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3 第四十三章 公门一日游(一)
- 44 第四十四章 公门一日游(二)
- 45 第四十五章 公门一日游(三)
- 46 第四十六章 公门一日游(四)
- 47 第四十七章 公门一日游(五)
- 48 四十八章 小姨子坑姐夫是人权
- 49 第四十九章 无赖汉的春天(一)
- 50 第五十章 无赖汉的春天(二)
- 51 第五十一章 上洛论道(一)
- 52 第五十二章 上洛论道(二)
- 53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 54 第五十四章 结社(一)
- 55 第五十五章 结社(二)
- 56 第五十六章 结社(三)
- 57 第五十七章 对策(一)
- 58 第五十八章 对策(二)
- 59 第五十九章 第一次入狱(一)
- 60 第六十章 第一次入狱(二)
- 61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入狱(三)
- 62 第六十二章 第一次入狱(四)
- 63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 64 第六十四章 到淮南去(二)
- 65 第六十五章 到淮南去(三)
- 66 第六十六章 到淮南去(四)
- 67 第六十七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一)
- 68 第六十八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二)
- 69 第六十九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三)
- 70 第七十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四)
- 71 第七十一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一)
- 72 第七十二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二)
- 73 第七十三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三)
- 74 第七十四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四)
- 75 第七十五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一)
- 76 第七十六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二)
- 77 第七十七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三)
- 78 第七十八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 79 第七十九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一)
- 80 第八十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二)
- 81 第八十一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三)
- 82 第八十二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四)
- 83 第八十三章 以公意的名义(一)
- 84 第八十四章 以公意的名义(二)
- 85 第八十五章 以公意的名义(三)
- 86 第八十六章 以公意的名义(四)
- 87 第八十七章 智取金水观(一)
- 88 第八十八章 智取金水观(二)
- 89 第八十九章 智取金水观(三)
- 90 第九十章 工会和农会(一)
- 91 第九十一章 工会和农会(二)
- 92 第九十二章 工会和农会(三)
- 93 第九十三章 工会和农会(四)
- 94 第九十四章 工会和农会(五)
- 95 第九十五章 工会与农会(六)
- 96 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 97 第九十七章 生意(一)
- 98 第九十八章 生意(二)
- 99 第九十九章 生意(三)
- 100 第一百章 一点小风波(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一起小风波(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一起小风波(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一起小风波(四)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黑胡子劫匪(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黑胡子劫匪(二)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黑胡子劫匪(三)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黑胡子劫匪(四)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太阳之城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出发,向着西方(一)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出发,向着西方(二)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塔吉克雄鹰(一)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塔吉克雄鹰(三)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太吉历险记(一)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黄太吉历险记(二)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黄太吉历险记(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太吉历险记(四)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太吉历险记(五)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黄太吉历险记(六)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黄太吉历险记(七)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溪木镇保卫战(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溪木镇保卫战(二)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溪木镇保卫战(三)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溪木镇保卫战(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溪木镇保卫战(五)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溪木镇保卫战(六)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屠城血证(一)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屠城血证(二)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城血证(三)
- 130 周末资料之百科体陆游陆放翁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护侨(一)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护侨(二)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护侨(三)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护侨(四)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护侨(五)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护侨(六)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军的下落(一)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军的下落(二)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唐军的下落(三)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唐军的下落(四)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军的下落(五)
- 142 静静的阿提拉河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汴梁旧梦(一)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汴梁旧梦(二)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梁旧梦(三)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马詹和袁雪是一对情侣(尽管自称是兄妹),却一个是渤海人,一个是奚族人。不过从他们曾祖那一辈起就已经汉化日深,老家话从出娘胎以来都没说过,除了户口簿上登记的渤海和奚族之外,完全和汉人一模一样。
他们都是大辽国的东方大学的毕业生,家境优渥——马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勋,叔叔在高加索都督府担任司马。袁雪家里也都是世代为官,她的姑姑还是当今辽国皇后的手帕交,闺中密友。按照宋人的通俗说法,他们都是属于“正宗赵家人”。
两人毕业之后并不急着谋求上进,而是准备先南下来一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行。
只是他们有点儿形单影只,程祁觉得有些奇怪:自己与黄阳这样的江南小康之家出门还要带几个丫鬟仆人,为什么这两位大辽的勋贵出门却还要自己提箱子呢?难道是招摇撞骗的?
