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48 第998章 第一块骨牌
- 1049 第999章 晋商的信誉
- 1050 第1000章 做一个败家子
- 1051 第1001章 大明储蓄银行
- 1052 第1002章 吃干抹净
- 1053 第1003章 偏执狂
- 1054 第1004章 真正的桃花源
- 1055 第1005章 兴旺的唐党
- 1056 第1006章 霸道
- 1057 第1007章 外儒内法
- 1058 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
- 1059 第1009章 唐慎的担忧
- 1060 第1010章 再战阉竖
- 1061 第1011章 私访琉璃厂
- 1062 第1012章 流落的宝贝
- 1063 第1013章 皇帝很受伤
- 1064 第1014章 瓦解内廷第一步
- 1065 第1015章 众望所归的冯保
- 1066 第1016章 要给皇帝点甜头儿
- 1067 第1017章 生猛的商人
- 1068 第1018章 征倭的打算
- 1069 第1019章 老少齐出动
- 1070 第1020章 雏鹰清啼
- 1071 第1021章 唐家宰人传统
- 1072 第1022章 软实力
- 1073 第1023章 进士大批发
- 1074 第1024章 倭国的第一笔银子
- 1075 第1025章 生财之道
- 1076 第1026章 劣币驱逐良币
- 1077 第1027章 债务置换
- 1078 第1028章 提议南巡
- 1079 第1029章 兴奋的隆庆
- 1080 第1030章 想走不容易
- 1081 第1031章 出发
- 1082 第1032章 你告我我告你
- 1083 第1033章 衍圣公掉沟了
- 1084 第1034章 江南风华(求票)
- 1085 第1035章 德川家康的见闻
- 1086 第1036章 志向远大的平安
- 1087 第1037章 万国宫
- 1088 第1038章 荣耀的巅峰
- 1089 第1039章 隆庆改制
- 1090 第1040章 突变(求票)
- 1091 第1041章 铁三角
- 1092 第1042章 隆庆回来了
- 1093 第1043章 定计(求票)
- 1094 第1044章 大风起兮
- 1095 第1045章 王寅的决断
- 1096 第1046章 负荆请罪
- 1097 第1047章 不算失败的隆庆
- 1098 第1048章 两个战场
- 1099 第1049章 平安策
- 1100 第1050章 风雨飘摇的莫朝
- 1101 第1051章 蛮干
- 1102 第1052章 首辅返京
- 1103 第1053章 托付
- 1104 第1054章 杀招凌厉
- 1105 第1055章 生当太傅
- 1106 第1056章 龙体垂危
- 1107 第1057章 唐高之盟
- 1108 第1058章 废掉内廷
- 1109 第1059章 咱家早就没九族了
- 1110 第1060章 拿下冯保
- 1111 第1061章 朕想学汉武帝
- 1112 第1062章 一个僧人
- 1113 第1063章 帝不豫
- 1114 第1064章 驾崩
- 1115 第1065章 可怕的唐毅
- 1116 第1066章 新君
- 1117 第1067章 唐毅的布局
- 1118 第1068章 被耍的高拱
- 1119 第1069章 决战
- 1120 第1070章 高拱败了唐毅来了
- 1121 第1071章 封驳
- 1122 第1072章 二十猛士
- 1123 第1073章 徐胖子骂殿
- 1124 第1074章 掀桌子
- 1125 第1075章 天下第一案
- 1126 第1076章 束手就擒
- 1127 第1077章 和衷共济
- 1128 第1078章 审问
- 1129 第1079章 纷乱
- 1130 第1080章 决战公堂(上)
- 1131 第1081章 决战公堂(中)
- 1132 第1082章 决战公堂(下)
- 1133 第1083章 真相渐明
- 1134 第1084章 逆耳忠言
- 1135 第1085章 太岳之死
- 1136 第1086章 蝗灾
- 1137 第1087章 自豪的申时行
