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18 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
- 1119 第1069章 决战
- 1120 第1070章 高拱败了唐毅来了
- 1121 第1071章 封驳
- 1122 第1072章 二十猛士
- 1123 第1073章 徐胖子骂殿
- 1124 第1074章 掀桌子
- 1125 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
- 1126 第1076章 束手就擒
- 1127 第1077章 和衷共济
- 1128 第1078章 审问
- 1129 第1079章 纷乱
- 1130 第1080章 决战公堂(上)
- 1131 第1081章 决战公堂(中)
- 1132 第1082章 决战公堂(下)
- 1133 第1083章 真相渐明
- 1134 第1084章 逆耳忠言
- 1135 第1085章 太岳之死
- 1136 第1086章 蝗灾
- 1137 第1087章 自豪的申时行
- 1138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 1139 第1089章 师徒衣钵
- 1140 第1090章 飞来横财
- 1141 第1091章 毒计
- 1142 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
- 1143 第1093章 从喜到悲
- 1144 第1094章 大乱大治
- 1145 第1095章 算总账
- 1146 第1096章 走出去才有希望
- 1147 第1097章 安南第一课
- 1148 第1098章 胆大包天的灾民
- 1149 第1099章 万历第一年
- 1150 第1100章 雷霆之怒
- 1151 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
- 1152 第1102章 结大明之欢心
- 1153 第1103章 买下安南
- 1154 第1104章 初战西班牙
- 1155 第1105章 让唐毅睡得着
- 1156 第1106章 再临马六甲
- 1157 第1107章 南洋总督
- 1158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 1159 第1109章 万历要结婚
- 1160 第1110章 大婚
- 1161 第1111章 内阁之变
- 1162 第1112章 万历的小动作
- 1163 第1113章 元老遇刺
- 1164 第1114章 唐毅的回击
- 1165 第1115章 李成梁惹祸了
- 1166 第1116章 理想与现实
- 1167 第1117章 华丽致仕
- 1168 第1118章 老仇人
- 1169 第1119章 故地重游
- 1170 第1120章 运河杀戮
- 1171 第1121章 回家真好
- 1172 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
- 1173 第1123章 真凶
- 1174 第1124章 疯狂的人
- 1175 第1125章 以退为进
- 1176 第1126章 天大的讽刺
- 1177 第1127章 积极备战
- 1178 第1128章 对撞(上)
- 1179 第1129章 对撞(下)
- 1180 第1130章 天心民意
- 1181 第1131章 不服输的万历
- 1182 第1132章 图穷匕见
- 1183 第1133章 名将凋零
- 1184 第1134章 唐大人,您在哪里
- 1185 第1135章 东南自救
- 1186 第1136章 金融风暴
- 1187 第1137章 走在错误路上的万历
- 1188 第1138章 民怨沸腾
- 1189 第1139章 唐郎妙计
- 1190 第1140章 立宪和罪己诏
- 1191 第1141章 天子无情
- 1192 第1142章 图谋弑君
- 1193 第1143章 京城防卫图
- 1194 第1144章 战京城
- 1195 第1145章 倒戈
- 1196 第1146章 生擒万历
- 1197 第1147章 皇帝之死
- 1198 第1148章 倭乱
- 1199 第1149章 野猪皮和猴子
- 1200 第1150章 最后的阳谋(大结局)
- 1201 完本感言
- 1202 番外——第二中华
- 1203 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
- 1204 新书《大宋将门》已发,求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78章 审问
第1078章 审问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等在内阁的大臣越发感到了恐惧,哪怕是徐渭等人,都有点坐不住了。
他们干了什么啊?兵谏,囚禁太后,幽禁皇帝,彻头彻尾的造反!
一旦忠于皇帝的势力反扑,他们随时都会株连九族,时间比什么都值钱,一定要抢占先机,分秒必争,要不干脆去把朱翊钧宰了,把李太后弄死,拥立唐毅登基算了。
事情总要有人做,唐阁老不方便,就让我们来!
王国光站起身,就往外面走,他刚到门口,有人一伸双臂,把他给拦住了。
“海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海瑞面无表情,“王部堂,你要干什么去?”
“我?解手啊!”