不过看他们谈吐倒也确实是受过相当良好教育的,与他们畅谈天文地理、历史掌故也看不出来半瓶子水晃荡的样子,如果说是假冒的话,那这骗子下的本也确实挺大的。
郭山自掏腰包把大家带到一家看上去还挺不错的酒楼,还叫了歌姬助兴。程祁注意到马詹的脸色有些不对,便问道;“马兄觉得这家馆子口味不合?”
马詹有些别扭地道;“没有……”
袁雪倒是更为爽快:“我们不喜欢有人伺候……或者请这位姑娘与我们一桌吃饭,或者不必这般安排。”
郭山心想这倒是一对怪人,便挥挥手让歌姬下去了,抱着琵琶的歌姬也很奇怪这对多事的外客,走的时候还似乎有些埋怨他们害得自己少挣了一笔钱。
马詹松了一口气,道:“几位有所不知,我们素来信奉墨家主义,主张自食其力。出门千里也不用仆人,一日三餐都很简单,歌姬舞姬这些声色犬马都从未安排过。”
程祁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对苦行僧啊。
众人落座之后,黄阳这个好奇宝宝不免打听起来所谓的墨家主义,马詹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为他解答。
原来墨家主义在辽国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主张主要有“平等、平均和平权”,号称是三大宗旨。平等是主张无社会贵贱之分,平均是主张经济上要去富豪,平权则是号召要人民主权。
这三大宗旨很明显的,哪一项都得不到掌权派的欢迎,不论大辽政坛如何风云变幻,墨家主义始终是被打压的对象。
但是说起来也是吊诡,朝廷越是打压,年轻人就越是爱戴。在大学校园里墨家主义省得广大学子的欢迎,尤其是在青年贵族中间,信奉墨家主义简直就成了一股潮流。不过所谓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墨家主义蔚然成风之后也分了好几个支派,有隐逸派,有科举派,有重农主义,也有化夷主义。
这两位年轻人就属于其中较为激进的一个小团体,他们的巨子领袖去年上万言书结果触怒了帝国政府,被判决流放三千里北极圈内科考站内戴罪立功。失去了主心骨之后,各家受命约束好自己家的孩子,他俩不愿意与那些暮气沉沉的“禄蠹”为伍,便来到自由之邦、民权故里大宋走走看看。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啊,一言不合就用脚投票。大辽待不下去就去大宋,大宋混不出来还可以去南海,去欧罗巴列国,去高丽和日本,倒真是颇有几分春秋战国的遗风呢。
辽国的一位墨者就曾经喊出过:“知识没有国界,士者也没有国籍!”的口号,而据说其中最激进的还要主张取消一切政府,建立人人平等友爱、自食其力的大同世界。
程祁对他们的主张很感兴趣,马詹也是个老实孩子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心中理想都说了出来:“我们的理想,就是将来要建立一个没有贵族、没有高利贷者、没有民族压迫和性别欺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做工而有饭吃、有衣穿,涉及到大家的事情大家集体来讨论。没有所谓的父母官,行政的力量全部为自己所掌握,司法也是如此。不论工农,向别人拆借获得流动资金不需要支付过高的利息,更不会因为无力清偿而卖儿卖女甚至去坐牢。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女人和男人也都一样,可以对国家大事和家庭里的所有事情发表意见。工厂里有男工人和女管理者,商业里的女性也不需要以自己的姿色来取悦购物者和客户……我们所希望的,不过就是一个没有饥寒交迫,也没有人对人压迫,如果说有什么不幸的话,那只是因为自然的原因——而且这一定会得到所有人齐心协力的帮助的新社会。”
“这可真是一个美丽的新社会啊。”程祁颔首道:“可是该如何到达这样的新社会呢?”
