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 第二章 表姐夏愚思
- 3 第三章 天方石油
- 4 第四章 镀金时代
- 5 第五章 第一批读者
- 6 第六章 姨夫一家人(一)
- 7 第七章 姨夫一家人(二)
- 8 第八章 姨夫一家人(三)
- 9 第九章 ******一)
- 10 第十章 姐夫的野望(二)
- 11 第十一章 买一送一
- 12 第十二章 回家(一)
- 13 第十三章 回家(二)
- 14 第十四章 回家(三)
- 15 第十五章 邻家有女初长成(一)
- 16 第十六章 邻家有女初长成(二)
- 17 第十七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一)
- 18 第十八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二)
- 19 第十九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三)
- 20 第二十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四)
- 21 第二十一章 北上(一)
- 22 第二十二章 北上(二)
- 23 第二十三章 北上(三)
- 24 第二十四章 列车上的惨案(一)
- 25 第二十五章 列车上的惨案(二)
- 26 第二十六章 钱学士与柳如是(一)
- 27 第二十七章 钱学士与柳如是(二)
- 28 第二十八章 钱学士与柳如是(三)
- 29 第二十九章 绛云楼上论英豪(一)
- 30 第三十章 绛云楼上论英豪(二)
- 31 第三十一章 绛云楼上论英豪(三)
- 32 第三十二章 金风玉露初相逢(一)
- 33 第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初相逢(二)
- 34 第三十四章 金风玉露初相逢(三)
- 35 第三十五章 彭友直带着小姨子来了
- 36 第三十六章 东京梦华录(一)
- 37 第三十七章 东京梦华录(二)
- 38 第三十八章 东京梦华录(三)
- 39 第三十九章 东京梦华录(四)
- 40 第四十章 不夜记(一)
- 41 第四十一章 不夜记(二)
- 42 第四十二章 不夜记(三)
- 43 第四十三章 公门一日游(一)
- 44 第四十四章 公门一日游(二)
- 45 第四十五章 公门一日游(三)
- 46 第四十六章 公门一日游(四)
- 47 第四十七章 公门一日游(五)
- 48 四十八章 小姨子坑姐夫是人权
- 49 第四十九章 无赖汉的春天(一)
- 50 第五十章 无赖汉的春天(二)
- 51 第五十一章 上洛论道(一)
- 52 第五十二章 上洛论道(二)
- 53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 54 第五十四章 结社(一)
- 55 第五十五章 结社(二)
- 56 第五十六章 结社(三)
- 57 第五十七章 对策(一)
- 58 第五十八章 对策(二)
- 59 第五十九章 第一次入狱(一)
- 60 第六十章 第一次入狱(二)
- 61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入狱(三)
- 62 第六十二章 第一次入狱(四)
- 63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 64 第六十四章 到淮南去(二)
- 65 第六十五章 到淮南去(三)
- 66 第六十六章 到淮南去(四)
- 67 第六十七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一)
- 68 第六十八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二)
- 69 第六十九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三)
- 70 第七十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四)
- 71 第七十一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一)
- 72 第七十二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二)
- 73 第七十三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三)
- 74 第七十四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四)
- 75 第七十五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一)
- 76 第七十六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二)
- 77 第七十七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三)
- 78 第七十八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 79 第七十九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一)
- 80 第八十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二)
- 81 第八十一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三)
- 82 第八十二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四)
- 83 第八十三章 以公意的名义(一)
- 84 第八十四章 以公意的名义(二)
- 85 第八十五章 以公意的名义(三)
- 86 第八十六章 以公意的名义(四)
- 87 第八十七章 智取金水观(一)
- 88 第八十八章 智取金水观(二)
- 89 第八十九章 智取金水观(三)
- 90 第九十章 工会和农会(一)
- 91 第九十一章 工会和农会(二)
- 92 第九十二章 工会和农会(三)
- 93 第九十三章 工会和农会(四)
- 94 第九十四章 工会和农会(五)
- 95 第九十五章 工会与农会(六)
- 96 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 97 第九十七章 生意(一)
- 98 第九十八章 生意(二)
- 99 第九十九章 生意(三)
