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09 第五十六章 梦兆九
- 210 第五十七章 剑试群妖
- 211 第五十八章 梦醒
- 212 第五十九章 蜂起
- 213 第六十章 勇夫
- 214 第六十一章 马骨
- 215 第六十二章 捉鼠
- 216 第六十三章 愚人
- 217 第六十四章 转机
- 218 第六十五章 惊疑
- 219 第六十六章 决意
- 220 第六十七章 孤坟
- 221 第六十八章 雨夜
- 222 第六十九章 幻毒
- 223 第七十章 病灶
- 224 第七十一章 真身
- 225 第七十二章 拨云见日
- 226 第七十三章 斗法
- 227 第七十四章 破幻
- 228 第七十五章 记忆
- 229 第七十六章 始末
- 230 第七十七章 再入潇水
- 231 第七十八章 邸店
- 232 第七十九章 无关主线的小故事
- 233 第八十章 故人
- 234 第八十一章 陷阱
- 235 第八十二章 虞眉
- 236 第八十三章 定计
- 237 第八十四章 李长安夜刺冯翀
- 238 第八十五章 无题
- 239 第八十六章 诱饵
- 240 第八十七章 陷阱
- 241 第八十八章 变乱
- 242 第八十九章 妖变
- 243 第九十章 夜探水月观
- 244 第九十一章 泡影
- 245 第九十二章 蛊酒
- 246 第九十三章 除魔务尽
- 247 第九十四章 是人是妖难辨己
- 248 第九十五章 铁石心肠
- 249 第九十六章 漩涡
- 250 第九十七章 神雷一震
- 251 第九十八章 归去
- 252 第一章 引子
- 253 第二章 孤村
- 254 第三章 青年之死
- 255 第四章 失踪
- 256 第五章 游犬
- 257 第六章 洞天
- 258 第七章 愿景
- 259 第八章 谢礼
- 260 第九章 生死
- 261 第十章 验鬼
- 262 第十一章 起尸
- 263 第十二章 搏杀
- 264 第十三章 火炼尸秽
- 265 第十四章 拔苦救生
- 266 第十五章 封邪镇魔
- 267 第十六章 困守孤村
- 268 第十七章 搏杀
- 269 第十八章 异变
- 270 第十九章 绝境
- 271 第二十章 收尾
- 272 第一章 茶棚
- 273 第二章 法严
- 274 第三章 龙王
- 275 第四章 走蛟
- 276 第五章 活和尚死道士
- 277 第六章 余杭
- 278 第七章 治鬼新方
- 279 第八章 奉公敲诈遵命偷钱
- 280 第九章 七分人三分鬼
- 281 第十章 鬼籍
- 282 第十一章 咸宜庵
- 283 第十二章 夜半
- 284 第十三章 猫与鬼
- 285 第十四章 鬼王宴
- 286 第十五章 看葬
- 287 第十六章 十钱神(一)
- 288 第十七章 十钱神(二)
- 289 第十八章 十钱神(三)
- 290 第十九章 十钱神(完)
- 291 第二十章 中元节(一)
- 292 第二十一章 中元节(二)
- 293 第二十二章 中元节(三)
- 294 第二十三章 医魂
- 295 第二十四章 中元夜
- 296 第二十五章 落漈
- 297 第二十六章 番客
- 298 第二十七章 飞来山:夜归
- 299 第二十八章 飞来山:激斗
- 300 第二十九章 飞来山:万年公
- 301 第三十章 斗狠
- 302 第三十一章 开煞
- 303 第三十二章 千金贴
- 304 第三十三章 失踪
- 305 第三十四章 众妙观
- 306 第三十五章 作法
- 307 第三十六章 新生意
- 308 第三十七章 入山符
- 309 第三十八章 急变
- 310 第三十九章 问路
- 311 第四十章 路途
- 312 第四十一章 鬼王宴
