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4 第三十二章 灵玉学堂
- 95 第三十三章 育灵之术
- 96 第三十四章 育灵惊变
- 97 第三十五章 石台再现
- 98 第三十六章 遥相呼应
- 99 第三十七章 忆天火
- 100 第三十八章 流民首领
- 101 第三十九章 退隐还乡
- 102 第四十章 刀法大师
- 103 第四十一章 敦煌府(上)
- 104 第四十二章 敦煌府(中)
- 105 第四十三章 敦煌府(下)
- 106 第四十四章 阿离闭关
- 107 第四十五章 顶缸一二三
- 108 第四十六章 璇玑初雪
- 109 第四十七章 重修融海
- 110 第四十八章 魔方塔
- 111 第四十九章 连破十一重
- 112 第五十章 天道破境
- 113 第五十一章 全员突破
- 114 第五十二章 屡获功法
- 115 第五十三章 银魂之魄(上)
- 116 第五十四章 银魂之魄(下)
- 117 第五十五章 雪患
- 118 第五十六章 冤大头
- 119 第五十七章 大收获
- 120 第五十八章 天意如此
- 121 第五十九章 边城危局(上)
- 122 第六十章 边城危局(中)
- 123 第六十一章 边城危局(下)
- 124 第六十二章 血战敦煌
- 125 第六十三章 元旦大比(一)
- 126 第六十四章 元旦大比(二)
- 127 第六十五章 元旦大比(三)
- 128 第六十六章 元旦大比(四)
- 129 第六十七章 元旦大比(五)
- 130 第六十八章 元旦大比(六)
- 131 第六十九章 城头除夕
- 132 第七十章 元旦祭祀
- 133 第七十一章 始祖庙
- 134 第七十二章 人肉盾牌
- 135 第七十三章 冰污水蛭
- 136 第七十四章 责任我担
- 137 第七十五章 唐人血性
- 138 第七十六章 杀人者黎茂
- 139 第七十七章 萨满祭司
- 140 第七十八章 止干戈
- 141 第七十九章 梨花白
- 142 第八十章 建言书
- 143 第八十一章 小锅米线
- 144 第八十二章 何氏叔侄
- 145 第八十三章 早市
- 146 第八十四章 我要修炼
- 147 第八十五章 寻衅
- 148 第八十六章 报名
- 149 第八十七章 去芥蒂
- 150 第八十八章 广聚轩
- 151 第八十九章 遇故知
- 152 第九十章 宴席不断
- 153 第九十一章 滇北盟
- 154 第九十二章 同气连枝
- 155 第九十三章 五禽戏
- 156 第九十四章 离家难(上)
- 157 第九十五章 离家难(下)
- 158 第九十六章 一切为了强大
- 159 第九十七章 筑基大会(一)
- 160 第九十八章 筑基大会(二)
- 161 第九十九章 筑基大会(三)
- 162 第一百章 筑基大会(四)
- 163 第一零一章 筑基大会(五)
- 164 第一零二章 筑基大会(六)
- 165 第一零三章 筑基大会(七)
- 166 第一零四章 筑基大会(八)
- 167 第一零五章 筑基大会(九)
- 168 第一零六章 筑基大会(十)
- 169 第一零七章 筑基大会(十一)
- 170 第一零八章 筑基大会(十二)
- 171 第一零九章 筑基大会(十三)
- 172 第一一零章 筑基大会(十四)
- 173 第一一一章 筑基大会(十五)
- 174 第一一二章 筑基大会(十六)
- 175 第一一三章 筑基大会(十七)
- 176 第一一四章 筑基大会(十八)
- 177 第一一五章 筑基大会(十九)
- 178 第一一六章 筑基大会(二十)
- 179 第一一七章 筑基大会(二一)
- 180 第一一八章 筑基大会(二二)
- 181 第一一九章 筑基大会(二三)
- 182 第一二零章 筑基大会(二四)
- 183 第一二一章 筑基大会(二五)
- 184 第一二二章 筑基大会(二六)
- 185 第一二三章 鲛人骸骨
- 186 第一二四章 联合购买
- 187 第一二五章 邀请
- 188 第一二六章 话别
- 189 第一二七章 风从东方来
- 190 第一二八章 备战百强赛
- 191 第一二九章 上元灯会(上)
- 192 第一三零章 上元灯会(下)(明天元旦,晚上一更)
- 193 第一三一章 敦煌上元(祝大家元旦快乐!)