- 1138 第1088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 1139 第1089章 师徒衣钵
- 1140 第1090章 飞来横财
- 1141 第1091章 毒计
- 1142 第1092章 仁慈的周王
- 1143 第1093章 从喜到悲
- 1144 第1094章 大乱大治
- 1145 第1095章 算总账
- 1146 第1096章 走出去才有希望
- 1147 第1097章 安南第一课
- 1148 第1098章 胆大包天的灾民
- 1149 第1099章 万历第一年
- 1150 第1100章 雷霆之怒
- 1151 第1101章 量安南之物力
- 1152 第1102章 结大明之欢心
- 1153 第1103章 买下安南
- 1154 第1104章 初战西班牙
- 1155 第1105章 让唐毅睡得着
- 1156 第1106章 再临马六甲
- 1157 第1107章 南洋总督
- 1158 第1108章 匆匆五年
- 1159 第1109章 万历要结婚
- 1160 第1110章 大婚
- 1161 第1111章 内阁之变
- 1162 第1112章 万历的小动作
- 1163 第1113章 元老遇刺
- 1164 第1114章 唐毅的回击
- 1165 第1115章 李成梁惹祸了
- 1166 第1116章 理想与现实
- 1167 第1117章 华丽致仕
- 1168 第1118章 老仇人
- 1169 第1119章 故地重游
- 1170 第1120章 运河杀戮
- 1171 第1121章 回家真好
- 1172 第1122章 目瞪口呆的徐渭
- 1173 第1123章 真凶
- 1174 第1124章 疯狂的人
- 1175 第1125章 以退为进
- 1176 第1126章 天大的讽刺
- 1177 第1127章 积极备战
- 1178 第1128章 对撞(上)
- 1179 第1129章 对撞(下)
- 1180 第1130章 天心民意
- 1181 第1131章 不服输的万历
- 1182 第1132章 图穷匕见
- 1183 第1133章 名将凋零
- 1184 第1134章 唐大人,您在哪里
- 1185 第1135章 东南自救
- 1186 第1136章 金融风暴
- 1187 第1137章 走在错误路上的万历
- 1188 第1138章 民怨沸腾
- 1189 第1139章 唐郎妙计
- 1190 第1140章 立宪和罪己诏
- 1191 第1141章 天子无情
- 1192 第1142章 图谋弑君
- 1193 第1143章 京城防卫图
- 1194 第1144章 战京城
- 1195 第1145章 倒戈
- 1196 第1146章 生擒万历
- 1197 第1147章 皇帝之死
- 1198 第1148章 倭乱
- 1199 第1149章 野猪皮和猴子
- 1200 第1150章 最后的阳谋(大结局)
- 1201 完本感言
- 1202 番外——第二中华
- 1203 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
- 1204 新书《大宋将门》已发,求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
第1008章 起死回生的第一步
大明朝很虚弱,但是老虎再弱,也是虎,光是一点味道,就能吓跑一群小动物。更何况这些小动物家里头一堆毛病,丝毫不比大明少。
兵法讲究知己知彼,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高估敌人。唐毅也不打算吞并土地,只是要开阜通商,做事都要讲究成本,与打一场可能亡国的战争相比,通商貌似没有那么艰难。
唐毅给辽东总兵李成梁下令,让他带着人到鸭绿江边转几圈,让对面领略一下大明龙骑兵的风采。
再有他授意徐邦阳,雇佣了五六百倭寇,从釜山登陆,一路往北杀。
唐毅只想来一点小小的教训,没想到李朝远比想象的虚弱得多,五百名倭寇一路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前后杀了一个多月,李朝集中三万多人,结果损失了四千多士兵,还让这伙倭寇给跑了。
天可怜见,唐毅真的只想吓唬吓唬李朝,却不成想,这一次行动引来了海峡另一边的岛民注意。
