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15 第八百一十五章:闯贼进京
- 816 第八百一十六章:丧心病狂
- 817 第八百一十七章:穷凶极恶
- 818 第八百一十八章:干掉刘宗敏部
- 819 第八百一十九章:贼兵崩溃
- 820 第八百二十章:插翅难逃
- 821 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刘宗敏
- 822 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阴谋
- 823 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
- 824 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
- 825 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 826 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国
- 827 第八百二十七章:劝进、摊牌
- 828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 829 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
- 830 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
- 831 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后重逢
- 832 第八百三十二章:情义无价
- 833 第八百三十三章:将心比心
- 834 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心在颤抖
- 835 第八百三十五章:对抗还是加入?
- 836 第八百三十六章:通缉李自成
- 837 第八百三十七章:炮击京城
- 838 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歼闯贼
- 839 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
- 840 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
- 841 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兴大帝
- 842 第八百四十二章:日不落的辉煌
- 843 第八百四十三章: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844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鸡司晨
- 845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 846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
- 847 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
- 848 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
- 849 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祯痛殴李自成
- 850 第八百五十章:空照秦淮
- 851 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万剐
- 852 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霉了
- 853 第八百五十三章:剐了闯贼过年
- 854 第八百五十四章:宁武郡王
- 855 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战斗民族”
- 856 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
- 857 第八百五十七章:没有了江户城
- 858 第八百五十八章:【(大结局)新书《明末汉之魂》已经上传】 日不落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心情沉重的周后没有兴趣梳妆打扮,此刻依旧歪靠在被子上出神。
用“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来描绘她此时状态最是恰当。
遭逢变故难免思虑甚多,周后认为嫁女给南王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她和皇子、公主没有离开京师将要面临何等劫难?
女官的通报打断了周皇后的胡思乱想,女儿又不是外人,她直接传见。
坤兴喜滋滋来到母亲身边施礼后道:“母后,大喜啊,我家王爷得到报告,确认英国公护着哥哥突破贼兵围困撤退到了有‘南明’重兵布防的天津卫城,哥哥的安全有保障。现在有可能已经去了黄家湾岛等候咱们。”
这真的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周皇后一骨碌坐起来两手合十念叨道:“谢谢菩萨保佑,谢谢满天神佛,谢谢列祖列宗,南无阿弥陀佛……”
周后这些天一直揪着心,她其实更加牵挂自己的儿子,母爱总是无私的伟大的,得知儿子没有被闯贼祸害了,周后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坤兴挨着母亲坐下拉着她的手试探着问道:“母后,兄长乃是大明太子,您准备如何打算?
“唉!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有什么打算,太子能否有作为不在于他,而在于南王的态度,如今大明已经国破家亡,能够扭转乾坤的只有南王。”
坤兴点头道:“母亲言之有理,大明山河破碎,南王接下来会挥师歼灭闯贼夺回京师入主中原,那时母后是不是期望兄长继皇帝位。”
周后摇头道:“国破家亡,烺儿能够死里逃生已经万幸,娘不要他做皇帝,只想他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好。能否如此还得看南王的态度。”
母亲的态度在坤兴意料之中,她干脆挑明话题道:“母亲,‘南明’文官武将何其多也,他们不甘心王爷处处维护大明。
现在已经集体上书奏请王爷登基成就帝业。王爷登基不仅仅是做‘南明’的皇帝,同样也是大明的皇帝,母后认为女儿该如何做才好?”
手心手背都是肉,周后最担心的就是同室操戈,况且太子根本没有成为合二为一的新大明帝国皇帝的基础,此时当然要顺其自然让女婿成为皇帝。
她道:“娖儿,你已经是‘南明’王妃,自然遵从南王的意志做个好妻子。大明已经积重难返,南王从闯贼手里夺回大明纳入‘南明’版图无可厚非。
烺儿能够逃脱闯贼魔爪已经是万幸,我只想他能够平平安安过一生,真的没有一丝让烺儿跟南王争皇位的意图。”
周皇后贤德,但并不表示她没有主见见事不明,恰恰相反她很善于保护自己和儿子,她知道今天女儿问这番话的意图,明白自己跟女儿的表态会传入南王之耳。
她知道自己的夫君崇祯皇帝殚精竭虑都无法保住大明江山,儿子只不过是个懵懂少年,没有财权、兵权更加没有文官武将的拥戴,如果不识相岂不是取死之道?