- 100 第一百章 一点小风波(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一起小风波(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一起小风波(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一起小风波(四)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黑胡子劫匪(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黑胡子劫匪(二)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黑胡子劫匪(三)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黑胡子劫匪(四)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太阳之城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出发,向着西方(一)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出发,向着西方(二)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塔吉克雄鹰(一)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塔吉克雄鹰(三)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太吉历险记(一)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黄太吉历险记(二)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黄太吉历险记(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太吉历险记(四)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太吉历险记(五)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黄太吉历险记(六)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黄太吉历险记(七)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溪木镇保卫战(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溪木镇保卫战(二)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溪木镇保卫战(三)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溪木镇保卫战(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溪木镇保卫战(五)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溪木镇保卫战(六)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屠城血证(一)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屠城血证(二)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城血证(三)
- 130 周末资料之百科体陆游陆放翁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护侨(一)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护侨(二)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护侨(三)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护侨(四)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护侨(五)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护侨(六)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军的下落(一)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军的下落(二)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唐军的下落(三)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唐军的下落(四)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军的下落(五)
- 142 静静的阿提拉河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汴梁旧梦(一)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汴梁旧梦(二)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梁旧梦(三)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二章 回家(一)
第十二章 回家(一)
按照程祁目前的进度,《笑傲江湖》单行本大约要分四卷或五卷的样子,每卷约二十万左右的正文,附带同等文字的长评,采用时下江南最流行的四色套印技术,配上雕版名家的绣像配图,每本售价十五个大钱,在时下的图书市场上,也算得上是高价书了。
毕竟,在城里四五个人下个馆子,吃顿好酒还叫一个小丫头唱个曲助兴也才要二十个大钱。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一顿吃了就没的饭菜换上一本可以典藏的好书,还是很值得。
不知不觉,他来到这个新的位面已经一个多月了,暑气减退,月色渐白,流火的七月也只剩下几天。老家也来人捎了一封信告诉他该准备准备去东京读书了——别忘了,你还是个学生。
“真没想到,到了这个世界居然还有开学这等苦事。”程祁把“亲爹”写来的信丢在书案上的,懒懒的伸个一个懒腰,在书房里抖抖胳膊晃晃腿,推开窗户才发觉不知何时已经下起了小雨,掐指算来已经是白露过去两三日了,虽然是江南,但却仿佛能够看见碧绿的树梢叶子的尖尖有些泛黄了。
好在这个世界,暑假一般是遵循着农业生活的惯例,从芒种前两三天一直要放到秋分或者中秋节,一般来说能有足足的三个月长假。
据说最早这么定是因为交通不便,要给回乡探亲、参加农业生产的学生们留够足够的旅途时间,现在火车旅行在宋国已经是比较方便了,虽然没有到十万公里的夸张程度,但是主要的城市和都会之间基本都有铁路连接,时速一般在每时一百二十华里左右——说起来也是奇怪,宋国人仍然在用一天十二时辰的计时方法,而辽国人用的却是程祁更为熟悉的小时和公制度量衡,换算起来辽国的火车则是每小时约30公里的时速——与宋国的火车相差无几。
而且很走运的,从湖州府回到广德直隶州,居然还有一条铁路经过——从南京应天府(即商丘,不是金陵)到临安府杭州——这个位面曾经爆发过一场宋国的内战,共和政府在东京汴梁砍掉了皇帝的头,而一位皇子在临安即位,并组织了保皇军反攻,虽然这场战争以共和军的胜利而告终,但杭州临安府的别号却还是留了下来。
并且在这个时代,乘坐火车旅行还是一项比较高级的活动。程祁在车站看见,头等车厢的乘客都有昆仑奴帮他们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名媛贵妇们还带着自己的侍女。进了车厢,程祁才发现,即便是自己选乘的二等车厢也似乎是颇为奢华。
且不说那用上好的丝绸包裹着的座位但看这里面提茶端水的乘务,就有一种后世乘坐头等舱享受空姐专门服务的感觉——这还是属于凑合呢,人家坐头等车厢的,都是自带!