“解手请走侧门,有士兵盯着,您最好快去快回,不要耽搁时间.。”
王国光气得一甩胳膊,“海大人,你是真傻,还是假傻,我是帮大家的忙!”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王国光转了三圈,跺着脚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皇帝活着我们就死了,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杀了皇帝。唐阁老下不下去手,就让王某去办,无论如何,朱翊钧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王国光甩开大步,往外面闯,海瑞就拦着,海蛮子平时净在衙门里种菜,干农活,手上的力气非常大,跟一头蛮牛似的,王国光竟然弄不过他。
“姓海的,你想拉着大家一起死吗?”王国光喘着粗气,破口大骂。
海瑞冷冷道:“王部堂,海某有儿有女,有妻子,有老母,当然不想死。”
“不想死还不闪开!”
“自作聪明才会死人的。”
“什么叫自作聪明,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吗?”王国光大声叱问。
“不能!”海瑞老实答道。
“那你为什么还拦着我?”王国光的眼眉都立起来了。
“因为我知道唐大人会有办法!”
海瑞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说道:“没错,本阁有话要说!”
唐毅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四位老臣紧紧跟随。他们一出现,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球,充满期望地看着唐毅。所有的希望,都系在他的身上。
来到了中间,唐毅冲着大家抱拳拱手。
“诸公,废话不用多说,大家想必一定十分关心接下来要怎么办,我们的身家性命,天下社稷的未来,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首先,我想说几句,其一,隆庆新政六年,成绩斐然,我想大家应该意识到,我们探索出了治理国家的新办法,那就是层层选拔,遇事协商,少数服从多数,权责对等,强化监督反馈。内阁作为推行新法,治理国家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相比起一君独治,内阁集体协商合作,显然更加有效,更能避免错误。日后的朝廷,还要延续这一条道路,内阁的权力要继续加强,首辅掌印,次辅拟票,其他辅臣各负责一部分,将成为定制。”
唐毅顿了顿又说道:“至于大家担心会不会有清算,身家性命的安全。我认为今天我们所作所为,没有什么错误,一切的罪责,都在李氏一伙的身上。既然我们做的是对的,为何还要担心被算计?显然逻辑说不通,一个做好事的人要被惩罚,做坏事的人则逍遥法外,显然不合常理。当然这种不合理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前兵部尚书于谦于少保,为了保卫京城,拥立景泰皇帝继位,击败瓦剌大军,结果英宗复辟之后,竟然仅仅因为一己之私,就杀了于少保,自毁长城,百十年来,百姓提起冤死的于少保,无不痛心疾首。同样的事情,再度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该如何抉择,十分重要。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废一个皇帝,拥立一个新君了事,我们要解决问题,消除被冤屈的根源!”
“请问大人,根源何在?”沈林大声问道。
“根源在于皇权,在于君王高高在上,不受约束!”唐毅干脆答道:“历朝历代的君王多如牛毛,不需我多说什么,大家应该都清楚,光靠着讲道理,靠着劝谏,晓以大义,是不能让所有皇帝改变心思的。事实上,大多数的皇帝都因为一己之私,而枉顾天下百姓,肆意胡为,搅得天下不宁,原因何在呢?”
唐毅发出了问题,徐胖子立刻跳了起来,“在于皇帝最大,比天下百姓加起来都大,故此皇帝稍有不如意,就会牺牲一些百姓,牺牲几个官员。英宗就是为了私人恩怨,杀死于少保,武宗为了一味高乐,重用八虎,世宗皇帝二十年避居西苑,一心修玄,耗费白银不下千百万两,以致国库空虚,奸佞当道。他们都是把一己之私,凌驾天下百姓之上,面对他们的胡作非为,大臣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等着他们死了,才能尽量纠正错误,却还要顾及新君的想法,弄得零零落落,黑白颠倒,忠臣受屈,坏人猖獗,长此以往,还有什么是非对错可言!”
徐渭果然深得唐毅之心,把他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唐毅道:“入阁以来,我一直倡导权责对等,不管是谁,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偏偏君王高高在上,不接受约束。正因为如此,他手下的鹰犬——阉竖宦官,也不接受约束,后宫的皇妃太后,也是如此。李妃一伙的所作所为,我们应该看得明白,是皇权不满意被打压限制,要从我们手里把权力暴力夺走。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不惜丧心病狂,大肆杀戮,不惜将天下至于危险的境地,对苍生百姓,社稷黎民,一丝一毫的同情都没有。如果不严惩,不彻底反思,我们就永远跳不出治乱循环,人亡政息的怪圈,好不容易开创的大好局面,轻易就会被摧毁殆尽,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众人都默默低下了头,唐毅说了很多,他们也都听得心有戚戚。
很多话都是大逆不道,堪称疯狂,可是再疯狂,也比不过李氏一伙的行径。
群臣彻底寒心了,害怕了。
哪怕再愚忠愚孝,也要掂量一下,值不值得。
“唐阁老,您说吧,我们该如何做?”
