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60 第1010章 再战阉竖
- 1061 第1011章 私访琉璃厂
- 1062 第1012章 流落的宝贝
- 1063 第1013章 皇帝很受伤
- 1064 第1014章 瓦解内廷第一步
- 1065 第1015章 众望所归的冯保
- 1066 第1016章 要给皇帝点甜头儿
- 1067 第1017章 生猛的商人
- 1068 第1018章 征倭的打算
- 1069 第1019章 老少齐出动
- 1070 第1020章 雏鹰清啼
- 1071 第1021章 唐家宰人传统
- 1072 第1022章 软实力
- 1073 第1023章 进士大批发
- 1074 第1024章 倭国的第一笔银子
- 1075 第1025章 生财之道
- 1076 第1026章 劣币驱逐良币
- 1077 第1027章 债务置换
- 1078 第1028章 提议南巡
- 1079 第1029章 兴奋的隆庆
- 1080 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
- 1081 第1031章 出发
- 1082 第1032章 你告我我告你
- 1083 第1033章 衍圣公掉沟了
- 1084 第1034章 江南风华(求票)
- 1085 第1035章 德川家康的见闻
- 1086 第1036章 志向远大的平安
- 1087 第1037章 万国宫
- 1088 第1038章 荣耀的巅峰
- 1089 第1039章 隆庆改制
- 1090 第1040章 突变(求票)
- 1091 第1041章 铁三角
- 1092 第1042章 隆庆回来了
- 1093 第1043章 定计(求票)
- 1094 第1044章 大风起兮
- 1095 第1045章 王寅的决断
- 1096 第1046章 负荆请罪
- 1097 第1047章 不算失败的隆庆
- 1098 第1048章 两个战场
- 1099 第1049章 平安策
- 1100 第1050章 风雨飘摇的莫朝
- 1101 第1051章 蛮干
- 1102 第1052章 首辅返京
- 1103 第1053章 托付
- 1104 第1054章 杀招凌厉
- 1105 第1055章 生当太傅
- 1106 第1056章 龙体垂危
- 1107 第1057章 唐高之盟
- 1108 第1058章 废掉内廷
- 1109 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没九族了
- 1110 第1060章 拿下冯保
- 1111 第1061章 朕想学汉武帝
- 1112 第1062章 一个僧人
- 1113 第1063章 帝不豫
- 1114 第1064章 驾崩
- 1115 第1065章 可怕的唐毅
- 1116 第1066章 新君
- 1117 第1067章 唐毅的布局
- 1118 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
- 1119 第1069章 决战
- 1120 第1070章 高拱败了唐毅来了
- 1121 第1071章 封驳
- 1122 第1072章 二十猛士
- 1123 第1073章 徐胖子骂殿
- 1124 第1074章 掀桌子
- 1125 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
- 1126 第1076章 束手就擒
- 1127 第1077章 和衷共济
- 1128 第1078章 审问
- 1129 第1079章 纷乱
- 1130 第1080章 决战公堂(上)
- 1131 第1081章 决战公堂(中)
- 1132 第1082章 决战公堂(下)
- 1133 第1083章 真相渐明
- 1134 第1084章 逆耳忠言
- 1135 第1085章 太岳之死
- 1136 第1086章 蝗灾
- 1137 第1087章 自豪的申时行
- 1138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 1139 第1089章 师徒衣钵
- 1140 第1090章 飞来横财
- 1141 第1091章 毒计
- 1142 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
- 1143 第1093章 从喜到悲
- 1144 第1094章 大乱大治
- 1145 第1095章 算总账
- 1146 第1096章 走出去才有希望
- 1147 第1097章 安南第一课
- 1148 第1098章 胆大包天的灾民
- 1149 第1099章 万历第一年