- 313 第四十二章 献礼
- 314 第四十三章 寿礼
- 315 第四十四章 素女
- 316 第四十五章 开腹
- 317 第四十六章 事了
- 318 第四十七章 鬼王立庙
- 319 第四十八章 轮转寺与黄尾与倒霉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六章 决意
第六十六章 决意
轻舟近岸。
往日热闹的街市,今儿在这雨中显得格外冷清。
沿街的铺子都还开着,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客人,只有一个个看店的伙计,望着雨帘子不住打哈欠。
而这条街面上最气派、占地最广的狸儿楼干脆就没开张,大门紧闭,死沉沉地趴在水岸边、趴在大雨里,与对面热热闹闹的俞家邸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长安付了船钱,打了油伞,“哒哒”踩着积水,径直往邸店而去。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当面问个清楚。
……
大雨把客人们都困在了邸舍,众人百无聊赖,干脆扎堆在廊下玩乐,店家是个机灵人,
见机请了俩弹词儿的,自个儿顺便卖些糕点与茶水。
李长安一进门,见着的便是这么一副热闹场面。
俩个伶人就在大门对面的廊道下弹词,拨弄着琵琶,用道士听不太明白的腔调叙说着天师伏龙镇潮的故事。
住客们则三三两两聚在院子两侧的走廊,或自顾自叙话,或凝神细赏,听到精彩处,便大声叫好,顺便招呼店家,上些茶水点心。
每到这时。
一个小小的人儿便钻出回廊,打着赤脚,袖子捞过手肘,晃悠悠提着水壶,应声而至。
“阿梅。”
李长安唤道。
小阿梅闻声瞧来,见着是道士,小脸顿时一囧,哼了一声,便头也不回地钻回了回廊里。
只是,不消片刻。
小家伙又“哒哒”跑了回来,手里还多出了一盘糕点,白面里缀着星星点点的紫色,是她最爱的紫萝糕。
道士笑眯眯接过手。
“消气啦?”
“才没!”
“没消气,怎么又送糕点?”
“这是谢礼。”小家伙煞有介事,“一码归一码,咱将来可是要当女侠的,得恩怨分明!”
这一本正经的模样,却让道士想起了梦中那个哈气满满的少女,一时忍俊不禁,让小家伙逮了个正着,当即又臭起了小脸。
李长安赶紧掏出早先备好的礼物。
一个顺路买的糖人。
做成仕女舞剑的模样。
教阿梅第一眼瞧见,便惊喜地“呀”出了声。
忙不迭伸手。
“莫急。”
李长安却把糖人举得高高的。
“我先问个事儿。”
……
“妖怪?我哪儿记得。”
“这可是你的梦。”
“那又怎么样?谁晚上作了梦,白天醒后还能记清?”
“真的一点儿也不记得?”
“记得一点。”
“是什么?!”
“你从背后捅了我一剑。”
小丫头气鼓鼓的眼神,让李长安一阵头大。
而更头大的是,她对那场梦境的印象十分模糊,模糊到只记得:全城人都变作了妖怪,她拉着道士一起逃命,最后时刻,她将后背交付给道士,然后道士捅了她一剑。
嗯,最后的一剑,印象尤其深刻。
总而言之,似乎白跑了一趟。
此时。
琵琶声断,伶人口中的故事落下尾声。
听众们轰然叫好,同时伴随着索要茶水的呼喊。
小阿梅眼珠子一转,趁道士恍惚不备,突然踩着走廊的栏杆跳起,抢过了糖人。
像只猫儿。
轻巧落了地。
然后冲道士作了个鬼脸。
“来啦。”
一头扎进庭院积雨中,脚丫踩着一朵朵涟漪,“蹬蹬”跑远了。
李长安慢慢收起脸上惊愕,捡了块紫萝糕塞进嘴里。
一无所获?
也不尽然。
李长安对梦境的印象实际也是模糊的,若不是亲临其境,他也想不起猫母鼠子与蛇妖一家。可随着疑窦愈深,随着舟船渐渐靠近俞家邸店,梦境的种种细节也一点点从记忆深处苏醒。
他隐约察觉,现实中的潇水城与梦中的潇水城在某处有很大的差别。
在同阿梅一番扯淡后,虽没问出个所以然,但梦中的记忆却已完全清晰,他也终于想清楚,梦里梦外的潇水城差别在何处。
是天上的血月?是满城的妖魔?
