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25 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 826 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国
- 827 第八百二十七章:劝进、摊牌
- 828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 829 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
- 830 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
- 831 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后重逢
- 832 第八百三十二章:情义无价
- 833 第八百三十三章:将心比心
- 834 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心在颤抖
- 835 第八百三十五章:对抗还是加入?
- 836 第八百三十六章:通缉李自成
- 837 第八百三十七章:炮击京城
- 838 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歼闯贼
- 839 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
- 840 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
- 841 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兴大帝
- 842 第八百四十二章:日不落的辉煌
- 843 第八百四十三章: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844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鸡司晨
- 845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 846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
- 847 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
- 848 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
- 849 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祯痛殴李自成
- 850 第八百五十章:空照秦淮
- 851 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万剐
- 852 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霉了
- 853 第八百五十三章:剐了闯贼过年
- 854 第八百五十四章:宁武郡王
- 855 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战斗民族”
- 856 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
- 857 第八百五十七章:没有了江户城
- 858 第八百五十八章:【(大结局)新书《明末汉之魂》已经上传】 日不落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三十五章:对抗还是加入?
第八百三十五章:对抗还是加入?
难得有机会见到南王,尚可义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他越众而出抱拳行礼道:“陛下,罪臣尚可义请求戴罪立功,东江兵也希望为国征战赎罪,请陛下成全。”
黄胜看了看这位在历史上不肯投降建奴于崇祯六年战死旅顺口的尚可义点了点头,道:“尚将军稍安勿躁,三日内会下达战斗任务给你,你马上可以进行出海准备工作。”
尚可义大喜抱拳大声道:“谢陛下恩典,罪臣一定死战报国。”
黄胜再次来到旅顺口就是要在不影响辽东、朝鲜布防的情况下抽调人马加入东征联军,争取尽快拿下倭国本岛结束东征拓土之战。
前东江兵可以组建三个营伍,投诚的建奴汉军可以组建三营,再组建三营高丽兵,多了三万六千使用“南明”造燧发枪的陆军步兵配合鞑子、建奴骑兵攻打德川幕府的大本营所在地江户城,石换金、阎应元的兵力会充裕许多。
黄胜从来不轻视敌国,哪怕明知是雄狮搏兔也不嫌麻烦,最好能够做到大军登陆倭国本岛后进行平推碾压,根本不期望出现某个营伍遭遇惨烈的血战成就某个英雄。
这就是黄胜最爱的打法,在局部战争中争取预设战场,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领先的装备、压倒性的火力、最少的伤亡率赢得无惊无险的一场场战役。
是时候结束统一东亚的战争了,以后会全力夺取美洲,跟欧洲诸国的较量不可避免。
消灭倭国不仅仅为汉民族永绝后患,还会多出数百万劳力参与大生产,移民百十万倭人去美洲,让他们在修建港口、城市、道路之时不断汉化,把倭族从世界民族之林里抹掉刻不容缓。
黄胜统一大明、东南亚建立新的大明帝国后,历史上最严厉的民族大融合马上开始。
销毁所有的异民族文献,把异族服装定性为奇装异服予以取缔,大明帝国所有的子民都强制六年义务教育,人人写汉字说汉语、穿汉服读唐诗宋词。
相信不出二十年时间一定能够大有作为,汉民族人口数量突破三亿不是梦想。
有了勤劳智慧的汉民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再有鼓励汉民拥有武器的政策,尚武之风的汉民族对付些许异族反抗,单靠乡勇武装都能够保持完胜。
黄胜已经统治东南亚土著十几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经过实践证明,强行汉化的方法有效,现在东南亚的年轻人都说汉语写汉字,已经不容易区分是移民来的汉人还是被汉人的土著。
“南明”的保甲体系经过时间验证确认便捷有效,乡勇武装前期协助正规军拉网排查土著,后期又是政府投入大工程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维护者。
由于层层负责制的保甲体系全覆盖,“南明”政府的政令可以直通乡里,再加上老百姓识字率提高,书籍、报刊、杂志的普及,不知天下事的汉人越来越少。
这些年狠抓基层末吏的教育,太多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甲长、里长可以提拔成为正九品民事官亭长,太多亭长得到了正八品乡长、镇长的任命,被提拔为七品县太爷的也屡见不鲜。
这些人大多数是退伍老兵,有文化有见识,如何王化蛮夷如何汉化异民族驾轻就熟,他们自己就有战斗力还有乡勇武装保驾护航,有一系列奖励努力学习、诚心汉化的异族积极分子的措施。
面对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的强大汉民族,选择对抗还是加入?