- 1150 第1100章 雷霆之怒
- 1151 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
- 1152 第1102章 结大明之欢心
- 1153 第1103章 买下安南
- 1154 第1104章 初战西班牙
- 1155 第1105章 让唐毅睡得着
- 1156 第1106章 再临马六甲
- 1157 第1107章 南洋总督
- 1158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 1159 第1109章 万历要结婚
- 1160 第1110章 大婚
- 1161 第1111章 内阁之变
- 1162 第1112章 万历的小动作
- 1163 第1113章 元老遇刺
- 1164 第1114章 唐毅的回击
- 1165 第1115章 李成梁惹祸了
- 1166 第1116章 理想与现实
- 1167 第1117章 华丽致仕
- 1168 第1118章 老仇人
- 1169 第1119章 故地重游
- 1170 第1120章 运河杀戮
- 1171 第1121章 回家真好
- 1172 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
- 1173 第1123章 真凶
- 1174 第1124章 疯狂的人
- 1175 第1125章 以退为进
- 1176 第1126章 天大的讽刺
- 1177 第1127章 积极备战
- 1178 第1128章 对撞(上)
- 1179 第1129章 对撞(下)
- 1180 第1130章 天心民意
- 1181 第1131章 不服输的万历
- 1182 第1132章 图穷匕见
- 1183 第1133章 名将凋零
- 1184 第1134章 唐大人,您在哪里
- 1185 第1135章 东南自救
- 1186 第1136章 金融风暴
- 1187 第1137章 走在错误路上的万历
- 1188 第1138章 民怨沸腾
- 1189 第1139章 唐郎妙计
- 1190 第1140章 立宪和罪己诏
- 1191 第1141章 天子无情
- 1192 第1142章 图谋弑君
- 1193 第1143章 京城防卫图
- 1194 第1144章 战京城
- 1195 第1145章 倒戈
- 1196 第1146章 生擒万历
- 1197 第1147章 皇帝之死
- 1198 第1148章 倭乱
- 1199 第1149章 野猪皮和猴子
- 1200 第1150章 最后的阳谋(大结局)
- 1201 完本感言
- 1202 番外——第二中华
- 1203 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
- 1204 新书《大宋将门》已发,求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20章 雏鹰清啼
第1020章 雏鹰清啼
唐毅对倭寇的历史了解不多,他只知道在二十几年后,有一场壬辰倭乱,那时候倭国的首领是丰臣秀吉,被明军打得惨败之后,丰臣秀吉死了,让德川家康捡了便宜,建立起德川幕府,在这两个人之前,还有个非常受倭国人推崇的家伙,叫织田信长,算起来时间差不多,根据倭国的传来的消息,此时织田信长的确是最大的诸侯。
准备对倭国下手的时候,唐毅就觉得要先敲山震虎,干掉了织田信长,接着摆弄倭国的其余诸侯,就容易多了。
当年唐朝在白江口一战,就是砍了倭国人四万个耳朵,换来一千年的和平。这一次送去四百个,少了点,不过也该有点动静吧!
谁知道倭国竟然忍了下来,真是奇怪啊?
“莫非这个织田信长有枭雄之姿,能忍人所不能忍?”唐慎敲击着桌面,淡淡问道。
“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根据前往倭国的使者回来报告,织田信长实力庞大,不过这家伙人缘好像不怎么好,把周围一圈人都得罪了。眼下倭国名义上头目是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此人在三年前,得到织田信长的扶持,回到了京都,恢复幕府,不过织田信长要收幕府的权力,足利义昭暗中联络其他的诸侯,共同反对织田信长……”
“说的那么复杂干什么!”唐平安笑着从外面跑进来,小家伙的脸色还有些难看,但是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激灵。
“就是董卓立了汉献帝,专横跋扈,结果惹得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皇甫洋沉闷一下,连忙鼓掌,“小兄弟好聪明,一语中的啊。唐大人,您的随从可不一般啊!”
唐慎难掩喜悦,心说我的孙子能差吗?