蒸汽机车发出刺耳的汽笛准备启动,程祁与黄阳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很快就有美丽的小姐姐端来五色果盘,还有刚刚沏好的茶水——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其实早就算在票价里了。
因为火车走得很慢的缘故,乘客们三三两两的开始交谈,卖报的报童还有在车上表演的杂耍艺人也都一个车厢一个车厢的流窜来起来。程祁买了一份昨天的《归德晚报》,用来盛瓜子和花生壳——别看这些玩意儿不起眼,但是向日葵和花生的原产地都是南美洲,第一帝国末期虽然宋人航海家已经发现了大东洲,并且成立了大东洲开发公司,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和航海技术的问题,直到共和政府时期宋人才在大东洲的西部沿岸建立了稳固的殖民地,随后因为在安第斯山脉发现了黄金和白银的浪潮,第二帝国加大了对美洲的开发力度,许多原产于彼岸的农作物才随着风帆船回流到世界上最具有农业天赋的华夏民族的土地上,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烟草……这些作物经过宋人农夫的精心培育之后,已经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变得好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家的土特产一样。
说句实在话,看到那个颇为标致的卖唱的小丫头给几位富贵闲散唱小曲的时候,程祁还想过会不会有什么英雄救美的机会,不过显然他并没有这样一个逞英雄出风头的机会,一直安安稳稳的坐到了广德站,全程都枯燥地乏善可陈。
两位小伙伴各自道别之后,分别回了家。程祁这也才有机会“第一次”踏入自己的家乡。
广德直隶州虽然挂着一个直隶州的尾巴,享受府一级的待遇,但是这主要是对于知州老爷而言有莫大的意义,对于普通的居民而言,并不能让工钱多一点,菜价便宜点。
但广德人口在江东却算得上是相当稠密,其下辖的两个县:广德与建平,分别有二十五万和十六万人口,加起来四十余万人,远远地超过了临近的宁国府。更不用说和稍远的徽州府相比。
在农业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多就是力量大,就有更多的产出。而在工业时代,人口也是相当重要的资源,没有人口,许多财富只能睡在深山之中。
江南东路是大宋帝国诸路最为富庶的一路,并且没有之一!松江府的上海港江海联运,日夜不停地吞吐着从海外殖民地运进来的原材料,从内地的工厂生产后运输出去的工业制成品。江宁府和苏州府出产的丝绸是四海驰名的奢侈品,扬州府有漕运盐铁之利,宣州府的茶叶与稻米,这些是自古以来的特产,而今在工业化的铁马下,广德的煤矿,徽州的石材,池州的黑色金属……星罗棋布于长江沿岸水网沿岸的大小工厂让江南更加的富甲天下。
广德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整体的富庶程度在大宋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这多半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由此带来的工矿企业。程祁就吃惊地发现,在城北有相当大的一片地密集的数着几十根吐着黑烟的烟囱,向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是一个蒸汽机车的制造工厂,并且以这个机车制造工厂为核心,整个县城附近有大大小小几十家零配件制造厂,吸纳了上万名产业工人在此生活。
在乌篷船上观赏了一会儿这奇妙的工业时代的雄伟景观之后,船头稍稍偏离宽阔的水面中央,滑入到一条逼仄的水巷中。程祁已经习惯这种江南水乡的以水为路,尽管在他来的那个时代,这些水路都已经被填平,成为了可供汽车、电瓶车和自行车奔驰的马路,但是在这个时空中,水面运输,仍然是水乡居民最为便捷的运输方式。
程祁的家门也是对着一条水巷,沿着河面青条石砌起来了上下的台阶,在艄公的帮助下程祁下了船,拎着一个竹藤箱子站在了家门口,望着黑色朱漆的“程宅”两个字,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惶恐。
毕竟,在城里四五个人下个馆子,吃顿好酒还叫一个小丫头唱个曲助兴也才要二十个大钱。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一顿吃了就没的饭菜换上一本可以典藏的好书,还是很值得。
不知不觉,他来到这个新的位面已经一个多月了,暑气减退,月色渐白,流火的七月也只剩下几天。老家也来人捎了一封信告诉他该准备准备去东京读书了——别忘了,你还是个学生。
“真没想到,到了这个世界居然还有开学这等苦事。”程祁把“亲爹”写来的信丢在书案上的,懒懒的伸个一个懒腰,在书房里抖抖胳膊晃晃腿,推开窗户才发觉不知何时已经下起了小雨,掐指算来已经是白露过去两三日了,虽然是江南,但却仿佛能够看见碧绿的树梢叶子的尖尖有些泛黄了。
好在这个世界,暑假一般是遵循着农业生活的惯例,从芒种前两三天一直要放到秋分或者中秋节,一般来说能有足足的三个月长假。
据说最早这么定是因为交通不便,要给回乡探亲、参加农业生产的学生们留够足够的旅途时间,现在火车旅行在宋国已经是比较方便了,虽然没有到十万公里的夸张程度,但是主要的城市和都会之间基本都有铁路连接,时速一般在每时一百二十华里左右——说起来也是奇怪,宋国人仍然在用一天十二时辰的计时方法,而辽国人用的却是程祁更为熟悉的小时和公制度量衡,换算起来辽国的火车则是每小时约30公里的时速——与宋国的火车相差无几。
而且很走运的,从湖州府回到广德直隶州,居然还有一条铁路经过——从南京应天府(即商丘,不是金陵)到临安府杭州——这个位面曾经爆发过一场宋国的内战,共和政府在东京汴梁砍掉了皇帝的头,而一位皇子在临安即位,并组织了保皇军反攻,虽然这场战争以共和军的胜利而告终,但杭州临安府的别号却还是留了下来。
并且在这个时代,乘坐火车旅行还是一项比较高级的活动。程祁在车站看见,头等车厢的乘客都有昆仑奴帮他们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名媛贵妇们还带着自己的侍女。进了车厢,程祁才发现,即便是自己选乘的二等车厢也似乎是颇为奢华。
且不说那用上好的丝绸包裹着的座位但看这里面提茶端水的乘务,就有一种后世乘坐头等舱享受空姐专门服务的感觉——这还是属于凑合呢,人家坐头等车厢的,都是自带!
