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106 第1056章 龙体垂危
- 1107 第1057章 唐高之盟
- 1108 第1058章 废掉内廷
- 1109 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没九族了
- 1110 第1060章 拿下冯保
- 1111 第1061章 朕想学汉武帝
- 1112 第1062章 一个僧人
- 1113 第1063章 帝不豫
- 1114 第1064章 驾崩
- 1115 第1065章 可怕的唐毅
- 1116 第1066章 新君
- 1117 第1067章 唐毅的布局
- 1118 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
- 1119 第1069章 决战
- 1120 第1070章 高拱败了唐毅来了
- 1121 第1071章 封驳
- 1122 第1072章 二十猛士
- 1123 第1073章 徐胖子骂殿
- 1124 第1074章 掀桌子
- 1125 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
- 1126 第1076章 束手就擒
- 1127 第1077章 和衷共济
- 1128 第1078章 审问
- 1129 第1079章 纷乱
- 1130 第1080章 决战公堂(上)
- 1131 第1081章 决战公堂(中)
- 1132 第1082章 决战公堂(下)
- 1133 第1083章 真相渐明
- 1134 第1084章 逆耳忠言
- 1135 第1085章 太岳之死
- 1136 第1086章 蝗灾
- 1137 第1087章 自豪的申时行
- 1138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 1139 第1089章 师徒衣钵
- 1140 第1090章 飞来横财
- 1141 第1091章 毒计
- 1142 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
- 1143 第1093章 从喜到悲
- 1144 第1094章 大乱大治
- 1145 第1095章 算总账
- 1146 第1096章 走出去才有希望
- 1147 第1097章 安南第一课
- 1148 第1098章 胆大包天的灾民
- 1149 第1099章 万历第一年
- 1150 第1100章 雷霆之怒
- 1151 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
- 1152 第1102章 结大明之欢心
- 1153 第1103章 买下安南
- 1154 第1104章 初战西班牙
- 1155 第1105章 让唐毅睡得着
- 1156 第1106章 再临马六甲
- 1157 第1107章 南洋总督
- 1158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 1159 第1109章 万历要结婚
- 1160 第1110章 大婚
- 1161 第1111章 内阁之变
- 1162 第1112章 万历的小动作
- 1163 第1113章 元老遇刺
- 1164 第1114章 唐毅的回击
- 1165 第1115章 李成梁惹祸了
- 1166 第1116章 理想与现实
- 1167 第1117章 华丽致仕
- 1168 第1118章 老仇人
- 1169 第1119章 故地重游
- 1170 第1120章 运河杀戮
- 1171 第1121章 回家真好
- 1172 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
- 1173 第1123章 真凶
- 1174 第1124章 疯狂的人
- 1175 第1125章 以退为进
- 1176 第1126章 天大的讽刺
- 1177 第1127章 积极备战
- 1178 第1128章 对撞(上)
- 1179 第1129章 对撞(下)
- 1180 第1130章 天心民意
- 1181 第1131章 不服输的万历
- 1182 第1132章 图穷匕见
- 1183 第1133章 名将凋零
- 1184 第1134章 唐大人,您在哪里
- 1185 第1135章 东南自救
- 1186 第1136章 金融风暴
- 1187 第1137章 走在错误路上的万历
- 1188 第1138章 民怨沸腾
- 1189 第1139章 唐郎妙计
- 1190 第1140章 立宪和罪己诏
- 1191 第1141章 天子无情
- 1192 第1142章 图谋弑君
- 1193 第1143章 京城防卫图
- 1194 第1144章 战京城
- 1195 第1145章 倒戈
- 1196 第1146章 生擒万历
- 1197 第1147章 皇帝之死
- 1198 第1148章 倭乱
- 1199 第1149章 野猪皮和猴子
- 1200 第1150章 最后的阳谋(大结局)
- 1201 完本感言
- 1202 番外——第二中华
- 1203 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
- 1204 新书《大宋将门》已发,求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66章 新君
第1066章 新君
隆庆驾崩的消息,通过驿马快速传到两京一十三省,包括九边,漠南,还有一众藩国,吕宋等地在内。
所过之处,家家户户自觉撤去了喜庆的红布,换上了白色,婚期一律押后,百姓们每天设案跪拜,发自内心,痛哭流涕,伤心欲绝。
那些布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人群,没有人给白布涨价,赚国丧的钱,死后会下地狱的!
