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新的开始
- 2 第二章 表姐夏愚思
- 3 第三章 天方石油
- 4 第四章 镀金时代
- 5 第五章 第一批读者
- 6 第六章 姨夫一家人(一)
- 7 第七章 姨夫一家人(二)
- 8 第八章 姨夫一家人(三)
- 9 第九章 ******一)
- 10 第十章 姐夫的野望(二)
- 11 第十一章 买一送一
- 12 第十二章 回家(一)
- 13 第十三章 回家(二)
- 14 第十四章 回家(三)
- 15 第十五章 邻家有女初长成(一)
- 16 第十六章 邻家有女初长成(二)
- 17 第十七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一)
- 18 第十八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二)
- 19 第十九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三)
- 20 第二十章 让我们一起去做……(四)
- 21 第二十一章 北上(一)
- 22 第二十二章 北上(二)
- 23 第二十三章 北上(三)
- 24 第二十四章 列车上的惨案(一)
- 25 第二十五章 列车上的惨案(二)
- 26 第二十六章 钱学士与柳如是(一)
- 27 第二十七章 钱学士与柳如是(二)
- 28 第二十八章 钱学士与柳如是(三)
- 29 第二十九章 绛云楼上论英豪(一)
- 30 第三十章 绛云楼上论英豪(二)
- 31 第三十一章 绛云楼上论英豪(三)
- 32 第三十二章 金风玉露初相逢(一)
- 33 第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初相逢(二)
- 34 第三十四章 金风玉露初相逢(三)
- 35 第三十五章 彭友直带着小姨子来了
- 36 第三十六章 东京梦华录(一)
- 37 第三十七章 东京梦华录(二)
- 38 第三十八章 东京梦华录(三)
- 39 第三十九章 东京梦华录(四)
- 40 第四十章 不夜记(一)
- 41 第四十一章 不夜记(二)
- 42 第四十二章 不夜记(三)
- 43 第四十三章 公门一日游(一)
- 44 第四十四章 公门一日游(二)
- 45 第四十五章 公门一日游(三)
- 46 第四十六章 公门一日游(四)
- 47 第四十七章 公门一日游(五)
- 48 四十八章 小姨子坑姐夫是人权
- 49 第四十九章 无赖汉的春天(一)
- 50 第五十章 无赖汉的春天(二)
- 51 第五十一章 上洛论道(一)
- 52 第五十二章 上洛论道(二)
- 53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 54 第五十四章 结社(一)
- 55 第五十五章 结社(二)
- 56 第五十六章 结社(三)
- 57 第五十七章 对策(一)
- 58 第五十八章 对策(二)
- 59 第五十九章 第一次入狱(一)
- 60 第六十章 第一次入狱(二)
- 61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入狱(三)
- 62 第六十二章 第一次入狱(四)
- 63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 64 第六十四章 到淮南去(二)
- 65 第六十五章 到淮南去(三)
- 66 第六十六章 到淮南去(四)
- 67 第六十七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一)
- 68 第六十八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二)
- 69 第六十九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三)
- 70 第七十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四)
- 71 第七十一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一)
- 72 第七十二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二)
- 73 第七十三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三)
- 74 第七十四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四)
- 75 第七十五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一)
- 76 第七十六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二)
- 77 第七十七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三)
- 78 第七十八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 79 第七十九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一)
- 80 第八十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二)
- 81 第八十一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三)
- 82 第八十二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四)
- 83 第八十三章 以公意的名义(一)
- 84 第八十四章 以公意的名义(二)
- 85 第八十五章 以公意的名义(三)
- 86 第八十六章 以公意的名义(四)
- 87 第八十七章 智取金水观(一)
- 88 第八十八章 智取金水观(二)
- 89 第八十九章 智取金水观(三)
- 90 第九十章 工会和农会(一)
- 91 第九十一章 工会和农会(二)
- 92 第九十二章 工会和农会(三)
- 93 第九十三章 工会和农会(四)
- 94 第九十四章 工会和农会(五)
- 95 第九十五章 工会与农会(六)
- 96 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 97 第九十七章 生意(一)
- 98 第九十八章 生意(二)
- 99 第九十九章 生意(三)
- 100 第一百章 一点小风波(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一起小风波(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一起小风波(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一起小风波(四)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黑胡子劫匪(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黑胡子劫匪(二)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黑胡子劫匪(三)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黑胡子劫匪(四)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太阳之城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出发,向着西方(一)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出发,向着西方(二)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塔吉克雄鹰(一)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塔吉克雄鹰(三)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太吉历险记(一)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黄太吉历险记(二)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黄太吉历险记(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太吉历险记(四)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太吉历险记(五)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黄太吉历险记(六)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黄太吉历险记(七)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溪木镇保卫战(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溪木镇保卫战(二)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溪木镇保卫战(三)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溪木镇保卫战(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溪木镇保卫战(五)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溪木镇保卫战(六)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屠城血证(一)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屠城血证(二)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城血证(三)
- 130 周末资料之百科体陆游陆放翁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护侨(一)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护侨(二)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护侨(三)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护侨(四)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护侨(五)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护侨(六)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军的下落(一)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军的下落(二)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唐军的下落(三)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唐军的下落(四)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军的下落(五)
- 142 静静的阿提拉河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汴梁旧梦(一)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汴梁旧梦(二)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梁旧梦(三)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镀金时代
第四章 镀金时代
这真是让我赶上了一个镀金时代吗?
