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8 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婚(八)
- 399 第四百章 大婚(九)
- 400 第四百零一章 大婚(完)
- 401 第四百零二章 来啦!
- 402 第四百零三章 生死攸关的消息
- 403 第四百零四章 传位
- 404 第四百零五章 屠杀
- 405 第四百零六章 李什长
- 406 第四百零七章 瀛洲城
- 407 第四百零八章 立威
- 408 第四百零九章 定策
- 409 第四百一十章 收缩
- 410 第一百一十一章 反常(一)
- 411 第四百一十二章 反常(二)
- 412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常(三)
- 413 第四百一十四章 反常(四)
- 414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反常(完)
- 415 第四百一十六章 天崩地裂(一)
- 416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崩地裂(二)
- 417 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崩地裂(三)
- 418 第四百一十九章 天崩地裂(四)
- 419 第四百二十章 天崩地裂(五)
- 420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崩地裂(六)
- 421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崩地裂(七)
- 422 第四百二十三章 天崩地裂(八)
- 423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崩地裂(九)
- 424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崩地裂(十)
- 425 第四百二十六章 天崩地裂(十一)
- 426 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崩地裂(十二)
- 427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崩地裂(十三)
- 428 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崩地裂(完)
- 429 第四百三十章 夫妻闲话
- 430 第四百三十一章 玉米、番薯和土豆
- 431 第四百三十二章 鞑子密使
- 432 第四百三十三章 鞑子的底线
- 433 第四百三十四章 勤王军
- 434 第四百三十五章 联姻
- 435 第四百三十六章 鼎革大计(上)
- 436 第四百三十七章 鼎革大计(中)
- 437 第四百三十八章 鼎革大计(下)
- 438 第四百三十九章 寻金小分队和餐前祈祷
- 439 第四百四十章 陷阱
- 440 第四百四十一章 报信
- 441 第四百四十二章 遍地狼烟
- 442 第四百四十三章 承天门
- 443 第四百四十四章 少女心事
- 444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两只拳头
- 445 第四百四十六章 漏网之鱼
- 446 第四百四十七章 戒备森严的高丽行宫
- 447 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色的书办
- 448 第四百四十九章 双岛之殇(一)
- 449 第四百五十章 双岛之殇(二)
- 450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双岛之殇(三)
- 451 第四百五十二章 双岛之殇(四)
- 452 第四百五十三章 双岛之殇(五)
- 453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双岛之殇(六)
- 454 第四百五十五章 双岛之殇(完)
- 455 第四百五十六章 先遣队和童子营
- 456 第四百五十七章 董浩然
- 457 第四百五十八章 楚门弟子
- 458 第四百五十九章 家中规矩
- 459 第四百六十章 进山上香
- 460 四百六十一章 设伏(上)
- 461 第四百六十二章 伏击(中)
- 462 第四百六十三章 伏击(下)
- 463 第四百六十四章 坠落
- 464 第四百六十五章 星主是个大麻烦
- 465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关心则乱
- 466 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女人
- 467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子之怒
- 468 第四百六十九章 瓜蔓抄
- 469 第四百七十章 娶女王的麻烦
- 470 第四百七十一章 暴风雨中的先遣队
- 471 第四百七十二章 休整完毕
- 472 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行路上
- 473 第四百七十四章 炒面和羊肠袋
- 474 第四百七十五章 城头闹剧
- 475 第四百七十六章 骗门
- 476 第四百七十七章 想要自戕的光海君
- 477 第四百七十八章 援军
- 478 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人
- 479 第四百八十章 阻击
- 480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临敌变阵
- 481 无标题章节
- 482 第四百八十三章 日渐繁荣的瀛洲城
- 483 第四百八十四章 姐夫?
- 484 第四百八十五章 心底的藤蔓
- 485 第四百八十六章 读书人的愤懑
- 486 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宫娘娘
- 487 第四百八十八章 鸽处
- 488 第四百八十九章 推不动的私盐官卖
- 489 第四百九十章 外书房(上)
- 490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书房(下)
- 491 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与学(上)
- 492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与学(中)
- 493 第四百九十四章 教与学(下)
- 494 第四百九十五章 抓狂的先知
- 495 第四百九十六章 郑家船队
- 496 第四百九十七章 郑家来求援
- 497 第四百九十八章 误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零九章 定策
第四百零九章 定策
“伤亡72人?仅仅干掉对方十一人,而且一个活口都没抓到?”
