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2 第952章 枭雄之败
- 1003 第953章 负荆请罪
- 1004 第954章 武人新贵
- 1005 第955章 天恩浩荡
- 1006 第956章 连环套
- 1007 第957章 超级大生意
- 1008 第958章 商鞅的奥秘
- 1009 第959章 千里追击
- 1010 第960章 枭雄陨落
- 1011 第961章 虽远必诛
- 1012 第962章 治理之策
- 1013 第963章 胜利班师
- 1014 第964章 内阁诸公(求票)
- 1015 第965章 李春芳的烂摊子
- 1016 第966章 入主内阁
- 1017 第967章 首辅的第一天
- 1018 第968章 真的猛士
- 1019 第969章 理解万岁
- 1020 第970章 对阵徐阁老
- 1021 第971章 未战先乱
- 1022 第972章 凄凉的徐阁老
- 1023 第973章 作茧自缚
- 1024 第974章 徐阶被抓了
- 1025 第975章 定罪
- 1026 第976章 ****
- 1027 第977章 徐阶的下场
- 1028 第978章 官绅一体纳粮
- 1029 第979章 宗室冒出来
- 1030 第980章 火力全开
- 1031 第981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 1032 第982章 作死的伊王
- 1033 第983章 败得真快
- 1034 第984章 隆庆的真诚
- 1035 第985章 迷雾重重
- 1036 第986章 唐毅的判断(求票)
- 1037 第987章 辽王
- 1038 第988章 红眼睛的张居正
- 1039 第989章 唐毅的礼物
- 1040 第990章 赎买
- 1041 第991章 一叶知秋
- 1042 第992章 大难临头
- 1043 第993章 挤兑
- 1044 第994章 钓鱼的智慧
- 1045 第995章 白银哪去了
- 1046 第996章 沈梅君的忠告
- 1047 第997章 张允龄的努力
- 1048 第998章 第一块骨牌
- 1049 第999章 晋商的信誉
- 1050 第1000章 做一个败家子
- 1051 第1001章 大明储蓄银行
- 1052 第1002章 吃干抹净
- 1053 第1003章 偏执狂
- 1054 第1004章 真正的桃花源
- 1055 第1005章 兴旺的唐党
- 1056 第1006章 霸道
- 1057 第1007章 外儒内法
- 1058 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
- 1059 第1009章 唐慎的担忧
- 1060 第1010章 再战阉竖
- 1061 第1011章 私访琉璃厂
- 1062 第1012章 流落的宝贝
- 1063 第1013章 皇帝很受伤
- 1064 第1014章 瓦解内廷第一步
- 1065 第1015章 众望所归的冯保
- 1066 第1016章 要给皇帝点甜头儿
- 1067 第1017章 生猛的商人
- 1068 第1018章 征倭的打算
- 1069 第1019章 老少齐出动
- 1070 第1020章 雏鹰清啼
- 1071 第1021章 唐家宰人传统
- 1072 第1022章 软实力
- 1073 第1023章 进士大批发
- 1074 第1024章 倭国的第一笔银子
- 1075 第1025章 生财之道
- 1076 第1026章 劣币驱逐良币
- 1077 第1027章 债务置换
- 1078 第1028章 提议南巡
- 1079 第1029章 兴奋的隆庆
- 1080 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
- 1081 第1031章 出发
- 1082 第1032章 你告我我告你
- 1083 第1033章 衍圣公掉沟了
- 1084 第1034章 江南风华(求票)
- 1085 第1035章 德川家康的见闻
- 1086 第1036章 志向远大的平安
- 1087 第1037章 万国宫
- 1088 第1038章 荣耀的巅峰
- 1089 第1039章 隆庆改制
- 1090 第1040章 突变(求票)
- 1091 第1041章 铁三角
- 1092 第1042章 隆庆回来了
- 1093 第1043章 定计(求票)
- 1094 第1044章 大风起兮
- 1095 第1045章 王寅的决断
- 1096 第1046章 负荆请罪
- 1097 第1047章 不算失败的隆庆
- 1098 第1048章 两个战场
- 1099 第1049章 平安策
- 1100 第1050章 风雨飘摇的莫朝
- 1101 第1051章 蛮干
- 1102 第1052章 首辅返京
- 1103 第1053章 托付
- 1104 第1054章 杀招凌厉
- 1105 第1055章 生当太傅
- 1106 第1056章 龙体垂危
- 1107 第1057章 唐高之盟
- 1108 第1058章 废掉内廷
- 1109 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没九族了