不。
是更常见,同时也更容易忽略的东西。
李长安倚着梁柱,仔细嚼着口中的糕点,紫藤的清香透过口腔直达鼻端。
他望着眼前的庭院。
中央是高大的槐木枝繁叶茂宛若华盖,四周是蔓生的藤萝,它们缠着枝干、缠着砖瓦、缠着梁柱,密密匝匝、热热闹闹从墙头、屋檐倾泻而下。
现在细想。
道士诧异地发现,城中处处可见藤萝,但从来只见它们的枝条、花叶,而不见根茎。彷如它们从不扎根泥土,只是从某个地方蔓延而来,遍染全城,寄生在这人世的每个角落。
而有意思的是。
梦中的潇水没有藤萝。
…………
城南昌丰坊。
大雨如注。
临近日暮,长街暗哑。
邢捕头门前,薄子瑜独自呆立在雨中,愣愣瞧着半掩的房门在风雨的拉扯里,发出些“嘎吱嘎吱”的声响。
雨点浸入蓑衣,带入湿寒,让腰间的长刀,身上的甲衣愈加冰冷,冷得刺骨,冷得寒心。
此时此刻。
他全副武装,却又孤身一人。
他脚步踟蹰,又心怀侥幸。
他推开了大门。
可入门第一眼,便让这平素自诩铁汉的年轻人身躯一颤。
院子里浮着一泊血水,几张黄符裹在烂泥里,被大雨打得稀烂。
薄子瑜认得这些符纸。
都是上午与舅娘分别时,悄悄嘱咐手下人交给舅娘的。
当时的他还自认细心,自认孝心,以为勘透了舅娘的窘迫,顾全了老人的脸面。
现在瞧来,只是可笑,只是可恨。
可恨自己被“捉妖”的大功冲昏了眼,竟如此粗心大意,自以为舅娘言语中犹豫,不过是想讨些符箓,不好开口而已。
愧疚撕咬着他的内心,焦虑催促着他的脚步。
可在沿着血迹踏入厢房的那一刻,他的身躯再度僵住。
他瞧见了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舅娘仰躺在血泊里,面色惨白,双目紧闭。
薄子瑜踉跄过去,手足无措地扶起妇人后颈。
“舅娘。”
妇人微微睁眼,声音微弱。
“子瑜么?”
“对,对!舅娘,是我,是子瑜,你先忍着痛,我这就带你去看大夫。”
“我活不成了。”
“不!能治好!就算城里的大夫不行,还有山上的冯道长哩!”
舅娘慢慢挤出一点笑容,苍白的脸似乎恢复了些许血色,涣散的眸光稍稍凝聚,她瞧着薄子瑜。
“你阿舅……”
话没说完,一口黑血就呛出了喉头。
薄子瑜慌忙拿袖子去擦拭,声音都带上些哭腔。
“莫说话了,这就去找大夫。”
说着,便要搀起舅娘。
可舅娘突然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臂,如此用力,以至于指甲透过衣袖,深深嵌进皮肤里。
舅娘的嘴唇艰难嗫嚅着,短短几个字都让她残存的生命飞速流逝。
“他在邻家。”
她的眼珠对着薄子瑜,眸光却渐渐散向了虚空,眼角浮出几点晶莹,也不知是解脱,是愧疚,还是悔恨。
“……帮帮他。”
便再无声息。
……
舅舅妖变,舅娘身死。
对于这个结果,在看到册子上出现“城南昌丰坊邢宅”一行字时,薄子瑜便已有心理准备,只是还怀揣着一点侥幸,怀揣着一点私心罢了。
否则。
他便不会支开其他人,选择孤身前来,也不会在蓑衣之下,披上甲衣,还带上了除妖的符箓与武器。
此时。
已然入夜,不见消停的大雨隔绝了光与声,让这雨中的世界仿佛只剩下薄子瑜与一步之外的宅子——数十天前,邢捕头舍命从虎姑婆口中救出幼儿的宅子。
薄子瑜不知道,当时的阿舅是怀着怎样的勇气进去救人;也不知道今天的阿舅,又怀着怎样的狰狞进去吃人。
他只知道……
手掌划过刀刃,鲜血便随着刀身游走,将刀面上用秘法以朱砂勾勒出的符纹染得猩红。
“阿舅。”
他解下蓑衣,铁甲在冷雨里映出寒光。
“子瑜决不会给你丢脸!”
