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0 第六十章 璇玑子的春天(求收藏!)
- 61 第六十一章 何日再见(求收藏!)
- 62 第一章 璇玑晨光(求收藏!)
- 63 起点中文网网页版仙侠分类强推感言!
- 64 第二章 梦醒时分(求收藏!)
- 65 第三章 璇玑小魔王(求收藏)
- 66 第四章 好粥道(求收藏)
- 67 第五章 师兄们(上)
- 68 第六章 师兄们(中)
- 69 第七章 师兄们(下)
- 70 第八章 靖边仙师(求收藏!)
- 71 第九章 官方身份(请收藏!)
- 72 第十章 璇玑论道(求收藏!)
- 73 第十一章 如何企划(求收藏!)
- 74 第十二章 复兴计划(上)(求收藏!)
- 75 第十三章 复兴计划(中)(求收藏!)
- 76 第十四章 复兴计划(下)(求收藏!)
- 77 第十五章 测试杂役(求收藏!)
- 78 第十六章 我看好你(求收藏!)
- 79 第十七章 辟谷丹(求订阅!)
- 80 第十八章 庆华殿(上)(求订阅!)
- 81 第十九章 庆华殿(中)(求订阅!)
- 82 第二十章 庆华殿(下)
- 83 第二十一章 我们的努力
- 84 第二十二章 庆华宫
- 85 第二十三章 李成二访
- 86 第二十四章 寂寞谁知
- 87 第二十五章 互相探底
- 88 第二十六章 虚空之眼
- 89 第二十七章 炼器炉
- 90 第二十八章 五行相生
- 91 第二十九章 大事初定
- 92 第三十章 妖族百强
- 93 第三十一章 好巧呀!
- 94 第三十二章 灵玉学堂
- 95 第三十三章 育灵之术
- 96 第三十四章 育灵惊变
- 97 第三十五章 石台再现
- 98 第三十六章 遥相呼应
- 99 第三十七章 忆天火
- 100 第三十八章 流民首领
- 101 第三十九章 退隐还乡
- 102 第四十章 刀法大师
- 103 第四十一章 敦煌府(上)
- 104 第四十二章 敦煌府(中)
- 105 第四十三章 敦煌府(下)
- 106 第四十四章 阿离闭关
- 107 第四十五章 顶缸一二三
- 108 第四十六章 璇玑初雪
- 109 第四十七章 重修融海
- 110 第四十八章 魔方塔
- 111 第四十九章 连破十一重
- 112 第五十章 天道破境
- 113 第五十一章 全员突破
- 114 第五十二章 屡获功法
- 115 第五十三章 银魂之魄(上)
- 116 第五十四章 银魂之魄(下)
- 117 第五十五章 雪患
- 118 第五十六章 冤大头
- 119 第五十七章 大收获
- 120 第五十八章 天意如此
- 121 第五十九章 边城危局(上)
- 122 第六十章 边城危局(中)
- 123 第六十一章 边城危局(下)
- 124 第六十二章 血战敦煌
- 125 第六十三章 元旦大比(一)
- 126 第六十四章 元旦大比(二)
- 127 第六十五章 元旦大比(三)
- 128 第六十六章 元旦大比(四)
- 129 第六十七章 元旦大比(五)
- 130 第六十八章 元旦大比(六)
- 131 第六十九章 城头除夕
- 132 第七十章 元旦祭祀
- 133 第七十一章 始祖庙
- 134 第七十二章 人肉盾牌
- 135 第七十三章 冰污水蛭
- 136 第七十四章 责任我担
- 137 第七十五章 唐人血性
- 138 第七十六章 杀人者黎茂
- 139 第七十七章 萨满祭司
- 140 第七十八章 止干戈
- 141 第七十九章 梨花白
- 142 第八十章 建言书
- 143 第八十一章 小锅米线
- 144 第八十二章 何氏叔侄
- 145 第八十三章 早市
- 146 第八十四章 我要修炼
- 147 第八十五章 寻衅
- 148 第八十六章 报名
- 149 第八十七章 去芥蒂
- 150 第八十八章 广聚轩
- 151 第八十九章 遇故知
- 152 第九十章 宴席不断
- 153 第九十一章 滇北盟
- 154 第九十二章 同气连枝
- 155 第九十三章 五禽戏
- 156 第九十四章 离家难(上)
- 157 第九十五章 离家难(下)
- 158 第九十六章 一切为了强大
- 159 第九十七章 筑基大会(一)
- 160 第九十八章 筑基大会(二)
- 161 第九十九章 筑基大会(三)
- 162 第一百章 筑基大会(四)
- 163 第一零一章 筑基大会(五)
- 164 第一零二章 筑基大会(六)
- 165 第一零三章 筑基大会(七)
- 166 第一零四章 筑基大会(八)
- 167 第一零五章 筑基大会(九)
- 168 第一零六章 筑基大会(十)
- 169 第一零七章 筑基大会(十一)
- 170 第一零八章 筑基大会(十二)
- 171 第一零九章 筑基大会(十三)
- 172 第一一零章 筑基大会(十四)
- 173 第一一一章 筑基大会(十五)
- 174 第一一二章 筑基大会(十六)
- 175 第一一三章 筑基大会(十七)
- 176 第一一四章 筑基大会(十八)
- 177 第一一五章 筑基大会(十九)
- 178 第一一六章 筑基大会(二十)
- 179 第一一七章 筑基大会(二一)
- 180 第一一八章 筑基大会(二二)
- 181 第一一九章 筑基大会(二三)
- 182 第一二零章 筑基大会(二四)
- 183 第一二一章 筑基大会(二五)
- 184 第一二二章 筑基大会(二六)
- 185 第一二三章 鲛人骸骨
- 186 第一二四章 联合购买
- 187 第一二五章 邀请
- 188 第一二六章 话别
- 189 第一二七章 风从东方来
- 190 第一二八章 备战百强赛
- 191 第一二九章 上元灯会(上)
- 192 第一三零章 上元灯会(下)(明天元旦,晚上一更)
- 193 第一三一章 敦煌上元(祝大家元旦快乐!)