“我们有的同志认为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支持以恒的培养一代代的新人,将来富有高尚情操的一代新人会领悟到分享比独占更美好,地主会主动的放弃地契,工厂主也不再残酷地剥削工人,男人和女人也都会平等,所有的贵族都和平民都可以自由而平等的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也有人主张要害在发动群众,唤起沉睡的绝大多数人,告诉他们压迫和歧视是违反天道的,让大多数人起来抗争,捍卫自己的权利。”
“还有人主张刺杀和消灭——这是我们反对的,刺杀一两个皇族或者首相虽然在短期看来是有效的,但是长远上看对我们的事业并没有什么益处。”
“我们还有的同志,将自己家族的领地捐献出来,与领地内的百姓共享,建设一个小小的平等社会,将来大家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就会扩展到整个大辽——乃至于全世界。”
黄阳似乎也有些为他们的理想主义所感染:“这真是了不起的理想……大同世界,这真是想一想就让人感觉到万分激动啊!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郭山却持相反的意见:“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把财产都分给穷人,这样除了把自己变成穷人没有任何益处。子云:君子周急不救穷。普天下的穷人那么多,靠一两个大发善行的热血人怎么可能救得过来呢——救得过来的那是菩萨。”
黄阳道:“既然是菩萨业,那么大众便也做的,做成了可以成菩萨,做不成也能救人。”
“我觉得还是不可行,太空想了。”郭山一个劲儿地摇脑袋:“自古以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千差万别的。历朝历代的规律也是这样:王朝草创,将大片的土地分配给自耕农,但是一两百年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这是历史规律,也是自然规律。财富的积累也是如此,权势的积累也是如此。总是从多数人流向少数人,最后形成一个尖笋,而要改变这一个形状,必须通过流血的战争。而经历过战争之后,也不过是一次新的积累过程。所谓的大同世界,人人均贫富,上下无差别,那只能是神话——神话里面还有弼马温和玉皇大帝的区别呢。”
他们都是大辽国的东方大学的毕业生,家境优渥——马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武勋,叔叔在高加索都督府担任司马。袁雪家里也都是世代为官,她的姑姑还是当今辽国皇后的手帕交,闺中密友。按照宋人的通俗说法,他们都是属于“正宗赵家人”。
两人毕业之后并不急着谋求上进,而是准备先南下来一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旅行。
只是他们有点儿形单影只,程祁觉得有些奇怪:自己与黄阳这样的江南小康之家出门还要带几个丫鬟仆人,为什么这两位大辽的勋贵出门却还要自己提箱子呢?难道是招摇撞骗的?
不过看他们谈吐倒也确实是受过相当良好教育的,与他们畅谈天文地理、历史掌故也看不出来半瓶子水晃荡的样子,如果说是假冒的话,那这骗子下的本也确实挺大的。
郭山自掏腰包把大家带到一家看上去还挺不错的酒楼,还叫了歌姬助兴。程祁注意到马詹的脸色有些不对,便问道;“马兄觉得这家馆子口味不合?”