蒸汽机车发出刺耳的汽笛准备启动,程祁与黄阳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很快就有美丽的小姐姐端来五色果盘,还有刚刚沏好的茶水——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其实早就算在票价里了。
因为火车走得很慢的缘故,乘客们三三两两的开始交谈,卖报的报童还有在车上表演的杂耍艺人也都一个车厢一个车厢的流窜来起来。程祁买了一份昨天的《归德晚报》,用来盛瓜子和花生壳——别看这些玩意儿不起眼,但是向日葵和花生的原产地都是南美洲,第一帝国末期虽然宋人航海家已经发现了大东洲,并且成立了大东洲开发公司,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和航海技术的问题,直到共和政府时期宋人才在大东洲的西部沿岸建立了稳固的殖民地,随后因为在安第斯山脉发现了黄金和白银的浪潮,第二帝国加大了对美洲的开发力度,许多原产于彼岸的农作物才随着风帆船回流到世界上最具有农业天赋的华夏民族的土地上,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烟草……这些作物经过宋人农夫的精心培育之后,已经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变得好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家的土特产一样。
说句实在话,看到那个颇为标致的卖唱的小丫头给几位富贵闲散唱小曲的时候,程祁还想过会不会有什么英雄救美的机会,不过显然他并没有这样一个逞英雄出风头的机会,一直安安稳稳的坐到了广德站,全程都枯燥地乏善可陈。
两位小伙伴各自道别之后,分别回了家。程祁这也才有机会“第一次”踏入自己的家乡。
广德直隶州虽然挂着一个直隶州的尾巴,享受府一级的待遇,但是这主要是对于知州老爷而言有莫大的意义,对于普通的居民而言,并不能让工钱多一点,菜价便宜点。
但广德人口在江东却算得上是相当稠密,其下辖的两个县:广德与建平,分别有二十五万和十六万人口,加起来四十余万人,远远地超过了临近的宁国府。更不用说和稍远的徽州府相比。
在农业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多就是力量大,就有更多的产出。而在工业时代,人口也是相当重要的资源,没有人口,许多财富只能睡在深山之中。
江南东路是大宋帝国诸路最为富庶的一路,并且没有之一!松江府的上海港江海联运,日夜不停地吞吐着从海外殖民地运进来的原材料,从内地的工厂生产后运输出去的工业制成品。江宁府和苏州府出产的丝绸是四海驰名的奢侈品,扬州府有漕运盐铁之利,宣州府的茶叶与稻米,这些是自古以来的特产,而今在工业化的铁马下,广德的煤矿,徽州的石材,池州的黑色金属……星罗棋布于长江沿岸水网沿岸的大小工厂让江南更加的富甲天下。
广德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整体的富庶程度在大宋也算得上是名列前茅——这多半要得益于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由此带来的工矿企业。程祁就吃惊地发现,在城北有相当大的一片地密集的数着几十根吐着黑烟的烟囱,向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那是一个蒸汽机车的制造工厂,并且以这个机车制造工厂为核心,整个县城附近有大大小小几十家零配件制造厂,吸纳了上万名产业工人在此生活。
在乌篷船上观赏了一会儿这奇妙的工业时代的雄伟景观之后,船头稍稍偏离宽阔的水面中央,滑入到一条逼仄的水巷中。程祁已经习惯这种江南水乡的以水为路,尽管在他来的那个时代,这些水路都已经被填平,成为了可供汽车、电瓶车和自行车奔驰的马路,但是在这个时空中,水面运输,仍然是水乡居民最为便捷的运输方式。
程祁的家门也是对着一条水巷,沿着河面青条石砌起来了上下的台阶,在艄公的帮助下程祁下了船,拎着一个竹藤箱子站在了家门口,望着黑色朱漆的“程宅”两个字,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惶恐。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