- 194 第一三二章 敦煌祭奠
- 195 第一三三章 匠作人才
- 196 第一三四章 劳军
- 197 第一三五章 淘宝
- 198 第一三六章 问政
- 199 第一三七章 订策(上)
- 200 第一三八章 订策(中)
- 201 第一三九章 订策(下)
- 202 第一四零章 前途归路(上)
- 203 第一四一章 前途归路(下)
- 204 第一四二章 走向正轨
- 205 第一四三章 开城之日
- 206 第一四四章 城门相送
- 207 第一四五章 紫衣来了
- 208 第一四六章 启程
- 209 第一章 渡河(上)
- 210 第二章 渡河(下)
- 211 第三章 职位变动
- 212 第四章 皇子布局
- 213 第五章 相约金陵
- 214 第六章 采购礼品
- 215 第七章 后顾之忧
- 216 第八章 北人乘舟
- 217 第九章 江上机遇
- 218 第十章 船家冤情
- 219 第十一章 请您相助
- 220 第十二章 初识汨罗
- 221 第十三章 许家宗祠
- 222 第十四章 寻坟记
- 223 第十五章 起骸骨
- 224 第十六章 拜贴
- 225 第十七章 父子相商
- 226 第十八章 夜探
- 227 第十九章 山桐子
- 228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 229 第二十一章 端午祭奠(上)
- 230 第二十二章 端午祭奠(中)
- 231 第二十三章 端午祭奠(下)
- 232 第二十四章 血色寿宴(上)
- 233 第二十五章 血色寿宴(中)
- 234 第二十六章 血色寿宴(下)
- 235 第二十七章 灭妖道
- 236 第二十八章 离汨罗(上)
- 237 第二十九章 离汨罗(下)
- 238 第三十章 金陵好地方
- 239 第三十一章 偷鸡不成
- 240 第三十二章 蚀尽米
- 241 第三十三章 红尘练心
- 242 第三十四章 目的地金陵
- 243 第三十五章 进城
- 244 第三十六章 问路
- 245 第三十七章 雨花巷
- 246 第三十八章 腰牌
- 247 第四十二章 献灵丹
- 248 第四十三章 两个条件
- 249 第四十四章 赐宅院
- 250 第四十五章 黎茂进城
- 251 第四十六章 轻松过关
- 252 第四十七章 问诊
- 253 第四十八章 家庭会议
- 254 第四十九章 新店开张
- 255 第五十章 观摩学习
- 256 第五十一章 擦肩而过
- 257 第五十二章 宋皇家事
- 258 第五十三章 阿离下山
- 259 第五十四章 涂山冲的愤怒
- 260 第五十五章 轩辕来客
- 261 第五十六章 盛情款待
- 262 第五十七章 兄长谊
- 263 第五十八章 师长慈
- 264 第五十九章 截杀与救援(上)
- 265 第六十章 截杀与救援(中)
- 266 第六十一章 截杀与救援(下)
- 267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一怒(上)
- 268 第六十三章 天子一怒(下)
- 269 第六十四章 召见天火
- 270 第六十五章 初次传送
- 271 第六十六章 赠筑基丹
- 272 第六十七章 面圣
- 273 第六十八章 奏对
- 274 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动(上)
- 275 第七十章 暗流涌动(下)
- 276 第七十一章 雨花巷管委会
- 277 第七十二章 庆功宴(上)
- 278 第七十三章 庆功宴(下)
- 279 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 280 第七十五章 追查奸商
- 281 第七十六章 催稿
- 282 第七十七章 除夕夜(上)
- 283 第七十八章 除夕夜(中)
- 284 第七十九章 除夕夜(下)
- 285 第八十章 定价权
- 286 第八十一章 初相逢
- 287 第八十二章 宣慰雨花巷
- 288 第八十三章 又见兄长
- 289 第八十四章 再聚首
- 290 第八十五章 二次问策
- 291 第八十六章 黎茂的身世
- 292 第八十七章 再聚首
- 293 第八十八章 正当时
- 294 第一章 山上有云(上)
- 295 第二章 山上有云(中)
- 296 第三章 山上有云(下)
- 297 第四章 云上有殿(上)
- 298 第五章 云上有殿(下)
- 299 第六章 登山(一)
- 300 第七章 登山(二)
- 301 第八章 登山(三)
- 302 第九章 登山(四)
- 303 第十章 登山(五)
- 304 第十一章 登山(六)
- 305 第十二章 登山(七)
- 306 第十三章 登山(八)
- 307 第十四章 登山(九)
- 308 第十五章 登山(十)
- 309 第十六章 登山(十一)
- 310 第十七章 登山(十二)
- 311 第十八章 登山(十三)
- 312 第十九章 登山(十四)
- 313 第二十章 登山(十五)
- 314 第二十一章 登山(十六)
- 315 第二十二章 登山(十七)
- 316 第二十三章 登山(十八)
- 317 第二十四章 登山(十九)
- 318 第二十五章 登山(二十)
- 319 第二十六章 登山(二十一)
- 320 第二十七章 登山(二十二)
- 321 第二十八章 登山(二十三)
- 322 第二十九章 登山(二十四)
- 323 第三十章 登山(二十五)
- 324 第三十一章 登山(二十六)
- 325 第三十二章 登山(二十七)
- 326 第三十三章 登山(二十八)
- 327 第三十四章 登山(二十九)
- 328 第三十五章 登山(三十)
- 329 第三十六章 叛乱
- 330 第三十七章 变革
- 331 第三十八章 平叛
- 332 第三十九章 失约
- 333 第四十章 省亲
- 334 第四十一章 日月星三使
- 335 第四十二章 为国戍边
- 336 第四十三章 璇玑炫彩
- 337 第四十四章 山上的日子
- 338 第四十五章 风云起
- 339 第四十六章 越级试炼
- 340 第四十七章 胸怀天下之人
- 341 第四十八章 天堑危机
- 342 第四十九章 塞北盛会
- 343 第五十章 又见敦煌
- 344 第五十一章 偷营
- 345 第五十二章 军卒悲苦
- 346 第五十三章 天下盟
- 347 第五十四章 冥军初现
- 348 第五十五章 三国覆灭
- 349 第五十六章 灭白莲
- 350 第五十七章 平归绥
- 351 第五十八章 备战忙
- 352 第五十九章 终极一战
- 353 匆匆结尾,遗憾和轻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八章 靖边仙师(求收藏!)
第八章 靖边仙师(求收藏!)
一 璇玑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天火和周永身后,看到地上瘫软如泥的青牛和老鹰,摇了摇头。
璇玑子袍袖一甩,一股真元之气吹拂在青牛和老鹰的身上,迅速解去了他们身上的驭兽禁制,让抖动抽搐的两兽立刻停了安静了下来。
璇玑子并没有责怪周永,而是冷冷地对青牛说:“青牛,你见到你师父为何不拜?还有你九师伯责罚你对吗?”