大帐中只剩泉家父子,泉孝宪自然再无保留,将这几天巡哨战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让泉智男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网 ≥
“阿爸基,据孩儿观察,明寇骑术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新手,一看便知道是才上马没几天的,”泉孝宪有些怫然地解释道,“可他们的武器确实精良,尤其是那种尺许长的短火铳,二十步内中人立毙,连救都没法救……放完火铳便是手弩,抬手即射,让人防不胜防……其甲胄最是坚不可摧,孩儿竟从未见过这种样式。”
说到这儿,泉孝宪将缴获的短火铳、手弩和半身甲一一陈列出来,泉智男逐一看去,陷入了沉思,而泉孝宪还在继续,“其战法亦是非常狡猾……从不正面对敌,总是躲在有利地形处对我们进行伏击……若我们人数太少,其便采用诱敌之术,引儿郎们上钩……伏击还好说,儿郎们拼死一战尚能脱困,诱敌之术却是防不胜防,这七十多人中大多数均死于此。”
看到老爹越皱越紧的眉头,泉孝宪迟疑了一下,最后下定决心道,“还有一事极为蹊跷……此番巡哨,明寇似乎事先就知道儿郎们出动了多少人、会从哪里走、将于何处集合……是以三番两次总能在最合适的地方设伏,这是孩儿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儿。”
“哦?”泉智男扬了扬眉头,沉吟着问道,“你是说,济州城里有明寇的耳目?”
泉孝宪摇了摇头道,“这巡哨的安排,都是孩儿在出营前临时定下,非是耳目所能探知……”
说完他沉吟不语了,泉智男刚准备说什么,就见一名亲卫掀帘而入,单膝跪地道,“启禀大帅,柳家私军的总教习来了。”
“宣他进帐!”
“是!”
亲卫出去后,很快领了一个人进来,不用说便是李承焕了。
李承焕那天在城门口听到小吏宣读告示,知道府衙正在满城寻找知晓明寇底细的人,稍一犹豫便回营向顶头上司坦白了自己曾是柳家私军的总教习;这下立刻引起了济州府尹的重视,今天便把他也带到了大营内以备咨询——这府尹可没想到还没等他举荐呢,就被泉智男当场撸掉了;后来军议中,泉智男安排侦查细作这些事情时,才有人想到了李承焕,所以才有了刚才这一幕。
泉智男的大名李承焕是听说过的,知道这位老将性格极为沉稳、用兵最是谨慎,倒和他的脾性很是相投。
自报家门后,泉智男便向李承焕问起了柳家私军同明寇的纠葛,问得极为详细,而李承焕也一一如实回答,既不添油加醋,也不讳败掩饰,短短半个时辰里,便让泉智男对明寇有了个清晰的认知。
“如此说来,明寇虽然火器犀利,毕竟只有千余人,”泉智男摇了摇头道,“这济州府尹竟敢谎报军情……他那奏折中说明寇什么‘挟众数万,糜烂岛东’岂不是一派胡言?”
李承焕当然不知道济州府尹已经被当场撸掉,此刻只得打马虎眼道,“府尊倒也不是谎报……据职部所知,那明寇除了这一千多士卒外,尚有若干大船,牛岛上还有众多工匠……数万或许夸张了点,但万把人怎么都有。”
“工匠之流,有何战力?”泉智男捋着胡须微笑道,看向李承焕的目光中满是赞许——李承焕老实本分已经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现在看他为济州府尹打埋伏就更高看一眼了——随口就问了他一句,“承焕,依你之见,这仗该怎么打?”
李承焕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慌张地看了泉智男一眼后,躬身道,“职部人微言轻,何敢妄议征讨大计?”
泉智男笑容更盛,“叫你说你就说嘛……你对明寇如此了解,日后某家倚仗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他这话李承焕当然品出了味道,激动之余单膝跪地道,“承蒙大帅错爱,承焕敢不马革裹尸、效之以死?”