- 194 第一三二章 敦煌祭奠
- 195 第一三三章 匠作人才
- 196 第一三四章 劳军
- 197 第一三五章 淘宝
- 198 第一三六章 问政
- 199 第一三七章 订策(上)
- 200 第一三八章 订策(中)
- 201 第一三九章 订策(下)
- 202 第一四零章 前途归路(上)
- 203 第一四一章 前途归路(下)
- 204 第一四二章 走向正轨
- 205 第一四三章 开城之日
- 206 第一四四章 城门相送
- 207 第一四五章 紫衣来了
- 208 第一四六章 启程
- 209 第一章 渡河(上)
- 210 第二章 渡河(下)
- 211 第三章 职位变动
- 212 第四章 皇子布局
- 213 第五章 相约金陵
- 214 第六章 采购礼品
- 215 第七章 后顾之忧
- 216 第八章 北人乘舟
- 217 第九章 江上机遇
- 218 第十章 船家冤情
- 219 第十一章 请您相助
- 220 第十二章 初识汨罗
- 221 第十三章 许家宗祠
- 222 第十四章 寻坟记
- 223 第十五章 起骸骨
- 224 第十六章 拜贴
- 225 第十七章 父子相商
- 226 第十八章 夜探
- 227 第十九章 山桐子
- 228 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
- 229 第二十一章 端午祭奠(上)
- 230 第二十二章 端午祭奠(中)
- 231 第二十三章 端午祭奠(下)
- 232 第二十四章 血色寿宴(上)
- 233 第二十五章 血色寿宴(中)
- 234 第二十六章 血色寿宴(下)
- 235 第二十七章 灭妖道
- 236 第二十八章 离汨罗(上)
- 237 第二十九章 离汨罗(下)
- 238 第三十章 金陵好地方
- 239 第三十一章 偷鸡不成
- 240 第三十二章 蚀尽米
- 241 第三十三章 红尘练心
- 242 第三十四章 目的地金陵
- 243 第三十五章 进城
- 244 第三十六章 问路
- 245 第三十七章 雨花巷
- 246 第三十八章 腰牌
- 247 第四十二章 献灵丹
- 248 第四十三章 两个条件
- 249 第四十四章 赐宅院
- 250 第四十五章 黎茂进城
- 251 第四十六章 轻松过关
- 252 第四十七章 问诊
- 253 第四十八章 家庭会议
- 254 第四十九章 新店开张
- 255 第五十章 观摩学习
- 256 第五十一章 擦肩而过
- 257 第五十二章 宋皇家事
- 258 第五十三章 阿离下山
- 259 第五十四章 涂山冲的愤怒
- 260 第五十五章 轩辕来客
- 261 第五十六章 盛情款待
- 262 第五十七章 兄长谊
- 263 第五十八章 师长慈
- 264 第五十九章 截杀与救援(上)
- 265 第六十章 截杀与救援(中)
- 266 第六十一章 截杀与救援(下)
- 267 第六十二章 天子一怒(上)
- 268 第六十三章 天子一怒(下)
- 269 第六十四章 召见天火
- 270 第六十五章 初次传送
- 271 第六十六章 赠筑基丹
- 272 第六十七章 面圣
- 273 第六十八章 奏对
- 274 第六十九章 暗流涌动(上)
- 275 第七十章 暗流涌动(下)
- 276 第七十一章 雨花巷管委会
- 277 第七十二章 庆功宴(上)
- 278 第七十三章 庆功宴(下)
- 279 第七十四章 卓识远见
- 280 第七十五章 追查奸商
- 281 第七十六章 催稿
- 282 第七十七章 除夕夜(上)
- 283 第七十八章 除夕夜(中)
- 284 第七十九章 除夕夜(下)
- 285 第八十章 定价权
- 286 第八十一章 初相逢
