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3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 54 第五十四章 结社(一)
- 55 第五十五章 结社(二)
- 56 第五十六章 结社(三)
- 57 第五十七章 对策(一)
- 58 第五十八章 对策(二)
- 59 第五十九章 第一次入狱(一)
- 60 第六十章 第一次入狱(二)
- 61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入狱(三)
- 62 第六十二章 第一次入狱(四)
- 63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 64 第六十四章 到淮南去(二)
- 65 第六十五章 到淮南去(三)
- 66 第六十六章 到淮南去(四)
- 67 第六十七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一)
- 68 第六十八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二)
- 69 第六十九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三)
- 70 第七十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四)
- 71 第七十一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一)
- 72 第七十二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二)
- 73 第七十三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三)
- 74 第七十四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四)
- 75 第七十五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一)
- 76 第七十六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二)
- 77 第七十七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三)
- 78 第七十八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 79 第七十九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一)
- 80 第八十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二)
- 81 第八十一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三)
- 82 第八十二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四)
- 83 第八十三章 以公意的名义(一)
- 84 第八十四章 以公意的名义(二)
- 85 第八十五章 以公意的名义(三)
- 86 第八十六章 以公意的名义(四)
- 87 第八十七章 智取金水观(一)
- 88 第八十八章 智取金水观(二)
- 89 第八十九章 智取金水观(三)
- 90 第九十章 工会和农会(一)
- 91 第九十一章 工会和农会(二)
- 92 第九十二章 工会和农会(三)
- 93 第九十三章 工会和农会(四)
- 94 第九十四章 工会和农会(五)
- 95 第九十五章 工会与农会(六)
- 96 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 97 第九十七章 生意(一)
- 98 第九十八章 生意(二)
- 99 第九十九章 生意(三)
- 100 第一百章 一点小风波(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一起小风波(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一起小风波(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一起小风波(四)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黑胡子劫匪(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黑胡子劫匪(二)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黑胡子劫匪(三)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黑胡子劫匪(四)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太阳之城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出发,向着西方(一)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出发,向着西方(二)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塔吉克雄鹰(一)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塔吉克雄鹰(三)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太吉历险记(一)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黄太吉历险记(二)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黄太吉历险记(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太吉历险记(四)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太吉历险记(五)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黄太吉历险记(六)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黄太吉历险记(七)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溪木镇保卫战(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溪木镇保卫战(二)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溪木镇保卫战(三)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溪木镇保卫战(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溪木镇保卫战(五)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溪木镇保卫战(六)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屠城血证(一)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屠城血证(二)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城血证(三)