他正准备和皇甫洋介绍一下,平安就连忙说道:“皇甫先生,您力战倭寇,斩杀数百,也是一位大英雄。大人,日后可要向朝廷保荐皇甫先生。”
“那是自然!”唐慎心里明白,孙儿表面上是说皇甫洋的事,实际上是坐实随从的身份,既然他不愿意点破,自己也就别多嘴了。
“皇甫先生,你这么熟悉倭国的情况,你以为当如何应付呢?”
“唐大人,眼下想要引诱倭国出战,只怕是不成了,我提议咱们资助联军,共同对付织田信长。唐相也不止一次提到过,此人狼子野心,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只要打败了织田信长,其余倭寇,不足为虑。”
“不,我不这么看!”平安果断摇头。
“呵呵,你有什么想法?”唐慎满怀鼓励道。
“大将军带兵在外,尚且要随机应变。朝廷组建北洋公司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灵活机动,不用受什么道义规矩的约束,怎么有利怎么来!唐相设计的方略未免有些纸上谈兵,与实际不合。”
好生猛的小子,一上来就敢否定唐相,老唐大人还能容你?
皇甫洋偷眼看着唐慎,只见这位饱含鼓励,一点没有生气。
平安的胆子更大了,“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撬开倭国的大门,进行贸易,拿到金银。倭国内战正酣,反对织田信长的一派,如今看起来势力强大,但是毕竟人数太多,人心不齐,破一点,则满盘皆输,我们要是站在反对织田的一派,至少需要援助近十个倭国大名,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根本不合算。倘若只援助织田信长一人,助其打败联军,反而更加容易成功。”
唐慎吸了口气,“话虽如此,可是织田信长乃是枭雄,万一他拿下了整个倭国,到时候成为大明的敌人,我们该怎么办?”
平安眨巴眨巴眼睛,突然笑道:“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到时候朝廷出兵讨逆就是了。”
唐慎为之气结,“你这不是甩锅,让朝廷承担吗?”
“反正北洋公司是赚到了,这不就成了!”
唐平安不负责的态度让皇甫洋都大为惊叹,这小子不光是胆子奇大,而且还天不怕地不怕,是个人物啊!
什么叫殖民贸易公司,不就是利字当头,拼命往前冲吗,和朝廷的利益冲突,冲突就冲突!要是什么事都顺着朝廷,还不如派官军来呢!
亏自己胡子老长,还没有一个孩子看得明白,皇甫洋一百个赞成,却没法做主。
唐慎思量一阵,摆摆手,先把皇甫洋打发出去。
随后沉着脸,“平安,你个臭小子,是准备给你爹惹事吗?”
平安噘着嘴,小声说道:“咱们出来不就是惹事的。”
见爷爷还沉着脸,不吱声,平安连忙凑过来,“爷爷,其实我觉得暂时不用担心织田信长,扶持他也没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唐慎追问。
还真别说,竟然让平安讲出了一番道理,倭国算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直到效仿唐代,进行大化改新,才初具封建国家的模样。
不过因为岛国局限,改的很不彻底,再有什么都学了,唯独没学到科举制度,社会缺乏流动,权位继承全靠着血缘关系,没有成熟的官僚体系,持续了几百年之后,武士集团的力量快速兴起,并且取代公卿贵族集团,先后建立起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
如今室町幕府已经是风口之烛,如果不能击败织田信长,室町幕府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
“倭国战乱频繁,诸侯四起,他们自比天朝的春秋列国,以战国自诩,实际上根本是痴人说梦,坐井观天。从古至今,倭国都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集权的程度甚至比不上商周,更遑论秦汉。如今倭国的内乱,其实可以看做是新的治国模式的探索,织田信长,还有他们的盟友德川家康,是相对进步的一派,而足利义昭,还有武田、上杉、毛利等大名,则是相对保守的一派。”
平安年纪不大,可是架不住老爹悉心教导,看历史的角度自然高人一等。而且他还不像唐毅一般,总是不自觉受到上辈子记忆的影响。平安要更加自信,甚至有点骄傲自负。
“织田信长锐意进取,推行新制改革,受到各方守旧势力的忌惮和围攻,显得十分孤单。正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我们的支持,也更容易满足我们的条件。而那些守旧的大名因为大元曾经发兵攻打倭国,倭国几乎面临灭顶之灾,他们十分排外,扶持他们,得不偿失。”
要想敲开对方的国门,自然要有人配合,选择比较新派的人物,自然比老派的要好得多。
实际上种花的近代史不就是如此,列强先是支持李鸿章,接着又选择袁世凯,当袁世凯死掉之后,无人能掌控全局之时,列强在不同的区域选拔代理人,奉系的张作霖、直系的吴佩孚、五省联帅孙传芳……这些都是一时之选。
如果一开始就选择相对弱的一方,烂泥扶不上墙,只会白白浪费巨大的成本,而一事无成。
当然了,扶持强者也会出麻烦,他们一旦强大到超出控制,就会不听话,比如胡帅张作霖,那如何对付呢?皇姑屯一颗炸弹即可!