“是啊,您拿个主意!”
……
大家七嘴八舌头,都紧紧盯着唐毅。
“其实方法很简单,甚至一点击破。我们只要限制皇权,使之不能肆意妄为,也就够了!”唐毅信誓旦旦说道。
可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幸亏他想说服了四位老臣,高拱,赵贞吉,高仪,葛守礼,都德高望重,他们一起背书,很快大家统一了意见。
唐毅要求高拱领头,徐渭、王世贞、陶大临、诸大绶等人参与,一起拟定出一套约法,明确界定皇帝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且公之于众,让每一个人都了解清楚,深入人心。
一旦皇帝超出约法,胡作非为,就要限制约束,把他的要求立刻驳回,绝不执行。
除了拟定法令之外,还有就是加紧调查李氏的案子,由赵贞吉负责,海瑞充当审判官,立刻查清楚李氏的罪名,并且开诚布公,让天下人心悦诚服,以免生乱,生事。
唐毅则是率领其他官员,全力维护朝廷运作。
扣除高拱,赵贞吉,张居正,内阁还剩下四位阁老,经过大家投票推选,礼部尚书高仪入阁,唐毅提议,由五位阁老牵头,所有尚书,加上左右都御史,一共十九个人,组成内阁联席会议。
普通事务,以及突发情况,由五位阁老决策,遇到大事情,则有十九个人一起商量表决。
十九个人当中,唐毅负责执掌玉玺,作为领班,唐汝楫负责拟票,殷士儋掌军,高仪掌管人事,张守直负责财政。
只要把军,人,钱捏在手里,天下就乱不了!
新组成的内阁联席会议,第一道命令,就是授权调查隆庆之死。
“千斤重担,都落在了刚峰兄的身上,,你可务必要扛得起来。”唐毅意味深长道。
海瑞沉吟半晌,突然问道:“这一次,还会不会像小站的那一次一般,半路叫停了?”
“不会,刚峰兄,大明朝是非不分的时候过去了,你放手去查,不管查到了谁,问出了什么事情,我都会鼎力支持!”
海瑞竟有些落寞,分明再说,既然这么容易,还用得着我吗!
不过他也只是一闪念,毕竟审问太后,那可是亘古未有的案子,也标志着成王败寇的那一套,从此就成为过去,凡事依循法度的时代终于来了,自己必须开好这个头儿!
海瑞闭目凝神,思索了一个时辰,当天边露出朝阳,他率领着王用汲,韩象,罗万化,邹元彪,顾宪成等人,一起杀到了慈宁宫。
向锦衣卫递交了令牌,仔细核对身份,才把他们放了进去。
进入慈宁宫之后,出乎预料,李氏十分平静,坐在了窗前,听到了脚步声音,她转头看了看,又扭过头,冷笑道:“是白凌子,还是鹤顶红?哀家好歹也是皇帝的生母,总不至于身首异处吧?”
海瑞负手道:“李氏,本官过来,不是赐死的,而是来问案的,请你如实回答,是怎么暗害先帝的?”
李氏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一群乱臣贼子,也配审问哀家?你们去死!”
她发了疯一样,伸着手爪,扑向了海瑞,狰狞的模样,和小鬼不差分毫。
正在这时候,有锦衣卫快速冲上来,伸出铁一般的胳膊,架住李氏的胳膊,她还不肯罢休,大叫大闹,大喊大嚷。
“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
王用汲脸上发烧,怒火冲冲。
“刚峰先生,如此刁钻,我看不用刑,她是不会招认的!”
海瑞却摇摇头,“若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如何能取信天下人,你们放心吧,我自有办法!”(未完待续。)
他们干了什么啊?兵谏,囚禁太后,幽禁皇帝,彻头彻尾的造反!
一旦忠于皇帝的势力反扑,他们随时都会株连九族,时间比什么都值钱,一定要抢占先机,分秒必争,要不干脆去把朱翊钧宰了,把李太后弄死,拥立唐毅登基算了。
事情总要有人做,唐阁老不方便,就让我们来!
王国光站起身,就往外面走,他刚到门口,有人一伸双臂,把他给拦住了。
“海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海瑞面无表情,“王部堂,你要干什么去?”