- 130 周末资料之百科体陆游陆放翁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护侨(一)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护侨(二)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护侨(三)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护侨(四)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护侨(五)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护侨(六)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军的下落(一)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军的下落(二)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唐军的下落(三)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唐军的下落(四)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军的下落(五)
- 142 静静的阿提拉河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汴梁旧梦(一)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汴梁旧梦(二)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梁旧梦(三)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大宋帝国第一百二十七届国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终于于孔历二五九一年的冬月十五正式召开。
雄伟的四级议会会场内外,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本来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程祁在老朋友彭友直的带领下也进了会场,与他一起待在一间屋子里,通过一扇玻璃窗户观察着会场。
会场是一个扇形的设计。底边圆心的位置有一个高台,高台背后的墙壁上挂着大宋帝国的金色玄鸟红旗和四级议会的四色彩旗,三百年前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两面旗帜下殊死搏斗,流干了最后一滴血。现在他们的后辈却团结在这两面大旗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历史的吊诡。
两面巨大的旗帜下分别摆着四张高背皮椅,四级会议的四位级长将分别再次落座。
四位级长之前有一张月牙形状的圆桌,发表演说和接受质询的人都将站在它的后面,圆桌则是让他们用来随时翻查资料的。
咨询台外一圈圈的弧形排开十几排椅子,依次叠高如古罗马的剧场状。坐在最前排的分别是大理寺、御史台和内阁的高级官员,每位身着朝廷制服的高官身边都有几位穿着寻常服饰的伴当。程祁心里猜想他们估计就是那些高官的机要秘书吧。
在他们的身后,才是四级议会的议员们,议员们人数并不多,也就是两三百人,而整个会场足可容纳近千人。这多出来的位置自然就是留给各位议员老爷们的机要秘书了。
秘书是个古而有之的官职,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在政府机构中,主要负责公文的收发流转,与现在的秘书职务还是比较相近的。曹魏时的秘书令、两晋时代的秘书寺,一直到后来的秘书省、秘书监,其实都强调秘书的本义:秘密文书。
有时候程祁也不得不佩服中文造词的厉害,有时候出现了什么新东西新事物,眼珠子一转把两个简单的字堆在一起就成为了新词。比如说辽朝的警察,将警觉与侦察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只要稍通中文马上就能明白这个新的职务的作用了。更不用说派出所,这简直是已经达到了望文生义的程度。
在会议开幕之后,并不立即就举行正式的审议和质询活动,而是先安排了一场氛围融洽,气氛和谐的交流会,让这些一整年都没有见到面的国之大佬们先寒暄寒暄,真是所谓“先礼后兵”么,免得一见面双方就互相拍板砖大家脸上都不太好看。
洪承畴是本次会议的四位级长之一,在他的身边自然围着很多人。彭友直等他与那些代表们一一寒暄过了之后才带着程祁上前去。洪承畴看到他们过来,也很高兴:“法孝先生,程祁小友。正说着你们呢……来来来,这两位代表是新补选上的,你们认识一下。这位是河北的钢铁大王柯内基,这位是长江上的航运大王范特。”
“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
程祁注意到这两位商界巨子其实都还算比较年轻,看上去都只有四十岁出头的年纪,却都已经富可敌国,心想这真是一人有一人的命运啊。
洪承畴道:“咱们工商业界虽然分为两级,但实际上实为一体。许多事情还需要两位老弟多多帮衬。”
“亨九先生是前辈巨头,我等后进还要向先生多多学习。”
洪承畴含笑道:“戮力同心,共创辉煌吧。两位,晚上我在紫明楼摆了一桌,还请莅临。”
两位商界巨子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下来,显然他们也是有心要结交洪承畴这样长袖善舞的通吃高手。
送走他俩之后,洪承畴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一人,在他身上逡巡了片刻才收回来。彭友直注意到他的目光,也顺势望了过去,过了一会儿,彭友直对程祁道:“你看见那个年轻人了吗?”
程祁摇摇头:“不认识。”
彭友直压低声音道:“来来来,我和你说……”
费俭仁,两淮路来的代表,大煤矿矿主,坐拥黑金不计其数,光是手下的遍布淮河两岸的煤矿工人就有十万之多。此人按说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出身,靠着一点机缘运气被一位土财主招赘挖到了第一桶金。然后靠着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巧取豪夺了合伙人的资产,被市井评价为“夜踢寡妇门,偷挖绝户坟”的下三滥。但是还别说这市场竞争就是吃这一套,越是没下限就越能发财。诚信经营的煤矿矿主都竞争不过这位黑心肠的费大老板,一个个地被他吃干抹净。二十多年下来,费俭仁成了大宋帝国最大的煤矿业主之一,也成为被人最为诟病的黑心资本家之一。
彭友直道;“此人做生意不老实,两淮的煤矿本是不错的上等煤矿,但是他卖出去的煤,不是掺了黏土就是加了成吨的煤矸石,用在钢铁厂根本不合格。做人也不厚道,跟他合作过的合作伙伴几乎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前几任的合伙人不是上吊自杀就是投水自尽。剩下来的孤儿寡母哎……也都是人间惨剧。可就是因为他有钱便势力大,势力大就能买通官府,两淮路上下各级衙门他都能摆得平,现在又花钱买了个四级议会的代表,若是不把这样的害人虫清除掉,倒霉的可就不是两淮路一路的老百姓,而是整个国家了!”
程祁道:“亨九先生想……”
彭友直看了看左右:“我们回到屋子里说罢。”
一名四级议会的代表,在整个大宋帝国四万万人中都可以算得上是人中龙凤。哪一位不是社会上的头面人物?就用吴三桂来做个比方吧,他算是一块一百来斤的磨盘石头,而费俭仁的话那么就是一座泰山了。要把这样的人搬倒,就算是内阁的成员都会感到“压力山大”。
不过洪承畴既然下了决心要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也一定会做的十分周全。他让彭友直来和程祁谈话,便是其中的一步棋,在程祁看不见的地方,谋定而后动的洪承畴还做了更多的事情……
在可以观察到会场的小屋子里,彭友直与程祁各自手捧一杯清茶,坐在两张椅子上继续刚才的话题。
“亨九先生注意到你最近的一些活动,他对你的评价是八个字——热血可嘉,有待磨练。自古以来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把人组织起来,组织起来之后想要做大事那就是一件可以期待的事情。汉高祖起事的时候身边十几个乡党而已,刘玄德从军的时候也不过兄弟数人。关键是把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拳头,一拳头打出去,就胜过游兵散勇无数。亨九先生现在想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读万卷书,不如做一件事。”程祁侧过身子去:“亨九先生想要学生做什么?”
“你们现在不是搞了一个自救会么,这个自救会的纲领我也看了。主张工人、农民、小商小贩一切受压迫的贫苦人要自助自救。亨九先生的意思是,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这个自救会到淮南去发展发展?”
“淮南?”