- 1110 第1060章 拿下冯保
- 1111 第1061章 朕想学汉武帝
- 1112 第1062章 一个僧人
- 1113 第1063章 帝不豫
- 1114 第1064章 驾崩
- 1115 第1065章 可怕的唐毅
- 1116 第1066章 新君
- 1117 第1067章 唐毅的布局
- 1118 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
- 1119 第1069章 决战
- 1120 第1070章 高拱败了唐毅来了
- 1121 第1071章 封驳
- 1122 第1072章 二十猛士
- 1123 第1073章 徐胖子骂殿
- 1124 第1074章 掀桌子
- 1125 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
- 1126 第1076章 束手就擒
- 1127 第1077章 和衷共济
- 1128 第1078章 审问
- 1129 第1079章 纷乱
- 1130 第1080章 决战公堂(上)
- 1131 第1081章 决战公堂(中)
- 1132 第1082章 决战公堂(下)
- 1133 第1083章 真相渐明
- 1134 第1084章 逆耳忠言
- 1135 第1085章 太岳之死
- 1136 第1086章 蝗灾
- 1137 第1087章 自豪的申时行
- 1138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 1139 第1089章 师徒衣钵
- 1140 第1090章 飞来横财
- 1141 第1091章 毒计
- 1142 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
- 1143 第1093章 从喜到悲
- 1144 第1094章 大乱大治
- 1145 第1095章 算总账
- 1146 第1096章 走出去才有希望
- 1147 第1097章 安南第一课
- 1148 第1098章 胆大包天的灾民
- 1149 第1099章 万历第一年
- 1150 第1100章 雷霆之怒
- 1151 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
- 1152 第1102章 结大明之欢心
- 1153 第1103章 买下安南
- 1154 第1104章 初战西班牙
- 1155 第1105章 让唐毅睡得着
- 1156 第1106章 再临马六甲
- 1157 第1107章 南洋总督
- 1158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 1159 第1109章 万历要结婚
- 1160 第1110章 大婚
- 1161 第1111章 内阁之变
- 1162 第1112章 万历的小动作
- 1163 第1113章 元老遇刺
- 1164 第1114章 唐毅的回击
- 1165 第1115章 李成梁惹祸了
- 1166 第1116章 理想与现实
- 1167 第1117章 华丽致仕
- 1168 第1118章 老仇人
- 1169 第1119章 故地重游
- 1170 第1120章 运河杀戮
- 1171 第1121章 回家真好
- 1172 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
- 1173 第1123章 真凶
- 1174 第1124章 疯狂的人
- 1175 第1125章 以退为进
- 1176 第1126章 天大的讽刺
- 1177 第1127章 积极备战
- 1178 第1128章 对撞(上)
- 1179 第1129章 对撞(下)
- 1180 第1130章 天心民意
- 1181 第1131章 不服输的万历
- 1182 第1132章 图穷匕见
- 1183 第1133章 名将凋零
- 1184 第1134章 唐大人,您在哪里
- 1185 第1135章 东南自救
- 1186 第1136章 金融风暴
- 1187 第1137章 走在错误路上的万历
- 1188 第1138章 民怨沸腾
- 1189 第1139章 唐郎妙计
- 1190 第1140章 立宪和罪己诏
- 1191 第1141章 天子无情
- 1192 第1142章 图谋弑君
- 1193 第1143章 京城防卫图
- 1194 第1144章 战京城
- 1195 第1145章 倒戈
- 1196 第1146章 生擒万历
- 1197 第1147章 皇帝之死
- 1198 第1148章 倭乱
- 1199 第1149章 野猪皮和猴子
- 1200 第1150章 最后的阳谋(大结局)
- 1201 完本感言
- 1202 番外——第二中华
- 1203 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
- 1204 新书《大宋将门》已发,求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62章 治理之策
第962章 治理之策
虽远必诛!