泉智男呵呵一笑,伸手扶起了他,“你能当柳家总教习,弓马必是娴熟的……且先到我儿孝宪营中帮帮他,此番战毕,某家必保你个指挥使!”
李承焕虽不是那等极为热衷的人,可上官赏识总是让人高兴的,所以起身后再次表了忠心,又和泉孝宪客套了一番后,这才将心中谋划和盘托出,“我军势强而明寇势弱,故此当以堂堂之阵击之……以职部浅见,大帅当等全军齐聚之后,步步为营,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抵水山之下,逼迫明寇决战……一鼓荡灭明寇步卒,拔除其水山据点,其沿岸诸据点再无所恃,必为大帅逐次翦灭……济州岛东既平,牛岛自然屏障全失,彼时水师四面一围,还怕岛上贼人飞上天去?……如此次第用兵,则大帅可收平寇全功矣!”
泉智男越听脸上笑容越盛,这李承焕的思路和他不谋而合——他深喑正奇之道,在己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确实不需要兵行险招;早在汉城确定出兵规模之后,他便定下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逼迫决战”的基调,甚至连从济州城到水山如何行军、如何选点扎营、如何确保后勤畅通都有了个粗略的构想,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实地确认而已。
现在从李承焕这儿他又将明寇的底细摸了个清清楚楚,更加坚定了这种战略的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的大军能顺利进抵元故宫城下,这场剿匪战就基本结束了——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明寇再怎么厉害也就千余战兵,己方核心可有五千精锐,更别说还有8oo精骑助阵,即便是攻城也绰绰有余了。
夸奖了李承焕一番后,三人又讨论了一番骑兵巡哨的战法,对于如何防止明寇伏击泉智男做出了加大巡哨人数的决定——他们现明寇游骑最多也就3oo左右,那么只要每一支巡哨队伍不低于2oo人,伏击就将变成阵战,这是泉孝宪最希望看到的。
至于明寇如何能对巡哨骑兵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李承焕提到了那些天空中黑点的可疑之处,他主动请缨,准备率夜不收去查探清楚。
李承焕不知道,他这次率队出营,遇到的却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未完待续。)8
</br>
大帐中只剩泉家父子,泉孝宪自然再无保留,将这几天巡哨战的真实情况和盘托出,让泉智男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网 ≥
“阿爸基,据孩儿观察,明寇骑术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新手,一看便知道是才上马没几天的,”泉孝宪有些怫然地解释道,“可他们的武器确实精良,尤其是那种尺许长的短火铳,二十步内中人立毙,连救都没法救……放完火铳便是手弩,抬手即射,让人防不胜防……其甲胄最是坚不可摧,孩儿竟从未见过这种样式。”
说到这儿,泉孝宪将缴获的短火铳、手弩和半身甲一一陈列出来,泉智男逐一看去,陷入了沉思,而泉孝宪还在继续,“其战法亦是非常狡猾……从不正面对敌,总是躲在有利地形处对我们进行伏击……若我们人数太少,其便采用诱敌之术,引儿郎们上钩……伏击还好说,儿郎们拼死一战尚能脱困,诱敌之术却是防不胜防,这七十多人中大多数均死于此。”
看到老爹越皱越紧的眉头,泉孝宪迟疑了一下,最后下定决心道,“还有一事极为蹊跷……此番巡哨,明寇似乎事先就知道儿郎们出动了多少人、会从哪里走、将于何处集合……是以三番两次总能在最合适的地方设伏,这是孩儿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儿。”
“哦?”泉智男扬了扬眉头,沉吟着问道,“你是说,济州城里有明寇的耳目?”
泉孝宪摇了摇头道,“这巡哨的安排,都是孩儿在出营前临时定下,非是耳目所能探知……”
说完他沉吟不语了,泉智男刚准备说什么,就见一名亲卫掀帘而入,单膝跪地道,“启禀大帅,柳家私军的总教习来了。”
“宣他进帐!”
“是!”