往日热闹的街市,今儿在这雨中显得格外冷清。
沿街的铺子都还开着,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客人,只有一个个看店的伙计,望着雨帘子不住打哈欠。
而这条街面上最气派、占地最广的狸儿楼干脆就没开张,大门紧闭,死沉沉地趴在水岸边、趴在大雨里,与对面热热闹闹的俞家邸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长安付了船钱,打了油伞,“哒哒”踩着积水,径直往邸店而去。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当面问个清楚。
……
大雨把客人们都困在了邸舍,众人百无聊赖,干脆扎堆在廊下玩乐,店家是个机灵人,
见机请了俩弹词儿的,自个儿顺便卖些糕点与茶水。
李长安一进门,见着的便是这么一副热闹场面。
俩个伶人就在大门对面的廊道下弹词,拨弄着琵琶,用道士听不太明白的腔调叙说着天师伏龙镇潮的故事。
住客们则三三两两聚在院子两侧的走廊,或自顾自叙话,或凝神细赏,听到精彩处,便大声叫好,顺便招呼店家,上些茶水点心。
每到这时。
一个小小的人儿便钻出回廊,打着赤脚,袖子捞过手肘,晃悠悠提着水壶,应声而至。
“阿梅。”
李长安唤道。
小阿梅闻声瞧来,见着是道士,小脸顿时一囧,哼了一声,便头也不回地钻回了回廊里。
只是,不消片刻。
小家伙又“哒哒”跑了回来,手里还多出了一盘糕点,白面里缀着星星点点的紫色,是她最爱的紫萝糕。
道士笑眯眯接过手。
“消气啦?”
“才没!”
“没消气,怎么又送糕点?”
“这是谢礼。”小家伙煞有介事,“一码归一码,咱将来可是要当女侠的,得恩怨分明!”
这一本正经的模样,却让道士想起了梦中那个哈气满满的少女,一时忍俊不禁,让小家伙逮了个正着,当即又臭起了小脸。
李长安赶紧掏出早先备好的礼物。
一个顺路买的糖人。
做成仕女舞剑的模样。
教阿梅第一眼瞧见,便惊喜地“呀”出了声。
忙不迭伸手。
“莫急。”
李长安却把糖人举得高高的。
“我先问个事儿。”
……
“妖怪?我哪儿记得。”
“这可是你的梦。”
“那又怎么样?谁晚上作了梦,白天醒后还能记清?”
“真的一点儿也不记得?”
“记得一点。”
“是什么?!”
“你从背后捅了我一剑。”
小丫头气鼓鼓的眼神,让李长安一阵头大。
而更头大的是,她对那场梦境的印象十分模糊,模糊到只记得:全城人都变作了妖怪,她拉着道士一起逃命,最后时刻,她将后背交付给道士,然后道士捅了她一剑。
嗯,最后的一剑,印象尤其深刻。
总而言之,似乎白跑了一趟。
此时。
琵琶声断,伶人口中的故事落下尾声。
听众们轰然叫好,同时伴随着索要茶水的呼喊。
小阿梅眼珠子一转,趁道士恍惚不备,突然踩着走廊的栏杆跳起,抢过了糖人。
像只猫儿。
轻巧落了地。
然后冲道士作了个鬼脸。
“来啦。”
一头扎进庭院积雨中,脚丫踩着一朵朵涟漪,“蹬蹬”跑远了。
李长安慢慢收起脸上惊愕,捡了块紫萝糕塞进嘴里。
一无所获?
也不尽然。
李长安对梦境的印象实际也是模糊的,若不是亲临其境,他也想不起猫母鼠子与蛇妖一家。可随着疑窦愈深,随着舟船渐渐靠近俞家邸店,梦境的种种细节也一点点从记忆深处苏醒。
他隐约察觉,现实中的潇水城与梦中的潇水城在某处有很大的差别。
在同阿梅一番扯淡后,虽没问出个所以然,但梦中的记忆却已完全清晰,他也终于想清楚,梦里梦外的潇水城差别在何处。
是天上的血月?是满城的妖魔?