本来一群家伙为了几个村子大的地方,杀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突然发现离着不远,一海之隔,竟然有一个流油的大肉包子,还面得要命。
他们就好像一下子从冬眠中醒来的黑熊一般,擦着满嘴的口水。咱们还折腾什么啊,干脆去抢邻居算了。这一次的直接结果,就是“壬辰倭乱”比历史上来得要早太多……
只是眼下的唐毅还没有心思在乎那些小朋友,从松江出发,一共一百艘商船,满载货物,漂洋过海,在济州岛停泊。
这些商船全都带着武器,一言不合,就能开战。
面对明军海陆两边夹击,李朝很快就低头了,答应开放济州岛作为自由贸易区。同时也答应派遣世子前往大明,觐见隆庆皇帝。
成功来的如此容易,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大明的朝堂还沉浸在惊讶之中,简单粗暴的对外模式,让他们很不适应,大家都选择回避这个话题。
可是商人们却浑不在意,他们只知道积压的货物总算有了销路。
皇甫洋这一次携带了两艘商船,装着五万匹本来准备出口西洋的呢绒,他的货在松江足足压了一年,幸好拥有了水泥之后,能够建筑庞大而防水的仓库,不然这些东西都会发霉。他就亲眼见到有人的丝绸被水泡的掉了色,茶叶烂掉了,那些可怜的家伙哭都找不到地方。
他还算幸运,当年唐毅担任宣大总督的时候,皇甫洋冒险充当使者,去面见俺答,还丢了两根脚趾头。
有过这段缘分,加上唐毅不愿意让晋商独自吞下毛纺的暴利。他授意顺天银行给皇甫洋提供贷款,他建了二十个毛纺作坊,每年能生产十万匹呢绒。
谁知道刚生产出来,海外的商路就断了。
皇甫洋差点跳了井,背着上百万的贷款,东西没有销路,这不是要了老命吗?唐大人啊,您老点石成金,可不能坑我啊!
所幸吴天成帮忙打了招呼,让他稍安勿躁,还帮着联络了仓库。虽然暂时没事,可是肩上担着一座泰山,皇甫洋唉声叹气,都成了小老头,差点郁闷死。
总算时来运转,转机到了。
他是北方人,最不喜欢坐船,这一次却咬着牙,亲自出海。指着那些西夷太不靠谱儿了,必须把一切都抓在自己的手里。同样都是人,老子不差别人啥!
出海半个月了,皇甫洋差不多瘦了十五斤。他敢发誓,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出来!
好容易盼来了短暂的风平浪静,他懒洋洋躺在甲板上,从酒气熏熏的水手那里接过一个海碗,灌了一大口浑浊的米酒,精深为之一振。
在海上航行,清水有个三五天就会变质,难以下咽,所以酒水就成了最好的饮料,又能御寒,又能解渴,所有的水手,都是彻头彻尾的大酒鬼。
“兄弟,回头我给你带点山西的汾酒,比这个带劲儿!”
皇甫洋毫不吝惜地开着支票,他似乎不在乎能否兑现。
实际上他早就想好了,如果这一趟失败了,他就只有跳进大海,一死百了,什么承诺啊,债务啊,都一边去!
如果成功了,他就抓到了摇钱树,聚宝盆,别说请客喝酒,就算请大家去青楼也没有什么问题。
水手们无暇揣测他的心里,他们只是关心着船只能否安全到达,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半年没什么工作,如果这一趟成功了,他们也能拿到一笔银子,家里头的老婆孩子就能过一个好年,不然啊……搞不好就要出海当海盗了。
实际上他们之中不少就曾经跟着王直干过,重操旧业,一点不困难。
怀着各样心思,一座巨大的岛屿出现在面前。
终于脚踏实地,皇甫洋激动的哭了好半天,当真是劫后余生一般。
在距离码头五里左右,有一片巨大的空地,用木板搭建了临时的交易场所,差不多有五百多个摊位。
皇甫洋还算来得早,他抢占了一个靠边的位置,缴纳了五百两银子,租了十五天的使用权。
真他娘的贵啊,棋盘天街的最好铺面,也没有这个价钱。
不过皇甫洋没有任何犹豫,他从登上岛屿的那一刹那,就充满了信心。唐相爷一贯神机妙算,他安排的事情,多半不会差。这不好些心疼银子的商人,稍微一犹豫,就失去了最好的位置,只能到角落等着,或者随便摆个地摊。
“连五百两都舍不得花,真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啊!”
皇甫洋摇头叹气,他休息了三天,正式贸易的日子终于到了,天还不来,码头上鲸油的大灯熊熊燃烧,一大圈朝鲜商人踏着坚实的地面往前走,很快就发现了不同寻常。
二里多的路段,居然都是石头铺成的,坚硬无比,到底是上国啊,就是厉害,这才多久,就修出了一条石板路。
只是这石板路太神奇了,竟然没有一点缝隙,浑然一块,这是多大的石头啊,他们怎么做到的?