“那里煤矿众多,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非常适合自救会开展活动。”
“我明白了。”程祁眼睛一亮,忽然冥冥之中仿佛得到了什么启示一样,淮南自唐代以来就是出骄兵悍将的地方,民风十分剽悍。有煤矿就有工人,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的流动性就强,容易鱼龙混杂,非常适合浑水摸鱼。
“看来这里确实是个干革命的好地方。”程祁心里暗暗想到:“而且周围的反动势力都很强大,革命发动容易却不容易坚持,看来洪承畴为了选择养蛊,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啊。”想到这里,他问道:“亨九先生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
“你知道的,那个人在淮南的势力很大,走中上层的路线把他扳倒显然没有什么胜算。而且他之所以能够在淮南横行无忌,原因也在于他携十万矿工以自重。当地的官府怕事,不敢招惹他,司法系统也被塞得饱饱的不会无事生非。至于御史台派下去的巡道御史……哎,不多说这个了。这回亨九先生想请你在淮南端掉他的老巢,这个任务可有难度?”
程祁飞速地思索了一下:费俭仁是淮南的地头蛇,在当地与官员沆瀣一气,蛇鼠一窝,显然按照定义来说应该是反动至极的顽固分子。对付这样的人,法律几乎是已经失效的。而要从政治上将他解决,就必须先挖掉它的树根。
洪承畴果然是做大事的人。程祁心里想到:比那些东林党要靠谱得多。
“我愿意去。”程祁点点头:“不过有些方面,还需要亨九先生、法孝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雄伟的四级议会会场内外,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本来没有资格参加会议的程祁在老朋友彭友直的带领下也进了会场,与他一起待在一间屋子里,通过一扇玻璃窗户观察着会场。
会场是一个扇形的设计。底边圆心的位置有一个高台,高台背后的墙壁上挂着大宋帝国的金色玄鸟红旗和四级议会的四色彩旗,三百年前不知道多少人在这两面旗帜下殊死搏斗,流干了最后一滴血。现在他们的后辈却团结在这两面大旗下,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历史的吊诡。
两面巨大的旗帜下分别摆着四张高背皮椅,四级会议的四位级长将分别再次落座。
四位级长之前有一张月牙形状的圆桌,发表演说和接受质询的人都将站在它的后面,圆桌则是让他们用来随时翻查资料的。
咨询台外一圈圈的弧形排开十几排椅子,依次叠高如古罗马的剧场状。坐在最前排的分别是大理寺、御史台和内阁的高级官员,每位身着朝廷制服的高官身边都有几位穿着寻常服饰的伴当。程祁心里猜想他们估计就是那些高官的机要秘书吧。
在他们的身后,才是四级议会的议员们,议员们人数并不多,也就是两三百人,而整个会场足可容纳近千人。这多出来的位置自然就是留给各位议员老爷们的机要秘书了。
秘书是个古而有之的官职,秦汉时代就已经出现在政府机构中,主要负责公文的收发流转,与现在的秘书职务还是比较相近的。曹魏时的秘书令、两晋时代的秘书寺,一直到后来的秘书省、秘书监,其实都强调秘书的本义:秘密文书。
有时候程祁也不得不佩服中文造词的厉害,有时候出现了什么新东西新事物,眼珠子一转把两个简单的字堆在一起就成为了新词。比如说辽朝的警察,将警觉与侦察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只要稍通中文马上就能明白这个新的职务的作用了。更不用说派出所,这简直是已经达到了望文生义的程度。
在会议开幕之后,并不立即就举行正式的审议和质询活动,而是先安排了一场氛围融洽,气氛和谐的交流会,让这些一整年都没有见到面的国之大佬们先寒暄寒暄,真是所谓“先礼后兵”么,免得一见面双方就互相拍板砖大家脸上都不太好看。
洪承畴是本次会议的四位级长之一,在他的身边自然围着很多人。彭友直等他与那些代表们一一寒暄过了之后才带着程祁上前去。洪承畴看到他们过来,也很高兴:“法孝先生,程祁小友。正说着你们呢……来来来,这两位代表是新补选上的,你们认识一下。这位是河北的钢铁大王柯内基,这位是长江上的航运大王范特。”
“久仰,久仰。”
“幸会,幸会。”
程祁注意到这两位商界巨子其实都还算比较年轻,看上去都只有四十岁出头的年纪,却都已经富可敌国,心想这真是一人有一人的命运啊。
洪承畴道:“咱们工商业界虽然分为两级,但实际上实为一体。许多事情还需要两位老弟多多帮衬。”
“亨九先生是前辈巨头,我等后进还要向先生多多学习。”
洪承畴含笑道:“戮力同心,共创辉煌吧。两位,晚上我在紫明楼摆了一桌,还请莅临。”
两位商界巨子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下来,显然他们也是有心要结交洪承畴这样长袖善舞的通吃高手。
送走他俩之后,洪承畴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一人,在他身上逡巡了片刻才收回来。彭友直注意到他的目光,也顺势望了过去,过了一会儿,彭友直对程祁道:“你看见那个年轻人了吗?”