隆庆执掌天下算起来只有五年半的时间,还不到六年,但是给老百姓的改变是实实在在,几乎所有人,都从中受益。
相比别的皇帝,隆庆的存在感实在是低到发指,他也没什么惊人之举,也从不画什么诱人的大饼,可这六年,却让天下迥然不同。
首先是都察院真正运作起来,十三科道御史不再盯着高官皇帝,天天闹口水官司,为了扬名天下,不惜拼着屁股开花。
他们转而盯着各地的贪官污吏,从隆庆二年开始,每一年都有一大批官吏被查处,朱元璋对贪官一点不手软,贪了六十两就要变成人皮枕头,可是把朱元璋的手杀得麻了,也没有遏制住贪墨之风。其后的皇帝更是如此,到了正德嘉靖之后,几乎是无官不贪,无人不贪,天下乌鸦一般黑。
针对令人绝望窒息的官场,聪明的辅臣拿出了对策,放开了对吏员的限制,一些政绩卓著的吏员可以升任知县,知府,有了目标,有了追究,再做起事来,就会小心许多。
其次朱元璋杀不尽贪官的原因是他只有严刑峻法,却没有强大的监督,人都有侥幸心理,你的制度有漏洞,自然就有人钻。
唐毅要求各地严肃财政规范,每一笔用的银子必须有详细的账目,而且随着大明储蓄银行确立,银行,地方衙门,科道监察,三者互相紧盯,官员的贪污成本直线增加。而且随着报纸越来越发达,下情上达,每年都有许多民怨极大的官员被严惩,极大震撼了陈陈相因的官场。
唐毅不需要玩什么杀鸡骇猴的把戏,不管是鸡,是猴,只要贪赃枉法,就随时又被拿下的可能,官吏们侥幸心理没有了,面对着再诱人的银子,也没胆子下手。
不敢说没有赃官,可是整个风气止住了,百姓对朝廷的信心上来了,大家有了冤情,敢到衙门告状,以往所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现在变成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相比吏治的改变,对于财税的调整,更加让人感受深刻,复杂多样,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一体取消,负担减轻了,在各地建立仓储体系,缴纳粮食变得容易了。
还有随着银元推广,原本的火耗问题也解决了。
唐毅见过很多流通在民间的银子,并不是像电视剧上面的那样,都是亮白的,很多碎银子长时间使用,都变成了黑色,在熔铸的时候,有损耗,故此需要多缴纳火耗,有些地方,火耗甚至收到了一倍两倍。
使用银元之后,大家伙再也不用为火耗的事情发愁了,都是一整块银元,完完整整,官吏没有贪墨的借口,百姓少了负担。
凡此种种,一样一样算下来,隆庆一朝的作为还真不少,至于对外,那就更值得大书特书了,威胁了大明两百年的草原边患彻底解除。
如今的草原非但不是威胁,还是财富的来源,每年提供几百万匹呢绒,无数的食盐,肉类,越来越多享受着太平的好处。
九边的百姓不再逃亡,相反,还有大量的内地商人云集,作坊建起来,商贾云集,买卖兴旺繁荣。
整个北方,都收益了。
东南呢,由于拿下了东番和吕宋,经过了多年的经营,东番岛一年能出米三百万石,糖一千五百万斤,吕宋的粮糖虽然不多,但是每年给大明输送上千万斤的铜矿砂,无论是铸币,还是打造火炮,都绰绰有余。
正因为有了足够的铜,大明的水师装备犀利,才敢在其他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和西班牙人对拼。
日子过得更好了,尊严也有了,如果还不对隆庆皇帝感恩戴德,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要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这六年太短了,放在两年年的大明历史上,就好像沧海一粟。好皇帝难求,贤臣也少见,能碰到一起的时候太短暂。
接下来大明会如何,谁心里也不清楚!
大家把悲痛,担忧,都化为对隆庆的思念。
毫不客气地说,古往今来,或许只有宋仁宗死的时候,才有如此场景,万民皆哀,举国悲痛。
只是宋仁宗也仅仅仁慈爱民,对内无力控制士大夫敲骨吸髓,对外无力对付辽国西夏,和隆庆比起来,还差着许多。
“或许陛下也想不到,他竟然会如此受到爱戴吧!”沈明臣叹口气道:“大人,高阁老已经派人过来,说是商量遗诏的事情,再有唐阁老也询问您,到底是什么态度。”
唐毅笑道:“告诉高拱的人,就说我悲痛过度,刚醒过来,就又吐了血,没法理事,至于玉玺吗,就交给他了。”
“啊?”沈明臣都不淡定了,“大人,这种时候,你怎么能把刀把交出去啊,那可是玉玺,是批红大权啊!”