越想越神奇,竟然有人趴在地上,用手摸摸,冰凉邦硬,用力敲敲,还挺疼的。像是石头那么坚硬,可是形状又不对劲,到底是什么玩意啊?张开大口,吭哧咬一口,崩掉俩门牙,疼得嗷嗷叫唤。
商人滑稽的举动,旁边的士兵绷着脸,强忍着笑,不就是一条水泥路吗?真是少见多怪!
天光方亮,商人们回头看去,一条长长的灰白色道路,蜿蜒如龙,延伸到了码头,他们就是踏着这条路,来到交易区的。
多么神奇的道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
只有大明,才有人如此神奇的力量!
激动的人群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还有人小心翼翼脱下了靴子,在路上缓缓走过,双眼迷醉,一副享受无比的神色。大明的水手实在是不明白大冷天,光着脚丫子,有什么美的,也不怕冻得肾虚!
他们吭哧吭哧,推着小车,满脚泥水,从水泥路上走过,将精美的货物,摆放到了摊位上面。
多结实的地面啊,那么重的车子,都没有留下车辙,不怕泥水,不会变形,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后面来的商人竟然不敢在水泥路上走了,只能在两旁,怀着敬仰的心情,眼神不断在水泥路上逡巡流连,不时发出啧啧称赞。
皇甫洋等人差点把鼻子气歪了,他们带来了这么好的东西,结果风头都被一条临时建的水泥路抢走了,这算什么事!皇甫洋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行了,以后不织呢绒,改烧水泥算了。
他也只是在心里抱怨。很快就没有功夫了,商人们呼啸着冲到摊位面前,看着满眼的好东西,口水流出老长。
一个字:买!
不过他们可没有西洋商人那么豪气,口袋里都是银子。
好在皇甫洋等人也都被折腾狠了,有什么算什么吧!
银子可以,粮食可以,甚至高丽参也行……
到处都是热络的砍价之声,不断有交易谈成,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
皇甫洋的五万匹呢绒,由于天气渐渐寒冷,需求大增,深受各方欢迎,竟然每一匹卖到了三十两银子,足足比丝绸贵了五成,气得苏州商人都没脾气了。
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当然对方拿不出这么多钱,皇甫洋只得到了五十万两银子,两万两黄金,剩下的都是粮食,高丽参,木材,珠宝,皮草等物,皇甫洋估计,到了大明,这些东西脱手,少说能换来一百万两银子。
一切顺利,他的借款都能还上了不说,还净赚了两万两黄金,五十万两银子。
他的眼睛里都是小星星了,老子还要投资扩产!
皇甫洋大声呐喊着。
这一次来的商人,差不多都是如此,喜气洋洋,也是老天保佑,竟然一艘船都没有出事,腊月的时候,他们乘着东北季风,回到了松江。
沉寂许久的码头终于迎来了欢声笑语,大冷天船工们脱了一个赤膊,浑身的筋肉泛着油光,将货物搬下船,堆成小山。
立刻就有等候的商人过来,接手之后,运输到各地,银行的职员在办理结算,车行船行砸搬用东西,酒饭茶肆,大开门户,欢迎八方客人。
所有的一切都仿佛活过来一样,持续了一年的阴霾,终于开始散去……(未完待续。)
兵法讲究知己知彼,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高估敌人。唐毅也不打算吞并土地,只是要开阜通商,做事都要讲究成本,与打一场可能亡国的战争相比,通商貌似没有那么艰难。
唐毅给辽东总兵李成梁下令,让他带着人到鸭绿江边转几圈,让对面领略一下大明龙骑兵的风采。
再有他授意徐邦阳,雇佣了五六百倭寇,从釜山登陆,一路往北杀。
唐毅只想来一点小小的教训,没想到李朝远比想象的虚弱得多,五百名倭寇一路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前后杀了一个多月,李朝集中三万多人,结果损失了四千多士兵,还让这伙倭寇给跑了。
天可怜见,唐毅真的只想吓唬吓唬李朝,却不成想,这一次行动引来了海峡另一边的岛民注意。
