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62 第七百六十二章: 往北拓土
- 763 第七百六十三章: 鱼皮鞑子
- 764 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编生女真
- 765 第七百六十五章:信赖崇祯人品
- 766 第七百六十六章: 改变崇祯宿命
- 767 第七百六十七章:印度洋海盗猖獗
- 768 第七百六十八章:军火贸易
- 769 第七百六十九章:不赶时间
- 770 第七百七十章:拿下北海道
- 771 第七百七十一章: 立足中美洲
- 772 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马值得拥有
- 773 第七百七十三章:江阴抗清三公
- 774 第七百七十四章:陈圆圆
- 775 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布置
- 776 第七百七十六章:夺取旅顺口
- 777 第七百七十七章:辽东门户
- 778 第七百七十八章:封锁鸭绿江
- 779 第七百七十九章: 风水轮流转
- 780 第七百八十章:澳洲殖民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祖家反水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正蓝旗归降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穷追猛打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死缠烂打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远东探险队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拥抱土尔扈特部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在里海边建国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平定辽东
- 790 第七百九十章:占领雅库次克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献礼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有粮自安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设局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梦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宁武关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红歹是毙命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杀多尔衮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
- 800 第八百章: 论功行赏
- 801 第八百零一章:诡异
- 802 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许愿
- 803 第八百零三章:大厦将倾
- 804 第八百零四章:天子殉国
- 805 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
- 806 第八百零六章:杀出重围
- 807 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
- 808 第八百零八章:志愿者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蝉
- 810 第八百一十章:归顺或者毁灭
- 811 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帼英雄
- 812 第八百一十二章:厉害了,……
- 813 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窦重重
- 814 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宫倾
- 815 第八百一十五章:闯贼进京
- 816 第八百一十六章:丧心病狂
- 817 第八百一十七章:穷凶极恶
- 818 第八百一十八章:干掉刘宗敏部
- 819 第八百一十九章:贼兵崩溃
- 820 第八百二十章:插翅难逃
- 821 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刘宗敏
- 822 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阴谋
- 823 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
- 824 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
- 825 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 826 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国
- 827 第八百二十七章:劝进、摊牌
- 828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 829 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
- 830 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
- 831 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后重逢
- 832 第八百三十二章:情义无价
- 833 第八百三十三章:将心比心
- 834 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心在颤抖
- 835 第八百三十五章:对抗还是加入?
- 836 第八百三十六章:通缉李自成
- 837 第八百三十七章:炮击京城
- 838 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歼闯贼
- 839 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
- 840 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
- 841 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兴大帝
- 842 第八百四十二章:日不落的辉煌
- 843 第八百四十三章: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844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鸡司晨
- 845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 846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
- 847 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
- 848 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
- 849 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祯痛殴李自成
- 850 第八百五十章:空照秦淮
- 851 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万剐
- 852 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霉了
- 853 第八百五十三章:剐了闯贼过年
- 854 第八百五十四章:宁武郡王
- 855 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战斗民族”
- 856 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
- 857 第八百五十七章:没有了江户城
- 858 第八百五十八章:【(大结局)新书《明末汉之魂》已经上传】 日不落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马值得拥有
第七百七十二章: 巴拿马值得拥有
许心素运气不错,来到美洲就取得一座石头垒砌的坚城立足,这里还有许多现成的民居和馆舍可以使用。
在中美洲有了地盘的许心素当然会经营好这个地方,他重新命名圣萨尔瓦多城为“新金门”,邀请“华夏发展”在此地设立仓库、大钱庄。
许心素立足中美洲展望南、北美洲很快成为东太平洋的无冕之王,没有得到“华夏发展”给予代表完税青龙旗的商船都会面临被抢劫的风险。
“华夏发展”三年前跟西班牙人又有好协商得到支持,在巴拿马地峡开辟了殖民地,如今已经有一座城池在哪里崛起,这座城池黄胜亲自命名为“新厦门”。
“新厦门”得到了重视,有一个标准营将士驻守,主官是黄胜的第三批装填手也是弟子之一冯京声。
许心素和冯京声当然不会虚度光阴,他们配合默契,不断蚕食中美洲,期望让“新金门”殖民地跟“新厦门”殖民地连成一片。
黄胜早早的在中美洲布局拿下巴拿马地峡当然有目的,在消灭了建奴和闯贼后将要大量移民来此,巴拿马运河这个淌金流银的水道,汉人怎么可以失之交臂?