青牛浑身一抖,急忙爬起来,跪伏在地,向周永和天火频频叩首,嘴里发出哞哞的声音,仿佛是在认错。
“它师父?我?”天火有些难以置信地指指自己,嘴巴张得好大说:“师父,我什么时候成这只青牛的师父了?”
璇玑子笑眯眯地对天火说:“天火,你昏迷之时,这只青牛正好在你身边,我看他与你有缘,就代你收下了这名弟子。你可不要小看他,他可是一位金丹期的修士,给你做徒弟,你还有什么不满吗?”
璇玑子暗中对天火传声:“璇玑派想要复兴,人财物样样都缺,这两个金丹期妖修暂时可以填补人力不足,你少废话。”
天火翻翻眼睛说:“师父,您都安排好了,弟子能有什么不满。只不过让外人知道徒儿我收一只青牛做徒弟,别人会笑话我们璇玑派什么徒弟都收的,那就不是徒儿一个人的荣辱问题了。”
璇玑子狠狠瞪了天火一眼:“不知好歹!你是璇玑派二代弟子里第三个收徒的,快偷着乐吧!青牛已经是金丹期了,具有了化形能力,已经不能视为异类了,都是正经的修士,只不过为师封住了他的修为,所以他现在不能化形,你默念驭兽法诀,看看你的手腕。”
驭兽法诀虽然是周永的主修功法,但是天火主修知守天下式,以此功为基础,学习其他功法往往事半功倍。
天火默念驭兽法诀后,看见左手手腕上浮现出一支小小的青牛痕迹,就像一个褪色的刺青图案,但是天火能通过那个封印图案,感觉到青牛的魂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青牛这时更加惶恐,因为这个印记的存在,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天火的手里,从此再也不能反抗,瞬间觉得心丧若死。
璇玑子又走到老鹰面前,帮他拔出身上的两支雕翎箭,老鹰用恶狠狠的眼神瞪着璇玑子。
璇玑子拍拍老鹰的脑袋说:“鸢道人你很不服气吧?认为我趁你重伤,俘获了你?其实那天如果不是我救了你,你早就死已经了,你也太不懂得知恩图报了。既然如此,你也做我的记名徒孙吧。”
说完,璇玑子从老鹰额前拘出一滴带有一缕魂魄的精血甩向天火,天火急忙抬起手腕,接下那滴精血,那滴精血瞬间融入天火的身体。
只用了一两个呼吸的时间,天火的手腕上又多了一支鸢鸟的印记,当天火散去驭兽法诀后,那两个印记就会消失。
璇玑子起身拍拍手说:“周永,在他们两个彻底脱去野性之前,还是由你来调教他们,每天让他们背诵《璇玑派门规》,直到他们背会为止。”
周永躬身抱拳:“是,师父。不过您还封着他们的修为,他们还不能口吐人言,如何背诵?”
璇玑子一拍额头,这种大事都忘了,转身在青牛和老鹰身上各拍了一下,解除了部分禁制,让他们恢复了人言的能力。
璇玑子向天火传声道:“徒儿,这两只妖修是为师给你找来的临时保镖,你晋级金丹期之前,有些事情如果不便自己出面,就可以指挥他们去做。
虽然他们的生死印记都掌握在你手里,为师也用禁制控制他们的身体,但是想要他们心甘情愿地投效于你,你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收服他们的心。”
天火默默点点头,一下多出了两位实力远超自己的记名弟子,即让他开心,又让他感觉到不小的压力。
璇玑子又对周永说:“周永,后山的兽栏要充实起来了,师父过几日空闲了,带你去云雾山深处抓一些灵性颇佳的灵兽来,从小养大的灵兽要当弟子来照看,将来如果能化形成功,可以给予正式弟子的待遇。”
周永大喜,之前求师父带自己去抓灵兽,师父总是太忙,没时间去,这次看来自己驭兽之术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正当周永想向璇玑子请教一些近期修炼的疑惑时,三师兄苍耳(老苍头)匆匆赶到后山,远远地看到璇玑子就大喊道:“师父,宣威府的知府李成大人亲自上山来拜访您老人家,还请师父前山一见。”
天火奇道:“官府中人为何要来璇玑派拜访师父?”
璇玑子对天火说:“嗯,该来的总算来了,比我想象中还快了一些。天火,随为师一起去看看,路上给你讲官府中人为何要来拜访为师。”
周永对官府来人没有什么兴趣,向师父告了声罪,就赶着青牛和拎着老鹰去治伤了。
璇玑子自身修炼“自然之法”,素来崇尚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弟子比较宽容,不喜欢强迫他们去做不喜欢的事情。
像周永、周恒、夏羿这样一心只关注修炼和钻研,不愿意接触世俗之事的弟子,璇玑子也是非常欣赏。
宋国作为华夏族三大强国之一,东西最宽处有近六百万里疆域,南北最宽处有三百万里疆域,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宋国定都金陵,京畿为富庶的苏松地区,全国除京畿外下设十二省、四十九道,有大小州府一千两百余个,下设两万六千多处县治,子民千亿计,修士过亿人。
如此庞大的国家,不是赵氏皇族一家可以治理过来的,很多世俗家族和修真家族参与其中,结成大大小小的实力集团,为掌控地盘的大小、修真资源的多少、修真人才和特殊人才招揽等问题,亿年来私下争夺不息。
其中最大的实力集团是赵氏皇族、周氏后族和护国神教大罗派组成的皇族同盟,已把持宋国朝政近千万年。
但皇族同盟也不是一家独大,另有几个实力相当的同盟时刻威胁着皇权,所以赵氏皇族为保持皇族同盟的优势,不得不借助手握正统大义的便利,不断拉拢散修或中小门派加入皇族同盟,以壮大声势、对抗其他势力。
璇玑派很符合皇族拉拢的条件,门派很小,没有靠山,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掌门人刚刚踏入化神期,具有一定的战力。
