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7 第十七章 钱时中
- 148 第十八章 邹萍
- 149 第十九章 神像
- 150 第二十章 血池
- 151 第二十一章 追凶
- 152 第二十二章 恨难平
- 153 第二十三章 祭奠
- 154 第一章 浮舟说鬼
- 155 第二章 江神
- 156 第三章 孤村
- 157 第四章 潇水
- 158 第五章 惊醒
- 159 第六章 凶案
- 160 第七章 饥饿
- 161 第八章 三娘子
- 162 第九章 线索
- 163 第十章 邢捕头
- 164 第十一章 诱饵
- 165 第十二章 混战
- 166 第十三章 剑斗
- 167 第十四章 酒神祭
- 168 第十五章 追逐
- 169 第十六章 失手
- 170 第十七章 回马枪
- 171 第十八章 妖变
- 172 第十九章 落幕
- 173 第二十章 夜访
- 174 第二十一章 一个童年的恐怖故事
- 175 第二十二章 熊嘎婆
- 176 第二十三章 夜会
- 177 第二十四章 鬼花
- 178 第二十五章 俎鬼
- 179 第二十六章 追索
- 180 第二十七章 周淮
- 181 第二十八章 青萍真人
- 182 第二十九章 夜雨
- 183 第三十章 捉妖记
- 184 第三十一章 腹中虫
- 185 第三十二章 闲适
- 186 第三十三章 红鸾入梦
- 187 第三十四章 搜妖
- 188 第三十五章 泥魃
- 189 第三十六章 水月观
- 190 第三十七章 手术
- 191 第三十八章 试药
- 192 第三十九章 恶少年
- 193 第四十章 痴人
- 194 第四十一章 太岁妖
- 195 第四十二章 张二郎
- 196 第四十三章 厉变
- 197 第四十四章 祸斗
- 198 第四十五章 入伙
- 199 第四十六章 好汉
- 200 第四十七章 软饭
- 201 第四十八章 梦兆一
- 202 第四十九章 梦兆二
- 203 第五十章 梦兆三
- 204 第五十一章 梦兆四
- 205 第五十二章 梦兆五
- 206 第五十三章 梦兆六
- 207 第五十四章 梦兆七
- 208 第五十五章 梦兆八
- 209 第五十六章 梦兆九
- 210 第五十七章 剑试群妖
- 211 第五十八章 梦醒
- 212 第五十九章 蜂起
- 213 第六十章 勇夫
- 214 第六十一章 马骨
- 215 第六十二章 捉鼠
- 216 第六十三章 愚人
- 217 第六十四章 转机
- 218 第六十五章 惊疑
- 219 第六十六章 决意
- 220 第六十七章 孤坟
- 221 第六十八章 雨夜
- 222 第六十九章 幻毒
- 223 第七十章 病灶
- 224 第七十一章 真身
- 225 第七十二章 拨云见日
- 226 第七十三章 斗法
- 227 第七十四章 破幻
- 228 第七十五章 记忆
- 229 第七十六章 始末
- 230 第七十七章 再入潇水
- 231 第七十八章 邸店
- 232 第七十九章 无关主线的小故事
- 233 第八十章 故人
- 234 第八十一章 陷阱
- 235 第八十二章 虞眉
- 236 第八十三章 定计
- 237 第八十四章 李长安夜刺冯翀
- 238 第八十五章 无题
- 239 第八十六章 诱饵
- 240 第八十七章 陷阱
- 241 第八十八章 变乱
- 242 第八十九章 妖变
- 243 第九十章 夜探水月观
- 244 第九十一章 泡影
- 245 第九十二章 蛊酒
- 246 第九十三章 除魔务尽
- 247 第九十四章 是人是妖难辨己
- 248 第九十五章 铁石心肠
- 249 第九十六章 漩涡
- 250 第九十七章 神雷一震
- 251 第九十八章 归去
- 252 第一章 引子
- 253 第二章 孤村
- 254 第三章 青年之死
- 255 第四章 失踪
- 256 第五章 游犬
- 257 第六章 洞天
- 258 第七章 愿景
- 259 第八章 谢礼
- 260 第九章 生死
- 261 第十章 验鬼
- 262 第十一章 起尸
- 263 第十二章 搏杀
- 264 第十三章 火炼尸秽
- 265 第十四章 拔苦救生
- 266 第十五章 封邪镇魔