“南明”水利专家已经在论证运河修建的可行性,相信不久就会出结论,届时打败闯贼抓捕的俘虏会有几十万,发动如此大工程的人力应该足够了。
以后“新金门”到“新厦门”之间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不许存在土著,这里只有汉人和移民来此汉化的蒙古人、倭人、高丽人、爪哇人。
黄胜为了防范于未然,不能把汉人辛辛苦苦修建的伟大工程便宜了土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里没有土著,所有的移民都是外来者,都说汉语、写方块字。
有巴拿马运河水道的收益,这里以后的富裕程度可想而知,汉人必须牢牢的扎下根。况且这片地域气候宜人没有酷暑和严冬,还拥有大量的矿藏,特别是铜的储量可圈可点,有可能排名世界铜矿前列。
北上辽东的浩大舰队继续往北急行,目的地黄家湾岛,黄胜的旗舰和十几艘新式蒸汽动力战舰编队转入长江,目的地南京。
腊月二十,舰队来到江阴黄田港,黄胜突发奇想要登岸视察江阴防务。
虽然跟随的大明文武感到奇怪,但是没有一个人出面阻挠,在大明、“南明”文武众星捧月下,黄胜来到了常州府江阴县城。
南王来到江阴,大明江南官员纷至沓来,为官者不知变通者寥寥,大明积重难返局势紧张,危机感人人皆有。
江南诸多读书人前往“南明”做官,江南官员当然要争取在南王面前露一小脸,保不准日后有机会为南王效力。
黄胜不骚扰地方,安排大明文武来港口参观热动力铁甲战舰,并且让刘国正代表自己设宴款待大家。
冒着白烟不用风帆自行的铁甲巨舰已经震撼了所有大明文武,来到舰船上看到了一门门乌黑锃亮的巨炮,让他们更加感觉到了“南明”的强大。
没啥说的,以后认准南王肯定不会吃亏,有了如此武力,无敌天下理所当然,小小东奴亡国灭种指日可待,文武百官高歌取醉,胸中的憋屈荡然无存。
黄胜没有陪大明文武喝酒,他让魏国公下令检阅江阴团练,魏国公乃是大明操江提督他拥有这样的权力。
一直陪着黄胜的魏国公大为奇怪,“南明”骄兵悍将甲天下,南王为何要看看大明一个小小江阴城的团练武装?
魏国公担心贻笑大方,有些忐忑,还好集结的一千八百团练青壮一个个精气神十足,他们知道是“战神”要看看江阴子弟兵的战斗力,人人挺胸腆肚竭力表现。
黄胜仔细看了看团练的操演,又跟几个普通士卒随意聊了几句,然后每人打赏两块银币,并且要带总旗以上军官和江阴县基层官吏回旗舰赐宴。
随行文武没觉得江阴团练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战神”军人眼里,这些兵丁也最多达到中级乡勇水平,为何家主会如此礼遇这些小兵头、小官吏?
黄胜没有陪大明封疆大吏,只带着黎喜汉、刘大碗、马跃等等心腹武将跟江阴的下级军官开怀畅饮。
很快黄胜就熟悉了这些军官,一个人被注意了,他是“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原创。
黄胜来江阴的目的就是寻找他和另外二人,这三人当然是江阴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可惜黄胜和他们地位悬殊,阎应元只是一个典史,比主簿还小根本不入流,连品级都没有,在位极人臣的南王面前哪敢放肆。
冯厚敦只不过是一个举人功名的县学训导,从八品而已,在大明状元公面前当然谨小慎微。
大明一个县设教谕一人,相当于教委主任也算是县学校长,手下有训导二人应该约等于副校长。
陈明遇现在还不是典史,是乡勇团练的一个把总,县级团练武装完全属于民团,没有朝廷的官衔,陈明遇这个把总老百姓一个什么也不是。
阎应元三人和江阴兵头、小吏有幸见识到了“华夏海军”旗舰,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一个个有了乘坐战舰扬威异域的冲动。
在大明基层,没有人视“南明”为外国,黄胜依旧是他们心目中的“战神”,是汉人自己的神,是大明的“战神”。
酒酣耳热之时,黄胜开口了,道:“本王今日视察江阴团练,觉得此地民风彪悍,有意在此地招募青壮练一营强军,名称就叫做‘江阴营’诸位以为如何?”
原来南王看上了江阴子弟,兵头、小吏都兴奋起来,为“南明”效力谁不想啊!
在座的只有冯厚敦是个大明八品训导,勉强算得上是个官,见江阴来的众人齐刷刷瞧着自己,他只能上前答南王话。
“殿下要在江阴征兵乃是瞧得起江阴后生,末吏一定会禀告县尊促成此事。”
黄胜见此人相貌堂堂一脸正气心里喜欢,问道:“冯训导,不知你对‘南明’新学可有涉猎?感觉又如何焉?”
在中美洲有了地盘的许心素当然会经营好这个地方,他重新命名圣萨尔瓦多城为“新金门”,邀请“华夏发展”在此地设立仓库、大钱庄。
许心素立足中美洲展望南、北美洲很快成为东太平洋的无冕之王,没有得到“华夏发展”给予代表完税青龙旗的商船都会面临被抢劫的风险。
“华夏发展”三年前跟西班牙人又有好协商得到支持,在巴拿马地峡开辟了殖民地,如今已经有一座城池在哪里崛起,这座城池黄胜亲自命名为“新厦门”。
“新厦门”得到了重视,有一个标准营将士驻守,主官是黄胜的第三批装填手也是弟子之一冯京声。
许心素和冯京声当然不会虚度光阴,他们配合默契,不断蚕食中美洲,期望让“新金门”殖民地跟“新厦门”殖民地连成一片。
黄胜早早的在中美洲布局拿下巴拿马地峡当然有目的,在消灭了建奴和闯贼后将要大量移民来此,巴拿马运河这个淌金流银的水道,汉人怎么可以失之交臂?