马詹有些别扭地道;“没有……”
袁雪倒是更为爽快:“我们不喜欢有人伺候……或者请这位姑娘与我们一桌吃饭,或者不必这般安排。”
郭山心想这倒是一对怪人,便挥挥手让歌姬下去了,抱着琵琶的歌姬也很奇怪这对多事的外客,走的时候还似乎有些埋怨他们害得自己少挣了一笔钱。
马詹松了一口气,道:“几位有所不知,我们素来信奉墨家主义,主张自食其力。出门千里也不用仆人,一日三餐都很简单,歌姬舞姬这些声色犬马都从未安排过。”
程祁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对苦行僧啊。
众人落座之后,黄阳这个好奇宝宝不免打听起来所谓的墨家主义,马詹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为他解答。
原来墨家主义在辽国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主张主要有“平等、平均和平权”,号称是三大宗旨。平等是主张无社会贵贱之分,平均是主张经济上要去富豪,平权则是号召要人民主权。
这三大宗旨很明显的,哪一项都得不到掌权派的欢迎,不论大辽政坛如何风云变幻,墨家主义始终是被打压的对象。
但是说起来也是吊诡,朝廷越是打压,年轻人就越是爱戴。在大学校园里墨家主义省得广大学子的欢迎,尤其是在青年贵族中间,信奉墨家主义简直就成了一股潮流。不过所谓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墨家主义蔚然成风之后也分了好几个支派,有隐逸派,有科举派,有重农主义,也有化夷主义。
这两位年轻人就属于其中较为激进的一个小团体,他们的巨子领袖去年上万言书结果触怒了帝国政府,被判决流放三千里北极圈内科考站内戴罪立功。失去了主心骨之后,各家受命约束好自己家的孩子,他俩不愿意与那些暮气沉沉的“禄蠹”为伍,便来到自由之邦、民权故里大宋走走看看。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啊,一言不合就用脚投票。大辽待不下去就去大宋,大宋混不出来还可以去南海,去欧罗巴列国,去高丽和日本,倒真是颇有几分春秋战国的遗风呢。
辽国的一位墨者就曾经喊出过:“知识没有国界,士者也没有国籍!”的口号,而据说其中最激进的还要主张取消一切政府,建立人人平等友爱、自食其力的大同世界。
程祁对他们的主张很感兴趣,马詹也是个老实孩子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心中理想都说了出来:“我们的理想,就是将来要建立一个没有贵族、没有高利贷者、没有民族压迫和性别欺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凭着自己的做工而有饭吃、有衣穿,涉及到大家的事情大家集体来讨论。没有所谓的父母官,行政的力量全部为自己所掌握,司法也是如此。不论工农,向别人拆借获得流动资金不需要支付过高的利息,更不会因为无力清偿而卖儿卖女甚至去坐牢。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女人和男人也都一样,可以对国家大事和家庭里的所有事情发表意见。工厂里有男工人和女管理者,商业里的女性也不需要以自己的姿色来取悦购物者和客户……我们所希望的,不过就是一个没有饥寒交迫,也没有人对人压迫,如果说有什么不幸的话,那只是因为自然的原因——而且这一定会得到所有人齐心协力的帮助的新社会。”
“这可真是一个美丽的新社会啊。”程祁颔首道:“可是该如何到达这样的新社会呢?”
“我们有的同志认为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支持以恒的培养一代代的新人,将来富有高尚情操的一代新人会领悟到分享比独占更美好,地主会主动的放弃地契,工厂主也不再残酷地剥削工人,男人和女人也都会平等,所有的贵族都和平民都可以自由而平等的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也有人主张要害在发动群众,唤起沉睡的绝大多数人,告诉他们压迫和歧视是违反天道的,让大多数人起来抗争,捍卫自己的权利。”
“还有人主张刺杀和消灭——这是我们反对的,刺杀一两个皇族或者首相虽然在短期看来是有效的,但是长远上看对我们的事业并没有什么益处。”
“我们还有的同志,将自己家族的领地捐献出来,与领地内的百姓共享,建设一个小小的平等社会,将来大家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就会扩展到整个大辽——乃至于全世界。”
黄阳似乎也有些为他们的理想主义所感染:“这真是了不起的理想……大同世界,这真是想一想就让人感觉到万分激动啊!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郭山却持相反的意见:“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把财产都分给穷人,这样除了把自己变成穷人没有任何益处。子云:君子周急不救穷。普天下的穷人那么多,靠一两个大发善行的热血人怎么可能救得过来呢——救得过来的那是菩萨。”
黄阳道:“既然是菩萨业,那么大众便也做的,做成了可以成菩萨,做不成也能救人。”
“我觉得还是不可行,太空想了。”郭山一个劲儿地摇脑袋:“自古以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千差万别的。历朝历代的规律也是这样:王朝草创,将大片的土地分配给自耕农,但是一两百年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这是历史规律,也是自然规律。财富的积累也是如此,权势的积累也是如此。总是从多数人流向少数人,最后形成一个尖笋,而要改变这一个形状,必须通过流血的战争。而经历过战争之后,也不过是一次新的积累过程。所谓的大同世界,人人均贫富,上下无差别,那只能是神话——神话里面还有弼马温和玉皇大帝的区别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