所以璇玑子晋级化神期的消息确认后,山下宛水县知县宋能立刻送来了三十名仆役,同时急报府、道、省三级衙门,由省里请示朝廷封赏璇玑子的事宜。
平时僵化、低效的宋国官僚体系,只有在处理跟修士有关的事务时才会体现一下难得的高效。
朝廷很快就批示了关于璇玑子的封赏事宜,责成宣威府知府李成亲自赴璇玑山办理此事。
等朝廷的封赏令从官方传送阵送达之后,李成迅速按朝廷旨意,准备好相关的封赏物资,连夜带领钦差仪仗启程,紧赶慢赶走了四天才到达宛水县城,才得以稍事休息一晚。
第二天宣威府李成知府就带着宛水县宋能知县上山拜访璇玑子,顺便宣读圣旨,希望能争取拉拢璇玑子向朝廷效忠。
若是放在以前,璇玑子对这些事情是没有一点兴趣的,但是此次轩辕坟之行对他触动很大,令他知道根基和借势的重要性。
再加上天火之前提出的璇玑复兴计划让他怦然心动,所以璇玑子才打算亲自接见一下李成,摸一下朝廷对修真门派的态度和支持力度。
李成生的方面大耳,颌下留着短髯,一脸的儒雅之气,此时正穿着全套的官服坐在他的红呢官轿中昏睡不醒。
宣威府宛水县出了一名化神期修士,算是宣威府治下的一件大事,这等级别的修士晋级,在宣威府好几百年都没有遇到过了。
如果能成功征辟这名化神期修士为朝廷所用,在任知府和知县都可以记大功一次,计入三年功考之中。
李成,二十六岁中的进士,先在府学正的职务上干了三年,后来放了两任知县六年,升任知府后已经干了三任八年,现在已经四十四岁,如果明年的全国州府功考不能得到一个上上评价,此生就要在州府官的任上终老了。
可是璇玑子此次晋级化神期,给李成带来了一线希望,如果能记大功一次,李成有八成把握可以借此晋级滇北道的道员,如果运气够好,五十五岁前还可以冲击一下云滇省的督抚之位。
李成为此前后忙碌了八九天了,中间又连续赶路四天,本就困乏无比,可是昨夜宛水县准备的晚宴非常精彩,李成不觉多饮了几杯,又留了两名歌姬侍寝,所以今天早晨就爬不起来了。
最后还是靠别人把他背进官轿,李成才能来到璇玑山,这一路上他昏昏沉沉,从宛水县城出发,到璇玑山山门前,一直在轿内昏睡。
璇玑派的三弟子苍耳和宛水县宋能知县是老熟人,以前就打过多次交道,前几日三十名仆役就是宋能亲自送到苍耳手中。
宋能简单说明来意,苍耳立刻明白他们此行的目的,急忙去请璇玑子。
宋能看苍耳进去禀报,觉得不能再让知府大人继续睡了,否则一会儿璇玑子出来了,这边礼数不周恐怕会惹恼了仙师,平白错过一个大功多可惜。
宋能招招手,后面一名厨娘立刻送上一碗微热的灵葛首乌羹,此羹是用灵芝、何首乌、葛粉、鸡内金和粳米精心烹制而成的解酒粥,是宋能的家传秘方,对于解宿醉、补元气具有特效。
李知府昨夜宿醉不起,今天早晨是宋知县亲自将他背上的官轿,也不知道只有六尺四寸、一百斤体重的宋知县,是如何将七尺四寸、一百八十斤的李知府背上官轿。
宋知县不但是把李知府背上了官轿,还让衙役将他的厨娘和一应炊具也一并用轿子抬上了璇玑山,厨娘从出发的时候就开始炖这锅灵葛首乌羹,到达璇玑山刚好两个时辰,粥已炖好,稍微放置即可食用。
宋能端着那碗灵葛首乌羹凑到李成的轿旁,轻声地叫道:“李大人,您醒了吗?先喝两口粥解解酒,一会儿您还要接见璇玑子道长呢。”
宋能说的是接见,实际上一名化神期修士只要肯接受朝廷的招揽,他的地位要远高于州府一级的官员。
否则封赏一名化神期修士也不会让李知府亲自跑到璇玑山来宣读朝廷的嘉奖令,宋能这样一说,也给足了李成的面子。
李成有些艰难地睁开了眼睛,问道:“已经到到璇玑山了吗?外面是宋知县吧?有劳你费心了,让侍卫把粥拿进来吧。”
这时李成的护卫里出来一位身材不高、但体态妖娆、相貌俊俏的侍卫,他接过宋能手里的粥碗,掀起轿帘进了轿子,伺候大人用餐。
宋能鼻子里闻到一股浓重的胭脂花粉味,却只能假装什么也没有闻到。
刚才那名侍卫长得十分标致,如果不是宋能看到了他的喉结,肯定会以为那名侍卫是女扮男装的。
不久之后,宋能就听到轿子里面发出一些奇怪的衣衫摩擦声,还有捏着嗓子的娇嗔声,宋能觉得头皮有些发寒。
他有些后悔早晨亲自背李知府上轿了,虽然他很想巴结奉迎上官,但是宋能从骨子里是个标准的直男,崇尚男儿雄风,对于男风,他是绝对不能接受。
听到轿内的响动,宋能直觉得背上也开始变得十分痒痒,他对其他装作什么也没听到的护卫们尴尬的一笑,往旁边挪了两步,好少听到些轿内的声音。
还好老苍头去请璇玑子用了好久,一炷香的时间后,那名俊俏的侍卫拿着一副碗勺出了轿子,顺手把碗勺递给了宋能,顺便留下了一缕香风。
宋能看见那名侍卫的刚才还齐整的侍卫服已经凌乱,胡乱地扎在身上,再看到那名侍卫一步一扭的步态,宋能只觉胃里一阵翻腾,两个时辰前吃的早饭都有些压不住了。
宋能急忙跑回自己的轿子旁边,把碗勺塞到厨娘手里,扶着轿子缓气,生怕自己的干呕声引起李知府的不快,所以就强忍着。
厨娘接过碗勺,多嘴问了句:“老爷,灵葛首乌羹还有一些,您也有两个时辰没有进食了,是否也给您盛一碗?”
宋能看了一眼厨娘手里的那副碗勺,只觉再也压不住呕吐的感觉,急忙推开厨娘绕到轿子的另一侧开始干呕起来。
呕了半天,除了些清水,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厨娘急忙递上一条毛巾给他擦嘴,宋能顺手接过毛巾,却看到厨娘手里还拿着那副碗勺,低声怒吼道:“贱婢,还拿着那破玩意干什么,快给我扔了!”
厨娘一下没听懂,有些诧异地问:“老爷,这套官窑的青瓷餐具是您最喜爱的,您是说要把它扔掉吗?”
宋能起身一脚踹在厨娘的腰上,直接把厨娘踹倒在地,压低声音怒吼道:“我说话你听不懂吗?我让你扔了就扔了,再把那锅粥、还有炉子统统都给我扔了!”
这时,李成的轿内传来了他那有些慵懒却很好听的声音:“宋知县在吗?”