本来一群家伙为了几个村子大的地方,杀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突然发现离着不远,一海之隔,竟然有一个流油的大肉包子,还面得要命。
他们就好像一下子从冬眠中醒来的黑熊一般,擦着满嘴的口水。咱们还折腾什么啊,干脆去抢邻居算了。这一次的直接结果,就是“壬辰倭乱”比历史上来得要早太多……
只是眼下的唐毅还没有心思在乎那些小朋友,从松江出发,一共一百艘商船,满载货物,漂洋过海,在济州岛停泊。
这些商船全都带着武器,一言不合,就能开战。
面对明军海陆两边夹击,李朝很快就低头了,答应开放济州岛作为自由贸易区。同时也答应派遣世子前往大明,觐见隆庆皇帝。
成功来的如此容易,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大明的朝堂还沉浸在惊讶之中,简单粗暴的对外模式,让他们很不适应,大家都选择回避这个话题。
可是商人们却浑不在意,他们只知道积压的货物总算有了销路。
皇甫洋这一次携带了两艘商船,装着五万匹本来准备出口西洋的呢绒,他的货在松江足足压了一年,幸好拥有了水泥之后,能够建筑庞大而防水的仓库,不然这些东西都会发霉。他就亲眼见到有人的丝绸被水泡的掉了色,茶叶烂掉了,那些可怜的家伙哭都找不到地方。
他还算幸运,当年唐毅担任宣大总督的时候,皇甫洋冒险充当使者,去面见俺答,还丢了两根脚趾头。
有过这段缘分,加上唐毅不愿意让晋商独自吞下毛纺的暴利。他授意顺天银行给皇甫洋提供贷款,他建了二十个毛纺作坊,每年能生产十万匹呢绒。
谁知道刚生产出来,海外的商路就断了。
皇甫洋差点跳了井,背着上百万的贷款,东西没有销路,这不是要了老命吗?唐大人啊,您老点石成金,可不能坑我啊!
所幸吴天成帮忙打了招呼,让他稍安勿躁,还帮着联络了仓库。虽然暂时没事,可是肩上担着一座泰山,皇甫洋唉声叹气,都成了小老头,差点郁闷死。
总算时来运转,转机到了。
他是北方人,最不喜欢坐船,这一次却咬着牙,亲自出海。指着那些西夷太不靠谱儿了,必须把一切都抓在自己的手里。同样都是人,老子不差别人啥!
出海半个月了,皇甫洋差不多瘦了十五斤。他敢发誓,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出来!
好容易盼来了短暂的风平浪静,他懒洋洋躺在甲板上,从酒气熏熏的水手那里接过一个海碗,灌了一大口浑浊的米酒,精深为之一振。
在海上航行,清水有个三五天就会变质,难以下咽,所以酒水就成了最好的饮料,又能御寒,又能解渴,所有的水手,都是彻头彻尾的大酒鬼。
“兄弟,回头我给你带点山西的汾酒,比这个带劲儿!”
皇甫洋毫不吝惜地开着支票,他似乎不在乎能否兑现。
实际上他早就想好了,如果这一趟失败了,他就只有跳进大海,一死百了,什么承诺啊,债务啊,都一边去!
如果成功了,他就抓到了摇钱树,聚宝盆,别说请客喝酒,就算请大家去青楼也没有什么问题。
水手们无暇揣测他的心里,他们只是关心着船只能否安全到达,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半年没什么工作,如果这一趟成功了,他们也能拿到一笔银子,家里头的老婆孩子就能过一个好年,不然啊……搞不好就要出海当海盗了。
实际上他们之中不少就曾经跟着王直干过,重操旧业,一点不困难。
怀着各样心思,一座巨大的岛屿出现在面前。
终于脚踏实地,皇甫洋激动的哭了好半天,当真是劫后余生一般。
在距离码头五里左右,有一片巨大的空地,用木板搭建了临时的交易场所,差不多有五百多个摊位。
皇甫洋还算来得早,他抢占了一个靠边的位置,缴纳了五百两银子,租了十五天的使用权。
真他娘的贵啊,棋盘天街的最好铺面,也没有这个价钱。
不过皇甫洋没有任何犹豫,他从登上岛屿的那一刹那,就充满了信心。唐相爷一贯神机妙算,他安排的事情,多半不会差。这不好些心疼银子的商人,稍微一犹豫,就失去了最好的位置,只能到角落等着,或者随便摆个地摊。
“连五百两都舍不得花,真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啊!”