- 287 第八十二章 宣慰雨花巷
- 288 第八十三章 又见兄长
- 289 第八十四章 再聚首
- 290 第八十五章 二次问策
- 291 第八十六章 黎茂的身世
- 292 第八十七章 再聚首
- 293 第八十八章 正当时
- 294 第一章 山上有云(上)
- 295 第二章 山上有云(中)
- 296 第三章 山上有云(下)
- 297 第四章 云上有殿(上)
- 298 第五章 云上有殿(下)
- 299 第六章 登山(一)
- 300 第七章 登山(二)
- 301 第八章 登山(三)
- 302 第九章 登山(四)
- 303 第十章 登山(五)
- 304 第十一章 登山(六)
- 305 第十二章 登山(七)
- 306 第十三章 登山(八)
- 307 第十四章 登山(九)
- 308 第十五章 登山(十)
- 309 第十六章 登山(十一)
- 310 第十七章 登山(十二)
- 311 第十八章 登山(十三)
- 312 第十九章 登山(十四)
- 313 第二十章 登山(十五)
- 314 第二十一章 登山(十六)
- 315 第二十二章 登山(十七)
- 316 第二十三章 登山(十八)
- 317 第二十四章 登山(十九)
- 318 第二十五章 登山(二十)
- 319 第二十六章 登山(二十一)
- 320 第二十七章 登山(二十二)
- 321 第二十八章 登山(二十三)
- 322 第二十九章 登山(二十四)
- 323 第三十章 登山(二十五)
- 324 第三十一章 登山(二十六)
- 325 第三十二章 登山(二十七)
- 326 第三十三章 登山(二十八)
- 327 第三十四章 登山(二十九)
- 328 第三十五章 登山(三十)
- 329 第三十六章 叛乱
- 330 第三十七章 变革
- 331 第三十八章 平叛
- 332 第三十九章 失约
- 333 第四十章 省亲
- 334 第四十一章 日月星三使
- 335 第四十二章 为国戍边
- 336 第四十三章 璇玑炫彩
- 337 第四十四章 山上的日子
- 338 第四十五章 风云起
- 339 第四十六章 越级试炼
- 340 第四十七章 胸怀天下之人
- 341 第四十八章 天堑危机
- 342 第四十九章 塞北盛会
- 343 第五十章 又见敦煌
- 344 第五十一章 偷营
- 345 第五十二章 军卒悲苦
- 346 第五十三章 天下盟
- 347 第五十四章 冥军初现
- 348 第五十五章 三国覆灭
- 349 第五十六章 灭白莲
- 350 第五十七章 平归绥
- 351 第五十八章 备战忙
- 352 第五十九章 终极一战
- 353 匆匆结尾,遗憾和轻松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二章 敦煌府(中)
第四十二章 敦煌府(中)
城门官非常生气,自他在敦煌府北门值守以来,已有十四年的时间,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捣乱,今天竟然有人敢制造骚乱,分明是不给他胡奇面子。
他决定今天抓住闹事的人,非要当场给予严惩,让在场的人都知道敦煌府官方的权威是不容人亵渎的。
同时,他也要借今天在场之人的嘴把他雷厉风行的手段传播出去,最好能传到上官的耳朵里。
十四年在同一个地方不挪窝,他也待够了,正好借此机会让上官看看自己的能力。
胡奇越往前走,前面的骚动越大,不过奔逃的人群看到一群城门护卫气势汹汹走了过来,大部分人都放慢了奔跑的脚步。
胡奇一把抓住一个跑在最前面的年轻人问:“后面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大家都往前跑?”