- 267 第十六章 困守孤村
- 268 第十七章 搏杀
- 269 第十八章 异变
- 270 第十九章 绝境
- 271 第二十章 收尾
- 272 第一章 茶棚
- 273 第二章 法严
- 274 第三章 龙王
- 275 第四章 走蛟
- 276 第五章 活和尚死道士
- 277 第六章 余杭
- 278 第七章 治鬼新方
- 279 第八章 奉公敲诈遵命偷钱
- 280 第九章 七分人三分鬼
- 281 第十章 鬼籍
- 282 第十一章 咸宜庵
- 283 第十二章 夜半
- 284 第十三章 猫与鬼
- 285 第十四章 鬼王宴
- 286 第十五章 看葬
- 287 第十六章 十钱神(一)
- 288 第十七章 十钱神(二)
- 289 第十八章 十钱神(三)
- 290 第十九章 十钱神(完)
- 291 第二十章 中元节(一)
- 292 第二十一章 中元节(二)
- 293 第二十二章 中元节(三)
- 294 第二十三章 医魂
- 295 第二十四章 中元夜
- 296 第二十五章 落漈
- 297 第二十六章 番客
- 298 第二十七章 飞来山:夜归
- 299 第二十八章 飞来山:激斗
- 300 第二十九章 飞来山:万年公
- 301 第三十章 斗狠
- 302 第三十一章 开煞
- 303 第三十二章 千金贴
- 304 第三十三章 失踪
- 305 第三十四章 众妙观
- 306 第三十五章 作法
- 307 第三十六章 新生意
- 308 第三十七章 入山符
- 309 第三十八章 急变
- 310 第三十九章 问路
- 311 第四十章 路途
- 312 第四十一章 鬼王宴
- 313 第四十二章 献礼
- 314 第四十三章 寿礼
- 315 第四十四章 素女
- 316 第四十五章 开腹
- 317 第四十六章 事了
- 318 第四十七章 鬼王立庙
- 319 第四十八章 轮转寺与黄尾与倒霉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潇水
第四章 潇水
山上的气候似乎别与人间不同。
李长安辞别鬼村,遵循着老兵的指点,沿着荒弃的山路往潇水而去。
刚开始,天气还算清朗,只是举目张望时,可以瞧见岚霭盘桓在山峦高处。可渐渐的,日头迈过了正中,岚霭又自山巅沉降,淹没了峡谷与径道。
一时间。
山道周遭的一切花、石、草、树,也随之模糊起来。初时,李长安尚且不以为意,可攀过了几道隘口,这雾气不散反聚,非但是山景,便连一应松涛、溪流、虫声、鸟语都渐不可闻,除却脚下的方寸之地,山间的一切都隐没在纯白的雾霭里。
李长安没办法,只好下了驴背,跳入没腰的荒草里,一点点摸索前行。
也不晓得过了多久。
仿若换了人间。
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山脚下是一片群山环绕的谷地,一条河流仿若玉带蜿蜒向东,却在地势平缓处,忽而散出许多蛛网一样的细碎支流,而一座繁荣的小城邑便坐落在这一片水网当中。
李长安摸了摸驴儿耳朵,从行囊里取出了小黄书。
一页一页翻过去。
画皮鬼、僵尸、山蜘蛛、尸佛,一个个色彩鲜活,却再无那跃然欲出的狞恶。
道士深吸一口气,翻到了最新的一页。
书页上面并非是什么骇人的妖魔,而是一座群山环抱、细水涓流的小城,一切亭台、街道、阁楼、桥梁描绘得细致而鲜活,只是沉浸在朦朦的雾气里,仿若海市唇楼,有些如梦似幻。
李长安合上书本,望向谷中这座与书页上一般无二的城邑,望向城楼牌匾上的两个大字。
“潇水。”
…………
李长安初入潇水。
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便是富庶。在山头遥望时,只觉得房舍鳞次栉比,进了城中才觉人烟稠密,街头巷尾游人不绝,三十六行欣荣旺盛。
第二印象便是水路便于陆路。潇水的街道除却几条主干,多是狭窄的石道,倒是水网密布,舟船方便。所以,道士干脆雇了个小船,在城中畅游。
第三印象便是满城的藤萝了。潇水人似乎酷爱这种淡紫色的花藤,街角、巷尾、桥头、屋脊都布置满当,放眼过去,尽是一面又一面、一堵又一堵满城流淌的花瀑。
李太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说的便是暮春时节,紫藤吐艳之景。
只是……眼下不是夏秋之交么?
