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宁武关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红歹是毙命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毒杀多尔衮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建奴打倭寇
- 800 第八百章: 论功行赏
- 801 第八百零一章:诡异
- 802 第八百零二章:封官许愿
- 803 第八百零三章:大厦将倾
- 804 第八百零四章:天子殉国
- 805 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
- 806 第八百零六章:杀出重围
- 807 第八百零七章:迎接新的曙光
- 808 第八百零八章:志愿者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螳螂捕蝉
- 810 第八百一十章:归顺或者毁灭
- 811 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帼英雄
- 812 第八百一十二章:厉害了,……
- 813 第八百一十三章:疑窦重重
- 814 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宫倾
- 815 第八百一十五章:闯贼进京
- 816 第八百一十六章:丧心病狂
- 817 第八百一十七章:穷凶极恶
- 818 第八百一十八章:干掉刘宗敏部
- 819 第八百一十九章:贼兵崩溃
- 820 第八百二十章:插翅难逃
- 821 第八百二十一章: 活捉刘宗敏
- 822 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阴谋
- 823 第八百二十三章:北上
- 824 第八百二十四章:心口如一
- 825 第八百二十五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 826 第八百二十六章:新大明帝国
- 827 第八百二十七章:劝进、摊牌
- 828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 829 第八百二十九章:人心向背
- 830 第八百三十章:眼光冰冷
- 831 第八百三十一章:劫后重逢
- 832 第八百三十二章:情义无价
- 833 第八百三十三章:将心比心
- 834 第八百三十四章:崇祯的心在颤抖
- 835 第八百三十五章:对抗还是加入?
- 836 第八百三十六章:通缉李自成
- 837 第八百三十七章:炮击京城
- 838 第八百三十八章:聚歼闯贼
- 839 第八百三十九章:时机成熟
- 840 第八百四十章:永无止境
- 841 第八百四十一章:大明中兴大帝
- 842 第八百四十二章:日不落的辉煌
- 843 第八百四十三章: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844 第八百四十四章:牝鸡司晨
- 845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 846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
- 847 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
- 848 第八百四十八章:不光彩
- 849 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祯痛殴李自成
- 850 第八百五十章:空照秦淮
- 851 第八百五十一章:千刀万剐
- 852 第八百五十二章:倭寇要倒霉了
- 853 第八百五十三章:剐了闯贼过年
- 854 第八百五十四章:宁武郡王
- 855 第八百五十五章:打垮“战斗民族”
- 856 第八百五十六章:九月十八日
- 857 第八百五十七章:没有了江户城
- 858 第八百五十八章:【(大结局)新书《明末汉之魂》已经上传】 日不落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
第八百零五章:李代桃僵
片刻间众人就来到万寿山下,这里已经有接应的特工牵着百十匹健马等候多时。
刘国正把皇帝扶上马,几十人簇拥着往东疾驰。
路上忽然闪出十几个骂骂咧咧的贼兵,他们见到马队刚刚准备做出反应就一个个发出闷哼一头栽倒。
十几个特种兵来到他们身边跳下战马一人补了一刀后,拔下深深地射入贼兵身体的钢弩,顺手在贼兵身上擦干血迹收入囊中,继续翻身上马追赶主将。
行进中的队伍打头之人乃是黎喜汉,他目光如炬远远地瞧见前方右侧又有一群人接近,立刻策马冲上去。
谁知还没有开打,路边就传来精钢弓独特的弓弦裂帛声,几十支钢箭破空而至,一小队贼兵纷纷栽倒……
紧接着斜刺里窜出几十条黑影,他们如饿虎扑食般冲撞过去,霎时间刀光血影惨叫声不绝于耳。
黎喜汉和打头的十几个特种兵速度足够快,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大杀四方,马刀过处人头滚滚,他们都是兵王都是百炼成钢的勇士,出手又快又准又狠,没有一个贼兵能够躲过他们犀利的夺命必杀技。
不消片刻,百十人的贼兵变成了尸体,跟黎喜汉并肩作战的军情处特工让特种兵只管一路向前,这里的善后他们会处理得不露痕迹。
演习之时就是如此布置,护卫目标的特种兵所过之处都会有军情处特工接应,等他们走过后,战场会被重新布置,即便有大股贼兵追击,战场上留下痕迹也会把追兵引往另外一个城门。
这时已经是三月十九日凌晨,钱猛带着十几人出现在寿皇亭,他看了看在梁上飞舞的半截白绫笑了,喃喃道:
“大明皇帝自缢与此乃是事实怎么可以随便更改。唉!殿下啊!您何苦来哉?顺其自然多好啊!”
