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 第三十六章 东京梦华录(一)
- 37 第三十七章 东京梦华录(二)
- 38 第三十八章 东京梦华录(三)
- 39 第三十九章 东京梦华录(四)
- 40 第四十章 不夜记(一)
- 41 第四十一章 不夜记(二)
- 42 第四十二章 不夜记(三)
- 43 第四十三章 公门一日游(一)
- 44 第四十四章 公门一日游(二)
- 45 第四十五章 公门一日游(三)
- 46 第四十六章 公门一日游(四)
- 47 第四十七章 公门一日游(五)
- 48 四十八章 小姨子坑姐夫是人权
- 49 第四十九章 无赖汉的春天(一)
- 50 第五十章 无赖汉的春天(二)
- 51 第五十一章 上洛论道(一)
- 52 第五十二章 上洛论道(二)
- 53 第五十三章 上洛论道(三)
- 54 第五十四章 结社(一)
- 55 第五十五章 结社(二)
- 56 第五十六章 结社(三)
- 57 第五十七章 对策(一)
- 58 第五十八章 对策(二)
- 59 第五十九章 第一次入狱(一)
- 60 第六十章 第一次入狱(二)
- 61 第六十一章 第一次入狱(三)
- 62 第六十二章 第一次入狱(四)
- 63 第六十三章 到淮南去(一)
- 64 第六十四章 到淮南去(二)
- 65 第六十五章 到淮南去(三)
- 66 第六十六章 到淮南去(四)
- 67 第六十七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一)
- 68 第六十八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二)
- 69 第六十九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三)
- 70 第七十章 三怪客大闹寿州府(四)
- 71 第七十一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一)
- 72 第七十二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二)
- 73 第七十三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三)
- 74 第七十四章 李子铭智斗推事官(四)
- 75 第七十五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一)
- 76 第七十六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二)
- 77 第七十七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三)
- 78 第七十八章 常半城雇凶生波澜(四)
- 79 第七十九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一)
- 80 第八十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二)
- 81 第八十一章 张机风无辜受屈辱(三)
- 82 第八十二章 张极风无辜受屈辱(四)
- 83 第八十三章 以公意的名义(一)
- 84 第八十四章 以公意的名义(二)
- 85 第八十五章 以公意的名义(三)
- 86 第八十六章 以公意的名义(四)
- 87 第八十七章 智取金水观(一)
- 88 第八十八章 智取金水观(二)
- 89 第八十九章 智取金水观(三)
- 90 第九十章 工会和农会(一)
- 91 第九十一章 工会和农会(二)
- 92 第九十二章 工会和农会(三)
- 93 第九十三章 工会和农会(四)
- 94 第九十四章 工会和农会(五)
- 95 第九十五章 工会与农会(六)
- 96 第九十六章 工会与农会(七)
- 97 第九十七章 生意(一)
- 98 第九十八章 生意(二)
- 99 第九十九章 生意(三)
- 100 第一百章 一点小风波(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一起小风波(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一起小风波(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一起小风波(四)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黑胡子劫匪(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黑胡子劫匪(二)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黑胡子劫匪(三)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黑胡子劫匪(四)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太阳之城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出发,向着西方(一)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出发,向着西方(二)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塔吉克雄鹰(一)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塔吉克雄鹰(二)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塔吉克雄鹰(三)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黄太吉历险记(一)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黄太吉历险记(二)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黄太吉历险记(三)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黄太吉历险记(四)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黄太吉历险记(五)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黄太吉历险记(六)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