道士方自疑惑,耳边就听得艄公一声短号。
“低头过桥咯。”
李长安稍稍俯身,见得长篙一撑,摆开碧波,小船儿便轻飘飘滑过了一方桥洞。
此时。
一行男装丽人欢笑而过。
恰有微风拂过,携来阵阵幽香,让人一时恍惚,到底不知是花香弥漫亦或美人留香了?
但经过这么一打岔,刚刚那点儿疑问也飞到了九霄云外。
随后,李长安坐船把整座小城转悠了一圈,他不得不感慨,这座小城繁华安逸得有些不真实。
之前数次穿越的过程中,他也走访过不少的地方。
譬如靠着妖魔短暂兴起的綦县,临近京畿的莒州,背靠千佛寺的郁州。这三者都是乱世之中,难得的繁华安定之所。
但其繁华之余,难免显出些江河日下的暮气,好比重病将死之人,即便穿上华服、涂上脂粉,也遮盖不了本身的憔悴虚弱,甚至于露出点疥癣烂疮。
潇水却全然不同,整个城市都显露出富足与朝气,而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并没有其他地方露出的那种朝不保夕的惶恐。
此情景不免让道士联想起刘老道、王书生、大胡子等人口中常常提及,虽不曾目睹但心向往之的……
百年前的煌煌盛世。
但真若要挑出毛病,大抵是小城太过精致,或者说拥堵逼仄。
一栋栋房舍紧密地簇拥在一起不说,道路也显得别样狭小,特别是一些坊间的青石巷道,本就幽深狭窄,再加上两边“淌”下的紫藤“瀑布”,就愈加难以行人了。
若从高处眺望,便能见得一方方湿漉漉的青瓦顶紧密地簇拥着,浮在一片淡紫色的海洋中。
…………
“道长看着面生,是外地人吧?”
某间食肆中,与李长安拼桌的中年员外笑吟吟问道。
道士点点头。
“今日初访贵地。”
“那你就有所不知了。”同坐的员外给道士解释道,“咱潇水城就是一座大酒坊,酿出的酒是远近驰名、畅销南北。”
“早些年也颇为齐整宽敞,但随着酒业渐渐兴盛,蜂拥而来的酒户也渐增多,咱潇水又只有这么大点儿地方,只得大房拆了建小房,街道占了作商铺,慢慢也就人多地少了。”
“但道长也别嫌人多杂乱,您正巧是赶了歇工的时节,等到酒神窖里这批酒腾出去,城中重新开工。介时,非但街上少人,你还能闻到满城酒香。”
“若是个不能饮酒的,怕是进了城,闻着味儿就得先醉他个一天一夜咧!”
道士听了颇有兴致。
“那岂不是人间盛景?”
“对。”
员外大笑,举杯致意。
“人间盛景!”
两人一边搭着茬,一边叫来跑堂的点菜。
这员外矜持,只点了些精致小菜。道士在荒山野林跋涉了许多时日,嘴巴早淡出了个鸟来,到了这繁华地界,哪里会忍耐,当即就点了一桌子酒肉,惹得那小二频频瞩目。
末了,更是犹犹豫豫问道:
“敢问道长,您一个人点这么多,不留点肚子么?”
嘿!这可稀奇了,古今中外还第一次听说有饭店嫌客人点菜点得多的。
瞧得道士目光玩味儿,小二连忙解释道:
“非是小人多事,只是怕道长吃饱了,等到我家上招牌菜时,你就吃不下了。”
“招牌菜?”