宋能来不及继续教训厨娘,立刻一路小跑的跑到李成的轿前说:“大人,下官在。”
李成不咸不淡地说:“宋知县,你的厨娘厨艺不错,她煮的灵葛首乌羹,我服用了一碗,感觉精神立刻好了很多,听侍卫们说,你正在责罚厨娘,不知何故呀?”
宋能自然听出李成有些不满,眼珠一转说:“大人,原来您觉得灵葛首乌羹还不错呀?刚才我看您没有发话,以为羹做的不合口味,所以才责罚厨娘,这样看来是错怪了她。”
李成嗯了一声,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继续说:“已经等了快两刻钟了,为何还不见璇玑子等人出来相迎呀?”
宋能心里嘀咕一声,你让化神期仙师出来迎你,怕是不太可能,但是嘴上却说:“大人,这些修炼之人都是草莽之辈,不懂礼数。他们怎知大人官威,平白让大人在这里干等,真是岂有此理,待我再去催促。”
宋能急忙向璇玑派内走去,心中祈祷李知府今天最好不要触怒了璇玑子,否则两人的仕途八成就都完蛋了。
宋能刚走到璇玑派门前,就见老苍头和另一名十四五岁的俊朗少年走了出来。
宋能急忙上前两步,抱拳说:“三仙师,老仙师如何说了?”
老苍头也抱拳回礼说:“宋知县不要着急,我师父说正殿等候两位大人,愿意接受朝廷封赏。”
宋能大喜,璇玑子只要肯接受封赏,那就等于功劳到手了大半,剩下就是看好李成,时刻做好打圆场的准备,免得骄傲的李成无意中触怒了璇玑子。
宋能拎着官服的下襟一路小跑回来,跑到李成的轿前汇报:“大人,璇玑子老仙师答应接受朝廷封赏,请我们去正殿宣读圣旨。”
李成有些不悦地说:“什么仙师?好大的架子,本官从宣威府赶了四天的路亲自来为他宣读封赏令,他都不出来迎接一下吗?”
宋能劝慰道:“大人莫恼,按照朝廷规制,化神期仙师享受三品官员待遇,另外还有爵位,不可轻易开罪呀!”
宋国的知府是从四品官员,除非是从祖辈承袭的爵位,否则肯定不会有封爵。
按照朝廷规制,璇玑子确实不用出来迎接李成,李成不过是在这里抱怨两句,而宋能更是巧妙地劝解了一番。
李成长吁一声,从轿内起身,走出了官轿,接近午时的阳光有些刺眼,李成微眯着双眼,打量着璇玑山的山门。
璇玑派的山门只有一个不大的牌坊,匾额上璇玑派三个字一看就不是出自名家之手,整个璇玑派在李成眼里也十分简陋。
李成身为一府之尊,自然见过府城附近的修真门派,哪一个不是富丽堂皇,气象万千。
而璇玑派除了一座山门,甚至连围墙都没有,只有十来栋建筑和院落,最高的建筑不过两层,完全没有规划,杂乱无章地撒在前山。
李成不觉心中有些鄙夷,这样的小门派,不知掌门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晋级到化神期,一会倒要好好看看。
也许是那碗羹的作用,李成这会儿觉得好多了,他捧着圣旨率领宋知县和一众手下,抬着朝廷的赏赐向璇玑派正殿走去。
璇玑子的十二位弟子只来了六位,其他人要么没兴趣参与此事,要么有事情不在山上。
铁余墨、苍耳、君莫扰(四师兄)、陆启明、易囚徒、天火六人此时已经在正殿的台阶下等候。
宋能上前两步为李成介绍说:“李大人,这几位是璇玑子老仙师的高徒。”
李成脸上保持着很官方的微笑,与铁余墨等人一一点头问好,他看到天火时,眼睛一亮,主动问道:“这位小仙师尊姓大名?”
天火觉得李成的眼神有股黏答答的感觉,令他十分不舒服,但是天火还是礼貌地抱拳回答:“李大人好,小民天火给您见礼。”
李成呵呵笑道:“免礼免礼,似天火少兄这等俊才,将来必是国家之栋梁。”
说完,李成就想上前拍拍天火的肩膀,天火肩膀一沉,略退半步说:“大人谬赞了,师父说我最是顽劣不堪。”
李成一掌拍空,有些尴尬,哈哈大笑着掩饰道:“天火少兄不要过谦,想来那是你师父的戏言。我与少兄一见如故,本该多聊几句,但是本官此刻还有些公务在身,忙完后再来与少兄叙话。”
宋能在一旁暗暗叫苦,生怕李成不识时务继续纠缠天火,一会儿惹得小仙师们发怒动起手来可就全完了,还好李成没有死缠烂打。
李成走入大殿,就看到一位红光满面,微胖的中年道士,正是璇玑子。
宋能急忙为李成和璇玑子互相引介,三方都是场面上的老人,不几句就把见面场面变得其乐融融。
李成热情地问候了璇玑子几句,就对璇玑子说:“璇玑子道长,此时时辰已不早,下官看还是先宣读一下圣旨吧。”
璇玑子点头说:“好,一切听李大人安排,请大人上首宣读圣旨。”
李成站在大殿上首,面对众人,用他那低沉有些磁性的声音说:“皇上体恤修道之士的艰辛,特许璇玑子可不跪接圣旨,其余人等跪接圣旨,闲杂人等退出殿外等候。”
说完李成看着殿内之人,所有李成和宋能带来的人,包括宋能都跪到在地,天火不愿意跪接圣旨,就把自己当成了闲杂人等,拉着几位师兄退出了大殿,殿内之人除了李成和璇玑子,其余人已全部跪下。
李成看着退出大殿的天火等人摇摇头,并没有追究他们,又望向璇玑子,璇玑子微微躬身以示对宋皇的尊敬。
李成打开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宋皇召曰:宣威府宛水县修真道人璇玑子,德才兼备,潜心向道,攻艰克难,已臻化神境界,着即册封为‘靖边仙师’,即日起配享子爵爵禄,赐居璇玑山,赐极品灵器洞府一座,赐白银十万两、寒铁千斤、铜母百斤、极品灵石十块。
望卿秉持道心,奉公守法,克己复礼,体上天好生之德,保一方百姓平安,朝廷与朕定不负汝,钦此。”
璇玑子袍袖一甩,一股真元之气吹拂在青牛和老鹰的身上,迅速解去了他们身上的驭兽禁制,让抖动抽搐的两兽立刻停了安静了下来。
璇玑子并没有责怪周永,而是冷冷地对青牛说:“青牛,你见到你师父为何不拜?还有你九师伯责罚你对吗?”