“哈哈哈!”唐毅放声大笑,“句章兄,如果我还要靠着批红之权,才能掌控大局,还不如干脆早点认输算了。”
“大人的意思是?”
“我这些年来,也算是辛苦,可是成就同样不小,陛下早就知道我已经尾大不掉,他只能用感情羁绊我,如今陛下死了,我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埋伏的明子暗子也该都动一动。扣着玉玺,只会让让人以为我欺负孤儿寡母。更何况我不把玉玺让出去,李贵妃一伙怎么折腾个天翻地覆啊!”
沈明臣吸口气,“大人,您是要等着他们闹得恶贯满盈,不像样子,再断然出手,扫清污浊,还大明朗朗乾坤。”
唐毅背着头,站在窗前,外面星辰点点,有一颗格外明亮,或许朱载垕就在那上面俯视着天下吧!
“其实我也没有想到,陛下会如此深入人心,不让李妃放开手折腾,弄得天怒人怨,是无法说服天下人的。”
沈明臣咧着嘴笑了,前些日子的唐毅,总是优柔寡断,看在他们的眼里,都感到憋屈。现在的唐毅又恢复了原来的面目,坏坏的,阴阴的,又胸有成竹,无所畏惧。就像是一个成年人,俯视着一群孩子的可笑把戏。
带劲儿!
“大人,唐阁老那边呢?”
“让他们都不要动,看戏就是了,这么好的戏,一辈子也碰不上一回两回的。”
唐毅病倒,换来的就是高拱一手操持隆庆的葬礼,高胡子忍着巨大的悲痛,把隆庆送进了天寿山,预先选好的坟地。
大明的高宗皇帝,正式下葬。
顺便提一句,朱载垕得到的庙号是高宗,而谥号是“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文皇帝”。
历来的开国君王谥号,都以文为美,一般情况下只有排在第二位,且非常有作为,才能得到文皇帝的称号,就连戎马一生的朱棣,谥号也是文皇帝!
隆庆在本来的历史上,只得到庄皇帝,如今在唐毅的辅佐之下,文治武功,大明中兴,得到文皇帝的至高赞美,实至名归。
唯一的讽刺就是大臣死了老子,要守孝三年,皇帝死了,却连一个月都等不及。隆庆死后的七天,就有百姓官员代表,跑到午门请愿,拥立新君登基。经过了三次恳请,朱翊钧才“勉强”接受。
钦天监选择了黄道吉日,隆庆三期还没有过,太子就正式登基,宣布明年改元万历,尊生母李贵妃为太后。加封首辅唐毅为太师,次辅高拱晋位太傅,值得一提的是,名列第四的大学士张居正得到了太保衔,也进入一品大员的行列。
“沐猴而冠,什么东西!”
赵贞吉脸色铁青,用力一顿,把茶杯摔碎了,碎瓷片割破了手指。
“相爷,您没事吧?快包扎一下。”
“不必了,伤了更好,给老夫请病假,我也要养病!”
七位阁老,两个泡病号的。
又是忙活丧礼,又是忙活登基大典,高胡子折腾下来,老了十岁。
稍微空闲下来,高胡子越想越生气,唐毅悲伤吐血,他一点不怀疑,论起感情,唐毅和隆庆丝毫不比自己差,而且隆庆中兴,一大半都是唐毅的功劳,他们君臣情深义重,实在是千古君臣佳话。
可是要说唐毅一病不起,连炕都爬不起来,什么典礼也参加不了,高拱一万个不信。姓唐的年富力强,身边名医云集,要真是病得快死了,早就天下大乱了。
事到如今,不能再让他逍遥下去。
高胡子思索一下,准备了四盒礼物,直接冲到了唐毅的府邸,谁拦着也不成,高胡子气势汹汹,直入病房。
“唐阁老,元辅大人,老夫来看你了!”
高拱杀到病床的前面,“唐阁老,老夫有件事情告诉你。”
唐毅勉强睁开了眼睛,颤抖着声音道:“何事?”
还真病得不轻!
高拱尽量和颜悦色道:“新君登基的时候,把冯保那个阉竖放出来了,他还站在陛下身边,一起接受百官朝拜,元辅以为如此奸佞,该如何处置才好?”(未完待续。)
所过之处,家家户户自觉撤去了喜庆的红布,换上了白色,婚期一律押后,百姓们每天设案跪拜,发自内心,痛哭流涕,伤心欲绝。
那些布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人群,没有人给白布涨价,赚国丧的钱,死后会下地狱的!