李长安是记得,他让艄公推荐食肆酒楼时,那老艄公特意推荐了这一家的招牌菜,只是问道具体是什么,却又笑而不语。
等到他到了这食肆,才发现里头挤满了人,都是在等这一道招牌菜的。若非如此,员外也不会特意与他拼桌。
李长安本不想费这事儿,但此番小二提起,又念及到了地方,却又不尝一下招牌,未免太过无趣。
他想了想,还是问道:
“你家的招牌菜是荤的还是素的?”
小二眼神飘忽了片刻,嘿嘿笑了两声。
“荤,荤得很!”
“分量足么?”
小二又咽了口口水,重重说道:
“太足了。”
李长安眨巴眨巴眼睛。
“那成。”
一摆手。
“把焖羊蹄给我撤了。”
“好嘞。”
小二得了准话,转去后厨,不多时,便把酒菜上了桌。
那员外似乎是个慕道之人,逮着李长安问东问西,道士只得一边挑些奇闻异事应付着,一边慢悠悠享用吃食。
然而。
等到一桌酒肉吃了个七七八八,食肆里的招牌菜没见着影子,外边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却闹出了动静。
李长安辞别鬼村,遵循着老兵的指点,沿着荒弃的山路往潇水而去。
刚开始,天气还算清朗,只是举目张望时,可以瞧见岚霭盘桓在山峦高处。可渐渐的,日头迈过了正中,岚霭又自山巅沉降,淹没了峡谷与径道。
一时间。
山道周遭的一切花、石、草、树,也随之模糊起来。初时,李长安尚且不以为意,可攀过了几道隘口,这雾气不散反聚,非但是山景,便连一应松涛、溪流、虫声、鸟语都渐不可闻,除却脚下的方寸之地,山间的一切都隐没在纯白的雾霭里。
李长安没办法,只好下了驴背,跳入没腰的荒草里,一点点摸索前行。
也不晓得过了多久。
仿若换了人间。
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山脚下是一片群山环绕的谷地,一条河流仿若玉带蜿蜒向东,却在地势平缓处,忽而散出许多蛛网一样的细碎支流,而一座繁荣的小城邑便坐落在这一片水网当中。
李长安摸了摸驴儿耳朵,从行囊里取出了小黄书。
一页一页翻过去。
画皮鬼、僵尸、山蜘蛛、尸佛,一个个色彩鲜活,却再无那跃然欲出的狞恶。
道士深吸一口气,翻到了最新的一页。
书页上面并非是什么骇人的妖魔,而是一座群山环抱、细水涓流的小城,一切亭台、街道、阁楼、桥梁描绘得细致而鲜活,只是沉浸在朦朦的雾气里,仿若海市唇楼,有些如梦似幻。
李长安合上书本,望向谷中这座与书页上一般无二的城邑,望向城楼牌匾上的两个大字。
“潇水。”
…………
李长安初入潇水。
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便是富庶。在山头遥望时,只觉得房舍鳞次栉比,进了城中才觉人烟稠密,街头巷尾游人不绝,三十六行欣荣旺盛。
第二印象便是水路便于陆路。潇水的街道除却几条主干,多是狭窄的石道,倒是水网密布,舟船方便。所以,道士干脆雇了个小船,在城中畅游。
第三印象便是满城的藤萝了。潇水人似乎酷爱这种淡紫色的花藤,街角、巷尾、桥头、屋脊都布置满当,放眼过去,尽是一面又一面、一堵又一堵满城流淌的花瀑。
李太白曾有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说的便是暮春时节,紫藤吐艳之景。
只是……眼下不是夏秋之交么?
道士方自疑惑,耳边就听得艄公一声短号。
“低头过桥咯。”
李长安稍稍俯身,见得长篙一撑,摆开碧波,小船儿便轻飘飘滑过了一方桥洞。
此时。
一行男装丽人欢笑而过。
恰有微风拂过,携来阵阵幽香,让人一时恍惚,到底不知是花香弥漫亦或美人留香了?