“我?解手啊!”
“解手请走侧门,有士兵盯着,您最好快去快回,不要耽搁时间.。”
王国光气得一甩胳膊,“海大人,你是真傻,还是假傻,我是帮大家的忙!”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王国光转了三圈,跺着脚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皇帝活着我们就死了,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杀了皇帝。唐阁老下不下去手,就让王某去办,无论如何,朱翊钧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王国光甩开大步,往外面闯,海瑞就拦着,海蛮子平时净在衙门里种菜,干农活,手上的力气非常大,跟一头蛮牛似的,王国光竟然弄不过他。
“姓海的,你想拉着大家一起死吗?”王国光喘着粗气,破口大骂。
海瑞冷冷道:“王部堂,海某有儿有女,有妻子,有老母,当然不想死。”
“不想死还不闪开!”
“自作聪明才会死人的。”
“什么叫自作聪明,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吗?”王国光大声叱问。
“不能!”海瑞老实答道。
“那你为什么还拦着我?”王国光的眼眉都立起来了。
“因为我知道唐大人会有办法!”
海瑞的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说道:“没错,本阁有话要说!”
唐毅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过来,四位老臣紧紧跟随。他们一出现,全场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一个个瞪大了眼球,充满期望地看着唐毅。所有的希望,都系在他的身上。
来到了中间,唐毅冲着大家抱拳拱手。
“诸公,废话不用多说,大家想必一定十分关心接下来要怎么办,我们的身家性命,天下社稷的未来,都在我们的一念之间。首先,我想说几句,其一,隆庆新政六年,成绩斐然,我想大家应该意识到,我们探索出了治理国家的新办法,那就是层层选拔,遇事协商,少数服从多数,权责对等,强化监督反馈。内阁作为推行新法,治理国家的核心,作用不言而喻。相比起一君独治,内阁集体协商合作,显然更加有效,更能避免错误。日后的朝廷,还要延续这一条道路,内阁的权力要继续加强,首辅掌印,次辅拟票,其他辅臣各负责一部分,将成为定制。”
唐毅顿了顿又说道:“至于大家担心会不会有清算,身家性命的安全。我认为今天我们所作所为,没有什么错误,一切的罪责,都在李氏一伙的身上。既然我们做的是对的,为何还要担心被算计?显然逻辑说不通,一个做好事的人要被惩罚,做坏事的人则逍遥法外,显然不合常理。当然这种不合理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前兵部尚书于谦于少保,为了保卫京城,拥立景泰皇帝继位,击败瓦剌大军,结果英宗复辟之后,竟然仅仅因为一己之私,就杀了于少保,自毁长城,百十年来,百姓提起冤死的于少保,无不痛心疾首。同样的事情,再度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该如何抉择,十分重要。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废一个皇帝,拥立一个新君了事,我们要解决问题,消除被冤屈的根源!”
“请问大人,根源何在?”沈林大声问道。
“根源在于皇权,在于君王高高在上,不受约束!”唐毅干脆答道:“历朝历代的君王多如牛毛,不需我多说什么,大家应该都清楚,光靠着讲道理,靠着劝谏,晓以大义,是不能让所有皇帝改变心思的。事实上,大多数的皇帝都因为一己之私,而枉顾天下百姓,肆意胡为,搅得天下不宁,原因何在呢?”
唐毅发出了问题,徐胖子立刻跳了起来,“在于皇帝最大,比天下百姓加起来都大,故此皇帝稍有不如意,就会牺牲一些百姓,牺牲几个官员。英宗就是为了私人恩怨,杀死于少保,武宗为了一味高乐,重用八虎,世宗皇帝二十年避居西苑,一心修玄,耗费白银不下千百万两,以致国库空虚,奸佞当道。他们都是把一己之私,凌驾天下百姓之上,面对他们的胡作非为,大臣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有等着他们死了,才能尽量纠正错误,却还要顾及新君的想法,弄得零零落落,黑白颠倒,忠臣受屈,坏人猖獗,长此以往,还有什么是非对错可言!”