隆庆执掌天下算起来只有五年半的时间,还不到六年,但是给老百姓的改变是实实在在,几乎所有人,都从中受益。
相比别的皇帝,隆庆的存在感实在是低到发指,他也没什么惊人之举,也从不画什么诱人的大饼,可这六年,却让天下迥然不同。
首先是都察院真正运作起来,十三科道御史不再盯着高官皇帝,天天闹口水官司,为了扬名天下,不惜拼着屁股开花。
他们转而盯着各地的贪官污吏,从隆庆二年开始,每一年都有一大批官吏被查处,朱元璋对贪官一点不手软,贪了六十两就要变成人皮枕头,可是把朱元璋的手杀得麻了,也没有遏制住贪墨之风。其后的皇帝更是如此,到了正德嘉靖之后,几乎是无官不贪,无人不贪,天下乌鸦一般黑。
针对令人绝望窒息的官场,聪明的辅臣拿出了对策,放开了对吏员的限制,一些政绩卓著的吏员可以升任知县,知府,有了目标,有了追究,再做起事来,就会小心许多。
其次朱元璋杀不尽贪官的原因是他只有严刑峻法,却没有强大的监督,人都有侥幸心理,你的制度有漏洞,自然就有人钻。
唐毅要求各地严肃财政规范,每一笔用的银子必须有详细的账目,而且随着大明储蓄银行确立,银行,地方衙门,科道监察,三者互相紧盯,官员的贪污成本直线增加。而且随着报纸越来越发达,下情上达,每年都有许多民怨极大的官员被严惩,极大震撼了陈陈相因的官场。
唐毅不需要玩什么杀鸡骇猴的把戏,不管是鸡,是猴,只要贪赃枉法,就随时又被拿下的可能,官吏们侥幸心理没有了,面对着再诱人的银子,也没胆子下手。
不敢说没有赃官,可是整个风气止住了,百姓对朝廷的信心上来了,大家有了冤情,敢到衙门告状,以往所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现在变成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相比吏治的改变,对于财税的调整,更加让人感受深刻,复杂多样,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一体取消,负担减轻了,在各地建立仓储体系,缴纳粮食变得容易了。
还有随着银元推广,原本的火耗问题也解决了。
唐毅见过很多流通在民间的银子,并不是像电视剧上面的那样,都是亮白的,很多碎银子长时间使用,都变成了黑色,在熔铸的时候,有损耗,故此需要多缴纳火耗,有些地方,火耗甚至收到了一倍两倍。
使用银元之后,大家伙再也不用为火耗的事情发愁了,都是一整块银元,完完整整,官吏没有贪墨的借口,百姓少了负担。
凡此种种,一样一样算下来,隆庆一朝的作为还真不少,至于对外,那就更值得大书特书了,威胁了大明两百年的草原边患彻底解除。
如今的草原非但不是威胁,还是财富的来源,每年提供几百万匹呢绒,无数的食盐,肉类,越来越多享受着太平的好处。
九边的百姓不再逃亡,相反,还有大量的内地商人云集,作坊建起来,商贾云集,买卖兴旺繁荣。
整个北方,都收益了。
东南呢,由于拿下了东番和吕宋,经过了多年的经营,东番岛一年能出米三百万石,糖一千五百万斤,吕宋的粮糖虽然不多,但是每年给大明输送上千万斤的铜矿砂,无论是铸币,还是打造火炮,都绰绰有余。
正因为有了足够的铜,大明的水师装备犀利,才敢在其他方面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和西班牙人对拼。
日子过得更好了,尊严也有了,如果还不对隆庆皇帝感恩戴德,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要说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这六年太短了,放在两年年的大明历史上,就好像沧海一粟。好皇帝难求,贤臣也少见,能碰到一起的时候太短暂。
接下来大明会如何,谁心里也不清楚!
大家把悲痛,担忧,都化为对隆庆的思念。
毫不客气地说,古往今来,或许只有宋仁宗死的时候,才有如此场景,万民皆哀,举国悲痛。
只是宋仁宗也仅仅仁慈爱民,对内无力控制士大夫敲骨吸髓,对外无力对付辽国西夏,和隆庆比起来,还差着许多。
“或许陛下也想不到,他竟然会如此受到爱戴吧!”沈明臣叹口气道:“大人,高阁老已经派人过来,说是商量遗诏的事情,再有唐阁老也询问您,到底是什么态度。”
唐毅笑道:“告诉高拱的人,就说我悲痛过度,刚醒过来,就又吐了血,没法理事,至于玉玺吗,就交给他了。”
“啊?”沈明臣都不淡定了,“大人,这种时候,你怎么能把刀把交出去啊,那可是玉玺,是批红大权啊!”