那名年轻人也一脸的迷茫地说:“哦,大人,我也不知道,我看大家都在跑,也就跟着跑了起来。”
胡奇大怒,一脚把那名青年踹到了路边的沟里,从腰间拔出唐兵标配的腰刀,大吼一声:“都他么给老子站住,谁再敢乱动,一律打折腿!”
胡奇的嗓门特别大,因为长期练武的原因,中气充足,一声暴吼,方圆二十丈内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大部分人立刻停下了脚步,但仍然有几个没有眼色的笨蛋还在往前跑。
胡奇微眯双眼,抬起右手,向前挥挥手,身后立刻就冲出了六名高大的城门守卫,双手各持一根四尺长、儿臂粗细的木棒。
这些木棍如雨点般落在了那几名仍在跑动中的人头上和身上。
城门守卫下手狠辣,棒下一点都不留情,只听砰砰几声闷响,五名奔跑的汉子就都被打翻在地。
有三个人当场晕厥,还有两个身手灵活一些的汉子,避开了头部的重击,被击中肩膀或胳膊,也倒在了地上。
没有当场晕过去的两人反倒运气更差,当他们在地上哀嚎打滚时,不耐烦的城门守卫一拥而上,棒子如雨点般落下,打得他们头破血流、晕厥过去才收手。
城门守卫中还有人一边打一边碎碎念:“躲什么躲呀!本来只是挨一棒子的事情,回去休养三天就可以下地了,非要在这里哀嚎,这下好了,回去至少得躺半个月。”
这一幕直接震慑了全场,甚至把远处还在往这边跑的人都吓住了,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
胡奇用阴冷的眼神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然后指着一位三旬左右、读书人打扮的青年说:“你来说,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那名读书人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不确定地问:“是我吗?”
胡奇不耐烦地说:“对,就是你,看你还像是个明白人。”
那名读书人立刻得意起来,向左右的人群瞟了一眼,意思看着没,还是官老爷有眼光,一眼看出我是个明白人。
读书人清清嗓子,换上一口漂亮的关中话说:“禀告城门官老爷,晚生孙山,乃是咱们敦煌府北城良善人家,家中世代教书为业,今日出城是为了接一友人,……”
胡奇皱起了眉头问:“孙山,你可有功名?”
孙山一愣,脸上一红回答道:“晚生尚未考取功名,大人问这个干什么?”
胡奇怒吼道:“没有功名,就不要给老子啰嗦。我问你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儿,你给我说这事就行了!啰里巴嗦的,这几十年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孙山被气得满脸通红,指着胡奇颤抖着说:“大人,你你你怎么可以侮辱斯文?我虽然现在还没有功名,但我一朝中举,到时你非得仰视于我!”
胡奇没心思跟他啰嗦,挥一挥手,背后立刻有两名城门守卫上前,用手中的棒子好好与孙山讲理。
还好,这两个城门守卫顾虑孙山是个读书人,下手并不算狠,只是把这名孙山从现场打跑而已,并没有打晕他。
胡奇怒容满面,用阴恻恻的声音说:“谁能告诉我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一位五旬老者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抱拳说:“胡大人有礼了,这事小老儿知道。”
胡奇一看这位老者,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原来是许掌柜啊,怎么今天商队才赶回来呀?有两个多月没见你了,还没来得及跟你叙旧,就劳动你出来答话,这多不好意思呀。”
这名老者正是许九,他急忙说:“胡大人,您太客气了。配合官府工作,本来就是我等份内之事。
再说这场骚动正是小老儿的一位贤侄惹出来的,小老儿不得不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呀。”
胡姓城门官先是一怒,接着又是一喜。
怒的是许掌柜的这位贤侄实在可恶,在自己当值的日子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分明是不给自己面子!
喜的是许掌柜为人圆滑、八面玲珑,既然他肯出面当众揽下这个事情,说明事情本身不会很严重,而且他主动承担这场骚动的责任,私下里肯定有不少好处给他。
胡奇假作愤怒,拂袖道:“许掌柜,你也算是咱们敦煌府里有头有面的人,你那位贤侄确实有些孟浪了,竟然在城门前引发这么大的骚动,万一造成人员踩踏、挤伤,我怎么向城主大人和守备大人交代呢?”