青牛浑身一抖,急忙爬起来,跪伏在地,向周永和天火频频叩首,嘴里发出哞哞的声音,仿佛是在认错。
“它师父?我?”天火有些难以置信地指指自己,嘴巴张得好大说:“师父,我什么时候成这只青牛的师父了?”
璇玑子笑眯眯地对天火说:“天火,你昏迷之时,这只青牛正好在你身边,我看他与你有缘,就代你收下了这名弟子。你可不要小看他,他可是一位金丹期的修士,给你做徒弟,你还有什么不满吗?”
璇玑子暗中对天火传声:“璇玑派想要复兴,人财物样样都缺,这两个金丹期妖修暂时可以填补人力不足,你少废话。”
天火翻翻眼睛说:“师父,您都安排好了,弟子能有什么不满。只不过让外人知道徒儿我收一只青牛做徒弟,别人会笑话我们璇玑派什么徒弟都收的,那就不是徒儿一个人的荣辱问题了。”
璇玑子狠狠瞪了天火一眼:“不知好歹!你是璇玑派二代弟子里第三个收徒的,快偷着乐吧!青牛已经是金丹期了,具有了化形能力,已经不能视为异类了,都是正经的修士,只不过为师封住了他的修为,所以他现在不能化形,你默念驭兽法诀,看看你的手腕。”
驭兽法诀虽然是周永的主修功法,但是天火主修知守天下式,以此功为基础,学习其他功法往往事半功倍。
天火默念驭兽法诀后,看见左手手腕上浮现出一支小小的青牛痕迹,就像一个褪色的刺青图案,但是天火能通过那个封印图案,感觉到青牛的魂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青牛这时更加惶恐,因为这个印记的存在,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天火的手里,从此再也不能反抗,瞬间觉得心丧若死。
璇玑子又走到老鹰面前,帮他拔出身上的两支雕翎箭,老鹰用恶狠狠的眼神瞪着璇玑子。
璇玑子拍拍老鹰的脑袋说:“鸢道人你很不服气吧?认为我趁你重伤,俘获了你?其实那天如果不是我救了你,你早就死已经了,你也太不懂得知恩图报了。既然如此,你也做我的记名徒孙吧。”
说完,璇玑子从老鹰额前拘出一滴带有一缕魂魄的精血甩向天火,天火急忙抬起手腕,接下那滴精血,那滴精血瞬间融入天火的身体。
只用了一两个呼吸的时间,天火的手腕上又多了一支鸢鸟的印记,当天火散去驭兽法诀后,那两个印记就会消失。
璇玑子起身拍拍手说:“周永,在他们两个彻底脱去野性之前,还是由你来调教他们,每天让他们背诵《璇玑派门规》,直到他们背会为止。”
周永躬身抱拳:“是,师父。不过您还封着他们的修为,他们还不能口吐人言,如何背诵?”
璇玑子一拍额头,这种大事都忘了,转身在青牛和老鹰身上各拍了一下,解除了部分禁制,让他们恢复了人言的能力。
璇玑子向天火传声道:“徒儿,这两只妖修是为师给你找来的临时保镖,你晋级金丹期之前,有些事情如果不便自己出面,就可以指挥他们去做。
虽然他们的生死印记都掌握在你手里,为师也用禁制控制他们的身体,但是想要他们心甘情愿地投效于你,你还是要自己想办法收服他们的心。”
天火默默点点头,一下多出了两位实力远超自己的记名弟子,即让他开心,又让他感觉到不小的压力。
璇玑子又对周永说:“周永,后山的兽栏要充实起来了,师父过几日空闲了,带你去云雾山深处抓一些灵性颇佳的灵兽来,从小养大的灵兽要当弟子来照看,将来如果能化形成功,可以给予正式弟子的待遇。”
周永大喜,之前求师父带自己去抓灵兽,师父总是太忙,没时间去,这次看来自己驭兽之术将会大有用武之地。
正当周永想向璇玑子请教一些近期修炼的疑惑时,三师兄苍耳(老苍头)匆匆赶到后山,远远地看到璇玑子就大喊道:“师父,宣威府的知府李成大人亲自上山来拜访您老人家,还请师父前山一见。”
天火奇道:“官府中人为何要来璇玑派拜访师父?”
璇玑子对天火说:“嗯,该来的总算来了,比我想象中还快了一些。天火,随为师一起去看看,路上给你讲官府中人为何要来拜访为师。”
周永对官府来人没有什么兴趣,向师父告了声罪,就赶着青牛和拎着老鹰去治伤了。
璇玑子自身修炼“自然之法”,素来崇尚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弟子比较宽容,不喜欢强迫他们去做不喜欢的事情。
像周永、周恒、夏羿这样一心只关注修炼和钻研,不愿意接触世俗之事的弟子,璇玑子也是非常欣赏。
宋国作为华夏族三大强国之一,东西最宽处有近六百万里疆域,南北最宽处有三百万里疆域,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宋国定都金陵,京畿为富庶的苏松地区,全国除京畿外下设十二省、四十九道,有大小州府一千两百余个,下设两万六千多处县治,子民千亿计,修士过亿人。
如此庞大的国家,不是赵氏皇族一家可以治理过来的,很多世俗家族和修真家族参与其中,结成大大小小的实力集团,为掌控地盘的大小、修真资源的多少、修真人才和特殊人才招揽等问题,亿年来私下争夺不息。
其中最大的实力集团是赵氏皇族、周氏后族和护国神教大罗派组成的皇族同盟,已把持宋国朝政近千万年。
但皇族同盟也不是一家独大,另有几个实力相当的同盟时刻威胁着皇权,所以赵氏皇族为保持皇族同盟的优势,不得不借助手握正统大义的便利,不断拉拢散修或中小门派加入皇族同盟,以壮大声势、对抗其他势力。
璇玑派很符合皇族拉拢的条件,门派很小,没有靠山,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掌门人刚刚踏入化神期,具有一定的战力。