钱猛挥挥手,手下以最快速度用白绫悬好两个扣,随即有一个体貌特征与崇祯别无二致的人被吊上了房梁,这人的衣服也和崇祯一模一样,遗书绝对是崇祯亲笔,那是刘国正留下的。
吊好了假崇祯,紧接着又吊上了假王承恩,这两个替死鬼是钱猛早就准备好的根本不是好人,他就是想造成崇祯皇帝已死的事实。
潜伏是特种兵的必修课,当在制高点用望远镜观察崇祯的战友用手语传达目标果然往万岁山跑来之时,一路上潜伏的特种兵不下于一百多。
连经过训练的职业军人都难以发现特种兵的潜伏,崇祯和王承恩怎么可能知道看上去静悄悄人迹罕至的万岁山上会躲着几十个兵王。
潜伏在寿皇亭旁边草丛里的刘国正、黎喜汉把崇祯和王承恩的一举一动都瞧在眼里了。
两人只觉得后背发凉,想起王爷交代任务时虽然是以猜测的方法推断大明皇帝应该跟心腹太监王承恩逃到寿皇亭,最后有可能准备上吊自杀。
可是推断不应该如此准确好不好?难道殿下能够未卜先知?
刘国正、黎喜汉追随黄胜多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黄胜都是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态,无形中他们对黄胜的命令形成了条件反射,几乎不去思考和分析。
今天又执行了如此令人费解的任务,俩人决定以后还是多做事少问为什么,免得自己吓自己。
刘国正是总指挥,特种兵乃是“南明”优中选优的顶级战士,战斗力无比强大,纪律性无可挑剔,总指挥不动任何人都不会擅自行动。
刘国正眼睁睁瞧着崇祯皇帝已经吊上去了,还数了七下才一跃而起斩断了即将结束大明皇帝生命的那段白绫。
身手矫捷的黎喜汉配合默契,几乎在刘国正跃起的同一刻也蹿出,成功接住了即将栽倒的崇祯,救人计划的第一步执行得无可挑剔。
早萌死志的王承恩发现已经上吊的皇帝被人救下了,心底里甭提多高兴了,有了浴火重生的感觉,他同样一言不发听从来人摆布。
一个都准备好了以死殉国的人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虽然不知道来人是什么目的,但是瞧他们的样子不像有什么恶意,崇祯和王承恩都在静观其变。
其实贼兵属于有组织无纪律,混战中更加不堪,历史上三天后贼兵才发现了自杀殉国的崇祯皇帝就可见一斑。
如果这一次贼兵依旧如同历史般在三天后发现假崇祯、王承恩的尸体,三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很热,经过三天的悬挂,三天的风吹日晒,尸体产生尸化反应,体貌特征多多少少会发生变化,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恐怕根本分辨不出真伪。
不好意思,特别熟悉崇祯身体的人都在“新杭州”作客呢,闯贼恐怕只能找来一些大臣、太监鉴别尸体,这些人平时只能远远地瞧见皇帝,肯定会给予确认。
况且假崇祯和王承恩身上的行头都是如假包换的真东西,崇祯的遗书乃是孤本,绝对出自皇帝亲笔,连刘国正身上都没有副本。
三月十七日,张之极临危受命护送太子突围,身边有英国公家钢甲家丁三百,有京营心腹精锐两千,曹化淳带着內操火枪手一千五百也应该属于忠心耿耿的强军。
一起预备突围的文官有三十人左右,他们也手提着宝剑穿上了盔甲骑上了骏马,人人都带上了府邸里最强壮的家丁,这些人也算得上装备精良,自保应该不成问题。
足四千人的战斗力强大,乱糟糟杀进京城的贼兵此时被繁华的京师凌乱了思维,他们一个个往深宅大院里瞎撞,抢金银、睡美女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杀红了眼的张之极恨透了贼兵,只要前方出现拿着财物的人格杀勿论,其中有不少趁火打劫的京师闲汉也身首异处。
这一彪人马集中行动,一路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气势汹汹往朝阳门外大街挺进。
遭遇的贼兵都是各自为战,都是在仓促间发现了张之极这彪人马来者不善,匆匆忙忙就地进行阻击。
贼兵没有能够形成拳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由于贼兵纪律涣散,通讯不及时,一时间没有成千上万的贼兵赶来围追堵截。
刘国正把皇帝扶上马,几十人簇拥着往东疾驰。
路上忽然闪出十几个骂骂咧咧的贼兵,他们见到马队刚刚准备做出反应就一个个发出闷哼一头栽倒。
十几个特种兵来到他们身边跳下战马一人补了一刀后,拔下深深地射入贼兵身体的钢弩,顺手在贼兵身上擦干血迹收入囊中,继续翻身上马追赶主将。
行进中的队伍打头之人乃是黎喜汉,他目光如炬远远地瞧见前方右侧又有一群人接近,立刻策马冲上去。
谁知还没有开打,路边就传来精钢弓独特的弓弦裂帛声,几十支钢箭破空而至,一小队贼兵纷纷栽倒……
紧接着斜刺里窜出几十条黑影,他们如饿虎扑食般冲撞过去,霎时间刀光血影惨叫声不绝于耳。
黎喜汉和打头的十几个特种兵速度足够快,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大杀四方,马刀过处人头滚滚,他们都是兵王都是百炼成钢的勇士,出手又快又准又狠,没有一个贼兵能够躲过他们犀利的夺命必杀技。
不消片刻,百十人的贼兵变成了尸体,跟黎喜汉并肩作战的军情处特工让特种兵只管一路向前,这里的善后他们会处理得不露痕迹。
演习之时就是如此布置,护卫目标的特种兵所过之处都会有军情处特工接应,等他们走过后,战场会被重新布置,即便有大股贼兵追击,战场上留下痕迹也会把追兵引往另外一个城门。
这时已经是三月十九日凌晨,钱猛带着十几人出现在寿皇亭,他看了看在梁上飞舞的半截白绫笑了,喃喃道:
“大明皇帝自缢与此乃是事实怎么可以随便更改。唉!殿下啊!您何苦来哉?顺其自然多好啊!”