亲卫出去后,很快领了一个人进来,不用说便是李承焕了。
李承焕那天在城门口听到小吏宣读告示,知道府衙正在满城寻找知晓明寇底细的人,稍一犹豫便回营向顶头上司坦白了自己曾是柳家私军的总教习;这下立刻引起了济州府尹的重视,今天便把他也带到了大营内以备咨询——这府尹可没想到还没等他举荐呢,就被泉智男当场撸掉了;后来军议中,泉智男安排侦查细作这些事情时,才有人想到了李承焕,所以才有了刚才这一幕。
泉智男的大名李承焕是听说过的,知道这位老将性格极为沉稳、用兵最是谨慎,倒和他的脾性很是相投。
自报家门后,泉智男便向李承焕问起了柳家私军同明寇的纠葛,问得极为详细,而李承焕也一一如实回答,既不添油加醋,也不讳败掩饰,短短半个时辰里,便让泉智男对明寇有了个清晰的认知。
“如此说来,明寇虽然火器犀利,毕竟只有千余人,”泉智男摇了摇头道,“这济州府尹竟敢谎报军情……他那奏折中说明寇什么‘挟众数万,糜烂岛东’岂不是一派胡言?”
李承焕当然不知道济州府尹已经被当场撸掉,此刻只得打马虎眼道,“府尊倒也不是谎报……据职部所知,那明寇除了这一千多士卒外,尚有若干大船,牛岛上还有众多工匠……数万或许夸张了点,但万把人怎么都有。”
“工匠之流,有何战力?”泉智男捋着胡须微笑道,看向李承焕的目光中满是赞许——李承焕老实本分已经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现在看他为济州府尹打埋伏就更高看一眼了——随口就问了他一句,“承焕,依你之见,这仗该怎么打?”
李承焕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慌张地看了泉智男一眼后,躬身道,“职部人微言轻,何敢妄议征讨大计?”
泉智男笑容更盛,“叫你说你就说嘛……你对明寇如此了解,日后某家倚仗你的地方还多着呢。”
他这话李承焕当然品出了味道,激动之余单膝跪地道,“承蒙大帅错爱,承焕敢不马革裹尸、效之以死?”
泉智男呵呵一笑,伸手扶起了他,“你能当柳家总教习,弓马必是娴熟的……且先到我儿孝宪营中帮帮他,此番战毕,某家必保你个指挥使!”
李承焕虽不是那等极为热衷的人,可上官赏识总是让人高兴的,所以起身后再次表了忠心,又和泉孝宪客套了一番后,这才将心中谋划和盘托出,“我军势强而明寇势弱,故此当以堂堂之阵击之……以职部浅见,大帅当等全军齐聚之后,步步为营,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抵水山之下,逼迫明寇决战……一鼓荡灭明寇步卒,拔除其水山据点,其沿岸诸据点再无所恃,必为大帅逐次翦灭……济州岛东既平,牛岛自然屏障全失,彼时水师四面一围,还怕岛上贼人飞上天去?……如此次第用兵,则大帅可收平寇全功矣!”
泉智男越听脸上笑容越盛,这李承焕的思路和他不谋而合——他深喑正奇之道,在己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确实不需要兵行险招;早在汉城确定出兵规模之后,他便定下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逼迫决战”的基调,甚至连从济州城到水山如何行军、如何选点扎营、如何确保后勤畅通都有了个粗略的构想,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实地确认而已。
现在从李承焕这儿他又将明寇的底细摸了个清清楚楚,更加坚定了这种战略的信心;他相信,只要自己的大军能顺利进抵元故宫城下,这场剿匪战就基本结束了——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明寇再怎么厉害也就千余战兵,己方核心可有五千精锐,更别说还有8oo精骑助阵,即便是攻城也绰绰有余了。
夸奖了李承焕一番后,三人又讨论了一番骑兵巡哨的战法,对于如何防止明寇伏击泉智男做出了加大巡哨人数的决定——他们现明寇游骑最多也就3oo左右,那么只要每一支巡哨队伍不低于2oo人,伏击就将变成阵战,这是泉孝宪最希望看到的。
至于明寇如何能对巡哨骑兵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李承焕提到了那些天空中黑点的可疑之处,他主动请缨,准备率夜不收去查探清楚。
李承焕不知道,他这次率队出营,遇到的却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未完待续。)8
</br>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