皇甫洋摇头叹气,他休息了三天,正式贸易的日子终于到了,天还不来,码头上鲸油的大灯熊熊燃烧,一大圈朝鲜商人踏着坚实的地面往前走,很快就发现了不同寻常。
二里多的路段,居然都是石头铺成的,坚硬无比,到底是上国啊,就是厉害,这才多久,就修出了一条石板路。
只是这石板路太神奇了,竟然没有一点缝隙,浑然一块,这是多大的石头啊,他们怎么做到的?
越想越神奇,竟然有人趴在地上,用手摸摸,冰凉邦硬,用力敲敲,还挺疼的。像是石头那么坚硬,可是形状又不对劲,到底是什么玩意啊?张开大口,吭哧咬一口,崩掉俩门牙,疼得嗷嗷叫唤。
商人滑稽的举动,旁边的士兵绷着脸,强忍着笑,不就是一条水泥路吗?真是少见多怪!
天光方亮,商人们回头看去,一条长长的灰白色道路,蜿蜒如龙,延伸到了码头,他们就是踏着这条路,来到交易区的。
多么神奇的道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
只有大明,才有人如此神奇的力量!
激动的人群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还有人小心翼翼脱下了靴子,在路上缓缓走过,双眼迷醉,一副享受无比的神色。大明的水手实在是不明白大冷天,光着脚丫子,有什么美的,也不怕冻得肾虚!
他们吭哧吭哧,推着小车,满脚泥水,从水泥路上走过,将精美的货物,摆放到了摊位上面。
多结实的地面啊,那么重的车子,都没有留下车辙,不怕泥水,不会变形,多么了不起的东西。
后面来的商人竟然不敢在水泥路上走了,只能在两旁,怀着敬仰的心情,眼神不断在水泥路上逡巡流连,不时发出啧啧称赞。
皇甫洋等人差点把鼻子气歪了,他们带来了这么好的东西,结果风头都被一条临时建的水泥路抢走了,这算什么事!皇甫洋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行了,以后不织呢绒,改烧水泥算了。
他也只是在心里抱怨。很快就没有功夫了,商人们呼啸着冲到摊位面前,看着满眼的好东西,口水流出老长。
一个字:买!
不过他们可没有西洋商人那么豪气,口袋里都是银子。
好在皇甫洋等人也都被折腾狠了,有什么算什么吧!
银子可以,粮食可以,甚至高丽参也行……
到处都是热络的砍价之声,不断有交易谈成,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
皇甫洋的五万匹呢绒,由于天气渐渐寒冷,需求大增,深受各方欢迎,竟然每一匹卖到了三十两银子,足足比丝绸贵了五成,气得苏州商人都没脾气了。
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当然对方拿不出这么多钱,皇甫洋只得到了五十万两银子,两万两黄金,剩下的都是粮食,高丽参,木材,珠宝,皮草等物,皇甫洋估计,到了大明,这些东西脱手,少说能换来一百万两银子。
一切顺利,他的借款都能还上了不说,还净赚了两万两黄金,五十万两银子。
他的眼睛里都是小星星了,老子还要投资扩产!
皇甫洋大声呐喊着。
这一次来的商人,差不多都是如此,喜气洋洋,也是老天保佑,竟然一艘船都没有出事,腊月的时候,他们乘着东北季风,回到了松江。
沉寂许久的码头终于迎来了欢声笑语,大冷天船工们脱了一个赤膊,浑身的筋肉泛着油光,将货物搬下船,堆成小山。
立刻就有等候的商人过来,接手之后,运输到各地,银行的职员在办理结算,车行船行砸搬用东西,酒饭茶肆,大开门户,欢迎八方客人。
所有的一切都仿佛活过来一样,持续了一年的阴霾,终于开始散去……(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