所以璇玑子晋级化神期的消息确认后,山下宛水县知县宋能立刻送来了三十名仆役,同时急报府、道、省三级衙门,由省里请示朝廷封赏璇玑子的事宜。
平时僵化、低效的宋国官僚体系,只有在处理跟修士有关的事务时才会体现一下难得的高效。
朝廷很快就批示了关于璇玑子的封赏事宜,责成宣威府知府李成亲自赴璇玑山办理此事。
等朝廷的封赏令从官方传送阵送达之后,李成迅速按朝廷旨意,准备好相关的封赏物资,连夜带领钦差仪仗启程,紧赶慢赶走了四天才到达宛水县城,才得以稍事休息一晚。
第二天宣威府李成知府就带着宛水县宋能知县上山拜访璇玑子,顺便宣读圣旨,希望能争取拉拢璇玑子向朝廷效忠。
若是放在以前,璇玑子对这些事情是没有一点兴趣的,但是此次轩辕坟之行对他触动很大,令他知道根基和借势的重要性。
再加上天火之前提出的璇玑复兴计划让他怦然心动,所以璇玑子才打算亲自接见一下李成,摸一下朝廷对修真门派的态度和支持力度。
李成生的方面大耳,颌下留着短髯,一脸的儒雅之气,此时正穿着全套的官服坐在他的红呢官轿中昏睡不醒。
宣威府宛水县出了一名化神期修士,算是宣威府治下的一件大事,这等级别的修士晋级,在宣威府好几百年都没有遇到过了。
如果能成功征辟这名化神期修士为朝廷所用,在任知府和知县都可以记大功一次,计入三年功考之中。
李成,二十六岁中的进士,先在府学正的职务上干了三年,后来放了两任知县六年,升任知府后已经干了三任八年,现在已经四十四岁,如果明年的全国州府功考不能得到一个上上评价,此生就要在州府官的任上终老了。
可是璇玑子此次晋级化神期,给李成带来了一线希望,如果能记大功一次,李成有八成把握可以借此晋级滇北道的道员,如果运气够好,五十五岁前还可以冲击一下云滇省的督抚之位。
李成为此前后忙碌了八九天了,中间又连续赶路四天,本就困乏无比,可是昨夜宛水县准备的晚宴非常精彩,李成不觉多饮了几杯,又留了两名歌姬侍寝,所以今天早晨就爬不起来了。
最后还是靠别人把他背进官轿,李成才能来到璇玑山,这一路上他昏昏沉沉,从宛水县城出发,到璇玑山山门前,一直在轿内昏睡。
璇玑派的三弟子苍耳和宛水县宋能知县是老熟人,以前就打过多次交道,前几日三十名仆役就是宋能亲自送到苍耳手中。
宋能简单说明来意,苍耳立刻明白他们此行的目的,急忙去请璇玑子。
宋能看苍耳进去禀报,觉得不能再让知府大人继续睡了,否则一会儿璇玑子出来了,这边礼数不周恐怕会惹恼了仙师,平白错过一个大功多可惜。
宋能招招手,后面一名厨娘立刻送上一碗微热的灵葛首乌羹,此羹是用灵芝、何首乌、葛粉、鸡内金和粳米精心烹制而成的解酒粥,是宋能的家传秘方,对于解宿醉、补元气具有特效。
李知府昨夜宿醉不起,今天早晨是宋知县亲自将他背上的官轿,也不知道只有六尺四寸、一百斤体重的宋知县,是如何将七尺四寸、一百八十斤的李知府背上官轿。
宋知县不但是把李知府背上了官轿,还让衙役将他的厨娘和一应炊具也一并用轿子抬上了璇玑山,厨娘从出发的时候就开始炖这锅灵葛首乌羹,到达璇玑山刚好两个时辰,粥已炖好,稍微放置即可食用。
宋能端着那碗灵葛首乌羹凑到李成的轿旁,轻声地叫道:“李大人,您醒了吗?先喝两口粥解解酒,一会儿您还要接见璇玑子道长呢。”
宋能说的是接见,实际上一名化神期修士只要肯接受朝廷的招揽,他的地位要远高于州府一级的官员。
否则封赏一名化神期修士也不会让李知府亲自跑到璇玑山来宣读朝廷的嘉奖令,宋能这样一说,也给足了李成的面子。
李成有些艰难地睁开了眼睛,问道:“已经到到璇玑山了吗?外面是宋知县吧?有劳你费心了,让侍卫把粥拿进来吧。”
这时李成的护卫里出来一位身材不高、但体态妖娆、相貌俊俏的侍卫,他接过宋能手里的粥碗,掀起轿帘进了轿子,伺候大人用餐。
宋能鼻子里闻到一股浓重的胭脂花粉味,却只能假装什么也没有闻到。
刚才那名侍卫长得十分标致,如果不是宋能看到了他的喉结,肯定会以为那名侍卫是女扮男装的。
不久之后,宋能就听到轿子里面发出一些奇怪的衣衫摩擦声,还有捏着嗓子的娇嗔声,宋能觉得头皮有些发寒。
他有些后悔早晨亲自背李知府上轿了,虽然他很想巴结奉迎上官,但是宋能从骨子里是个标准的直男,崇尚男儿雄风,对于男风,他是绝对不能接受。
听到轿内的响动,宋能直觉得背上也开始变得十分痒痒,他对其他装作什么也没听到的护卫们尴尬的一笑,往旁边挪了两步,好少听到些轿内的声音。
还好老苍头去请璇玑子用了好久,一炷香的时间后,那名俊俏的侍卫拿着一副碗勺出了轿子,顺手把碗勺递给了宋能,顺便留下了一缕香风。
宋能看见那名侍卫的刚才还齐整的侍卫服已经凌乱,胡乱地扎在身上,再看到那名侍卫一步一扭的步态,宋能只觉胃里一阵翻腾,两个时辰前吃的早饭都有些压不住了。
宋能急忙跑回自己的轿子旁边,把碗勺塞到厨娘手里,扶着轿子缓气,生怕自己的干呕声引起李知府的不快,所以就强忍着。
厨娘接过碗勺,多嘴问了句:“老爷,灵葛首乌羹还有一些,您也有两个时辰没有进食了,是否也给您盛一碗?”
宋能看了一眼厨娘手里的那副碗勺,只觉再也压不住呕吐的感觉,急忙推开厨娘绕到轿子的另一侧开始干呕起来。
呕了半天,除了些清水,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厨娘急忙递上一条毛巾给他擦嘴,宋能顺手接过毛巾,却看到厨娘手里还拿着那副碗勺,低声怒吼道:“贱婢,还拿着那破玩意干什么,快给我扔了!”
厨娘一下没听懂,有些诧异地问:“老爷,这套官窑的青瓷餐具是您最喜爱的,您是说要把它扔掉吗?”
宋能起身一脚踹在厨娘的腰上,直接把厨娘踹倒在地,压低声音怒吼道:“我说话你听不懂吗?我让你扔了就扔了,再把那锅粥、还有炉子统统都给我扔了!”