钱猛挥挥手,手下以最快速度用白绫悬好两个扣,随即有一个体貌特征与崇祯别无二致的人被吊上了房梁,这人的衣服也和崇祯一模一样,遗书绝对是崇祯亲笔,那是刘国正留下的。
吊好了假崇祯,紧接着又吊上了假王承恩,这两个替死鬼是钱猛早就准备好的根本不是好人,他就是想造成崇祯皇帝已死的事实。
潜伏是特种兵的必修课,当在制高点用望远镜观察崇祯的战友用手语传达目标果然往万岁山跑来之时,一路上潜伏的特种兵不下于一百多。
连经过训练的职业军人都难以发现特种兵的潜伏,崇祯和王承恩怎么可能知道看上去静悄悄人迹罕至的万岁山上会躲着几十个兵王。
潜伏在寿皇亭旁边草丛里的刘国正、黎喜汉把崇祯和王承恩的一举一动都瞧在眼里了。
两人只觉得后背发凉,想起王爷交代任务时虽然是以猜测的方法推断大明皇帝应该跟心腹太监王承恩逃到寿皇亭,最后有可能准备上吊自杀。
可是推断不应该如此准确好不好?难道殿下能够未卜先知?
刘国正、黎喜汉追随黄胜多年,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黄胜都是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态,无形中他们对黄胜的命令形成了条件反射,几乎不去思考和分析。
今天又执行了如此令人费解的任务,俩人决定以后还是多做事少问为什么,免得自己吓自己。
刘国正是总指挥,特种兵乃是“南明”优中选优的顶级战士,战斗力无比强大,纪律性无可挑剔,总指挥不动任何人都不会擅自行动。
刘国正眼睁睁瞧着崇祯皇帝已经吊上去了,还数了七下才一跃而起斩断了即将结束大明皇帝生命的那段白绫。
身手矫捷的黎喜汉配合默契,几乎在刘国正跃起的同一刻也蹿出,成功接住了即将栽倒的崇祯,救人计划的第一步执行得无可挑剔。
早萌死志的王承恩发现已经上吊的皇帝被人救下了,心底里甭提多高兴了,有了浴火重生的感觉,他同样一言不发听从来人摆布。
一个都准备好了以死殉国的人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虽然不知道来人是什么目的,但是瞧他们的样子不像有什么恶意,崇祯和王承恩都在静观其变。
其实贼兵属于有组织无纪律,混战中更加不堪,历史上三天后贼兵才发现了自杀殉国的崇祯皇帝就可见一斑。
如果这一次贼兵依旧如同历史般在三天后发现假崇祯、王承恩的尸体,三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很热,经过三天的悬挂,三天的风吹日晒,尸体产生尸化反应,体貌特征多多少少会发生变化,不是特别熟悉的人恐怕根本分辨不出真伪。
不好意思,特别熟悉崇祯身体的人都在“新杭州”作客呢,闯贼恐怕只能找来一些大臣、太监鉴别尸体,这些人平时只能远远地瞧见皇帝,肯定会给予确认。
况且假崇祯和王承恩身上的行头都是如假包换的真东西,崇祯的遗书乃是孤本,绝对出自皇帝亲笔,连刘国正身上都没有副本。
三月十七日,张之极临危受命护送太子突围,身边有英国公家钢甲家丁三百,有京营心腹精锐两千,曹化淳带着內操火枪手一千五百也应该属于忠心耿耿的强军。
一起预备突围的文官有三十人左右,他们也手提着宝剑穿上了盔甲骑上了骏马,人人都带上了府邸里最强壮的家丁,这些人也算得上装备精良,自保应该不成问题。
足四千人的战斗力强大,乱糟糟杀进京城的贼兵此时被繁华的京师凌乱了思维,他们一个个往深宅大院里瞎撞,抢金银、睡美女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杀红了眼的张之极恨透了贼兵,只要前方出现拿着财物的人格杀勿论,其中有不少趁火打劫的京师闲汉也身首异处。
这一彪人马集中行动,一路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气势汹汹往朝阳门外大街挺进。
遭遇的贼兵都是各自为战,都是在仓促间发现了张之极这彪人马来者不善,匆匆忙忙就地进行阻击。
贼兵没有能够形成拳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又由于贼兵纪律涣散,通讯不及时,一时间没有成千上万的贼兵赶来围追堵截。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