许九急忙前两步,一把抓住胡奇羊皮袄的袖子,哀求道:“胡大人,乱子虽然是我那位贤侄引起的,但这事确实也不能怪他。
他可是刚为我们大唐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惜路上遇到两个胆小的行商,没问清楚事情,就开始瞎跑,所以才引发了骚动。”
胡奇还未来得及回话,忽然觉得羊皮袄袖子下的手里被塞进了什么东西。
诶呦,还挺沉,两大条!掂着分量很足,似乎不是银子,难道是金子?
胡奇心中暗喜,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严肃认真,沉声说:“许掌柜,虽然你平时也算诚实稳重,但今日如果你有半分虚言,我会将你和你那位贤侄一同拿下问罪!”
许九急忙说:“胡大人,我许九一直都是以诚信待人著称,口中绝无半句虚言。
我那贤侄七岁就跟随一位异人上天山学习武艺,前些日子下山,独自一人从天山返回敦煌府,沿途斩杀了一百名西域马贼,现在想把这些首级献给敦煌府,献给大唐,以壮国威!”
胡奇眼前一亮,如果能证明真是大唐人一人斩杀百名西域马贼,确实可以当成一项功绩上报肃州道,上面的嘉奖肯定不会少,就连自己这个小小的城门官都会沾不少光。
他急忙问:“许掌柜,此事可不能乱讲,一定要千真万确呀!如果有冒功之嫌,我们两个都跑不了。”
胡奇话里的“我们”两字用的非常好,等于发现这样猛士的功劳,至少他也有一份,只要许九肯答应分功于他,他愿意帮许九向上禀报。
许九怎会听不出他话中的意思呢,立刻说:“胡大人,多谢你慧眼识英雄,不如你随我一起去看看我那位贤侄,以便确定小老儿我确实没有吹牛。”
胡奇立刻点头:“对对对,许兄说的有理。那我们不要耽误时间了,现在就去看看那位斩杀百名西域马贼的壮士。”
当胡奇亲眼看到那两座活动的人头京观时,也不禁愣立在了当场,太具有视觉冲击力了!
每只骆驼背上都至少驼了50颗人头,那些人头都经过简单处理,大部分都还未腐烂,一个个长相穷凶极恶,一看发式就是西域马贼的打扮,即使是已经腐烂的人头,通过毛发的颜色也能确定是西域人氏。
其中至少有五枚首级,胡奇敢断定他们绝对在宿州道的通缉榜上出现过,好像还是赏金不菲的大盗、马贼,想来其他的人也不是作假。
五十颗人头,四百多斤,也只有骆驼才能驼起来,只是五十颗人头同时摞在一只骆驼身上,确实看着恐怖,难怪有胆小的人会望风而逃。
盯着眼前这些炫目的人头,胡奇感觉鼻端仿佛都闻到了一股尸体腐烂的味道,他拼命压住胃里到喉间喷涌的冲动,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
“呕……呕……”
背后有呕吐的声音传来,跟胡奇一起来的十名城门守卫,平时欺压起百姓来可是心狠手辣,但他们毕竟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见过这样恐怖的京观。
十个人中倒有六七个呕吐起来,其中有两个脆弱的城门守卫,此时已经吐得单膝跪地,起不来了。
胡奇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呕吐欲望直接被他们勾了出来,就在他快忍不住的时候,突然看到许九带着一个个子不高的蒙面汉子走了过来。
胡奇急忙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强行压下呕吐的感觉,抢上两步说:“许兄,这位贤侄就是斩杀百名西域马贼的英雄吧?真是幸会幸会。”
黎茂有些不能接受被一个男人抓住手的感觉,急忙把手从胡奇手里抽了回来,沉声说:“大人谬赞了,我只是尽一个唐人的本分,何来英雄之说。”
胡奇先是一愣,立刻换上了一副钦佩的表情说:“贤侄说的有理!但在你眼中很小的本分,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眼睛里,那就是民族大义、民族气节,我不得不替饱受马贼侵扰的敦煌百姓感谢你的高义。”
黎茂只好说:“多谢大人夸奖!我也借大人的官声,向今天被惊扰的各位乡亲父老诚挚道歉,在下确实思虑不周,本以为排出两座京观是为我大唐扬威域外的好事,可没想到却让大家受到了惊吓,实在对不起!”