“哈哈哈!”唐毅放声大笑,“句章兄,如果我还要靠着批红之权,才能掌控大局,还不如干脆早点认输算了。”
“大人的意思是?”
“我这些年来,也算是辛苦,可是成就同样不小,陛下早就知道我已经尾大不掉,他只能用感情羁绊我,如今陛下死了,我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埋伏的明子暗子也该都动一动。扣着玉玺,只会让让人以为我欺负孤儿寡母。更何况我不把玉玺让出去,李贵妃一伙怎么折腾个天翻地覆啊!”
沈明臣吸口气,“大人,您是要等着他们闹得恶贯满盈,不像样子,再断然出手,扫清污浊,还大明朗朗乾坤。”
唐毅背着头,站在窗前,外面星辰点点,有一颗格外明亮,或许朱载垕就在那上面俯视着天下吧!
“其实我也没有想到,陛下会如此深入人心,不让李妃放开手折腾,弄得天怒人怨,是无法说服天下人的。”
沈明臣咧着嘴笑了,前些日子的唐毅,总是优柔寡断,看在他们的眼里,都感到憋屈。现在的唐毅又恢复了原来的面目,坏坏的,阴阴的,又胸有成竹,无所畏惧。就像是一个成年人,俯视着一群孩子的可笑把戏。
带劲儿!
“大人,唐阁老那边呢?”
“让他们都不要动,看戏就是了,这么好的戏,一辈子也碰不上一回两回的。”
唐毅病倒,换来的就是高拱一手操持隆庆的葬礼,高胡子忍着巨大的悲痛,把隆庆送进了天寿山,预先选好的坟地。
大明的高宗皇帝,正式下葬。
顺便提一句,朱载垕得到的庙号是高宗,而谥号是“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文皇帝”。
历来的开国君王谥号,都以文为美,一般情况下只有排在第二位,且非常有作为,才能得到文皇帝的称号,就连戎马一生的朱棣,谥号也是文皇帝!
隆庆在本来的历史上,只得到庄皇帝,如今在唐毅的辅佐之下,文治武功,大明中兴,得到文皇帝的至高赞美,实至名归。
唯一的讽刺就是大臣死了老子,要守孝三年,皇帝死了,却连一个月都等不及。隆庆死后的七天,就有百姓官员代表,跑到午门请愿,拥立新君登基。经过了三次恳请,朱翊钧才“勉强”接受。
钦天监选择了黄道吉日,隆庆三期还没有过,太子就正式登基,宣布明年改元万历,尊生母李贵妃为太后。加封首辅唐毅为太师,次辅高拱晋位太傅,值得一提的是,名列第四的大学士张居正得到了太保衔,也进入一品大员的行列。
“沐猴而冠,什么东西!”
赵贞吉脸色铁青,用力一顿,把茶杯摔碎了,碎瓷片割破了手指。
“相爷,您没事吧?快包扎一下。”
“不必了,伤了更好,给老夫请病假,我也要养病!”
七位阁老,两个泡病号的。
又是忙活丧礼,又是忙活登基大典,高胡子折腾下来,老了十岁。
稍微空闲下来,高胡子越想越生气,唐毅悲伤吐血,他一点不怀疑,论起感情,唐毅和隆庆丝毫不比自己差,而且隆庆中兴,一大半都是唐毅的功劳,他们君臣情深义重,实在是千古君臣佳话。
可是要说唐毅一病不起,连炕都爬不起来,什么典礼也参加不了,高拱一万个不信。姓唐的年富力强,身边名医云集,要真是病得快死了,早就天下大乱了。
事到如今,不能再让他逍遥下去。
高胡子思索一下,准备了四盒礼物,直接冲到了唐毅的府邸,谁拦着也不成,高胡子气势汹汹,直入病房。
“唐阁老,元辅大人,老夫来看你了!”
高拱杀到病床的前面,“唐阁老,老夫有件事情告诉你。”
唐毅勉强睁开了眼睛,颤抖着声音道:“何事?”
还真病得不轻!
高拱尽量和颜悦色道:“新君登基的时候,把冯保那个阉竖放出来了,他还站在陛下身边,一起接受百官朝拜,元辅以为如此奸佞,该如何处置才好?”(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