大多数人都不傻,他们本来对汉文明高山仰止,发现融入汉民族生活有保障,一两代后就会不分彼此,都乐见其成。
伟大的汉民族绝对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从来没想着欺负异民族,恰恰相反在后世还给他们许多优待,连考大学都会降低分数线,汉民族拥有超过十亿人口就是不断融合了异民族的结果。
大明帝国不会没有原则制造不公平,不会惯着任何异民族,服从汉化融入汉民族路会越走越宽,不服汉化送去新殖民地劳动改造,一直到服了为止。
辽东、高丽的建奴已经被大量移民到了澳洲、美洲、倭国,现在只有一部分投诚的积极分子不太好处理。
接管伪“新京”的主将姚善守干脆把他们集中到了旅顺口安置,反正这些人也不会种地,让他们成为居民做工、做生意善莫大焉。
刘应坤、纪用一直在物色异族培养新太监,原满清顺治小皇帝变成了特别培养的太监之一,刘应坤给还没有记忆的小奴酋起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小顺子”。
满清亡国,搜捕野猪皮子孙的工作由尚可义的东江兵和高丽降军来完成,这些人也是穷凶极恶,违纪情况屡屡发生。
投降的建奴欲哭无泪,纷纷找“战神”子弟兵做主,可惜“战神”很忙,处理投诚建奴被欺负事件往往都是马后炮。
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资产和姿色的娜木钟被打劫了,冲进她的家门的有鞑子、高丽棒子还有一些汉军,不仅仅自己被剥得光溜溜……家里的金银财宝丢了一干二净,连三岁的儿子也不见了。
娜木钟找到阿巴泰哭诉,最后两人来到“战神”总赞画部衙门前长跪不起。
还是“战神”做事雷厉风行,只不过用了三天时间就追回了娜木钟的大部分财物,那些以抓捕野猪皮余孽为名行打劫之实的兵痞被打了板子。
几个在娜木钟身上享受林丹汗、红歹是、多尔衮之艳福的兵痞被砍了脑袋,可是娜木钟的儿子在混乱中不见了踪迹。
娜木钟本来已经遭遇洗劫倾家荡产了,她正哀叹下辈子如何生活,谁知“战神”居然还能够把她被劫的财物找回了七八成。
这个意外之喜把她乐晕了,跟红歹是生的孩子找不到的哀伤也就淡了许多,这个女人本来就是神经粗大的存在,死三任老公都不带眨眼,死儿子也能够接受。
况且她心里有数,那个儿子是红歹是的种,红歹是带领人马入关劫掠大明杀了多少汉人?现在汉人夺回辽东、打下朝鲜怎么可能放过报复的机会。
财物失而复得已经觉得万分庆幸,娜木钟再也不哭不闹,开始为下半辈子打算。
由于又被几个兵痞搞过了,自惭形秽之下失去了找机会伺候南王的信心,她安心下来,在旅顺口买了几个铺子专门跟蒙古人做生意,还开了一家颇有品位的客栈,据说生意还行。
这可以想象,娜木钟毕竟伺候了几任草原民族的王,眼界毋庸置疑,在“南明”鼓励贸易的氛围下,有本钱做生意当然无往而不利。
他越众而出抱拳行礼道:“陛下,罪臣尚可义请求戴罪立功,东江兵也希望为国征战赎罪,请陛下成全。”
黄胜看了看这位在历史上不肯投降建奴于崇祯六年战死旅顺口的尚可义点了点头,道:“尚将军稍安勿躁,三日内会下达战斗任务给你,你马上可以进行出海准备工作。”
尚可义大喜抱拳大声道:“谢陛下恩典,罪臣一定死战报国。”
黄胜再次来到旅顺口就是要在不影响辽东、朝鲜布防的情况下抽调人马加入东征联军,争取尽快拿下倭国本岛结束东征拓土之战。
前东江兵可以组建三个营伍,投诚的建奴汉军可以组建三营,再组建三营高丽兵,多了三万六千使用“南明”造燧发枪的陆军步兵配合鞑子、建奴骑兵攻打德川幕府的大本营所在地江户城,石换金、阎应元的兵力会充裕许多。
黄胜从来不轻视敌国,哪怕明知是雄狮搏兔也不嫌麻烦,最好能够做到大军登陆倭国本岛后进行平推碾压,根本不期望出现某个营伍遭遇惨烈的血战成就某个英雄。
这就是黄胜最爱的打法,在局部战争中争取预设战场,再以绝对优势的兵力、领先的装备、压倒性的火力、最少的伤亡率赢得无惊无险的一场场战役。
是时候结束统一东亚的战争了,以后会全力夺取美洲,跟欧洲诸国的较量不可避免。
消灭倭国不仅仅为汉民族永绝后患,还会多出数百万劳力参与大生产,移民百十万倭人去美洲,让他们在修建港口、城市、道路之时不断汉化,把倭族从世界民族之林里抹掉刻不容缓。
黄胜统一大明、东南亚建立新的大明帝国后,历史上最严厉的民族大融合马上开始。
销毁所有的异民族文献,把异族服装定性为奇装异服予以取缔,大明帝国所有的子民都强制六年义务教育,人人写汉字说汉语、穿汉服读唐诗宋词。