程祁放下报纸思索着,随着头脑的飞速运转,里面的水似乎也是越来越少。
从各种情形来判断,今年,孔历二五九一年——尽管他还不知道对应的西元是多少年,不过他已经估算出来,按照历史的形成,大宋帝国大约已经一只脚踏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门,发电机和电动机正在走出实验室,还有内燃机、化学工业似乎都在蓬勃发展之中,如果是一名理工男穿越过来,估计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因为这是一个科学和工业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时代。
可遗憾的是,程祁上辈子是个文科生,这辈子似乎也还是个文史专业的大学生,给他一堆电阻、电线和开关,估计也只能抓瞎。
不过,俗话说得好,穿越总有三板斧:制糖、酿酒卖玻璃,哦,这个是理科班的。文科生的三板斧应该是吟诗抄文写策论。
比方说吧,如果这个世界与程祁所来的那个世界重合率并不是100%也不是0%的话,那么程祁靠着把自己过去消磨时间的那些世界名著武侠小说抖抖出来,估计也能成为一代宗师。毕竟他已经从那些报纸上的花边新闻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人们的爱好与自己来的那个世界还是很相似的。
抄点儿什么好呢?程祁已经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刚刚考上东京大学园的学生,约略相当于上辈子的高三生,这个年纪的学生,如果写出《红楼梦》这样的惊世之作无疑是会被人质疑为代笔的。
还是搞点儿通俗小说的好,程祁翻开一份报纸的副刊,因为这个社会还没有进化出互联网的缘故,许多长篇小说还都是在报纸上连载以吸引读者。
好的长篇小说当然可以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入以及不小的社会名气,不过程祁想了想,自己读过的长篇小说似乎以西方文学名著为主,要在这个时空发表,怎么也得“汉化”一番,想来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而国人自己的长篇小说,最好的路径无疑就是武侠小说了。他在副刊上也拜读了两篇正在连载的长篇武侠,虽然不能说食之无味,但与程祁读过的金庸小说相比,似乎还是差了几把火。
“要不就先从金大侠开始抄起?”程祁有些心动:十八岁出道的新派武侠天才作家,这个名头很是让人眼热啊。不过仔细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妥:金庸武侠的开门之作《书剑恩仇录》和收官之作《鹿鼎记》都是清朝为背景的,而在这个时空,大宋帝国都已经续命七八百年了还没挂掉,那个野猪皮部落还不知道在哪个山沟沟里给大辽帝国的贵族贡献猎物呢。
至于经典的三部曲《射雕》、《神雕》和《倚天》,很显然因为丘处机道长无法路过牛家村而夭折了。《碧血剑》不管袁大督师到底是忠臣还是反装忠也都没得写。其他的几部作品要么质量不高要么程祁觉得自己不熟不好抄,唯一可以下笔的似乎就是《笑傲江湖》了,至于写完了这一部之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程祁把报纸收起来,摩拳擦掌的想要找些笔墨,正巧想睡觉来个枕头,他的母亲大人祝蕤拿着几本书进来了。
“阿妈。”
“吃过了吧,愚思来看过你了。”
“嗯,吃过了,姐姐给我打的晚饭。”
“这是你爸让我带给你的书,怕你闲着无趣。”
“还是阿爸想得周到。”程祁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是喜欢读书的,赶忙接了过来,只见是几本没读过的《文部青少年子部名著书系》,这些作者和书名都闻所未闻,想来是本位面土著的文豪。
“晚上早些睡,别熬夜。”祝蕤坐在下午夏愚思坐过的椅子上:“大夫说你还要再留院观察几天,你救的那个女孩家里人也说要来见见你。我们怕你刚醒过来累着,让他们过几日等你精神好些了再来。”
“哦。”程祁对这个倒是很淡然,自己下水救人不过是凭着本能而为,至于对方来不来看自己,那是对方的良心问题,与自己干系不大。
“阿妈,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程祁把书放在枕头边:“明天能给我带一些纸笔过来吗……要硬笔和本子。”