“爷爷,我觉得老爹印象里,倭国是很强大,很难对付的,可是我不这么看,区区几百万的人丁,四个鼻屎大的岛屿,一堆蚂蚁大的诸侯,即便是统一了,又能威胁到大明吗?再说了,我们可以多留几个后手,随时能铲除织田信长,再有朝鲜也是一颗不错的棋子,为什么就不用呢!倭国要想攻击大明,至少要先越过朝鲜吧!”
唐慎思量着道:“你是准备以邻为壑了?”
“没错,我建议鼓动朝鲜,进占对马岛,厉兵秣马,摆出攻击倭国的姿态,替咱们吸引火力。至于倭国内部,主要支持织田信长,同时拉拢他手下的将领,一旦他超出控制,立刻反戈一击!小小的倭国,还有多大的本事,能扛得住折腾。”
听完了孙儿的话,唐慎陷入沉思,坦白讲他抗倭多年,倭寇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也担心出现一个强者,能一统倭国,这点和唐毅的担忧一样。
可是平安说的未必没有道理,一个纷乱了千百年的国家,想要捏合在一起,哪是那么容易的,凭着织田信长,哪怕大明不掺和,他都未必能统一天下,能把你扶起来,也能把你打落凡间,生死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好,很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唐慎拍板之后,就需要派遣人员前往倭国联络织田信长。
找了一圈,也没有选定合适的人员。
“爷爷,除了孙儿,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既然是孙儿提议的,就该让孙儿去处理!”
“你?”唐慎挠头了,“平安,你还太小了,再说了,让你爹知道,他还不跟我闹翻天啊!”
“怕什么,他十几岁的时候,不也是安顿了好几万的难民,开凿了盐铁塘,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舍不得让我去办事,这算什么啊!”小家伙讲起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弄得唐慎颇感为难,“平安,你爹可是派遣了不少人跟在咱们爷俩身边,你要是离开济州岛,他们就会立刻抓住你的。”
平安眼珠转了转,笑道:“这还不容易,只要您老愿意帮忙掩饰,我就能成功。”小家伙信心满满。(未完待续。)
准备对倭国下手的时候,唐毅就觉得要先敲山震虎,干掉了织田信长,接着摆弄倭国的其余诸侯,就容易多了。
当年唐朝在白江口一战,就是砍了倭国人四万个耳朵,换来一千年的和平。这一次送去四百个,少了点,不过也该有点动静吧!
谁知道倭国竟然忍了下来,真是奇怪啊?