说完,黎茂向做了个四方揖,每个方向的人都拜到了。
其实经过胡奇一番镇压,大家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慌乱了,再加上知道骆驼背上的人头都是被唐人斩下的西域马贼的首级,立刻觉得恐惧感也下降了很多,甚至还有很多热血青年觉得这位百人斩的蒙面青年才是真正的好汉子。
立刻有一位六旬的老汉站了出来:“壮士何错之有,身为唐人,为国杀贼,不但无错,还应有功!
我们唐人首重军功,今天这位小兄弟立下如此大功,还望胡大人据实上报城主大人和守备大人!老夫代乡亲们谢谢你了。”
周围的唐人纷纷附和,集体向胡奇请愿。
胡奇此时怎能不表现一下,立刻上前扶起一躬到底的老汉说:“老伯,您放心!我胡奇一定不会忘记您老和乡亲们的嘱托,定要让英雄的事迹传遍整个肃州道、传遍整个大唐国!”
他决定今天抓住闹事的人,非要当场给予严惩,让在场的人都知道敦煌府官方的权威是不容人亵渎的。
同时,他也要借今天在场之人的嘴把他雷厉风行的手段传播出去,最好能传到上官的耳朵里。
十四年在同一个地方不挪窝,他也待够了,正好借此机会让上官看看自己的能力。
胡奇越往前走,前面的骚动越大,不过奔逃的人群看到一群城门护卫气势汹汹走了过来,大部分人都放慢了奔跑的脚步。
胡奇一把抓住一个跑在最前面的年轻人问:“后面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大家都往前跑?”
那名年轻人也一脸的迷茫地说:“哦,大人,我也不知道,我看大家都在跑,也就跟着跑了起来。”
胡奇大怒,一脚把那名青年踹到了路边的沟里,从腰间拔出唐兵标配的腰刀,大吼一声:“都他么给老子站住,谁再敢乱动,一律打折腿!”
胡奇的嗓门特别大,因为长期练武的原因,中气充足,一声暴吼,方圆二十丈内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大部分人立刻停下了脚步,但仍然有几个没有眼色的笨蛋还在往前跑。
胡奇微眯双眼,抬起右手,向前挥挥手,身后立刻就冲出了六名高大的城门守卫,双手各持一根四尺长、儿臂粗细的木棒。
这些木棍如雨点般落在了那几名仍在跑动中的人头上和身上。
城门守卫下手狠辣,棒下一点都不留情,只听砰砰几声闷响,五名奔跑的汉子就都被打翻在地。
有三个人当场晕厥,还有两个身手灵活一些的汉子,避开了头部的重击,被击中肩膀或胳膊,也倒在了地上。
没有当场晕过去的两人反倒运气更差,当他们在地上哀嚎打滚时,不耐烦的城门守卫一拥而上,棒子如雨点般落下,打得他们头破血流、晕厥过去才收手。
城门守卫中还有人一边打一边碎碎念:“躲什么躲呀!本来只是挨一棒子的事情,回去休养三天就可以下地了,非要在这里哀嚎,这下好了,回去至少得躺半个月。”
这一幕直接震慑了全场,甚至把远处还在往这边跑的人都吓住了,所有人都停住了脚步。
胡奇用阴冷的眼神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然后指着一位三旬左右、读书人打扮的青年说:“你来说,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那名读书人手指着自己的鼻子不确定地问:“是我吗?”