“又闲不住啦?”妈妈笑意盈盈:“就知道你改不了这个涂涂写写的毛病,明天早上就给你带来——别累着就行。”
程祁看着身着汉装的母亲,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不知道从何时起,他记忆中的母亲的形象已经完全被祝蕤的容貌所替代。从她年青的时候起,直到她的眼角慢慢地爬上了鱼尾纹,但他却在心底真心实意的赞叹道:穿着汉服的妈妈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妈妈在这里陪着他坐到了戌时六刻左右也离开了,程祁一个人坐在床上,不知不觉地把一本通俗小说读完了——所谓的名著,往往就是一两百年前的通俗小说而已。而文部之所以推荐这本小说,也无非就是因为这本小说属于所谓的旧白话文小说,与现在流行的新白话文小说在遣词造句上有些差异。
其实,文学本就是一个不断地由雅入俗的过程,从作为五经的诗经到汉乐府,从汉乐府再到唐诗,词最早被称为诗之余也是不入流的,后来慢慢兴起了话本、古典小说、俗体小说、新俗体小说……字数越来越多,言语也越来越平易近人,也越发的从少数文人墨客的案头走入市井大众的生活。
程祁在报纸上看到,新一届的四级议会正在讨论《义务教育法案》的草案,而江东地区作为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事实上的六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强制推行了十几年。正是因为识字读报的人口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所以这里五花八门的报纸尤其多,特别是刊登各类俗之又俗的小说家言的副刊,那更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这一片繁荣的文华盛世背后,沉甸甸的当然不是思想的力量。事实上,就程祁读报的感观而言,这些副刊上的小说,一半黄暴,一半鬼扯,特别是两浙路的小报副刊,读起来简直就是精神污染的洪流,不知道是不是此处的风气如此,又或者是整个社会在镀金之下,其实朽木?
程祁放下报纸思索着,随着头脑的飞速运转,里面的水似乎也是越来越少。
从各种情形来判断,今年,孔历二五九一年——尽管他还不知道对应的西元是多少年,不过他已经估算出来,按照历史的形成,大宋帝国大约已经一只脚踏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门,发电机和电动机正在走出实验室,还有内燃机、化学工业似乎都在蓬勃发展之中,如果是一名理工男穿越过来,估计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因为这是一个科学和工业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时代。
可遗憾的是,程祁上辈子是个文科生,这辈子似乎也还是个文史专业的大学生,给他一堆电阻、电线和开关,估计也只能抓瞎。
不过,俗话说得好,穿越总有三板斧:制糖、酿酒卖玻璃,哦,这个是理科班的。文科生的三板斧应该是吟诗抄文写策论。
比方说吧,如果这个世界与程祁所来的那个世界重合率并不是100%也不是0%的话,那么程祁靠着把自己过去消磨时间的那些世界名著武侠小说抖抖出来,估计也能成为一代宗师。毕竟他已经从那些报纸上的花边新闻中发现了这个世界的人们的爱好与自己来的那个世界还是很相似的。
抄点儿什么好呢?程祁已经知道自己现在是个刚刚考上东京大学园的学生,约略相当于上辈子的高三生,这个年纪的学生,如果写出《红楼梦》这样的惊世之作无疑是会被人质疑为代笔的。
还是搞点儿通俗小说的好,程祁翻开一份报纸的副刊,因为这个社会还没有进化出互联网的缘故,许多长篇小说还都是在报纸上连载以吸引读者。
好的长篇小说当然可以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入以及不小的社会名气,不过程祁想了想,自己读过的长篇小说似乎以西方文学名著为主,要在这个时空发表,怎么也得“汉化”一番,想来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而国人自己的长篇小说,最好的路径无疑就是武侠小说了。他在副刊上也拜读了两篇正在连载的长篇武侠,虽然不能说食之无味,但与程祁读过的金庸小说相比,似乎还是差了几把火。