程祁摇摇头:“不认识。”
彭友直压低声音道:“来来来,我和你说……”
费俭仁,两淮路来的代表,大煤矿矿主,坐拥黑金不计其数,光是手下的遍布淮河两岸的煤矿工人就有十万之多。此人按说也是个穷苦人家的出身,靠着一点机缘运气被一位土财主招赘挖到了第一桶金。然后靠着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巧取豪夺了合伙人的资产,被市井评价为“夜踢寡妇门,偷挖绝户坟”的下三滥。但是还别说这市场竞争就是吃这一套,越是没下限就越能发财。诚信经营的煤矿矿主都竞争不过这位黑心肠的费大老板,一个个地被他吃干抹净。二十多年下来,费俭仁成了大宋帝国最大的煤矿业主之一,也成为被人最为诟病的黑心资本家之一。
彭友直道;“此人做生意不老实,两淮的煤矿本是不错的上等煤矿,但是他卖出去的煤,不是掺了黏土就是加了成吨的煤矸石,用在钢铁厂根本不合格。做人也不厚道,跟他合作过的合作伙伴几乎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前几任的合伙人不是上吊自杀就是投水自尽。剩下来的孤儿寡母哎……也都是人间惨剧。可就是因为他有钱便势力大,势力大就能买通官府,两淮路上下各级衙门他都能摆得平,现在又花钱买了个四级议会的代表,若是不把这样的害人虫清除掉,倒霉的可就不是两淮路一路的老百姓,而是整个国家了!”
程祁道:“亨九先生想……”
彭友直看了看左右:“我们回到屋子里说罢。”
一名四级议会的代表,在整个大宋帝国四万万人中都可以算得上是人中龙凤。哪一位不是社会上的头面人物?就用吴三桂来做个比方吧,他算是一块一百来斤的磨盘石头,而费俭仁的话那么就是一座泰山了。要把这样的人搬倒,就算是内阁的成员都会感到“压力山大”。
不过洪承畴既然下了决心要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也一定会做的十分周全。他让彭友直来和程祁谈话,便是其中的一步棋,在程祁看不见的地方,谋定而后动的洪承畴还做了更多的事情……
在可以观察到会场的小屋子里,彭友直与程祁各自手捧一杯清茶,坐在两张椅子上继续刚才的话题。
“亨九先生注意到你最近的一些活动,他对你的评价是八个字——热血可嘉,有待磨练。自古以来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把人组织起来,组织起来之后想要做大事那就是一件可以期待的事情。汉高祖起事的时候身边十几个乡党而已,刘玄德从军的时候也不过兄弟数人。关键是把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拳头,一拳头打出去,就胜过游兵散勇无数。亨九先生现在想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读万卷书,不如做一件事。”程祁侧过身子去:“亨九先生想要学生做什么?”
“你们现在不是搞了一个自救会么,这个自救会的纲领我也看了。主张工人、农民、小商小贩一切受压迫的贫苦人要自助自救。亨九先生的意思是,你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这个自救会到淮南去发展发展?”
“淮南?”
“那里煤矿众多,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非常适合自救会开展活动。”
“我明白了。”程祁眼睛一亮,忽然冥冥之中仿佛得到了什么启示一样,淮南自唐代以来就是出骄兵悍将的地方,民风十分剽悍。有煤矿就有工人,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的流动性就强,容易鱼龙混杂,非常适合浑水摸鱼。
“看来这里确实是个干革命的好地方。”程祁心里暗暗想到:“而且周围的反动势力都很强大,革命发动容易却不容易坚持,看来洪承畴为了选择养蛊,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啊。”想到这里,他问道:“亨九先生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呢?”
“你知道的,那个人在淮南的势力很大,走中上层的路线把他扳倒显然没有什么胜算。而且他之所以能够在淮南横行无忌,原因也在于他携十万矿工以自重。当地的官府怕事,不敢招惹他,司法系统也被塞得饱饱的不会无事生非。至于御史台派下去的巡道御史……哎,不多说这个了。这回亨九先生想请你在淮南端掉他的老巢,这个任务可有难度?”
程祁飞速地思索了一下:费俭仁是淮南的地头蛇,在当地与官员沆瀣一气,蛇鼠一窝,显然按照定义来说应该是反动至极的顽固分子。对付这样的人,法律几乎是已经失效的。而要从政治上将他解决,就必须先挖掉它的树根。
洪承畴果然是做大事的人。程祁心里想到:比那些东林党要靠谱得多。
“我愿意去。”程祁点点头:“不过有些方面,还需要亨九先生、法孝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