相信不出二十年时间一定能够大有作为,汉民族人口数量突破三亿不是梦想。
有了勤劳智慧的汉民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再有鼓励汉民拥有武器的政策,尚武之风的汉民族对付些许异族反抗,单靠乡勇武装都能够保持完胜。
黄胜已经统治东南亚土著十几年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经过实践证明,强行汉化的方法有效,现在东南亚的年轻人都说汉语写汉字,已经不容易区分是移民来的汉人还是被汉人的土著。
“南明”的保甲体系经过时间验证确认便捷有效,乡勇武装前期协助正规军拉网排查土著,后期又是政府投入大工程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维护者。
由于层层负责制的保甲体系全覆盖,“南明”政府的政令可以直通乡里,再加上老百姓识字率提高,书籍、报刊、杂志的普及,不知天下事的汉人越来越少。
这些年狠抓基层末吏的教育,太多有基层工作经验的甲长、里长可以提拔成为正九品民事官亭长,太多亭长得到了正八品乡长、镇长的任命,被提拔为七品县太爷的也屡见不鲜。
这些人大多数是退伍老兵,有文化有见识,如何王化蛮夷如何汉化异民族驾轻就熟,他们自己就有战斗力还有乡勇武装保驾护航,有一系列奖励努力学习、诚心汉化的异族积极分子的措施。
面对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的强大汉民族,选择对抗还是加入?
大多数人都不傻,他们本来对汉文明高山仰止,发现融入汉民族生活有保障,一两代后就会不分彼此,都乐见其成。
伟大的汉民族绝对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从来没想着欺负异民族,恰恰相反在后世还给他们许多优待,连考大学都会降低分数线,汉民族拥有超过十亿人口就是不断融合了异民族的结果。
大明帝国不会没有原则制造不公平,不会惯着任何异民族,服从汉化融入汉民族路会越走越宽,不服汉化送去新殖民地劳动改造,一直到服了为止。
辽东、高丽的建奴已经被大量移民到了澳洲、美洲、倭国,现在只有一部分投诚的积极分子不太好处理。
接管伪“新京”的主将姚善守干脆把他们集中到了旅顺口安置,反正这些人也不会种地,让他们成为居民做工、做生意善莫大焉。
刘应坤、纪用一直在物色异族培养新太监,原满清顺治小皇帝变成了特别培养的太监之一,刘应坤给还没有记忆的小奴酋起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好名字“小顺子”。
满清亡国,搜捕野猪皮子孙的工作由尚可义的东江兵和高丽降军来完成,这些人也是穷凶极恶,违纪情况屡屡发生。
投降的建奴欲哭无泪,纷纷找“战神”子弟兵做主,可惜“战神”很忙,处理投诚建奴被欺负事件往往都是马后炮。
在这样的情况下,拥有资产和姿色的娜木钟被打劫了,冲进她的家门的有鞑子、高丽棒子还有一些汉军,不仅仅自己被剥得光溜溜……家里的金银财宝丢了一干二净,连三岁的儿子也不见了。
娜木钟找到阿巴泰哭诉,最后两人来到“战神”总赞画部衙门前长跪不起。
还是“战神”做事雷厉风行,只不过用了三天时间就追回了娜木钟的大部分财物,那些以抓捕野猪皮余孽为名行打劫之实的兵痞被打了板子。
几个在娜木钟身上享受林丹汗、红歹是、多尔衮之艳福的兵痞被砍了脑袋,可是娜木钟的儿子在混乱中不见了踪迹。
娜木钟本来已经遭遇洗劫倾家荡产了,她正哀叹下辈子如何生活,谁知“战神”居然还能够把她被劫的财物找回了七八成。
这个意外之喜把她乐晕了,跟红歹是生的孩子找不到的哀伤也就淡了许多,这个女人本来就是神经粗大的存在,死三任老公都不带眨眼,死儿子也能够接受。
况且她心里有数,那个儿子是红歹是的种,红歹是带领人马入关劫掠大明杀了多少汉人?现在汉人夺回辽东、打下朝鲜怎么可能放过报复的机会。
财物失而复得已经觉得万分庆幸,娜木钟再也不哭不闹,开始为下半辈子打算。
由于又被几个兵痞搞过了,自惭形秽之下失去了找机会伺候南王的信心,她安心下来,在旅顺口买了几个铺子专门跟蒙古人做生意,还开了一家颇有品位的客栈,据说生意还行。
这可以想象,娜木钟毕竟伺候了几任草原民族的王,眼界毋庸置疑,在“南明”鼓励贸易的氛围下,有本钱做生意当然无往而不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