不。
是更常见,同时也更容易忽略的东西。
李长安倚着梁柱,仔细嚼着口中的糕点,紫藤的清香透过口腔直达鼻端。
他望着眼前的庭院。
中央是高大的槐木枝繁叶茂宛若华盖,四周是蔓生的藤萝,它们缠着枝干、缠着砖瓦、缠着梁柱,密密匝匝、热热闹闹从墙头、屋檐倾泻而下。
现在细想。
道士诧异地发现,城中处处可见藤萝,但从来只见它们的枝条、花叶,而不见根茎。彷如它们从不扎根泥土,只是从某个地方蔓延而来,遍染全城,寄生在这人世的每个角落。
而有意思的是。
梦中的潇水没有藤萝。
…………
城南昌丰坊。
大雨如注。
临近日暮,长街暗哑。
邢捕头门前,薄子瑜独自呆立在雨中,愣愣瞧着半掩的房门在风雨的拉扯里,发出些“嘎吱嘎吱”的声响。
雨点浸入蓑衣,带入湿寒,让腰间的长刀,身上的甲衣愈加冰冷,冷得刺骨,冷得寒心。
此时此刻。
他全副武装,却又孤身一人。
他脚步踟蹰,又心怀侥幸。
他推开了大门。
可入门第一眼,便让这平素自诩铁汉的年轻人身躯一颤。
院子里浮着一泊血水,几张黄符裹在烂泥里,被大雨打得稀烂。
薄子瑜认得这些符纸。
都是上午与舅娘分别时,悄悄嘱咐手下人交给舅娘的。
当时的他还自认细心,自认孝心,以为勘透了舅娘的窘迫,顾全了老人的脸面。
现在瞧来,只是可笑,只是可恨。
可恨自己被“捉妖”的大功冲昏了眼,竟如此粗心大意,自以为舅娘言语中犹豫,不过是想讨些符箓,不好开口而已。
愧疚撕咬着他的内心,焦虑催促着他的脚步。
可在沿着血迹踏入厢房的那一刻,他的身躯再度僵住。
他瞧见了最不愿看到的一幕。
舅娘仰躺在血泊里,面色惨白,双目紧闭。
薄子瑜踉跄过去,手足无措地扶起妇人后颈。
“舅娘。”
妇人微微睁眼,声音微弱。
“子瑜么?”
“对,对!舅娘,是我,是子瑜,你先忍着痛,我这就带你去看大夫。”
“我活不成了。”
“不!能治好!就算城里的大夫不行,还有山上的冯道长哩!”
舅娘慢慢挤出一点笑容,苍白的脸似乎恢复了些许血色,涣散的眸光稍稍凝聚,她瞧着薄子瑜。
“你阿舅……”
话没说完,一口黑血就呛出了喉头。
薄子瑜慌忙拿袖子去擦拭,声音都带上些哭腔。
“莫说话了,这就去找大夫。”
说着,便要搀起舅娘。
可舅娘突然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臂,如此用力,以至于指甲透过衣袖,深深嵌进皮肤里。
舅娘的嘴唇艰难嗫嚅着,短短几个字都让她残存的生命飞速流逝。
“他在邻家。”
她的眼珠对着薄子瑜,眸光却渐渐散向了虚空,眼角浮出几点晶莹,也不知是解脱,是愧疚,还是悔恨。
“……帮帮他。”
便再无声息。
……
舅舅妖变,舅娘身死。
对于这个结果,在看到册子上出现“城南昌丰坊邢宅”一行字时,薄子瑜便已有心理准备,只是还怀揣着一点侥幸,怀揣着一点私心罢了。
否则。
他便不会支开其他人,选择孤身前来,也不会在蓑衣之下,披上甲衣,还带上了除妖的符箓与武器。
此时。
已然入夜,不见消停的大雨隔绝了光与声,让这雨中的世界仿佛只剩下薄子瑜与一步之外的宅子——数十天前,邢捕头舍命从虎姑婆口中救出幼儿的宅子。
薄子瑜不知道,当时的阿舅是怀着怎样的勇气进去救人;也不知道今天的阿舅,又怀着怎样的狰狞进去吃人。
他只知道……
手掌划过刀刃,鲜血便随着刀身游走,将刀面上用秘法以朱砂勾勒出的符纹染得猩红。
“阿舅。”
他解下蓑衣,铁甲在冷雨里映出寒光。
“子瑜决不会给你丢脸!”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