周后毫不犹豫果断表态支持南王称帝,也支持“南明”、大明合并,就是阐明了大明皇后全力支持南王决定的态度。
坤兴得到母亲答复顿时觉得一身轻松,她依偎在母亲怀里道:“母亲,我夫君不是一个六亲不认之人,他早就派出精兵强将去京师保护父皇。
夫君断定现在父皇应该活得好好地,只不过夫君也不知道为何迟迟不见执行任务的精兵猛将回来交差。”
周后不淡定了,紧握坤兴的手急切问道:“娖儿,南王真的派遣人马去大明京师救驾?他真的希望你父皇活着?这是为何?按理说大明没有了你父皇,南王入主中原更加顺理成章啊!”
周后果然有见地,一针见血指明问题要害,按理说南王不下手袭杀崇祯已经是仁至义尽,出手救他岂不是自找麻烦。
坤兴骄傲道:“我夫君乃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他不屑与落井下石,他更加愿意救人于危难。
他一直坚持以实力说话,他认为自己会给大明老百姓带来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想让父皇亲眼看见大明在他治理下海清河晏国富民强。”
周后将信将疑,此时倒是不便反驳,她附和道:“南王治理国家的本事大家有目共睹,大明子民能够遇此明君有福了。”
坤兴调皮地眨眨眼,问道:“母后,知道了父皇活着,您刚才支持我家王爷登基的话还算数吗?”
“这……”周皇后沉吟片刻,坚定道:“我依旧支持南王做新大明的皇帝,如果能够见到你父皇,我还要力劝陛下放弃皇位,禅让给南王。只是有一件事我放心不下。”
“母后,女儿知道您何事不放心,昨天夫君亲口许诺会善待父皇和几位兄弟,夫君的人品我信得过。”
“唉!在皇位面前人品能值几何?历史上没有哪一位被逼禅让的皇帝能够善终啊!”
“人在做天在看,夫君费心劳力把父皇救出京师就应该想好了此事的利弊,如果父皇真的禅让皇位,我相信他不会对父皇如何。”
“现如今你父皇和太子都在南王庇护下,我们也是如此,实在没有任何资本谈条件,只要能确保一家子平安,我会竭尽所能劝你父皇,你也要劝南王切切不能卸磨杀驴啊!”
周后此时显得特别无助,女儿今天让她表态,虽然算不上逼宫也差不离了,事到如今皇位已经不重要,问题是有哪一位丢了皇位的帝王活得逍遥自在。
“母后,您放心,历史上宋太祖黄袍加身后就善待周世宗柴荣的子孙,新大明国土面积比宋国大五倍有余,南王胸襟哪里是赵匡胤、赵匡义能比。”
“是啊!南王素有仁爱美名,他应该能够容得下一个没有威胁的大明废帝。”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周后的话音里还是流露出落寞。坤兴看在眼里也不知如何安慰,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陪着她流眼泪。
世间事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旗舰议事舱内,正在听荷香禀告今天日程安排的阴谋家黄胜被亲兵的报告声打断。
用“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来描绘她此时状态最是恰当。
遭逢变故难免思虑甚多,周后认为嫁女给南王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她和皇子、公主没有离开京师将要面临何等劫难?
女官的通报打断了周皇后的胡思乱想,女儿又不是外人,她直接传见。
坤兴喜滋滋来到母亲身边施礼后道:“母后,大喜啊,我家王爷得到报告,确认英国公护着哥哥突破贼兵围困撤退到了有‘南明’重兵布防的天津卫城,哥哥的安全有保障。现在有可能已经去了黄家湾岛等候咱们。”
这真的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周皇后一骨碌坐起来两手合十念叨道:“谢谢菩萨保佑,谢谢满天神佛,谢谢列祖列宗,南无阿弥陀佛……”
周后这些天一直揪着心,她其实更加牵挂自己的儿子,母爱总是无私的伟大的,得知儿子没有被闯贼祸害了,周后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坤兴挨着母亲坐下拉着她的手试探着问道:“母后,兄长乃是大明太子,您准备如何打算?