“南明”水利专家已经在论证运河修建的可行性,相信不久就会出结论,届时打败闯贼抓捕的俘虏会有几十万,发动如此大工程的人力应该足够了。
以后“新金门”到“新厦门”之间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不许存在土著,这里只有汉人和移民来此汉化的蒙古人、倭人、高丽人、爪哇人。
黄胜为了防范于未然,不能把汉人辛辛苦苦修建的伟大工程便宜了土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里没有土著,所有的移民都是外来者,都说汉语、写方块字。
有巴拿马运河水道的收益,这里以后的富裕程度可想而知,汉人必须牢牢的扎下根。况且这片地域气候宜人没有酷暑和严冬,还拥有大量的矿藏,特别是铜的储量可圈可点,有可能排名世界铜矿前列。
北上辽东的浩大舰队继续往北急行,目的地黄家湾岛,黄胜的旗舰和十几艘新式蒸汽动力战舰编队转入长江,目的地南京。
腊月二十,舰队来到江阴黄田港,黄胜突发奇想要登岸视察江阴防务。
虽然跟随的大明文武感到奇怪,但是没有一个人出面阻挠,在大明、“南明”文武众星捧月下,黄胜来到了常州府江阴县城。
南王来到江阴,大明江南官员纷至沓来,为官者不知变通者寥寥,大明积重难返局势紧张,危机感人人皆有。
江南诸多读书人前往“南明”做官,江南官员当然要争取在南王面前露一小脸,保不准日后有机会为南王效力。
黄胜不骚扰地方,安排大明文武来港口参观热动力铁甲战舰,并且让刘国正代表自己设宴款待大家。
冒着白烟不用风帆自行的铁甲巨舰已经震撼了所有大明文武,来到舰船上看到了一门门乌黑锃亮的巨炮,让他们更加感觉到了“南明”的强大。
没啥说的,以后认准南王肯定不会吃亏,有了如此武力,无敌天下理所当然,小小东奴亡国灭种指日可待,文武百官高歌取醉,胸中的憋屈荡然无存。
黄胜没有陪大明文武喝酒,他让魏国公下令检阅江阴团练,魏国公乃是大明操江提督他拥有这样的权力。
一直陪着黄胜的魏国公大为奇怪,“南明”骄兵悍将甲天下,南王为何要看看大明一个小小江阴城的团练武装?
魏国公担心贻笑大方,有些忐忑,还好集结的一千八百团练青壮一个个精气神十足,他们知道是“战神”要看看江阴子弟兵的战斗力,人人挺胸腆肚竭力表现。
黄胜仔细看了看团练的操演,又跟几个普通士卒随意聊了几句,然后每人打赏两块银币,并且要带总旗以上军官和江阴县基层官吏回旗舰赐宴。
随行文武没觉得江阴团练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战神”军人眼里,这些兵丁也最多达到中级乡勇水平,为何家主会如此礼遇这些小兵头、小官吏?
黄胜没有陪大明封疆大吏,只带着黎喜汉、刘大碗、马跃等等心腹武将跟江阴的下级军官开怀畅饮。
很快黄胜就熟悉了这些军官,一个人被注意了,他是“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的原创。
黄胜来江阴的目的就是寻找他和另外二人,这三人当然是江阴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可惜黄胜和他们地位悬殊,阎应元只是一个典史,比主簿还小根本不入流,连品级都没有,在位极人臣的南王面前哪敢放肆。
冯厚敦只不过是一个举人功名的县学训导,从八品而已,在大明状元公面前当然谨小慎微。
大明一个县设教谕一人,相当于教委主任也算是县学校长,手下有训导二人应该约等于副校长。
陈明遇现在还不是典史,是乡勇团练的一个把总,县级团练武装完全属于民团,没有朝廷的官衔,陈明遇这个把总老百姓一个什么也不是。
阎应元三人和江阴兵头、小吏有幸见识到了“华夏海军”旗舰,只觉得胸中热血翻涌,一个个有了乘坐战舰扬威异域的冲动。
在大明基层,没有人视“南明”为外国,黄胜依旧是他们心目中的“战神”,是汉人自己的神,是大明的“战神”。
酒酣耳热之时,黄胜开口了,道:“本王今日视察江阴团练,觉得此地民风彪悍,有意在此地招募青壮练一营强军,名称就叫做‘江阴营’诸位以为如何?”
原来南王看上了江阴子弟,兵头、小吏都兴奋起来,为“南明”效力谁不想啊!
在座的只有冯厚敦是个大明八品训导,勉强算得上是个官,见江阴来的众人齐刷刷瞧着自己,他只能上前答南王话。
“殿下要在江阴征兵乃是瞧得起江阴后生,末吏一定会禀告县尊促成此事。”
黄胜见此人相貌堂堂一脸正气心里喜欢,问道:“冯训导,不知你对‘南明’新学可有涉猎?感觉又如何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