“要不就先从金大侠开始抄起?”程祁有些心动:十八岁出道的新派武侠天才作家,这个名头很是让人眼热啊。不过仔细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妥:金庸武侠的开门之作《书剑恩仇录》和收官之作《鹿鼎记》都是清朝为背景的,而在这个时空,大宋帝国都已经续命七八百年了还没挂掉,那个野猪皮部落还不知道在哪个山沟沟里给大辽帝国的贵族贡献猎物呢。
至于经典的三部曲《射雕》、《神雕》和《倚天》,很显然因为丘处机道长无法路过牛家村而夭折了。《碧血剑》不管袁大督师到底是忠臣还是反装忠也都没得写。其他的几部作品要么质量不高要么程祁觉得自己不熟不好抄,唯一可以下笔的似乎就是《笑傲江湖》了,至于写完了这一部之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程祁把报纸收起来,摩拳擦掌的想要找些笔墨,正巧想睡觉来个枕头,他的母亲大人祝蕤拿着几本书进来了。
“阿妈。”
“吃过了吧,愚思来看过你了。”
“嗯,吃过了,姐姐给我打的晚饭。”
“这是你爸让我带给你的书,怕你闲着无趣。”
“还是阿爸想得周到。”程祁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是喜欢读书的,赶忙接了过来,只见是几本没读过的《文部青少年子部名著书系》,这些作者和书名都闻所未闻,想来是本位面土著的文豪。
“晚上早些睡,别熬夜。”祝蕤坐在下午夏愚思坐过的椅子上:“大夫说你还要再留院观察几天,你救的那个女孩家里人也说要来见见你。我们怕你刚醒过来累着,让他们过几日等你精神好些了再来。”
“哦。”程祁对这个倒是很淡然,自己下水救人不过是凭着本能而为,至于对方来不来看自己,那是对方的良心问题,与自己干系不大。
“阿妈,我想和你商量个事儿。”程祁把书放在枕头边:“明天能给我带一些纸笔过来吗……要硬笔和本子。”
“又闲不住啦?”妈妈笑意盈盈:“就知道你改不了这个涂涂写写的毛病,明天早上就给你带来——别累着就行。”
程祁看着身着汉装的母亲,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不知道从何时起,他记忆中的母亲的形象已经完全被祝蕤的容貌所替代。从她年青的时候起,直到她的眼角慢慢地爬上了鱼尾纹,但他却在心底真心实意的赞叹道:穿着汉服的妈妈真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妈妈在这里陪着他坐到了戌时六刻左右也离开了,程祁一个人坐在床上,不知不觉地把一本通俗小说读完了——所谓的名著,往往就是一两百年前的通俗小说而已。而文部之所以推荐这本小说,也无非就是因为这本小说属于所谓的旧白话文小说,与现在流行的新白话文小说在遣词造句上有些差异。
其实,文学本就是一个不断地由雅入俗的过程,从作为五经的诗经到汉乐府,从汉乐府再到唐诗,词最早被称为诗之余也是不入流的,后来慢慢兴起了话本、古典小说、俗体小说、新俗体小说……字数越来越多,言语也越来越平易近人,也越发的从少数文人墨客的案头走入市井大众的生活。
程祁在报纸上看到,新一届的四级议会正在讨论《义务教育法案》的草案,而江东地区作为天下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事实上的六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强制推行了十几年。正是因为识字读报的人口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所以这里五花八门的报纸尤其多,特别是刊登各类俗之又俗的小说家言的副刊,那更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这一片繁荣的文华盛世背后,沉甸甸的当然不是思想的力量。事实上,就程祁读报的感观而言,这些副刊上的小说,一半黄暴,一半鬼扯,特别是两浙路的小报副刊,读起来简直就是精神污染的洪流,不知道是不是此处的风气如此,又或者是整个社会在镀金之下,其实朽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