖了一栋二层小楼;现在仗也打完了,岛上彻底安全了,他也可以放放心心张罗儿女们的婚事了。
原来当柳家牧奴时,最让他头疼的是两个儿子——连最起码的聘礼都拿不出来,谁会把姑娘嫁到他家呀?
现在可好,聘礼早就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俩小子一个是复辽军的骑兵副连长一个是三营的排长,上门提亲的人把他家的门槛都快踏烂了——这一场大战打下来,再瞎的人都能看出往后这济州岛上到底是谁说了算,所以那些原本骑墙的乡绅大户们一下子全倒了过来,成天在瀛洲城里钻头觅缝找路子,想尽办法把自家姑娘的庚帖送到复辽军各级军官的面前。
不仅是这些乡绅大户,明水洞那边的福建人、济州城内原来的官绅以及重获自由的流放官员们,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任何时代,联姻都是捆绑利益、结成同盟最好的手段;所以这段时间瀛洲城着实热闹,几乎天天都有浩浩荡荡的送聘礼的队伍吹吹打打地出城,奔赴山南山北各地。
赵松节也给大儿子定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南边上孝里的一户小地主,家中长女15岁,赵柏年自己去看了以后感觉很满意,于是定了下来,选了三个月后一个黄道吉日完婚;大儿子算了结了,小儿子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左挑右选怎么都不如意,急得他娘直跳脚,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还有就是女儿小珠也让他不省心,小丫头今年十三,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都说女儿是爹娘的心尖肉,赵松节当然巴不得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让小珠往后的日子过得舒心点;要说知根知底,当然就只有那帮子同为宋人后裔的老兄弟,赵松节反复比较了一番,有两个也在复辽军中的后生他放在心上了。
可回家跟小珠一说,这丫头想都没想便回绝了,让赵松节纳闷不已——那俩后生说起来小珠都见过,小时候还一块放过羊呢,他就不明白小珠怎么就看不上人家?
最后在赵松节的老伴一再追问之下,小珠这才吐露了心声,原来小丫头心里早就有人了,可老伴把这人的名字一说,吓得赵松节直哆嗦。
谁都想不到,小珠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居然是那位被她咬了一口的凌明!
凌明是谁?那可是楚凡楚公子的头号密探!
要说特情司之前在朝鲜的工作不显山不露水,可上次战前的大搜捕却是让所有人都近距离地重新认识了这个神秘且阴森的部门——神出鬼没、手段酷辣、权力巨大,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这话得分两头说,正因为凌明位高权重,要真能钓到这样的金龟婿,赵松节当然明白对小珠对他赵家而言意味着什么——至于凌明已经三十好几这个年纪,从来都不是问题,没见济州城那位纳城献降的府使大人,为了保住身家性命,把自己才12岁的嫡亲女儿都献了出来,上赶着巴结水师的葛飙葛司令,而且还是当妾!要知道,葛司令明年就该满五十了!
想到这里,赵松节心中一动:或许,自己应该试探一下,看看凌明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可问题是,该怎么试探呢?
沉吟中,赵松节不由得把目光再次投向了西门门楼。(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