胡奇不耐烦地说:“对,就是你,看你还像是个明白人。”
那名读书人立刻得意起来,向左右的人群瞟了一眼,意思看着没,还是官老爷有眼光,一眼看出我是个明白人。
读书人清清嗓子,换上一口漂亮的关中话说:“禀告城门官老爷,晚生孙山,乃是咱们敦煌府北城良善人家,家中世代教书为业,今日出城是为了接一友人,……”
胡奇皱起了眉头问:“孙山,你可有功名?”
孙山一愣,脸上一红回答道:“晚生尚未考取功名,大人问这个干什么?”
胡奇怒吼道:“没有功名,就不要给老子啰嗦。我问你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儿,你给我说这事就行了!啰里巴嗦的,这几十年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孙山被气得满脸通红,指着胡奇颤抖着说:“大人,你你你怎么可以侮辱斯文?我虽然现在还没有功名,但我一朝中举,到时你非得仰视于我!”
胡奇没心思跟他啰嗦,挥一挥手,背后立刻有两名城门守卫上前,用手中的棒子好好与孙山讲理。
还好,这两个城门守卫顾虑孙山是个读书人,下手并不算狠,只是把这名孙山从现场打跑而已,并没有打晕他。
胡奇怒容满面,用阴恻恻的声音说:“谁能告诉我前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一位五旬老者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抱拳说:“胡大人有礼了,这事小老儿知道。”
胡奇一看这位老者,脸上立刻换上了笑容:“原来是许掌柜啊,怎么今天商队才赶回来呀?有两个多月没见你了,还没来得及跟你叙旧,就劳动你出来答话,这多不好意思呀。”
这名老者正是许九,他急忙说:“胡大人,您太客气了。配合官府工作,本来就是我等份内之事。
再说这场骚动正是小老儿的一位贤侄惹出来的,小老儿不得不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呀。”
胡姓城门官先是一怒,接着又是一喜。
怒的是许掌柜的这位贤侄实在可恶,在自己当值的日子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分明是不给自己面子!
喜的是许掌柜为人圆滑、八面玲珑,既然他肯出面当众揽下这个事情,说明事情本身不会很严重,而且他主动承担这场骚动的责任,私下里肯定有不少好处给他。
胡奇假作愤怒,拂袖道:“许掌柜,你也算是咱们敦煌府里有头有面的人,你那位贤侄确实有些孟浪了,竟然在城门前引发这么大的骚动,万一造成人员踩踏、挤伤,我怎么向城主大人和守备大人交代呢?”
许九急忙前两步,一把抓住胡奇羊皮袄的袖子,哀求道:“胡大人,乱子虽然是我那位贤侄引起的,但这事确实也不能怪他。
他可是刚为我们大唐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惜路上遇到两个胆小的行商,没问清楚事情,就开始瞎跑,所以才引发了骚动。”
胡奇还未来得及回话,忽然觉得羊皮袄袖子下的手里被塞进了什么东西。
诶呦,还挺沉,两大条!掂着分量很足,似乎不是银子,难道是金子?
胡奇心中暗喜,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严肃认真,沉声说:“许掌柜,虽然你平时也算诚实稳重,但今日如果你有半分虚言,我会将你和你那位贤侄一同拿下问罪!”
许九急忙说:“胡大人,我许九一直都是以诚信待人著称,口中绝无半句虚言。
我那贤侄七岁就跟随一位异人上天山学习武艺,前些日子下山,独自一人从天山返回敦煌府,沿途斩杀了一百名西域马贼,现在想把这些首级献给敦煌府,献给大唐,以壮国威!”