这时,李成的轿内传来了他那有些慵懒却很好听的声音:“宋知县在吗?”
宋能来不及继续教训厨娘,立刻一路小跑的跑到李成的轿前说:“大人,下官在。”
李成不咸不淡地说:“宋知县,你的厨娘厨艺不错,她煮的灵葛首乌羹,我服用了一碗,感觉精神立刻好了很多,听侍卫们说,你正在责罚厨娘,不知何故呀?”
宋能自然听出李成有些不满,眼珠一转说:“大人,原来您觉得灵葛首乌羹还不错呀?刚才我看您没有发话,以为羹做的不合口味,所以才责罚厨娘,这样看来是错怪了她。”
李成嗯了一声,算是接受了这个解释,继续说:“已经等了快两刻钟了,为何还不见璇玑子等人出来相迎呀?”
宋能心里嘀咕一声,你让化神期仙师出来迎你,怕是不太可能,但是嘴上却说:“大人,这些修炼之人都是草莽之辈,不懂礼数。他们怎知大人官威,平白让大人在这里干等,真是岂有此理,待我再去催促。”
宋能急忙向璇玑派内走去,心中祈祷李知府今天最好不要触怒了璇玑子,否则两人的仕途八成就都完蛋了。
宋能刚走到璇玑派门前,就见老苍头和另一名十四五岁的俊朗少年走了出来。
宋能急忙上前两步,抱拳说:“三仙师,老仙师如何说了?”
老苍头也抱拳回礼说:“宋知县不要着急,我师父说正殿等候两位大人,愿意接受朝廷封赏。”
宋能大喜,璇玑子只要肯接受封赏,那就等于功劳到手了大半,剩下就是看好李成,时刻做好打圆场的准备,免得骄傲的李成无意中触怒了璇玑子。
宋能拎着官服的下襟一路小跑回来,跑到李成的轿前汇报:“大人,璇玑子老仙师答应接受朝廷封赏,请我们去正殿宣读圣旨。”
李成有些不悦地说:“什么仙师?好大的架子,本官从宣威府赶了四天的路亲自来为他宣读封赏令,他都不出来迎接一下吗?”
宋能劝慰道:“大人莫恼,按照朝廷规制,化神期仙师享受三品官员待遇,另外还有爵位,不可轻易开罪呀!”
宋国的知府是从四品官员,除非是从祖辈承袭的爵位,否则肯定不会有封爵。
按照朝廷规制,璇玑子确实不用出来迎接李成,李成不过是在这里抱怨两句,而宋能更是巧妙地劝解了一番。
李成长吁一声,从轿内起身,走出了官轿,接近午时的阳光有些刺眼,李成微眯着双眼,打量着璇玑山的山门。
璇玑派的山门只有一个不大的牌坊,匾额上璇玑派三个字一看就不是出自名家之手,整个璇玑派在李成眼里也十分简陋。
李成身为一府之尊,自然见过府城附近的修真门派,哪一个不是富丽堂皇,气象万千。
而璇玑派除了一座山门,甚至连围墙都没有,只有十来栋建筑和院落,最高的建筑不过两层,完全没有规划,杂乱无章地撒在前山。
李成不觉心中有些鄙夷,这样的小门派,不知掌门是走了什么狗屎运晋级到化神期,一会倒要好好看看。
也许是那碗羹的作用,李成这会儿觉得好多了,他捧着圣旨率领宋知县和一众手下,抬着朝廷的赏赐向璇玑派正殿走去。
璇玑子的十二位弟子只来了六位,其他人要么没兴趣参与此事,要么有事情不在山上。
铁余墨、苍耳、君莫扰(四师兄)、陆启明、易囚徒、天火六人此时已经在正殿的台阶下等候。
宋能上前两步为李成介绍说:“李大人,这几位是璇玑子老仙师的高徒。”
李成脸上保持着很官方的微笑,与铁余墨等人一一点头问好,他看到天火时,眼睛一亮,主动问道:“这位小仙师尊姓大名?”
天火觉得李成的眼神有股黏答答的感觉,令他十分不舒服,但是天火还是礼貌地抱拳回答:“李大人好,小民天火给您见礼。”
李成呵呵笑道:“免礼免礼,似天火少兄这等俊才,将来必是国家之栋梁。”
说完,李成就想上前拍拍天火的肩膀,天火肩膀一沉,略退半步说:“大人谬赞了,师父说我最是顽劣不堪。”
李成一掌拍空,有些尴尬,哈哈大笑着掩饰道:“天火少兄不要过谦,想来那是你师父的戏言。我与少兄一见如故,本该多聊几句,但是本官此刻还有些公务在身,忙完后再来与少兄叙话。”
宋能在一旁暗暗叫苦,生怕李成不识时务继续纠缠天火,一会儿惹得小仙师们发怒动起手来可就全完了,还好李成没有死缠烂打。
李成走入大殿,就看到一位红光满面,微胖的中年道士,正是璇玑子。
宋能急忙为李成和璇玑子互相引介,三方都是场面上的老人,不几句就把见面场面变得其乐融融。
李成热情地问候了璇玑子几句,就对璇玑子说:“璇玑子道长,此时时辰已不早,下官看还是先宣读一下圣旨吧。”
璇玑子点头说:“好,一切听李大人安排,请大人上首宣读圣旨。”
李成站在大殿上首,面对众人,用他那低沉有些磁性的声音说:“皇上体恤修道之士的艰辛,特许璇玑子可不跪接圣旨,其余人等跪接圣旨,闲杂人等退出殿外等候。”
说完李成看着殿内之人,所有李成和宋能带来的人,包括宋能都跪到在地,天火不愿意跪接圣旨,就把自己当成了闲杂人等,拉着几位师兄退出了大殿,殿内之人除了李成和璇玑子,其余人已全部跪下。
李成看着退出大殿的天火等人摇摇头,并没有追究他们,又望向璇玑子,璇玑子微微躬身以示对宋皇的尊敬。
李成打开圣旨,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宋皇召曰:宣威府宛水县修真道人璇玑子,德才兼备,潜心向道,攻艰克难,已臻化神境界,着即册封为‘靖边仙师’,即日起配享子爵爵禄,赐居璇玑山,赐极品灵器洞府一座,赐白银十万两、寒铁千斤、铜母百斤、极品灵石十块。
望卿秉持道心,奉公守法,克己复礼,体上天好生之德,保一方百姓平安,朝廷与朕定不负汝,钦此。”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