没有实力,说出来只会让人笑话,而俺答的人头摆在面前,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人敢质疑。
一克哈屯得知俺答被杀之后,在寝宫点燃了纱幔,随着大火而去。等到大成台吉赶来,只剩下一具焦黑佝偻的尸体。
事情不会因为一克哈屯死了就结束,大成台吉将身边所有人都抓起来,严刑逼供,终于问了出来,原来是土蛮部的阿穆岱通过一克哈屯拿到了明军进军的计划。土蛮部被俺答打压了几十年,双方仇口很大,图门大汗自然愿意看到俺答倒霉。
但是唇亡齿寒,俺答彻底完蛋了,下一个目标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故此图门大汗命令阿穆岱,派遣八百名士兵,攻击马芳父子,纵放俺答,想要给大明留下一个刺儿。
真相大白之后,大成台吉立刻向唐毅禀报了情况,并且下令,要求土默特、永邵、鄂尔多斯等部集中兵力,讨伐土蛮。
还真别说,三部居然集中了三万多名骑兵,颇有声势。
面对着大军压境,图门大汗并没有放在心上,俺答全盛之日,他还能保全性命,更何况是大成台吉,一个毛孩子,加上一群乌合之众。
他真正害怕的是背后强悍的大明,托克托一战,俺答身死,强烈震撼着图门大汗。
次辅唐毅更是喊出了虽远必诛,难道大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图门汗思索了再三,他派出使者,表明愿意归顺大明,接受册封,同时将所有罪名推给了阿穆岱,说是他被一克哈屯收买,所作所为,图门一无所知,他还把阿穆岱绑了起来,送给大明。
“嘿嘿,这个图门大汗脑子不慢,知道断尾求生了。”胡宗宪搓着手,得意笑道:“干脆咱们派遣大军,把他给灭了算了。行之,据我所知,辽东可是一大块肥肉啊,那里的田肥的流油,比起河套还好哩。”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诸将都跟着摩拳擦掌,一个个眼珠子冒光,就连稳重如戚继光,老成如汤克宽,都坐不住了,只要唐毅点头,他们就要领兵出战,把图门的脑袋也砍下来。
不怪他们积极,而是这次复套的赏赐真是太丰厚了,凡是有功将士,都拿到了田产土地,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只要再打几仗,侥幸不死,家业一下子就兴旺起来,至少能赶得上中等地主了。
谁不想发家致富,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可以说明军上下,求战心切,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
唐毅看在眼里,是既高兴,又担忧。他需要一个锐意进取的军官团,可是他也清楚好战必亡。
眼下大明远远没有到想打谁就打谁的地步,而且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不用打仗,就能实现,何必冒那个风险呢!
“大家伙知道,这一次出战草原,朝廷一共花了多少银子吗?”
听到唐毅的提问,大家伙都愣了一下。
戚继光皱着眉头,试探道:“阁老,此番出战,动用人马十万,民夫三十万,牲畜无数,规模空前,虽然只是大板升和托克托两战,但是消耗肯定不少,没有五百万两,恐怕是拿不下来。”
马芳挠了挠头,不敢置信道:“赶上一半的岁入了,没有那么多吧?”其他人七嘴八舌头,也说不清楚。
唐毅感叹了一声,“这一次朝廷拨了三百万两军费,加上九边一年开销,一百五十两,还发行了七百万两的战争债券,实不相瞒,眼下本阁手里只剩下三十万两银子。”
吸!
全场都是抽气的声音,他们知道花钱不少,可是谁也想不到,竟然如此之多,算起来都超过一千万两,把大明一年的岁入都打光了!