“莫非这个织田信长有枭雄之姿,能忍人所不能忍?”唐慎敲击着桌面,淡淡问道。
“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根据前往倭国的使者回来报告,织田信长实力庞大,不过这家伙人缘好像不怎么好,把周围一圈人都得罪了。眼下倭国名义上头目是室町幕府的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此人在三年前,得到织田信长的扶持,回到了京都,恢复幕府,不过织田信长要收幕府的权力,足利义昭暗中联络其他的诸侯,共同反对织田信长……”
“说的那么复杂干什么!”唐平安笑着从外面跑进来,小家伙的脸色还有些难看,但是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激灵。
“就是董卓立了汉献帝,专横跋扈,结果惹得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皇甫洋沉闷一下,连忙鼓掌,“小兄弟好聪明,一语中的啊。唐大人,您的随从可不一般啊!”
唐慎难掩喜悦,心说我的孙子能差吗?
他正准备和皇甫洋介绍一下,平安就连忙说道:“皇甫先生,您力战倭寇,斩杀数百,也是一位大英雄。大人,日后可要向朝廷保荐皇甫先生。”
“那是自然!”唐慎心里明白,孙儿表面上是说皇甫洋的事,实际上是坐实随从的身份,既然他不愿意点破,自己也就别多嘴了。
“皇甫先生,你这么熟悉倭国的情况,你以为当如何应付呢?”
“唐大人,眼下想要引诱倭国出战,只怕是不成了,我提议咱们资助联军,共同对付织田信长。唐相也不止一次提到过,此人狼子野心,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只要打败了织田信长,其余倭寇,不足为虑。”
“不,我不这么看!”平安果断摇头。
“呵呵,你有什么想法?”唐慎满怀鼓励道。
“大将军带兵在外,尚且要随机应变。朝廷组建北洋公司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灵活机动,不用受什么道义规矩的约束,怎么有利怎么来!唐相设计的方略未免有些纸上谈兵,与实际不合。”
好生猛的小子,一上来就敢否定唐相,老唐大人还能容你?
皇甫洋偷眼看着唐慎,只见这位饱含鼓励,一点没有生气。
平安的胆子更大了,“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撬开倭国的大门,进行贸易,拿到金银。倭国内战正酣,反对织田信长的一派,如今看起来势力强大,但是毕竟人数太多,人心不齐,破一点,则满盘皆输,我们要是站在反对织田的一派,至少需要援助近十个倭国大名,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根本不合算。倘若只援助织田信长一人,助其打败联军,反而更加容易成功。”
唐慎吸了口气,“话虽如此,可是织田信长乃是枭雄,万一他拿下了整个倭国,到时候成为大明的敌人,我们该怎么办?”
平安眨巴眨巴眼睛,突然笑道:“那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到时候朝廷出兵讨逆就是了。”
唐慎为之气结,“你这不是甩锅,让朝廷承担吗?”
“反正北洋公司是赚到了,这不就成了!”
唐平安不负责的态度让皇甫洋都大为惊叹,这小子不光是胆子奇大,而且还天不怕地不怕,是个人物啊!
什么叫殖民贸易公司,不就是利字当头,拼命往前冲吗,和朝廷的利益冲突,冲突就冲突!要是什么事都顺着朝廷,还不如派官军来呢!
亏自己胡子老长,还没有一个孩子看得明白,皇甫洋一百个赞成,却没法做主。
唐慎思量一阵,摆摆手,先把皇甫洋打发出去。
随后沉着脸,“平安,你个臭小子,是准备给你爹惹事吗?”