“唉!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有什么打算,太子能否有作为不在于他,而在于南王的态度,如今大明已经国破家亡,能够扭转乾坤的只有南王。”
坤兴点头道:“母亲言之有理,大明山河破碎,南王接下来会挥师歼灭闯贼夺回京师入主中原,那时母后是不是期望兄长继皇帝位。”
周后摇头道:“国破家亡,烺儿能够死里逃生已经万幸,娘不要他做皇帝,只想他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好。能否如此还得看南王的态度。”
母亲的态度在坤兴意料之中,她干脆挑明话题道:“母亲,‘南明’文官武将何其多也,他们不甘心王爷处处维护大明。
现在已经集体上书奏请王爷登基成就帝业。王爷登基不仅仅是做‘南明’的皇帝,同样也是大明的皇帝,母后认为女儿该如何做才好?”
手心手背都是肉,周后最担心的就是同室操戈,况且太子根本没有成为合二为一的新大明帝国皇帝的基础,此时当然要顺其自然让女婿成为皇帝。
她道:“娖儿,你已经是‘南明’王妃,自然遵从南王的意志做个好妻子。大明已经积重难返,南王从闯贼手里夺回大明纳入‘南明’版图无可厚非。
烺儿能够逃脱闯贼魔爪已经是万幸,我只想他能够平平安安过一生,真的没有一丝让烺儿跟南王争皇位的意图。”
周皇后贤德,但并不表示她没有主见见事不明,恰恰相反她很善于保护自己和儿子,她知道今天女儿问这番话的意图,明白自己跟女儿的表态会传入南王之耳。
她知道自己的夫君崇祯皇帝殚精竭虑都无法保住大明江山,儿子只不过是个懵懂少年,没有财权、兵权更加没有文官武将的拥戴,如果不识相岂不是取死之道?
周后毫不犹豫果断表态支持南王称帝,也支持“南明”、大明合并,就是阐明了大明皇后全力支持南王决定的态度。
坤兴得到母亲答复顿时觉得一身轻松,她依偎在母亲怀里道:“母亲,我夫君不是一个六亲不认之人,他早就派出精兵强将去京师保护父皇。
夫君断定现在父皇应该活得好好地,只不过夫君也不知道为何迟迟不见执行任务的精兵猛将回来交差。”
周后不淡定了,紧握坤兴的手急切问道:“娖儿,南王真的派遣人马去大明京师救驾?他真的希望你父皇活着?这是为何?按理说大明没有了你父皇,南王入主中原更加顺理成章啊!”
周后果然有见地,一针见血指明问题要害,按理说南王不下手袭杀崇祯已经是仁至义尽,出手救他岂不是自找麻烦。
坤兴骄傲道:“我夫君乃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他不屑与落井下石,他更加愿意救人于危难。
他一直坚持以实力说话,他认为自己会给大明老百姓带来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想让父皇亲眼看见大明在他治理下海清河晏国富民强。”
周后将信将疑,此时倒是不便反驳,她附和道:“南王治理国家的本事大家有目共睹,大明子民能够遇此明君有福了。”
坤兴调皮地眨眨眼,问道:“母后,知道了父皇活着,您刚才支持我家王爷登基的话还算数吗?”
“这……”周皇后沉吟片刻,坚定道:“我依旧支持南王做新大明的皇帝,如果能够见到你父皇,我还要力劝陛下放弃皇位,禅让给南王。只是有一件事我放心不下。”
“母后,女儿知道您何事不放心,昨天夫君亲口许诺会善待父皇和几位兄弟,夫君的人品我信得过。”
“唉!在皇位面前人品能值几何?历史上没有哪一位被逼禅让的皇帝能够善终啊!”
“人在做天在看,夫君费心劳力把父皇救出京师就应该想好了此事的利弊,如果父皇真的禅让皇位,我相信他不会对父皇如何。”
“现如今你父皇和太子都在南王庇护下,我们也是如此,实在没有任何资本谈条件,只要能确保一家子平安,我会竭尽所能劝你父皇,你也要劝南王切切不能卸磨杀驴啊!”
周后此时显得特别无助,女儿今天让她表态,虽然算不上逼宫也差不离了,事到如今皇位已经不重要,问题是有哪一位丢了皇位的帝王活得逍遥自在。
“母后,您放心,历史上宋太祖黄袍加身后就善待周世宗柴荣的子孙,新大明国土面积比宋国大五倍有余,南王胸襟哪里是赵匡胤、赵匡义能比。”
“是啊!南王素有仁爱美名,他应该能够容得下一个没有威胁的大明废帝。”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周后的话音里还是流露出落寞。坤兴看在眼里也不知如何安慰,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陪着她流眼泪。
世间事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旗舰议事舱内,正在听荷香禀告今天日程安排的阴谋家黄胜被亲兵的报告声打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