“这一千万两,还不包括抚恤死伤的弟兄,以及在草原筑城驻军,日后还要修建引水渠,挖深水井,修驰道……方方面面,全都完成,没有三千万两的投入,是断然没法成功的。”
这也就是唐毅主持内阁,有来钱的路子,又调兵有方,措施得当,只是两战,就灭了俺答的主力。
倘若当年真的按照曾铣和夏言的方略复套,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大明单薄的家底儿肯定承受不住,财政崩溃是必然的。
构想和实际操作,完全是两个东西,就好像某位喜欢小女生的大叔,在地图上靠着拍脑门,就画出了二十万公里的铁路,结果穷其一生,一里也没有修出来。几十年后,有人辛辛苦苦修了十几万公里,还要被嘲笑,没有大叔的魄力。
人世间的事情啊,真的很无语……
诸位将领听完唐毅的账儿,都默默低下了头,打仗就是烧钱,他们真正明白了这一句话,再也不敢轻易喊打喊杀了。
“我告诉大家这些,并非是不想打仗,而是不要打没用的仗,比如俺答连续入寇几十年,根本不可能降服,也不能讲和,只有彻底抹杀,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本阁都愿意承担。有些可打可不打,就不要随便动手。眼下草原诸部,错综复杂,互相之间,倾轧争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从中四两拨千斤,分化瓦解,让他们互相牵制消耗,确保大明在草原的利益。鲸吞蚕食,你们要学会动脑子,学会用战争之外的手段,把功夫做足,最后再毕其功于一役。”
唐毅的谆谆教导,在场众将是能听得进去的,其实唐毅这一次能够大获全胜,也是把功夫用在了战争之外。
他先和晋商携手,接着鼓动朵颜三卫归附,制造声势,迫使俺答远遁青海避祸,接着才果断出兵大板升,扶持大成台吉,用最小的成本,断了俺答的后路。
大成台吉归顺,又促使卫拉特部和俺答解决。
等到明军和俺答决战的时候,已经是四面楚歌,风雨飘摇。这时候明军雷霆一击,才能果断奏效。
大家都是聪明人,仔细咂摸其中的味道,越发觉得唐毅的手段高明,没有局限在战场上的得失,而是心怀全局,看起来日后还要好好学着点。
接受了唐氏秘籍之后,大家伙分析土蛮部的情况。
相比俺答,土蛮部要老实很多,至少表面上如此,而且大成台吉和土蛮部之间矛盾重重,土蛮部希望恢复蒙古大汗的威严,而大成台吉则是想中兴土默特部,达到俺答的高度。
有了矛盾,就可以利用。
完全可以扶持大成台吉,去对付图门,何必亲自出手呢!
光是这样就够了吗,唐毅决定将鄂尔多斯部的一块草场,划给了奇喇古特部,奖励他们对付俺答的时候,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下子情况就好玩了,东边土蛮部,中间土默特部,西边奇喇古特部,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
三方角力,为了生存下去,他们都要争相巴结大明。
“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草原会相对和平,我们要做的是把到手的田产土地消化掉,建立起完备的防御体系,组织武装移民。建立货站,收购羊毛,纺织呢绒,把市场打开,改变草原的经济形态,对各部进行无害融合……”
所谓无害融合,是唐毅针对汉唐失败例子的反省,汉唐击败敌人之后,接受匈奴和突厥等部的内附,直接划给他们土地,没有改变生存方式和习俗,唐朝甚至雇佣胡人充当兵将,最终酿成千古遗憾。
唐毅认为杀戮解决不了问题,依旧要融合,只是融合必须以大明为主导。他和高仪畅谈之后,决定在归化城,以及各部中间,设立十所官学,吸纳蒙古少年,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念孔孟之道,学习经商买卖。
学成之后,进入各部落充当文官,负责管理工作,经商做生意,甚至可以参加科举,在会试之中,拨出三至五个名额,专门留给他们。
“老子圣人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起骨。唯有教化大兴,才能长治久安。”高仪感叹说道:“次辅大人高屋建瓴,这十所官学,恐怕日后要胜过十万雄兵啊!”
老头总是不忘踩武官两脚,唐毅也不怪罪,笑道:“高部堂觉得还有什么困难吗?”
“有,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员不够,再有礼部经费有限,内阁方面,能不能多拨一些银子?”
唐毅干笑了两声,“高部堂,实不相瞒,我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穷鬼,还欠了一屁股债,教员的问题,我回头去国子监找一些人手过来,至于经费吗,就去找张允侠,让他们晋商出。打了一战下来,好处都让他们捞走了,这点小钱他们不能不出!”