平安噘着嘴,小声说道:“咱们出来不就是惹事的。”
见爷爷还沉着脸,不吱声,平安连忙凑过来,“爷爷,其实我觉得暂时不用担心织田信长,扶持他也没有什么不好。”
“为什么?”唐慎追问。
还真别说,竟然让平安讲出了一番道理,倭国算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直到效仿唐代,进行大化改新,才初具封建国家的模样。
不过因为岛国局限,改的很不彻底,再有什么都学了,唯独没学到科举制度,社会缺乏流动,权位继承全靠着血缘关系,没有成熟的官僚体系,持续了几百年之后,武士集团的力量快速兴起,并且取代公卿贵族集团,先后建立起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
如今室町幕府已经是风口之烛,如果不能击败织田信长,室町幕府的统治就会土崩瓦解。
“倭国战乱频繁,诸侯四起,他们自比天朝的春秋列国,以战国自诩,实际上根本是痴人说梦,坐井观天。从古至今,倭国都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集权的程度甚至比不上商周,更遑论秦汉。如今倭国的内乱,其实可以看做是新的治国模式的探索,织田信长,还有他们的盟友德川家康,是相对进步的一派,而足利义昭,还有武田、上杉、毛利等大名,则是相对保守的一派。”
平安年纪不大,可是架不住老爹悉心教导,看历史的角度自然高人一等。而且他还不像唐毅一般,总是不自觉受到上辈子记忆的影响。平安要更加自信,甚至有点骄傲自负。
“织田信长锐意进取,推行新制改革,受到各方守旧势力的忌惮和围攻,显得十分孤单。正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我们的支持,也更容易满足我们的条件。而那些守旧的大名因为大元曾经发兵攻打倭国,倭国几乎面临灭顶之灾,他们十分排外,扶持他们,得不偿失。”
要想敲开对方的国门,自然要有人配合,选择比较新派的人物,自然比老派的要好得多。
实际上种花的近代史不就是如此,列强先是支持李鸿章,接着又选择袁世凯,当袁世凯死掉之后,无人能掌控全局之时,列强在不同的区域选拔代理人,奉系的张作霖、直系的吴佩孚、五省联帅孙传芳……这些都是一时之选。
如果一开始就选择相对弱的一方,烂泥扶不上墙,只会白白浪费巨大的成本,而一事无成。
当然了,扶持强者也会出麻烦,他们一旦强大到超出控制,就会不听话,比如胡帅张作霖,那如何对付呢?皇姑屯一颗炸弹即可!
“爷爷,我觉得老爹印象里,倭国是很强大,很难对付的,可是我不这么看,区区几百万的人丁,四个鼻屎大的岛屿,一堆蚂蚁大的诸侯,即便是统一了,又能威胁到大明吗?再说了,我们可以多留几个后手,随时能铲除织田信长,再有朝鲜也是一颗不错的棋子,为什么就不用呢!倭国要想攻击大明,至少要先越过朝鲜吧!”
唐慎思量着道:“你是准备以邻为壑了?”
“没错,我建议鼓动朝鲜,进占对马岛,厉兵秣马,摆出攻击倭国的姿态,替咱们吸引火力。至于倭国内部,主要支持织田信长,同时拉拢他手下的将领,一旦他超出控制,立刻反戈一击!小小的倭国,还有多大的本事,能扛得住折腾。”
听完了孙儿的话,唐慎陷入沉思,坦白讲他抗倭多年,倭寇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也担心出现一个强者,能一统倭国,这点和唐毅的担忧一样。
可是平安说的未必没有道理,一个纷乱了千百年的国家,想要捏合在一起,哪是那么容易的,凭着织田信长,哪怕大明不掺和,他都未必能统一天下,能把你扶起来,也能把你打落凡间,生死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好,很好,就按照你说的办!”
唐慎拍板之后,就需要派遣人员前往倭国联络织田信长。
找了一圈,也没有选定合适的人员。
“爷爷,除了孙儿,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吗?既然是孙儿提议的,就该让孙儿去处理!”
“你?”唐慎挠头了,“平安,你还太小了,再说了,让你爹知道,他还不跟我闹翻天啊!”
“怕什么,他十几岁的时候,不也是安顿了好几万的难民,开凿了盐铁塘,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舍不得让我去办事,这算什么啊!”小家伙讲起道理,还一套一套的。
弄得唐慎颇感为难,“平安,你爹可是派遣了不少人跟在咱们爷俩身边,你要是离开济州岛,他们就会立刻抓住你的。”
平安眼珠转了转,笑道:“这还不容易,只要您老愿意帮忙掩饰,我就能成功。”小家伙信心满满。(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