胡奇眼前一亮,如果能证明真是大唐人一人斩杀百名西域马贼,确实可以当成一项功绩上报肃州道,上面的嘉奖肯定不会少,就连自己这个小小的城门官都会沾不少光。
他急忙问:“许掌柜,此事可不能乱讲,一定要千真万确呀!如果有冒功之嫌,我们两个都跑不了。”
胡奇话里的“我们”两字用的非常好,等于发现这样猛士的功劳,至少他也有一份,只要许九肯答应分功于他,他愿意帮许九向上禀报。
许九怎会听不出他话中的意思呢,立刻说:“胡大人,多谢你慧眼识英雄,不如你随我一起去看看我那位贤侄,以便确定小老儿我确实没有吹牛。”
胡奇立刻点头:“对对对,许兄说的有理。那我们不要耽误时间了,现在就去看看那位斩杀百名西域马贼的壮士。”
当胡奇亲眼看到那两座活动的人头京观时,也不禁愣立在了当场,太具有视觉冲击力了!
每只骆驼背上都至少驼了50颗人头,那些人头都经过简单处理,大部分都还未腐烂,一个个长相穷凶极恶,一看发式就是西域马贼的打扮,即使是已经腐烂的人头,通过毛发的颜色也能确定是西域人氏。
其中至少有五枚首级,胡奇敢断定他们绝对在宿州道的通缉榜上出现过,好像还是赏金不菲的大盗、马贼,想来其他的人也不是作假。
五十颗人头,四百多斤,也只有骆驼才能驼起来,只是五十颗人头同时摞在一只骆驼身上,确实看着恐怖,难怪有胆小的人会望风而逃。
盯着眼前这些炫目的人头,胡奇感觉鼻端仿佛都闻到了一股尸体腐烂的味道,他拼命压住胃里到喉间喷涌的冲动,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
“呕……呕……”
背后有呕吐的声音传来,跟胡奇一起来的十名城门守卫,平时欺压起百姓来可是心狠手辣,但他们毕竟没有上过战场,更没有见过这样恐怖的京观。
十个人中倒有六七个呕吐起来,其中有两个脆弱的城门守卫,此时已经吐得单膝跪地,起不来了。
胡奇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呕吐欲望直接被他们勾了出来,就在他快忍不住的时候,突然看到许九带着一个个子不高的蒙面汉子走了过来。
胡奇急忙定了定神、清了清嗓子,强行压下呕吐的感觉,抢上两步说:“许兄,这位贤侄就是斩杀百名西域马贼的英雄吧?真是幸会幸会。”
黎茂有些不能接受被一个男人抓住手的感觉,急忙把手从胡奇手里抽了回来,沉声说:“大人谬赞了,我只是尽一个唐人的本分,何来英雄之说。”
胡奇先是一愣,立刻换上了一副钦佩的表情说:“贤侄说的有理!但在你眼中很小的本分,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眼睛里,那就是民族大义、民族气节,我不得不替饱受马贼侵扰的敦煌百姓感谢你的高义。”
黎茂只好说:“多谢大人夸奖!我也借大人的官声,向今天被惊扰的各位乡亲父老诚挚道歉,在下确实思虑不周,本以为排出两座京观是为我大唐扬威域外的好事,可没想到却让大家受到了惊吓,实在对不起!”
说完,黎茂向做了个四方揖,每个方向的人都拜到了。
其实经过胡奇一番镇压,大家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慌乱了,再加上知道骆驼背上的人头都是被唐人斩下的西域马贼的首级,立刻觉得恐惧感也下降了很多,甚至还有很多热血青年觉得这位百人斩的蒙面青年才是真正的好汉子。
立刻有一位六旬的老汉站了出来:“壮士何错之有,身为唐人,为国杀贼,不但无错,还应有功!
我们唐人首重军功,今天这位小兄弟立下如此大功,还望胡大人据实上报城主大人和守备大人!老夫代乡亲们谢谢你了。”
周围的唐人纷纷附和,集体向胡奇请愿。
胡奇此时怎能不表现一下,立刻上前扶起一躬到底的老汉说:“老伯,您放心!我胡奇一定不会忘记您老和乡亲们的嘱托,定要让英雄的事迹传遍整个肃州道、传遍整个大唐国!”
正在加载...