唐毅可没有说假话,这一次晋商的确赚了个钵满盆满。
他们光是从河套就拿到了近千万亩的草场和田地,从其他各部手里,捞的更多,这些土地哪怕用最便宜的算法,也价值两千万两。此前借给朝廷的一千二百万两,还有战争债券全都填上了不说,还有赚头儿。
另外最让晋商上下欣慰的是所有借款全都用银元作价。
晋商合盛元票号趁机发行了一千万银元,采用银九铜一,每一元等同一两银子,正面是关公图案,背面山西常见的大榆树。
市场上称之为“关元”,由于做工精良,交易方便,一经推出,就风靡北方诸省,合盛元票号一跃成为仅次于交通行的天下第二大银行,晋商上下,乐得合不上嘴。(未完待续。)
没有实力,说出来只会让人笑话,而俺答的人头摆在面前,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人敢质疑。
一克哈屯得知俺答被杀之后,在寝宫点燃了纱幔,随着大火而去。等到大成台吉赶来,只剩下一具焦黑佝偻的尸体。
事情不会因为一克哈屯死了就结束,大成台吉将身边所有人都抓起来,严刑逼供,终于问了出来,原来是土蛮部的阿穆岱通过一克哈屯拿到了明军进军的计划。土蛮部被俺答打压了几十年,双方仇口很大,图门大汗自然愿意看到俺答倒霉。
但是唇亡齿寒,俺答彻底完蛋了,下一个目标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故此图门大汗命令阿穆岱,派遣八百名士兵,攻击马芳父子,纵放俺答,想要给大明留下一个刺儿。
真相大白之后,大成台吉立刻向唐毅禀报了情况,并且下令,要求土默特、永邵、鄂尔多斯等部集中兵力,讨伐土蛮。
还真别说,三部居然集中了三万多名骑兵,颇有声势。
面对着大军压境,图门大汗并没有放在心上,俺答全盛之日,他还能保全性命,更何况是大成台吉,一个毛孩子,加上一群乌合之众。
他真正害怕的是背后强悍的大明,托克托一战,俺答身死,强烈震撼着图门大汗。
次辅唐毅更是喊出了虽远必诛,难道大明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图门汗思索了再三,他派出使者,表明愿意归顺大明,接受册封,同时将所有罪名推给了阿穆岱,说是他被一克哈屯收买,所作所为,图门一无所知,他还把阿穆岱绑了起来,送给大明。
“嘿嘿,这个图门大汗脑子不慢,知道断尾求生了。”胡宗宪搓着手,得意笑道:“干脆咱们派遣大军,把他给灭了算了。行之,据我所知,辽东可是一大块肥肉啊,那里的田肥的流油,比起河套还好哩。”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诸将都跟着摩拳擦掌,一个个眼珠子冒光,就连稳重如戚继光,老成如汤克宽,都坐不住了,只要唐毅点头,他们就要领兵出战,把图门的脑袋也砍下来。
不怪他们积极,而是这次复套的赏赐真是太丰厚了,凡是有功将士,都拿到了田产土地,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只要再打几仗,侥幸不死,家业一下子就兴旺起来,至少能赶得上中等地主了。
谁不想发家致富,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可以说明军上下,求战心切,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
唐毅看在眼里,是既高兴,又担忧。他需要一个锐意进取的军官团,可是他也清楚好战必亡。
眼下大明远远没有到想打谁就打谁的地步,而且有些事情完全可以不用打仗,就能实现,何必冒那个风险呢!
“大家伙知道,这一次出战草原,朝廷一共花了多少银子吗?”
听到唐毅的提问,大家伙都愣了一下。
戚继光皱着眉头,试探道:“阁老,此番出战,动用人马十万,民夫三十万,牲畜无数,规模空前,虽然只是大板升和托克托两战,但是消耗肯定不少,没有五百万两,恐怕是拿不下来。”
马芳挠了挠头,不敢置信道:“赶上一半的岁入了,没有那么多吧?”其他人七嘴八舌头,也说不清楚。
唐毅感叹了一声,“这一次朝廷拨了三百万两军费,加上九边一年开销,一百五十两,还发行了七百万两的战争债券,实不相瞒,眼下本阁手里只剩下三十万两银子。”
吸!
全场都是抽气的声音,他们知道花钱不少,可是谁也想不到,竟然如此之多,算起来都超过一千万两,把大明一年的岁入都打光了!