徐渭果然深得唐毅之心,把他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
唐毅道:“入阁以来,我一直倡导权责对等,不管是谁,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偏偏君王高高在上,不接受约束。正因为如此,他手下的鹰犬——阉竖宦官,也不接受约束,后宫的皇妃太后,也是如此。李妃一伙的所作所为,我们应该看得明白,是皇权不满意被打压限制,要从我们手里把权力暴力夺走。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不惜丧心病狂,大肆杀戮,不惜将天下至于危险的境地,对苍生百姓,社稷黎民,一丝一毫的同情都没有。如果不严惩,不彻底反思,我们就永远跳不出治乱循环,人亡政息的怪圈,好不容易开创的大好局面,轻易就会被摧毁殆尽,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众人都默默低下了头,唐毅说了很多,他们也都听得心有戚戚。
很多话都是大逆不道,堪称疯狂,可是再疯狂,也比不过李氏一伙的行径。
群臣彻底寒心了,害怕了。
哪怕再愚忠愚孝,也要掂量一下,值不值得。
“唐阁老,您说吧,我们该如何做?”
“是啊,您拿个主意!”
……
大家七嘴八舌头,都紧紧盯着唐毅。
“其实方法很简单,甚至一点击破。我们只要限制皇权,使之不能肆意妄为,也就够了!”唐毅信誓旦旦说道。
可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幸亏他想说服了四位老臣,高拱,赵贞吉,高仪,葛守礼,都德高望重,他们一起背书,很快大家统一了意见。
唐毅要求高拱领头,徐渭、王世贞、陶大临、诸大绶等人参与,一起拟定出一套约法,明确界定皇帝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并且公之于众,让每一个人都了解清楚,深入人心。
一旦皇帝超出约法,胡作非为,就要限制约束,把他的要求立刻驳回,绝不执行。
除了拟定法令之外,还有就是加紧调查李氏的案子,由赵贞吉负责,海瑞充当审判官,立刻查清楚李氏的罪名,并且开诚布公,让天下人心悦诚服,以免生乱,生事。
唐毅则是率领其他官员,全力维护朝廷运作。
扣除高拱,赵贞吉,张居正,内阁还剩下四位阁老,经过大家投票推选,礼部尚书高仪入阁,唐毅提议,由五位阁老牵头,所有尚书,加上左右都御史,一共十九个人,组成内阁联席会议。
普通事务,以及突发情况,由五位阁老决策,遇到大事情,则有十九个人一起商量表决。
十九个人当中,唐毅负责执掌玉玺,作为领班,唐汝楫负责拟票,殷士儋掌军,高仪掌管人事,张守直负责财政。
只要把军,人,钱捏在手里,天下就乱不了!
新组成的内阁联席会议,第一道命令,就是授权调查隆庆之死。
“千斤重担,都落在了刚峰兄的身上,,你可务必要扛得起来。”唐毅意味深长道。
海瑞沉吟半晌,突然问道:“这一次,还会不会像小站的那一次一般,半路叫停了?”
“不会,刚峰兄,大明朝是非不分的时候过去了,你放手去查,不管查到了谁,问出了什么事情,我都会鼎力支持!”
海瑞竟有些落寞,分明再说,既然这么容易,还用得着我吗!
不过他也只是一闪念,毕竟审问太后,那可是亘古未有的案子,也标志着成王败寇的那一套,从此就成为过去,凡事依循法度的时代终于来了,自己必须开好这个头儿!
海瑞闭目凝神,思索了一个时辰,当天边露出朝阳,他率领着王用汲,韩象,罗万化,邹元彪,顾宪成等人,一起杀到了慈宁宫。
向锦衣卫递交了令牌,仔细核对身份,才把他们放了进去。
进入慈宁宫之后,出乎预料,李氏十分平静,坐在了窗前,听到了脚步声音,她转头看了看,又扭过头,冷笑道:“是白凌子,还是鹤顶红?哀家好歹也是皇帝的生母,总不至于身首异处吧?”
海瑞负手道:“李氏,本官过来,不是赐死的,而是来问案的,请你如实回答,是怎么暗害先帝的?”
李氏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一群乱臣贼子,也配审问哀家?你们去死!”
她发了疯一样,伸着手爪,扑向了海瑞,狰狞的模样,和小鬼不差分毫。
正在这时候,有锦衣卫快速冲上来,伸出铁一般的胳膊,架住李氏的胳膊,她还不肯罢休,大叫大闹,大喊大嚷。
“乱臣贼子,都是乱臣贼子!”
王用汲脸上发烧,怒火冲冲。
“刚峰先生,如此刁钻,我看不用刑,她是不会招认的!”
海瑞却摇摇头,“若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如何能取信天下人,你们放心吧,我自有办法!”(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