但经过这么一打岔,刚刚那点儿疑问也飞到了九霄云外。
随后,李长安坐船把整座小城转悠了一圈,他不得不感慨,这座小城繁华安逸得有些不真实。
之前数次穿越的过程中,他也走访过不少的地方。
譬如靠着妖魔短暂兴起的綦县,临近京畿的莒州,背靠千佛寺的郁州。这三者都是乱世之中,难得的繁华安定之所。
但其繁华之余,难免显出些江河日下的暮气,好比重病将死之人,即便穿上华服、涂上脂粉,也遮盖不了本身的憔悴虚弱,甚至于露出点疥癣烂疮。
潇水却全然不同,整个城市都显露出富足与朝气,而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并没有其他地方露出的那种朝不保夕的惶恐。
此情景不免让道士联想起刘老道、王书生、大胡子等人口中常常提及,虽不曾目睹但心向往之的……
百年前的煌煌盛世。
但真若要挑出毛病,大抵是小城太过精致,或者说拥堵逼仄。
一栋栋房舍紧密地簇拥在一起不说,道路也显得别样狭小,特别是一些坊间的青石巷道,本就幽深狭窄,再加上两边“淌”下的紫藤“瀑布”,就愈加难以行人了。
若从高处眺望,便能见得一方方湿漉漉的青瓦顶紧密地簇拥着,浮在一片淡紫色的海洋中。
…………
“道长看着面生,是外地人吧?”
某间食肆中,与李长安拼桌的中年员外笑吟吟问道。
道士点点头。
“今日初访贵地。”
“那你就有所不知了。”同坐的员外给道士解释道,“咱潇水城就是一座大酒坊,酿出的酒是远近驰名、畅销南北。”
“早些年也颇为齐整宽敞,但随着酒业渐渐兴盛,蜂拥而来的酒户也渐增多,咱潇水又只有这么大点儿地方,只得大房拆了建小房,街道占了作商铺,慢慢也就人多地少了。”
“但道长也别嫌人多杂乱,您正巧是赶了歇工的时节,等到酒神窖里这批酒腾出去,城中重新开工。介时,非但街上少人,你还能闻到满城酒香。”
“若是个不能饮酒的,怕是进了城,闻着味儿就得先醉他个一天一夜咧!”
道士听了颇有兴致。
“那岂不是人间盛景?”
“对。”
员外大笑,举杯致意。
“人间盛景!”
两人一边搭着茬,一边叫来跑堂的点菜。
这员外矜持,只点了些精致小菜。道士在荒山野林跋涉了许多时日,嘴巴早淡出了个鸟来,到了这繁华地界,哪里会忍耐,当即就点了一桌子酒肉,惹得那小二频频瞩目。
末了,更是犹犹豫豫问道:
“敢问道长,您一个人点这么多,不留点肚子么?”
嘿!这可稀奇了,古今中外还第一次听说有饭店嫌客人点菜点得多的。
瞧得道士目光玩味儿,小二连忙解释道:
“非是小人多事,只是怕道长吃饱了,等到我家上招牌菜时,你就吃不下了。”
“招牌菜?”
李长安是记得,他让艄公推荐食肆酒楼时,那老艄公特意推荐了这一家的招牌菜,只是问道具体是什么,却又笑而不语。
等到他到了这食肆,才发现里头挤满了人,都是在等这一道招牌菜的。若非如此,员外也不会特意与他拼桌。
李长安本不想费这事儿,但此番小二提起,又念及到了地方,却又不尝一下招牌,未免太过无趣。
他想了想,还是问道:
“你家的招牌菜是荤的还是素的?”
小二眼神飘忽了片刻,嘿嘿笑了两声。
“荤,荤得很!”
“分量足么?”
小二又咽了口口水,重重说道:
“太足了。”
李长安眨巴眨巴眼睛。
“那成。”
一摆手。
“把焖羊蹄给我撤了。”
“好嘞。”
小二得了准话,转去后厨,不多时,便把酒菜上了桌。
那员外似乎是个慕道之人,逮着李长安问东问西,道士只得一边挑些奇闻异事应付着,一边慢悠悠享用吃食。
然而。
等到一桌酒肉吃了个七七八八,食肆里的招牌菜没见着影子,外边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却闹出了动静。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