“这一千万两,还不包括抚恤死伤的弟兄,以及在草原筑城驻军,日后还要修建引水渠,挖深水井,修驰道……方方面面,全都完成,没有三千万两的投入,是断然没法成功的。”
这也就是唐毅主持内阁,有来钱的路子,又调兵有方,措施得当,只是两战,就灭了俺答的主力。
倘若当年真的按照曾铣和夏言的方略复套,一旦陷入旷日持久的苦战,大明单薄的家底儿肯定承受不住,财政崩溃是必然的。
构想和实际操作,完全是两个东西,就好像某位喜欢小女生的大叔,在地图上靠着拍脑门,就画出了二十万公里的铁路,结果穷其一生,一里也没有修出来。几十年后,有人辛辛苦苦修了十几万公里,还要被嘲笑,没有大叔的魄力。
人世间的事情啊,真的很无语……
诸位将领听完唐毅的账儿,都默默低下了头,打仗就是烧钱,他们真正明白了这一句话,再也不敢轻易喊打喊杀了。
“我告诉大家这些,并非是不想打仗,而是不要打没用的仗,比如俺答连续入寇几十年,根本不可能降服,也不能讲和,只有彻底抹杀,无论付出多少代价,本阁都愿意承担。有些可打可不打,就不要随便动手。眼下草原诸部,错综复杂,互相之间,倾轧争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从中四两拨千斤,分化瓦解,让他们互相牵制消耗,确保大明在草原的利益。鲸吞蚕食,你们要学会动脑子,学会用战争之外的手段,把功夫做足,最后再毕其功于一役。”
唐毅的谆谆教导,在场众将是能听得进去的,其实唐毅这一次能够大获全胜,也是把功夫用在了战争之外。
他先和晋商携手,接着鼓动朵颜三卫归附,制造声势,迫使俺答远遁青海避祸,接着才果断出兵大板升,扶持大成台吉,用最小的成本,断了俺答的后路。
大成台吉归顺,又促使卫拉特部和俺答解决。
等到明军和俺答决战的时候,已经是四面楚歌,风雨飘摇。这时候明军雷霆一击,才能果断奏效。
大家都是聪明人,仔细咂摸其中的味道,越发觉得唐毅的手段高明,没有局限在战场上的得失,而是心怀全局,看起来日后还要好好学着点。
接受了唐氏秘籍之后,大家伙分析土蛮部的情况。
相比俺答,土蛮部要老实很多,至少表面上如此,而且大成台吉和土蛮部之间矛盾重重,土蛮部希望恢复蒙古大汗的威严,而大成台吉则是想中兴土默特部,达到俺答的高度。
有了矛盾,就可以利用。
完全可以扶持大成台吉,去对付图门,何必亲自出手呢!
光是这样就够了吗,唐毅决定将鄂尔多斯部的一块草场,划给了奇喇古特部,奖励他们对付俺答的时候,做出的卓越贡献。
这下子情况就好玩了,东边土蛮部,中间土默特部,西边奇喇古特部,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
三方角力,为了生存下去,他们都要争相巴结大明。
“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草原会相对和平,我们要做的是把到手的田产土地消化掉,建立起完备的防御体系,组织武装移民。建立货站,收购羊毛,纺织呢绒,把市场打开,改变草原的经济形态,对各部进行无害融合……”
所谓无害融合,是唐毅针对汉唐失败例子的反省,汉唐击败敌人之后,接受匈奴和突厥等部的内附,直接划给他们土地,没有改变生存方式和习俗,唐朝甚至雇佣胡人充当兵将,最终酿成千古遗憾。
唐毅认为杀戮解决不了问题,依旧要融合,只是融合必须以大明为主导。他和高仪畅谈之后,决定在归化城,以及各部中间,设立十所官学,吸纳蒙古少年,进入学堂,读书识字,念孔孟之道,学习经商买卖。
学成之后,进入各部落充当文官,负责管理工作,经商做生意,甚至可以参加科举,在会试之中,拨出三至五个名额,专门留给他们。
“老子圣人说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起骨。唯有教化大兴,才能长治久安。”高仪感叹说道:“次辅大人高屋建瓴,这十所官学,恐怕日后要胜过十万雄兵啊!”
老头总是不忘踩武官两脚,唐毅也不怪罪,笑道:“高部堂觉得还有什么困难吗?”
“有,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员不够,再有礼部经费有限,内阁方面,能不能多拨一些银子?”
唐毅干笑了两声,“高部堂,实不相瞒,我现在是个彻头彻尾的穷鬼,还欠了一屁股债,教员的问题,我回头去国子监找一些人手过来,至于经费吗,就去找张允侠,让他们晋商出。打了一战下来,好处都让他们捞走了,这点小钱他们不能不出!”
唐毅可没有说假话,这一次晋商的确赚了个钵满盆满。
他们光是从河套就拿到了近千万亩的草场和田地,从其他各部手里,捞的更多,这些土地哪怕用最便宜的算法,也价值两千万两。此前借给朝廷的一千二百万两,还有战争债券全都填上了不说,还有赚头儿。
另外最让晋商上下欣慰的是所有借款全都用银元作价。
晋商合盛元票号趁机发行了一千万银元,采用银九铜一,每一元等同一两银子,正面是关公图案,背面山西常见的大榆树。
市场上称之为“关元”,由于做工精良,交易方便,一经推出,就风靡北方诸省,合盛元票号一跃成为仅次于交通行的天下第二大银行,晋商上下,乐得合不上嘴。(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