黄太吉历险记(七)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溪木镇保卫战(一)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溪木镇保卫战(二)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溪木镇保卫战(三)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溪木镇保卫战(四)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溪木镇保卫战(五)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溪木镇保卫战(六)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屠城血证(一)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屠城血证(二)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城血证(三)
- 130 周末资料之百科体陆游陆放翁
- 131 第一百三十章 护侨(一)
- 132 第一百三十一章 护侨(二)
- 133 第一百三十二章 护侨(三)
- 134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护侨(四)
- 135 第一百三十四章 护侨(五)
- 136 第一百三十五章 护侨(六)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唐军的下落(一)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军的下落(二)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唐军的下落(三)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唐军的下落(四)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军的下落(五)
- 142 静静的阿提拉河
- 143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汴梁旧梦(一)
- 144 第一百四十三章 汴梁旧梦(二)
- 145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汴梁旧梦(三)
- 146 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的开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六章 公门一日游(四)
第四十六章 公门一日游(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头一语道破天际:陛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老百姓共治天下。
现在的大宋皇帝垂拱而治,宛如圣天子。而真正享有权力的依然是士大夫们。
曾经有位大辽的皇太子到汴京来访问,慕名参观了四级会议的辩论现场。他惊讶的发现,当代表皇权的大宋皇帝在就坐之后,执政的阁员与反对党的精英们遥遥鞠了一躬,便再也没有管过他。这些士大夫们相互喷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全然没有一个人把如同吉祥物一样摆在那里的皇帝当回事。
据说看罢这一幕,辽国皇太子深有感触的对自己的随从说道:“我可怜的赵家兄弟……他真是可怜。”
今天恰好是休沐日,也是四级会议的对外开放日。
早期的四级会议是闭门会议,所有内容只有结果才对外公开。后来有一位首相认为适度的对外开放有助于减轻外面对四级会议的猜忌和怀疑,从此以后,四级会议每逢休沐日都对民众开放,而四级会议的常规性辩论也允许一些报社记者或者社会名流旁听。
程祁已经知道四级会议代表的选举采用的是推荐加间接选举的方式,但对于四级会议本身的运作依然充满了好奇。
还好,进门左手边就是纪念品商店,程祁买了一本《四级议会史话》还送一本小册子,黄阳盖了一个纪念邮戳寄回家。郭山是老汴京,就不打算浪费银子了。
四级议会起源于第一帝国末期,设立议会的原因也很简单:无代表不纳税。大宋的士大夫与某时空中明朝的士大夫不同,大宋朝的士大夫们很是“知耻”——要他们拿银子出来支持官家北伐也好西征也罢,都要让士大夫们分享权力就可以。特别是海上来的关税,更是大宋帝国朝廷的财政柱石,为了衡平各方的利益,大宋皇帝下诏成立四级议会,特许士农工商四等阶层的精英就国务各抒己见。
在设立之处,赵家天子的想法是奔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去的,而且在皇家的构想中,这最多是一个聊被咨询的参谋机关,养老也好、用来安置不同流派的学术大咖们也罢,顶多是变成一个赵宋版的稷下学宫。
不过源头一开,后面的事情发展可就由不得赵家天子自己的想法了。四级议会不起眼的逐日蚕食皇家的权利。到了孔历一七八九年的时候,意识到这一危机的皇家想要关闭四级议会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姓名。
从孔历一七八九年到孔历一九一一年,经历了一百多年帝制与共和的殊死搏杀,中国最后接受了君主立宪的政体。从形式上看,还都汴京给了赵家天子一个面子,但天底下就算是瞎子都知道,从孔历一九一一年以后,大宋帝国真正的主人是四级会议里面的诸位绅士们!
四级会议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会(吵架),而且和地方一样,也同样分为常驻代表会议和全体会议。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一般定在年终寒冬腊月的时候,因为年底要对大宋朝廷一年的功课进行审计并且决定下一年度的主要人事安排和财政预算,因此年关这个说法也就悄然流行起来。
常驻代表共五十人,其中二十三各路分别有两名代表,还有四名代表来于四大殖民都护府的特别代表:澳新都护府(澳洲与新东南岛)、中南美洲都护府、西南非洲都护府和东非都护府。另有常驻代表会议祭酒一名,他由全体大会指定,负责召集常驻代表会议。
常驻代表会议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主要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内阁提出询问、质询、意见和建议,可以根据全体会议的授权制定法律和法令,任命最高司法机关大理寺的推官,任命最高法律监督机关御史台的御史,决定内阁成员的增补,接受内阁成员的辞呈,发布荣誉令或表彰令,宣布战争或和平,决定外交使团的成员,审查下级议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命令等。
在常驻代表会议也休会的期间内,四级会议的各司按照四级议会的授权分工协作。截止到现在,大宋帝国的四级议会内共有:立法条文司、财计司、四都护府司、方外司、农工司、诸国事务司和内务司七个内设机构。它们维持着四级议会的日常运转,处理程序性事务,受理下级对口衙门的相关提议,并寻求和有关议员的联络。
每一位常驻代表都有自己的一套幕僚人马,他们负责帮常驻代表应付一半以上的陈情表和外界打扰。对于一些非常著名的常驻代表,如果事必躬亲的话,那么不等人气过半恐怕就要积劳成疾了。
而且每位代表的任期四年,每两年改选一半的代表。基本上任期的的最后一年各位代表都要集中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经历来参与竞选,这时候他能用在议会里面的精力也就更少。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政党就应运而生了。政党负责将帮助有意愿的人获得选票,代表则投桃报李,在政党关心的话题上投出统一行动票。为了保证议员们不会在关键的节点上反水,一个全新的职位——党鞭——就诞生了。
现在,程祁他们就围观在当今四级会议第一大党东林党党鞭史可法——这可也算是一位历史名人啊。程祁觉得心情还有些小激动呢。
现在的大宋皇帝垂拱而治,宛如圣天子。而真正享有权力的依然是士大夫们。
曾经有位大辽的皇太子到汴京来访问,慕名参观了四级会议的辩论现场。他惊讶的发现,当代表皇权的大宋皇帝在就坐之后,执政的阁员与反对党的精英们遥遥鞠了一躬,便再也没有管过他。这些士大夫们相互喷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全然没有一个人把如同吉祥物一样摆在那里的皇帝当回事。
据说看罢这一幕,辽国皇太子深有感触的对自己的随从说道:“我可怜的赵家兄弟……他真是可怜。”
今天恰好是休沐日,也是四级会议的对外开放日。
早期的四级会议是闭门会议,所有内容只有结果才对外公开。后来有一位首相认为适度的对外开放有助于减轻外面对四级会议的猜忌和怀疑,从此以后,四级会议每逢休沐日都对民众开放,而四级会议的常规性辩论也允许一些报社记者或者社会名流旁听。
程祁已经知道四级会议代表的选举采用的是推荐加间接选举的方式,但对于四级会议本身的运作依然充满了好奇。
还好,进门左手边就是纪念品商店,程祁买了一本《四级议会史话》还送一本小册子,黄阳盖了一个纪念邮戳寄回家。郭山是老汴京,就不打算浪费银子了。
四级议会起源于第一帝国末期,设立议会的原因也很简单:无代表不纳税。大宋的士大夫与某时空中明朝的士大夫不同,大宋朝的士大夫们很是“知耻”——要他们拿银子出来支持官家北伐也好西征也罢,都要让士大夫们分享权力就可以。特别是海上来的关税,更是大宋帝国朝廷的财政柱石,为了衡平各方的利益,大宋皇帝下诏成立四级议会,特许士农工商四等阶层的精英就国务各抒己见。
在设立之处,赵家天子的想法是奔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而去的,而且在皇家的构想中,这最多是一个聊被咨询的参谋机关,养老也好、用来安置不同流派的学术大咖们也罢,顶多是变成一个赵宋版的稷下学宫。
不过源头一开,后面的事情发展可就由不得赵家天子自己的想法了。四级议会不起眼的逐日蚕食皇家的权利。到了孔历一七八九年的时候,意识到这一危机的皇家想要关闭四级议会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姓名。
从孔历一七八九年到孔历一九一一年,经历了一百多年帝制与共和的殊死搏杀,中国最后接受了君主立宪的政体。从形式上看,还都汴京给了赵家天子一个面子,但天底下就算是瞎子都知道,从孔历一九一一年以后,大宋帝国真正的主人是四级会议里面的诸位绅士们!
四级会议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会(吵架),而且和地方一样,也同样分为常驻代表会议和全体会议。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一般定在年终寒冬腊月的时候,因为年底要对大宋朝廷一年的功课进行审计并且决定下一年度的主要人事安排和财政预算,因此年关这个说法也就悄然流行起来。
常驻代表共五十人,其中二十三各路分别有两名代表,还有四名代表来于四大殖民都护府的特别代表:澳新都护府(澳洲与新东南岛)、中南美洲都护府、西南非洲都护府和东非都护府。另有常驻代表会议祭酒一名,他由全体大会指定,负责召集常驻代表会议。
常驻代表会议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主要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内阁提出询问、质询、意见和建议,可以根据全体会议的授权制定法律和法令,任命最高司法机关大理寺的推官,任命最高法律监督机关御史台的御史,决定内阁成员的增补,接受内阁成员的辞呈,发布荣誉令或表彰令,宣布战争或和平,决定外交使团的成员,审查下级议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或命令等。
在常驻代表会议也休会的期间内,四级会议的各司按照四级议会的授权分工协作。截止到现在,大宋帝国的四级议会内共有:立法条文司、财计司、四都护府司、方外司、农工司、诸国事务司和内务司七个内设机构。它们维持着四级议会的日常运转,处理程序性事务,受理下级对口衙门的相关提议,并寻求和有关议员的联络。
每一位常驻代表都有自己的一套幕僚人马,他们负责帮常驻代表应付一半以上的陈情表和外界打扰。对于一些非常著名的常驻代表,如果事必躬亲的话,那么不等人气过半恐怕就要积劳成疾了。
而且每位代表的任期四年,每两年改选一半的代表。基本上任期的的最后一年各位代表都要集中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经历来参与竞选,这时候他能用在议会里面的精力也就更少。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政党就应运而生了。政党负责将帮助有意愿的人获得选票,代表则投桃报李,在政党关心的话题上投出统一行动票。为了保证议员们不会在关键的节点上反水,一个全新的职位——党鞭——就诞生了。
现在,程祁他们就围观在当今四级会议第一大党东林党党鞭史可法——这可也算是一位历史名人啊。程祁觉得心情还有些小激动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